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9670U - 一种人员消毒通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员消毒通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9670U
CN212679670U CN202020252566.4U CN202020252566U CN212679670U CN 212679670 U CN212679670 U CN 212679670U CN 202020252566 U CN202020252566 U CN 202020252566U CN 212679670 U CN212679670 U CN 212679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infection
equipment
chamber
temperature
perso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525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隰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ing Technology (Wuxi)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Yusi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si Technology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si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525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79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9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9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员消毒通道,消毒通道包括除尘室、雾化消毒室和高温消毒室,各室之间利用隔离设备相间隔,在除尘室内或外设有一非接触式测温设备,在采集的人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隔离设备才开启,供来访人员进入消毒通道内。本实用新型的消毒通道对来访人员进行三道消毒工序,充分去除、灭活来访人员身上的携带的有害菌、病毒被,避免了人员交叉感染。

Description

一种人员消毒通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毒防疫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人员消毒通道。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愈加关注。特别是在冬季、春季流行病高发季节,流行性感冒、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各种传染病,往往会通过人流密集的各种公共场所扩散、蔓延,因此,一有疫情,人们就不敢涉足人流较多的公共场所。但是对于因工作或生活需要而不得不外出的人群,则必须选择用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来保护自己,但是戴口罩并非可以百分之百的达到防疫的效果,仍然存在被传染的可能性。译
目前对于机场、车站、大型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进行防疫消毒时,几乎全靠人工喷药,操作人员需全副武装,佩戴防毒面具,背负喷药器械进行喷雾操作,其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因药液压力小,雾化程度不高,所以防疫消毒效果较差,更主要的缺陷是由于这些场合人员流动性大,即使对场所进行防疫消毒后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清洁度,但是随着人员的来去流动,必定还是会将病毒带入并相互传染。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员消毒通道,用于解决上述公共场合防疫消毒措施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员消毒通道,包括:
室内设有除尘设备的除尘室,
室内设有雾化消毒设备的雾化消毒室,
以及,室内设有高温消毒设备的高温消毒室,
所述除尘室、所述雾化消毒室和所述高温消毒室之间分别利用隔离设备相间隔;
所述人员消毒通道还包括一电性连接所述隔离设备的控制装置和一非接触式测温设备,该非接触式测温设备与所述控制装置利用控制信号线连接,
所述非接触式测温设备设于所述除尘室内,
所述控制装置依据所接收到的所述非接触式测温设备采集的人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生成的第一电压信号,控制所述除尘室和所述雾化消毒室间的隔离设备开启。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除尘室内还设有一非接触式打卡设备,所述非接触式打卡设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信号线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以及所述非接触式打卡设备打开成功过生成的第二电压信号时,控制所述除尘室和所述雾化消毒室间的隔离设备开启。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除尘设备为一风淋机。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消毒设备包括西区装置和若干个超声波雾化设备,所述雾化消毒设备的喷口置于所述雾化消毒室顶部,吸取装置的吸气口置于所述雾化消毒室底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人员消毒通道,包括:
室内设有除尘设备的除尘室,
室内设有雾化消毒设备的雾化消毒室,
以及,室内设有若干个高温消毒设备的高温消毒室,
所述除尘室、所述雾化消毒室和所述高温消毒室之间分别利用隔离设备相间隔;
