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9152U -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89152U
CN212689152U CN202020918526.9U CN202020918526U CN212689152U CN 212689152 U CN212689152 U CN 212689152U CN 202020918526 U CN202020918526 U CN 202020918526U CN 212689152 U CN212689152 U CN 212689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drain
cover plate
drain cover
filtering devic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185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海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Guang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Gu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Guang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Gu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185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89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89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891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包括地漏主体、过滤装置、地漏盖板和弹跳芯;在所述地漏主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的顶部,开口向上,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的底部,开口向下;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的进水口处;所述地漏盖板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上方,或者设置在所述出水口下方,或者设置在所述排水通道内;所述弹跳芯竖直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内;本实用新型具有在需要清理地漏的过滤装置上的毛发等污垢时,操作更方便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漏装置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0420080117.7,专利名称为分体式弹跳地漏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弹跳开关的防臭地漏。具有在关闭时封闭严密,且地漏开关状态可视的特点。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这种地漏不能有效过滤地面污水中夹杂的毛发等污垢,在排水的过程中,地面污水中夹杂的污垢在进入下水管道后,日积月累容易造成下水管道堵塞。且在实际使用时,毛发等污垢在排水的过程中,还会在地漏内部的部件上缠绕,造成地漏排水不畅,需要人们经常清理,如清理不及时会造成地漏堵塞,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和维护带来麻烦。
申请号为201520704139.4,专利名称为一种易拆防返溢地漏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过滤单元和弹跳机构的地漏。在排水的过程中,所述过滤单元可过滤毛发,减少毛发等污垢进入下水管道,从而减少下水管道堵塞情况的发生。
但是,所述过滤单元设置在地漏内部,排水空间受限,排水速度慢,且毛发等污垢积存在地漏内部深处,用户清理毛发等污垢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具有在需要清理地漏的过滤装置上的毛发等污垢时,操作更方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包括地漏主体、过滤装置、地漏盖板和弹跳芯;在所述地漏主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的顶部,开口向上,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的底部,开口向下,在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形成有排水通道;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的进水口处,规格与所述进水口相配合,用于过滤流入所述进水口的水流;所述地漏盖板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上方,或者设置在所述出水口下方,或者设置在所述排水通道内;所述弹跳芯竖直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内,包括上柱和下柱,所述上柱与所述地漏盖板固连,所述下柱与所述地漏主体固连;
