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4362U - 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 - Google Patents

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4362U
CN212744362U CN202021134668.2U CN202021134668U CN212744362U CN 212744362 U CN212744362 U CN 212744362U CN 202021134668 U CN202021134668 U CN 202021134668U CN 212744362 U CN212744362 U CN 212744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pump
seat
outle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346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庆勇
黄立新
刘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Rongd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Rongd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Rongd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Rongd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346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4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4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4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包括:泵体、油泵电机、叶轮、进油座、出油座和机座流道,所述泵体内部设置有内板,所述进油座和出油座上分别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座和出油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泵体两侧,所述油泵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泵体的所述内板内侧,所述油泵电机靠近所述进油口一侧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油泵电机靠近所述出油口的一侧设置有出口端盖,所述油泵电机的输出轴穿设在所述轴承座,所述叶轮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油泵电机的输出轴端头;所述机座流道开设在所述泵体与内板之间,所述机座流道连通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油泵体积小,油泵及电机结构紧凑,密封性好,冷却性能强。

Description

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油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
背景技术
变压器油泵是电力机车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零部件,用于变压器冷却,其性能的高低可直接影响机车高速运行下行驶安全与否。目前国内配套的有两种主要形式,传统三相异步电动机专用潜油设计的普通型变压器油泵;轴向气隙电机驱动的盘式变压器油泵。
两种结构的差别主要是驱动电动机不同,使用功能、安装形式完全相同。其中,普通型变压器油泵,密封性能不高,电机的冷却繁琐;盘式泵由于其特有的轴向磁拉力作用,运行中须及时更换磨损的轴承,以防止转子落下引起强烈机械摩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变压器油泵密封性能不强、冷却效果不佳并且需要更换零部件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包括:泵体、油泵电机、叶轮、进油座、出油座和机座流道,所述泵体内部设置有内板,所述进油座和出油座上分别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座和出油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泵体两侧,所述油泵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泵体的所述内板内侧,所述油泵电机靠近所述进油口一侧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油泵电机靠近所述出油口的一侧设置有出口端盖,所述轴承座开设有输出通孔,所述油泵电机的输出轴穿设在所述输出通孔内,所述叶轮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油泵电机的输出轴端头;所述机座流道开设在所述泵体与内板之间,所述机座流道连通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
其中,所述油泵电机的输出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所述第一旋转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通孔处,所述第二旋转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出口端盖上。
其中,所述泵体外侧设置有一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接线柱与所述油泵电机电连接。
其中,所述叶轮与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间隙s。
其中,所述间隙
Figure BDA0002545157850000021
其中,λ为沿程损失系数,l为所述叶轮的顶部到输出通孔的距离,k为工艺系数取值范围为1.2-1.3,g为重力加速度,p2为所述叶轮的高压区静压力,p8为所述机座流道的出口处静压力。
其中,所述轴承座上开设有多个过油孔,所述出口端盖上开设有多个出油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将油泵和电机组合成一体设计,结构紧凑,无旋转动密封,密封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结构采用强迫内循环流动,采用两条线路的介质流动,其中主流道为机座流道,另外次要流道在轴承座和出口端盖上设计流道孔,通过电机驱动叶轮作为动力源,利用介质清洗和冷却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的轴承座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的出口端盖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的介质循环方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泵体;2-油泵电机;3-叶轮;4-进油座;5-出油座;6-机座流道;7-内板;8-进油口;9-出油口;10-轴承座;11-出口端盖;12-第一旋转轴承;13-第二旋转轴承;14-接线盒;15-过油孔;16-出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变压器油泵密封性能不强、冷却效果不佳并且需要更换零部件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包括:泵体1、油泵电机2、叶轮3、进油座4、出油座5和机座流道6,所述泵体1内部设置有内板7,所述进油座4和出油座5上分别开设有进油口8和出油口9,所述进油座4和出油座5分别设置在所述泵体1两侧,所述油泵电机2固定设置在所述泵体1的所述内板7内侧,所述油泵电机2靠近所述进油口8一侧设置有轴承座10,所述油泵电机2靠近所述出油口9的一侧设置有出口端盖11,所述轴承座10开设有输出通孔,所述油泵电机2的输出轴穿设在所述输出通孔内,所述叶轮3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油泵电机2的输出轴端头;所述机座流道6开设在所述泵体1与内板7之间,所述机座流道6连通所述进油口8和出油口9。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通过所述进油座4和出油座5能够直接接入变压器冷却油管道中,所述油泵电机2固定设置在所述泵体1内部,所述叶轮3与所述油泵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当所述油泵电机2旋转时,通过所述进油座4进入的介质会接触到所述叶轮3,所述叶轮3跟随所述油泵电机2旋转驱动介质,从而在所述叶轮3的前方和叶轮3的后方分别形成叶轮低压区和叶轮高压区,所述叶轮低压区的介质会被所述叶轮增压来到所述叶轮高压区,并通过所述机座流道6以及所述泵体1与油泵电机2的间隙通向出油座5完成介质循环,从而实现油泵内的循环冷却。
