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4310U - 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94310U
CN212694310U CN202021624882.6U CN202021624882U CN212694310U CN 212694310 U CN212694310 U CN 212694310U CN 202021624882 U CN202021624882 U CN 202021624882U CN 212694310 U CN212694310 U CN 212694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ergency rescue
channel
emergency
information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248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雁宾
刘君
胡伟超
孙广林
徐炅旸
齐晨
刘岩
周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ad Traffic Safety Research Center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Road Traffic Safety Research Center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ad Traffic Safety Research Center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Road Traffic Safety Research Center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0216248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94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94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94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交通、电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由输入子系统、通道管控处理器和发布子系统组成;输入子系统由特情数据库接口、应急救援触发装置和信息采集端组成;通道管控处理器是搭载通道管控模型程序塔式服务器;发布子系统由信息发布移动端、路侧广播和可变诱导显示屏组成;应急救援触发装置和信息采集端相连,信息采集端与通道管控处理器相连,信息发布移动端、路侧广播和可变诱导显示屏分别与通道管控处理器相连;通道管控模型包括应急救援通道分级、管控重点划分、应急响应等级确定、通道管控方法输出;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应急救援信息发布效率,缩短应急救援时限,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交通、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公安交管部门在面对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需要提供交通应急保障服务时,如何高效开展道路应急救援与运输保障是道路交通应急管理的关键内容,尤其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反映出一些问题,例如各应急部门间存在信息壁垒、救援信息沟通不畅、信息共享不及时、未实现深度联动等。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救援协调机制,构建救援绿色通道网络布局方案和通道配套设施标准,提高信息发布效率,充分发挥应急道路保障资源,提升道路交通应急保障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迫切性,但目前尚无有效解决该问题的相关研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救援绿色通道配套设施标准设置不合理、通道管控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结合附图1说明如下:
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由输入子系统、通道管控处理器和发布子系统组成;
所述输入子系统由特情数据库接口、应急救援触发装置和信息采集端组成;
所述通道管控处理器是搭载通道管控模型程序的塔式服务器;
所述发布子系统由信息发布移动端、路侧广播和可变诱导显示屏组成;
输入子系统中的应急救援触发装置和信息采集端相连,输入子系统中的信息采集端与通道管控处理器相连,发布子系统中的信息发布移动端、路侧广播和可变诱导显示屏分别与通道管控处理器相连。
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道管控处理器是一个搭载通道管控模型的塔式服务器,所述通道管控模型包括以下内容:
应急救援通道分级:将高速公路及快速路、主干路、主干路联络线进行分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通道;
管控重点划分:将不同等级通道相交的交叉口等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管控重点;
应急响应等级确定:将应急响应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通道管控方法输出:依据不同的应急响应等级,输出对应的通道管控方法。
进一步地,结合应急救援通道分级、管控重点划分、应急响应等级确定、通道管控方法输出四部分内容,构建的通道管控模型如下:
Figure BDA0002622293010000021
其中:
P1、P2、P3分别表示一、二、三类管控重点;
Li表示应急响应等级,i∈{1,2,3};
Figure BDA0002622293010000022
表示进入应急响应等级Li采取的最优响应措施,i∈{1,2,3};
r(P1)表示一类管控重点的警力警车部署函数;
r(P2)表示二类管控重点的警力警车部署函数;
r(P3)表示三类管控重点的警力警车部署函数;
f(x)表示一级通道的标志标线设置函数,x表示一级通道;
f(y)表示二级通道的标志标线设置函数,y表示二级通道;
f(z)表示三级通道的标志标线设置函数,z表示三级通道;
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管控重点的权重值;
进一步地,三级应急响应的通道管控方法如下:
各交警大队领导在岗在位,一线指挥,保持对讲机通讯畅通;
根据应急救援路线长度,合理确定出动警力数量,至少出动警力30人;
应急救援通道沿线交警大队至少各出动警力6人,其中在各级通道重要节点设置驻勤点,如交叉口、交通拥堵易发点,驻勤点的选取提前报支队备案,每个驻勤点安排≥2名民警,安排1支铁骑小组负责保障应急救援通道;
结合应急救援通道沿线辖区实际,确保应急救援路线长度超过30公里时,安排一辆巡逻警车保障,每辆警车配备至少3名警力,在应急救援通道沿线按标准设置应急救援通道标识;
二级应急响应的通道管控方法如下:
各交警大队主要领导在岗在位,一线指挥,保持对讲机通讯畅通;
根据应急救援路线长度,合理确定出动警力数量,至少出动警力50人;
应急救援通道沿线交警大队至少各出动警力10人,其中在各级通道重要节点设置驻勤点,如交叉口、交通拥堵易发点,驻勤点的选取由各大队确定,每个驻勤点安排≥3名民警,安排2支铁骑小组负责保障应急救援通道;
结合应急救援通道沿线辖区实际,确保应急救援路线长度超过20公里时,安排一辆巡逻警车保障,每辆警车配备至少3名警力,在应急救援通道沿线按标准设置应急救援通道标识;
一级应急响应的通道管控方法如下:
交警支队班子成员全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各交警大队领导班子全员在岗在位一线工作,保持对讲机通讯畅通;
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协调市局指挥中心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应急救援通道沿线交警大队出动全部警力,其中在各级通道重要节点全部设置驻勤点,如交叉口、交通拥堵易发点,驻勤点的选取由支队确定,并提前报支队备案,每个驻勤点安排≥4名民警,安排3支铁骑小组负责保障应急救援通道;
结合应急救援通道沿线辖区实际,确保应急救援通道沿线每10公里有一辆巡逻警车保障,每辆警车配备至少3名警力,在应急救援通道沿线按标准设置应急救援通道标识。
技术方案中所述输入子系统中的特情数据库接口、应急救援触发装置用于采集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部门的交通应急保障需求信息,应急救援触发装置为网页端信息采集启动按钮,根据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等单位不同的特情数据库接口,赋予不同用户的权限,在信息采集界面点击申请交通应急保障;
技术方案中所述输入子系统中的信息采集端为网页端信息采集页面,用户触发启动按钮后,进入信息采集页面,输入应急救援出发位置、到达位置、应急事件详情、预期救援线路信息,点击提交后,救援信息数据实时传输至通道管控处理器。
进一步地,发布子系统通过信息发布移动端将应急通道路线信息发布至沿线行驶车辆的驾驶人,提醒注意避让应急救援车辆、及时更换行驶路线,引导周围车辆;通过路侧广播发布注意避让信息,实现道路沿线全部车辆信息发布全覆盖;通过可变诱导显示屏显示应急救援通道标志、发布应急救援通道的交通运行状况以及提示应急救援车道的使用状态。
技术方案中所述应急救援通道是应急事件发生时,在消防、医疗、交警等救援站点与事发地之间,为应急救援车辆通行而设置的绿色通道;
所述应急救援通道设置应急救援通道标识,所述应急救援通道标识由应急救援通道标志、应急救援通道标线组成。
技术方案中所述应急救援通道标志为指示标志,应急救援通道标志设在车道上方,在应急救援通道标志无法正对车道时,可以标注向右、向左箭头或不标注箭头;
应急救援通道标志表示该车道专供应急救援车辆行驶,其他车辆及行人不得进入;
应急救援通道标线由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和车道线组成。
