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9257U - 抽拉盒 - Google Patents

抽拉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9257U
CN212729257U CN202020819938.7U CN202020819938U CN212729257U CN 212729257 U CN212729257 U CN 212729257U CN 202020819938 U CN202020819938 U CN 202020819938U CN 212729257 U CN212729257 U CN 212729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state
handle
power assisting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199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淑凤
陈飞
张卫国
郑志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anxiang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O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O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O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199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9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9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9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拉盒。抽拉盒包括:盒体和助拔模块;助拔模块包括:拉手、旋转弹性件和锁合组件;拉手包括:第一锁合端、旋转部和第一助力端;旋转部与盒体枢接,旋转弹性件用于驱动拉手沿第一方向转动,锁合组件用于控制第一锁合端在锁合状态和自由状态间进行切换;锁合组件包括:伸缩弹性件和锁合件;锁合件与盒体枢接,伸缩弹性件用于驱动锁合件沿第一方向转动;在第一锁合端处于锁合状态时,第一锁合端与锁合件卡接;在第一锁合端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一锁合端与锁合件分离,以使拉手通过旋转弹性件和第一助力端带动盒体移动。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的驱动拉手对盒体进行抽拉。

Description

抽拉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拉盒。
背景技术
一些设备中的模块与支架大多是采用螺钉进行固定连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便于一些模块更换或维护,现有的一些模块通常通过抽拉盒与支架进行滑移连接,以使模块通过抽拉盒滑出包裹支架的机箱;当需要将模块固定在机箱内时,仅需要将抽拉盒与机箱卡接即可。
而目前多数抽拉盒无助推助拔的功能。具体的,在抽拉过程中,通常是直接用力将抽拉盒从支架上拔出,但该抽拉方式在进行抽拉不够顺畅,容易产生振动,进而容易导致模块的接口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拉盒,能够自动的驱动拉手对盒体进行抽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拉盒,包括:盒体和助拔模块;
所述助拔模块包括:拉手、旋转弹性件和锁合组件;
所述拉手包括:第一锁合端、旋转部和第一助力端;
所述旋转部与所述盒体枢接,所述旋转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拉手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锁合组件用于控制第一锁合端在锁合状态和自由状态间进行切换;
所述锁合组件包括:伸缩弹性件和锁合件;
所述锁合件与所述盒体枢接,所述伸缩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锁合件沿第一方向转动;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处于锁合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合端与所述锁合件卡接,以停止所述旋转弹性件带动所述拉手移动;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合端与所述锁合件分离,以使所述拉手通过所述旋转弹性件和所述第一助力端带动盒体移动。
可选地,所述盒体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承托架和前面板;
所述拉手和所述锁合组件均位于所述前面板远离所述承托架的一侧;
所述前面板包括:第二锁合端和第二助力端;
所述第二锁合端和所述第二助力端分别为所述前面板相对的两端;
所述旋转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助力端枢接,所述锁合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锁合端枢接。
可选地,所述锁合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锁合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弹性件的一端相抵触;
在所述前面板远离承托架的侧面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所述锁合件的另一端和所述伸缩弹性件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伸缩弹性件位于所述锁合件的另一端远离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锁合件远离所述伸缩弹性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锁合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块;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处于锁合状态时,所述第二卡块位于所述第一卡块朝向承托架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卡块相抵触;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分离,以使所述拉手通过所述旋转弹性件和所述第一助力端带动盒体移动。
可选地,所述承托架包括:底板、前板和两个侧板;
所述前板和两个侧板均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并与所述底板垂直固定连接,两个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前板的两侧;
所述前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向远离所述两个侧板的一侧翻折,以形成顶板。
