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0348U - 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0348U
CN212720348U CN202021139983.4U CN202021139983U CN212720348U CN 212720348 U CN212720348 U CN 212720348U CN 202021139983 U CN202021139983 U CN 202021139983U CN 212720348 U CN212720348 U CN 212720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recharging
negative
siphon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399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东义
韩鎏
栾怀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 801 Hydrogeological Engineering Geology Brigade of Shando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riginal Assignee
No 801 Hydrogeological Engineering Geology Brigade of Shando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 801 Hydrogeological Engineering Geology Brigade of Shando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filed Critical No 801 Hydrogeological Engineering Geology Brigade of Shando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Priority to CN2020211399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0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0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0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包括回灌井及负压井,回灌井的内部固定设有回灌管道,回灌管道的内部下方固定设有密封井盖,密封井盖的上端左侧通过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有U形虹吸管,U形虹吸管的竖直部下端左侧位于负压井的内部设置,回灌井的右侧上方设有真空泵,真空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L形真空管,且L形真空管的竖直部下端贯穿密封井盖的上端右侧并延伸至下方。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持水的渗透力,提高水向含水层的渗透效率,提高渗入效果,同时可以对回流水进行过滤,避免渗透层表面藻类细菌滋生,影响渗透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
背景技术
地热井,指的是井深3500米左右的地热能或水温大于30℃的温泉水来进行发电的方法和装置,地热井的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性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为保证水源长期安全的运行,需要稳定的地下水源供给,因此需要把地热尾水注入地下含水层中去,即所谓地下水人工补给(回灌)。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9230054U,公开了地热井负压回灌装置,包括真空装置、换热器、地热井、旋涡器、回灌井及投料装置等,旋涡器为引入到回灌井内的水提供涡流,为水流增压,增强冲击力,真空装置将地热井内的地热水抽出,投料装置将一些填充回灌井的砾石等物料投放到回灌井内,但是此中负压回灌装置仍存在以下缺陷:虽然可以将水回灌的回灌井中,但是水在回灌井中渗透到周围的含水层中的渗透效率较低,影响入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负压回灌装置虽然可以将水回灌的回灌井中,但是水在回灌井中渗透到周围的含水层中的渗透效率较低,影响入渗效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包括回灌井及负压井,所述回灌井的内部固定设有回灌管道,所述回灌管道的内部下方固定设有密封井盖,所述密封井盖的上端左侧通过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有U形虹吸管,所述U形虹吸管的竖直部下端左侧位于负压井的内部设置,所述回灌井的右侧上方设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L形真空管,且L形真空管的竖直部下端贯穿密封井盖的上端右侧并延伸至下方,所述回灌管道的管壁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流管,多个所述导流管的管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渗流管,所述负压井的井壁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
优选的,所述回流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固定设有三个过滤层,所述过滤箱连接有拆卸机构并通过拆卸机构与框体连接,所述过滤箱的右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管,且L形连接管的竖直部下端延伸至负压井的内部,所述过滤箱的前侧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一侧边沿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
优选的,所述拆卸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块及两个安装螺栓,两个所述安装块相反一侧的侧壁分别与过滤箱的左右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螺栓的杆壁分别与框体的上端左右两侧螺纹连接,且两个安装块的上端均开设有与安装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
优选的,三个所述过滤层从上之下依次为粗过滤网层、活性炭层及精过滤网层。
优选的,所述L形连接管竖直部下端及U形虹吸管的下端左侧分别位于负压井的内部左侧上方及内部右侧下方设置。
优选的,多个所述导流管及多个渗流管的侧壁均涂覆有环氧富锌底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通过设有的回流管,可以将热能利用完毕后的水回流进负压井内部,通过设有的密封井盖、U形虹吸管、真空泵及L形真空管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回灌井内部下方形成负压,可以配合虹吸原理使负压井内部的水回灌到回灌井内部,并持续通过压强差加深对回灌的水的压力,以提高水的渗透力,通过设有的多个导流管及多个渗流管的相互配合,可以对水进行导流,提高水向含水层的渗透效率,提高渗入效果。
2、该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通过设有的过滤箱、L形连接管、框体及三个过滤层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回流的水进行过滤,且过滤效果好,减少水中的杂质,以避免渗透层表面藻类细菌滋生,堵塞空隙,影响渗透效果,也可以避免杂质在负压井底部堆积,造成后续人们清理不便,通过设有的拆卸机构及箱门的相互配合,可以对三个过滤层进行拆卸更换。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水的渗透力,提高水向含水层的渗透效率,以提高渗入效果,同时可以对回流水进行过滤,避免渗透层表面藻类细菌滋生,影响渗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多个导流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箱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回灌井、2负压井、3回灌管道、4密封井盖、5U形虹吸管、6真空泵、7L形真空管、8导流管、9渗流管、10回流管、 11过滤箱、12框体、13L形连接管、14箱门、15安装块、16安装螺栓、17粗过滤网层、18活性炭层、19精过滤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包括回灌井1及负压井2,回灌井1的内部固定设有回灌管道3,回灌管道3的内部下方固定设有密封井盖4,密封井盖4的上端左侧通过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有U形虹吸管5,U形虹吸管5的竖直部下端左侧位于负压井2的内部设置,回灌井1的右侧上方设有真空泵6,真空泵6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L形真空管7,且L形真空管7的竖直部下端贯穿密封井盖 4的上端右侧并延伸至下方,回灌管道3的管壁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流管8,多个导流管8的管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渗流管9,负压井2的井壁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10。