技术方案中所述应急救援通道标志中字符R表示中间圆形的半径长度,其它图形的尺寸以中间圆形半径R的倍数表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完善的道路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及配套设施应用是影响应急救援事件应急救援的一个关键技术,现有技术由于配套设施缺乏、解决角度的不全面与实用性较低等诸多原因,在很多时候难以有效的根本解决关键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时采集、数据接口级接入、信息发布、路线诱导等组成的系统功能兼备的系统,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应急救援信息发布效率,缩短应急救援时限,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的系统连接关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的应急救援通道标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的应急救援通道标志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的应急救援通道标志尺寸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的应急救援通道标线图;
图6b是图6a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的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尺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由输入子系统、通道管控处理器和发布子系统组成,所述输入子系统由特情数据库接口、应急救援触发装置和信息采集端组成,通道管控处理器是搭载通道管控模型程序的塔式服务器,发布子系统由信息发布移动端、路侧广播和可变诱导显示屏组成。输入子系统中的应急救援触发装置和信息采集端相连,输入子系统中的信息采集端与通道管控处理器相连,发布子系统中的信息发布移动端、路侧广播和可变诱导显示屏分别与通道管控处理器相连。
所述通道管控处理器建立通道管控模型,所述通道管控模型包括应急救援通道分级、管控重点划分、应急响应等级确定、通道管控方法输出共四部分内容;
所述应急救援通道是应急事件发生时,在消防、医疗、交警等救援站点与事发地之间,为应急救援车辆通行而设置的绿色通道;
所述应急救援通道分级是根据应急事件不同紧急程度和影响构建的应急救援通道三级网络实施方案,将应急救援通道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的过程,即一级通道(高速公路及快速路)、二级通道(主干路)、三级通道(主干路联络线)。
所述管控重点划分是为保证突发事件应急管控到位、有效管控,根据交通应急保障特点和“分类设点、分级设定、分别负责”原则,将高速公路及快速路出入口和其它重点交叉口上划分一类、二类、三类管控重点的过程;
一类管控重点包括一级通道(高速、快速路)的出入口、其它重点交叉口;
二类管控重点包括二级通道(城市主干道)与三级通道(主干道联络线)的交叉口;
三类管控重点包括三级通道(主干道联络线)与三级通道(主干道联络线)、三级通道(主干道联络线)与其它支路的交叉口;一、二、三类管控重点分别用P1、P2、P3表示;
所述应急响应等级确定是根据应急救援通道分级的输出结果,将应急响应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的过程,分别用L1、L2、L3表示,由指挥中心发布应急响应等级指令,启动应急响应;
所述通道管控方法输出是针对不同的应急响应等级输出对应的警力、警车数量及应急救援通道标识的过程;
所述应急救援通道标识由应急救援通道标志、应急救援通道标线组成,应急救援通道标志为指示标志,应急救援通道标线由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和车道线组成,见图3;
三级应急响应L3的通道管控方法如下:
各交警大队领导在岗在位,一线指挥,保持对讲机通讯畅通,根据应急救援路线长度,合理确定出动警力数量,至少出动警力30人;应急救援通道沿线交警大队至少各出动警力6人,其中在各级通道重要节点设置驻勤点,如交叉口、交通拥堵易发点,驻勤点的选取提前报支队备案,每个驻勤点安排≥2名民警,安排1支铁骑小组负责保障应急救援通道;结合应急救援通道沿线辖区实际,确保应急救援路线长度超过30公里时,安排一辆巡逻警车保障,每辆警车配备至少3名警力,在应急救援通道沿线按标准设置应急救援通道标识;
二级应急响应L2的通道管控方法如下:
各交警大队主要领导在岗在位,一线指挥,保持对讲机通讯畅通;根据应急救援路线长度,合理确定出动警力数量,至少出动警力50人;应急救援通道沿线交警大队至少各出动警力10人,其中在各级通道重要节点设置驻勤点,如交叉口、交通拥堵易发点,驻勤点的选取由各大队确定,并提前报支队备案,每个驻勤点安排≥3名民警,安排2支铁骑小组负责保障应急救援通道;结合应急救援通道沿线辖区实际,确保应急救援路线长度超过20公里时,安排一辆巡逻警车保障,每辆警车配备至少3名警力,在应急救援通道沿线按标准设置应急救援通道标识;
一级应急响应L1的通道管控方法如下:
交警支队班子成员全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各交警大队领导班子全员在岗在位一线工作,保持对讲机通讯畅通。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协调市局指挥中心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应急救援通道沿线交警大队出动全部警力,其中在各级通道重要节点全部设置驻勤点,如交叉口、交通拥堵易发点,驻勤点的选取由支队确定,每个驻勤点安排≥4名民警,安排3支铁骑小组负责保障应急救援通道;结合应急救援通道沿线辖区实际,确保应急救援通道沿线每10公里有一辆巡逻警车保障,每辆警车配备至少3名警力,在应急救援通道沿线按标准设置应急救援通道标识;
结合应急救援通道分级、管控重点划分、应急响应等级确定、通道管控方法输出四部分内容,构建的通道管控模型如下:
Figure BDA0002622293010000061
其中:
P1、P2、P3分别表示一、二、三类管控重点;
Li表示应急响应等级,i∈{1,2,3};
Figure BDA0002622293010000062
表示进入应急响应等级Li采取的最优响应措施,i∈{1,2,3};
r(P1)表示一类管控重点的警力警车部署函数;
r(P2)表示二类管控重点的警力警车部署函数;
r(P3)表示三类管控重点的警力警车部署函数;
f(x)表示一级通道的标志标线设置函数,x表示一级通道;
f(y)表示二级通道的标志标线设置函数,y表示二级通道;
f(z)表示三级通道的标志标线设置函数,z表示三级通道;
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管控重点的权重值;
所述应急救援通道标识由应急救援通道标志、应急救援通道标线组成,应急救援通道标志为指示标志,应急救援通道标线由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和车道线组成;
应急救援通道标志为指示标志,应急救援通道标志设在车道上方,在标志无法正对车道时,可以标注向右、向左箭头或不标注箭头,见图4;标志尺寸见图5,图中字符R表示中间圆形的半径长度,其它图形的尺寸以中间圆形半径R的倍数表示,例如,标志的总长度的12R表示尺寸是12倍的中间圆形半径R;
应急救援通道标志表示该车道专供应急救援车辆行驶,其他车辆及行人不得进入;
应急救援通道标线由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和车道线组成,见图6a、图6b;图6b是图6a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6b将图6a应急救援通道标线中的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进行放大;
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设置在应急救援通道的中央,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尺寸见图7,图中各尺寸数字的单位是厘米,表示图形的长度,例如,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总长度296表示长度为296厘米,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尺寸可根据车道宽度适当缩放;
道路行驶方向的一侧机动车道作为应急救援通道,其一侧的车行道边缘线(实线)保持不变,另一侧的车行道分界线利用现有车行道分界线施划为黄白相间的虚线;
道路行驶方向的中间机动车道作为应急救援通道的,两侧的车行道分界线利用现有车行道分界线施划为黄白相间的虚线;
应急救援通道标志设在进入急救援绿色通道的起点及各交叉口入口前适当位置,设在所指示车道上方、右侧或左侧;应急救援通道的路面应施划应急救援通道标线;
车道起点及每经过一个交叉口标绘一次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如交叉口间隔距离较长(如超过3km),也可视情况在适当地点增加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
所述通道管控处理器是一个搭载通道管控模型的塔式服务器,所述通道管控模型包括应急救援通道分级、管控重点划分、应急响应等级确定、通道管控方法输出共四部分内容,第一步,将高速公路及快速路、主干路、主干路联络线进行分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通道;第二步,将不同等级通道相交的交叉口等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管控重点;第三步,将应急响应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第四步,依据不同的应急响应等级,输出对应的通道管控方法;
所述输入子系统中的特情数据库接口、应急救援触发装置用于采集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等部门的交通应急保障需求信息,应急救援触发装置为网页端信息采集启动按钮,根据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等单位不同的特情数据库接口,赋予不同用户的权限,并可在信息采集界面点击申请交通应急保障;
