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9900U - 一种注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99900U
CN212699900U CN202020290032.0U CN202020290032U CN212699900U CN 212699900 U CN212699900 U CN 212699900U CN 202020290032 U CN202020290032 U CN 202020290032U CN 212699900 U CN212699900 U CN 212699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avity
push rod
containing cavit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900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春伟
刘涛
李俊娜
刘淑琴
王清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Shenzhen Hospital, University of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Shenzhen Hospital, University of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Shenzhen Hospital, University of filed Critica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Shenzhen Hospital, University of
Priority to CN2020202900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99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99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999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注射器,包括筒身、第一推杆、第一活塞、第二活塞、阀门和输液管;筒身内设有顶部开口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筒身底部设有注射端,注射端内设有汇合腔,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均与汇合腔接通;第一推杆的一端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第一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一容腔内,第二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内;阀门的一端连接于注射端,另一端与输液管连接。将注射器的内部容腔分割成两半,来回推动推杆,可使液体在两个容腔内内来回流动,以进行充分混合。该注射器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且可降低注射器使用时的晃动概率,从而防止注射器与输液管的连接断开。

Description

一种注射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经心脏超声右心声学造影及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检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心脏疾病的诊断检查,检查常用的方法是在患者肘静脉留置静脉留置针,然后使用两支10ml注射器制作成发泡装置,其中需要用注射器抽取8ml的生理盐水、1ml的空气、1ml的患者自体血液,通过三通管在两支注射器间来回推注不少于二十次,使空气、盐水、血液充分混合均匀,制备为激活的微泡造影剂。在此过程中,存在注射器连接牢固性不足的问题,在反复推送注射器时,连接处受到的压力较大,推注时容易错力牵拉,造成注射器与三通管的连接断开,造成含患者血液成份的微泡液四处喷溅,影响检查顺利进行且容易造成交叉污染;操作不便,医疗成本高,存在污染风险,在制备发泡装置中需将多种器材连接而成,诸多操作步骤不便于临床检查,费时费力,医疗成本增高,同时临床所有操作均需保证无菌操作,步骤繁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器材污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射器,结构简单且稳定,降低注射器和输液管之间断开连接的风险。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射器,包括筒身、第一推杆、第一活塞、第二活塞、阀门和输液管;筒身内设有顶部开口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筒身底部设有注射端,注射端内设有汇合腔,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均与汇合腔接通;第一推杆的一端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第一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一容腔内,第二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内;阀门的一端连接于注射端,另一端与输液管连接。
优选地,该注射器还包括第二推杆,第二推杆的一端与第二活塞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一容腔和第一推杆分别对应第二容腔和第二推杆对称设置。
优选地,阀门为双通阀。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注射器,包括筒身、第一推杆、第一活塞、第二活塞、阀门和输液管;筒身内设有顶部开口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筒身底部设有注射端,注射端内设有汇合腔,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均与汇合腔接通;第一推杆的一端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第一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一容腔内,第二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内;阀门的一端连接于注射端,另一端与输液管连接。将注射器的内部容腔分割成两半,来回推动推杆,可使液体在两个容腔内内来回流动,以进行充分混合。该注射器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且可降低注射器使用时的晃动概率,从而防止注射器与输液管的连接断开。