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5516U - 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及其主机 - Google Patents

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及其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5516U
CN212675516U CN202021733914.6U CN202021733914U CN212675516U CN 212675516 U CN212675516 U CN 212675516U CN 202021733914 U CN202021733914 U CN 202021733914U CN 212675516 U CN212675516 U CN 212675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waveguide
waveguide array
thermal power
display
power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39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超
韩东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Dongch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ongc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ongch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ongc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339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75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5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5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及其主机,主机包括:显示器;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显示器,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另一侧形成有与所述显示器相对的浮空实像;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对所述浮空实像的操作。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可以降低操控发电厂的难度,同时降低操作风险。

Description

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及其主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及其主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操控火力发电厂时,需要用手触控控制电脑上的按键或者直接操控仪器设备(例如锅炉、汽轮机等)上的按键,操控难度较大,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所述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具有易于操控和无接触、安全性能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包括:显示器;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显示器,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另一侧形成有与所述显示器相对的浮空实像;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对所述浮空实像的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通过设置无接触光学显示控制器,无接触光学显示控制器可以将显示器中呈现的图像光线经由平板透镜内第一、第二光波导阵列,产生偶次反射,使分散的光线经过此特殊结构平板透镜在另一面相同位置重新汇聚成实像,且像的位置在空中,例如:温度传感器和/或转速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以及电磁阀控制装置的按钮呈现在浮空实像上,用户可以通过浮空的虚拟按键对电磁阀进行控制,以限制锅炉的加料量,可以发现控制过程中不存在接触控制,由此可以降低操控发电厂的难度,同时降低一些安全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包括:多个反射单元层叠构成的第一光波导阵列和第二光波导阵列,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和所述第二光波导阵列在同一平面紧密贴合且正交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射单元的横截面为矩形,且沿所述反射单元的层叠方向的同一侧或两侧面设置有反射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射单元横截面宽和长分别为a和b,且满足:0.2mm<a<5mm,0.2mm<b<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或所述第二光波导阵列由45°斜向布置的多个平行排列的反射单元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和第二光波导阵列相互对应部分的波导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和所述第二光波导阵列之间正交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还包括两个透明基板,