回流管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1,过滤箱11的内部设有框体12,框体12的内部固定设有三个过滤层,过滤箱11连接有拆卸机构并通过拆卸机构与框体12连接,过滤箱11的右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管13,且L形连接管13的竖直部下端延伸至负压井 2的内部,过滤箱11的前侧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一侧边沿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14,通过三个过滤层,可以对回流的水进行有效过滤,减少水中的杂质,以避免渗透层表面藻类细菌滋生,堵塞空隙,影响渗透效果,也可以避免杂质在负压井2底部堆积,造成后续人们清理不便。
拆卸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块15及两个安装螺栓16,两个安装块15 相反一侧的侧壁分别与过滤箱11的左右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安装螺栓16的杆壁分别与框体12的上端左右两侧螺纹连接,且两个安装块15的上端均开设有与安装螺栓16相匹配的螺纹孔,拧动两个安装螺栓16,并使两个安装螺栓16脱离两个螺纹孔,从而可以便于人们对框体12内部的三个过滤层进行更换。
三个过滤层从上之下依次为粗过滤网层17、活性炭层18及精过滤网层19,可以对水进行分层过滤,提高过滤效果。
L形连接管13竖直部下端及U形虹吸管5的下端左侧分别位于负压井2的内部左侧上方及内部右侧下方设置,可以保证虹吸回灌的快速的顺利进行。
多个导流管8及多个渗流管9的侧壁均涂覆有环氧富锌底漆,可以增加多个导流管8及多个渗流管9的防腐蚀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设有的回流管10,可以将热能利用完毕后的水回流进负压井2内部,通过设有的密封井盖4、U形虹吸管5、真空泵6及L形真空管7,启动真空泵6,可以使回灌井1 内部下方形成真空负压,并配合虹吸原理使负压井2内部的水回灌到回灌井1内部,并加深对回灌的水的压力,以提高水的渗透力,通过设有的多个导流管8及多个渗流管9,回灌到回灌井1内部的水,可以经过多个导流管8及多个渗流管9,可以使水向含水层内部渗透,提高水向含水层的渗透效率,提高渗入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包括回灌井(1)及负压井(2),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灌井(1)的内部固定设有回灌管道(3),所述回灌管道(3)的内部下方固定设有密封井盖(4),所述密封井盖(4)的上端左侧通过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有U形虹吸管(5),所述U形虹吸管(5)的竖直部下端左侧位于负压井(2)的内部设置,所述回灌井(1)的右侧上方设有真空泵(6),所述真空泵(6)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L形真空管(7),且L形真空管(7)的竖直部下端贯穿密封井盖(4)的上端右侧并延伸至下方,所述回灌管道(3)的管壁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流管(8),多个所述导流管(8)的管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渗流管(9),所述负压井(2)的井壁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1),所述过滤箱(11)的内部设有框体(12),所述框体(12)的内部固定设有三个过滤层,所述过滤箱(11)连接有拆卸机构并通过拆卸机构与框体(12)连接,所述过滤箱(11)的右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管(13),且L形连接管(13)的竖直部下端延伸至负压井(2)的内部,所述过滤箱(11)的前侧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一侧边沿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块(15)及两个安装螺栓(16),两个所述安装块(15)相反一侧的侧壁分别与过滤箱(11)的左右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螺栓(16)的杆壁分别与框体(12)的上端左右两侧螺纹连接,且两个安装块(15)的上端均开设有与安装螺栓(16)相匹配的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过滤层从上之下依次为粗过滤网层(17)、活性炭层(18)及精过滤网层(1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连接管(13)竖直部下端及U形虹吸管(5)的下端左侧分别位于负压井(2)的内部左侧上方及内部右侧下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管(8)及多个渗流管(9)的侧壁均涂覆有环氧富锌底漆。
CN202021139983.4U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 Active CN212720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9983.4U CN212720348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9983.4U CN212720348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0348U true CN212720348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60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39983.4U Active CN212720348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0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9980C (zh) 一种自流式地下水库的取水廊道
CN104695506A (zh) 一种地表沉入淹没式滤池渗滤取水方法及系统
CN212720348U (zh) 一种地热井负压虹吸回灌装置
CN211975434U (zh) 一种具有抗沙功能的深井潜水电泵
CN204456006U (zh) 一种分层取水挡水坝
CN212998603U (zh) 一种黑臭河涌的半浮式围隔治理装置
CN205712294U (zh) 一种油田用河水供水系统
CN205348204U (zh) 一种轻型井点降水系统
CN209481307U (zh) 一种改善水体循环状况的装置
CN101012977B (zh) 地下水集中供给多点回灌系统
CN114575359A (zh) 一种弱渗透土层边坡地下水灾害治理方法
CN204511793U (zh) 一种低水头能量收集装置
CN110468909B (zh) 一种非饱和层辐射管渗滤的深层地下水封闭抽灌装置
CN210261448U (zh) 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CN105178873B (zh) 一种用于背包式岩芯钻机的冷却水过滤循环装置
CN205242503U (zh) 一种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取水装置
CN205000901U (zh) 一种用于背包式岩芯钻机的冷却水过滤循环装置
CN210530427U (zh) 一种火电厂主厂房布置结构
CN219710198U (zh) 用于消除全库盆防渗结构地下水顶托载荷的布置结构
CN214695422U (zh) 水利工程设计用防汛箱
CN212640217U (zh) 太阳能微动力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CN212987685U (zh) 一种地热能采集装置
CN215926210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排水设备
CN215962321U (zh) 一种用于生态治理工程用的湿地出水装置
CN210801671U (zh) 一种具有回水流道的砂管及应用该砂管的地源换热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