当所述弹跳芯处于收缩状态时,或者当所述弹跳芯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与所述地漏主体配合封闭所述排水通道。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规格与所述过滤装置相配合的放置槽,所述过滤装置嵌装在所述的放置槽内;或者,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地漏主体固连;或者,所述过滤装置放置在所述的地漏主体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地漏盖板设置在地漏主体内,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出水口的正上方,所述地漏盖板与所述地漏主体之间有过水间隙,所述地漏盖板的规格与所述出水口相配合,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口;
所述弹跳芯上柱与所述地漏盖板固连,所述下柱与所述地漏盖板下方的地漏主体固连;
当所述弹跳芯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向下封闭所述出水口;当所述弹跳芯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向上离开所述出水口。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地漏盖板的顶面上沿竖直方向固连有开关连接柱,在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开关连接柱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开关连接柱纵向穿过所述第二通孔,顶端露于地面;所述开关连接柱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地漏盖板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积,在所述地漏盖板开合的过程中,所述开关连接柱的顶面不低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下缘;
或者,在所述地漏盖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在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第四通孔与所述上柱相配合的,所述上柱纵向向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顶面露于地面,所述上柱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缘固连,在所述地漏盖板开合的过程中,所述上柱的顶面不低于所述第四通孔的下缘。
更进一步的,所述地漏盖板设置在所述出水口正下方,与所述出水口相配合,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口;
所述地漏盖板包括固连在其顶面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柱固连,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作用下,所述地漏盖板随所述上柱相对于所述地漏主体上下移动。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柱相配合的第四通孔,所述上柱纵向向上穿过所述第四通孔,顶面露于地面,在所述地漏盖板开合的过程中,所述上柱的顶面不低于所述第四通孔的下缘;
当所述弹跳芯处于向上伸长的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向上封闭所述出水口;当所述弹跳芯处于向下收缩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向下离开所述出水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地漏盖板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内,位于所述出水口的正上方,与所述出水口相配合,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口;所述地漏盖板与所述地漏主体之间有过水间隙;
在所述的过滤装置上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地漏盖板纵向嵌装在所述第五通孔内;至少部分所述地漏盖板的侧面垂直于水平面,所述垂直于水平面的地漏盖板侧面与所述第五通孔相配合,在所述第五通孔内上下移动;在所述地漏盖板上下开合的过程中,所述地漏盖板的顶面不低于所述第五通孔的下缘;位于所述地漏盖板侧面与所述进水口内缘之间的过滤装置过滤流入所述进水口的水流;
当所述弹跳芯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向下封闭所述出水口;当所述弹跳芯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向上离开所述出水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地漏盖板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内,位于所述出水口的正上方,与所述出水口相配合,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口;所述地漏盖板与所述地漏主体之间有过水间隙;