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和所述第二光波导阵列设置于两个所述透明基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还包括增透部件和视角控制部件,所述增透部件和所述视角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和所述第二光波导阵列之间;或所述增透部件和所述视角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之间;或所述增透部件和所述视角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光波导阵列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和所述第二光波导阵列之间,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与相邻的所述透明基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光波导阵列和相邻的所述透明基板之间均设置有光敏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机还包括:全反射镜,所述全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一侧且与所述显示器同侧设置,以将所述显示器的发出的光线反射给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包括:逆反射器和分束器,所述逆反射器和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分束器的同一侧且所述分束器将所述显示器的光线反射给所述逆反射器,所述分束器透射所述逆反射器的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逆反射器的表面设置有1/4波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学传感器为远近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干涉传感器、光栅传感器、编码器、光纤式传感器或CCD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包括:锅炉,所述锅炉具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电磁阀,所述锅炉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汽轮机,所述汽轮机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汽轮机具有转动轴和转速传感器,所述转动轴上设有叶片,从所述排气口吹送出的气流适于推动所述汽轮机的转动轴转动,所述转速传感器与所述转动轴连接以检测所述转动轴的转速;所述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所述主机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接触光学显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无接触光学显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无接触光学显示控制器的人机交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板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光波导阵列和第二光波导阵列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板透镜沿厚度方向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光波导阵列和第二光波导阵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板透镜的光路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板透镜的内部光路原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板透镜的成像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的增加全反射镜的无接触光学显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实施例的无接触光学显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火力发电厂1000,
主机100,
平板透镜1,显示器2,光学传感器3,浮空实像4,控制器主机5,
第一光波导阵列6,第二光波导阵列7,透明基板8,
反射单元9,反射膜10,光敏胶11,
全反射镜12,虚像13,逆反射器14,分束器15,1/4波片16,
锅炉300,汽轮机400,温度传感器500,转速传感器600,电磁阀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10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1000,包括:主机100、锅炉300和汽轮机400。
具体地,如图1所示,锅炉300具有进料口和排气口,进料口处设有电磁阀700,锅炉300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500,汽轮机400的一端与排气口连通,汽轮机400具有转动轴和转速传感器600,转动轴上设有叶片,从排气口吹送出的气流适于推动汽轮机400的转动轴转动,转速传感器600与转动轴连接以检测转动轴的转速。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进料口可以向锅炉300内添加燃料,随着燃料的燃烧,锅炉300的汽包内的水逐渐蒸发并形成高压气体,随后从排气口排向汽轮机400,这部分高压气流会冲击转动轴上的叶轮,并推动叶轮和转动轴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火力发电厂1000还包括发电机,发电机具有从动轴,从动轴与汽轮机的转动轴同步转动。