所述输入子系统中的信息采集端为网页端信息采集页面,用户触发启动按钮后,进入信息采集页面,输入应急救援出发位置、到达位置、应急事件详情、预期救援线路等信息,点击提交后,救援信息数据实时传输至通道管控处理器。
发布子系统通过信息发布移动端将应急通道路线信息发布至沿线行驶车辆的驾驶人,提醒注意避让应急救援车辆、及时更换行驶路线,引导周围车辆;通过路侧广播发布注意避让信息,实现道路沿线全部车辆信息发布全覆盖;通过可变诱导显示屏显示应急救援通道标志、发布应急救援通道的交通运行状况以及提示应急救援车道的使用状态。
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由输入子系统、通道管控处理器和发布子系统组成,所述输入子系统由特情数据库接口、应急救援触发装置和信息采集端组成,通道管控处理器是搭载通道管控模型程序的塔式服务器,发布子系统由信息发布移动端、路侧广播和可变诱导显示屏组成。输入子系统中的应急救援触发装置和信息采集端相连,输入子系统中的信息采集端与通道管控处理器相连,发布子系统中的信息发布移动端、路侧广播和可变诱导显示屏分别与通道管控处理器相连。
一、通道管控处理器
所述通道管控处理器建立通道管控模型,所述通道管控模型包括应急救援通道分级、管控重点划分、应急响应等级确定、通道管控方法输出共四部分内容;
所述应急救援通道是应急事件发生时,在消防、医疗、交警等救援站点与事发地之间,为应急救援车辆通行而设置的绿色通道;
所述应急救援通道分级是根据应急事件不同紧急程度和影响构建的应急救援通道三级网络实施方案,将应急救援通道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的过程,即一级通道(高速公路及快速路)、二级通道(主干路)、三级通道(主干路联络线)。
所述管控重点划分是为保证突发事件应急管控到位、有效管控,根据交通应急保障特点和“分类设点、分级设定、分别负责”原则,将高速公路及快速路出入口和其它重点交叉口上划分一类、二类、三类管控重点的过程;一类管控重点包括一级通道(高速、快速路)的出入口、其它重点交叉口;二类管控重点包括二级通道(城市主干道)与三级通道(主干道联络线)的交叉口;三类管控重点包括三级通道(主干道联络线)与三级通道(主干道联络线)、三级通道(主干道联络线)与其它支路的交叉口;一、二、三类管控重点分别用P1、P2、P3表示;
所述应急响应等级确定是根据应急救援通道分级的输出结果,将应急响应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的过程,分别用L1、L2、L3表示,由指挥中心发布应急响应等级指令,启动应急响应;
所述通道管控方法输出是针对不同的应急响应等级输出对应的警力、警车数量及应急救援通道标识的过程;
所述应急救援通道标识是由白底、应急救援图案组成,用于应急救援通道的交通标志和路面标线,见图3;
三级应急响应L3的通道管控方法如下:
各交警大队领导在岗在位,一线指挥,保持对讲机通讯畅通,根据应急救援路线长度,合理确定出动警力数量,至少出动警力30人;应急救援通道沿线交警大队至少各出动警力6人,其中在各级通道重要节点设置驻勤点,如交叉口、交通拥堵易发点,驻勤点的选取提前报支队备案,每个驻勤点安排≥2名民警,安排1支铁骑小组负责保障应急救援通道;结合应急救援通道沿线辖区实际,确保应急救援路线长度超过30公里时,安排一辆巡逻警车保障,每辆警车配备至少3名警力,在应急救援通道沿线按标准设置应急救援通道标识;
二级应急响应L2的通道管控方法如下:
各交警大队主要领导在岗在位,一线指挥,保持对讲机通讯畅通;根据应急救援路线长度,合理确定出动警力数量,至少出动警力50人;应急救援通道沿线交警大队至少各出动警力10人,其中在各级通道重要节点设置驻勤点,如交叉口、交通拥堵易发点,驻勤点的选取由各大队确定,并提前报支队备案,每个驻勤点安排≥3名民警,安排2支铁骑小组负责保障应急救援通道;结合应急救援通道沿线辖区实际,确保应急救援路线长度超过20公里时,安排一辆巡逻警车保障,每辆警车配备至少3名警力,在应急救援通道沿线按标准设置应急救援通道标识;
一级应急响应L1的通道管控方法如下:
交警支队班子成员全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各交警大队领导班子全员在岗在位一线工作,保持对讲机通讯畅通。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协调市局指挥中心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应急救援通道沿线交警大队出动全部警力,其中在各级通道重要节点全部设置驻勤点,如交叉口、交通拥堵易发点,驻勤点的选取由支队确定,每个驻勤点安排≥4名民警,安排3支铁骑小组负责保障应急救援通道;结合应急救援通道沿线辖区实际,确保应急救援通道沿线每10公里有一辆巡逻警车保障,每辆警车配备至少3名警力,在应急救援通道沿线按标准设置应急救援通道标识;
结合应急救援通道分级、管控重点划分、应急响应等级确定、通道管控方法输出四部分内容,构建的通道管控模型如下:
Figure BDA0002622293010000091
其中:
P1、P2、P3分别表示一、二、三类管控重点;
Li表示应急响应等级,i∈{1,2,3};
Figure BDA0002622293010000092
表示进入应急响应等级Li采取的最优响应措施,i∈{1,2,3};
r(P1)表示一类管控重点的警力警车部署函数;
r(P2)表示二类管控重点的警力警车部署函数;
r(P3)表示三类管控重点的警力警车部署函数;
f(x)表示一级通道的标志标线设置函数,x表示一级通道;
f(y)表示二级通道的标志标线设置函数,y表示二级通道;
