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3450U - 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73450U CN212673450U CN202020509544.1U CN202020509544U CN212673450U CN 212673450 U CN212673450 U CN 212673450U CN 202020509544 U CN202020509544 U CN 202020509544U CN 212673450 U CN212673450 U CN 2126734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indow
- indoor
- cabin
- purif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安于窗扇外,包括安装于用户的左右推拉式窗外墙体上的净化机本体,通过管道与净化机本体相连接并安于左右推拉式窗外侧的输风机构,安于室内任意位置的分离式电控装置;所述净化机本体内设有送风机、排风机、加湿装置、PTC加热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制冷装置、冷热交换装置、杀菌消毒装置、负离子发生器。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不占用左右推拉式窗及室内空间,不仅实现了外界洁净新风输送,还实现了室内空气净化,同时还向室内输送负离子以及对向室内输送的洁净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室内送风口和室内排风口上下之间的距离远,室内空气流动互不影响,同时室内送风口和室内排风口可以自由选择定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
背景技术
现生活中所使用的窗式新风净化器,一般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框架和窗扇之间占用左右推拉式窗空间,改变了原有的窗户外观,缩减了原有窗户的采光面积,同时现生活中的窗式新风净化器,一般在季节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冬季和夏季,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温差比较大,使用窗式新风净化器降低室内环境舒适度。
专利号为CN201610410335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它是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框架和窗扇之间,其缺点在于:它占用左右推拉式窗空间,直接降低左右推拉式窗采光度。它的上出风口位置固定,适用环境具有局限性。
专利号为CN201310257711.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转换式空气净化器”,是一种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框架和窗扇之间和室内左右推拉式窗表面的空气净化器,这种净化器它不仅占用了左右推拉式窗的空间,直接降低左右推拉式窗采光度,同时还改变了左右推拉式窗外观形象,影响了左右推拉式窗整体美观,而且由于出风口和室内进风口相隔很近,室内空气循环时,出来的风又回到了进风口,这样就形成小范围循环净化,净化效率低。
专利号为CN201621110430.X 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窗式新风净化器”,它不仅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框架和窗扇之间,占用窗体空间,同时它把进风机安置在高效率网的后面,把风送入高效组合滤网后在送入室内,把风强制憋入室内,从而达到新风净化效果,但是其缺点在于:送入室内的净化新风射程短,当室内压强大于或等于室外压强时,送入室内的净化新风又从左右推拉式窗的缝隙中流入室外,从而净化效率低。
专利号为CN201720636142.6 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窗式新风空气净化器”,它的风口安装在固定板一上,固定板一贴合窗扇,固定板一通过活动窗扇夹紧在窗框内,这种净化器它不仅占用了左右推拉式窗的空间,直接降低左右推拉式窗采光度,同时还改变了左右推拉式窗外观形象,影响了左右推拉式窗整体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包括安装于用户的左右推拉式窗外墙体上的净化机本体,通过管道与净化机本体相连接并安于左右推拉式窗外侧的输风机构,安于室内任意位置的分离式电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机本体通过支架固定于窗外墙体上,净化机本体上方设有滤网安装门和加水口盖,净化机本体下方设有排风网口和散温网口一,净化机本体一侧面设有排风接头和送风接头和电控集成插座三,净化机本体另一侧面设有百叶进风口,背面设有百叶通风口;
