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1863U - 力传导装置、按压检测装置和耳机 - Google Patents

力传导装置、按压检测装置和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1863U
CN212721863U CN202021723852.0U CN202021723852U CN212721863U CN 212721863 U CN212721863 U CN 212721863U CN 202021723852 U CN202021723852 U CN 202021723852U CN 212721863 U CN212721863 U CN 212721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electrode
sensor
deformation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238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aif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aif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aif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aif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238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1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1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1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力传导装置、按压检测装置和耳机。所述力传导装置为悬臂结构,且包括固定臂、变形臂和抵接臂,所述固定臂和所述抵接臂分别与所述变形臂的两端连接并朝向所述变形臂的不同侧延伸,所述固定臂设置成与电子设备的固定件固定,所述抵接臂设置成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按压部抵接,所述变形臂设置成安装传感器并能利用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变形臂的形变。传感器通过检测悬臂结构的力传导装置的变形来实现交互,反应灵敏度高,且按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力传导装置、按压检测装置和耳机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力传导装置、按压检测装置和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耳机实现交互的需求越来越强。现有的耳机通常通过机械按键配合传感器实现交互,结构复杂,且反应灵敏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力传导装置、按压检测装置和耳机,传感器通过检测悬臂结构的力传导装置的变形来实现交互,反应灵敏度高。
一种力传导装置,所述力传导装置为悬臂结构,且包括固定臂、变形臂和抵接臂,所述固定臂和所述抵接臂分别与所述变形臂的两端连接并朝向所述变形臂的不同侧延伸,所述固定臂设置成与电子设备的固定件固定,所述抵接臂设置成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按压部抵接,所述变形臂设置成安装传感器并能利用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变形臂的形变。
一种按压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和上述的力传导装置,所述力传导装置的固定臂设置成固定至电子设备的固定件,所述力传导装置的抵接臂设置成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按压部抵接,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力传导装置的变形臂上并可检测所述变形臂的形变。
一种耳机,包括上述的按压检测装置,所述按压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耳机的耳柄内,所述耳柄的壳体上设有按压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力传导装置为悬臂结构,其固定臂和抵接臂分别与变形臂的两端连接并朝向变形臂的不同侧延伸,使得固定臂、变形臂和抵接臂连接呈大致Z形,力传导装置一端的固定臂与电子设备的固定件固定,另一端的抵接臂与电子设备的按压部抵接。按压按压部时,抵接臂受到按压部的挤压发生形变和位移,进而带动变形臂形变,传感器可检测变形臂的形变,并产生电信号,电子设备的主控板或电路板可接收并处理该电信号,并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通过传感器检测悬臂结构的大致Z形的力传导装置的变形,可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进而有助于提高耳机等电子设备的反应灵敏度,且按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按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的A部的一种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2b为图1的A部的另一种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按压检测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按压检测装置的力传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按压检测装置的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按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按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B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的按压检测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按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C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的按压检测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所示的按压检测装置的力传导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0所示的按压检测装置的力传导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五的按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D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图15所示的按压检测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六的按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E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20为图18所示的按压检测装置的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