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7416U - 一种床头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床头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7416U
CN212677416U CN202021194852.6U CN202021194852U CN212677416U CN 212677416 U CN212677416 U CN 212677416U CN 202021194852 U CN202021194852 U CN 202021194852U CN 212677416 U CN212677416 U CN 212677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npn triod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external power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948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enm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henm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henm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henm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948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77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7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7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床头灯,包括;光感装置、环境亮度判断装置、亮度调节装置、色温调节装置及照明灯组,光感装置的输出端与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端与亮度调节装置的输入端及色温调节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照明灯组包括冷光子灯组LED1及暖光子灯组LED2,亮度调节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信号调节冷光子灯组的亮度,色温调节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信号调节暖光子灯组的亮度,外接电源与光感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通电开关S1。本实用新型根据环境亮度自动调节自身光源的色温和亮度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床头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头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不仅需要更多的节能照明产品,更需要融合节能和健康的智能照明产品。健康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睡眠,睡眠质量低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增加患疾病风险,影响情绪及心理健康,白天工作晚上睡觉是人类正常的节律,而光是影响身体昼夜节律的最大因素之一;同时光的强度与色温不当也会对人的视觉造成伤害。
现有技术中的照明灯具一般有下列几种类型:
1.普通照明灯,例如白炽灯、荧光灯、LED灯,通过安装不同位置和形式的开关去控制灯的开启和闭合,需要人工适时执行,不具备自动调节功能;
2.感应照明灯,例如采用光控、声控、红外和雷达感应等感知功能的照明灯具,主要优点在于节能,只有光照范围内有人活动时感应灯才会开启。但由于技术限制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声控需要足够的声音信号才能开启照明,无疑给周围环境带来麻烦、红外容易被背景噪声干扰、雷达感应有隔墙开灯不容易控制开灯区域等问题;
3.遥控照明灯,市场上的智能照明更多的是采用蓝牙、WI-F I、Z IGBEE、N-LOT、2.4GHz无线遥控等方式的远程调光调色温和开关照明控制,通常具有网络功能,其也需要人为控制。
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环境亮度的照明灯,可根据环境亮度自动调节自身光源的色温和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床头灯,具有根据环境亮度自动调节自身光源的色温和亮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床头灯,包括;光感装置、环境亮度判断装置、亮度调节装置、色温调节装置及照明灯组,所述光感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亮度调节装置的输入端及所述色温调节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照明灯组包括冷光子灯组LED1及暖光子灯组LED2,所述亮度调节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信号调节所述冷光子灯组的亮度,所述色温调节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信号调节所述暖光子灯组的亮度,外接电源与所述光感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通电开关S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户闭合第一手动通电开关S1后,光感装置检测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信息,并将环境亮度信息发送至环境亮度判断装置,亮度调节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信号调节冷光子灯组的亮度,色温调节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信号调节暖光子灯组的亮度,从而达到根据环境亮度自动调节自身光源的色温和亮度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光感装置包括第一电阻R1及光敏电阻RL,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光敏电阻RL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光敏电阻RL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光敏电阻RL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光敏电阻RL的阻值随着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的降低而升高,从而达到检测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信息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环境亮度判断装置包括高亮度比较单元、中亮度比较单元及低亮度比较单元,所述光感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高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感装置的输出端还与所述中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感装置的输出端还与所述低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光感装置采集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信息发送至高亮度比较单元、中亮度比较单元及低亮度比较单元,判断处于高亮度状态、中亮度状态还是低亮度状态,使得亮度调节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信号调节冷光子灯组的亮度,色温调节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信号调节暖光子灯组的亮度,进而达到调节床头灯的亮度及色温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高亮度比较单元包括高亮度电压比较器U1,所述光感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高亮度电压比较器U1的同相端电连接,所述高亮度电压比较器U1的反相端输入有第一基准电压Vref1,所述高亮度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亮度调节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基准电压Vref1代表高亮度最高阈值,当光感装置感应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低于高亮度最高阈值时,高亮度电压比较器U1的同相端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第一基准电压Vref1,高亮度电压比较器U1输出高电平。