可选地,所述旋转部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旋转部沿第二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二助力端朝向所述第一助力端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助力端沿第二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心;
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助力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助力端转动连接;
所述前面板位于所述顶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顶板设置有延伸部,所述旋转部在所述第一卡槽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侧开设有不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通过所述不通孔与所述第一助力端相抵触;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相抵触;
所述旋转弹性件包括:扭簧,其中,所述扭簧与所述第一转轴套接,所述扭簧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助力端相抵触,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助力端相抵触。
可选地,所述抽拉盒还包括:支架;
所述支架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包括:第一卡端和第二卡端;
所述第一卡端位于所述第二卡端远离所述前面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助力端包括:凸起部;
所述凸起部的位置状态包括:第一抵触状态、第二抵触状态和非抵触状态;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处于锁合状态时,所述凸起部处于第一抵触状态,在所述凸起部处于第一抵触状态时,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卡端并与所述支架相抵触;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凸起部处于第二抵触状态或非抵触状态;
在所述凸起部处于第二抵触状态时,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卡端并与所述支架相抵触;
在所述凸起部处于非抵触状态时,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限位孔朝向所述锁合组件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顶板远离所述前面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EMC弹片。
可选地,所述抽拉盒还包括:导光柱;
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位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前面板的一侧;
在所述承托架承托有目标物件,且所述第一锁合端处于锁合状态时,所述背板与所述目标物件插接,以实现所述背板与所述目标物件的信号连接;
所述导光柱的一端与所述背板电连接,所述导光柱的另一端在所述前面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侧面露出。
可选地,所述抽拉盒还包括:滑条;
所述滑条与所述支架滑移连接;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折弯卡钩,所述滑条通过所述第一折弯卡钩与所述侧板卡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拉盒,在所述第一锁合端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拉手在所述旋转弹性件的带动下,能够使第一助力端与外界的其他物体相抵触,以使外界的其他物体对所述第一助力端产生反作用力,进而带动盒体移动;而所述锁合组件则能够控制旋转弹性件是否带动所述拉手沿第一方向转动,操作简单,其中,通过驱动锁合件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则能够使锁合件与第一缩合端分离,从而使旋转弹性件带动拉手沿第一方向转动;伸缩弹性件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则能够使锁合件向第一方向移动直至锁合件与第一锁合端卡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抽拉盒在锁合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抽拉盒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抽拉盒在锁合状态和第一抵触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抽拉盒在自由状态和第二抵触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抽拉盒在自由状态和非抵触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抽拉盒在自由状态和第二抵触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目标物件安装在支架上的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抽拉盒的爆炸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目标物件安装在支架上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拉盒,包括:盒体100和助拔模块200。所述助拔模块200包括:拉手210、旋转弹性件220和锁合组件230。所述拉手210包括:第一锁合端211、旋转部212和第一助力端213。所述旋转部212与所述盒体100枢接,所述旋转弹性件220用于驱动所述拉手210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锁合组件230用于控制第一锁合端211在锁合状态和自由状态间进行切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212位于所述拉手210的第一助力端213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拉手210朝向所述盒体100的一侧;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上的顺时针方向。
