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0805U - 杀菌组件和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杀菌组件和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0805U
CN212740805U CN202022207553.8U CN202022207553U CN212740805U CN 212740805 U CN212740805 U CN 212740805U CN 202022207553 U CN202022207553 U CN 202022207553U CN 212740805 U CN212740805 U CN 212740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terilization
piece
assembly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075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国洲
王明
赵仁壮
辛森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075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0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0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0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杀菌组件和水处理装置,其中,杀菌组件包括:安装结构,安装结构上设有进水接口、出水接口和杀菌接口;进水管组件,与进水接口相连;光杀菌组件,与杀菌接口相连,且光杀菌组件包括发光件以及罩设于发光件外的透光件,进水管组件流入的流体能够通过光杀菌组件后经出水接口向外流出;密封组件,设于光杀菌组件和杀菌接口之间,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套设于透光件外,第二密封件设于透光件和发光件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透光件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一层密封件,提高透光件与发光件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了在高压水路中透光件与发光件的间隙发生渗水的可能性,提高了安全系数。

Description

杀菌组件和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水处理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杀菌组件和一种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水质健康的关注逐步增加,为用户提供无菌的健康用水成为行业的新的发展趋势点,尤其是在水质恶劣,并且用水没有集中处理供水的地方,用水中看不见的细菌病毒时刻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关技术中,一些水处理装置的杀菌结构组件的管路承压能力较弱,且密封性较差,在高压水路中,发光灯组内部容易渗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杀菌组件的水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杀菌组件,包括:安装结构,安装结构上设有进水接口、出水接口和杀菌接口;进水管组件,与进水接口相连;光杀菌组件,与杀菌接口相连,且光杀菌组件包括发光件以及罩设于发光件外的透光件,进水管组件流入的流体能够通过光杀菌组件后经出水接口向外流出;密封组件,设于光杀菌组件和杀菌接口之间,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套设于透光件外,第二密封件设于透光件和发光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杀菌组件的实施例,包括安装结构、进水管组件、光杀菌组件以及密封组件。其中,安装结构上设有进水接口、出水接口和杀菌接口。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可以位于安装结构的同一侧,也可以分置在安装结构的两侧,结合占用空间大小、加工难易程度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灵活设置。
进一步地,进水管组件与进水接口相连,光杀菌组件与杀菌接口相连。具体地,进水管组件与进水接口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光杀菌组件与杀菌接口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与维修。
进一步地,光杀菌组件包括发光件以及罩设于发光件外的透光件,进水管组件流入的流体能够通过光杀菌组件后经过出水接口向外流出,因而水流与发光件不直接发生接触。光杀菌组件可以对水流起到杀菌的作用,杀菌效果好且时间短。
此外,密封组件设于光杀菌组件和杀菌接口之间,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套设于透光件外,第二密封件设于透光件和发光件之间的位置。可以理解为,透光件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一层密封件,提高透光件与发光件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了在高压水路中透光件与发光件的间隙发生渗水的可能性,不仅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能够提高光杀菌组件对水流的杀菌效果。
具体地,第一密封件可以为玻璃外套密封圈,第二密封件可以为玻璃内套密封圈。
另外,部分用户的用水环境较差,地下水污染,或者储水池长期未清理等情况导致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细菌,其中有些有害细菌会造成皮肤过敏,瘙痒等不良反应,另外一些可能随着水雾被人体吸入鼻腔,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只要将上述结构连接在进水管路上,就可以对用水进行灭菌,确保用户使用到健康安全无菌的用水。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堵头件,设于杀菌接口,堵头件内设有光杀菌组件电连接的导电件;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三密封件,设于堵头件与杀菌接口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杀菌接口设置堵头件,可以使得安装结构内形成仅与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相连通的通道,以隔绝流体通过杀菌接口直接冲出安装结构的可能性。而由于堵头件设置在杀菌接口,而光杀菌组件的杀菌原理需要为发光件供电,故而,在密封的堵头件上还设有导电件,通过导电件可将外部的供电电路与光杀菌组件电连接,具体地,将电路连入至发光件上,以实现杀菌。
还需强调的是,为保证密封,在堵头件和杀菌接口之间还设有第三密封件,在透光件发生破裂时,在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共同作用下,隔绝光杀菌组件内的流体由杀菌接口向外流出的可能,即通过二者对水路实现二次防护,极大的提高杀菌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第三密封件呈环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导电件的两端分别伸出堵头件,且第三密封件设于堵头件靠近杀菌接口的一端,导电件远离第三密封件的一端设有接线端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导电件的两端均伸出堵头件,一方面位于光杀菌组件的一端伸出堵头件,便于实现与发光件的电连接,而另一方面,位于杀菌接口外的一端,由于伸出堵头件,也利于安装接线端子,并通过接线端子与外部供电电路相连。
其中,第三密封件设于堵头件靠近杀菌接口的一端,也即设于堵头件位于水路中的一端,从而更便于对水路实现密封保护,特别地,对于高压水路,通过设置第三密封件可降低由于内部水压过高,将导电件直接向外冲出的可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堵头件与导电件一体成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堵头件与导电件一体成型,一方面在安装时更为简便,提高安装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导电件集成在堵头件上,极大地增强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减少由于内部压力过大,将导电件向外冲出,脱离堵头件,导致水流流出,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杀菌接口上设有卡接孔,杀菌组件还包括:卡接件,与卡接孔可拆卸链接,卡接件能够限制堵头件相对于杀菌接口的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在杀菌接口上设置卡接孔,在卡接件的作用下,可限制堵头件的移动,具体地,由于卡接件和卡接孔之间可拆卸连接,在将卡接件插入卡接孔内时,则会对堵头件的轴向位移实现限制,也即限制堵头件相对于杀菌接口的位置,以防止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在水压的作用下将堵头件反向冲出杀菌接口,对杀菌组件中其他设备或是对杀菌组件所处环境造成的影响。
其中,堵头件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存在凹陷处,以便于将卡接件卡入凹陷处以实现二者的连接,当然,也可以将堵头件在对应于卡接孔的位置开设有对应形状的孔,同样可以实现上述效果。