至少部分所述地漏盖板的侧面垂直于水平面;在所述过滤装置的侧面与所述进水口内缘之间形成有地漏盖板安装口,所述地漏盖板安装口与垂直于水平面的地漏盖板侧面相配合,所述地漏盖板纵向嵌装在所述地漏盖板安装口内,在所述地漏盖板安装口上下移动;位于所述地漏盖板侧面与所述进水口内缘之间的过滤装置过滤流入所述进水口的水流;
当所述弹跳芯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向下封闭所述出水口;当所述弹跳芯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向上离开所述出水口;
在所述地漏盖板开合的过程中,所述地漏盖板的顶面不低于所述地漏盖板安装口的下缘。
更进一步的,所述地漏盖板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的上方,所述地漏盖板与所述进水口相配合,用于封闭所述进水口;在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弹跳芯相配合,所述弹跳芯竖直向上穿过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地漏盖板固连;
当所述弹跳芯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向下封闭所述进水口;当所述弹跳芯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向上离开所述进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地漏主体包括侧壁和底壁;所述地漏主体的侧壁垂直于水平面竖直设置,所述过滤装置嵌装在所述的进水口内;与所述侧壁相配合,所述地漏盖板设置在所述的地漏主体内,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下方;所述地漏盖板与所述地漏主体之间有过水间隙;
所述过滤装置放置在所述地漏盖板的顶面上,随所述地漏盖板上下移动;
或者,在所述地漏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柱相配合的第三通孔,所述上柱向上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缘与所述上柱固连,所述过滤装置放置在所述上柱的顶面上,随所述上柱上下移动;
当所述弹跳芯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向下封闭所述出水口;当所述弹跳芯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向上离开所述出水口。
进一步的,在排水时,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处的所述过滤装置露于地面,覆盖所述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装置的可排水面积更大,排水速度更快。同时,所述过滤装置设置更合理,用户在需要清理过滤装置上的毛发等污垢时,操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过滤装置;2、地漏盖板;3、弹跳芯;5、侧壁;6、底壁;7、进水口;8、出水口;9、第一支架;10、第一盖板主体;11、第一密封圈;13、第二支架;14、放置槽;15、开关连接柱;16、第二通孔;17、第三通孔;18、第四通孔;19、第二密封圈;20、第五通孔;21、地漏盖板安装口;24、第三支架;25、第二盖板主体;26、第三盖板主体;27、第三密封圈;28、第六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包括地漏主体、过滤装置1、地漏盖板2和弹跳芯3。
在所述地漏主体上设置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8,在所述进水口7和所述出水口8之间形成有排水通道;所述进水口7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的顶部,开口向上,所述出水口8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的底部,开口向下,所述出水口8低于所述进水口7。
地面污水从所述进水口7进入地漏主体,从所述出水口8排出地漏主体,所述出水口8与下水管道连通。所述过滤装置1设置在所述的进水口7处,覆盖所述进水口7,规格与所述进水口7相配合,用于过滤流入所述进水口7的水流;在排水时,所述过滤装置露于地面。
所述地漏盖板2设置在所述进水口7的上方,或者设置在所述出水口8的下方,或者设置在所述排水通道内,用于与所述地漏主体配合封闭所述排水通道;
所述弹跳芯3垂直于水平面竖直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内,包括上柱和下柱,所述上柱与所述地漏盖板2固连,所述下柱与所述地漏主体固连。
当所述弹跳芯3处于收缩状态时,或者当所述弹跳芯3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2与所述地漏主体配合封闭所述排水通道。
在所述的进水口7处设置有规格与所述过滤装置1相配合的放置槽14,所述过滤装置1嵌装在所述的放置槽14内;或者,所述过滤装置1与所述地漏主体固连;或者,所述过滤装置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内。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漏主体为开口向上的内凹壳体。所述出水口8位于所述进水口7的正下方;所述进水口7、出水口8沿水平面设置。所述进水口7和出水口8呈圆形。所述地漏盖板2为圆形板体,直径小于所述进水口7。