进一步,所述中亮度比较单元包括中亮度电压比较器U2,所述光感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中亮度电压比较器U2的同相端电连接,所述中亮度电压比较器U2的反相端输入有第二基准电压Vref2,所述中亮度电压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所述亮度调节装置的输入端及所述色温调节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电压Vref1小于所述第二基准电压Vref2。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基准电压Vref2代表中亮度最高阈值,当光感装置感应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低于中亮度最高阈值时,中亮度电压比较器U2的同相端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第二基准电压Vref2,中亮度电压比较器U2输出高电平。
进一步,所述低亮度比较单元包括低亮度电压比较器U3,所述光感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低亮度电压比较器U3的同相端电连接,所述低亮度电压比较器U3的反相端输入有第三基准电压Vref3,所述低亮度电压比较器U3的输出端与所述亮度调节装置的输入端及所述色温调节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基准电压Vref2小于所述第三基准电压Vref3。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三基准电压Vref3代表低亮度最高阈值,当光感装置感应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低于低亮度最高阈值时,低亮度电压比较器U3的同相端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第三基准电压Vref3,低亮度电压比较器U3输出高电平。
进一步,所述亮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NPN三极管Q1、第一亮度分压器、第二NPN三极管Q2、第二亮度分压器及第三NPN三极管Q3,所述第一亮度分压器及所述第二亮度分压器均与所述冷光子灯组LED1串联,所述高亮度比较单元与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b电连接,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与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c之间串联有所述冷光子灯组LED1,所述中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b电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之间串联有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并联在所述第一亮度分压器上,所述低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基极b电连接,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与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c之间串联有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常闭触点并联在所述第二亮度分压器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高亮度比较单元输出高电平至第三NPN三极管Q3时,第三NPN三极管Q3导通,冷光子灯组LED1被点亮;中亮度比较单元输出高电平至第一NPN三极管Q1,第一NPN三极管Q1导通,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通电,第一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断开,第一亮度分压器通电,降低冷光子灯组LED1的亮度;低亮度比较单元输出高电平至第二NPN三极管Q2,第二NPN三极管Q2导通,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通电,第二继电器K2的常闭触点断开,第二亮度分压器通电,进一步降低冷光子灯组LED1的亮度,从而达到在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较高时,提供较为充足的照明;在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较低时,降低冷光子灯组LED1的亮度,满足照明的同时,防止亮度过高刺激用户的眼睛;在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更低时,进一步降低冷光子灯组LED1的亮度,满足照明的同时,防止亮度过高刺激用户的眼睛。
进一步,所述色温调节装置包括色温分压器、第四NPN三极管Q4及第五NPN三极管Q5,所述色温分压器与所述暖光子灯组LED2串联,所述中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NPN三极管Q5的基极b电连接,所述第五NPN三极管Q5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第五NPN三极管Q5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与所述第五NPN三极管Q5的集电极c之间串联有所述暖光子灯组LED2,所述低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NPN三极管Q4的基极b电连接,所述第四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第四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与所述第四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c之间串联有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所述第三继电器K3的常闭触点与所述色温分压器并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中亮度比较单元输出高电平至第五NPN三极管Q5时,第五NPN三极管Q5导通,暖光子灯组LED2被点亮。低亮度比较单元输出高电平至第四NPN三极管Q4时,第四NPN三极管Q4导通,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通电,第三继电器K3的常闭触点断开,色温分压器通电,降低暖光子灯组LED2的亮度,使得在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较低时,暖光子灯组LED2被点亮,降低床头灯的色温,满足照明的同时,防止色温过高刺激用户的眼睛;在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更低时,降低暖光子灯组LED2的亮度,满足照明的同时,防止亮度过高刺激用户的眼睛。