图2是火力发电厂1000的主机100的控制系统框图。主机100通过控制器主机5与温度传感器500、转速传感器600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且与电磁阀700电连接。主机100中设有控制器主机5、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光学传感器3和显示器2,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器2,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另一侧形成有与显示器2相对的浮空实像4。同时还包括这些装置的驱动电路和相关输入输出接口,图中省略示出。
温度传感器500设置在锅炉内,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主机5。同样,转速传感器600与转动轴连接以检测转动轴的转速,并将转速信息传递给控制器主机5。控制器主机5综合分析当前锅炉内燃料燃烧状态并与用户设定状态进行对比,从而发送控制信号至电磁阀700,实现增加或减少锅炉的加料量。
光学传感器3周期性检测用户的交互操作,包括点击、滑动等,并将交互信息传递至控制器主机5,控制器主机5根据内部指令集,判断用户的具体操作内容,如查看信息、模式设置等。同时将温度传感器500和转速传感器600检测的温度和转速信息,以及相关控制按钮和设置等UI操作界面传输至显示器2中进行图像显示。
另外,控制器主机5可以直接与显示器2集成在一起或置于主机100外部均可。控制指令内容也可以传递至外部装置(未示出),用以处理或控制外部装置,如控制警报器或消防设备等。
显示器2所显示图像发出的光线在经过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后都会在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另一边相同位置重新汇聚成像,从而在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另一侧形成与光波导相对称的浮空实像4,浮空实像4展示温度传感器500和转速传感器600检测的温度和转速信息,光学传感器3用于检测用户对浮空实像4的操作,光学传感器3用于将检测到的操作信号反馈至控制器主机5。
具体地,温度传感器500和/或转速传感器600可以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以及电磁阀700控制装置的按钮呈现在浮空实像上,用户可以通过浮空的虚拟按键对电磁阀700进行控制,以限制锅炉的加料量,由此可以降低操控火力发电厂1000的难度,同时降低一些安全风险。
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包括平板透镜1,平板透镜1可以包括由多个反射单元层叠构成的第一光波导阵列6和第二光波导阵列7,第一光波导阵列6和第二光波导阵列7阵列在同一平面紧密贴合且正交布置,在平板透镜1一侧放置显示器2,平板透镜1的另一侧形成有与显示器2相对的浮空实像4。
如图5和图6所示,平板透镜1包括两个透明基板8,以及置于两个透明基板8之间的第一光波导阵列6和第二光波导阵列7,其中,第一光波导阵列6和第二光波导阵列7的厚度相同。具体地,如图5所示,平板透镜1从显示器2一侧到浮空实像4一侧依次包括第一透明基板8、第一光波导阵列6、第二光波导阵列7和第二玻璃基板8。第一透明基板8和第二透明基板8均具有两个光学面,透明基板8在约390nm至约760nm的波长具有约90%至约100%的透射率,透明基板8材料包括玻璃、塑料、聚合物和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个,用于保护光波导阵列,以及滤去多余光线。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光波导阵列6和第二光波导阵列7紧密正交贴合后的强度足够,或安装的环境有厚度限制,则也可以只配置一个透明基板8或完全不配置透明基板8。
第一光波导阵列6和第二光波导阵列7由多个横截面为矩形的反射单元9组成,各反射单元9的长度由光波导阵列外围尺寸限制从而长短不一。如图6所示,第一光波导阵列6中反射单元9的延伸方向为X,第二光波导阵列7的反射单元9的延伸方向为Y,Z方向为光波导阵列的厚度方向。第一光波导阵列6和第二光波导阵列7中反射单元9的延伸方向(波导方向)相互垂直,即从Z方向(厚度方向)看,第一光波导阵列6和第二光波导阵列7之间正交布置,从而使正交两个方向光束会聚于一点,且保证物像面相对于等效负折射率平板透镜对称,产生等效负折射率现象,实现空中成像。
如图7所示,第一光波导阵列6或第二光波导阵列7由以用户视角偏转45°斜向布置的多个平行排布的反射单元9组成。具体地,第一光波导阵列6可由呈左下方向45°并排且横截面为矩形的反射单元9组成,第二光波导阵列7可由呈右下方向45°并排且横截面为矩形的反射单元9组成,两组光波导阵列中反射单元9的排列方向可以互换。光波导材料具有光学折射率n1,n1>1.4。
各反射单元9与其相邻的反射单元9之间存在两个交接面,如图8所示,各交接面之间由光敏胶11或热固胶接合,胶厚度为T1,T1>0.001mm。平板透镜1中相邻的第一光波导阵列6和第二光波导阵列7之间,第一光波导阵列6和透明基板8之间,以及第二光波导阵列7与透明基板8之间均设置有光敏胶11。
反射单元9的横截面为矩形,且沿反射单元9的层叠方向的同一侧或两侧面设置有反射膜10。具体地,在光波导排布方向上,各反射单元9两侧均镀有反射膜10,该反射膜10反射膜的材料可以为实现全反射的铝、银等金属材料或其他非金属化合物材料。反射膜10的作用是,防止光线因没有全反射而进入相邻光波导中形成杂光影响成像。也可以在反射膜10上添加介质膜,介质膜的作用是提高光反射率。
单个反射单元9的横截面宽a和横截面长b,满足0.1mm<a<5mm,0.1mm<b<5mm。在大屏幕显示时可以通过拼接多块光波导阵列来实现大尺寸需求。光波导阵列的整体形状根据应用场景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两组光波导阵列整体呈矩形结构,两对角的反射单元9为三角形,中间的反射单元9为梯形结构,单个反射单元9的长度不等,位于矩形对角线的反射单元9长度最长,两端的反射单元9长度最短。
此外,平板透镜1还包括增透部件和视角控制部件(未图示),增透部件可以提高平板透镜1的整体透过率,提高浮空实像4的清晰度和明亮度,视角控制部件可以用于消除浮空实像4的残像,降低图案的眩晕感,同时防止观察者从其他角度窥视到主机100内部,提升装置整体的美观度。增透部件和视角控制部件可以组合也可以分别独立设置在透明基板8与波导阵列的之间、两层波导阵列之间或透明基板8的外层。即,增透部件和视角控制部件设置在第一光波导阵列6和第二光波导阵列7之间;或增透部件和视角控制部件设置在透明基板8和第一光波导阵列6之间;或增透部件和视角控制部件设置在透明基板8和第二光波导阵列7之间。