其中,所述油泵电机2的输出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承12和第二旋转轴承13,所述第一旋转轴承12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通孔处,所述第二旋转轴承13固定设置在所述出口端盖11上。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所述油泵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承12和第二旋转轴承13实现自由转动。
其中,所述泵体1外侧设置有一接线盒14,所述接线盒14的接线柱与所述油泵电机2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所述接线盒14用于连通电源,所述接线盒14的接线柱预先与所述油泵电机2电连接。
其中,所述叶轮3与所述轴承座10之间设置间隙s。
其中,所述间隙
Figure BDA0002545157850000041
其中,λ为沿程损失系数,l为所述叶轮3的顶部到输出通孔的距离,k为工艺系数取值范围为1.2-1.3,g为重力加速度,p2为所述叶轮3的高压区静压力,p8为所述机座流道6的出口处静压力。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所述叶轮3与轴承座10之间设置有所述间隙s,所述间隙s能够使介质通过,所述介质会从所述间隙s进入到所述轴承座10的内部,实现所述油泵电机2的冷却。
其中,所述轴承座10上开设有多个过油孔15,所述出口端盖11上开设有多个出油孔16。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所述轴承座10和出口端盖11上分别开设有所述过油孔15和出油孔16,管道内的介质能够通过所述间隙s由所述过油孔15进入并接触到所述油泵电机2,并通过所述油泵电机2的空隙从所述出油孔16流出,最终汇聚至所述出油座的出油口9。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存在有两条介质流通路径,如图4所示,包括:流向A,介质通过所述进油口8进入,通过所述叶轮3增压,经过所述机座流道6,最终从所述出油口9流出;流向B,介质通过所述进油口8进入,通过所述叶轮3增压,随后利用所述叶轮3和所述轴承座10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过油孔15流入所述油泵电机2的腔体,经所述出口端盖11上的所述出油孔16流出与所述机座流道6的主输送介质流道汇合,由所述出油口9流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油泵和电机组合成一体设计,油泵体积小,结构紧凑,无旋转动密封,密封效果好,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条介质流通路径,冷却效果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油泵电机、叶轮、进油座、出油座和机座流道,所述泵体内部设置有内板,所述进油座和出油座上分别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座和出油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泵体两侧,所述油泵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泵体的所述内板内侧,所述油泵电机靠近所述进油口一侧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油泵电机靠近所述出油口的一侧设置有出口端盖,所述轴承座开设有输出通孔,所述油泵电机的输出轴穿设在所述输出通孔内,所述叶轮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油泵电机的输出轴端头;所述机座流道开设在所述泵体与内板之间,所述机座流道连通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电机的输出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所述第一旋转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通孔处,所述第二旋转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出口端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外侧设置有一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接线柱与所述油泵电机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与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间隙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
Figure FDA0002545157840000011
其中,λ为沿程损失系数,l为所述叶轮的顶部到输出通孔的距离,k为工艺系数取值范围为1.2-1.3,g为重力加速度,p2为所述叶轮的高压区静压力,p8为所述机座流道的出口处静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上开设有多个过油孔,所述出口端盖上开设有多个出油孔。
CN202021134668.2U 2020-06-18 2020-06-18 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 Active CN212744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4668.2U CN212744362U (zh) 2020-06-18 2020-06-18 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4668.2U CN212744362U (zh) 2020-06-18 2020-06-18 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4362U true CN212744362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09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34668.2U Active CN212744362U (zh) 2020-06-18 2020-06-18 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43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30530U (zh) 一种内循环强制水冷电动水泵
CN10319574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水泵
CN211046642U (zh) 一种带有双冷却通道的电机
CN207004840U (zh) 一种小型电动水泵
CN102751819A (zh) 新型水泵电机水冷结构
CN216751437U (zh) 一种油冷电机冷却系统
CN212744362U (zh) 机车用管道式内循环冷却变压器油泵
CN112564389A (zh) 一种油冷电机
CN110336416B (zh) 一种利用相变材料进行冷却的电机
CN209145984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用离心式超高速空压机冷却流道
CN202713072U (zh) 新型水泵电机水冷结构
CN115603493A (zh) 一种定子油路冷却装置及电驱动系统
CN213990366U (zh) 一种油冷电机
CN213144774U (zh) 一种用三维空间曲面闭式叶轮的汽车电子水泵
CN211405764U (zh) 高压水冷电机
CN208934941U (zh) 一种差速隔离式汽车电子水泵
CN11402439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低热改良的动力装置
CN214674644U (zh) 一种壳体一体式高速电机
CN210129791U (zh) 一种电梯用油冷却高效散热永磁同步电机
CN100592605C (zh) 具有增压装置的气体冷却的电机
CN206323258U (zh) 水冷式轮毂电机
CN110875671A (zh) 一种带有双冷却通道的电机
CN117386633B (zh) 一种无泄漏磁力旋转喷射泵
CN217135286U (zh) 水内冷泵一体化电机
CN217055715U (zh) 一种具有水冷控制板功能的电动水泵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