CN212767402U - 一种饮料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饮料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7402U
CN212767402U CN202021699690.1U CN202021699690U CN212767402U CN 212767402 U CN212767402 U CN 212767402U CN 202021699690 U CN202021699690 U CN 202021699690U CN 212767402 U CN212767402 U CN 212767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cup body
lid
stair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996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anqiu Catering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anqiu Catering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anqiu Catering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anqiu Catering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996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7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7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74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饮料杯,包括杯体,杯体的杯身外壁设有阶梯结构,该阶梯结构包括位于杯身上部的第一阶梯面、位于杯身下部的第二阶梯面以及连接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的承托面,该承托面用于对杯身提供朝着杯身上方的承托力,其中,第一阶梯面凸出于第二阶梯面,第二阶梯面上凸出有若干凸条,各凸条绕杯身外周间隔布置形成握持区域。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减少注塑变形和避免脱膜自由滑脱,还能提升使用者持握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饮料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饮料杯。
背景技术
饮料杯常用于奶茶、柠檬茶等盛装使用,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常规的饮料杯开模后,各商家均采用统一的杯子模具,以减少开模成本。饮料杯一般采用圆筒状的杯身,辅助盖合杯盖,杯盖上配置吸管插口、换气孔或吸嘴等供使用者利用或使用。
饮料杯杯身一般是光滑的外壁,一方面,使用者手握饮料杯时容易滑移或滑脱,引起持握不适;另一方面,注塑时,由于杯身不受沿杯身轴向的力,杯身的注塑容易发生拉伸变形;还有一方面,注塑完成时,在杯身脱模时,由于杯身光滑,杯体将因自重直接从模具型腔中不受控地脱出掉落,容易导致杯身刮花,若增设出模收集机构则降低了出模速度,且增加成本。
此外,由于饮品的温度通常制成与外界环境温度具有一定温差,例如冷饮、热饮,都将在杯身上形成冷凝水,使用者持握杯身时接触冷凝水也易致不适。对于冷饮、热饮,使用者也难以长期保持持握杯身的状态,因为容易冻伤、烫伤人手。
对于盛装饮料等液体后的饮料杯,饮料杯已具备较大重量,使用者持握杯体后,常需在杯底或杯身下端与杯底的相交边缘提供承托力,如此,又将压迫使用者手部,致使不适,特别地,对于较为锋利的杯身下端边缘,还容易刮伤手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料杯,不仅能减少注塑变形和避免脱膜自由滑脱,还能提升使用者持握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饮料杯,包括杯体,杯体的杯身外壁设有阶梯结构,该阶梯结构包括位于杯身上部的第一阶梯面、位于杯身下部的第二阶梯面以及连接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的承托面,该承托面用于承托朝着杯身上方的外部作用力,其中,第一阶梯面凸出于第二阶梯面,第二阶梯面上凸出有若干凸条,各凸条绕杯身外周间隔布置形成握持区域。
优选地,承托面与第一阶梯面的夹角为80°-120°。
优选地,阶梯结构绕杯身外周延伸布置,阶梯结构的延伸方向呈斜直线或弧线。
优选地,第一阶梯面所在的杯身壁厚、第二阶梯面所在的杯身壁厚以及承托面所在杯身壁厚相同。
优选地,凸条由承托面向杯底延伸,相邻凸条间形成冷凝水流道。
优选地,凸条的下端衔接有圆弧过渡段,圆弧过渡段凸出于第二阶梯面的高度从上至下逐渐减小。
优选地,凸条的外壁面为圆弧面。
优选地,凸条的截面大小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优选地,杯体呈圆柱状或圆锥状,凸条延伸方向形成的轴线与杯体中轴线共面,对应地,冷凝水流道延伸方向形成的轴线与杯体中轴线共面。
优选地,杯体的杯口盖合有杯盖,杯盖包括盖体和盖缘,盖缘由盖体底部伸出,盖缘的直径大于盖体直径,盖体顶部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底开有开口;盖体的内壁凸出有第一卡扣,杯体的杯口外缘凸出有第二卡扣,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以可拆卸的方式扣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杯身外壁设置阶梯结构,由于第二阶梯面凸出于第一阶梯面,如此形成的承托面能够一方面提供较强的摩擦力或阻挡滑脱的承托力,使用者握持杯身时,该承托面可成为使用者手部滑移、滑脱杯身的最后防线,更关键是,承托面可在注塑成型时,在型芯提供的支撑作用下,提供对杯体整体的承托力,有效减少杯体被拉伸变形的情况,而且,脱膜时,由于承托面承托于模具芯线,杯体不会随意自由掉落,能防止杯体不受控地掉落刮伤,较好地提升了注塑生产效率;此外,通过在第二阶梯面上凸出的凸条,十分有利于将人手与杯身隔离,防止持握时直接接触杯身,进一步提升持握杯身的舒适度。