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8795U - 一种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8795U
CN212728795U CN202021342584.8U CN202021342584U CN212728795U CN 212728795 U CN212728795 U CN 212728795U CN 202021342584 U CN202021342584 U CN 202021342584U CN 212728795 U CN212728795 U CN 212728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wire
shell
heating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425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义飞
古浩汉
段红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425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8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8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8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外壳、电极与发热组件,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电极与所述发热组件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外壳一端;所述发热组件包括正极件、负极件、剪丝件与发热丝,所述正极件与负极件通过所述发热丝连接,所述剪丝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正极件、负极件螺纹连接,所述剪丝件包括本体部、与所述本体部一体成型的锐角部,所述锐角部远离本体部的一端设置有剪丝角,所述锐角部用于与连接件配合剪断多余的发热丝。在进行绕丝装配时,利用螺纹连接的咬合力和剪丝件本身的锐角部,使得剪丝件与发热丝之间产生挤压,并最终剪断多余的发热丝,操作简单,不会造成有引脚残留的情况出现。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器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雾化器。
背景技术
RDTA:Rebuildable Dripping Tank-可重建储油式滴油雾化器;RDA:RebuildableDripping Atomizer-可重建滴入式雾化器。
传统的RDA、RDTA都是采用将发热丝穿入正负极的孔内,再用螺丝锁死后,将多余的发热丝引脚剪断,即会有残留引脚,剪的同时也会操作不便,特别是对于刚接触RDA、RDTA类型的新手,操作起来更不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RDA/RDTA在绕丝装配时,剪断多余发热丝操作不便,容易有引脚残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外壳、电极与发热组件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电极与所述发热组件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外壳一端;所述发热组件包括正极件、负极件、剪丝件与发热丝,所述正极件与负极件通过所述发热丝连接,所述剪丝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正极件、负极件螺纹连接,其中,所述剪丝件包括本体部、与所述本体部一体成型的锐角部,所述锐角部远离本体部的一端设置有剪丝角,所述锐角部用于与连接件配合剪断多余的发热丝。
进一步地,所述剪丝角包括第一剪丝面和第二剪丝面,所述第一剪丝面与本体部形成的角度范围为30°-80°,所述第二剪丝面与本体部形成的角度范围为10°-60°。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件、负极件上均设置有发热丝槽,所述发热丝槽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与所述剪丝件连接,所述发热丝槽用于安装所述发热丝。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件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负极件还包括有负极柱,所述负极柱为中空设计,所述正极柱设置于所述负极柱上,且与所述负极柱通过正极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件与所述负极柱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环,所述正极柱与所述负极柱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环。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柱与所述电极电连接,所述正极柱与所述电极之间设置有电极帽。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外罩与底座,所述第一壳体、外罩、第二壳体与底座依次连接,其中,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电极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卡接所述负极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吸嘴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且所述吸嘴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丝组件还包括吸油件,所述发热丝中填充有所述吸油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外壳、电极与发热组件,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电极与所述发热组件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外壳一端;所述发热组件包括正极件、负极件、剪丝件与发热丝,所述正极件与负极件通过所述发热丝连接,所述剪丝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正极件、负极件螺纹连接,其中,所述剪丝件包括本体部、与所述本体部一体成型的锐角部,所述锐角部远离本体部的一端设置有剪丝角,所述锐角部用于与连接件配合剪断多余的发热丝。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剪丝件,在进行绕丝装配时,利用螺纹连接的咬合力和剪丝件本身的锐角部,由于锐角部的剪丝角朝向正极件与负极件,使得在拧紧连接件时,剪丝角与发热丝之间产生挤压,并最终剪断多余的发热丝,操作简单,不会造成有引脚残留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沿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剪丝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外壳1、电极2与发热组件3,外壳1内设置有空腔,发热组件3设置于空腔内,电极2与发热组件3连接,且设置于外壳1一端;发热组件3包括正极件301、负极件302、剪丝件303与发热丝304,正极件301与负极件302通过发热丝304连接,剪丝件303通过连接件305与正极件301、负极件302螺纹连接,其中,剪丝件303包括本体部3031、与本体部3031一体成型的锐角部3032,锐角部3032远离本体部3031的一端设置有剪丝角3033,锐角部3032用于与连接件305配合剪断多余的发热丝304。
