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00361U - 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00361U
CN212700361U CN202021006902.3U CN202021006902U CN212700361U CN 212700361 U CN212700361 U CN 212700361U CN 202021006902 U CN202021006902 U CN 202021006902U CN 212700361 U CN212700361 U CN 212700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base
rehabilitation
infrared heat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069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文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Qingdao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10069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00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00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003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属于手外科康复锻炼器材技术领域,该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按摩机构和手指锻炼组件,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空腔、第一方圆孔、矩形孔和第二方圆孔,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所述空腔,所述空腔内壁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控制器和数模转换器,所述上壳体的底侧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一方圆孔、四个所述矩形孔和所述第二方圆孔;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包括伸缩杆、推杆和直线电机,患者根据自身手部受伤的情况选择性使用,增强了手指锻炼组件的通用性,进一步节约了成本,解决了手指康复锻炼仪器通用性不强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外科康复锻炼器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部损伤是临床较常见的创伤之一,伤后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原有的劳动能力,手部的功能及灵活性与手部各个关节的活动度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时,需要康复治疗师以手法来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用到手指康复锻炼仪器辅助治疗。
现有技术中,患者在使用手指康复锻炼仪器的过程中需要区分左右手,通常需要两个手指康复锻炼仪器备用,并且,患者对手部进行按摩需要另准备手指康复按摩器,通用性不强,因此,使得手指康复锻炼仪器通用性不强,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按摩的过程中需要对手部进行热理疗,有助于患者手部的康复,但是,现有的手指康复锻炼仪器缺乏加热构件,从而使得手指康复锻炼仪器难以具有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患者在使用手指康复锻炼仪器的过程中需要区分左右手并对手部进行按摩需要另准备手指康复按摩器,造成手指康复锻炼仪器通用性不强和缺乏加热构件,从而使得手指康复锻炼仪器难以具有灵活性的问题。
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包括:
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空腔、第一方圆孔、矩形孔和第二方圆孔,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所述空腔,所述空腔内壁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控制器和数模转换器,所述上壳体的底侧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一方圆孔、四个所述矩形孔和所述第二方圆孔;
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包括伸缩杆、推杆和直线电机,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四个所述伸缩杆,四个所述伸缩杆之间设置有所述推杆,所述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直线电机安装于所述下壳体内;
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驱动槽、驱动电机、蜗杆、支撑座、转动杆、第三轴承、转动轮、滚轮、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和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所述驱动槽设置在所述空腔位于所述控制器的右侧,所述驱动槽内固定安装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槽内设置有所述蜗杆,所述蜗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槽的内壁上,所述蜗杆的另一端部套设第二齿轮,所述蜗杆的另一端部贯通所述驱动槽并延伸至所述驱动槽的外部,所述空腔位于所述蜗杆的左侧设置有所述支撑座,其中,所述支撑座两个为一组,并从下而上分别设置有四组所述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设置有贯通所述支撑座的所述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支撑座右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位于两个支撑座之间的所述转动杆的杆体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所述滚轮,其中,所述转动轮的表面一侧位于所述矩形孔内,所述空腔位于四组所述支撑座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和所述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其中,所述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和所述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的表面一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方圆孔和所述第二方圆孔内;
