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66741U - 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6741U
CN212766741U CN202020729188.4U CN202020729188U CN212766741U CN 212766741 U CN212766741 U CN 212766741U CN 202020729188 U CN202020729188 U CN 202020729188U CN 212766741 U CN212766741 U CN 212766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power box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2918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国维
李泽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obi Guangzhou Block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obi Guangzhou Block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obi Guangzhou Block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obi Guangzhou Block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2918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6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6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67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柱、无人机本体、摄像总成、动力箱、隔板、蓄电池和收线单元,所述安装柱呈中空的圆柱状设置,所述安装柱的上端与无人机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摄像总成包含安装板、安装块、红外发射端、连接软管和摄像头,所述安装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与安装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板的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呈梯形,所述安装块各自斜向下的表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红外发射端,该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不需要一直有人操控,续航时间较长,不需要不断更换电池,能在移动中拍摄出较好的拍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热衷于旅游业,美丽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但欣赏美景需要外出并且到达目的地才行,有人很多人没有太多时间外出,便不能现场欣赏美景,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起,人们可以通过主播的网络直播观看到不能亲身到达的景区,但是现有的直播设备需要主播手持,直播时较为不方便,且看到的景象十分有限,随之采用无人机携带摄像头的直播设备随之产生,可以从高处拍摄地面景象,但是现有的无人机拍摄设备具有较多的缺点,如:需要一直有人操控,续航时间较短,需要不断更换电池,不能在移动中拍出较好的拍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不需要一直有人操控,续航时间较长,不需要不断更换电池,能在移动中拍摄出较好的拍摄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包括安装柱、无人机本体、摄像总成、动力箱、隔板、蓄电池和收线单元,所述安装柱呈中空的圆柱状设置,所述安装柱的上端与无人机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摄像总成包含安装板、安装块、红外发射端、连接软管和摄像头,所述安装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与安装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板的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呈梯形,所述安装块各自斜向下的表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红外发射端,所述连接软管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下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连接软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导线的一端,所述安装板一侧的边缘位置开设有斜向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摄像总成在无人机本体的带领下,通过安装板一侧安装槽内的摄像头可以较为直观的拍摄到主播周围的画面,四个安装块上设置有四个红外发射端可以准确地知道无人机本体相对主播的方向,便于自动精确地调节拍摄方向,连接软管避免导线的快速磨损,所述动力箱呈长方体设置,所述动力箱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动力箱上端一侧的外板上开设有滑孔,所述动力箱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伸缩天线,所述动力箱中间位置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且该隔板的上表面连接有收线单元;动力箱提供了较为集中的安装载体,可以将蓄电池和多余的导线随身携带,提高了便利性,减少手持设备的使用,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固定连接在动力箱一侧的外表面上,所述单片机电连接蓄电池,所述单片机通过导线电连接无人机本体、红外发射端和摄像头,所述伸缩天线电连接单片机。
进一步的,所述收线单元包含转动轴、挡板、从动齿轮、电机支座、伺服电机和主动齿轮,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动力箱上端一侧的内壁上,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转动轴两端靠内处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块挡板,所述转动轴中间位置的表面与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支座固定连接在隔板一侧的上表面,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支座的上表面,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电连接单片机,当收线单元中电机支座上的伺服电机电路接通后,伺服电机可以根据单片机的指令旋转一定的角度,进而带动转动轴将导线收回,保持较好的使用状态,减轻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软钢丝和连接套,所述软钢丝与导线并排设置,且软钢丝和导线的长度相等,所述软钢丝与导线通过连接套等距固定连接在一起,软钢丝通过连接套与导线连为一体,提高了导线的抗拉强度,延长了使用的寿命。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腿,所述支腿共设置有四根,四根支腿分别固定连接在动力箱下板四角的下表面,支腿的设置提高了实用性,在固定直播时可以放置于地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共设置有四个,四个万向轮分别固定连接在四根支腿的下端,万向轮的设置可以在平地上较为方便地推动动力箱,提高了机动性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通槽,所述散热通槽开设在动力箱一侧上端的外表面上,且该散热通槽呈阵列状设置,散热通槽的设置,可以较为及时地将动力箱内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进一步的,还包括背带,所述背带共设置有两根,两根背带分别固定连接在动力箱侧板左右两边的外表面上,背带的设置可以较为方便的将动力箱随身携带,便于在移动中的边走边直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具有以下好处:
1、该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通过红外发射端与主播身上携带动力箱上端的红外接收天线相互通讯,在单片机的控制下,使无人机可以在主播周围跟随拍摄,实现边走动边无人机直播的效果。
2、而且,采用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的供电方式,可以较好地延长拍摄时间,保证长时间直播不间断的效果,解决了传统无人机频繁更换电源的难题,且蓄电池随身携带,边走边拍摄,实用性更强。
3、该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配备有自动收线装置,在单片机的控制下,机械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将导线收缩或伸长的效果,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在直播时体验更佳,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方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柱、2无人机本体、3摄像总成、31安装板、32安装块、33红外发射端、34连接软管、35摄像头、4动力箱、5隔板、6蓄电池、7收线单元、71转动轴、72挡板、73从动齿轮、74电机支座、75伺服电机、76主动齿轮、8导线、9伸缩天线、10软钢丝、11连接套、12支腿、13万向轮、14散热通槽、15背带、16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包括安装柱1、无人机本体2、摄像总成3、动力箱4、隔板5、蓄电池6和收线单元7,安装柱1呈中空的圆柱状设置,安装柱1的上端与无人机本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摄像总成3包含安装板31、安装块32、红外发射端33、连接软管34和摄像头35,安装板3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与安装柱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安装板31的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安装块32,安装块32呈梯形,安装块32各自斜向下的表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红外发射端33,连接软管34固定连接在安装板31下表面的中间位置,连接软管34的内壁固定连接导线8的一端,安装板31一侧的边缘位置开设有斜向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摄像头35,摄像总成3在无人机本体2的带领下,通过安装板31一侧安装槽内的摄像头35可以较为直观的拍摄到主播周围的画面,四个安装块32上设置有四个红外发射端33可以准确地知道无人机本体2相对主播的方向,便于自动精确地调节拍摄方向,连接软管34避免导线的快速磨损,动力箱4呈长方体设置,动力箱4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6,动力箱4上端一侧的外板上开设有滑孔,动力箱4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伸缩天线9,动力箱4中间位置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5,且该隔板5的上表面连接有收线单元7,动力箱4提供了较为集中的安装载体,可以将蓄电池6和多余的导线8随身携带,提高了便利性,减少手持设备的使用,还包括单片机16,单片机16固定连接在动力箱4一侧的外表面上,单片机16电连接蓄电池6,单片机16通过导线8电连接无人机本体2、红外发射端33和摄像头35,伸缩天线9电连接单片机16。
其中,收线单元7包含转动轴71、挡板72、从动齿轮73、电机支座74、伺服电机75和主动齿轮76,转动轴7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动力箱4上端一侧的内壁上,转动轴7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73,转动轴71两端靠内处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块挡板72,转动轴71中间位置的表面与导线8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支座74固定连接在隔板5一侧的上表面,伺服电机75固定连接在电机支座74的上表面,伺服电机75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76,主动齿轮76与从动齿轮73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伺服电机75电连接单片机16,当收线单元7中电机支座74上的伺服电机75电路接通后,伺服电机75可以根据单片机16的指令旋转一定的角度,进而带动转动轴71将导线8收回,保持较好的使用状态,减轻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软钢丝10和连接套11,软钢丝10与导线8并排设置,且软钢丝10和导线8的长度相等,软钢丝10与导线8通过连接套11等距固定连接在一起,软钢丝10通过连接套11与导线8连为一体,提高了导线8的抗拉强度,延长了使用的寿命。
还包括支腿12,支腿12共设置有四根,四根支腿12分别固定连接在动力箱4下板四角的下表面,支腿12的设置提高了实用性,在固定直播时可以放置于地面。
还包括万向轮13,万向轮13共设置有四个,四个万向轮13分别固定连接在四根支腿12的下端,万向轮13的设置可以在平地上较为方便地推动动力箱4,提高了机动性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通槽14,散热通槽14开设在动力箱4一侧上端的外表面上,且该散热通槽14呈阵列状设置,散热通槽14的设置,可以较为及时地将动力箱4内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还包括背带15,背带15共设置有两根,两根背带15分别固定连接在动力箱4侧板左右两边的外表面上,背带15的设置可以较为方便的将动力箱4随身携带,便于在移动中的边走边直播。
在使用时:摄像总成3在无人机本体2的带领下,通过安装板31一侧安装槽内的摄像头35可以较为直观的拍摄到主播周围的画面,四个安装块32上设置有四个红外发射端33可以准确地知道无人机本体2相对主播的方向,便于自动精确地调节拍摄方向,连接软管34避免导线的快速磨损;动力箱4提供了较为集中的安装载体,可以将蓄电池6和多余的导线8随身携带,提高了便利性,减少手持设备的使用;当收线单元7中电机支座74上的伺服电机75电路接通后,伺服电机75可以根据单片机16的指令旋转一定的角度,进而带动转动轴71将导线8收回,保持较好的使用状态,减轻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软钢丝10通过连接套11与导线8连为一体,提高了导线8的抗拉强度,延长了使用的寿命;支腿12的设置提高了实用性,在固定直播时可以放置于地面;万向轮13的设置可以在平地上较为方便地推动动力箱4,提高了机动性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散热通槽14的设置,可以较为及时地将动力箱4内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背带15的设置可以较为方便的将动力箱4随身携带,便于在移动中的边走边直播。