f(z)表示三级通道的标志标线设置函数,z表示三级通道;
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管控重点的权重值;
所述应急救援通道标识由应急救援通道标志、应急救援通道标线组成,应急救援通道标志为指示标志,应急救援通道标线由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和车道线组成;
应急救援通道标志为指示标志,应急救援通道标志设在车道上方,在标志无法正对车道时,可以标注向右、向左箭头或不标注箭头,见图4;标志尺寸见图5,图中字符R表示中间圆形的半径长度,其它图形的尺寸以中间圆形半径R的倍数表示,例如,标志的总长度的12R表示尺寸是12倍的中间圆形半径R;
应急救援通道标志表示该车道专供应急救援车辆行驶,其他车辆及行人不得进入;
应急救援通道标线由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和车道线组成,见图6a、图6b;图6b是图6a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6b将图6a应急救援通道标线中的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进行放大;
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设置在应急救援通道的中央,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尺寸见图7,图中各尺寸数字的单位是厘米,表示图形的长度,例如,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总长度296表示长度为296厘米,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尺寸可根据车道宽度适当缩放;
道路行驶方向的一侧机动车道作为应急救援通道,其一侧的车行道边缘线(实线)保持不变,另一侧的车行道分界线利用现有车行道分界线施划为黄白相间的虚线;
道路行驶方向的中间机动车道作为应急救援通道的,两侧的车行道分界线利用现有车行道分界线施划为黄白相间的虚线;
应急救援通道标志设在进入急救援绿色通道的起点及各交叉口入口前适当位置,设在所指示车道上方、右侧或左侧;应急救援通道路面应施划应急救援通道标线;
车道起点及每经过一个交叉口标绘一次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如交叉口间隔距离较长(如超过3km),也可视情况在适当地点增加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
所述通道管控处理器是一个搭载通道管控模型的塔式服务器,所述通道管控模型包括应急救援通道分级、管控重点划分、应急响应等级确定、通道管控方法输出共四部分内容,第一步,将高速公路及快速路、主干路、主干路联络线进行分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通道;第二步,将不同等级通道相交的交叉口等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管控重点;第三步,将应急响应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第四步,依据不同的应急响应等级,输出对应的通道管控方法;
二、输入子系统
所述输入子系统中的特情数据库接口、应急救援触发装置用于采集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等部门的交通应急保障需求信息,应急救援触发装置为网页端信息采集启动按钮,根据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等单位不同的特情数据库接口,赋予不同用户的权限,并可在信息采集界面点击申请交通应急保障;所述输入子系统中的信息采集端为网页端信息采集页面,用户触发启动按钮后,进入信息采集页面,输入应急救援出发位置、到达位置、应急事件详情、预期救援线路等信息,点击提交后,救援信息数据实时传输至通道管控处理器。
三、发布子系统
所述发布子系统通过信息发布移动端将应急通道路线信息发布至沿线行驶车辆的驾驶人,提醒注意避让应急救援车辆、及时更换行驶路线,引导周围车辆;通过路侧广播发布注意避让信息,实现道路沿线全部车辆信息发布全覆盖;通过可变诱导显示屏发布救援通道的交通运行状况,提示应急救援车道的使用状态。
所述发布子系统的信息发布移动端与通道管控处理器相连,应急救援通道信息发布在用户手机端微博、微信等手机应用程序、车载交通广播等移动终端中,便于驾驶人及时掌握应急救援通道的使用状态,及时进行避让;
所述发布子系统的路侧广播是指安装在道路两侧的广播发射装置,路侧广播与通道管控处理器相连,一般由广播信号发生装置、信号传输装置和调制发射装置构成,用于发布注意避让信息,覆盖道路沿线全部车辆。
所述发布子系统的可变诱导显示屏是指安装在应急救援通道的电子标牌,可变诱导显示屏与通道管控处理器相连,可实时发布显示应急救援通道标志、发布应急救援通道的交通运行状况以及提示应急救援车道的使用状态,诱导驾驶人按照规定路线、规定车道行驶。
四、系统的连接、控制关系
参阅图2,在该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系统中,输入子系统与通道管控处理器相连,即应急救援触发装置与信息采集端相连,信息采集端与通道管控处理器相连,输入子系统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到通道管控处理器中;发布子系统与通道管控处理器相连,即通道管控处理器与信息发布移动端、路侧广播、可变诱导显示屏相连。