手指锻炼组件,所述手指锻炼组件包括底座、第一指压部、第二指压部和束带,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四个所述伸缩杆和所述推杆的端部,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指压部,所述底座的弧面环绕分别有四个所述第二指压部,所述底座的顶侧设置有两个束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齿啮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蜗杆的杆体表面相齿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均为直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PLC任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压部包括第一指压筒、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杆、第一限位座和第一弹性指压块,所述第一指压筒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第一指压筒内抵接有所述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压缩杆,所述第一压缩杆的杆体表面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座,所述第一压缩杆的端部贯通所述底座并延伸至所述底座外,所述第一压缩杆位于所述底座外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弹性指压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指压部包括第二指压筒、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压缩杆、第二限位座和第二弹性指压块,所述第二指压筒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第二指压筒内抵接有所述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压缩杆,所述第二压缩杆的杆体表面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座,所述第二压缩杆的端部贯通所述底座并延伸至所述底座外,所述第二压缩杆位于所述底座外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弹性指压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的顶侧安装有显示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下方安装有启动按钮,所述启动按钮的下方安装有若干控制按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直线电机、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和所述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和所述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均与所述数模转换器通信连接,所述数模转换器与所述显示屏通信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在上壳体的空腔内部的按摩机构,患者在进行手部的按摩时,根据患者手部的大小,使用控制按钮控制直线电机通电驱动伸缩杆抬升底座或降低底座的高度,使得患者的手部更便于接触按摩机构;并通过控制按钮控制驱动电机通电使转动轮转动带动滚轮旋转进行按摩工作,从而实现对患者手部按摩的效果。
2.通过在装置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拇指部,增强了装置的通用性,节约了成本;并且,患者在按摩时或需要热理疗时,均可通过控制按钮控制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和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进行热理疗,更进一步的,患者通过显示屏的显示的温度并根据自身的情况使用控制按钮调节温度,从而使得体验的效果更好。
3.设置在底座内部的第一指压部和第二指压部,第一指压部为两个并分布在底座的两侧,患者根据自身手部受伤的情况选择性使用,增强了手指锻炼组件的通用性,进一步节约了成本,解决了手指康复锻炼仪器通用性不强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的上壳体主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的上壳体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的上壳体俯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的手指锻炼装置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的手指锻炼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的通信连接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壳体、101-空腔、1011-控制器、1012-数模转换器、102- 第一方圆孔、103-矩形孔、104-第二方圆孔、2-下壳体、201-伸缩杆、202-推杆、 203-直线电机、3-按摩机构、301-驱动槽、302-驱动电机、3021-第一齿轮、303- 蜗杆、3031-轴承、3032-第二齿轮、304-支撑座、305-转动杆、3051-第三齿轮、 306-转动轮、307-滚轮、308-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309-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 4-手指锻炼组件、401-底座、402-第一指压部、4021-第一指压筒、4022-第一压缩弹簧、4023-第一压缩杆、4024-第一限位座、4025-第一弹性指压块、403-第二指压部、4031-第二指压筒、4032-第二压缩弹簧、4033-第二压缩杆、4034-第二限位座、4035-第二弹性指压块、404-束带、5-显示屏、6-启动按钮、7-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附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按摩机构3和手指锻炼组件4。
参照附图1、2、4所示,上壳体1包括空腔101、第一方圆孔102、矩形孔 103和第二方圆孔104,上壳体1内设置有空腔101,空腔101内壁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控制器1011和数模转换器1012,上壳体1的底侧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第一方圆孔102、四个矩形孔103和第二方圆孔104。