进一步地,卡接件可以为卡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导电件的数量为两个,杀菌组件还包括:检测装置,与发光件电连接,检测装置能够在两个导电件短路时断开发光件的供电电路;提醒装置,与检测装置电连接,提醒装置能够在检测装置检测到两个导电件短路时,向外发出提醒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导电件为两个,一个连接正极,另一个连接负极,以实现发光件的供电电路的正常运行,当然,需要强调的,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导电件所处环境可能由于意外出现短路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设置的检测装置和提醒装置减少对杀菌组件进一步的影响。具体地,检测装置和发光件电连接,提醒装置则与检测装置电连接,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到两个导电件发生短路时的电参数变化,例如电流急速上升等,此时检测装置可以断开发光件的供电电路,以降低对其余电子元件的影响。此外,通过设置提醒装置,还可在检测装置确定两个导电件之间发生短路时,向外发出提醒信息,提醒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当然还可以为图片信息或是推送的文字信息等。
进一步地,检测装置可以为霍尔电感等对电参数变化较为敏感的安全检测元器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发光件为紫外线灯,光杀菌组件包括:防护件,设于透光件内,且防护件设于紫外线灯远离杀菌接口的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发光件限定为紫外灯,能够更好的对由进水管组件流入光杀菌组件的流体进行杀菌,可以理解,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有效的破坏细菌与病毒细胞结构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使细胞失去生物活性和繁殖能力,从而有效的杀死并抑制细菌或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在此作用下即可实现对水路的净化和杀菌。此外,光杀菌组件还包括设于透光件的防护件,通过将防护件设于紫外线灯远离杀菌接口的一侧,在安装时,可限制紫外线灯与透光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一方面减少发生碰撞导致破碎,无法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可通过设置防护件使得紫外线灯向外发出时的紫外光较为均匀,可以理解,透光件虽然具有一定的透光性,但只要中间存在介质,光路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折射和损耗,通过防护件,可降低光路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也即减少在外界作用下更改光路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紫外线灯发出的光线的波长为200nm~275n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紫外线灯发出的光线波长在200nm~275nm之间,此波长范围内的紫外光能够有效的破坏细菌与病毒细胞结构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使细胞失去生物活性和繁殖能力,从而有效的杀死并抑制细菌或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可以理解,波长在上述范围内为UVC波段,根据UV杀菌机理,UVC 杀菌能够杀死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进一步地,发出的光线波长可以为254n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水管组件包括: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进水接口相连,且进水管内设有进水流量传感器和进水过滤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水管组件包括进水管、进水流量传感器和进水过滤件。其中,进水管的一端与进水接口相连,另一端通常与水源相连,以实现经进水管流入的流体会通过安装结构流入光杀菌组件,从而在光杀菌组件的作用下实现杀菌,进而提升水质,满足用户需求。此外,通过在进水管内设置进水流量传感器,可检测到进水流量,从而更便于光杀菌组件中发光件的发光功率,可以理解,在进水流量较小时,发光件的发光功率也随即调整较低,在进水流量较大时,可将发光件的发光功率调高,以实现较为平均的杀菌效率。当然,由于设置了进水过滤件,经进水管流入安装结构的流体会先通过进水过滤件实现初步过滤,以减少其内部固体颗粒物对发光线发射的光线的折射或反射的可能性,保证一定的杀菌效率。当然,在进水过滤件的作用下,还可减少流体中固体颗粒物对管路内壁造成的磨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透光件呈管状,且所述透光件的材料为石英玻璃。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透光件的形状和材料分别为管状和石英玻璃,也即透光件为石英玻璃管,加工难度较低,适配性能较好。此外,由于采用石英玻璃管作为透光件,还可有效提高经发光件向外发出的光线的透射程度,减少对光线的损耗,以提升杀菌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结构的材料为黄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安装结构的材料为黄铜,可在降低成本且易于加工的同时,提高使用寿命,由于安装结构长时间与水接触,选用黄铜作为材料,强度较大,且黄铜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以延长更换周期。
进一步地,黄铜即为铜和锌的合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光杀菌组件还包括:导流管,套设于透光件外,且导流管的一端设有堵截件,经进水接口流入导流管内的流体能够在堵截件的作用下由出水接口向外排出。
在该技术方案中,光杀菌组件包括套设于透光件外的导流管,通过设置导流管,经进水接口流入安装结构的流体会流入透光件和导流管之间,以便于在发光件的作用下对位于透光件和导流管之间的流体实现杀菌。其中,为了保证导流管内的流体会顺利从出水接口流出,在导流管的一端设置堵截件,堵截件也具有一定的密封和导向作用,在堵截件的作用下可引导导流管和透光件之间的流体,可以理解,堵截件设于导流管的一端,导流管和透光件之间仅存在连通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的空间。
进一步地,在导流管的作用下,水从导流管流过底部时,由于水的流向发生改变,水中如果含有可沉淀物,如泥沙等,会产生沉淀,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其中,堵截件还可以设于底部,以对发光件及透光件起支撑作用,保证光杀菌组件整体结构的稳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导流管的内壁设有金属箔片;和/或导流管的材质为金属,且至少导流管的内壁经抛光处理,经透光件向外透出的光线能够在导流管的作用下反射至透光件和导流管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导流管的内壁设置金属箔片,发光件在工作过程中,发出的光线可在金属箔片的作用下重新反射至透光件和导流管之间,从而增强光线对流体的杀菌作用。或者,将导流管选用金属材料制成,并将导流管的内壁抛光处理,也可通过反射实现杀菌效果的提高。此外,需要强调的是,通过设置金属,还可对外部的热辐射实现隔离,以减少对发光线发出的光线的影响。
其中,在导流管由金属制成的基础上,也会对外部光线实现遮挡,其中,外部光线即为导流管外的光线,可以理解,在发光件对流体进行杀菌的过程中,如果混入外部光线,则会在混合光线的作用下大大削弱杀菌效果,故而,在金属的作用下,可保证发光件的杀菌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结构上设有螺纹孔,杀菌组件包括:灯罩,灯罩的开口端设有螺纹,灯罩罩设于导流管外,灯罩与安装结构可拆卸连接,且灯罩至少部分透明。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安装结构上设置螺纹孔,并通过设置罩设于导流管外的灯罩,在需要对灯罩内部的相关组件进行更换或维修时,可以直接卸开灯罩进行更换或维修。如果流入紫外线组件的水在其内部产生沉淀,也可以直接卸开灯罩进行清理。
灯罩部分透明,使用户可以方便的查看紫外线组件的使用情况。如果因水质问题,在灯罩内产生沉淀,用户可以直接查看水的沉淀情况,及时的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水箱,水箱上设有入水口和排水口;水路管组,包括通过入水口伸入水箱的入水管,以及通过排水口伸出水箱的排水管;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杀菌组件,设于水路管组上,且杀菌组件能够对水路管组中的流体进行杀菌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包括水箱、水路管组和杀菌组件。由于水箱上设有入水口和排水口,水路管组包括入水管和排水管,并在入水口和排水口上分别连接有入水管和排水管。通过将杀菌装置设置于入进水管上,流体先经过杀菌装置,再流向水箱及混合装置。通过这种方式,杀菌装置可以对进入水箱的流体和进入混合装置的流体都进行杀菌,从源头上对细菌进行了杀灭。水箱中的流体在流入水箱前已经完成杀菌,故而在存放一段时间后,也不会有细菌滋生。或者,通过将杀菌装置设置于排出水管上。混合装置混合后的流体经过杀菌装置后,再向外流出。通过这种方式,无论是直接从外部流入混合装置后再直接流出的流体,还是从水箱中流出的流体,最终都会经过杀菌装置进行杀菌。使用者从水处理装置得到的流体,全部都是新从杀菌装置中处理过的流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混水阀,混水阀分别与入水管和排水管相连,入水管中的部分流体能够流入混水阀,另一部分流体能够流入水箱,所处混水阀能够混合分别由排水管和入水管流入混水阀的流体并将混合后的流体向外排出。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混水阀,则可将部分入水管内的流体以及通过出水管向外流出的流体进行混合,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便利。需要说明的,杀菌装置可以设置在混水阀靠近入水管一侧,也可以设置在混水阀靠近排水管一侧。无论杀菌装置设置在哪个位置,都可以对经过水处理装置的流体进行杀菌。具体的,若是设于靠近入水管一侧,主要对流入水处理装置的流体进行杀菌;若是设于靠近排水管一侧,主要对即将从水处理装置流出的流体进行杀菌。