所述净化机本体内设分隔板,分隔板一侧设有舱室一、舱室二、舱室三和舱室四,四个风舱之间设有冷热交换装置,所述舱室四内设有空气净化装置和杀菌消毒装置一,所述舱室四一侧设有进风区,舱室四与进风区之间设有风口五,所述舱室二一侧设有排风区,排风区内设有风口二和转换门一,所述舱室二与排风区之间设有风口三,所述舱室三内设有风口一,舱室四与舱室二之间设有风口四,风口四与风口五之间设有转换门二;
所述分隔板另一侧下方两端分别设有送风机和排风机,排风机上方设有马达一,所述马达一与转换门一和转换门二相连接,送风机一侧设有制冷装置,制冷装置下方设有散温风扇,散温风扇下方设有散温网口一,送风机上方设有PCB集成电路板一,制冷装置上方设有加水储备舱;
进一步地,所述加水储备舱下方设有进水电磁阀和排水电磁阀,进水电磁阀和排水电磁阀分别通过管道与加水储备舱下方一侧的水管接头一和水管接头二相连接,进水电磁阀与舱室三内的进水管口管道连接,排水电磁阀与设于舱室三外的排水嘴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区内设有室外空气质量检测仪和室外温湿度检测仪,所述舱室三内设有加湿装置、PTC加热装置、负离子发生器、舱内负压检测仪、舱内空气质量检测仪及杀菌消毒装置二,所述制冷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冷凝器和设于舱室三内的蒸发器,冷凝器上方设有四通阀和节流阀;
进一步地,所述输风机构最上端设有长度补偿壳体,输风机构与长度补偿壳体上下之间设有保温棉,输风机构本体包括工作面板和后背面板,后背面板最下端设有输风接头一和输风接头二,输风接头一通过输风管道二与净化机本体上的送风接头或排风接头相连接,输风接头二通过输风管道一与净化机本体上的排风接头或送风接头相连接,所述后背面板侧边设有锁紧板,工作面板两侧分别设有窗口密封条和固定边一,固定边一固定在窗框的右竖框最外侧凹槽内,窗口密封条与内窗扇框右竖框的外表面所在平面接触,工作面板最下端设有固定边二,固定边二固定在窗框的下横框最外侧凹槽内,所述工作面板上端设有室内送风口,下端设有室内排风口,中间设有送风舱,送风舱下方设有排风舱,室内送风口通过送风舱与输风接头一相联通,室内排风口通过排风舱与输风接头二相联通,室内排风口处设有行位开关一和行位开关二,排风舱下方设有支撑固定底板,支撑固定底板上设有散温网口二,支撑固定底板与排风舱之间设有电控集成插座一、电控集成插座二及PCB集成电路板二;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式电控装置与输风机构上电控集成插座一相连,分离式电控装置设有中央电控操作系统,内部设有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室内温湿度检测仪;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送风口可为室内直向束风口或者百叶束风口,所述百叶束风口内设有导风百叶板,导风百叶板与马达二相连,马达二设于百叶束风口下方的密封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区与室内百叶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送风机的吸风口与风口一相连通,送风机的出风口与送风接头相连通,排风机的吸风口与风口二相连通,排风机的出风口与排风机下端的排风网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装置上设有水位传感器和溢水口,所述溢水口与排水嘴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左竖框左端面下方设有定位锁,锁头方向垂直于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下横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与定位锁相对应的定位孔设于外窗下横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上;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左竖框或下横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下方设有固定锁,锁头方向垂直于窗框下横框最外侧凹槽,与固定锁相对应的定位孔设于凹槽内,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右竖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上或朝向右侧的端面上设有窗扇缝隙密封装置,窗扇缝隙密封装置上设有缝隙密封条并与内窗扇上的玻璃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新风系统的缺点和窗式新风净化器的缺点以及家用空气净化器的缺点, 节省室内空间,保留推拉式窗原有格局,功能多元化, 室内送风口和室内排风口位置可以自由选择,室内噪音小, 安装简单便捷,节省室内空间,使用范围广泛,不影响或改变左右推拉式窗的外观形象,更不影响左右推拉式窗的采光面积该空气净化器使用广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的优点在于:
1.本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外,不占用室内空间,利用窗户开口完成室内环境的改善。
2.本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外,不改变窗户原有的格局,不影响原有窗户的闭合样式。