具体地,如图9-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平板透镜的成像原理如下:
在微米结构上,使用相互正交的双层波导阵列结构,对任意光信号进行正交分解,原始信号被分解为信号X和信号Y两路相互正交信号,信号X在第一光波导阵列6,按照与入射角相同的反射角在反射膜10表面进行全反射,此时信号Y保持平行第一光波导阵列6,穿过第一光波导阵列6后,在第二光波导阵列7表面按照与入射角相同的反射角在反射膜10表面进行全反射,反射后的信号Y与信号X组成的反射后的光信号便与原始光信号成镜面对称。因此任意方向的光线经过此平板透镜1均可实现镜面对称,任意光源的发散光经过此平板透镜1便会在对称位置重新汇聚成浮空实像4,浮空实像4的成像距离与平板透镜1到像源(显示器2)距离相同,为等距离成像,且浮空实像4的位置在空中,不需要具体载体,直接把实像成现在空气中。因此,使用者所看到的空间中的影像即是实际存在的物体所散发出的光。
如图10所示,显示器2光源在经过主机100内部的平板透镜1后,在平板透镜1上发生上述过程,具体地,光线在第一光波导阵列6上的入射角为α1、α2和α3,光线在第一光波导阵列6上的反射角为β1、β2和β3,其中α1=β1,α2=β2,α3=β3,经过第一光波导阵列6反射后,在第二光波导阵列7上的入射角为γ1、γ2和γ3,在第二光波导阵列7上的反射角δ1、δ2和δ3,其中,γ1=δ1,γ2=δ2,γ3=δ3。
汇聚成像后的入射角分别为α1,α2,α3…..αn,像与平板透镜1的距离L,则成像在平板透镜1与原始光源(显示器2)的等间距L处,可视角ε为2倍max(α),所以如果光波导阵列的尺寸较小,仅在距离正面的一定距离才可看到影像;如果光波导阵列的尺寸变大,即可实现更大的成像距离,从而增大视野率。
优选地,平板透镜1与显示器2的夹角设置为为45°±5°的范围,可以更充分的利用平板透镜1的尺寸,同时获得比较好的成像质量和较小的残像影响。但如果对成像位置有其他需求,则也可以在牺牲部分成像质量的情况下选择其他角度。同样优选地,平板透镜1的大小设置为用户能够一眼看清整个显示器2所呈现的浮空实像4的画面,但如果实际使用时仅需要看到显示器2的部分内容,则平板透镜1的尺寸也可以根据实际显示画面自由调整大小和位置。
另外,以上主要表述了使用第一光波导阵列6和第二光波导阵列7的双层结构的平板透镜1的成像原理,如果将四周面均设有反射膜的多个立方柱状反射单元9在一层光波导阵列结构中沿X和Y方向均阵列排布,即将两层光波导阵列合并成一层,其成像原理也是一样的。同样也可以作为主机100的平板透镜1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主机100包括机壳,机壳上具有安装槽,显示器2和平半透镜1设在安装槽内。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显示器2和平半透镜1设置在安装槽内,可以有效保护显示器2和平半透镜1,而且可以使得实像呈现在空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的内壁上具有卡孔,显示器2和/或平半透镜1的外壁上具有与卡孔配合的卡勾。卡勾和卡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的优点,通过卡勾和卡孔的配合可以保证显示器2和平半透镜1在主机100上的安装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显示器2的成像模式可以包括RGB(红色、绿色、蓝色)光线二极管(LED)、LCOS(液晶附硅)器件、OLED(有机光线二极管)阵列、投影、激光、激光二极管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显示器或立体显示器。显示器2可以提供清晰、明亮且高对比度的动态图像光源,显示器2的亮度不低于500cd/m2,可以降低光路传播中由亮度损失造成的影响。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显示器2的显示图像表面进行可视角控制处理,可以减轻浮空实像4的残影,提高画面质量,也可以防止他人窥视,从而广泛应用到需要隐私信息保护的输入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光学传感器3为远近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干涉传感器、光栅传感器、编码器、光纤式传感器或CCD传感器。也就是说,光学传感器3的感应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远近红外、超声波、激光干涉、光栅、编码器、光纤式或CCD(电荷耦合器件)等。光学传感器3的感应区域与浮空实像4位于同一平面且包含浮空实像所处三维空间,可以根据安装空间、观看角度和使用环境选择最佳的感应形式,方便用户以最佳的姿态对浮空实像4进行操作,提高用户操作的灵敏度和便捷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控制器主机5与光学传感器3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传输数字或模拟信号,从而可以灵活控制主机100的体积,而且可以增强主机100的电气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光波导阵列6与第二光波导阵列7的厚度相同。由此,可以简化第一光波导阵列6与第二光波导阵列7结构的复杂度,降低第一光波导阵列6与第二光波导阵列7的制造难度,提升第一光波导阵列6与第二光波导阵列7的生产效率,减少第一光波导阵列6与第二光波导阵列7的生产成本。注意,此处的厚度相同包括一个相对的范围,并非是绝对相同,即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如果不影响空中成像质量,光波导阵列之间的厚度差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考附图12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1000。除主机100的结构有所不同外,其余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将省略对相同配置加上相同符号的重复描述。