结合图3至图5,所述锁合组件230包括:伸缩弹性件231和锁合件232。所述锁合件232与所述盒体100枢接,所述伸缩弹性件231用于驱动所述锁合件232沿第一方向转动。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211处于锁合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合端211与所述锁合件232卡接,以停止所述旋转弹性件220带动所述拉手210移动。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211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合端211与所述锁合件232分离,以使所述拉手210通过所述旋转弹性件220和所述第一助力端213带动盒体100移动。
所述第一缩合端在由锁合状态向自由状态转换的过程中,仅需通过外力带动所述锁合件232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即可将所述第一锁合端211与所述锁合件232分离,以使所述第一锁合端211处于自由状态。结束外力对所述锁合件232的作用时,所述锁合件232在伸缩弹性件231的自身弹性作用下,带动所述锁合件232复位,即带动所述锁合件232移动至与第一锁合端211卡接时的位置。所述第一锁合端211在由自由状态向锁合状态转换的过程中,通过借助外力带动拉手210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直至所述第一锁合端211与所述锁合件232卡接。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211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拉手210在所述旋转弹性件220的带动下,能够使第一助力端213与外界的其他物体相抵触,以使外界的其他物体对所述第一助力端213产生反作用力,进而带动盒体100移动;而所述锁合组件230则能够控制旋转弹性件220是否带动所述拉手210沿第一方向转动,操作简单,其中,通过驱动锁合件232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则能够使锁合件232与第一缩合端分离,从而使旋转弹性件220带动拉手210沿第一方向转动;伸缩弹性件231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则能够使锁合件232向第一方向移动直至锁合件232与第一锁合端211卡接。
结合图2,所述盒体100包括:第一转轴110、第二转轴120、承托架130和前面板140。所述前面板140位于所述承托架130的一侧并与所述承托架130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拉手210和所述锁合组件230均位于所述前面板140远离所述承托架130的一侧。所述前面板140包括:第二锁合端141和第二助力端142。所述第二锁合端141和所述第二助力端142分别为所述前面板140相对的两端。所述旋转部212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10与所述第二助力端142枢接,所述锁合件232通过所述第二转轴120与所述第二锁合端141枢接。所述锁合件2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120转动连接,所述锁合件232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弹性件231的一端相抵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110和所述第二转轴120均位于所述前面板140远离所述承托架130的一侧。在作用力带动拉手210移动时,所述拉手210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10相对前面板140转动。在作用力带动锁合件232移动时,所述锁合件232通过所述第二转轴120相对前面板140转动。在所述前面板140远离承托架130的侧面开设有容纳腔143,所述容纳腔143位于所述第二转轴120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10的一侧,所述锁合件232的另一端和所述伸缩弹性件231均位于所述容纳腔143内,且所述伸缩弹性件231位于所述锁合件232的另一端远离所述容纳腔143的开口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弹性件231为压缩弹簧,但不限于此,所述容纳腔143内还设置有压簧后盖310和按钮320;所述压簧后盖310位于所述压缩弹簧朝向前面板140的一侧,且所述压簧后盖310与所述前面板140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压簧后盖310与所述压缩弹簧相抵触;所述按钮320与所述锁合件232远离第二转轴120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且所述按钮320通过所述容纳腔143的开口与所述前面板140滑移连接。
结合图3至图5,所述锁合件232远离所述伸缩弹性件23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卡块2321,所述第一锁合端211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块214。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211处于锁合状态时,所述第二卡块214位于所述第一卡块2321朝向承托架130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卡块2321相抵触,如此所述拉手210和所述锁合件232同时在旋转弹性件220和伸缩弹性件231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卡接,从而能够在不需要移动盒体100时,防止拉手210通过助力端自主带动盒体100移动。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211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一卡块2321与所述第二卡块214分离,以使所述拉手210通过所述旋转弹性件220和所述第一助力端213带动盒体100移动。
结合图2,所述承托架130包括:底板131、前板132和两个侧板133。所述底板131开设有多个通孔,如此不但能够提高所述抽拉盒的散热效果,同时还能够减少抽拉盒的重量。所述前板132和两个侧板133均位于所述底板131的同一侧,并与所述底板131垂直固定连接,两个侧板133分别位于所述前板132的两侧。所述前板132远离所述底板131的一端向远离所述两个侧板133的一侧翻折,以形成顶板134。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侧板133相互平行;所述前板132和两个侧板133与所述底板131一体成型,具体的,所述顶板134、底板131、前板132和两个侧板133可通过一块面板冲压形成。