所述地漏盖板2设置在所述的地漏主体内,位于所述进水口7和所述过滤装置1的正下方,所述出水口8位于所述地漏盖板2的正下方,所述地漏盖板2设置在所述进水口7和出水口8之间。在所述地漏盖板2的边缘与所述地漏主体之间有过水间隙。所述地漏盖板2的规格与所述出水口8相配合,当地漏盖板2向下闭合时,封闭所述出水口8。
所述地漏盖板2包括第一盖板主体10和固连在第一盖板主体10上的第一密封圈11。所述第一盖板主体10采用不锈钢材料,包括第一顶板面、第一底板面和第一侧板面。所述第一密封圈11采用硅胶材料。在所述第一侧板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圈11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11套装在所述第一侧板面的凹槽上,凸出于所述的第一侧板面。所述地漏盖板2的第一顶板面低于所述进水口7的上缘。
所述过滤装置1为软质硅胶过滤网,在所述进水口7的上缘设置有与所述硅胶过滤网配合的放置槽14,所述硅胶过滤网嵌装在所述的放置槽14内,露于地面。
所述地漏盖板2设置在所述软质硅胶过滤网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顶板面与所述软质硅胶过滤网的下表面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便于排水。
所述弹跳芯3是现有技术,具体可参见申请号为200420080117.7,专利名称为分体式弹跳地漏的中国专利中的“按键回复式的弹子件”。本实施例中,所述弹跳芯3垂直于水平面,竖直设置在所述的地漏主体内。所述弹跳芯3上柱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底板面螺纹连接。
所述地漏主体包括第一支架9,所述第一支架9与所述出水口8的内缘焊接固连或者卡接。所述下柱与所述第一支架9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漏主体、弹跳芯3、所述第一支架9均采用不锈钢材料。
当用户需要封闭所述地漏主体的排水通道时,用户按压所述软质硅胶过滤网的上表面,所述软质硅胶过滤网在所述按压的作用力下向下凹入,推动所述地漏盖板2向下按压所述弹跳芯3,使所述弹跳芯3缩短,直至所述地漏盖板2闭合在所述的出水口8上,所述第一密封圈11贴合在所述出水口8的上缘。所述地漏盖板2闭合后,用户松开,所述软质硅胶过滤网恢复原形,覆盖所述进水口7,所述地漏盖板2保持封闭所述出水口8。
当用户需要排水时,用户再次按压所述软质硅胶过滤网的上表面,所述软质硅胶过滤网在所述按压的作用力下向下凹入,直至推动所述地漏盖板2再次向下按压所述弹跳芯3,所述弹跳芯3在按压后伸长,所述地漏盖板2随所述弹跳芯3上柱向上升起,所述第一密封圈11离开所述出水口8。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1的可排水面积更大,排水速度更快。所述过滤装置1露于地面,用户清理过滤装置1上的污垢时更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地漏主体呈开口向上的凹形,包括侧壁5和底壁6;所述过滤装置1为不锈钢过滤网,所述不锈钢过滤网嵌装在所述的放置槽14内。在所述第一顶板面上垂直于水平面纵向设置有开关连接柱15。在所述不锈钢过滤网上设置有与所述开关连接柱15相配合的第二通孔16;所述开关连接柱15纵向穿过所述不锈钢过滤网的第二通孔16,顶端露于地面,且高于所述不锈钢过滤网的上表面,底端与所述第一顶板面焊接固连或者螺纹连接。
所述开关连接柱15呈圆柱形,侧柱面与所述第二通孔16内缘相贴合。所述开关连接柱15水平方向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地漏盖板2水平方向的截面积。在所述地漏盖板2开合的过程中,所述开关连接柱15的顶面不低于所述第二通孔16的下缘。位于所述开关连接柱15的侧面与所述进水口7内缘之间的过滤装置1过滤流入所述进水口7的水流。
当用户需要封闭所述地漏主体的排水通道时,用户可按压所述开关连接柱15的顶端,推动所述地漏盖板2向下按压所述弹跳芯3,使所述弹跳芯3缩短,直至所述地漏盖板2闭合在所述的出水口8上。
当用户需要排水时,用户再次按压所述开关连接柱15的顶端,推动所述地漏盖板2向下按压所述弹跳芯3,使所述弹跳芯3伸长,所述地漏盖板2随所述弹跳芯3向上升起,所述第一密封圈11离开所述出水口8。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地漏主体呈开口向上的凹形,包括侧壁5和底壁6;所述过滤装置1为不锈钢过滤网,所述不锈钢过滤网嵌装在所述的放置槽14内。在所述第一盖板主体10上设置有第三通孔17,在所述不锈钢过滤网上设置有第四通孔18。所述弹跳芯3的上柱纵向向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17和第四通孔18,顶端露于地面。
所述第三通孔17和第四通孔18的规格与所述弹跳芯3的上柱相配合,所述上柱的侧柱面与所述第三通孔17的内缘焊接固连或者螺纹连接,所述上柱的侧柱面与所述第四通孔18的内缘相贴合。所述弹跳芯3上柱的顶端在所述地漏盖板2开关的过程中保持高于所述第四通孔18的下缘。所述上柱的侧柱面与所述第四通孔18的内缘在所述地漏盖板2开关的过程中保持贴合。位于所述上柱侧面与所述进水口7内缘之间的过滤装置1过滤流入所述进水口7的水流。
所述弹跳芯3的上柱呈圆柱形。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其他与实施例三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地漏主体呈开口向上的漏斗形。所述地漏盖板2设置在所述出水口8的正下方,所述地漏盖板2的规格与所述出水口8相配合,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口8。
