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3742U - 一种脱硫dcs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硫dcs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3742U
CN212723742U CN202021915127.3U CN202021915127U CN212723742U CN 212723742 U CN212723742 U CN 212723742U CN 202021915127 U CN202021915127 U CN 202021915127U CN 212723742 U CN212723742 U CN 212723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stations
control system
engineer
field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151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楚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Hancheng No 2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Hancheng No 2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Hancheng No 2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Hancheng No 2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151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3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3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3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Safety Devices In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脱硫DCS控制系统,包括:工程师站、至少两个操作站、至少两个现场控制站、通讯站、至少两个历史站;通讯站,使现场控制站、通讯站、工程师站和操作站之间通讯;工程师站,用于负责整个DCS控制系统的组态和数据维护;操作站,对公用系统以及单元机组进行监视、控制;现场控制站,用于给设备供电,信号的传输及处理;历史站,用于接收配置组态文件;工程师站、至少两个操作站、至少两个现场控制站均采用环网连接。使脱硫DCS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脱硫DCS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是一种脱硫DCS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是一种具有集散控制功能的工业设备综合控制系统。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通过结合控制单元、操作基站等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开发和生成基于工业设备的各种基本运行模块形成控制回路,并利用软件系统形成存储动态数据的实时数据库和工艺流程画面,实现对工业设备运行系统的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
在电厂的脱硫DCS控制系统运行时间超过10年,硬件故障率高,以及网络结构的特殊性,会造成脱硫DCS控制系统可靠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硫DCS控制系统,解决脱硫DCS控制系统可靠性变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硫DCS控制系统,包括:工程师站、至少两个操作站、至少两个现场控制站、通讯站、至少两个历史站;通讯站,使现场控制站、通讯站、工程师站和操作站之间通讯;工程师站,用于负责整个DCS控制系统的组态和数据维护;操作站,对公用系统以及单元机组进行监视、控制;现场控制站,用于给设备供电,信号的传输及处理;历史站,用于接收配置组态文件;工程师站、至少两个操作站、至少两个现场控制站均采用环网连接。
进一步,至少有一个操作站通信连接打印机。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与控制器连接的设备。
进一步,控制器的型号为SM220的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脱硫DCS控制系统,通过设置DCS上位机、工程师站、至少两个操作站、至少两个现场控制站、通讯站、至少两个历史站;并且工程师站、至少两个操作站、通讯站、至少两个历史站、至少两个现场控制站均采用环网连接,使脱硫DCS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提供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脱硫DCS控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工程师站;2、操作站;3、通讯站;4、现场控制站;5、历史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升级后的网络结构如下所示:
将控制系统由MACS V1.1.0升级至MSCS V6.5.2系统的主要工作:更换所有控制器以及相应机笼,控制器由SM201更换为SM220、主控机笼由SM120更换为SM122,更换2台操作员站、增加2台历史站以及1个工程师站。
为了保证机组升级顺利进行,在停运前将工程文件以及数据库交由和利时厂家进行数据库编译、工程升级工作。将新的工程文件和原工程文件进行离线核对,确保新工程文件功能与升级前保持一致。
现有的系统结构为:公用DCS系统共设置操作员站2台,工程师站1台,历史站1台,OPC站1台,DPU控制器10对(其中公用设备5对、3号单元机组5对)。系统网络由三级网络组成:分别为监控网络MNET,系统网络SNET,控制网络CNET。监控网络采用冗余高速以太网链路、采用TCP/IP协议,IP分配采用固定IP,网段设置为130.0和131.0。系统网络SNET采用高速工业以太网、采用HSIE通讯协议。系统网络中的中心交换机与监控网中的交换机为两个不同的交换机,因此和利时MACSV1.1.0系统中有4个交换机。控制网络CNET位于现场控制站内部、完成实时输入/输出数据和从站设备诊断信息的传送、采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工程师站有两根网线连接至系统网络,控制算法的修改以及组态部分通过这两根下装网线实现对控制器的修改下装。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脱硫DCS控制系统,包括:工程师站1、至少两个操作站2、至少两个现场控制站4、通讯站3、至少两个历史站5;通讯站3,使现场控制站4、通讯站3、工程师站1和操作站2之间通讯;工程师站1,用于负责整个DCS控制系统的组态和数据维护;操作站2,对公用系统以及单元机组进行监视、控制;现场控制站4,用于给设备供电,信号的传输及处理;历史站5,用于接收配置组态文件,记录设备数据,方便以后查看;工程师站1、至少两个操作站2、至少两个现场控制站4均采用环网连接,使工程师站1、至操作站2、现场控制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电脑和现场控制站4采用双向通讯的连接,来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其中电脑和现场控制站4采用同一公司的产品,其I/O接口相同,通过通信连接方式相同,例如杭州和利时公司生产DCS系统。工程师站1可以采用现有已有的组态工具和算法库。