本实施例外壳1内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内设置有发热组件3,发热组件3包括正极件301、负极件302、剪丝件303与发热丝304,其中,正极件301与负极件302之间连接有发热丝304,本实施例设置有剪丝件303,其中,剪丝件303通过连接件304与正极件301、负极件302螺纹连接,剪丝件303与正极件301、负极件302相适配,正极件301与负极件302可以嵌合于剪丝件303上,剪丝件303上一侧开设有螺纹孔3034,用于与连接件305进行螺纹连接,剪丝件303包括本体部3031、与本体部3031一体成型的锐角部3032,安装时,锐角部3032的剪丝角3033朝向正极件301、负极件302中发热丝304伸出的方向,在进行绕丝装配时,拧紧连接件305,利用螺纹连接的咬合力和剪丝件303本身的剪丝角3033,使得剪丝件303与发热丝304之间产生挤压,并最终剪断多余的发热丝304,操作简单,不会造成有引脚残留的情况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05可以采用螺栓、螺丝等螺纹连接件。
进一步,剪丝角3033包括第一剪丝面30331和第二剪丝面30332,第一剪丝面30331与本体部3031形成的角度范围为30°-80°,第二剪丝面30332与本体部3031形成的角度范围为10°-60°,上述角度范围是为了剪丝角3033的第一剪丝面30331与第二剪丝面32332形成一个类似刀锋的角度以便能剪断发热丝304,如果角度太大,剪丝角3033太钝,无法轻易剪断发热丝304,如果角度太小,一方面,剪丝角容易断裂,第二方面,容易造成剪丝角太锋利,容易对正极件301或者负极件302造成磨损,或者安装时容易割伤使用者;再者如若此时发热丝304位置没有调整好,不能保证切割的位置是准确的。
本实施例中,第一剪丝面30331与本体部3031形成的角度最优选择65°,第二剪丝面30332与本体部3031形成的角度最优选择47°,此时的剪丝角3033角度最为合适,能够更好地剪断发热丝304。
进一步地,正极件301、负极件302上均设置有发热丝槽3011(3021),发热丝槽3011(3021)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3012(3022),第一通孔3012(3022)用于与剪丝件303连接,发热丝槽3011(3021)用于安装发热丝304。
本实施例中正极件301、负极件302两端均设置有发热丝槽3011(3021),发热丝槽3011(3021)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3012(3022),第一通孔3012(3022)设置有与连接件305相适配的内螺纹,与剪丝件303之间通过连接件305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正极件301上设置有螺纹孔3013,负极件302还包括有负极柱3023,负极柱3023为中空设计,正极件301设置于负极柱3023上,且与负极柱3023通过正极柱5连接。
本实施例中,负极件302还包括负极柱3023,负极柱3023为中空设计,正极件301上设置有螺纹孔3013,用于正极件301与正极柱5之间的螺纹连接,起到固定作用,避免脱落。
进一步地,正极件301与负极柱3023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环6,正极柱5与负极柱3023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环7。
本实施例中,负极柱3023与第一绝缘环6抵接处边缘设置有第一凸起3024,正极件301与第一绝缘环6抵接处边缘设置有第二凸起,方便正极件301、第一绝缘环6与负极柱3023之间的卡合固定;正极柱5与负极柱3023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环7,可以避免短路漏电。
进一步地,正极柱5与电极2电连接,正极柱5与电极2之间设置有电极帽8,可以起到避免短路漏电的作用。
进一步地,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外罩103与底座104,第一壳体101、外罩103、第二壳体102与底座104依次连接,其中,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的外壁罩设有外罩103,电极2设置于底座104上,底座104上开设有第二开口,用于安装电极2,第二壳体102可以与底座104一体成型,也可拆卸连接于底座104上,且电极2与底座104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环9,可以起到避免短路漏电的作用。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102上设置有承载座105,承载座105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于卡接负极柱3023。
本实施例中,负极柱3023周侧设置有延伸部,该延伸部用于与第二通孔进行卡接,避免负极柱脱落,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承载座105可与第二壳体102一体成型,也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壳体102顶部。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01上设置的第一开口安装有吸嘴4,吸嘴4可与第一壳体101一体成型,也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壳体101顶部。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可设置不同口径、不同型号;此外,吸嘴4材质可采用环氧树脂,当然也可用其它隔热效果较好的材质;且吸嘴4与第一壳体10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401,保证了吸嘴4与第一壳体101的连接更加紧密牢固,防止漏气等现象,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进一步地,发热丝组件3还包括吸油件,发热丝304中填充有吸油件,用于吸收烟油或者诸如药液等一切可以雾化的材料。