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4345U - 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14345U
CN212714345U CN202021130905.8U CN202021130905U CN212714345U CN 212714345 U CN212714345 U CN 212714345U CN 202021130905 U CN202021130905 U CN 202021130905U CN 212714345 U CN212714345 U CN 212714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ified soil
layer
asphalt
structure based
surfac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309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苏龙
毛益佳
李华
张仁豪
王捷
王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asttrans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asttrans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asttrans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asttrans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309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14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14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14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固化土基层,在固化土基层的上方设置有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上方设置下面层,在下面层的上方设置上面层,在所述下面层和上面层之间分布不粘轮乳化沥青。在保证承载力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固化土基层的厚度进一步减薄至20‑30cm,大幅减少了集料的使用量,更好的适用于当前集料紧缺的工程建设,可以就地取材,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提升了结构的整体性,减少反射裂缝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沥青路面通常使用半刚性基层结构,半刚性基层是使用一定级配的集料、水、水泥经拌和压实后形成的混合料,具有成本低、承载力好的优点,但是仍存在如下的缺点:(1)半刚性基层结构的温缩和干缩行为会导致开裂的发生,产生结构性的裂缝,且这种由下往上发展的裂缝深度较深,养护维修处理比较困难;(2)基层厚度通常可达40-70公分,对于集料的消耗很大,在当前砂石集料紧缺的条件下,需要寻求新的途径在保证强度和承载力的前提下,建设沥青路面的基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该结构大幅减少了集料的使用量,就地取材,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雷锋的产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固化土基层,在固化土基层的上方设置有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上方设置下面层,在下面层的上方设置上面层,在所述下面层和上面层之间分布不粘轮乳化沥青。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面层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上面层的厚度为4c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下面层为厚度为6-8cm的SUP-20混合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厚度为1-2c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固化土基层的厚度为20-30c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不粘轮乳化沥青的撒布量为0.4-0.6kg/m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承载力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固化土基层的厚度进一步减薄至20-30cm,相比传统基层50-70cm的厚度要求,大幅减少了集料的使用量,更好的适用于当前集料紧缺的工程建设;
(2)固化土相比半刚性基层,承载力有所降低,当时施工方便,可以就地取材,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
(3)上面层和下面层之间使用不粘轮乳化沥青,减少施工过程中因为料车、摊铺机粘轮导致的粘层油被带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结构的整体性;
(4)应力吸收层可以有效的抑制因为固化土基层开裂导致的反射裂缝发展至沥青面层的问题,减少反射裂缝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固化土基层4,在所述固化土基层4的上方设置有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3,在所述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3的上方设置下面层2,在所述下面层2的上方设置上面层1,在所述下面层2和所述上面层1之间分布不粘轮乳化沥青,所述不粘轮乳化沥青的撒布量为0.4-0.6kg/m2,也就是说下面层2和所述上面层1之间按照0.4-0.6kg/m2的用量撒布不粘轮乳化沥青,所述上面层1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所述上面层1的厚度为4cm,所述下面层2为厚度为6-8cm的SUP-20混合料层,所述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3的厚度为1-2cm,减少反射裂缝的产生,所述固化土基层4的厚度为20-30cm,承载力有所降低,当时施工方便,可以就地取材,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大幅减少了集料的使用量,更好的适用于当前集料紧缺的工程建设。
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承载力的条件下,固化土基层的厚度进一步减薄至20-30cm,大幅减少了集料的使用量,更好的适用于当前集料紧缺的工程建设,承载力有所降低,当时施工方便,可以就地取材,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提升了结构的整体性,减少反射裂缝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固化土基层(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化土基层(4)的上方设置有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3),在所述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3)的上方设置下面层(2),在所述下面层(2)的上方设置上面层(1),在所述下面层(2)和所述上面层(1)之间分布不粘轮乳化沥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层(1)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所述上面层(1)的厚度为4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层(2)为厚度为6-8cm的SUP-20混合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3)的厚度为1-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土基层(4)的厚度为20-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轮乳化沥青的撒布量为0.4-0.6kg/m2
CN202021130905.8U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 Active CN212714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0905.8U CN212714345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0905.8U CN212714345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14345U true CN212714345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61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30905.8U Active CN212714345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143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5875B (zh) 一种基于不均匀沉降的抗疲劳沥青路面
CN105801011B (zh) 一种非传统油脂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52212A (zh) 一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提升改造方法
CN205171301U (zh) 一种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
CN108797271A (zh) 一种高建筑垃圾骨料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方法
CN109160787B (zh) 一种多孔透水性环保型稀释沥青冷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52108B (zh) 一种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的道路施工方法
CN102795807A (zh) 一种高清沥青路面废料再生技术
CN212714345U (zh) 一种基于固化土的沥青路面结构
CN110205895B (zh) 一种采用再生材料的绿色低碳环保型道路结构
CN204940041U (zh) 多孔隙降温沥青路面结构
CN104404849B (zh) 一种石灰稳定粘土回收粉混合料
CN114182595B (zh) 一种长寿命沥青道路的施工方法
CN205576675U (zh) 一种基于双层冷再生层的路面
CN106930167B (zh) 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082986A (zh) 就地冷再生石灰土底基层的综合改良方法
CN102211914A (zh) 公路韧性路面基层材料固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6189221U (zh) 一种适用于重交通的相变降温沥青路面结构
CN211256538U (zh) 超薄高性能的复合半柔性面层路面结构
CN204780555U (zh) 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结构
CN204753379U (zh) 一种双层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
CN205134120U (zh) 超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CN210420762U (zh)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站广场的路面结构
CN113718580A (zh) 抗裂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9636579U (zh) 一种便于微波加热的掺橡胶粉的冷再生沥青路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