参照附图1-3所示,下壳体2与上壳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壳体2包括伸缩杆201、推杆202和直线电机203,下壳体2内设置有四个伸缩杆201,四个伸缩杆201之间设置有推杆202,推杆202的端部固定连接于直线电机203的输出端,直线电机203安装于下壳体2内。
参照附图2、4、5所示,按摩机构3包括驱动槽301、驱动电机302、蜗杆 303、支撑座304、转动杆305、第三轴承3031、转动轮306、滚轮307、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308和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309,驱动槽301设置在所述空腔101 位于控制器1011的右侧,驱动槽301内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02,驱动电机302 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一齿轮3021,驱动槽301内设置有所述蜗杆303,蜗杆30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轴承3031,轴承3031固定连接于驱动槽301的内壁上,蜗杆 303的另一端部套设第二齿轮3032,蜗杆303的另一端部贯通驱动槽301并延伸至驱动槽301的外部,空腔101位于蜗杆303的左侧设置有支撑座304,其中,支撑座304两个为一组,并从下而上分别设置有四组支撑座304,两个支撑座304之间设置有贯通支撑座304的转动杆305,转动杆305位于支撑座304右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3051,位于两个支撑座304之间的转动杆305的杆体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轮306,转动轮306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滚轮307,其中,转动轮306的表面一侧位于矩形孔103内,空腔101位于四组支撑座304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308和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309,其中,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308和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309的表面一侧分别位于第一方圆孔102和第二方圆孔104内。
在本实施例中,患者使用控制按钮7控制驱动电机302通电带动蜗杆303转动并将动力传递给转动杆305,转动杆305带动转动轮306旋转,使转动轮306 表面的若干滚轮307对患者的手部进行按摩;同时在按摩的过程中,患者需要进行热理疗时,通过控制按钮7控制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308和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309通电加热,对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的腔部进行加热,开始热理疗工作。
参照附图2、3、6、7所示,手指锻炼组件4包括底座401、第一指压部402、第二指压部403和束带404,底座401固定连接于四个伸缩杆201和推杆202的端部,底座40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指压部402,底座401的弧面环绕分别有四个第二指压部403,底座401的顶侧设置有两个束带404。
在本实施例中,患者根据自身手部受伤的情况,进而大拇指选择左侧的第一指压部402或者右侧的第一指压部402进行大拇指的锻炼;其余四根手指直接实用第二指压部403进行康复锻炼即可,增强了其实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第一齿轮3021与第二齿轮3032 相齿啮配合,第三齿轮3051与蜗杆303的杆体表面相齿啮;驱动电机302通电的情况下带动第一齿轮3021转动并使第二齿轮3032转动,同时将动力传递给蜗杆303,使得蜗杆303带动第三齿轮3051旋转传动于转动杆305并使转动轮306旋转进行按摩。
优选地,第一齿轮3021、第二齿轮3032和第三齿轮3051均为直齿轮。
优选地,控制器1011为单片机、PLC任一种。
参照附图6-7所示,第一指压部402包括第一指压筒4021、第一压缩弹簧 4022、第一压缩杆4023、第一限位座4024和第一弹性指压块4025,第一指压筒 4021设置在底座401的内部,第一指压筒4021内抵接有第一压缩弹簧4022,第一压缩弹簧4022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杆4023,第一压缩杆4023的杆体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座4024,第一压缩杆4023的端部贯通底座401并延伸至底座401外,第一压缩杆4023位于底座401外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指压块4025。
在本实施例中,患者根据手部受伤情况选用位于底座401左侧的第一指压部 402或者右侧的第一指压部402,康复锻炼时,患者大拇指按压第一弹性指压块 4025使第一压缩杆4023挤压第一压缩弹簧4022;进一步的,患者大拇指松动按压第一弹性指压块4025后,第一压缩弹簧4022复位带动第一压缩杆4023和第一弹性指压块4025复位,患者往复上述的方式实现大拇指的康复锻炼。
参照附图6-7所示,所述第二指压部403包括第二指压筒4031、第二压缩弹簧4032、第二压缩杆4033、第二限位座4034和第二弹性指压块4035,所述第二指压筒4031设置在所述底座401的内部,所述第二指压筒4031内抵接有所述第二压缩弹簧4032,所述第二压缩弹簧4032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压缩杆4033,所述第二压缩杆4033的杆体表面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座 4034,所述第二压缩杆4033的端部贯通所述底座401并延伸至所述底座401外,所述第二压缩杆4033位于所述底座401外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弹性指压块4035。
在本实施例中,患者其余四根手指按压第二弹性指压块4035使第二压缩杆 4033挤压第二压缩弹簧4032;进一步的,患者其余四根手指松动按压第二弹性指压块4035后,第二压缩弹簧4032复位带动第二压缩杆4033和第二弹性指压块4035复位,患者往复上述的方式实现其余四根手指的康复锻炼。
参照附图1所示,上壳体1的顶侧安装有显示屏5;患者根据显示屏5显示的温度,通过控制按钮7进行调节温度。
参照附图1所示,显示屏5的下方安装有启动按钮6,启动按钮6的下方安装有若干控制按钮7;通过设置的启动按钮6能够开关装置的电源,通过设置的控制按钮7能够控制各机构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便利性。
