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56040U - 一种骨科夹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科夹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56040U
CN212756040U CN202020665193.3U CN202020665193U CN212756040U CN 212756040 U CN212756040 U CN 212756040U CN 202020665193 U CN202020665193 U CN 202020665193U CN 212756040 U CN212756040 U CN 212756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patient
adjusting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651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 Yiwe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6651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560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56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560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夹板,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机构、定位机构和调节机构,固定机构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定位机构,固定机构的底部活动设置有调节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固定座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和定位机构,换药时,拉动插杆带动压板压缩弹簧并脱离插槽的内部,将曲形板翻转即可进行换药,换药结束后,再将曲形板翻转至初始位置对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进行夹持,解决恢复期时需要给病人上药时,解开绷带时很容易碰伤病人,使得病人受到二次伤害的问题,防护板对插杆进行防护,避免了误触的情况出现,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骨科夹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夹板。
背景技术
骨科夹板可以帮助手臂、脚,骨折的病人骨骼愈合定型,已得到广泛使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夹板材料早已更新换代,采用复合型材料制作的夹板,例如玻纤材质和聚酯材质,即玻纤高分子夹板和聚酯高分子夹板,高分子夹板与石膏绷带相比其优势明显,加大夹板的实用性,使夹板有可塑性,是替代传统石膏新型的骨科耗材,逐渐成为各大医院的热选,可以更好的和骨折处进行复合,防止骨折处碰撞错位,但是现有的夹板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夹板大多是采用绷带进行绑缚,操作简单,但是恢复期时需要给病人上药,解开绷带时很容易碰伤病人,使得病人受到二次伤害,使用效果不理想,且绷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对患者骨折处的定位效果较差,使用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夹板,具备方便换药,提高了换药速度以及定位效果好,同时提高了的患者的舒适度的优点,以解决恢复期时需要给病人上药时,解开绷带时很容易碰伤病人,使得病人受到二次伤害以及绷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对患者骨折处的定位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方便换药,提高了换药速度以及定位效果好,同时提高了的患者的舒适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夹板,包括固定机构、定位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底部活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二活动板且第二活动板的一侧开设有插槽;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曲形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顶部铰接有曲形板,所述曲形板远离第一活动板的一端通过挡板固定设置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贯穿固定盒的内壁并延伸至插槽的内部;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活动设置有调节筒,所述调节板的内部与调节筒的表面活动套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调节筒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杆表面相适配的螺纹,所述固定杆与调节筒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板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调节板通过连接孔与调节筒的表面活动调节,所述调节筒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的相对面分别与调节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搭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盒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部与插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所述插杆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护垫,所述固定座和第一防护垫的内部均开设有透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曲形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防护垫,所述曲形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夹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骨科夹板,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和定位机构,换药时,拉动插杆带动压板压缩弹簧并脱离插槽的内部,将曲形板翻转即可进行换药,换药结束后,再将曲形板翻转至初始位置对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进行夹持,解决恢复期时需要给病人上药时,解开绷带时很容易碰伤病人,使得病人受到二次伤害的问题,防护板对插杆进行防护,避免了误触的情况出现,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2、该骨科夹板,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和调节机构,当曲形板通过插杆定位后,顺时针转动调节筒使得调节筒下降,使得调节板带动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同时下降,从而使得曲形板带动第二防护垫对患者的上肢或下肢夹持,解决了绷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对患者骨折处的定位效果较差的问题,该装置在固定座的表面等间距设置多个定位机构和调节机构,可根据肢体不同部位的粗细进行夹持,保证了该装置的适配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定位机构和调节机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和调节机构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盒结构剖面图。