该主机100结构的特征在于,在平板透镜1的显示器2所在一侧增加了一个全反射镜12。显示器2发出的光,先经过全反射镜12反射,然后进入平板透镜1中,最终在平板透镜1的另一侧汇聚,从而形成浮空实像4。光学传感器3和控制器主机5的功能和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可以看出,此实施例中,显示器2的光经过全反射镜12的反射后,等效的在全反射镜12的另一侧形成一个与显示器2等大且相对于全反射镜12呈面对称的虚像13,而浮空实像4实际上与虚像13相对于平板透镜1呈镜面对称。优选地,平板透镜1与虚像13的夹角设置为为45°±5°的范围,可以更充分的利用平板透镜1的尺寸,同时获得比较好的成像质量和较小的残像影响。但如果对成像位置有其他需求,则也可以在牺牲部分成像质量的情况下选择其他角度。同样优选地,平板透镜1和全反射镜12的大小设置为用户能够一眼看清整个显示器2所呈现的浮空实像4的画面,但如果实际使用时仅需要看到显示器2的部分内容,则平板透镜1的尺寸也可以根据实际显示画面自由调整大小和位置。
此实施例的效果是能够改变显示器2中显示画面的朝向,且显示器2可以设置的更靠近平板透镜1,在浮空实像4与平板透镜1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显著缩小主机100的整体厚度,从而可以更好的集成到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1000中。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主机100中设置多个全反射镜12(未图示),显示器2的光在其中多次反射,形成距离平板透镜1更远的虚像,从而可以进一步缩小主机100的厚度。
【第三实施例】
下面参考附图13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1000。除主机100的结构有所不同外,其余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将省略对相同配置加上相同符号的重复描述。
该主机100结构的特征在于,使用逆反射器14代替平板透镜1,同时增加了分束器15,使来自显示器2的光重新汇聚在空中,呈现浮空实像4。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成像原理如下:
显示器2发出的光,先通过分束器15反射到逆反射器14表面,分束器15具有半反射半透射的特点,这部分光线入射到逆反射器14的表面时,经过逆反射器14内部的微结构会再次发生反射,且反射光线从接近入射光线的反方向回去,此时,反射回去的光在经过分束器15时发生透射,从而在显示器2相对于分束器15面对称位置的空中形成浮空实像。
分束器15的作用是将一束光分成两束光,一束光透射另一束光反射,由金属膜或介质膜构成,本实施例中反射和透射的比例约为1:1,按原理来说可分为偏振式和非偏振式。
逆反射器14的表面具有逆反射效应,可令入射的光线从接近其入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反射回去,主要是表面覆盖有微玻璃珠或微棱镜结构,可以通过内部的微结构令入射光线发生折射和反射,使光沿入射方向的反方向出射。由于逆反射器14结构是比较传统的结构,此处不作过多描述。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可在逆反射器14的表面设置1/4波片16,如果从显示器2发出的光是线性偏振的,经过偏振式分束器15反射,然后通过1/4波片16进入逆反射器14,反射光线从接近入射光线的反方向返回后再次经过1/4波片16,此时显示器2发出的线偏振光的偏振面被旋转了90度,从而可以从偏振式分束器15射出并在空中汇聚成浮空图像4。用此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显示器2光的能量利用率,减少光强损失,从而提高浮空实像4的亮度。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显示器2亮度足够,或显示器2发出的光不是线性偏振,也可使用非偏振式分束器15,不设置1/4波片1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控制器主机5与光学传感器3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传输数字或模拟信号,从而可以灵活控制主机100的体积,而且可以增强主机100的电气稳定性。
下面参考附图12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1000。除主机100的结构有所不同外,其余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将省略对相同配置加上相同符号的重复描述。
该主机100结构的特征在于,在平板透镜1的显示器2所在一侧增加了一个全反射镜12。显示器2发出的光,先经过全反射镜12反射,然后进入平板透镜1中,最终在平板透镜1的另一侧汇聚,从而形成浮空实像4。光学传感器3和控制器主机5的功能和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可以看出,此实施例中,显示器2的光经过全反射镜12的反射后,等效的在全反射镜12的另一侧形成一个与显示器2等大且相对于全反射镜12呈面对称的虚像13,而浮空实像4实际上与虚像13相对于平板透镜1呈镜面对称。优选地,平板透镜1与虚像13的夹角设置为为45°±5°的范围,可以更充分的利用平板透镜1的尺寸,同时获得比较好的成像质量和较小的残像影响。但如果对成像位置有其他需求,则也可以在牺牲部分成像质量的情况下选择其他角度。同样优选地,平板透镜1和全反射镜12的大小设置为用户能够一眼看清整个显示器2所呈现的浮空实像4的画面,但如果实际使用时仅需要看到显示器2的部分内容,则平板透镜1的尺寸也可以根据实际显示画面自由调整大小和位置。
此实施例的效果是能够改变显示器2中显示画面的朝向,且显示器2可以设置的更靠近平板透镜1,在浮空实像4与平板透镜1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显著缩小主机100的整体厚度,从而可以更好的集成到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1000中。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主机100中设置多个全反射镜12(未图示),显示器2的光在其中多次反射,形成距离平板透镜1更远的虚像,从而可以进一步缩小主机100的厚度。
【第三实施例】