五、工作原理
当道路发生应急救援事件后,输入子系统中的应急救援触发装置被用户点击,开始调用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等单位不同的特情数据库接口,获取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等部门的交通应急保障需求信息,用户触发启动按钮后,需求信息传输至信息采集端,在信息采集页面补充输入应急救援出发位置、到达位置、应急事件详情等信息,点击提交后,救援信息数据实时传输至通道管控处理器。
通道管控处理器中的通道管控模型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分析确定不同的通道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输出警力警车部署、通道标识设置、诱导信息发布等管控策略,传输至发布子系统。
所述发布子系统通过信息发布移动端将应急通道路线信息发布至沿线行驶车辆的驾驶人,提醒注意避让应急救援车辆、及时更换行驶路线,引导周围车辆;通过路侧广播发布注意避让信息,实现道路沿线全部车辆信息发布全覆盖;通过可变诱导显示屏发布救援通道的交通运行状况,提示应急救援车道的使用状态。

Claims (7)

1.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输入子系统、通道管控处理器和发布子系统组成;
所述输入子系统由特情数据库接口、应急救援触发装置和信息采集端组成;
所述通道管控处理器是搭载通道管控模型程序的塔式服务器;
所述发布子系统由信息发布移动端、路侧广播和可变诱导显示屏组成;
输入子系统中的应急救援触发装置和信息采集端相连,输入子系统中的信息采集端与通道管控处理器相连,发布子系统中的信息发布移动端、路侧广播和可变诱导显示屏分别与通道管控处理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子系统中的特情数据库接口、应急救援触发装置用于采集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部门的交通应急保障需求信息,应急救援触发装置为网页端信息采集启动按钮,根据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等单位不同的特情数据库接口,赋予不同用户的权限,在信息采集界面点击申请交通应急保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子系统中的信息采集端为网页端信息采集页面,用户触发启动按钮后,进入信息采集页面,输入应急救援出发位置、到达位置、应急事件详情、预期救援线路信息,点击提交后,救援信息数据实时传输至通道管控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发布子系统通过信息发布移动端将应急通道路线信息发布至沿线行驶车辆的驾驶人,提醒注意避让应急救援车辆、及时更换行驶路线,引导周围车辆;通过路侧广播发布注意避让信息,实现道路沿线全部车辆信息发布全覆盖;通过可变诱导显示屏显示应急救援通道标志、发布应急救援通道的交通运行状况以及提示应急救援车道的使用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急救援通道是应急事件发生时,在消防、医疗、交警等救援站点与事发地之间,为应急救援车辆通行而设置的绿色通道;
所述应急救援通道设置应急救援通道标识,所述应急救援通道标识由应急救援通道标志、应急救援通道标线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急救援通道标志为指示标志,应急救援通道标志设在车道上方,在应急救援通道标志无法正对车道时,可以标注向右、向左箭头或不标注箭头;
应急救援通道标志表示该车道专供应急救援车辆行驶,其他车辆及行人不得进入;
应急救援通道标线由应急救援通道地面标识和车道线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急救援通道标志中字符R表示中间圆形的半径长度,其它图形的尺寸以中间圆形半径R的倍数表示。
CN202021624882.6U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 Active CN212694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4882.6U CN212694310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4882.6U CN212694310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94310U true CN212694310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01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24882.6U Active CN212694310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943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8423A (zh) * 2021-09-18 2021-12-17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一种基于高精度地图的应急救援通道调度决策系统