七的按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F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2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八的按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九的按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所示的按压检测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的按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力传导装置,11-固定臂,111-固定部,112-翻边,12-变形臂,13-抵接臂,131-折边,14-辅助固定臂,2-传感器,21-第一电极,22-第二电极,23-介质,3-电路板,31-插孔,4-壳体,5-柔性连接件,61-第一导电体,62-第二导电体,7-支撑板,81-粘合剂,82-第一焊盘,83-第二焊盘,84-第三焊盘,9-结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力传导装置1、按压检测装置和耳机。按压检测装置包括力传导装置1,耳机包括按压检测装置。
如图1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力传导装置1为悬臂结构,且包括固定臂11、变形臂12和抵接臂13,固定臂11和抵接臂13分别与变形臂12的两端(图1和图4中左右两端)连接并朝向变形臂12的不同侧(图1和图4中上下两侧)延伸,固定臂11设置成与电子设备的固定件固定,抵接臂13设置成与电子设备的按压部抵接,变形臂12设置成安装传感器2并能利用传感器2检测变形臂12的形变。
悬臂结构的力传导装置1,其固定臂11与变形臂12的左端连接,并朝向变形臂12的下侧延伸,抵接臂13与变形臂12的右端连接,并朝向变形臂12的上侧延伸,使得固定臂11、变形臂12和抵接臂13连接呈大致Z形。力传导装置1左端的固定臂11与电子设备的固定件固定,右端的抵接臂13与电子设备的按压部抵接,中间的变形臂12上安装传感器2。按压按压部时,抵接臂13受到按压部的挤压向下位移并发生形变,进而带动变形臂12形变,传感器2可检测变形臂12的形变,并产生电信号,电子设备的主控板或电路板3可接收并处理该电信号,并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通过传感器2检测悬臂结构的大致Z形的力传导装置1的变形,可提高传感器2的检测灵敏度,进而有助于提高耳机等电子设备的反应灵敏度,且按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力传导装置1可实现对手指按压力度的有效传导,结合传感器2,可识别用户的交互动作。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电子设备的固定件包括电路板(PCB)3,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臂11固定在电路板3上。
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固定件可包括结构件9,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臂11固定在结构件9上。
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4和图25所示,固定件可包括电路板3和结构件9,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臂11固定在电路板3和/或结构件9上,结构件9可用于支撑固定电路板3。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按压部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壳体4上,抵接臂13与壳体4上的按压部抵接。如,电子设备为耳机时,按压检测装置设置在耳机的耳柄内,耳柄的壳体4上设有按压部。当然,电子设备还可以是耳机外的其他设备。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臂11设置成与固定件的一个插孔31插接。其中,固定臂11的插接端可伸出固定件的插孔31,或者,固定臂11的插接端不凸出于固定件。
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力传导装置1为插件焊接形式,电路板3上设有插孔31,固定臂11的下端(插接端)插接至插孔31并焊接到电路板3上,且固定臂11的下端不凸出于电路板3的下端面。
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力传导装置1为插件焊接形式,电路板3上设有插孔31,固定臂11的下端(插接端)插接至插孔31并焊接到电路板3上,且固定臂11的下端伸出固定件的插孔31,即固定臂11的下端凸出于电路板3的下端面。
固定臂11通过与插孔31插接进行固定,增加了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稳定性和强度。
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臂11上设有多个固定部111,多个固定部111设置成与固定件的多个插孔31插接。
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臂11设有多个(如两个)固定部111,电路板3上设有多个(如两个)插孔31,多个固定部111与电路板3的多个插孔31插接,并焊接连接到电路板3上。其中,固定部111的下端可伸出电路板3的插孔31,即固定部111的下端凸出于电路板3的下端面;或者,固定部111的下端不凸出于电路板3的下端面。
多个固定部111与多个插孔31配合的形式,可防止力传导装置1在焊接过程中下陷、左右移动。
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臂11上设有翻边112,翻边112设置成与固定件固定。
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力传导装置1为表贴焊接形式,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臂11上的翻边112通过第一焊盘82焊接到电路板3上。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图14所示,变形臂12的靠近固定臂11的一端(图10、图11和图13中的左端)设有辅助固定臂14,辅助固定臂14设置成与固定件固定。
辅助固定臂14和固定臂11均与固定件固定连接,使得悬臂结构的力传导装置1固定牢固,避免力传导装置1的自由端(抵接臂13所在的一端)发生倾倒。
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力传导装置1的辅助固定臂14通过第三焊盘84焊接到电路板3中,可实现对力传导装置1的支撑固定,防止固定臂11翘起,与电路板3分离,增强了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牢固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固定臂11与变形臂12相垂直,抵接臂13朝向远离固定臂11的一端(即图4中的右侧)倾斜。
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固定臂11与变形臂12相垂直,且二者的连接部位圆滑过渡,抵接臂13的上端朝向右侧倾斜。
当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固定臂11与变形臂12不相互垂直,固定臂11与抵接臂13相垂直,或抵接臂13朝向靠近固定臂11的一端倾斜。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抵接臂13上设有折边131,抵接臂13与折边131之间的弯折部设置成与按压部抵接。