优选的,至少有一个操作站2通信连接打印机,这样还可以方便打印资料。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与控制器连接的设备,控制器的型号为SM220的控制器,这样使操作员更好的操控设备,在设备出现问题,保证及时断电相应设备的控制器,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优选的,DCS上位机、现场控制站4、通讯站3、工程师站1、操作站2和历史站5均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这样采用统一的硬件和软件,其I/O接口更方便的连接。
在实际中的操作步骤如下:
1.工程师站1,将工程师站1的两根下装网线配置到到第一交换机(128、129),其地址分别设为128.0.1.90;129.0.1.90。
2.将第一交换机(128、129)和第二交换机(130、131)进行集联,拓展为同级交换机。
3.操作站2,将操作站2的两根下装网线配置到到第一交换机(128、129),操作站2地址分别为128.0.1.93;129.0.1.93
4.历史站5,将历史站5的两根下装网线配置到到第一交换机(128、129),地址分别为128.0.1.91;129.0.1.91。
5.工程师站1、历史站5、操作站2已连接至第一交换机上,将DCS控制系统的配置组态文件下装到历史站5以及操作站2,从而第一交换机就构成了一个没有控制器的DCS控制系统。
6.控制器用于控制所管辖的设备,控制器的型号为SM220的控制器。主控机笼的型号为SM122的主控机笼,在确认拨码地址正确后控制器通电。通过工程师站1将离线组态文件下装至该控制器内。
7.对该控制器所辖设备画面逻辑进行试验传动,保证设备可靠运行。运行人员通过操作站2对设备进行监视、控制。然后对剩余控制器进行逐一升级。
8.合域:将第一交换机的130与第二交换机的128集联,第一交换机的131与第二交换机的129集联;从而实现第一交换机和第二交换机的数据互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脱硫DCS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程师站(1)、控制器、至少两个操作站(2)、至少两个现场控制站(4)、通讯站(3)、至少两个历史站(5);通讯站(3),使现场控制站(4)、通讯站(3)、工程师站(1)和操作站(2)之间通讯;工程师站(1),用于负责整个DCS控制系统的组态和数据维护;操作站(2),对公用系统以及单元机组进行监视、控制;现场控制站(4),用于给设备供电,信号的传输及处理;历史站(5),用于接收配置组态文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系统为MACSV6.5.2;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SM220的控制器;所述工程师站(1)、至少两个操作站(2)、至少两个现场控制站(4)均连接同一系统冗余以太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DCS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所述操作站(2)通信连接打印机。
CN202021915127.3U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脱硫dcs控制系统 Active CN212723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5127.3U CN212723742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脱硫dcs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5127.3U CN212723742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脱硫dcs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3742U true CN212723742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25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15127.3U Active CN212723742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脱硫dcs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3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7979B (zh) 一种基于scada的自适应组态系统及方法
EP1117018B1 (en) Structure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engineering equipment of an installation
CN103343681B (zh) 基于ipc与plc的钻机集成双环网络耦合控制系统
CN105652785A (zh) 一种基于iec60870-5-104远动规约的plc通信模块
CN107807604B (zh) 基于西门子控制器和欧姆龙控制器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US7155320B2 (en) Distributed power delivery system
CN109284121A (zh) 储能电源多级网络多控制设备同步更新程序的方法及系统
CN102722135A (zh) 一种基于网关技术的高压变频器远程监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5581629U (zh) 火电厂辅控网一体化控制系统
CN108234623B (zh) 配网主站数据采集链路自动均衡管理方法
CN212723742U (zh) 一种脱硫dcs控制系统
CN110365114A (zh) 基于多模块集成的储能电站综合管理系统及信息交互方法
CN112994930A (zh) 一种子模块地址学习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2760504A (zh) 核电站全厂机组的数字控制系统及非核级控制系统、方法
CN104571045A (zh) 高速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中央控制单元
CN204790516U (zh) 火电厂现场总线系统
CN207377780U (zh) 一种水泵控制系统
JP2006014492A (ja) 電力系統監視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情報管理方法
CN109085786A (zh) 双通道现场总线设计方法、控制系统及计算机终端
CN105159219A (zh) 一种工业微波电源的集中控制系统
CN109525415B (zh) 一种智能配电终端拓扑模型自同步方法及自同步装置
CN212677431U (zh) 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智能照明分布式控制系统
CN206270753U (zh) 基于dcs的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
CN220628955U (zh) 多台发电机组自动电压控制装置
CN203301526U (zh) 基于iec61850规范的变电站常规设备代理集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