一般的,如果流入混水阀的流体的温度不同,流入的较冷流体和较热流体会在混水阀中进行冷热交换,最终形成温度介于二者之间的流体。因此,混水阀通过调节进入的较冷流体和较热流体的比例,可以实现对输出流体控温的目的。如果混水阀能够根据输入流体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二者的比例,就可以实现保持输出流体温度恒定的功能。
其中,由于水处理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杀菌组件,故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杀菌组件的装配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杀菌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杀菌组件的爆炸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杀菌组件的爆炸图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光杀菌组件的爆炸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杀菌组件;110:安装结构;111:进水接口;112:出水接口; 113:杀菌接口;114:卡接孔;115:螺纹孔;120:进水管组件;121:进水管;122:进水流量传感器;123:进水过滤件;130:光杀菌组件; 131:发光件;132:透光件;136:防护件;137:导流管;138:堵截件;139:金属箔片;140:密封组件;141:第一密封件;142:第二密封件;143:第三密封件;150:堵头件;160:导电件;161:接线端子; 170:灯罩;180:卡接件;191:检测装置;192:提醒装置;200:水处理装置;210:水箱;211:入水口;212:排水口;220:水路管组; 221:入水管;222:排水管;230:混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杀菌组件和水处理装置。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杀菌组件100,包括安装结构110、进水管121组件120、光杀菌组件130以及密封组件 140。其中,安装结构110上设有进水接口111、出水接口112和杀菌接口113。进水接口111和出水接口112分置在安装结构110的两侧。
进一步地,进水管121组件120与进水接口111可拆卸连接,光杀菌组件130与杀菌接口113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与维修。
进一步地,光杀菌组件130包括发光件131以及罩设于发光件131外的透光件132,进水管121组件120流入的流体能够通过光杀菌组件130 后经过出水接口112向外流出,因而水流与发光件131不直接发生接触。光杀菌组件130可以对水流起到杀菌的作用,杀菌效果好且时间短。
此外,密封组件140设于光杀菌组件130和杀菌接口113之间,密封组件140包括第一密封件141和第二密封件142,第一密封件141套设于透光件132外,第二密封件142设于透光件132和发光件131之间的位置。可以理解为,透光件132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一层密封件,提高透光件132与发光件131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了在高压水路中透光件132与发光件131的间隙发生渗水的可能性,不仅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能够提高光杀菌组件130对水流的杀菌效果。
具体地,第一密封件141可以为玻璃外套密封圈,第二密封件142可以为玻璃内套密封圈。
另外,部分用户的用水环境较差,地下水污染,或者储水池长期未清理等情况导致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细菌,其中有些有害细菌会造成皮肤过敏,瘙痒等不良反应,另外一些可能随着水雾被人体吸入鼻腔,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只要将上述结构连接在进水管121路上,就可以对用水进行灭菌,确保用户使用到健康安全无菌的用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进水接口111和出水接口112可以位于安装结构 110的同一侧。结合占用空间大小、加工难易程度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灵活设置。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杀菌组件100,包括安装结构110、进水管121组件120、光杀菌组件130以及密封组件 140。其中,安装结构110上设有进水接口111、出水接口112和杀菌接口113。进水接口111和出水接口112分置在安装结构110的两侧。
进一步地,进水管121组件120与进水接口111可拆卸连接,光杀菌组件130与杀菌接口113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与维修。
进一步地,光杀菌组件130包括发光件131以及罩设于发光件131外的透光件132,进水管121组件120流入的流体能够通过光杀菌组件130 后经过出水接口112向外流出,因而水流与发光件131不直接发生接触。光杀菌组件130可以对水流起到杀菌的作用,杀菌效果好且时间短。
此外,密封组件140设于光杀菌组件130和杀菌接口113之间,密封组件140包括第一密封件141和第二密封件142,第一密封件141套设于透光件132外,第二密封件142设于透光件132和发光件131之间的位置。可以理解为,透光件132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一层密封件,提高透光件132与发光件131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了在高压水路中透光件132与发光件131的间隙发生渗水的可能性,不仅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能够提高光杀菌组件130对水流的杀菌效果。
具体地,第一密封件141可以为玻璃外套密封圈,第二密封件142可以为玻璃内套密封圈。
另外,部分用户的用水环境较差,地下水污染,或者储水池长期未清理等情况导致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细菌,其中有些有害细菌会造成皮肤过敏,瘙痒等不良反应,另外一些可能随着水雾被人体吸入鼻腔,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只要将上述结构连接在进水管121路上,就可以对用水进行灭菌,确保用户使用到健康安全无菌的用水。
进一步地,杀菌组件100还包括堵头件150,堵头件150设置在杀菌接口113,堵头件150内设有光杀菌组件130电连接的导电件160。密封组件140还包括:第三密封件143,设于堵头件150与杀菌接口113之间。
通过在杀菌接口113设置堵头件150,可以使得安装结构110内形成仅与进水接口111和出水接口112相连通的通道,以隔绝流体通过杀菌接口113 直接冲出安装结构110的可能性。而由于堵头件150设置在杀菌接口113,而光杀菌组件130的杀菌原理需要为发光件131供电,故而,在密封的堵头件150上还设有导电件160,通过导电件160可将外部的供电电路与光杀菌组件130电连接,具体地,将电路连入至发光件131上,以实现杀菌。
还需强调的是,为保证密封,在堵头件150和杀菌接口113之间还设有第三密封件143,在透光件132发生破裂时,在第一密封件141和第二密封件142的共同作用下,隔绝光杀菌组件130内的流体由杀菌接口113向外流出的可能,即通过二者对水路实现二次防护,极大的提高杀菌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具体地,第三密封件143呈环状。
进一步地,导电件160的两端分别伸出堵头件150,且第三密封件 143设于堵头件150靠近杀菌接口113的一端,导电件160远离第三密封件143的一端设有接线端子161。通过限定导电件160的两端均伸出堵头件 150,一方面位于光杀菌组件130的一端伸出堵头件150,便于实现与发光件 131的电连接,而另一方面,位于杀菌接口113外的一端,由于伸出堵头件 150,也利于安装接线端子161,并通过接线端子161与外部供电电路相连。
其中,第三密封件143设于堵头件150靠近杀菌接口113的一端,也即设于堵头件150位于水路中的一端,从而更便于对水路实现密封保护,特别地,对于高压水路,通过设置第三密封件143可降低由于内部水压过高,将导电件160直接向外冲出的可能。
实施例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杀菌组件100,包括安装结构110、进水管121组件120、光杀菌组件130以及密封组件 140。其中,安装结构110上设有进水接口111、出水接口112和杀菌接口113。进水接口111和出水接口112分置在安装结构110的两侧。
进一步地,进水管121组件120与进水接口111可拆卸连接,光杀菌组件130与杀菌接口113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与维修。
进一步地,光杀菌组件130包括发光件131以及罩设于发光件131外的透光件132,进水管121组件120流入的流体能够通过光杀菌组件130 后经过出水接口112向外流出,因而水流与发光件131不直接发生接触。光杀菌组件130可以对水流起到杀菌的作用,杀菌效果好且时间短。
此外,密封组件140设于光杀菌组件130和杀菌接口113之间,密封组件140包括第一密封件141和第二密封件142,第一密封件141套设于透光件132外,第二密封件142设于透光件132和发光件131之间的位置。可以理解为,透光件132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一层密封件,提高透光件132与发光件131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了在高压水路中透光件132与发光件131的间隙发生渗水的可能性,不仅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能够提高光杀菌组件130对水流的杀菌效果。
具体地,第一密封件141可以为玻璃外套密封圈,第二密封件142可以为玻璃内套密封圈。
另外,部分用户的用水环境较差,地下水污染,或者储水池长期未清理等情况导致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细菌,其中有些有害细菌会造成皮肤过敏,瘙痒等不良反应,另外一些可能随着水雾被人体吸入鼻腔,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只要将上述结构连接在进水管121路上,就可以对用水进行灭菌,确保用户使用到健康安全无菌的用水。