3.本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外,风机动力装置设置在室外,降低室内噪音。
4.本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净化机本体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外的墙体上,而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机体的输风机构绝大部分或全部设置在左右推拉式窗闭合状态的窗框竖框和窗扇竖框所对应的窗外区域内,即,设置在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的输风机构宽度的大部分或全部设置在左右推拉式窗竖框和窗扇竖框的宽度之和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机体对窗户采光效果的影响。
5.本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外,当窗扇闭合时,无论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处于什么状态,室外的空气都无法倒灌到室内,影响室内环境;当窗扇处于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工作的打开状态时而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不工作时,净化机本体的处于室内循环状态,即,风口三和风口五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避免室外空气倒灌于室内影响室内环境。
6.本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内设有保温层、加湿装置、PTC加热装置、冷凝装置、冷热交换装置,避免了室外环境因素影响向室内输送的空气,同时改善向室内输送的空气,最大程度保证了室内适宜环境
7.本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室内送风口和室内排风口之间的距离远,避免了室内空气小范围净化循环,实现室内的空气大范围净化循环净。
8.本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在安装时输风机构上的室内送风口和室内排风口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选择定义或者使用过程中自行调整,即,输风机构上端的室内输风口为室内送风口时,输风机构下端的室内输风口就为室内排风口,或者输风机构上端的室内输风口为室内排风口时,输风机构下端的室内输风口就为室内送风口。
9.本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不仅设有多个或单个空气净化滤网,对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进行拦截或杀灭,而且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内还设有杀菌消毒装置对细菌、病毒进行杀灭,空气净化滤网前后均设有杀菌消毒装置,更能保证空气质量,更贴合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窗外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机本体一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机本体另一侧轴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机构左视纵剖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窗外安装俯视横剖示意图。
零件说明:1、净化机本体,2、输风机构,3、分离式电控装置,4、输风管道一,5、输风管道二,6、上固定板一,7、下固定板一,8、支架,9、滤网安装门,10、加水口盖,11、百叶进风口,12、百叶通风口,13、百叶束风口,14、室内排风口,15、窗口密封条,16、冷热交换装置,17、舱室一,18、舱室二,19、舱室三,20、舱室四,21、进风区,22、排风区,23、PTC加热装置,24、蒸发器, 25、空气净化装置,26、杀菌消毒装置一,27、室外空气质量检测仪,28、室外温湿度检测仪,29、进水管口,30、溢水口,31、风口一,32、风口二,33、转换门一,34、转换门二,35、风口三,36、风口四,37、风口五,38、加湿装置,39、排水嘴,40、保温层,41、水位传感器,42、舱内空气质量检测仪,43、舱内负压检测仪,44、负离子发生器,45、送风机,46、排风机,47、马达一,48、冷凝器,49、四通阀,50、节流阀,51、压缩机,52、散温风扇,53、进水电磁阀,54、排水电磁阀, 55、加水储备舱,56、水管接头一,57、水管接头二,58、排风网口,59、散温网口一,60、排风接头,61、送风接头,62、PCB集成电路板一,63、分隔板,64、固定边一,65、送风舱,66、输风接头一,67、排风舱,68、输风接头二,69、工作面板, 