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身、2第一推杆、3第一活塞、4第二活塞、5阀门、6输液管、7第二推杆、10注射端、11第一容腔、12第二容腔、100汇合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3,一种注射器,包括筒身1、第一推杆2、第一活塞3、第二活塞4、阀门5和输液管6;筒身1内设有顶部开口的第一容腔11和第二容腔12,筒身1底部设有注射端10,注射端10内设有汇合腔100,第一容腔11和第二容腔12均与汇合腔100接通;第一推杆2的一端与第一活塞3固定连接,第一活塞3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一容腔11内,第二活塞4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容纳腔12内;阀门5的一端连接于注射端10,另一端与输液管6连接。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需要将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4均移动至第一容腔11和第二容腔12的底部,使第一容腔11和第二容腔12内的空气从注射端10排除。使用时,将注射端10插入带抽取的液体中,拉动第一推杆11使第一活塞3上移,此过程中,由于大气压力的原因,第二活塞4不会移动,从而使液体经汇合腔100进入第一容腔11,而第二容腔12没有液体;之后将注射端10连接入阀门5中,并关闭阀门5,以闭合注射端10的出口,此时按压第一推杆2可使第一容腔11内的液体经过汇合腔100进入第二容腔12,该过程中,液体中的生理盐水、血液和抽取的空气将会进行混合。再次拉扯第一推杆2,使第一活塞3上移,而第二活塞4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向下移,令第二容腔12内的液体经过汇合腔100重新回到第一容腔11内,往复推拉第一推杆2以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生理盐水、血液和抽取的空气充分混合后形成所需要的微泡造影剂,再打开阀门5,接通注射端10和输液管6,推动第一推杆12使混合形成的微泡造影剂从筒身1的注射端10流出并经输液管6进入待检者的体内。使用该注射器制造微泡造影剂时,可降低注射器本身的晃动程度,且结构简单,连接结构较少,从而有效地降低注射器和输液管之间断开连接的风险。
进一步的,该注射器还包括第二推杆7,第二推杆7的一端与第二活塞4固定连接。增设第二推杆7,以通过第二推杆7驱动第二活塞4。在混合液体时,按压第二推杆7,即可使第一活塞3上升,可减少拉扯第一推杆2的动作,从而使液体的混合过程更方便,且进一步的降低了筒身1的晃动程度。
进一步的,第一容腔11和第一推杆2分别对应第二容腔12和第二推杆7对称设置,以增加该注射器的使用便易性,且可降低其生产制造的成本。
进一步的,阀门5为双通阀。取代了原有的三通阀,操作更加方便,减少了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装置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装置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身(1)、第一推杆(2)、第一活塞(3)、第二活塞(4)、阀门(5)和输液管(6);
所述筒身(1)内设有顶部开口的第一容腔(11)和第二容腔(12),所述筒身(1)底部设有注射端(10),所述注射端(10)内设有汇合腔(100),所述第一容腔(11)和第二容腔(12)均与汇合腔(100)接通;
所述第一推杆(2)的一端与第一活塞(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3)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一容腔(11)内,所述第二活塞(4)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容腔(12)内;所述阀门(5)的一端连接于注射端(10),另一端与输液管(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推杆(7),所述第二推杆(7)的一端与第二活塞(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11)和第一推杆(2)分别对应第二容腔(12)和第二推杆(7)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5)为双通阀。
CN202020290032.0U 2020-03-11 2020-03-11 一种注射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99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0032.0U CN212699900U (zh) 2020-03-11 2020-03-11 一种注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0032.0U CN212699900U (zh) 2020-03-11 2020-03-11 一种注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99900U true CN212699900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04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9003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99900U (zh) 2020-03-11 2020-03-11 一种注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99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98862U (zh) 免针注射正压接头装置
CN201283143Y (zh) 一种化疗用药物注射装置
CN212699900U (zh) 一种注射器
CN210078313U (zh) 一种可减少微粒污染的无菌溶药注射器
CN209075729U (zh) 一种球芯双重过滤注射器
CN212699899U (zh) 一种造影注射器
CN111035829A (zh) 右心声学造影术专用造影剂配置装置及方法
CN101502687A (zh) 单筒双室注射器针筒及其注射方法
CN210843163U (zh) 一种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辅助装置
CN207575482U (zh) 一种方便抽液的医用注射器
CN213077222U (zh) 一次性预充式封管器
CN201179271Y (zh) 单向正压阀
CN209771004U (zh) 防混注药通道
CN109985294A (zh) 一种隔膜式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
CN209996909U (zh) 一种新型输血器
CN209827805U (zh) 静脉留置针用冲管及封管装置
CN204379891U (zh) 多功能密闭输液冲洗管
CN209966390U (zh) 一种基于医用压力传感器的采血套装
CN203075358U (zh) 双下肢静脉造影注射器
CN208911110U (zh) 隔膜式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
CN213884520U (zh) 导管维护器
CN213491068U (zh) 一种高压注射器
CN220275605U (zh) 一种采血留置针
CN217908359U (zh) 用于抽吸药液的注射器
CN111557682B (zh) 一种单筒ct高压注射器辅助管道装置及ct高压造影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