进一步地,杀菌组件100还包括堵头件150,堵头件150设置在杀菌接口113,堵头件150内设有光杀菌组件130电连接的导电件160。密封组件140还包括:第三密封件143,设于堵头件150与杀菌接口113之间。
通过在杀菌接口113设置堵头件150,可以使得安装结构110内形成仅与进水接口111和出水接口112相连通的通道,以隔绝流体通过杀菌接口113 直接冲出安装结构110的可能性。而由于堵头件150设置在杀菌接口113,而光杀菌组件130的杀菌原理需要为发光件131供电,故而,在密封的堵头件150上还设有导电件160,通过导电件160可将外部的供电电路与光杀菌组件130电连接,具体地,将电路连入至发光件131上,以实现杀菌。
还需强调的是,为保证密封,在堵头件150和杀菌接口113之间还设有第三密封件143,在透光件132发生破裂时,在第一密封件141和第二密封件142的共同作用下,隔绝光杀菌组件130内的流体由杀菌接口113向外流出的可能,即通过二者对水路实现二次防护,极大的提高杀菌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具体地,第三密封件143呈环状。
进一步地,导电件160的两端分别伸出堵头件150,且第三密封件 143设于堵头件150靠近杀菌接口113的一端,导电件160远离第三密封件143的一端设有接线端子161。通过限定导电件160的两端均伸出堵头件 150,一方面位于光杀菌组件130的一端伸出堵头件150,便于实现与发光件 131的电连接,而另一方面,位于杀菌接口113外的一端,由于伸出堵头件 150,也利于安装接线端子161,并通过接线端子161与外部供电电路相连。
其中,第三密封件143设于堵头件150靠近杀菌接口113的一端,也即设于堵头件150位于水路中的一端,从而更便于对水路实现密封保护,特别地,对于高压水路,通过设置第三密封件143可降低由于内部水压过高,将导电件160直接向外冲出的可能。
堵头件150与导电件160一体成型,一方面在安装时更为简便,提高安装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导电件160集成在堵头件150上,极大地增强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减少由于内部压力过大,将导电件160向外冲出,脱离堵头件150,导致水流流出,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
进一步地,堵头件150与导电件160一体注塑成型。
紫外线灯发出的光线的波长为200nm~275nm,通过限定紫外线灯发出的光线波长在200nm~275nm之间,此波长范围内的紫外光能够有效的破坏细菌与病毒细胞结构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使细胞失去生物活性和繁殖能力,从而有效的杀死并抑制细菌或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可以理解,波长在上述范围内为UVC波段,根据UV杀菌机理,UVC 杀菌能够杀死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进一步地,发出的光线波长可以为254nm。
透光件132呈管状,且透光件132的材料为石英玻璃,也即透光件 132为石英玻璃管,加工难度较低,适配性能较好。此外,由于采用石英玻璃管作为透光件132,还可有效提高经发光件131向外发出的光线的透射程度,减少对光线的损耗,以提升杀菌效果。
具体地,安装结构110的材料为黄铜,可在降低成本且易于加工的同时,提高使用寿命,由于安装结构110长时间与水接触,选用黄铜作为材料,强度较大,且黄铜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以延长更换周期。
实施例四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杀菌组件100,包括安装结构110、进水管121组件120、光杀菌组件130以及密封组件 140。其中,安装结构110上设有进水接口111、出水接口112和杀菌接口113。进水接口111和出水接口112分置在安装结构110的两侧。
进一步地,进水管121组件120与进水接口111可拆卸连接,光杀菌组件130与杀菌接口113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与维修。
进一步地,光杀菌组件130包括发光件131以及罩设于发光件131外的透光件132,进水管121组件120流入的流体能够通过光杀菌组件130 后经过出水接口112向外流出,因而水流与发光件131不直接发生接触。光杀菌组件130可以对水流起到杀菌的作用,杀菌效果好且时间短。
此外,密封组件140设于光杀菌组件130和杀菌接口113之间,密封组件140包括第一密封件141和第二密封件142,第一密封件141套设于透光件132外,第二密封件142设于透光件132和发光件131之间的位置。可以理解为,透光件132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一层密封件,提高透光件132与发光件131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了在高压水路中透光件132与发光件131的间隙发生渗水的可能性,不仅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能够提高光杀菌组件130对水流的杀菌效果。
具体地,第一密封件141可以为玻璃外套密封圈,第二密封件142可以为玻璃内套密封圈。
另外,部分用户的用水环境较差,地下水污染,或者储水池长期未清理等情况导致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细菌,其中有些有害细菌会造成皮肤过敏,瘙痒等不良反应,另外一些可能随着水雾被人体吸入鼻腔,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只要将上述结构连接在进水管121路上,就可以对用水进行灭菌,确保用户使用到健康安全无菌的用水。
进一步地,杀菌组件100还包括堵头件150,堵头件150设置在杀菌接口113,堵头件150内设有光杀菌组件130电连接的导电件160。密封组件140还包括:第三密封件143,设于堵头件150与杀菌接口113之间。
通过在杀菌接口113设置堵头件150,可以使得安装结构110内形成仅与进水接口111和出水接口112相连通的通道,以隔绝流体通过杀菌接口113 直接冲出安装结构110的可能性。而由于堵头件150设置在杀菌接口113,而光杀菌组件130的杀菌原理需要为发光件131供电,故而,在密封的堵头件150上还设有导电件160,通过导电件160可将外部的供电电路与光杀菌组件130电连接,具体地,将电路连入至发光件131上,以实现杀菌。
还需强调的是,为保证密封,在堵头件150和杀菌接口113之间还设有第三密封件143,在透光件132发生破裂时,在第一密封件141和第二密封件142的共同作用下,隔绝光杀菌组件130内的流体由杀菌接口113向外流出的可能,即通过二者对水路实现二次防护,极大的提高杀菌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具体地,第三密封件143呈环状。
进一步地,导电件160的两端分别伸出堵头件150,且第三密封件 143设于堵头件150靠近杀菌接口113的一端,导电件160远离第三密封件143的一端设有接线端子161。通过限定导电件160的两端均伸出堵头件 150,一方面位于光杀菌组件130的一端伸出堵头件150,便于实现与发光件 131的电连接,而另一方面,位于杀菌接口113外的一端,由于伸出堵头件 150,也利于安装接线端子161,并通过接线端子161与外部供电电路相连。
其中,第三密封件143设于堵头件150靠近杀菌接口113的一端,也即设于堵头件150位于水路中的一端,从而更便于对水路实现密封保护,特别地,对于高压水路,通过设置第三密封件143可降低由于内部水压过高,将导电件160直接向外冲出的可能。
进一步地,杀菌接口113上设有卡接孔114,杀菌组件100还包括卡接件180,卡接件180与卡接孔114可拆卸链接,卡接件180能够限制堵头件150相对于杀菌接口113的位置。
通过限定在杀菌接口113上设置卡接孔114,在卡接件180的作用下,可限制堵头件150的移动,具体地,由于卡接件180和卡接孔114之间可拆卸连接,在将卡接件180插入卡接孔114内时,则会对堵头件150的轴向位移实现限制,也即限制堵头件150相对于杀菌接口113的位置,以防止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在水压的作用下将堵头件150反向冲出杀菌接口113,对杀菌组件100中其他设备或是对杀菌组件100所处环境造成的影响。
其中,堵头件150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存在凹陷处,以便于将卡接件180 卡入凹陷处以实现二者的连接,当然,也可以将堵头件150在对应于卡接孔 114的位置开设有对应形状的孔,同样可以实现上述效果。
具体地,卡接件180可以为卡簧。
堵头件150与导电件160一体成型,一方面在安装时更为简便,提高安装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导电件160集成在堵头件150上,极大地增强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减少由于内部压力过大,将导电件160向外冲出,脱离堵头件150,导致水流流出,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
紫外线灯发出的光线的波长为200nm~275nm,通过限定紫外线灯发出的光线波长在200nm~275nm之间,此波长范围内的紫外光能够有效的破坏细菌与病毒细胞结构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使细胞失去生物活性和繁殖能力,从而有效的杀死并抑制细菌或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可以理解,波长在上述范围内为UVC波段,根据UV杀菌机理,UVC 杀菌能够杀死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进一步地,发出的光线波长可以为254nm。
透光件132呈管状,且所述透光件132的材料为石英玻璃,也即透光件132为石英玻璃管,加工难度较低,适配性能较好。此外,由于采用石英玻璃管作为透光件132,还可有效提高经发光件131向外发出的光线的透射程度,减少对光线的损耗,以提升杀菌效果。
具体地,安装结构110的材料为黄铜,可在降低成本且易于加工的同时,提高使用寿命,由于安装结构110长时间与水接触,选用黄铜作为材料,强度较大,且黄铜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以延长更换周期。
实施例六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杀菌组件100,包括安装结构110、进水管121组件120、光杀菌组件130以及密封组件 140。其中,安装结构110上设有进水接口111、出水接口112和杀菌接口113。进水接口111和出水接口112分置在安装结构110的两侧。