图中:1、固定机构;11、固定座;12、第一限位块;13、第二限位块;14、第一活动板;15、第二活动板;16、插槽;17、第一防护垫;18、透气孔;2、定位机构;21、曲形板;22、挡板;23、固定盒;24、弹簧;25、插杆;26、压板;27、第二防护垫;28、固定环;3、调节机构;31、调节板;32、固定杆;33、调节筒;34、连接孔;3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夹板,包括固定机构1、定位机构2和调节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1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定位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1的底部活动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2和第二限位块13,所述第一限位块12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动板14,所述第二限位块13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二活动板15且第二活动板15的一侧开设有插槽16;
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曲形板21,所述第一活动板14的顶部铰接有曲形板21,所述曲形板21远离第一活动板14的一端通过挡板22固定设置有固定盒23,所述固定盒23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插杆25,所述插杆25的一端贯穿固定盒23的内壁并延伸至插槽16的内部,通过设置固定机构1和定位机构2,换药时,拉动插杆25带动压板26压缩弹簧24并脱离插槽16的内部,将曲形板21翻转即可进行换药,换药结束后,再将曲形板21翻转至初始位置对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进行夹持,解决恢复期时需要给病人上药时,解开绷带时很容易碰伤病人,使得病人受到二次伤害的问题,防护板对插杆25进行防护,避免了误触的情况出现,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调节板31,所述调节板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动板14和第二活动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1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的表面活动设置有调节筒33,所述调节板31的内部与调节筒33的表面活动套接,通过设置固定机构1和调节机构3,当曲形板21通过插杆25定位后,顺时针转动调节筒33使得调节筒33下降,使得调节板31带动第一活动板14和第二活动板15同时下降,从而使得曲形板21带动第二防护垫27对患者的上肢或下肢夹持,解决了绷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对患者骨折处的定位效果较差的问题,该装置在固定座11的表面等间距设置多个定位机构2和调节机构3,可根据肢体不同部位的粗细进行夹持,保证了该装置的适配性和舒适性。
具体的,所述固定杆32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调节筒33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杆32表面相适配的螺纹,所述固定杆32与调节筒33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板3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34,所述调节板31通过连接孔34与调节筒33的表面活动调节,所述调节筒33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限位板35且限位板3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35的相对面分别与调节板3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搭接,当曲形板21通过插杆25定位后,通过顺时针转动调节筒33使得调节筒33在固定杆32的表面边旋转边下降,同时调节筒33通过限位板35带动调节板31向下移动,使得调节板31带动第一活动板14和第二活动板15同时下降,从而使得曲形板21带动第二防护垫27对患者的上肢或下肢夹持,该装置在固定座11的表面等间距设置多个定位机构2和调节机构3,可根据肢体不同部位的粗细进行夹持,进一步提高了的该装置的使用性。
具体的,所述固定盒23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的内部与插杆25的表面活动套接,所述插杆25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压板26,插槽16内壁的一侧为斜面,所述插杆25位于插槽16内部的一端为斜面,使得曲形板21翻转对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进行夹持,曲形板21带动插杆25的斜面抵触第二活动板15的顶部,使得插杆25带动压板26压缩弹簧24并后退至固定盒23的内部,当插杆25移动至插槽16的位置时,插杆25受到弹簧24的回弹与插槽16的内部插接,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具体的,所述固定座1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护垫17,所述固定座11和第一防护垫17的内部均开设有透气孔18,第一防护垫17为硅胶垫,通过插杆25将曲形板21翻转,将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放置在固定座11的内部,第一防护垫17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透气孔18避免了患者皮肤闷热,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性。
具体的,所述曲形板2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防护垫27,所述曲形板2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环28,第二防护垫27为硅胶垫,第二防护垫27与第一防护垫17配合,进一步提高了的患者的舒适度,固定环28用于后期连接牵引绳,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拉动插杆25带动压板26压缩弹簧24并脱离插槽16的内部,将曲形板21翻转,将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放置在固定座11的内部,再将曲形板21翻转对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进行夹持,曲形板21带动插杆25的斜面抵触第二活动板15的顶部,使得插杆25带动压板26压缩弹簧24并后退至固定盒23的内部,当插杆25移动至插槽16的位置时,插杆25受到弹簧24的回弹与插槽16的内部插接,当曲形板21通过插杆25定位后,通过顺时针转动调节筒33使得调节筒33在固定杆32的表面边旋转边下降,同时调节筒33通过限位板35带动调节板31向下移动,使得调节板31带动第一活动板14和第二活动板15同时下降,从而使得曲形板21带动第二防护垫27对患者的上肢或下肢夹持,该装置在固定座11的表面等间距设置多个定位机构2和调节机构3,可根据肢体不同部位的粗细进行夹持,换药时只需要再次拉动插杆25带动压板26压缩弹簧24并脱离插槽16的内部,将曲形板21翻转,且换药结束后直接将曲形板21翻转对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进行夹持,无需再次使用调节机构3进行调节,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过上述完成对该装置的操作。
综上所述,该骨科夹板,通过设置固定机构1和定位机构2,换药时,拉动插杆25带动压板26压缩弹簧24并脱离插槽16的内部,将曲形板21翻转即可进行换药,换药结束后,再将曲形板21翻转至初始位置对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进行夹持,解决恢复期时需要给病人上药时,解开绷带时很容易碰伤病人,使得病人受到二次伤害的问题,防护板对插杆25进行防护,避免了误触的情况出现,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骨科夹板,包括固定机构(1)、定位机构(2)和调节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定位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1)的底部活动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2)和第二限位块(13),所述第一限位块(12)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动板(14),所述第二限位块(13)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二活动板(15)且第二活动板(15)的一侧开设有插槽(16);