所述旋转部212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215,所述旋转部212沿第二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216,所述第一通孔216贯穿所述第一卡槽215,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助力端142朝向所述第一助力端213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卡槽144,所述第二助力端142沿第二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145,所述第二通孔145贯穿所述第二卡槽144,所述第一通孔216和所述第二通孔145同轴心。所述第一转轴110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16与所述第一助力端21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10通过所述第二通孔145与所述第二助力端142转动连接。所述前面板140位于所述顶板134朝向所述底板131的一侧,所述顶板134设置有延伸部1341,所述旋转部212在所述第一卡槽215远离所述延伸部1341的一侧开设有不通孔217,所述第一转轴110的一端通过所述不通孔217与所述第一助力端213相抵触。所述第一转轴110的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1341相抵触。
所述旋转弹性件220包括:扭簧,其中,所述扭簧与所述第一转轴110套接,所述扭簧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卡槽215内并与所述第一助力端213相抵触,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助力端142相抵触。所述第一卡槽215和所述第二卡槽144的设置能够对扭簧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能够避免扭簧的施力方向发生偏移,进而能够保证扭簧对所述拉手210的施力效果,以使第一锁合端211在处于自由状态时带动拉手210沿第一方向转动。而第一通孔216、第二通孔145、不通孔217和延伸部1341的设置,不但能够对第一转轴110的位置进行限定,以使使拉手210和前面板140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10实现枢接,还便于所述第一转轴110的装卸。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3至图5,所述抽拉盒还包括:支架400。所述支架400开设有限位孔411,所述限位孔411包括:第一卡端4111和第二卡端4112。所述第一卡端4111位于所述第二卡端4112远离所述前面板140的一侧。所述第一助力端213包括:凸起部218。所述凸起部218的位置状态包括:第一抵触状态、第二抵触状态和非抵触状态。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211处于锁合状态时,所述凸起部218处于第一抵触状态。在所述凸起部218处于第一抵触状态时,所述凸起部218位于所述第一卡端4111并与所述支架400相抵触。如此能够在所述第一锁合端211处于锁合状态时,防止因震动所述拉手210沿第二方向转动使第一锁合端211和锁合件232的卡接失效,从而能够提高所述抽拉盒在锁合状态时的稳定性。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211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凸起部218处于第二抵触状态或非抵触状态。
在所述凸起部218处于第二抵触状态时,所述凸起部218位于所述第二卡端4112并与所述支架400相抵触。如此使得支架400通过所述凸起部218对拉手210施加反作用力,以使抽拉盒相对所述支架400移动。
在所述凸起部218处于非抵触状态时,所述凸起部218位于所述限位孔411朝向所述锁合组件230的一侧。当所述抽拉盒在第二抵触状态移动一定距离时,所述拉手210与所述面板呈45度夹角,所述扭簧仍继续对所述拉手210施加作用力,以使第一助力端213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转轴110转动,从而使得凸起部218脱离支架400,进而便于将抽拉盒从支架400上取出。
结合图1,所述顶板134远离所述前面板14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EMC弹片510。在所述凸起部218处于第一抵触状态时,所述EMC弹片510与所述支架400相抵触,如此能够增加抽拉盒在支架400上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对承托架130上的目标物件550起到防电磁干扰的作用。
结合图1和图7,所述抽拉盒还包括:导光柱520。所述支架400固定连接有背板540,所述背板540位于所述底板131远离所述前面板140的一侧。在所述承托架130承托有目标物件550,且所述第一锁合端211处于锁合状态时,所述背板540与所述目标物件550插接,以实现所述背板540与所述目标物件550的信号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物件550与所述承托架130固定连接,且目标物件550为硬盘。所述导光柱520的一端与所述背板540电连接,所述导光柱520的另一端在所述前面板140远离所述背板540的侧面露出。如此能够通过在前面板140处露出的导光柱520给出的光信号判断目标物件550与背板540的信号连接的状态。
所述抽拉盒还包括:滑条530。所述滑条530与所述支架400滑移连接。所述侧板133远离所述底板131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折弯卡钩1331。所述滑条530通过所述第一折弯卡钩1331与所述侧板133卡接。具体的,所述第一折弯卡钩1331朝向前面板140的方向与所述滑条530卡接;所述滑条530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第一折弯卡钩1331与卡接槽适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133和所述滑条530通过所述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531的卡接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导光柱520位于侧板133和滑条530之间。
结合图6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400包括:顶面板430、第一侧面板410和第二侧面板420。所述顶面板430、所述第一侧面板410和第二侧面板420位于所述背板540的同一侧,且所述顶面板430、所述第一侧面板410和第二侧面板420均垂直于背板540,所述第一侧面板410和第二侧面板420均位于所述顶面板430的同一侧并沿所述顶面板430的侧边与所述顶面板4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面板410和第二侧面板420均与所述背板540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面板410和第二侧面板420相互平行。在所述第一侧面板410和第二侧面板420之间通过多个工位用于安装多个抽拉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面板430、第一侧面板410和第二侧面板420一体成型固定连接;所述支架400提供两个工位。在将所述抽拉盒安装在对应工位时,所述承托架130通过滑条530与所述第一侧板133和第二侧板133滑移连接。
结合图3和图6,所述限位孔411位于第一侧面板410远离背板540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411为贯穿所述第一侧面板410的通孔,且所述限位孔411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第一卡端4111为长方形远离前面板140的一端,所述第二卡端4112为长方形朝向前面板140的一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411仅有一个开口,且限位孔411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侧面板420。