70、导风百叶板,71、马达二,72、密封腔,73、行位开关一,74、行位开关二,75、支撑固定底板,76、电控集成插座一,77、电控集成插座二,78、PCB集成电路板二,79、散温网口二,80、后背面板,81、锁紧板 82、长度补偿壳体,83、固定边二,84、支撑脚座,85、电控集成插座三86、定位锁,87、固定锁,88、窗扇缝隙密封装置,89、杀菌消毒装置二,A,室外,B,室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所附的图示及以下所述实例,图示中相同的号码代表相同或相近的元件,对于众所周知的元件与步骤并未描述于实例中,以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限制;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结构功能原理不仅适用于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扇外侧及相近的墙体上,还适用于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扇外侧及相近墙体上,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是适用于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扇外侧及相近的墙体上的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安于窗扇外,包括安装在用户的左右推拉式窗窗外墙体上的净化机本体1,安于左右推拉式窗窗外侧的输风机构2,净化机本体1与输风机构2之间设有输风管道一4和输风管道二5,安于室内任意位置的分离式电控装置3。
所述净化机本体1底部的支撑脚座84安装在固定窗外墙体上的支架8上,净化机本体1上方设有滤网安装门9和加水口盖10,净化机本体1下方设有排风网口58和散温网口一59,净化机本体1一侧面设有排风接头60和送风接头61和电控集成插座三85,净化机本体1另一侧面设有百叶进风口11,净化机本体1背面设有百叶通风口12;
所述净化机本体1内设有分隔板63,分隔板63一侧设有舱室一17、舱室二18、舱室三19、舱室四20,进风区21、排风区22,四个风舱之间设有冷热交换装置16,舱室三19内设有风口一31、加湿装置38、杀菌消毒装置26、PTC加热装置23、蒸发器24、舱内空气质量检测仪42、舱内负压检测仪43、负离子发生器44、两个水位传感器41,两个水位传感器41设在加湿装置38外壁的上下位置,进水管口29设在加湿装置38上方的侧壁上或者加湿装置38的正上方;舱室四20内设有空气净化装置25、杀菌消毒装置26,杀菌消毒装置26设在空气净化装置25的前方,进风区21内设有室外空气质量检测仪27和室外温湿度检测仪28;舱室四20和进风区21之间设有风口五37,进风区21与室内百叶进风口11相连通,舱室四20和舱室二18之间设有风口四36,舱室二18和排风区22之间设有风口三35,排风区22设有风口二32和转换门一33;风口四36和风口五37之间设有转换门二34;
所述分隔板63另一侧设有送风机45、排风机46、加水储备舱55、马达一47、压缩机51、冷凝器48、散温风扇52、节流阀50、四通阀49、进水电磁阀53、排水电磁阀54,PCB集成电路板一62,送风机45的吸风口与舱室三19的风口一相连通,送风机45的出风口与送风接头61相连通,排风机46的吸风口与舱室二18的风口二32相连通,排风机46的出风口与排风网口58相连通,冷凝器48和散温风扇52设在散温网口一59的上方, 加水储备舱55下方设有水管接头一56和水管接头二57并分别与进水电磁阀53和排水电磁阀54管道连接, 进水电磁阀53与进水管口29管道连接, 排水电磁阀54与排水嘴39管道连接,同时排水嘴39与溢水口30管道连接, 排水嘴39所在平面低于溢水口30所在平面;马达一47与转换门一33和转换门二34相连,通过马达一47旋转同时控制风口五37关闭和风口三35关闭和风口四36打开或者风口三35打开和风口四36关闭和风口五37关闭,其中压缩机51和冷凝器48和蒸发器24和节流阀50和四通阀49为制冷装置。
所述输风机构2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外侧, 输风机构2的最上端设有长度补偿壳体82,长度补偿壳体82安装在窗框上横框最外侧凸边上,长度补偿壳体82上表面与窗框上横框最外侧凹槽之间设有密封件,输风机构2与长度补偿壳体82上下之间设有保温棉,长度补偿壳体82根据安装需要上下移动来补偿输风机构2安装所需要的整体长度。
输风机构2设有工作面板69和后背面板80,后背面板80的最下方设有输风接头二68,输风接头二68的上方设有输风接头一66,后背面板80侧边设有锁紧板81,锁紧板81固定上固定板6的短边上,上固定板6长边固定在窗外侧墙体上,工作面板69两侧分别设有窗口密封条15和固定边一64,固定边一64固定在窗框的右竖框最外侧凹槽内,窗口密封条15与内窗扇框右竖框的外表面所在平面接触,工作面板69最下端设有固定边二83,固定边二83固定在窗框的下横框最外侧凹槽内,固定边二83与内窗扇框下横框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窗口密封条15根据长度补偿壳体82位置进行分切定长。