进一步地,进水管121组件120与进水接口111可拆卸连接,光杀菌组件130与杀菌接口113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与维修。
进一步地,光杀菌组件130包括发光件131以及罩设于发光件131外的透光件132,进水管121组件120流入的流体能够通过光杀菌组件130 后经过出水接口112向外流出,因而水流与发光件131不直接发生接触。光杀菌组件130可以对水流起到杀菌的作用,杀菌效果好且时间短。
此外,密封组件140设于光杀菌组件130和杀菌接口113之间,密封组件140包括第一密封件141和第二密封件142,第一密封件141套设于透光件132外,第二密封件142设于透光件132和发光件131之间的位置。可以理解为,透光件132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一层密封件,提高透光件132与发光件131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了在高压水路中透光件132与发光件131的间隙发生渗水的可能性,不仅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能够提高光杀菌组件130对水流的杀菌效果。
具体地,第一密封件141可以为玻璃外套密封圈,第二密封件142可以为玻璃内套密封圈。
另外,部分用户的用水环境较差,地下水污染,或者储水池长期未清理等情况导致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细菌,其中有些有害细菌会造成皮肤过敏,瘙痒等不良反应,另外一些可能随着水雾被人体吸入鼻腔,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只要将上述结构连接在进水管121路上,就可以对用水进行灭菌,确保用户使用到健康安全无菌的用水。
进一步地,杀菌组件100还包括堵头件150,堵头件150设置在杀菌接口113,堵头件150内设有光杀菌组件130电连接的导电件160。密封组件140还包括:第三密封件143,设于堵头件150与杀菌接口113之间。
通过在杀菌接口113设置堵头件150,可以使得安装结构110内形成仅与进水接口111和出水接口112相连通的通道,以隔绝流体通过杀菌接口113 直接冲出安装结构110的可能性。而由于堵头件150设置在杀菌接口113,而光杀菌组件130的杀菌原理需要为发光件131供电,故而,在密封的堵头件150上还设有导电件160,通过导电件160可将外部的供电电路与光杀菌组件130电连接,具体地,将电路连入至发光件131上,以实现杀菌。
还需强调的是,为保证密封,在堵头件150和杀菌接口113之间还设有第三密封件143,在透光件132发生破裂时,在第一密封件141和第二密封件142的共同作用下,隔绝光杀菌组件130内的流体由杀菌接口113向外流出的可能,即通过二者对水路实现二次防护,极大的提高杀菌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具体地,第三密封件143呈环状。
进一步地,导电件160的两端分别伸出堵头件150,且第三密封件 143设于堵头件150靠近杀菌接口113的一端,导电件160远离第三密封件143的一端设有接线端子161。通过限定导电件160的两端均伸出堵头件 150,一方面位于光杀菌组件130的一端伸出堵头件150,便于实现与发光件 131的电连接,而另一方面,位于杀菌接口113外的一端,由于伸出堵头件150,也利于安装接线端子161,并通过接线端子161与外部供电电路相连。
其中,第三密封件143设于堵头件150靠近杀菌接口113的一端,也即设于堵头件150位于水路中的一端,从而更便于对水路实现密封保护,特别地,对于高压水路,通过设置第三密封件143可降低由于内部水压过高,将导电件160直接向外冲出的可能。
进一步地,杀菌接口113上设有卡接孔114,杀菌组件100还包括卡接件180,卡接件180与卡接孔114可拆卸链接,卡接件180能够限制堵头件150相对于杀菌接口113的位置。
通过限定在杀菌接口113上设置卡接孔114,在卡接件180的作用下,可限制堵头件150的移动,具体地,由于卡接件180和卡接孔114之间可拆卸连接,在将卡接件180插入卡接孔114内时,则会对堵头件150的轴向位移实现限制,也即限制堵头件150相对于杀菌接口113的位置,以防止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在水压的作用下将堵头件150反向冲出杀菌接口113,对杀菌组件100中其他设备或是对杀菌组件100所处环境造成的影响。
其中,堵头件150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存在凹陷处,以便于将卡接件180 卡入凹陷处以实现二者的连接,当然,也可以将堵头件150在对应于卡接孔 114的位置开设有对应形状的孔,同样可以实现上述效果。
具体地,卡接件180可以为卡簧。
堵头件150与导电件160一体成型,一方面在安装时更为简便,提高安装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导电件160集成在堵头件150上,极大地增强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减少由于内部压力过大,将导电件160向外冲出,脱离堵头件150,导致水流流出,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
紫外线灯发出的光线的波长为200nm~275nm,通过限定紫外线灯发出的光线波长在200nm~275nm之间,此波长范围内的紫外光能够有效的破坏细菌与病毒细胞结构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使细胞失去生物活性和繁殖能力,从而有效的杀死并抑制细菌或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可以理解,波长在上述范围内为UVC波段,根据UV杀菌机理,UVC 杀菌能够杀死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进一步地,发出的光线波长可以为254nm。
透光件132呈管状,且所述透光件132的材料为石英玻璃,也即透光件132为石英玻璃管,加工难度较低,适配性能较好。此外,由于采用石英玻璃管作为透光件132,还可有效提高经发光件131向外发出的光线的透射程度,减少对光线的损耗,以提升杀菌效果。
具体地,安装结构110的材料为黄铜,可在降低成本且易于加工的同时,提高使用寿命,由于安装结构110长时间与水接触,选用黄铜作为材料,强度较大,且黄铜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以延长更换周期。
进一步地,导电件160的数量为两个,杀菌组件100还包括:检测装置191,与发光件131电连接,检测装置191能够在两个导电件160短路时断开发光件131的供电电路;提醒装置192,与检测装置191电连接,提醒装置192能够在检测装置191检测到两个导电件160短路时,向外发出提醒信息。
其中,检测装置可以为霍尔电感。提醒装置可以为扬声器或是警示灯。
通过限定导电件160为两个,一个连接正极,另一个连接负极,以实现发光件131的供电电路的正常运行,当然,需要强调的,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导电件160所处环境可能由于意外出现短路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设置的检测装置191和提醒装置192减少对杀菌组件100进一步的影响。具体地,检测装置191和发光件131电连接,提醒装置192则与检测装置191电连接,检测装置191可以检测到两个导电件160发生短路时的电参数变化,例如电流急速上升等,此时检测装置191可以断开发光件131的供电电路,以降低对其余电子元件的影响。此外,通过设置提醒装置192,还可在检测装置191确定两个导电件160之间发生短路时,向外发出提醒信息,提醒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当然还可以为图片信息或是推送的文字信息等。
进一步地,检测装置191可以为霍尔电感等对电参数变化较为敏感的安全检测元器件。
实施例七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杀菌组件100,包括安装结构110、进水管121组件120、光杀菌组件130以及密封组件 140。其中,安装结构110上设有进水接口111、出水接口112和杀菌接口113。进水接口111和出水接口112分置在安装结构110的两侧。
进一步地,进水管121组件120与进水接口111可拆卸连接,光杀菌组件130与杀菌接口113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与维修。
进一步地,光杀菌组件130包括发光件131以及罩设于发光件131外的透光件132,进水管121组件120流入的流体能够通过光杀菌组件130 后经过出水接口112向外流出,因而水流与发光件131不直接发生接触。光杀菌组件130可以对水流起到杀菌的作用,杀菌效果好且时间短。
此外,密封组件140设于光杀菌组件130和杀菌接口113之间,密封组件140包括第一密封件141和第二密封件142,第一密封件141套设于透光件132外,第二密封件142设于透光件132和发光件131之间的位置。可以理解为,透光件132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一层密封件,提高透光件132与发光件131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了在高压水路中透光件132与发光件131的间隙发生渗水的可能性,不仅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能够提高光杀菌组件130对水流的杀菌效果。
具体地,第一密封件141可以为玻璃外套密封圈,第二密封件142可以为玻璃内套密封圈。
另外,部分用户的用水环境较差,地下水污染,或者储水池长期未清理等情况导致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细菌,其中有些有害细菌会造成皮肤过敏,瘙痒等不良反应,另外一些可能随着水雾被人体吸入鼻腔,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只要将上述结构连接在进水管121路上,就可以对用水进行灭菌,确保用户使用到健康安全无菌的用水。
进一步地,杀菌组件100还包括堵头件150,堵头件150设置在杀菌接口113,堵头件150内设有光杀菌组件130电连接的导电件160。密封组件140还包括:第三密封件143,设于堵头件150与杀菌接口113之间。
通过在杀菌接口113设置堵头件150,可以使得安装结构110内形成仅与进水接口111和出水接口112相连通的通道,以隔绝流体通过杀菌接口113 直接冲出安装结构110的可能性。而由于堵头件150设置在杀菌接口113,而光杀菌组件130的杀菌原理需要为发光件131供电,故而,在密封的堵头件150上还设有导电件160,通过导电件160可将外部的供电电路与光杀菌组件130电连接,具体地,将电路连入至发光件131上,以实现杀菌。