结合图3至图5,所述抽拉盒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所述凸起部218处于第一抵触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合端211与所述锁合件232通过第一卡块2321和第二卡块214进行卡接,所述目标物件550与所述背板540插接,所述EMC弹片510与所述支架400相抵触;按压按钮320使锁合件23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以使第一卡块2321与第二卡块214相互分离;在所述第一卡块2321与第二卡块214相互分离后,所述凸起部218由第一抵触状态切换至第二抵触状态;在所述凸起部218处于第二抵触状态时,所述旋转弹性件220带动所述拉手210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转轴110转动,并通过拉手210带动承托架130和目标物件550向背板540朝向前面板140的方向移动,以使目标物件550与背板540分离,并使EMC弹片510与支架400分离;之后扭簧继续带动所述拉手210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转轴110转动,以使所述凸起部218与第一侧面板410分离;在所述凸起部218与第一侧面板410分离后,所述凸起部218由第二抵触状态切换至非抵触状态;在所述凸起部218处于非抵触状态时,所述凸起部218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板410朝向第二侧面板420的一侧,所述抽拉盒伸出所述支架4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抽拉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助拔模块;
所述助拔模块包括:拉手、旋转弹性件和锁合组件;
所述拉手包括:第一锁合端、旋转部和第一助力端;
所述旋转部与所述盒体枢接,所述旋转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拉手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锁合组件用于控制第一锁合端在锁合状态和自由状态间进行切换;
所述锁合组件包括:伸缩弹性件和锁合件;
所述锁合件与所述盒体枢接,所述伸缩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锁合件沿第一方向转动;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处于锁合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合端与所述锁合件卡接,以停止所述旋转弹性件带动所述拉手移动;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合端与所述锁合件分离,以使所述拉手通过所述旋转弹性件和所述第一助力端带动盒体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承托架和前面板;
所述拉手和所述锁合组件均位于所述前面板远离所述承托架的一侧;
所述前面板包括:第二锁合端和第二助力端;
所述第二锁合端和所述第二助力端分别为所述前面板相对的两端;
所述旋转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助力端枢接,所述锁合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锁合端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锁合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弹性件的一端相抵触;
在所述前面板远离承托架的侧面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所述锁合件的另一端和所述伸缩弹性件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伸缩弹性件位于所述锁合件的另一端远离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件远离所述伸缩弹性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锁合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块;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处于锁合状态时,所述第二卡块位于所述第一卡块朝向承托架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卡块相抵触;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分离,以使所述拉手通过所述旋转弹性件和所述第一助力端带动盒体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架包括:底板、前板和两个侧板;
所述前板和两个侧板均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并与所述底板垂直固定连接,两个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前板的两侧;
所述前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向远离所述两个侧板的一侧翻折,以形成顶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抽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旋转部沿第二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二助力端朝向所述第一助力端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助力端沿第二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心;
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助力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助力端转动连接;
所述前面板位于所述顶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顶板设置有延伸部,所述旋转部在所述第一卡槽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侧开设有不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通过所述不通孔与所述第一助力端相抵触;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相抵触;