所述工作面板69上端设有室内送风口,室内送风口为两种样式,一种是百叶束风口13,一种室直向束风口,百叶束风口13内设有导风百叶板70,导风百叶板70通过马达二71改变其旋转角度,马达二71设置在百叶束风口13正下方或正上方的密封腔72内,室内送风口通过送风舱65与输风接头一66相联通,工作面板69的最下端设有室内排风口14,室内排风口14通过排风舱67与输风接头二68相联通,室内排风口14的下方或上方设有行位开关一73和行位开关二74,排风舱67的正下方设有支撑固定底板75,支撑固定底板75设有散温网口二79,支撑固定底板75与排风舱67之间设有电控集成插座一76、电控集成插座二77、PCB集成电路板二78,支撑固定底板75固定在下固定板7的短边上,下固定板7长边固定在窗外下墙体上。
所述分离式电控装置3,可以安置在室内的任意位置,不受净化机本体1限制,其上的电控插头穿过左右推拉式窗上的线孔插在输风机构2上的电控集成插座一76上,分离式电控装置3设有中央电控操作系统,除了本身的电子元件和壳体外,其内部还设有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室内温湿度检测仪以及其外表面还设有显示操作屏,中央电控操作系统不仅通过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室内温湿度检测仪以及室外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室外温湿度检测仪,对室内外空气环境实时检测分析,还通过净化机本体内的腔内负压检测仪对净化机本体内的负压状况实时检测,综合得出室内环境现况以及空气净化滤网使用情况并给出合理的操作提示。
所述室PTC加热装置23、蒸发器24、杀菌消毒装置26、室外空气质量检测仪27和室外温湿度检测仪28、水位传感器41、舱内负压检测仪42、舱内空气质量检测仪43、负离子发生器44、马达一47、送风机45、排风机46、马达一47、冷凝器48、四通阀49、节流阀50、压缩机51、散温风扇52、进水电磁阀53、排水电磁阀54、马达二71、PCB集成电路板一61、PCB集成电路板二78、行位开关一73、行位开关二74、电控集成插座一76、电控集成插座二77,各电控原件均为电性相连。
所述室外空气质量检测仪27和舱内空气质量检测仪43和分离式电控装置3内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不仅可以检测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还可以检测空气中的甲醛、甲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检测空气中的TVOC等多种气体。
空气净化装置25可以为多元化空气净化滤网,可以为HEPA滤网,化学滤网,预过滤网,杀菌滤网,高压电净化等,用户根据要需可自行选配组合,更贴合用户需求。
输风机构2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窗外并与左右推拉式窗密封式链接,室内排风口14设置在左右推拉式窗的最下端,室内送风口设置在左右推拉式窗的最上端,净化机本体1和输风机构2之间设有输风管道一4和输风管道二5,净化机本体1和输风机构2之间管道连接方式有两种,即,一种输风管道一4联通排风接头60和输风接头二68,输风管道二5联通送风接头61和输风接头一66,一种输风管道一4联通排风接头60和输风接头一66,输风管道二5联通送风接头61和输风接头二68,输风机构2设有的电控集成插座二77与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电控集成插座三85集成电性链接。
洁净的空气从在左右推拉式窗上端的室内送风口送入室内上方,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左右推拉式窗下端进入室内排风口排出室外或者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左右推拉式窗下端进入室内进风口进行室内空气净化,或者洁净的空气从在左右推拉式窗下端的室内排风口送入室内下方,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左右推拉式窗上端进入室内送风口排出室外或者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左右推拉式窗上端进入室内进风口进行室内空气净化,室内进风和室内送风在室内的空气流动方面互不影响。
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得电后的启动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手动启动模式,一种自动启动模式,所述手动启动模式,根据中央电控操作系统综合得出室内环境现况并给出合理的操作提示,用户通过显示操作屏的功能提示或用户意愿选择性操作并启动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所述自动启动模式,根据中央电控操作系统综合得出室内环境现况并给出的合理操作提示,中央电控操作系统自动选择操作提示并启动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