还需强调的是,为保证密封,在堵头件150和杀菌接口113之间还设有第三密封件143,在透光件132发生破裂时,在第一密封件141和第二密封件142的共同作用下,隔绝光杀菌组件130内的流体由杀菌接口113向外流出的可能,即通过二者对水路实现二次防护,极大的提高杀菌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具体地,第三密封件143呈环状。
进一步地,导电件160的两端分别伸出堵头件150,且第三密封件 143设于堵头件150靠近杀菌接口113的一端,导电件160远离第三密封件143的一端设有接线端子161。通过限定导电件160的两端均伸出堵头件 150,一方面位于光杀菌组件130的一端伸出堵头件150,便于实现与发光件 131的电连接,而另一方面,位于杀菌接口113外的一端,由于伸出堵头件 150,也利于安装接线端子161,并通过接线端子161与外部供电电路相连。
其中,第三密封件143设于堵头件150靠近杀菌接口113的一端,也即设于堵头件150位于水路中的一端,从而更便于对水路实现密封保护,特别地,对于高压水路,通过设置第三密封件143可降低由于内部水压过高,将导电件160直接向外冲出的可能。
进一步地,杀菌接口113上设有卡接孔114,杀菌组件100还包括卡接件180,卡接件180与卡接孔114可拆卸链接,卡接件180能够限制堵头件150相对于杀菌接口113的位置。
通过限定在杀菌接口113上设置卡接孔114,在卡接件180的作用下,可限制堵头件150的移动,具体地,由于卡接件180和卡接孔114之间可拆卸连接,在将卡接件180插入卡接孔114内时,则会对堵头件150的轴向位移实现限制,也即限制堵头件150相对于杀菌接口113的位置,以防止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在水压的作用下将堵头件150反向冲出杀菌接口113,对杀菌组件100中其他设备或是对杀菌组件100所处环境造成的影响。
其中,堵头件150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存在凹陷处,以便于将卡接件180 卡入凹陷处以实现二者的连接,当然,也可以将堵头件150在对应于卡接孔 114的位置开设有对应形状的孔,同样可以实现上述效果。
具体地,卡接件180可以为卡簧。
堵头件150与导电件160一体成型,一方面在安装时更为简便,提高安装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导电件160集成在堵头件150上,极大地增强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减少由于内部压力过大,将导电件160向外冲出,脱离堵头件150,导致水流流出,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
紫外线灯发出的光线的波长为200nm~275nm,通过限定紫外线灯发出的光线波长在200nm~275nm之间,此波长范围内的紫外光能够有效的破坏细菌与病毒细胞结构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使细胞失去生物活性和繁殖能力,从而有效的杀死并抑制细菌或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可以理解,波长在上述范围内为UVC波段,根据UV杀菌机理,UVC 杀菌能够杀死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进一步地,发出的光线波长可以为254nm。
透光件132呈管状,且所述透光件132的材料为石英玻璃,也即透光件132为石英玻璃管,加工难度较低,适配性能较好。此外,由于采用石英玻璃管作为透光件132,还可有效提高经发光件131向外发出的光线的透射程度,减少对光线的损耗,以提升杀菌效果。
具体地,安装结构110的材料为黄铜,可在降低成本且易于加工的同时,提高使用寿命,由于安装结构110长时间与水接触,选用黄铜作为材料,强度较大,且黄铜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以延长更换周期。
进一步地,导电件160的数量为两个,杀菌组件100还包括:检测装置191,与发光件131电连接,检测装置191能够在两个导电件160短路时断开发光件131的供电电路;提醒装置192,与检测装置191电连接,提醒装置192能够在检测装置191检测到两个导电件160短路时,向外发出提醒信息。
通过限定导电件160为两个,一个连接正极,另一个连接负极,以实现发光件131的供电电路的正常运行,当然,需要强调的,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导电件160所处环境可能由于意外出现短路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设置的检测装置191和提醒装置192减少对杀菌组件100进一步的影响。具体地,检测装置191和发光件131电连接,提醒装置192则与检测装置191电连接,检测装置191可以检测到两个导电件160发生短路时的电参数变化,例如电流急速上升等,此时检测装置191可以断开发光件131的供电电路,以降低对其余电子元件的影响。此外,通过设置提醒装置192,还可在检测装置191确定两个导电件160之间发生短路时,向外发出提醒信息,提醒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当然还可以为图片信息或是推送的文字信息等。
具体地,检测装置191可以为霍尔电感等对电参数变化较为敏感的安全检测元器件。
进一步地,发光件131为紫外线灯,光杀菌组件130包括防护件136,防护件136设于透光件132内,且防护件136设于紫外线灯远离杀菌接口113的一端。通过将发光件131限定为紫外灯,能够更好的对由进水管121组件120流入光杀菌组件130的流体进行杀菌,可以理解,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有效的破坏细菌与病毒细胞结构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使细胞失去生物活性和繁殖能力,从而有效的杀死并抑制细菌或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在此作用下即可实现对水路的净化和杀菌。此外,光杀菌组件 130还包括设于透光件132的防护件136,通过将防护件136设于紫外线灯远离杀菌接口113的一侧,在安装时,可限制紫外线灯与透光件132之间的相对位置,一方面减少发生碰撞导致破碎,无法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可通过设置防护件136使得紫外线灯向外发出时的紫外光较为均匀,可以理解,透光件132虽然具有一定的透光性,但只要中间存在介质,光路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折射和损耗,通过防护件136,可降低光路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也即减少在外界作用下更改光路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进水管121组件120包括进水管121、进水流量传感器122 和进水过滤件123。其中,进水管121的一端与进水接口111相连,另一端通常与水源相连,以实现经进水管121流入的流体会通过安装结构110流入光杀菌组件130,从而在光杀菌组件130的作用下实现杀菌,进而提升水质,满足用户需求。此外,通过在进水管121内设置进水流量传感器122,可检测到进水流量,从而更便于光杀菌组件130中发光件131的发光功率,可以理解,在进水流量较小时,发光件131的发光功率也随即调整较低,在进水流量较大时,可将发光件131的发光功率调高,以实现较为平均的杀菌效率。当然,由于设置了进水过滤件123,经进水管121流入安装结构110 的流体会先通过进水过滤件123实现初步过滤,以减少其内部固体颗粒物对发光线发射的光线的折射或反射的可能性,保证一定的杀菌效率。当然,在进水过滤件123的作用下,还可减少流体中固体颗粒物对管路内壁造成的磨损。
实施例八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杀菌组件100,包括安装结构110、进水管121组件120、光杀菌组件130以及密封组件140。其中,安装结构110上设有进水接口111、出水接口112和杀菌接口113。进水接口111和出水接口112分置在安装结构110的两侧。
进一步地,进水管121组件120与进水接口111可拆卸连接,光杀菌组件130与杀菌接口113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与维修。
进一步地,光杀菌组件130包括发光件131以及罩设于发光件131外的透光件132,进水管121组件120流入的流体能够通过光杀菌组件130 后经过出水接口112向外流出,因而水流与发光件131不直接发生接触。光杀菌组件130可以对水流起到杀菌的作用,杀菌效果好且时间短。
此外,密封组件140设于光杀菌组件130和杀菌接口113之间,密封组件140包括第一密封件141和第二密封件142,第一密封件141套设于透光件132外,第二密封件142设于透光件132和发光件131之间的位置。可以理解为,透光件132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一层密封件,提高透光件132与发光件131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了在高压水路中透光件132与发光件131的间隙发生渗水的可能性,不仅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能够提高光杀菌组件130对水流的杀菌效果。
具体地,第一密封件141可以为玻璃外套密封圈,第二密封件142可以为玻璃内套密封圈。
另外,部分用户的用水环境较差,地下水污染,或者储水池长期未清理等情况导致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细菌,其中有些有害细菌会造成皮肤过敏,瘙痒等不良反应,另外一些可能随着水雾被人体吸入鼻腔,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只要将上述结构连接在进水管121路上,就可以对用水进行灭菌,确保用户使用到健康安全无菌的用水。
进一步地,杀菌组件100还包括堵头件150,堵头件150设置在杀菌接口113,堵头件150内设有光杀菌组件130电连接的导电件160。密封组件140还包括:第三密封件143,设于堵头件150与杀菌接口113之间。
通过在杀菌接口113设置堵头件150,可以使得安装结构110内形成仅与进水接口111和出水接口112相连通的通道,以隔绝流体通过杀菌接口113 直接冲出安装结构110的可能性。而由于堵头件150设置在杀菌接口113,而光杀菌组件130的杀菌原理需要为发光件131供电,故而,在密封的堵头件150上还设有导电件160,通过导电件160可将外部的供电电路与光杀菌组件130电连接,具体地,将电路连入至发光件131上,以实现杀菌。