所述旋转弹性件包括:扭簧,其中,所述扭簧与所述第一转轴套接,所述扭簧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助力端相抵触,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助力端相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抽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盒还包括:支架;
所述支架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包括:第一卡端和第二卡端;
所述第一卡端位于所述第二卡端远离所述前面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助力端包括:凸起部;
所述凸起部的位置状态包括:第一抵触状态、第二抵触状态和非抵触状态;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处于锁合状态时,所述凸起部处于第一抵触状态,在所述凸起部处于第一抵触状态时,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卡端并与所述支架相抵触;
在所述第一锁合端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凸起部处于第二抵触状态或非抵触状态;
在所述凸起部处于第二抵触状态时,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卡端并与所述支架相抵触;
在所述凸起部处于非抵触状态时,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限位孔朝向所述锁合组件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抽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前面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EMC弹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抽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盒还包括:导光柱;
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位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前面板的一侧;
在所述承托架承托有目标物件,且所述第一锁合端处于锁合状态时,所述背板与所述目标物件插接,以实现所述背板与所述目标物件的信号连接;
所述导光柱的一端与所述背板电连接,所述导光柱的另一端在所述前面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侧面露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抽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盒还包括:滑条;
所述滑条与所述支架滑移连接;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折弯卡钩,所述滑条通过所述第一折弯卡钩与所述侧板卡接。
CN202020819938.7U 2020-05-15 2020-05-15 抽拉盒 Active CN212729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9938.7U CN212729257U (zh) 2020-05-15 2020-05-15 抽拉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9938.7U CN212729257U (zh) 2020-05-15 2020-05-15 抽拉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9257U true CN212729257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04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19938.7U Active CN212729257U (zh) 2020-05-15 2020-05-15 抽拉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9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7025A (zh) 抽拉组件
JP2007028796A (ja) 基板用抜き差しアダプタ
JP2011090763A (ja) データメモリ用固定装置
JP2011090763A5 (zh)
TW201242480A (en) Enclosure
CN107977051A (zh) 把手锁附装置以及具有把手锁附装置的电子系统
CN212729257U (zh) 抽拉盒
US2016022603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battery accommodating module
US856496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etachable power module
TWI715430B (zh) 利用槓桿作動退出抽取式模組之電子裝置及其相關的槓桿機構
CN214463349U (zh) 按压式自锁机构和锁合装置
CN210135392U (zh) 夹持装置及移动终端支架
TW202119145A (zh) 可程式控制器用基板及可程式控制器系統
TW201427500A (zh) 電路板組合
CN201163381Y (zh) 机箱插卡模块的锁扣装置
CN211145798U (zh) 一种小型机电设备用便捷固定底座
CN217523063U (zh) 活动式扩充卡支架与电子装置
CN217269623U (zh) 一种具有保温和防护功能的木塑门窗附框
CN2392343Y (zh) 抽取式电源供应器
CN219287569U (zh) 一种手机支架座
CN219573507U (zh) 卡接组件及汽车校准设备
CN213276500U (zh) 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机构
WO2022033383A1 (zh) 一种镜头调节装置及投影设备
CN111343808A (zh) 电子装置
CN211060342U (zh) 一种按压开关及使用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7

Address after: 518057 1701, Yan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31 Gaoxin middle Fourth Road, Maling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anxiang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Yanxiang Zhigu chuangxiangdi, No.11, Gaoxin Road,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07

Patentee before: EVO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