由于凸条保持着人手与杯身外壁的隔离,如此,使用者也便于长久握持盛装有冷饮或热饮的本饮料杯,而无需增加用于隔温的隔温套,相对来说成本更低,隔温效果更持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饮料杯在立体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饮料杯在立体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饮料杯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0、杯体;11、杯身;12、第二卡扣;2、阶梯结构;21、第一阶梯面;22、第二阶梯面;23、承托面;3、凸条;31、圆弧过渡段;32、圆弧面;4、冷凝水流道;5、杯盖;51、盖体;52、盖缘;53、凹槽;54、开口;55、第一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的一种饮料杯,包括杯体10,杯体10的杯身11外壁设有阶梯结构2,该阶梯结构2包括位于杯身11上部的第一阶梯面21、位于杯身11下部的第二阶梯面22以及连接第一阶梯面21和第二阶梯面22的承托面23,该承托面23用于承托朝着杯身上方的外部作用力,其中,第一阶梯面21凸出于第二阶梯面22,第二阶梯面22上凸出有若干凸条3,各凸条3绕杯身11外周间隔布置形成握持区域。
通过在杯身11外壁设置阶梯结构2,由于第二阶梯面22凸出于第一阶梯面21,如此形成的承托面23能够一方面提供较强的摩擦力或阻挡滑脱的承托力,使用者握持杯身11时,该承托面23可成为使用者手部滑移、滑脱杯身11的最后防线,更关键是,承托面23可在注塑成型时,在型芯提供的支撑作用下,提供对杯体10整体的承托力,有效减少杯体10被拉伸变形的情况,而且,脱膜时,由于承托面23承托于模具芯线,杯体10不会随意自由掉落,能防止杯体10不受控地掉落刮伤,较好地提升了注塑生产效率。
此外,如图1、图2所示,通过在第二阶梯面22上凸出的凸条3,十分有利于将人手与杯身11隔离,使用者手部与本身的接触面更小,防止持握时直接接触杯身11,进一步提升持握杯身11的舒适度。由于凸条3保持着人手与杯身11外壁的隔离,如此,使用者也便于长久握持盛装有冷饮或热饮的本饮料杯,而无需增加用于隔温的隔温套,相对来说成本更低,隔温效果更持久。
其中,杯体10可采用PET、PP或PE制成,本例的阶梯结构2、凸条3与杯身11优选一体注塑而成,当然,也可通过在杯身11上增加固定凸条3的方式来实现隔冷凝水、隔温的效果。
作为手持饮料杯使用时,如图1、图3所示,杯体10的杯口盖合有杯盖5,杯盖5包括盖体51和盖缘52,盖缘52由盖体51底部伸出,盖缘52的直径大于盖体51直径,以便在盖合时,盖缘52更好地将杯体10的杯口导入,方便盖合;盖体51顶部设有凹槽53,用以增强结构强度,防止变形,凹槽53的槽底开有开口54;盖体51的内壁凸出有第一卡扣55,杯体10的杯口外缘凸出有第二卡扣12,第一卡扣55与第二卡扣12以可拆卸的方式扣合。本例的杯体10的杯口以可拆卸的方式盖合有杯盖5,开口可配置若干个,供插装吸管,配置换气孔,用作吸嘴等,以供引用者便捷免开盖饮用饮料。杯盖5的盖合安装方式也可采用转动连接、螺旋配合、套接等方式实现。
第一阶梯面21可用作装饰区域,可供贴装、印制、注塑图案,或增加套装纸质图案套圈,当然,也可留空。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承托面23与第一阶梯面21的夹角为80°-120°,优选夹角为90°,如此,承托面23能提供较好的承托力,因过小的夹角,将导致杯体10脱膜困难,过大的夹角又使第一阶梯面21与第二阶梯面22过渡过于顺滑而导致承托力丧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阶梯结构2绕杯身11外周延伸布置,以在杯身11外周均形成能够提供承托力的阶梯结构2,而为了避免冷凝水积聚,阶梯结构2的延伸方向呈斜直线或弧线,如此冷凝水可更易往杯底方向流出。
优选地,第一阶梯面21所在的杯身11壁厚、第二阶梯面22所在的杯身11壁厚以及承托面23所在杯身11壁厚相同,如此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形成壁厚一致的杯身11,能进一步提升注塑生产的效率。
如图1、图2所示,凸条3由承托面23向杯底延伸,相邻凸条3间形成冷凝水流道4,如此,对于形成在第一阶梯面21的冷凝水,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顺着杯身11往下流,沿着承托面23直接进入第二阶梯面22上的冷凝水流道4,再经杯底排出;对于形成在冷凝水流道4上的冷凝水,将在重力作用下直接经冷凝水流道4导引至杯底排出;由于凸条3凸出于杯身11,因此凸条3的表面将与杯身11隔离,其更接近外界环境温度,因此凸条3表面不易形成冷凝水。优选地,将每个凸条3由承托面23向杯底延伸。
如图1、图2所示,凸条3的下端衔接有圆弧过渡段31,圆弧过渡段31凸出于第二阶梯面22的高度从上至下逐渐减小。如此,使用者持握杯身11时,需对杯体10提供向上的持握力,而凸条3、杯体10、杯底对使用者手部的摩擦力则因圆弧过渡段31的大小渐变作用,令使用者手部更舒适,不会被杯底或边缘刮伤。优选地,将每个凸条3下端都配置圆弧过渡段31。
如图1、图2所示,为进一步提升使用者持握杯身11的舒适度,凸条3的外壁面为圆弧面32,能进一步减少凸条3对使用者手部的例如锋利边缘压迫的情况。更进一步,凸条3的截面大小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如此,凸条3的外表面也将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其提供的摩擦力也将逐渐增大,能够适应使用者自下而上逐渐需要增大摩擦力来防止滑移滑脱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持握杯身11的舒适度。