还需强调的是,为保证密封,在堵头件150和杀菌接口113之间还设有第三密封件143,在透光件132发生破裂时,在第一密封件141和第二密封件142的共同作用下,隔绝光杀菌组件130内的流体由杀菌接口113向外流出的可能,即通过二者对水路实现二次防护,极大的提高杀菌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具体地,第三密封件143呈环状。
进一步地,导电件160的两端分别伸出堵头件150,且第三密封件 143设于堵头件150靠近杀菌接口113的一端,导电件160远离第三密封件143的一端设有接线端子161。通过限定导电件160的两端均伸出堵头件 150,一方面位于光杀菌组件130的一端伸出堵头件150,便于实现与发光件 131的电连接,而另一方面,位于杀菌接口113外的一端,由于伸出堵头件 150,也利于安装接线端子161,并通过接线端子161与外部供电电路相连。
其中,第三密封件143设于堵头件150靠近杀菌接口113的一端,也即设于堵头件150位于水路中的一端,从而更便于对水路实现密封保护,特别地,对于高压水路,通过设置第三密封件143可降低由于内部水压过高,将导电件160直接向外冲出的可能。
进一步地,杀菌接口113上设有卡接孔114,杀菌组件100还包括卡接件180,卡接件180与卡接孔114可拆卸链接,卡接件180能够限制堵头件150相对于杀菌接口113的位置。
通过限定在杀菌接口113上设置卡接孔114,在卡接件180的作用下,可限制堵头件150的移动,具体地,由于卡接件180和卡接孔114之间可拆卸连接,在将卡接件180插入卡接孔114内时,则会对堵头件150的轴向位移实现限制,也即限制堵头件150相对于杀菌接口113的位置,以防止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在水压的作用下将堵头件150反向冲出杀菌接口113,对杀菌组件100中其他设备或是对杀菌组件100所处环境造成的影响。
其中,堵头件150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存在凹陷处,以便于将卡接件180 卡入凹陷处以实现二者的连接,当然,也可以将堵头件150在对应于卡接孔 114的位置开设有对应形状的孔,同样可以实现上述效果。
具体地,卡接件180可以为卡簧。
堵头件150与导电件160一体成型,一方面在安装时更为简便,提高安装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导电件160集成在堵头件150上,极大地增强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减少由于内部压力过大,将导电件160向外冲出,脱离堵头件150,导致水流流出,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
紫外线灯发出的光线的波长为200nm~275nm,通过限定紫外线灯发出的光线波长在200nm~275nm之间,此波长范围内的紫外光能够有效的破坏细菌与病毒细胞结构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使细胞失去生物活性和繁殖能力,从而有效的杀死并抑制细菌或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可以理解,波长在上述范围内为UVC波段,根据UV杀菌机理,UVC 杀菌能够杀死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进一步地,发出的光线波长可以为254nm。
透光件132呈管状,且所述透光件132的材料为石英玻璃,也即透光件132为石英玻璃管,加工难度较低,适配性能较好。此外,由于采用石英玻璃管作为透光件132,还可有效提高经发光件131向外发出的光线的透射程度,减少对光线的损耗,以提升杀菌效果。
具体地,安装结构110的材料为黄铜,可在降低成本且易于加工的同时,提高使用寿命,由于安装结构110长时间与水接触,选用黄铜作为材料,强度较大,且黄铜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以延长更换周期。
进一步地,导电件160的数量为两个,杀菌组件100还包括:检测装置191,与发光件131电连接,检测装置191能够在两个导电件160短路时断开发光件131的供电电路;提醒装置192,与检测装置191电连接,提醒装置192能够在检测装置191检测到两个导电件160短路时,向外发出提醒信息。
通过限定导电件160为两个,一个连接正极,另一个连接负极,以实现发光件131的供电电路的正常运行,当然,需要强调的,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导电件160所处环境可能由于意外出现短路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设置的检测装置191和提醒装置192减少对杀菌组件100进一步的影响。具体地,检测装置191和发光件131电连接,提醒装置192则与检测装置191电连接,检测装置191可以检测到两个导电件160发生短路时的电参数变化,例如电流急速上升等,此时检测装置191可以断开发光件131的供电电路,以降低对其余电子元件的影响。此外,通过设置提醒装置192,还可在检测装置191确定两个导电件160之间发生短路时,向外发出提醒信息,提醒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当然还可以为图片信息或是推送的文字信息等。
具体地,检测装置191可以为霍尔电感等对电参数变化较为敏感的安全检测元器件。
进一步地,发光件131为紫外线灯,光杀菌组件130包括防护件 136,防护件136设于透光件132内,且防护件136设于紫外线灯远离杀菌接口113的一端。通过将发光件131限定为紫外灯,能够更好的对由进水管121组件120流入光杀菌组件130的流体进行杀菌,可以理解,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有效的破坏细菌与病毒细胞结构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使细胞失去生物活性和繁殖能力,从而有效的杀死并抑制细菌或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在此作用下即可实现对水路的净化和杀菌。此外,光杀菌组件 130还包括设于透光件132的防护件136,通过将防护件136设于紫外线灯远离杀菌接口113的一侧,在安装时,可限制紫外线灯与透光件132之间的相对位置,一方面减少发生碰撞导致破碎,无法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可通过设置防护件136使得紫外线灯向外发出时的紫外光较为均匀,可以理解,透光件132虽然具有一定的透光性,但只要中间存在介质,光路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折射和损耗,通过防护件136,可降低光路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也即减少在外界作用下更改光路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进水管121组件120包括进水管121、进水流量传感器122 和进水过滤件123。其中,进水管121的一端与进水接口111相连,另一端通常与水源相连,以实现经进水管121流入的流体会通过安装结构110流入光杀菌组件130,从而在光杀菌组件130的作用下实现杀菌,进而提升水质,满足用户需求。此外,通过在进水管121内设置进水流量传感器122,可检测到进水流量,从而更便于光杀菌组件130中发光件131的发光功率,可以理解,在进水流量较小时,发光件131的发光功率也随即调整较低,在进水流量较大时,可将发光件131的发光功率调高,以实现较为平均的杀菌效率。当然,由于设置了进水过滤件123,经进水管121流入安装结构110 的流体会先通过进水过滤件123实现初步过滤,以减少其内部固体颗粒物对发光线发射的光线的折射或反射的可能性,保证一定的杀菌效率。当然,在进水过滤件123的作用下,还可减少流体中固体颗粒物对管路内壁造成的磨损。
光杀菌组件130包括套设于透光件132外的导流管137,通过设置导流管137,经进水接口111流入安装结构110的流体会流入透光件132和导流管137之间,以便于在发光件131的作用下对位于透光件132和导流管137 之间的流体实现杀菌。其中,为了保证导流管137内的流体会顺利从出水接口112流出,在导流管137的一端设置堵截件138,堵截件138也具有一定的密封和导向作用,在堵截件138的作用下可引导导流管137和透光件132 之间的流体,可以理解,堵截件138设于导流管137的一端,导流管137和透光件132之间仅存在连通进水接口111和出水接口112的空间。
进一步地,在导流管137的作用下,水从导流管137流过底部时,由于水的流向发生改变,水中如果含有可沉淀物,如泥沙等,会产生沉淀,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其中,堵截件138还可以设于底部,以对发光件131及透光件132起支撑作用,保证光杀菌组件130整体结构的稳定。
如图5所示,导流管137的内壁设有金属箔片139,发光件131在工作过程中,发出的光线可在金属箔片139的作用下重新反射至透光件132和导流管之间,从而增强光线对流体的杀菌作用。
进一步地,安装结构110上设有螺纹孔115,杀菌组件100还包括灯罩170,灯罩170的开口端设有螺纹,灯罩170罩设于导流管137外,灯罩170与安装结构110可拆卸连接,且灯罩170至少部分透明。通过在安装结构110上设置螺纹孔115,并通过设置罩设于导流管137外的灯罩170,在需要对灯罩170内部的相关组件进行更换或维修时,可以直接卸开灯罩170进行更换或维修。如果流入紫外线组件的水在其内部产生沉淀,也可以直接卸开灯罩170进行清理。灯罩170部分透明,使用户可以方便的查看紫外线组件的使用情况。如果因水质问题,在灯罩170内产生沉淀,用户可以直接查看水的沉淀情况,及时的进行处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导流管137的材质为金属,且至少导流管137的内壁经抛光处理,经透光件132向外透出的光线能够在导流管137的作用下反射至透光件132和导流管之间。此外,需要强调的是,通过设置金属,还可对外部的热辐射实现隔离,以减少对发光线发出的光线的影响。
其中,在导流管137由金属制成的基础上,也会对外部光线实现遮挡,其中,外部光线即为导流管137外的光线,可以理解,在发光件131对流体进行杀菌的过程中,如果混入外部光线,则会在混合光线的作用下大大削弱杀菌效果,故而,在金属的作用下,可保证发光件131的杀菌效率。
实施例九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处理装置200,包括水箱210、水路管组220和杀菌组件100。由于水箱210上设有入水口 211和排水口212,水路管组220包括入水管221和排水管222,并在入水口211和排水口212上分别连接有入水管221和排水管222。通过将杀菌装置设置于入进水管121上,流体先经过杀菌装置,再流向水箱210及混合装置。通过这种方式,杀菌装置可以对进入水箱210的流体和进入混合装置的流体都进行杀菌,从源头上对细菌进行了杀灭。水箱210中的流体在流入水箱210前已经完成杀菌,故而在存放一段时间后,也不会有细菌滋生。或者,通过将杀菌装置设置于排出水管上。混合装置混合后的流体经过杀菌装置后,再向外流出。通过这种方式,无论是直接从外部流入混合装置后再直接流出的流体,还是从水箱210中流出的流体,最终都会经过杀菌装置进行杀菌。使用者从水处理装置200得到的流体,全部都是新从杀菌装置中处理过的流体。