下面参考附图13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1000。除主机100的结构有所不同外,其余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将省略对相同配置加上相同符号的重复描述。
该主机100结构的特征在于,使用逆反射器14代替平板透镜1,同时增加了分束器15,使来自显示器2的光重新汇聚在空中,呈现浮空实像4。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成像原理如下:
显示器2发出的光,先通过分束器15反射到逆反射器表面,分束器15具有半反射半透射的特点,这部分光线入射到逆反射器14的表面时,经过逆反射器14内部的微结构会再次发生反射,且反射光线从接近入射光线的反方向回去,此时,反射回去的光在经过分束器15时发生透射,从而在显示器2相对于分束器15面对称位置的空中形成浮空实像。
分束器15的作用是将一束光分成两束光,一束光透射另一束光反射,由金属膜或介质膜构成,本实施例中反射和透射的比例约为1:1,按原理来说可分为偏振式和非偏振式。
逆反射器14的表面具有逆反射效应,可令入射的光线从接近其入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反射回去,主要是表面覆盖有微玻璃珠或微棱镜结构,可以通过内部的微结构令入射光线发生折射和反射,使光沿入射方向的反方向出射。由于逆反射器14结构是比较传统的结构,此处不作过多描述。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可在逆反射器14的表面设置1/4波片16,如果从显示器2发出的光是线性偏振的,经过偏振式分束器15反射,然后通过1/4波片16进入逆反射器14,反射光线从接近入射光线的反方向返回后再次经过1/4波片16,此时显示器2发出的线偏振光的偏振面被旋转了90度,从而可以从偏振式分束器15射出并在空中汇聚成浮空图像4。用此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显示器2光的能量利用率,减少光强损失,从而提高浮空实像4的亮度。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显示器2亮度足够,或显示器2发出的光不是线性偏振,也可使用非偏振式分束器15,不设置1/4波片1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器;
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显示器,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另一侧形成有与所述显示器相对的浮空实像;
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对所述浮空实像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包括:多个反射单元层叠构成的第一光波导阵列和第二光波导阵列,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和所述第二光波导阵列在同一平面紧密贴合且正交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的横截面为矩形,且沿所述反射单元的层叠方向的同一侧或两侧面设置有反射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横截面宽和长分别为a和b,且满足:0.2mm<a<5mm,0.2mm<b<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或所述第二光波导阵列由45°斜向布置的多个平行排列的反射单元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和第二光波导阵列相互对应部分的波导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和所述第二光波导阵列之间正交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还包括两个透明基板,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和所述第二光波导阵列设置于两个所述透明基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还包括增透部件和视角控制部件,所述增透部件和所述视角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和所述第二光波导阵列之间;或
所述增透部件和所述视角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之间;或
所述增透部件和所述视角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光波导阵列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和所述第二光波导阵列之间,所述第一光波导阵列与相邻的所述透明基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光波导阵列和相邻的所述透明基板之间均设置有光敏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全反射镜,所述全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一侧且与所述显示器同侧设置,以将所述显示器的发出的光线反射给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元件包括:逆反射器和分束器,所述逆反射器和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分束器的同一侧且所述分束器将所述显示器的光线反射给所述逆反射器,所述分束器透射所述逆反射器的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反射器的表面设置有1/4波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传感器为远近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干涉传感器、光栅传感器、编码器、光纤式传感器或CCD传感器。
14.一种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炉,所述锅炉具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电磁阀,所述锅炉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