定位锁86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左竖框左端面下方,定位锁86锁头方向垂直于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下横框朝向室内的表面,当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扇的右竖框右端面接近输风机构2设有的窗口密封条15位置时,定位锁86的锁头插入外窗下横框朝向室内表面设有的锁孔内,锁孔为现场施工时在外下横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上加工的盲孔,固定锁87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左竖框或外窗下横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下方,固定锁87锁头方向垂直于窗框下横框最外侧凹槽内,当固定外窗扇时固定锁87锁头插入下横框最外侧凹槽内设有的定位孔内,定位孔为现场施工时在下横框最外侧凹槽内加工的盲孔。
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工作环境模式分为两种:一种室外新风净化模式,一种室内空气净化模式,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的工作环境模式通过分离式电控装置3来选择实现;
所述的室外新风净化模式,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扇移动到设定位置定位锁86的锁头插入锁孔内, 输风机构2设有的行位开关二74保持压缩状态, 输风机构2设有的行位开关一73回复自然状态,内窗扇的右竖框与左右推拉式窗的右竖框之间形成矩形口, 净化机本体1接通电源,关闭净化机本体1的风口四36,打开净化机本体1的风口三35和风口五37,送风风机45和室外排风机46同时启动,室外的空气从净化机本体1的百叶进风口11进入进风区21,再穿过风口五37进入舱室四20由杀菌消毒装置一26进行一次杀菌消毒,杀菌消毒的空气再进入过空气净化装置25进行过滤得到洁净无菌的空气,洁净无菌的空气穿过冷热交换装置16和PTC加热装置23以及蒸发器24得到温度适宜的洁净无菌空气进入舱室三19,温度适宜的洁净无菌空气由加湿装置的水气对洁净无菌的空气进行改善并且再由杀菌消毒装置二89进行二次杀菌消毒最终得到洁净无菌的温湿适宜的新鲜空气,洁净无菌的温湿适宜的新鲜空气穿过风口一31进入送风机45的吸风口,然后由送风机45出风口经过输风管道二5进入输风机构2设有的送风舱65,再由输风机构2设有的百叶束风口13把洁净无菌的温湿适宜的新鲜空气送入室内B,室内空气从输风机构2设有的室内排风口14进入排风舱67,然后再经过输风管道一5进入舱室一17再穿过冷热交换装置16进入舱室二18,通过风口三35进入排风区22,再由风口二进入排风机46的吸风口,然后由排风机46出风口把室内空气排到室外A。
所述的室内空气净化模式, 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扇移动到设定位置定位锁86的锁头插入锁孔内, 输风机构2设有的行位开关二74保持压缩状态, 输风机构2设有的行位开关一73回复自然状态,内窗扇的右竖框与左右推拉式窗的右竖框之间形成矩形口, 净化机本体1接通电源,打开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风口四36,关闭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风口三35和风口五37,送风风机45启动,室外排风机46停止,室内空气从输风机构2设有的室内排风口14进入排风舱67,然后再经过输风管道一5进入舱室一17再穿过冷热交换装置16进入舱室二18,然后通过风口四36进入舱室四20由杀菌消毒装置一26进行一次杀菌消毒,杀菌消毒的空气再进入过空气净化装置25进行过滤得到洁净无菌的空气,洁净无菌的空气穿过冷热交换装置16和PTC加热装置23以及蒸发器24得到温度适宜的洁净无菌空气进入舱室三19,温度适宜的洁净无菌空气由加湿装置的水气对洁净无菌的空气进行改善并且再由杀菌消毒装置二89进行二次杀菌消毒最终得到洁净无菌的温湿适宜的新鲜空气,洁净无菌的温湿适宜的新鲜空气穿过风口一31进入送风机45的吸风口,然后由送风机45出风口经过输风管道二5进入输风机构2设有的送风舱65,再由输风机构2设有的百叶束风口13把洁净无菌的温湿适宜的新鲜空气送入室内B。
本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的输风机构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外,左右推拉式窗处于开口状态时,中间窗扇竖框设有窗扇缝隙密封装置88,避免外面空气从两窗扇相互错位形成的空间进入到室内。窗扇缝隙密封装置88的封条固定板一固定方式有两种,一种固定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右竖框的朝向室内的表面上,一种固定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右竖框的朝向右侧的端面上, 窗扇缝隙密封装置88的缝隙密封条设在封条固定板一上并与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扇的玻璃相接触,而所述缝隙密封条为市面通用密封条,可以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样式和安装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用户的左右推拉式窗外墙体上的净化机本体(1),通过管道与净化机本体(1)相连接并安于左右推拉式窗外侧的输风机构(2),安于室内任意位置的分离式电控装置(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本体(1)通过支架(8)固定于窗外墙体上,净化机本体(1)上方设有滤网安装门(9)和加水口盖(10),净化机本体(1)下方设有排风网口(58)和散温网口一(59),净化机本体(1)一侧面设有排风接头(60)和送风接头(61)和电控集成插座三(85),净化机本体(1)另一侧面设有百叶进风口(11),背面设有百叶通风口(12);