所述地漏盖板2包括固连在其顶面上的第二支架13,所述地漏盖板2的顶面与所述第二支架13焊接固连,所述第二支架13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柱固连。在所述第二支架13的作用下,所述地漏盖板2随所述上柱同步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支架13采用不锈钢材料,穿过所述第一支架9。
当用户需要封闭所述地漏主体的排水通道时,用户按压所述上柱的顶端,所述弹跳芯3的上柱向上移动,所述地漏盖板2随所述弹跳芯3上柱向上升起,从下方向上封闭所述出水口8的下缘。
当用户需要排水时,用户再次按压所述上柱的顶端,所述弹跳芯3的上柱向下移动,所述地漏盖板2随所述弹跳芯3上柱向下下降,所述地漏盖板2随所述上柱向下离开出水口8。水流从所述进水口7流向所述出水口8,再从所述出水口8流入下水管道。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水管道套装所述出水口8的外侧,在所述地漏盖板2与所述下水管道内壁之间有过水间隙。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地漏主体呈开口向上的凹形,包括侧壁5和底壁6;所述过滤装置1为不锈钢过滤网,所述不锈钢过滤网嵌装在所述的放置槽14内。
所述第一盖板主体10呈开口向下的凹形,所述第一侧板面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第一密封圈11与所述第一侧板面的下部固连。
在所述的不锈钢过滤网上设置有第五通孔20,所述第五通孔20的内径与所述第一盖板主体10的规格相配合。
所述第一盖板主体10嵌装在所述第五通孔20内,所述第一密封圈11位于所述不锈钢过滤网的下方。所述第一顶板面露于地面。
在所述地漏盖板2上下开合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盖板主体10在所述第五通孔20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顶板面不低于所述第五通孔20的下缘。所述第一侧板面与所述第五通孔20的内缘保持贴合。位于所述第一侧板面与所述进水口7内缘之间的过滤装置1过滤流入所述进水口7的水流。
所述弹跳芯3上柱的顶端与所述内凹部分第一底板面螺纹连接。
当用户需要封闭所述地漏主体的排水通道时,用户按压所述第一顶板面,推动所述地漏盖板2向下按压所述弹跳芯3,使所述弹跳芯3缩短,直至所述第一密封圈11闭合在所述的出水口8上,所述地漏盖板2封闭所述出水口8。
当用户需要排水时,用户再次按压所述第一顶板面,推动所述地漏盖板2向下按压所述弹跳芯3,使所述弹跳芯3伸长,所述地漏盖板2随所述弹跳芯3上柱向上升起,所述第一密封圈11离开所述出水口8。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地漏主体呈开口向上的凹形,包括侧壁5和底壁6;所述过滤装置1为带有进水孔的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嵌装在所述的放置槽14内。
所述地漏盖板2包括第二盖板主体25和第二密封圈19,所述第二盖板主体25呈开口向下的凹形,外侧面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第二密封圈19与所述第二盖板主体25的底面固连,在所述第二盖板主体25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密封圈19配合的环形卡槽,所述第二密封圈19的上部嵌入所述的卡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19与所述出水口8相配合。
在所述过滤装置1的侧面与所述进水口7内缘之间形成有地漏盖板安装口21,所述地漏盖板安装口21设置在所述出水口8的正上方。
所述第二盖板主体25纵向嵌装在所述地漏盖板安装口21内,所述地漏盖板安装口21和地漏主体的侧壁与第二盖板主体25相配合。所述第二盖板主体25在所述地漏盖板安装口21上下移动;位于所述地漏盖板2侧面与所述进水口7内缘之间的过滤装置1过滤流入所述进水口7的水流;
所述弹跳芯3的上柱与内凹部分的第二盖板主体25的底面螺纹连接。
当用户需要封闭所述地漏主体的排水通道时,用户按压所述第二盖板主体25的顶面,推动所述地漏盖板2向下按压所述弹跳芯3,使所述弹跳芯3缩短,直至所述第二密封圈19与所述出水口8上缘贴合,所述地漏盖板2封闭所述出水口8。
当用户需要排水时,用户再次按压所述第二盖板主体25的顶面,推动所述地漏盖板2向下按压所述弹跳芯3,使所述弹跳芯3伸长,所述地漏盖板2随所述弹跳芯3上柱向上升起,所述第二密封圈19离开所述出水口8的上缘。
在所述地漏盖板2开合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盖板主体25的顶面不低于所述地漏盖板安装口21的下缘。
实施例七
如图7所示,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地漏主体呈开口向上的凹形,包括侧壁5和底壁6;所述地漏盖板2设置在所述进水口7的正上方,直径大于于所述进水口7。所述地漏盖板2的规格与所述进水口7的规格相配合,用于封闭所述进水口7。所述地漏盖板2为圆形板体。
所述地漏盖板2包括第三盖板主体26和固连在所述第三盖板主体26底面的第三密封圈27,固连方式与所述第二密封圈19与所述第二盖板主体25的固连方式相同。所述第三密封圈27与所述进水口7相配合。