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抵接臂13的右端设有折边131,抵接臂13与折边131之间的弯折部与壳体4上的按压部抵接。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图7、图10、图13和图14所示,力传导装置1为一体式结构。
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5-图17所示,变形臂12和抵接臂13为一体式结构,固定臂11与变形臂12为分体式装配结构。
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5-图17所示,变形臂12铆接到固定臂11上,固定臂11通过第一焊盘82焊接到电路板3上。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臂11可为固定块。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力传导装置1为导电装置,且力传导装置1的变形臂12设置成与传感器2电连接,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臂11设置成与固定件固定并电连接。
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a所示,传感器2与力传导装置1的变形臂12电连接,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臂11与电路板3固定并且与电路板3电连接,从而传感器2通过力传导装置1实现与电路板3的电连接。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力传导装置1的材料可以是具有弹性的材料,如弹性钢、弹簧片等。力传导装置1主要是用于传导用户施加在按压部上的力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压检测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传感器2和上述的力传导装置1,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臂11设置成固定至电子设备的固定件,力传导装置1的抵接臂13与电子设备的按压部抵接,传感器2安装在力传导装置1的变形臂12上并可检测变形臂12的形变。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传感器2安装在变形臂12的靠近按压部的一侧,或者安装在变形臂12的远离按压部的一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7、图10、图15、图21-图26所示,按压部设置在壳体4的上部,力传导装置1的向上延伸的抵接臂13与壳体4的上部抵接,传感器2安装在变形臂12的下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8和图19所示,力传导装置1的向上延伸的抵接臂13与设置在壳体4上部的按压部抵接,传感器2安装在变形臂12的上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传感器2可为弹性波传感器。如:弹性波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压电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等,压电传感器可以包括压电陶瓷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晶体传感器或者其它具有压电效应的传感器等。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件包括电路板3,按压检测装置还包括该电路板3,固定臂11与电路板3固定。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传感器2具有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位于传感器2的不同侧,即传感器2为不翻边电极的形式,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之间为介质23。
如图1-图3、图6-图9所示,力传导装置1为导电装置并与电路板3电连接,第一电极21与力传导装置1的变形臂12通过第一导电体61电连接;第二电极22与电路板3通过第二导电体62电连接。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6所示,传感器2的第一电极21通过第一导电体61和力传导装置1的变形臂12连接,并实现与力传导装置1的电连接,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臂11通过插孔31并焊接连接到电路板3的采样电路中,实现电连接。传感器2的第二电极22通过第二导电体62以及电路板3的第二焊盘83连接到电路板3的采样电路中,实现电连接。
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第二导电体62和第二焊盘83相对传感器2向远离固定臂11的一侧延伸,例如第二导电体62可以采用导电布或导线,导电布或导线远离固定臂11的一端延伸出传感器2。与第二导电体62类似的,第二焊盘83远离固定臂11的一端也延伸出传感器2。
通过悬臂形式的力传导装置1给传感器2施力,使传感器2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压电效应。悬臂形式的力传导装置1提供结构支撑和导电特性,作为连接传感器2进入采集电路的一部分。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第二导电体62与电路板3之间设有导电的支撑板7,支撑板7的厚度小于力传导装置1的厚度。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传感器2的第一电极21通过第一导电体61和力传导装置1的变形臂12连接,并实现与力传导装置1的电连接,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臂11上的翻边112通过第一焊盘82焊接到电路板3的采样电路中,实现电连接。传感器2的第二电极22通过第二导电体62连接到支撑板7,支撑板7通过第二焊盘83连接到电路板3的采样电路中,实现电连接。
支撑板7起到支撑力传导装置1不下弯的作用,支撑板7的厚度小于力传导装置1的厚度,因此支撑板7较为柔软,对力传导装置1的变形阻碍作用较小。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板7为金属板。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图12所示,力传导装置1的辅助固定臂14与电路板3固定,辅助固定臂14为导电臂,并与电路板3电连接。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图12所示,传感器2的第一电极21通过第一导电体61和力传导装置1电连接,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臂11通过第一焊盘82焊接到电路板3的采样电路中,实现电连接。
传感器2的第二电极22通过第二导电体62连接到支撑板7,支撑板7通过第二焊盘83连接到电路板3的采样电路中,实现电连接。
力传导装置1的辅助固定臂14通过第三焊盘84连接到电路板3中,可实现对力传导装置1的支撑,并且第三焊盘84和第一焊盘82电气导通,使得即便固定臂11与电路板3分离,也可以通过辅助固定臂14与第三焊盘84实现力传导装置1与电路板3的电连接,增强了按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工作可靠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5-图17所示,传感器2的第一电极21通过第一导电体61和力传导装置1的变形臂12电连接,力传导装置1的变形臂12铆接到固定臂11上,固定臂11通过第一焊盘82焊接到电路板3的采样电路中,实现电连接。