此外,水处理装置200还包括混水阀230,混水阀分别与入水管221 和排水管222相连,入水管221中的部分流体能够流入混水阀,另一部分流体能够流入水箱210,所处混水阀能够混合分别由排水管222和入水管 221流入混水阀的流体并将混合后的流体向外排出。
通过设置混水阀230,则可将部分入水管221内的流体以及通过出水管向外流出的流体进行混合,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便利。需要说明的,杀菌装置可以设置在混水阀230靠近入水管221一侧,也可以设置在混水阀 230靠近排水管222一侧。无论杀菌装置设置在哪个位置,都可以对经过水处理装置200的流体进行杀菌。具体的,若是设于靠近入水管221一侧,主要对流入水处理装置200的流体进行杀菌;若是设于靠近排水管 222一侧,主要对即将从水处理装置200流出的流体进行杀菌。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处理装置,因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杀菌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杀菌组件和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透光件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一层密封件,提高透光件与发光件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了在高压水路中透光件与发光件的间隙发生渗水的可能性,不仅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能够提高光杀菌组件对水流的杀菌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杀菌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上设有进水接口、出水接口和杀菌接口;
进水管组件,与所述进水接口相连;
光杀菌组件,与所述杀菌接口相连,且所述光杀菌组件包括发光件以及罩设于所述发光件外的透光件,所述进水管组件流入的流体能够通过所述光杀菌组件后经所述出水接口向外流出;
密封组件,设于所述光杀菌组件和所述杀菌接口之间,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透光件外,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透光件和所述发光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堵头件,设于所述杀菌接口,所述堵头件内设有所述光杀菌组件电连接的导电件;
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
第三密封件,设于所述堵头件与所述杀菌接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堵头件,且所述第三密封件设于所述堵头件靠近所述杀菌接口的一端,所述导电件远离所述第三密封件的一端设有接线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件与所述导电件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接口上设有卡接孔,所述杀菌组件还包括:
卡接件,与所述卡接孔可拆卸链接,所述卡接件能够限制所述堵头件相对于所述杀菌接口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杀菌组件还包括:
检测装置,与所述发光件电连接,所述检测装置能够在两个所述导电件短路时断开所述发光件的供电电路;
提醒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提醒装置能够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两个所述导电件短路时,向外发出提醒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为紫外线灯,所述光杀菌组件包括:
防护件,设于所述透光件内,且所述防护件设于所述紫外线灯远离所述杀菌接口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发出的光线的波长为200nm~275n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组件包括: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接口相连,且所述进水管内设有进水流量传感器和进水过滤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呈管状,且所述透光件的材料为石英玻璃。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的材料为黄铜。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杀菌组件还包括:
导流管,套设于所述透光件外,且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设有堵截件,经所述进水接口流入所述导流管内的流体能够在所述堵截件的作用下由所述出水接口向外排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杀菌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管的内壁设有金属箔片;和/或
所述导流管的材质为金属,且至少所述导流管的内壁经抛光处理,
其中,经所述透光件向外透出的光线能够在所述导流管的作用下反射至所述透光件和所述导流管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杀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杀菌组件包括:
灯罩,所述灯罩的开口端设有螺纹,所述灯罩罩设于所述导流管外,其中,所述灯罩与所述安装结构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灯罩至少部分透明。
15.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入水口和排水口;
水路管组,包括通过所述入水口伸入所述水箱的入水管,以及通过所述排水口伸出所述水箱的排水管;
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件,设于所述水路管组上,且所述杀菌组件能够对所述水路管组中的流体进行杀菌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混水阀,所述混水阀分别与所述入水管和所述排水管相连,所述入水管中的部分流体能够流入所述混水阀,另一部分流体能够流入所述水箱,所处混水阀能够混合分别由所述排水管和所述入水管流入所述混水阀的流体并将混合后的流体向外排出。
CN202022207553.8U 2020-09-30 2020-09-30 杀菌组件和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2740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7553.8U CN212740805U (zh) 2020-09-30 2020-09-30 杀菌组件和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7553.8U CN212740805U (zh) 2020-09-30 2020-09-30 杀菌组件和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0805U true CN212740805U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90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07553.8U Active CN212740805U (zh) 2020-09-30 2020-09-30 杀菌组件和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0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6482U (ja) 水殺菌管
CN106115843B (zh) 一种水流杀菌模组
CN110510790A (zh) 一种动态水紫外净水器
CN212740805U (zh) 杀菌组件和水处理装置
CN114314742A (zh) 杀菌组件和水处理装置
CN109805757A (zh) 带储水箱杀菌功能的饮水机
CN106216114B (zh) 花洒机构、沐浴装置及花洒抑菌方法
CN113880189B (zh) 一种差速式对称破缺结构及深紫外过流水杀菌器
CN215479886U (zh) 一种自来水消毒杀菌过滤器
CN212609665U (zh) 一种紫外消毒水管净水器
CN210001624U (zh) 净水装置及净水器
CN211896144U (zh) 电磁阀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05575709U (zh) 水龙头杀菌抑菌装置及净水设备
CN211004665U (zh) 一种过流式杀菌消毒器
CN209712564U (zh) 带储水箱杀菌功能的饮水机
CN211896145U (zh) 增压泵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13771693U (zh) 一种过滤杀菌装置、过滤杀菌系统
CN220999331U (zh) 一种组合式限流净水用uvc杀菌模组及净水装置
CN220098641U (zh) 一种杀菌净水龙头和饮水设备
CN212476189U (zh) 一种过流式深紫外led杀菌装置
CN212297906U (zh) 一种杀菌水龙头及净水设备
CN211896143U (zh) 高压开关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13707814U (zh) 具有紫外线杀菌功能的水龙头
CN216549734U (zh) 一种出水管路和净水器
CN218115059U (zh) 一种空气取水装置用输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