所述人员消毒通道还包括一电性连接所述隔离设备的控制装置和一非接触式测温设备,该非接触式测温设备与所述控制装置利用控制信号线连接,
所述非接触式测温设备设于所述除尘室外,
所述控制装置依据所接收到的所述非接触式测温设备采集的人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生成的第一电压信号,控制所述除尘室入口处的隔离设备开启。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除尘室内还设有一非接触式打卡设备,所述非接触式打卡设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信号线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以及所述非接触式打卡设备打开成功过生成的第二电压信号时,控制所述除尘室和所述雾化消毒室间的隔离设备开启。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除尘设备为一风淋机。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消毒设备包括西区装置和若干个超声波雾化设备,所述雾化消毒设备的喷口置于所述雾化消毒室顶部,吸取装置的吸气口置于所述雾化消毒室底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人员消毒通道,对来访人员进行除尘、雾化消毒、高温消毒这三道消毒工序,保证了来访人员身上的携带的有害菌、病毒被充分去除、灭活,避免了人员交叉感染,具有防疫速度快,效果好,节约人力成本等优点。
同时,在除尘室内安装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用于对来访人员的体温检测,当人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则除尘室和雾化消毒室间的隔离设备不开启,拒绝人员通过人员消毒通道;而当人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同时打卡失败时,同样不开启除尘室和雾化消毒室间的隔离设备,节约程序。
另外,非接触式测温设备和非接触式打卡设备,保证了人员在测温和打卡时不会将携带的病毒或病菌附着到设备上,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人员消毒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人员消毒通道中除尘室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人员消毒通道中除尘室于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人员消毒通道中高温消毒室于另一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人员消毒通道于一实施例的控制框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人员消毒通道中除尘室于一实施例的控制框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方法于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方法于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员消毒通道是由左右两侧的墙体、通道顶端,以及底板合围形成的矩形体结构,该矩形体结构一对侧相通形成为人员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人员消毒通道利用多个隔离设备将其分隔成除尘室1、雾化消毒室2、高温消毒室3,确保各个室内空间的密闭性。该人员消毒通道可安装在例如学校、车站、写字楼等入口处,人员通过该设备进入室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请参阅图1和图5,人员消毒通道还包括一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和一电性连接各个隔离设备的控制装置5,该控制装置5可以采用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等终端设备,可在控制装置5内设置用于控制隔离设备的控制程序,通过控制装置5控制隔离设备的开启。
请参阅图1~图3,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可以设置于除尘室1内或除尘室1外,进行非接触式测量人体温度,本实施例中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可以采用如HY-2005B红外热成像测温仪,此类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通常包括有红外探测器、转换器、单片机等组成部件,控制装置5与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电性连接,例如利用采用USB线将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的数据输出接口与控制装置5的数据输入接口相连,实现控制装置5和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5依据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的电信号控制隔离设备开启或关闭。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可以设置于除尘室1内,如图1和图2所示,在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采集到的人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如37℃)时,生成第一电压信号并传输给控制装置5,控制装置5控制除尘室1和雾化消毒室2之间的隔离设备开启,供来访人员进入雾化消毒室2内;反之,则控制除尘室1入口处的隔离设备开启,供来访人员走出除尘室1。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可以设置于除尘室1外,如图3所示,在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采集到的人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生成第一电压信号并传输给控制装置 5,则控制除尘室1入口处的隔离设备开启,来访人员进入除尘室1内;反之,则拒绝该来访人员进入。