该吸油件可以为棉花或者其他吸油物品。发热丝304锁在正极件301、负极件302上,穿上棉花,其中,棉花是从发热丝304内部穿过,当使用时,将烟油滴在棉花上,就可以点火雾化烟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剪丝件,在进行绕丝装配时,利用螺纹连接的咬合力和剪丝件本身的锐角部,使得剪丝件与发热丝之间产生挤压,并最终剪断多余的发热丝,操作简单,不会造成有引脚残留的情况出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包括外壳、电极与发热组件,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电极与所述发热组件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外壳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正极件、负极件、剪丝件与发热丝,所述正极件与负极件通过所述发热丝连接,所述剪丝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正极件、负极件螺纹连接,其中,所述剪丝件包括本体部、与所述本体部一体成型的锐角部,所述锐角部远离本体部的一端设置有剪丝角,所述锐角部用于与连接件配合剪断多余的发热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剪丝角包括第一剪丝面和第二剪丝面,所述第一剪丝面与本体部形成的角度范围为30°-80°,所述第二剪丝面与本体部形成的角度范围为10°-6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件、负极件上均设置有发热丝槽,所述发热丝槽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与所述剪丝件连接,所述发热丝槽用于安装所述发热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件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负极件还包括有负极柱,所述负极柱为中空设计,正极柱设置于所述负极柱上,且与所述负极柱通过正极柱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件与所述负极柱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环,所述正极柱与所述负极柱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柱与所述电极电连接,所述正极柱与所述电极之间设置有电极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外罩与底座,所述第一壳体、外罩、第二壳体与底座依次连接,其中,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电极与所述底座间设置有第三绝缘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卡接所述负极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吸嘴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且所述吸嘴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组件还包括吸油件,所述发热丝中填充有所述吸油件。
CN202021342584.8U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雾化器 Active CN212728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2584.8U CN212728795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2584.8U CN212728795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8795U true CN212728795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21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42584.8U Active CN212728795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8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05890B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US20180360112A1 (en) Heating device, and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the same
US9668517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05512358U (zh) 水过滤式电子烟
US20160100633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EP3130238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A3020137C (en) Conductive contact structure, batter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CN206423562U (zh) 电子烟及其双层储油结构
EP3593658A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CN206714076U (zh) 电子烟电池仓及电子烟
CN212728795U (zh) 一种雾化器
CN111887502A (zh) 一种雾化器
CN111602852A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器
CN203555163U (zh) 电子烟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CN204029672U (zh) 一种点火器按钮
CN210203339U (zh) 电子烟的电极组件及电子烟
CN104770901B (zh) 一种可以自由更换烟油瓶、自由注油的电子烟
CN210642464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N210203350U (zh) 一种电子烟弹簧电极烟杆
CN209376714U (zh) 防烟油的电子烟
CN106108114B (zh) 电子烟供电装置及电子烟
CN208258998U (zh) 电子烟
CN209807129U (zh) 电子烟的供电装置及电子烟
CN207690642U (zh) 一种带有两孔的电容器用塑盖
CN210988726U (zh) 电动粉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