传感器2的第二电极22通过第二导电体62和第二焊盘83连接到电路板3的采样电路中,实现电连接。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传感器2具有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第二电极22的第一部分和第一电极21位于传感器2的同一侧(如图20中的上侧),即传感器2为翻边电极的形式,第二电极22的第一部分翻到传感器2的上侧,使得第二电极22的第一部分与第一电极21均位于传感器2的上侧,且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的第一部分隔开。
如图18-图19、图21-图22所示,按压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变形臂12上的柔性连接件5,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的第一部分均与柔性连接件5电连接,柔性连接件5与电路板3电连接。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8-图19所示,传感器2的第一电极21通过第一焊盘82连接到柔性连接件5上,第二电极22通过第二焊盘83连接到柔性连接件5。柔性连接件5通过粘合剂81粘贴到变形臂12的上侧。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臂11固定在电路板3上,且和电路板3中的GND网络导通。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1-图22所示,传感器2的第一电极21通过第一焊盘82连接到柔性连接件5上,第二电极22通过第二焊盘83连接到柔性连接件5。柔性连接件5通过粘合剂81粘贴到变形臂12的下侧。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臂11固定在电路板3上,且和电路板3中的GND网络导通,实现电连接。当然,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臂11也可以仅固定在电路板3上,而不与电路板3电连接,此时力传导装置1仅起到物理支撑传感器的作用。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5包括柔性电路板(FPC)。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0和图26所示,传感器2具有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第二电极22的第一部分和第一电极21位于传感器2的同一侧,即传感器2为翻边电极的形式。按压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变形臂12上的柔性连接件5,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的第一部分均与柔性连接件5电连接,柔性连接件5设置成与电子设备的主控板电连接。
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0和图26所示,电子设备的固定件包括结构件9,力传导装置1的固定臂11固定至结构件9,传感器2的第一电极21通过第一焊盘82连接到柔性连接件5上,第二电极22通过第二焊盘83连接到柔性连接件5。柔性连接件5通过粘合剂81粘贴到变形臂12的下侧(或上侧)。柔性连接件5与电子设备的主控板电连接,以便将传感器2检测的电信号传输至主控板。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传感器2为不翻边电极形式的压电陶瓷传感器,上下两侧的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分别通过第一导电体61和第二导电体62导电。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传感器2为翻边电极形式的压电陶瓷传感器,使用柔性连接件5焊接传感器2一侧的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然后柔性连接件5通过粘合剂81粘贴到力传导装置1上。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体61和第二导电体62能够粘合传感器2的电极和电路板3的焊盘,完成导电。其中,位于传感器2与电路板3之间的第二导电体62可对力传导装置1的下移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第一导电体61和第二导电体62可包括导电胶、导电布、导电泡棉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按压检测装置,力传导装置1以悬臂的方式发生弹性形变,在其悬臂上粘贴的传感器2通过感受其形变产生压电效应,此时力传导装置1也充当导电体的作用,将传感器2的电信号连接到电路板3中,电路板3将压电效应产生的电荷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进而实现了按压动作和电压信号的统一,完成按压动作的检测。按压检测装置可实现等效静态按压的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上述的按压检测装置,按压检测装置设置在耳机的耳柄内,耳柄的壳体4上设有按压部。
通过按压检测装置,在耳机上实现了按压控制功能。通过按压耳柄的壳体4进行交互,力传导装置1将用户的按压力传导至传感器2,以便利用传感器2生成的电信号进行功能控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耳柄的壳体4为圆柱形壳体。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直接固定,也可以是通过其他部件实现间接固定;可以是可拆卸地固定,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固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申请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申请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申请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力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导装置为悬臂结构,且包括固定臂、变形臂和抵接臂,所述固定臂和所述抵接臂分别与所述变形臂的两端连接并朝向所述变形臂的不同侧延伸,所述固定臂设置成与电子设备的固定件固定,所述抵接臂设置成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按压部抵接,所述变形臂设置成安装传感器并能利用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变形臂的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臂的靠近所述固定臂的一端设有辅助固定臂,所述辅助固定臂设置成与所述固定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力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上设有多个固定部,多个所述固定部设置成与所述固定件的多个插孔插接;
或者,所述固定臂设置成与所述固定件的一个插孔插接;
或者,所述固定臂上设有翻边,所述翻边设置成与所述固定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力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导装置为导电装置,且所述变形臂设置成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固定臂设置成与所述固定件固定并电连接。