进一步,所述手动通电开关上还串联有定时断电开关。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本床头灯具备定时关闭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定时断电开关包括第二手动通电开关S2及通电延时继电器K4,外接电源与所述第二手动通电开关S2连接,外接电源与所述第二手动通电开关S2之间串联有所述通电延时继电器K4的线圈,所述通电延时继电器K4的常闭触点串联在所述第一手动通电开关S1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操作人员闭合第一手动通电开关S1后,闭合第二手动通电开关S2,使得通电延时继电器K4的线圈通电,床头灯工作,一段时间后,通电延时继电器K4的常闭触点断开,光感装置断开,床头灯停止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床头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床头灯用于展示定时断电开关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床头灯用于展示光感装置及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床头灯用于展示亮度调节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床头灯用于展示色温调节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
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床头灯,包括;光感装置、环境亮度判断装置、亮度调节装置、色温调节装置及照明灯组。光感装置的输出端与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端与亮度调节装置的输入端及色温调节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照明灯组包括冷光子灯组LED1及暖光子灯组LED2,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冷光子灯组LED1由多个白光LED灯珠组成,暖光子灯组LED2由多个黄光LED灯珠组成。亮度调节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信号调节冷光子灯组的亮度,色温调节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信号调节暖光子灯组的亮度,外接电源与光感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通电开关S1。
具体的,用户闭合第一手动通电开关S1后,光感装置检测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信息,并将环境亮度信息发送至环境亮度判断装置,亮度调节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信号调节冷光子灯组的亮度,色温调节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信号调节暖光子灯组的亮度,从而达到根据环境亮度自动调节自身光源的色温和亮度的效果。
参照图2,手动通电开关上还串联有定时断电开关,定时断电开关包括第二手动通电开关S2及通电延时继电器K4,外接电源与第二手动通电开关S2连接,外接电源与第二手动通电开关S2之间串联有通电延时继电器K4的线圈,通电延时继电器K4的常闭触点串联在第一手动通电开关S1上。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电延时继电器K4可选择为北京京德来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德力西JSZ3P系列的电子式时间继电器。
具体的,操作人员闭合第一手动通电开关S1后,闭合第二手动通电开关S2,使得通电延时继电器K4的线圈通电,床头灯工作,一段时间后,通电延时继电器K4的常闭触点断开,光感装置断开,床头灯停止工作。
参照图3,光感装置包括第一电阻R1及光敏电阻RL,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外接电源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光敏电阻RL的一端电连接,光敏电阻RL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与光敏电阻RL的连接节点与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光敏电阻RL的阻值随着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的降低而升高,从而达到检测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信息的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照明灯组对光感装置的影响,将光感装置安装在背离照明灯组的一侧。
参照图3,环境亮度判断装置包括高亮度比较单元、中亮度比较单元及低亮度比较单元,光感装置的输出端与高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光感装置的输出端还与中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光感装置的输出端还与低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高亮度比较单元包括高亮度电压比较器U1,光感装置的输出端与高亮度电压比较器U1的同相端电连接,高亮度电压比较器U1的反相端输入有第一基准电压Vref1,高亮度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亮度调节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还值得说明的是,高亮度比较单元还包括第五电阻R5及第六电阻R6,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外接电源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连接节点与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同相端连接,即输入第一基准电压Vref1。中亮度比较单元包括中亮度电压比较器U2,光感装置的输出端与中亮度电压比较器U2的同相端电连接,中亮度电压比较器U2的反相端输入有第二基准电压Vref2,中亮度电压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亮度调节装置的输入端及色温调节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基准电压Vref1小于第二基准电压Vref2。还值得说明的是,中亮度比较单元还包括第十五电阻R15及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与外接电源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六电阻R16的连接节点与第二电压比较器U2的反相端连接,即输入第二基准电压Vref2。低亮度比较单元包括低亮度电压比较器U3,光感装置的输出端与低亮度电压比较器U3的同相端电连接,低亮度电压比较器U3的反相端输入有第三基准电压Vref3,低亮度电压比较器U3的输出端与亮度调节装置的输入端及色温调节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基准电压Vref2小于第三基准电压Vref3。低亮度比较单元还包括第二十五电阻R25及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与外接电源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连接,第二十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五电阻R25和第十六电阻R26的连接节点与第三电压比较器U3的反相端连接,即输入第三基准电压Vref3。
具体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代表高亮度最高阈值,当光感装置感应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低于高亮度最高阈值时,高亮度电压比较器U1的同相端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第一基准电压Vref1,高亮度电压比较器U1输出高电平。第二基准电压Vref2代表中亮度最高阈值,当光感装置感应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低于中亮度最高阈值时,中亮度电压比较器U2的同相端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第二基准电压Vref2,中亮度电压比较器U2输出高电平。第三基准电压Vref3代表低亮度最高阈值,当光感装置感应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低于低亮度最高阈值时,低亮度电压比较器U3的同相端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第三基准电压Vref3,低亮度电压比较器U3输出高电平。