所述过滤装置1为不锈钢过滤网,所述不锈钢过滤网嵌装在所述的放置槽14内。在所述过滤装置1上设置有第六通孔28,所述第六通孔28与所述弹跳芯3的上柱或者下柱相配合,所述弹跳芯3竖直向上穿过所述第六通孔28与所述地漏盖板2固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六通孔28与所述上柱相配合,所述上柱竖直向上穿过所述第六通孔28与所述地漏盖板2的底面螺纹连接。
当用户需要封闭所述地漏主体的排水通道时,用户按压所述地漏盖板2,所述地漏盖板2向下推动所述弹跳芯3,使所述弹跳芯3缩短,直至所述第三密封圈27闭合在所述的进水口7上缘,所述地漏盖板2封闭所述的进水口7。
当用户需要排水时,用户再次按压所述地漏盖板2,推动所述地漏盖板2向下按压所述弹跳芯3,使所述弹跳芯3伸长,所述地漏盖板2随所述弹跳芯3上柱向上升起,离开所述进水口7。
实施例八
如图8所示,其他与实施例七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六通孔28与所述弹跳芯3的下柱相配合。
所述地漏主体侧壁的顶部向外侧倾斜,所述不锈钢过滤网呈开口向下的凹形,嵌装在所述的进水口7内,规格与所述进水口7和所述侧壁配合。所述不锈钢过滤网放置在所述的侧壁上,或者与所述侧壁粘接固连。
实施例九
如图9所示,其他与实施例七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不锈钢过滤网呈开口向下的凹形,嵌装在所述的进水口7内,规格与所述地漏主体配合。所述不锈钢过滤网放置在所述的底壁上,或者与所述底壁粘接固连。
所述地漏主体包括第三支架24,所述第三支架24与所述出水口8上缘的底壁焊接固连,所述下柱与所述第三支架24螺纹连接。
实施例十
如图10所示,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地漏主体呈开口向上的凹形,包括侧壁5和底壁6;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嵌装在所述的进水口7内,放置在所述的第一顶板面上,覆盖所述的进水口7。
所述过滤装置1可以为不锈钢过滤网,或者为海绵片,或者为软质硅胶过滤网。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1为不锈钢过滤网,所述不锈钢过滤网呈圆形,规格与所述进水口7和所述侧壁相配合。
所述侧壁5垂直于水平面竖直设置,所述侧壁5的上缘形成所述进水口7。所述不锈钢过滤网的外缘与所述进水口7的内缘相贴合。所述不锈钢过滤网的外缘不高于所述进水口7的上缘。所述不锈钢过滤网和所述地漏盖板2沿水平面设置。
当用户需要封闭所述地漏主体的排水通道时,用户按压所述不锈钢过滤网的上表面,所述不锈钢过滤网推动所述第一盖板主体10按压所述弹跳芯3,所述弹跳芯3在按压下缩短,所述地漏盖板2随所述弹跳芯3向下闭合,闭合后,所述第一密封圈11贴合在所述出水口8的上缘,所述地漏盖板2封闭所述出水口8。所述不锈钢过滤网随所述地漏盖板2向下移动,所述不锈钢过滤网的外缘沿所述侧壁5向下滑动,与所述侧壁5保持贴合。
当用户需要排水时,用户再次按压所述不锈钢过滤网的上表面,所述弹跳芯3在按压下向上伸长,所述地漏盖板2随所述弹跳芯3向上升起,所述第一密封圈11离开所述出水口8。所述不锈钢过滤网随所述地漏盖板2向上移动。升起后,所述不锈钢过滤网的外缘不高于所述进水口7的上缘,且所述不锈钢过滤网的外缘与所述进水口7的内缘相贴合。
实施例十一
如图11所示,其他与实施例十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盖板主体10上设置有第三通孔17,所述第三通孔17的规格与所述弹跳芯3的上柱相配合。所述弹跳芯3的上柱纵向穿过所述第三通孔17,所述第三通孔17的内缘与所述上柱的侧面焊接固连或者螺纹连接。
所述过滤装置1放置在所述弹跳芯3上柱的顶面上。本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过滤网与所述地漏盖板2之间留有间隙。
相对于实施例十,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1的可排水面积更大。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主体、过滤装置(1)、地漏盖板(2)和弹跳芯(3);
在所述地漏主体上设置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8),所述进水口(7)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的顶部,所述出水口(8)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的底部,在所述进水口(7)和所述出水口(8)之间形成有排水通道;
所述过滤装置(1)设置在所述的进水口(7)处,规格与所述进水口(7)相配合,用于过滤流入所述进水口(7)的水流;
所述地漏盖板(2)设置在所述进水口(7)上方,或者设置在所述出水口(8)下方,或者设置在所述排水通道内;
所述弹跳芯(3)竖直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内,包括上柱和下柱,所述上柱与所述地漏盖板(2)固连,所述下柱与所述地漏主体固连;
当所述弹跳芯(3)处于收缩状态时,或者当所述弹跳芯(3)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2)与所述地漏主体配合封闭所述排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进水口(7)处设置有规格与所述过滤装置(1)相配合的放置槽(14),所述过滤装置(1)嵌装在所述的放置槽(14)内;
或者,所述过滤装置(1)与所述地漏主体固连;