人体温度可以直观的反映出人体状态,在除尘室1内或外时,对来访人员的人体温度利用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进行采集,可以直观分辨出当前来访人员的身体状态是否欠佳,例如,当来访人员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时,直观的指标即为体温升高。当来访人员温度欠佳时,则可利用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识别出,从而无需进行后续消毒措施,节省程序。
另外,采用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可以与人体或来访人员所携带的物品不直接接触,避免了设备自身沾染到病毒,避免交叉感染。
需要说明的是,隔离设备可包括一隔离门,如图1所示,将除尘室1、雾化消毒室2、高温消毒室3各自隔开,隔离门可以为电动隔离门,该电动隔离门通常具备有主控制器、感应探测器、同步皮带等部件,该电动隔离门可采购市面上如写字楼常用的电动感应玻璃门,这里针对其现有结构不展开叙述。控制装装置可以通过利用控制信号线连接到该电动门的主控制器,通过主控制器控制其隔离门的开启或关闭。其中,为进一步限制进入除尘室1内的人员流程,隔离设备还可包括在除尘室1的入口和出口处分别设置第一闸机14和第二闸机15,如图2和图3所示,与同侧的隔离设备相配合,该第一闸机14和第二闸机15可以采用如西莫罗公司的智能摆闸,可以分别将第一闸机14和第二闸机15内的控制器利用控制信号线连接控制装置5,由控制装置5控制其开启和关闭,通常,第一闸机14和第二闸机15的动作与同侧段的隔离门动作相一致。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人员消毒通道中还可包括一报警器,例如蜂鸣器,报警器可以利用控制信号线连接控制装置5或是直接连接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单片机相连接,当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人体温度超过37℃,则报警器发出警报。
请参阅图1至图3,在除尘室1的室内还安装有一除尘设备12,该除尘设备12为一风淋机,用于吹落附着在来访人员衣物上的灰尘、气溶胶,与此同时,风淋机内的高压风机将风淋区内的空气通过高压风机压入静压箱内,经过高效过滤器12过滤后的洁净气流由可旋转喷嘴122从各方向喷射至人身上,从而有效、迅速地去除来访人员身上所携带的灰尘、气溶胶。其中,风淋机具备有风淋室控制器,用于控制高压风机、静压箱、过滤器12、喷嘴122的动作,由于风淋机属于现有设备,这里不做过多阐述。
进一步地,风淋机的风淋室控制器利用控制信号线连接控制装置5,当来访人员进入除尘室1内,控制装置5在接收到从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传输而来的第一电压信号后,控制风淋室控制器运行。
通常,风淋室控制器预设有每次风淋机工作的第一预设时间,风淋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风淋机停止工作,此时风淋室控制器可生成电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5,控制装置5控制除尘室1和雾化消毒室2间的隔离设备开启。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风淋机始终处于运行状态,控制装置5具有计时器,控制装置5 在接收到第一电压信号后,计时器开始计时直至达到预设的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装置5控制除尘室1和雾化消毒室2的隔离设备开启。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除尘室1的室内还可安装有一非接触式打卡设备13,如图2、图3 和图6所示,可采用例如虹膜识别设备(韩国CMI虹膜识别设备EF-45)、人脸识别设备(法国Morpho三维人脸识别仪),在非接触式打卡设备13中预先录入有多个用户信息(如虹膜信息、人脸信息),当非接触式打卡设备13所检测到来访人员的人员信息(如虹膜信息)与预设的用户信息相匹配时,则非接触式打卡设备13生成第二电压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5,否则,非接触式打卡设备13生成第三电压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5,或是直接不产生第三电压信号。控制装置5在接收到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后,则可控制除尘室1和雾化消毒室2的隔离设备开启。
非接触式打卡设备13无需人员接触到打卡设备,即可完成打卡,避免了打卡设备沾染到病毒、有害菌,避免了交叉感染。
其中,非接触式打卡设备13可以在风淋机运行结束后由控制装置5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除尘室1两侧的隔离设备的开启还可以是监测人员通过开关设备(如开关面板)手动开启,开关设备直接利用信号线连接除尘室1两侧的隔离设备,当来访人员的体温、人员信息均满足条件后,可以由监测人员通过开关设备手动开启对应隔离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中,请参参阅图1和图5,在雾化消毒室2内安装有雾化消毒设备21,具体可采用超声波雾化设备,其中,雾化消毒设备21的喷口211安装在雾化消毒室2的顶部,通过雾化消毒设备21将液体消毒剂通过雾化手段分解到直径大小在微米级的细小消毒液颗粒。该细小消毒液颗粒可与附着在来访人员衣物上残留的有害菌、病毒(如新型冠状病毒)、尘埃物相粘接并溶解。需要说明的是,待雾化消毒室2内的细小消毒液颗粒充满整个雾化消毒室2内后才可将人员翻入。其中,在雾化消毒室2内可安装多个雾化消毒设备21同时工作,雾化后的细小消毒液颗粒从上往下充满整个雾化消毒室2。
如图1所示,在雾化消毒室2内还安装有一吸取装置,该吸取装置的吸气口212置于雾化消毒室2底部,在雾化消毒室2内雾化消毒设备21不断工作的同时,吸取装置将落至雾化消毒室2底部的细小消毒液颗粒吸收并净化处理排出室外或再送至雾化消毒设备21进行重复利用。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5还可在接收到第二电压信号,利用控制装置5内的计时器开始计时,直至达到预设的第二预设时间(如第二预设时间为10s),控制装置5控制开启雾化消毒室2和高温消毒室3之间的隔离设备开启,供来访人员进入高温消毒室3,此时计时器清零。