参照图4,亮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NPN三极管Q1、第一亮度分压器、第二NPN三极管Q2、第二亮度分压器及第三NPN三极管Q3。第一亮度分压器及第二亮度分压器均与冷光子灯组LED1串联,高亮度比较单元与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b电连接,第三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e接地,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与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c之间串联有冷光子灯组LED1。中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b电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接地,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与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之间串联有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第一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并联在第一亮度分压器上。低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NPN三极管Q2的基极b电连接,第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e接地,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与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c之间串联有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第二继电器K2的常闭触点并联在第二亮度分压器上。
具体的,高亮度比较单元输出高电平至第三NPN三极管Q3时,第三NPN三极管Q3导通,冷光子灯组LED1被点亮;中亮度比较单元输出高电平至第一NPN三极管Q1,第一NPN三极管Q1导通,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通电,第一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断开,第一亮度分压器通电,降低冷光子灯组LED1的亮度;低亮度比较单元输出高电平至第二NPN三极管Q2,第二NPN三极管Q2导通,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通电,第二继电器K2的常闭触点断开,第二亮度分压器通电,进一步降低冷光子灯组LED1的亮度,从而达到在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较高时,提供较为充足的照明;在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较低时,降低冷光子灯组LED1的亮度,满足照明的同时,防止亮度过高刺激用户的眼睛;在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更低时,进一步降低冷光子灯组LED1的亮度,满足照明的同时,防止亮度过高刺激用户的眼睛。
参照图5,色温调节装置包括色温分压器、第四NPN三极管Q4及第五NPN三极管Q5。色温分压器与暖光子灯组LED2串联,中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五NPN三极管Q5的基极b电连接,第五NPN三极管Q5的发射极e接地,第五NPN三极管Q5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与第五NPN三极管Q5的集电极c之间串联有暖光子灯组LED2。低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第四NPN三极管Q4的基极b电连接,第四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e接地,第四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与第四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c之间串联有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第三继电器K3的常闭触点与色温分压器并联。
具体的,中亮度比较单元输出高电平至第五NPN三极管Q5时,第五NPN三极管Q5导通,暖光子灯组LED2被点亮。低亮度比较单元输出高电平至第四NPN三极管Q4时,第四NPN三极管Q4导通,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通电,第三继电器K3的常闭触点断开,色温分压器通电,降低暖光子灯组LED2的亮度,使得在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较低时,暖光子灯组LED2被点亮,降低床头灯的色温,满足照明的同时,防止色温过高刺激用户的眼睛;在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更低时,降低暖光子灯组LED2的亮度,满足照明的同时,防止亮度过高刺激用户的眼睛。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用户闭合第一手动通电开关S1后,光感装置检测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信息,并将环境亮度信息发送至环境亮度判断装置,亮度调节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信号调节冷光子灯组的亮度,色温调节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信号调节暖光子灯组的亮度。操作人员闭合第一手动通电开关S1后,闭合第二手动通电开关S2,使得通电延时继电器K4的线圈通电,床头灯工作,一段时间后,通电延时继电器K4的常闭触点断开,光感装置断开,床头灯停止工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

Claims (3)

1.一种床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感装置、环境亮度判断装置、亮度调节装置、色温调节装置及照明灯组,所述光感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亮度调节装置的输入端及所述色温调节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照明灯组包括冷光子灯组LED1及暖光子灯组LED2,所述亮度调节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信号调节所述冷光子灯组的亮度,所述色温调节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出信号调节所述暖光子灯组的亮度,外接电源与所述光感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通电开关S1;
所述光感装置包括第一电阻R1及光敏电阻RL,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光敏电阻RL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光敏电阻RL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光敏电阻RL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环境亮度判断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环境亮度判断装置包括高亮度比较单元、中亮度比较单元及低亮度比较单元,所述光感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高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感装置的输出端还与所述中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感装置的输出端还与所述低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敏电阻RL的阻值随着床头灯周围的环境亮度的降低而升高;