汽轮机,所述汽轮机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汽轮机具有转动轴和转速传感器,所述转动轴上设有叶片,从所述排气口吹送出的气流适于推动所述汽轮机的转动轴转动,所述转速传感器与所述转动轴连接以检测所述转动轴的转速;
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的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所述主机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
CN202021733914.6U 2020-08-18 2020-08-18 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及其主机 Active CN212675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3914.6U CN212675516U (zh) 2020-08-18 2020-08-18 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及其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3914.6U CN212675516U (zh) 2020-08-18 2020-08-18 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及其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5516U true CN212675516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21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3914.6U Active CN212675516U (zh) 2020-08-18 2020-08-18 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及其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551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7552A (zh) * 2021-03-26 2021-07-02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空中成像功能的洗碗机及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3671711A (zh) * 2021-08-25 2021-11-19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系统以及车辆
EP4071526A1 (en) * 2021-03-26 2022-10-12 Alps Alpine Co., Ltd.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7552A (zh) * 2021-03-26 2021-07-02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空中成像功能的洗碗机及方法和存储介质
EP4071526A1 (en) * 2021-03-26 2022-10-12 Alps Alpine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3671711A (zh) * 2021-08-25 2021-11-19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系统以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75516U (zh) 非接触操控式火力发电厂及其主机
US11966056B2 (en) Augmented reality device and optical system thereof
CN213405315U (zh) 用于会议桌的成像装置及具有其的会议桌
CN212777559U (zh) 非接触操控式吸油烟机
US20110109528A1 (en) Wearable display apparatus
JP3197142U (ja) ミラー表示パネル
JP2014182280A (ja) 表示装置
WO2018151220A1 (ja) 光学装置
US11506886B2 (en) Spatial image display touch device
CN113945950A (zh) 电子设备及深度检测装置
CN213418830U (zh) 用于保险箱的无接触光学密码输入装置及具有其的保险箱
CN212777491U (zh) 非接触操控式燃气灶
CN113324265A (zh) 无接触操控式电磁炉及操作方法和存储介质
WO2020026586A1 (ja) 表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CN212777926U (zh) 非接触操控式电热水器
CN217503896U (zh) 一种非接触式空气净化器
CN214536740U (zh) 无触摸空调
CN212675541U (zh) 无接触光学密码输入装置及自动取款机
CN212675542U (zh) 非接触操控式自助加油机
CN108562964B (zh) 前置光源模组及反射式显示装置
US2008010077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optical concentrating layer
CN212777910U (zh) 非接触操控式燃气热水器
CN113154474A (zh) 无接触操控式微波炉及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1619823B2 (en) Optical system for displaying magnified virtual image
CN112902539A (zh) 冰箱及操作方法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