参照附图8所示,直线电机203、驱动电机302、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308 和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309均与控制器1011通信连接,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308 和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309均与数模转换器1012通信连接,数模转换器1012与显示屏5通信连接。
具体的,该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的工作原理:首先,患者将受伤的手部伸入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的腔部中,同时患者根据手部的大小,通过控制按钮7控制直线电机203带动推杆202使底座401上升或者下降调节高度,增强了使用的灵活性;其次,患者需要对手部按摩时,通过控制按钮7控制驱动电机302通电驱动第一齿轮3021旋转,第一齿轮3021将动力传递第二齿轮3032 使其旋转,同时第二齿轮3032带动蜗杆303转动,而蜗杆303转动的作用下带动第三齿轮3051旋转,使第三齿轮3051带动转动杆305并使转动轮306转动,从而实现滚轮307对患者手部按摩的效果;与此同时,患者需要对手部热理疗时,通过控制按钮7控制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308和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309对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的腔部加热;最后,患者需要对手部进行康复锻炼时,者根据自身手部受伤的情况,进而大拇指选择左侧的第一指压部402或者右侧的第一指压部402进行大拇指的锻炼,康复锻炼时,患者大拇指按压第一弹性指压块4025使第一压缩杆4023挤压第一压缩弹簧4022;进一步的,患者大拇指松动按压第一弹性指压块4025后,第一压缩弹簧4022复位带动第一压缩杆4023 和第一弹性指压块4025复位,患者往复上述的方式实现大拇指的康复锻炼;患者其余四根手指按压第二弹性指压块4035使第二压缩杆4033挤压第二压缩弹簧4032;进一步的,患者其余四根手指松动按压第二弹性指压块4035后,第二压缩弹簧4032复位带动第二压缩杆4033和第二弹性指压块4035复位,患者往复上述的方式实现其余四根手指的康复锻炼。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1011、数模转换器1012、直线电机203、驱动电机 302、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308、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309和显示屏5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控制器1011、数模转换器1012、直线电机203、驱动电机302、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308、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309和显示屏5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体(1),所述上壳体(1)包括空腔(101)、第一方圆孔(102)、矩形孔(103)和第二方圆孔(104),所述上壳体(1)内设置有所述空腔(101),所述空腔(101)内壁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控制器(1011)和数模转换器(1012),所述上壳体(1)的底侧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一方圆孔(102)、四个所述矩形孔(103)和所述第二方圆孔(104);
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与所述上壳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2)包括伸缩杆(201)、推杆(202)和直线电机(203),所述下壳体(2)内设置有四个所述伸缩杆(201),四个所述伸缩杆(201)之间设置有所述推杆(202),所述推杆(202)的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直线电机(203)的输出端,所述直线电机(203)安装于所述下壳体(2)内;
按摩机构(3),所述按摩机构(3)包括驱动槽(301)、驱动电机(302)、蜗杆(303)、支撑座(304)、转动杆(305)、转动轮(306)、滚轮(307)、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308)和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309),所述驱动槽(301)设置在所述空腔(101)位于所述控制器(1011)的右侧,所述驱动槽(301)内固定安装有所述驱动电机(302),所述驱动电机(302)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一齿轮(3021),所述驱动槽(301)内设置有所述蜗杆(303),所述蜗杆(30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轴承(3031),所述轴承(3031)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槽(301)的内壁上,所述蜗杆(303)的另一端部套设第二齿轮(3032),所述蜗杆(303)的另一端部贯通所述驱动槽(301)并延伸至所述驱动槽(301)的外部,所述空腔(101)位于所述蜗杆(303)的左侧设置有所述支撑座(304),其中,所述支撑座(304)两个为一组,并从下而上分别设置有四组所述支撑座(304),两个所述支撑座(304)之间设置有贯通所述支撑座(304)的所述转动杆(305),所述转动杆(305)位于所述支撑座(304)右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3051),位于两个支撑座(304)之间的所述转动杆(305)的杆体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轮(306),所述转动轮(306)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所述滚轮(307),其中,所述转动轮(306)的表面一侧位于所述矩形孔(103)内,所述空腔(101)位于四组所述支撑座(304)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308) 和所述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309),其中,所述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308)和所述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309)的表面一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方圆孔(102)和所述第二方圆孔(104)内;