在本实用新型中,请参参阅图1、图4和图5,在高温消毒室3内放置有高温消毒设备,高温消毒设备包括若干个热风机31,热风机31吹出的热风温度控制在60℃,用于对来访人员的衣物进行高温消毒,同时,在高温消毒室3任一位置处开设若干个热风出口,可供热气排出室外。当使用多个热风机31时,可以将热风机31排列成两列形成一中间设有供来访人员行走的行走通道的高温消毒单元,来访人员在行走通道内行走的过程中,通道两侧的热风机31对来访人员进行全方位吹风,高温消毒。当然,热风机31还可安装在高温消毒室3外,在高温消毒室3任一位置处上开设一用于连接热风机31出口的热风进口。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5可以与热风机31的控制器利用控制信号线连接,用于控制热风机 31的开启,同时在控制装置5内计时器预设有第三预设时间。可以在控制装置5内的计时器达到第二预设时间后,清零后重新开始计时,此时控制装置5开启热风机31,计时器计算时间达到第三预设时间,控制装置5控制高温消毒室3出口处的隔离设备开启,供来访人员走出。
本实用新型的人员消毒通道,对来访人员进行除尘、雾化消毒、高温消毒这三道消毒工序,保证了来访人员身上的携带的有害菌、病毒被充分去除、灭活,避免了人员交叉感染,具有防疫速度快,效果好,节约人力成本等优点。
同时,在除尘室1内安装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用于对来访人员的体温检测,当人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则除尘室1和雾化消毒室2间的隔离设备不开启,拒绝人员通过人员消毒通道;而当人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同时打卡失败时,同样不开启除尘室1和雾化消毒室2 间的隔离设备,节约程序。
另外,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和非接触式打卡设备13,保证了人员在测温和打卡时不会将携带的病毒或病菌附着到设备上,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请参阅图7,针对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安装在除尘室1内,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消毒方法,包括:
S100,在来访人员进入除尘室1内时,利用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采集来访人员的人体温度。
S110,在人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开启除尘设备12,用于吹落来访人员衣物上附着的灰尘、气溶胶,并开启所述除尘室1和雾化消毒室2间的隔离设备。
S120,在所述来访人员进入所述雾化消毒室2时,利用雾化消毒室2内的雾化消毒设备 21对来访人员进行雾化消毒,溶解有害菌、病毒。
S130,在所述来访人员进入高温消毒室3时,利用高温消毒室3内的热风机31对来访人员的衣服进行高温消毒。
请参阅图8,针对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安装在除尘室1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消毒方法,包括:
S200,利用非接触式测温设备11在除尘室1外测量采集来访人员的人体温度,
S210,在人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开启所述除尘室1入口处的隔离设备,并开启除尘设备12,
S220,在所述来访人员进入所述雾化消毒室2时,利用所述雾化消毒室2内的雾化消毒设备21对所述来访人员进行雾化消毒,
S230,在所述来访人员进入高温消毒室3时,利用所述高温消毒室3内的高温消毒设备对所述来访人员进行高温消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人员消毒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设有除尘设备的除尘室,
室内设有雾化消毒设备的雾化消毒室,
以及,室内设有高温消毒设备的高温消毒室,
所述除尘室、所述雾化消毒室和所述高温消毒室之间分别利用隔离设备相间隔;
所述人员消毒通道还包括一电性连接所述隔离设备的控制装置和一非接触式测温设备,该非接触式测温设备与所述控制装置利用控制信号线连接,
所述非接触式测温设备设于所述除尘室内,
所述控制装置依据所接收到的所述非接触式测温设备采集的人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生成的第一电压信号,控制所述除尘室和所述雾化消毒室间的隔离设备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消毒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尘室内还设有一非接触式打卡设备,所述非接触式打卡设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信号线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以及所述非接触式打卡设备打开成功过生成的第二电压信号时,控制所述除尘室和所述雾化消毒室间的隔离设备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员消毒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设备为一风淋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消毒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消毒设备包括西区装置和若干个超声波雾化设备,所述雾化消毒设备的喷口置于所述雾化消毒室顶部,吸取装置的吸气口置于所述雾化消毒室底部。
5.一种人员消毒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设有除尘设备的除尘室,
室内设有雾化消毒设备的雾化消毒室,
以及,室内设有若干个高温消毒设备的高温消毒室,
所述除尘室、所述雾化消毒室和所述高温消毒室之间分别利用隔离设备相间隔;
所述人员消毒通道还包括一电性连接所述隔离设备的控制装置和一非接触式测温设备,该非接触式测温设备与所述控制装置利用控制信号线连接,