或者,所述过滤装置(1)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漏盖板(2)设置在地漏主体内,位于所述过滤装置(1)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出水口(8)的正上方,所述地漏盖板(2)与所述地漏主体之间有过水间隙,所述地漏盖板(2)的规格与所述出水口(8)相配合,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口(8);
所述弹跳芯(3)上柱与所述地漏盖板(2)固连,所述下柱与所述地漏盖板(2)下方的地漏主体固连;
当所述弹跳芯(3)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2)向下封闭所述出水口(8);当所述弹跳芯(3)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2)向上离开所述出水口(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地漏盖板(2)的顶面上沿竖直方向固连有开关连接柱(15),在所述过滤装置(1)上设置有与所述开关连接柱(15)相配合的第二通孔(16),所述开关连接柱(15)纵向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6),顶端露于地面;所述开关连接柱(15)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地漏盖板(2)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积,在所述地漏盖板(2)开合的过程中,所述开关连接柱(15)的顶面不低于所述第二通孔(16)的下缘;
或者,在所述地漏盖板(2)上设置有第三通孔(17),在所述过滤装置(1)上设置有第四通孔(18),所述第三通孔(17)、第四通孔(18)与所述上柱相配合的,所述上柱纵向向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17)和第四通孔(18),顶面露于地面,所述上柱与所述第三通孔(17)的内缘固连,在所述地漏盖板(2)开合的过程中,所述上柱的顶面不低于所述第四通孔(18)的下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漏盖板(2)设置在所述出水口(8)正下方,与所述出水口(8)相配合,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口(8);
所述地漏盖板(2)包括固连在其顶面上的第二支架(13),所述第二支架(13)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柱固连,在所述第二支架(13)的作用下,所述地漏盖板(2)随所述上柱相对于所述地漏主体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过滤装置(1)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柱相配合的第四通孔(18),所述上柱纵向向上穿过所述第四通孔(18),顶面露于地面,在所述地漏盖板(2)开合的过程中,所述上柱的顶面不低于所述第四通孔(18)的下缘;
当所述弹跳芯(3)处于向上伸长的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2)向上封闭所述出水口(8);当所述弹跳芯(3)处于向下收缩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2)向下离开所述出水口(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漏盖板(2)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内,位于所述出水口(8)的正上方,与所述出水口(8)相配合,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口(8);所述地漏盖板(2)与所述地漏主体之间有过水间隙;
在所述的过滤装置(1)上设置有第五通孔(20),所述地漏盖板(2)纵向嵌装在所述第五通孔(20)内;至少部分所述地漏盖板(2)的侧面垂直于水平面,所述垂直于水平面的地漏盖板(2)侧面与所述第五通孔(20)相配合,在所述第五通孔(20)内上下移动;在所述地漏盖板(2)上下开合的过程中,所述地漏盖板(2)的顶面不低于所述第五通孔(20)的下缘;位于所述地漏盖板(2)侧面与所述进水口(7)内缘之间的过滤装置(1)过滤流入所述进水口(7)的水流;
当所述弹跳芯(3)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2)向下封闭所述出水口(8);当所述弹跳芯(3)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2)向上离开所述出水口(8)。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漏盖板(2)设置在所述地漏主体内,位于所述出水口(8)的正上方,与所述出水口(8)相配合,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口(8);所述地漏盖板(2)与所述地漏主体之间有过水间隙;
至少部分所述地漏盖板(2)的侧面垂直于水平面;在所述过滤装置(1)的侧面与所述进水口(7)内缘之间形成有地漏盖板安装口(21),所述地漏盖板安装口(21)与垂直于水平面的地漏盖板(2)侧面相配合,所述地漏盖板(2)纵向嵌装在所述地漏盖板安装口(21)内,在所述地漏盖板安装口(21)上下移动;位于所述地漏盖板(2)侧面与所述进水口(7)内缘之间的过滤装置(1)过滤流入所述进水口(7)的水流;
当所述弹跳芯(3)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2)向下封闭所述出水口(8);当所述弹跳芯(3)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2)向上离开所述出水口(8);