5.一种按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和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力传导装置,所述力传导装置的固定臂设置成固定至电子设备的固定件,所述力传导装置的抵接臂设置成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按压部抵接,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力传导装置的变形臂上并可检测所述变形臂的形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变形臂的靠近所述按压部的一侧,或者安装在所述变形臂的远离所述按压部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按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电路板,所述按压检测装置还包括所述电路板;
所述传感器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传感器的不同侧,
所述力传导装置为导电装置,所述固定臂与所述电路板固定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变形臂通过第一导电体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电路板通过第二导电体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体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二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体和所述第二焊盘的远离所述固定臂的一端延伸出所述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设有导电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力传导装置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导装置的辅助固定臂与所述电路板固定,所述辅助固定臂为导电臂,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按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电路板,所述按压检测装置还包括所述电路板,所述固定臂与所述电路板固定并电连接;
所述传感器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传感器的同一侧,
所述按压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变形臂上的柔性连接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部分均与所述柔性连接件电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按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传感器的同一侧,
所述按压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变形臂上的柔性连接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部分均与所述柔性连接件电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设置成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控板电连接。
13.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12中任一项所述的按压检测装置,所述按压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耳机的耳柄内,所述耳柄的壳体上设有按压部。
CN202021723852.0U 2020-08-18 2020-08-18 力传导装置、按压检测装置和耳机 Active CN212721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3852.0U CN212721863U (zh) 2020-08-18 2020-08-18 力传导装置、按压检测装置和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3852.0U CN212721863U (zh) 2020-08-18 2020-08-18 力传导装置、按压检测装置和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1863U true CN212721863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19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23852.0U Active CN212721863U (zh) 2020-08-18 2020-08-18 力传导装置、按压检测装置和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18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8110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8110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701564A (e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CN210168219U (zh) 一种扬声器
CN210093485U (zh) 一种扬声器
JP2011134713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5565790B2 (ja) エッジコネクタ
CN212721863U (zh) 力传导装置、按压检测装置和耳机
US8354999B2 (en) Button assembly and computer mouse having the same
JPH10326652A (ja) コネクタ
CN205755183U (zh) 带指纹识别按键的移动终端
US760792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CN107482326B (zh) 连接器装置及移动终端
EP1303006A3 (en) Circuit board-to-board interconnection device
JP2509855B2 (ja) 回路基板の接続部材及びその接続部材を用いた接続構造
JP2000347212A5 (zh)
CN215726486U (zh) 压力传感器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12936164U (zh) 按压检测装置和耳机
CN211957953U (zh) 一种耐用可靠的接触弹片
CN211182040U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控制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JP2509656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の接続構造
CN201004522Y (zh) 电连接器
CN204990235U (zh) 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113970389A (zh) 一种薄膜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子设备
CN201004494Y (zh) 电连接器
CN101360357A (zh) 发声器件的制造方法
CN214068934U (zh) 一种接地弹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