所述非接触式测温设备设于所述除尘室外,
所述控制装置依据所接收到的所述非接触式测温设备采集的人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生成的第一电压信号,控制所述除尘室入口处的隔离设备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员消毒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尘室内还设有一非接触式打卡设备,所述非接触式打卡设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信号线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以及所述非接触式打卡设备打开成功过生成的第二电压信号时,控制所述除尘室和所述雾化消毒室间的隔离设备开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人员消毒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设备为一风淋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员消毒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消毒设备包括西区装置和若干个超声波雾化设备,所述雾化消毒设备的喷口置于所述雾化消毒室顶部,吸取装置的吸气口置于所述雾化消毒室底部。
CN202020252566.4U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人员消毒通道 Active CN212679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2566.4U CN212679670U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人员消毒通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2566.4U CN212679670U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人员消毒通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9670U true CN212679670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92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52566.4U Active CN212679670U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人员消毒通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96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0545A (zh) * 2020-03-04 2021-09-07 鱼思科技(无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人员消毒通道及消毒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0545A (zh) * 2020-03-04 2021-09-07 鱼思科技(无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人员消毒通道及消毒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64065A1 (zh) 一种智能测温、消毒和自动分流通道装置
CN111160322A (zh) 一种智能生物安全防护通道
CN111265683A (zh) 一种具备检测消毒功能的通道及检测消毒方法
CN212679670U (zh) 一种人员消毒通道
CN212836880U (zh) 一种人员自动检测消毒防疫通道系统
CN105664208A (zh) 智能消毒器及智能消毒器控制系统
KR20050000283A (ko) 자동 손 살균 소독 장치
CN213687164U (zh) 一种具备安防功能的智能防疫通道
CN111627140A (zh) 一种智能防疫通道
CN212229713U (zh) 一种具有全身消毒功能的无接触式门禁装置
CN211797855U (zh) 一种非接触测温消毒装置
CN212317579U (zh) 多功能病毒智能消杀亭
CN113350545A (zh) 一种人员消毒通道及消毒方法
CN212671309U (zh) 一种基于体温监测自动消毒雾化的多功能隧道式安全通道
CN212037497U (zh) 智能微型疫情监测站
TWM601428U (zh) 消毒門禁管理系統
CN111292446A (zh) 智能消毒锁具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12547746U (zh) 一种智能消毒通道
CN212395461U (zh) 一种消毒室
CN205644253U (zh) 一种厨电系统控制装置
CN211675537U (zh) 一种公共场所移动快速监测杀菌消毒卡口装置
CN211751269U (zh) 一种可移动式的多功能杀菌消毒安全管理装置
CN212743520U (zh) 一种隔离采集装置
CN217404938U (zh) 一种全自动化的消毒仓
CN212490890U (zh) 快速检测消毒通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0

Address after: Room 153, Building C, No. 4 Longshan Road,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111

Patentee after: Lanting Technology (Wuxi)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999-8-a2-224, gaolang East Road, Wux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214072

Patentee before: Yusi Technology (Wux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