手指锻炼组件(4),所述手指锻炼组件(4)包括底座(401)、第一指压部(402)、第二指压部(403)和束带(404),所述底座(401)固定连接于四个所述伸缩杆(201)和所述推杆(202)的端部,所述底座(401)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指压部(402),所述底座(401)的弧面环绕分别有四个所述第二指压部(403),所述底座(401)的顶侧设置有两个束带(4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021)与所述第二齿轮(3032)相齿啮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3051)与所述蜗杆(303)的杆体表面相齿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021)、所述第二齿轮(3032)和所述第三齿轮(3051)均为直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011)为单片机、PLC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压部(402)包括第一指压筒(4021)、第一压缩弹簧(4022)、第一压缩杆(4023)、第一限位座(4024)和第一弹性指压块(4025),所述第一指压筒(4021)设置在所述底座(401)的内部,所述第一指压筒(4021)内抵接有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022),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022)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压缩杆(4023),所述第一压缩杆(4023)的杆体表面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座(4024),所述第一压缩杆(4023)的端部贯通所述底座(401)并延伸至所述底座(401)外,所述第一压缩杆(4023)位于所述底座(401)外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弹性指压块(40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压部(403)包括第二指压筒(4031)、第二压缩弹簧(4032)、第二压缩杆(4033)、第二限位座(4034)和第二弹性指压块(4035),所述第二指压筒(4031)设置在所述底座(401)的内部,所述第二指压筒(4031)内抵接有所述第二压缩弹簧(4032),所述第二压缩弹簧(4032)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压缩杆(4033),所述第二压缩杆(4033)的杆体表面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座(4034),所述第二压缩杆(4033)的端部贯通所述底座(401)并延伸至所述底座(401)外,所述第二压缩杆(4033)位于所述底座(401)外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弹性指压块(40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顶侧安装有显示屏(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5)的下方安装有启动按钮(6),所述启动按钮(6)的下方安装有若干控制按钮(7)。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203)、所述驱动电机(302)、所述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308)和所述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309)均与所述控制器(1011)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红外线加热灯管(308)和所述第二红外线加热灯管(309)均与所述数模转换器(1012)通信连接,所述数模转换器(1012)与所述显示屏(5)通信连接。
CN202021006902.3U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00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06902.3U CN212700361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06902.3U CN212700361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00361U true CN212700361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49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0690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00361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003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5389B (zh) 颈椎康复治疗装置
CN201029648Y (zh) 指压式按摩保健床
CN109771257B (zh) 一种与按摩手法相结合的颈肩按摩机
CN106473911A (zh) 一种骨科护理按摩康复器
CN104434485A (zh) 玉石温热理疗仪
US7079898B2 (en) Pain relieving and healing device
CN212700361U (zh) 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
CN201012171Y (zh) 一种带有足底保健按摩装置的理疗床
CN101019804A (zh) 一种带有足底保健按摩装置的理疗床
CN212090218U (zh) 一种中医穴位按摩装置
CN211050146U (zh) 一种按摩棒
CN217448176U (zh) 一种颈部护具
CN111345997B (zh) 一种自动腹肩部按摩机
US3880150A (en) Therapeutic treatment machine
CN113069311B (zh) 一种神经内科面瘫理疗器
CN201279260Y (zh) 多功能液晶显示按摩床
CN204428407U (zh) 玉石温热理疗仪
CN215651823U (zh) 一种疼痛科护理颈椎辅助治疗装置
KR20090103598A (ko) 주무르기식 안마장치
CN213526343U (zh) 一种颈椎患者用推拿装置
CN2334392Y (zh) 仿真手按摩器
CN213759370U (zh) 一种脚部按摩器
CN2705148Y (zh) 电热药疗按摩器
CN215132865U (zh) 一种捆绑式神经脉络气压推拿装置
CN2493203Y (zh) 按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