如图3所示,为使冷凝水受重力而向下流动的趋势更强,杯体10呈圆柱状或圆锥状,其中,圆锥状的杯体10,也能形成自下而上逐渐需要增大的摩擦力和阻力,能提升持握杯身11的舒适度;如图1、图3所示,凸条3延伸方向形成的轴线与杯体10中轴线共面,对应地,冷凝水流道4延伸方向形成的轴线与杯体10中轴线共面。在这种方式下的冷凝水流道4中的冷凝水,受重力作用受到竖直向下的分力将更大,以使冷凝水更易往下流,避免停留。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内容,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且不冲突的前提下,以上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饮料杯,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杯体的杯身外壁设有阶梯结构,该阶梯结构包括位于杯身上部的第一阶梯面、位于杯身下部的第二阶梯面以及连接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的承托面,该承托面用于承托朝着杯身上方的外部作用力,其中,第一阶梯面凸出于第二阶梯面,第二阶梯面上凸出有若干凸条,各凸条绕杯身外周间隔布置形成握持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承托面与第一阶梯面的夹角为8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阶梯结构绕杯身外周延伸布置,阶梯结构的延伸方向呈斜直线或弧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第一阶梯面所在的杯身壁厚、第二阶梯面所在的杯身壁厚以及承托面所在杯身壁厚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凸条由承托面向杯底延伸,相邻凸条间形成冷凝水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凸条的下端衔接有圆弧过渡段,圆弧过渡段凸出于第二阶梯面的高度从上至下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凸条的外壁面为圆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凸条的截面大小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杯体呈圆柱状或圆锥状,凸条延伸方向形成的轴线与杯体中轴线共面,对应地,冷凝水流道延伸方向形成的轴线与杯体中轴线共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杯体的杯口盖合有杯盖,杯盖包括盖体和盖缘,盖缘由盖体底部伸出,盖缘的直径大于盖体直径,盖体顶部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底开有开口;盖体的内壁凸出有第一卡扣,杯体的杯口外缘凸出有第二卡扣,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以可拆卸的方式扣合。
CN202021699690.1U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饮料杯 Active CN212767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9690.1U CN212767402U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饮料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9690.1U CN212767402U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饮料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7402U true CN212767402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2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99690.1U Active CN212767402U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饮料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74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43201B1 (en) Cap
US11045025B2 (en) Cup having integrated straw
US20070114202A1 (en) Sports water bottle
CN212767402U (zh) 一种饮料杯
US20130092699A1 (en) Beverage can sealer and holder
CN107651312A (zh) 保温瓶
CN102613914B (zh) 防滴漏暖瓶及其制作方法
CN211593248U (zh) 一种饮料杯
EP3257406A1 (en) Portable beverage container for serving and entertaining children
CN201128535Y (zh) 饮料瓶中的伸缩吸管
CN211944461U (zh) 一种冷热两用的纸浆杯盖
CN103300671B (zh) 一种饮料杯杯盖
CN201168218Y (zh) 分体式调温奶瓶
CN201295074Y (zh) 双吸管分隔式饮料杯
CN202130689U (zh) 一种饮料杯
CN215190755U (zh) 一种不锈钢出水嘴杯盖及水杯
CN213664690U (zh) 一种防溢水杯
CN213216355U (zh) 一种分体式保温杯杯盖
CN212830191U (zh) 一种可方便使用的冷饮杯盖
CN205150517U (zh) 一种硅胶合成容器
TW201542422A (zh) 寶特瓶及其瓶蓋
CN214855878U (zh) 吸管杯
CN214433813U (zh) 一种内卡式胶塞
CN219962465U (zh) 抗形变性能好的奶茶杯
CN209499362U (zh) 一种多功能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1501-D56, No. 57, Tiyu West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hanqiu Catering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no.1b120, market, Xinji Shaxi Hotel Supplies Expo City (Xiajiao District), Xiajiao village, Luopu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hanqiu Catering Manage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