所述净化机本体(1)内设分隔板(63),分隔板(63)一侧设有舱室一(17)、舱室二(18)、舱室三(19)和舱室四(20),四个风舱之间设有冷热交换装置(16),所述舱室四(20)内设有空气净化装置(25)和杀菌消毒装置一(26),所述舱室四(20)一侧设有进风区(21),舱室四(20)与进风区(21)之间设有风口五(37),所述舱室二(18)一侧设有排风区(22),排风区(22)内设有风口二(32)和转换门一(33),所述舱室二(18)与排风区(22)之间设有风口三(35),所述舱室三(19)内设有风口一(31),舱室四(20)与舱室二(18)之间设有风口四(36),风口四(36)与风口五(37)之间设有转换门二(34);
所述分隔板(63)另一侧下方两端分别设有送风机(45)和排风机(46),排风机(46)上方设有马达一(47),所述马达一(47)与转换门一(33)和转换门二(34)相连接,送风机(45)一侧设有制冷装置,制冷装置下方设有散温风扇(52),散温风扇(52)下方设有散温网口一(59),送风机(45)上方设有PCB集成电路板一(62),制冷装置上方设有加水储备舱(5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储备舱(55)下方设有进水电磁阀(53)和排水电磁阀(54),进水电磁阀(53)和排水电磁阀(54)分别通过管道与加水储备舱(55)下方一侧的水管接头一(56)和水管接头二(57)相连接,进水电磁阀(53)与舱室三(19)内的进水管口(29)管道连接,排水电磁阀(54)与设于舱室三(19)外的排水嘴(39)管道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区(21)内设有室外空气质量检测仪(27)和室外温湿度检测仪(28),所述舱室三(19)内设有加湿装置(38)、PTC加热装置(23)、负离子发生器(44)、舱内负压检测仪(43)、舱内空气质量检测仪(42)及杀菌消毒装置二(89),所述制冷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51)、冷凝器(48)和设于舱室三(19)内的蒸发器(24),冷凝器(48)上方设有四通阀(49)和节流阀(50)。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风机构(2)最上端设有长度补偿壳体(82),输风机构(2)与长度补偿壳体(82)上下之间设有保温棉,输风机构(2)本体包括工作面板(69)和后背面板(80),后背面板(80)最下端设有输风接头一(66)和输风接头二(68),输风接头一(66)通过输风管道二(5)与净化机本体(1)上的送风接头(61)或排风接头(60)相连接,输风接头二(68)通过输风管道一(4)与净化机本体(1)上的排风接头(60)或送风接头(61)相连接,所述后背面板(80)侧边设有锁紧板(81),工作面板(69)两侧分别设有窗口密封条(15)和固定边一(64),固定边一(64)固定在窗框的右竖框最外侧凹槽内,窗口密封条(15)与内窗扇框右竖框的外表面所在平面接触,工作面板(69)最下端设有固定边二(83),固定边二(83)固定在窗框的下横框最外侧凹槽内,所述工作面板(69)上端设有室内送风口,下端设有室内排风口(14),中间设有送风舱(65),送风舱(65)下方设有排风舱(67),室内送风口通过送风舱(65)与输风接头一(66)相联通,室内排风口(14)通过排风舱(67)与输风接头二(68)相联通,室内排风口(14)处设有行位开关一(73)和行位开关二(74),排风舱(67)下方设有支撑固定底板(75),支撑固定底板(75)上设有散温网口二(79),支撑固定底板(75)与排风舱(67)之间设有电控集成插座一(76)、电控集成插座二(77)及PCB集成电路板二(7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电控装置(3)与输风机构(2)上电控集成插座一(76)相连,分离式电控装置(3)设有中央电控操作系统,内部设有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室内温湿度检测仪。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送风口可为室内直向束风口或者百叶束风口(13),所述百叶束风口(13)内设有导风百叶板(70),导风百叶板(70)与马达二(71)相连,马达二(71)设于百叶束风口(13)下方的密封腔(72)内。