在所述地漏盖板(2)开合的过程中,所述地漏盖板(2)的顶面不低于所述地漏盖板安装口(21)的下缘。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漏盖板(2)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1)的上方,所述地漏盖板(2)与所述进水口(7)相配合,用于封闭所述进水口(7);在所述过滤装置(1)上设置有第六通孔(28),所述第六通孔(28)与所述弹跳芯(3)相配合,所述弹跳芯(3)竖直向上穿过所述第六通孔(28)与所述地漏盖板(2)固连;
当所述弹跳芯(3)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2)向下封闭所述进水口(7);当所述弹跳芯(3)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2)向上离开所述进水口(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漏主体包括侧壁(5)和底壁(6);所述地漏主体的侧壁(5)垂直于水平面竖直设置,所述过滤装置(1)嵌装在所述的进水口(7)内;与所述侧壁(5)相配合,所述地漏盖板(2)设置在所述的地漏主体内,位于所述过滤装置(1)的下方;所述地漏盖板(2)与所述地漏主体之间有过水间隙;
所述过滤装置(1)放置在所述地漏盖板(2)的顶面上,随所述地漏盖板(2)上下移动;
或者,在所述地漏盖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柱相配合的第三通孔(17),所述上柱向上穿过所述第三通孔(17),所述第三通孔(17)的内缘与所述上柱固连,所述过滤装置(1)放置在所述上柱的顶面上,随所述上柱上下移动;
当所述弹跳芯(3)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2)向下封闭所述出水口(8);当所述弹跳芯(3)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地漏盖板(2)向上离开所述出水口(8)。
CN202020918526.9U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89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8526.9U CN212689152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8526.9U CN212689152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89152U true CN212689152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88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1852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89152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891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89152U (zh)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
CN102392479B (zh) 一种水槽去水器
CN113737916A (zh)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地漏
CN2878543Y (zh) 新型单向排水密封防臭装置
CN212689153U (zh) 一种用于弹跳地漏的过滤装置
CN212689102U (zh) 一种手动启闭排水装置
CN202055333U (zh) 天台地漏
CN214657606U (zh) 一种可开关地漏
CN213390441U (zh) 一种防堵塞地漏
CN212689151U (zh) 一种可开关地漏
CN213773706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防臭地漏
CN211735687U (zh) 一种地漏上盖
CN113737918A (zh) 一种用于弹跳地漏的过滤装置
CN200955175Y (zh) 地漏的改进结构
CN113802653A (zh) 一种手动启闭排水装置
CN214657482U (zh)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下水器
CN212689156U (zh) 一种可开关水封地漏
CN211774248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下水管进水口装置
CN213805673U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防臭防渗漏排水器
CN113802675A (zh) 一种手动开关排水装置
CN218933328U (zh) 一种下水器
CN214302013U (zh) 一种新型陶瓷下水器
CN217119447U (zh) 一种基于液体过滤的纤维过滤芯结构
CN220598936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檐排水集水结构
CN211774414U (zh) 一种可封闭地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