CN116631211A (zh) * 2023-05-24 2023-08-2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紧急车辆道路拥堵疏散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8423A (zh) * 2021-09-18 2021-12-17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一种基于高精度地图的应急救援通道调度决策系统
CN116631211A (zh) * 2023-05-24 2023-08-2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紧急车辆道路拥堵疏散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4494B (zh) 道路交通智能管理方法、系统及平台
CN212694310U (zh) 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
CN102737499B (zh) 基于移动通信的高速公路行车管理和诱导指挥系统及方法
CN105788312B (zh) 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快速道路可变限速控制方法
CN107490384B (zh) 一种基于城市路网的最优静态路径选择方法
CN103473939B (zh) 一种道路信号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675624B (zh) 一种高风险路段的行车风险控制方法
Piao et al. Safety impacts of variable speed limits-a simulation study
CN111913531A (zh) 一种道路应急救援通道规划与管理系统
CN104064046A (zh) 一种警情处置系统中的车辆分流方法及其系统
TW200945272A (en) An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marking, and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ies
Black et al. A traffic model for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arterial road space: a case study of Seoul's first experimental bus lane
CN112634636A (zh) 一种电子路牌式的移动路权系统
Norouzi Impact of Dynamic Message Signs on occurrence of road accidents
Reddy et al. Traffic operations and capacity analysis in india
Shinde et al.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CN114973731B (zh) 一种基于多终端联动的高速公路信息发布方法
Stephens et al. Technical report on prototype intelligent network flow optimization (INFLO) dynamic speed harmonization and queue warning.
Coleman et al. Speed management program in FHWA and NHTSA
CN115048912A (zh) 高速公路行车数据共享方法及应用
Wu et al. Intersection Traffic Safety Evaluation Using Potential Energy Filed Method
Sun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Road Traffic Safety Facilities in Hefei City
Eddy et al. Rural connected vehicle gap analysis: Factors impeding deployment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moving forward
Ding et al. Study on safety features of road and traffic facilities at the entrance of interchange area
Graham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mart City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