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曲形板(21),所述第一活动板(14)的顶部铰接有曲形板(21),所述曲形板(21)远离第一活动板(14)的一端通过挡板(22)固定设置有固定盒(23),所述固定盒(23)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插杆(25),所述插杆(25)的一端贯穿固定盒(23)的内壁并延伸至插槽(16)的内部;
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调节板(31),所述调节板(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动板(14)和第二活动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1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的表面活动设置有调节筒(33),所述调节板(31)的内部与调节筒(33)的表面活动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2)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调节筒(33)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杆(32)表面相适配的螺纹,所述固定杆(32)与调节筒(33)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3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34),所述调节板(31)通过连接孔(34)与调节筒(33)的表面活动调节,所述调节筒(33)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限位板(35)且限位板(3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35)的相对面分别与调节板(3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23)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的内部与插杆(25)的表面活动套接,所述插杆(25)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压板(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护垫(17),所述固定座(11)和第一防护垫(17)的内部均开设有透气孔(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曲形板(2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防护垫(27),所述曲形板(2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环(28)。
CN202020665193.3U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骨科夹板 Active CN212756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5193.3U CN212756040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骨科夹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5193.3U CN212756040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骨科夹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56040U true CN212756040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66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65193.3U Active CN212756040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骨科夹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560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21945A (en) Splint/therapeutic device
DK3019127T3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total contact and relief mold
US6720470B2 (en) Wound heal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4729369A (en) Toe splint and bunion correction device
EP1845907B1 (en) Orthosi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US3662057A (en) Method of forming an expanded polyethylene cast on a living body
CN209253269U (zh) 一种带加热和保护功能的骨科夹板
CN212756040U (zh) 一种骨科夹板
CN106618881A (zh) 一种医用石膏剪子
CN207012252U (zh) 踝关节融合定位装置
CN112043541A (zh) 一种气切枕头
CN210447322U (zh) 一种双杆牵引桡骨下端骨折固定支具
IL30064A (en) Method of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expanded thermoplastics material
CN111973289B (zh) 一种骨科手术用腿部固定夹具
CN210019496U (zh) 带有吸收层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CN210185796U (zh) 一种骨折固定器具
CN205041585U (zh) 一种脚部拇指外翻矫正器
CN213047243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取钉装置
Wright External Coaptation
CN211750711U (zh) 一种骨外科护理用支架
CN213910772U (zh) 一种用于拇指外翻矫形手术的复位固定装置
CN216060925U (zh) 一种防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固定装置
CN203341874U (zh) 新型牵引装置
CN204181767U (zh) 医用固定夹板
CN215821210U (zh) 一种骨科临床多用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Yiwen

Inventor after: Liu Jie

Inventor after: Ruan Jiacheng

Inventor after: Pan Jun

Inventor before: Pan J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6

Address after: 437000 Xianning Central Hospital, No. 228 Jingui Road, Xian'an District, Xianni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 Yiwe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04000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gaosunt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nzhou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Pan Ju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