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单片机16建议选用深圳市英锐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C32L11C6型32位单片机,摄像头35和伸缩天线9则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红外发射端33建议选用台湾亿光电子生产的IR333C-A型红外发射管,伺服电机75则可选用广东东洋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IS57-100-V36型直流伺服电动机,单片机16控制摄像头35、红外发射端33、伺服电机75和无人机本体2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柱(1)、无人机本体(2)、摄像总成(3)、动力箱(4)、隔板(5)、蓄电池(6)和收线单元(7),所述安装柱(1)呈中空的圆柱状设置,所述安装柱(1)的上端与无人机本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摄像总成(3)包含安装板(31)、安装块(32)、红外发射端(33)、连接软管(34)和摄像头(35),所述安装板(31)中间位置的上表面与安装柱(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板(31)的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安装块(32),所述安装块(32)呈梯形,所述安装块(32)各自斜向下的表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红外发射端(33),所述连接软管(34)固定连接在安装板(31)下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连接软管(34)的内壁与导线(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板(31)一侧的边缘位置开设有斜向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摄像头(35),所述动力箱(4)呈长方体设置,所述动力箱(4)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6),所述动力箱(4)上端一侧的外板上开设有滑孔,所述动力箱(4)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伸缩天线(9),所述动力箱(4)中间位置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5),且该隔板(5)的上表面连接有收线单元(7),还包括单片机(16),所述单片机(16)固定连接在动力箱(4)一侧的外表面上,所述单片机(16)电连接蓄电池(6),所述单片机(16)通过导线(8)电连接无人机本体(2)、红外发射端(33)和摄像头(35),所述伸缩天线(9)电连接单片机(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单元(7)包含转动轴(71)、挡板(72)、从动齿轮(73)、电机支座(74)、伺服电机(75)和主动齿轮(76),所述转动轴(7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动力箱(4)上端一侧的内壁上,所述转动轴(7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73),所述转动轴(71)靠近两端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块挡板(72),所述转动轴(71)中间位置的表面与导线(8)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支座(74)固定连接在隔板(5)一侧的上表面,所述伺服电机(75)固定连接在电机支座(74)的上表面,所述伺服电机(75)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76),所述主动齿轮(76)与从动齿轮(73)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75)电连接单片机(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钢丝(10)和连接套(11),所述软钢丝(10)与导线(8)并排设置,且软钢丝(10)和导线(8)的长度相等,所述软钢丝(10)与导线(8)通过等距设置的连接套(11)固定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腿(12),所述支腿(12)共设置有四根,四根支腿(12)分别固定连接在动力箱(4)下板四角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轮(13),所述万向轮(13)共设置有四个,四个万向轮(13)分别固定连接在四根支腿(12)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通槽(14),所述散热通槽(14)开设在动力箱(4)一侧上端的外表面上,且该散热通槽(14)呈阵列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带(15),所述背带(15)共设置有两根,两根背带(15)分别固定连接在动力箱(4)侧板左右两边的外表面上。
CN202020729188.4U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66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9188.4U CN212766741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9188.4U CN212766741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6741U true CN212766741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66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2918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66741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6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87010U (zh) 一种具有人脸自动识别跟踪功能的自拍杆
CN212766741U (zh) 一种跟随拍摄的直播无人机
CN111517176B (zh) 一种户外电力施工用电缆快捷卷收装置
CN210144085U (zh) 手持伸缩太阳能电池板除尘设备
CN211405255U (zh) 一种输电线路检测用行走装置
CN210196922U (zh) 智能体育场馆
CN215722142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建筑数据采集装置
CN110450895A (zh) 一种摄影小车
CN109798430A (zh) 索道行车稳定器
CN113014889A (zh) 一种用于停车场巡检的设备
CN214105767U (zh) 一种智能捡乒乓球的小车
CN110994424B (zh) 一种变电设备巡检探测装置
CN220626848U (zh) 一种便携式vr全景摄影装置
CN215034485U (zh) 一种智能网联视觉跟踪装置
CN211930706U (zh) 一种多光源车载球
CN215174666U (zh) 一种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用拼装路灯
CN214675376U (zh) 一种应用红外线视觉的图像录入装置
CN215613500U (zh) 一种山体景观营造装置
CN218301491U (zh) 一种宽视角实景三维数据获取装置
CN219571336U (zh) 一种新媒体视频制作平台
CN214755569U (zh) 一种具有控制充电模式的充电装置
CN210927778U (zh) 基于WiFi联通的狭窄内腔三维场景采集微型车
CN109080724B (zh) 侦查机器人
CN219227071U (zh) 电路巡检机器人
CN214070021U (zh) 一种自动追踪拍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