所述高亮度比较单元包括高亮度电压比较器U1,所述光感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高亮度电压比较器U1的同相端电连接,所述高亮度电压比较器U1的反相端输入有第一基准电压Vref1,所述高亮度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亮度调节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中亮度比较单元包括中亮度电压比较器U2,所述光感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中亮度电压比较器U2的同相端电连接,所述中亮度电压比较器U2的反相端输入有第二基准电压Vref2,所述中亮度电压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所述亮度调节装置的输入端及所述色温调节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电压Vref1小于所述第二基准电压Vref2;
所述低亮度比较单元包括低亮度电压比较器U3,所述光感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低亮度电压比较器U3的同相端电连接,所述低亮度电压比较器U3的反相端输入有第三基准电压Vref3,所述低亮度电压比较器U3的输出端与所述亮度调节装置的输入端及所述色温调节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基准电压Vref2小于所述第三基准电压Vref3;
所述亮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NPN三极管Q1、第一亮度分压器、第二NPN三极管Q2、第二亮度分压器及第三NPN三极管Q3,所述第一亮度分压器及所述第二亮度分压器均与所述冷光子灯组LED1串联,所述高亮度比较单元与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b电连接,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与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c之间串联有所述冷光子灯组LED1,所述中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b电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之间串联有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并联在所述第一亮度分压器上,所述低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基极b电连接,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与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c之间串联有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常闭触点并联在所述第二亮度分压器上;
所述第一基准电压Vref1小于所述第二基准电压Vref2,所述第二基准电压Vref2小于第三基准电压Vref3;
所述色温调节装置包括色温分压器、第四NPN三极管Q4及第五NPN三极管Q5,所述色温分压器与所述暖光子灯组LED2串联,所述中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NPN三极管Q5的基极b电连接,所述第五NPN三极管Q5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第五NPN三极管Q5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与所述第五NPN三极管Q5的集电极c之间串联有所述暖光子灯组LED2,所述低亮度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NPN三极管Q4的基极b电连接,所述第四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第四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与所述第四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c之间串联有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所述第三继电器K3的常闭触点与所述色温分压器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通电开关上还串联有定时断电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断电开关包括第二手动通电开关S2及通电延时继电器K4,外接电源与所述第二手动通电开关S2连接,外接电源与所述第二手动通电开关S2之间串联有所述通电延时继电器K4的线圈,所述通电延时继电器K4的常闭触点串联在所述第一手动通电开关S1上。
CN202021194852.6U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床头灯 Active CN212677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4852.6U CN212677416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床头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4852.6U CN212677416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床头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7416U true CN212677416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18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94852.6U Active CN212677416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床头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74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4560B (zh) 一种自适应led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2223034B1 (ko) 조명 시스템 및 그를 위한 신호 변환 장치
CN201937890U (zh) 一种自适应led照明装置
CN210694444U (zh) 家用智能控制照明系统
CN214249295U (zh) 一种led灯具
CN204665152U (zh) 一种智能灯具
WO2019001405A1 (zh)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led球泡灯控制系统
CN203442573U (zh) 一种led节能保健台灯
CN104703361A (zh) 智能节能台灯
JP4888351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CN200997711Y (zh) 照明网络的自适应节能控制子系统
CN212677416U (zh) 一种床头灯
CN209693124U (zh) 智能照明控制装置及智能照明系统
CN210781434U (zh) 一种自动感应照明装置
CN205430718U (zh) 一种红外感应智能照明系统
CN204810596U (zh) 一种亮度能够双向双敏调节的灯具
CN213333918U (zh) 一种新型橱柜灯
CN205071413U (zh) 一种雷达感应的led照明灯具
CN201748266U (zh) 衣柜灯
CN205336612U (zh) 一种具有雷达扫描功能的灯具
CN211624328U (zh) 一种节能型灯光龙头
CN205987478U (zh) 一种微波感应光控led照明灯
CN110972357A (zh) 一种橱衣柜灯光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89349A (zh) 一种基于多段式休眠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CN215489604U (zh) 一种智能灯饰电子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