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区(21)与室内百叶进风口(11)相连通,所述送风机(45)的吸风口与风口一(31)相连通,送风机(45)的出风口与送风接头(61)相连通,排风机(46)的吸风口与风口二(32)相连通,排风机(46)的出风口与排风机(46)下端的排风网口(58)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38)上设有水位传感器(41)和溢水口(30),所述溢水口(30)与排水嘴(39)管道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或8所述的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左竖框左端面下方设有定位锁(86),锁头方向垂直于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下横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与定位锁(86)相对应的定位孔设于外窗下横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上;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左竖框或下横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下方设有固定锁(87),锁头方向垂直于窗框下横框最外侧凹槽,与固定锁(87)相对应的定位孔设于凹槽内,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右竖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上或朝向右侧的端面上设有窗扇缝隙密封装置(88),窗扇缝隙密封装置(88)上设有缝隙密封条并与内窗扇上的玻璃相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09544.1U CN212673450U (zh) | 2020-04-09 | 2020-04-09 | 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09544.1U CN212673450U (zh) | 2020-04-09 | 2020-04-09 | 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73450U true CN212673450U (zh) | 2021-03-09 |
Family
ID=74811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509544.1U Active CN212673450U (zh) | 2020-04-09 | 2020-04-09 | 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7345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6670A (zh) * | 2020-04-09 | 2020-06-19 | 韩晓丽 | 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 |
-
2020
- 2020-04-09 CN CN202020509544.1U patent/CN21267345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6670A (zh) * | 2020-04-09 | 2020-06-19 | 韩晓丽 | 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 |
CN111306670B (zh) * | 2020-04-09 | 2024-03-08 | 韩晓丽 | 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16177A (zh) | 新风热泵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 |
KR20060093742A (ko) | 초박형 환기장치 | |
CN204285721U (zh) | 一种新风系统 | |
CN205403008U (zh) | 新风热泵 | |
CN212673450U (zh) | 一种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 | |
CN111306670B (zh) | 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 | |
CN212511503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2299314U (zh) | 新风机 | |
JP2000506965A (ja) | 換気装置及びその取付用窓 | |
CN211876227U (zh) | 一种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 | |
KR102115696B1 (ko) | 공기 청정 기능을 가지는 폐열 회수형 환기장치 | |
CN219243743U (zh) |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2719996U (zh) | 一种分体式新风空调 | |
CN111549899B (zh) | 一种房屋通风系统 | |
CN111780252A (zh) | 一种分体式新风空调 | |
CN210118950U (zh) | 回风组件和具有其的风管机 | |
CN111237922B (zh) | 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 | |
CN114877467B (zh) | 一种无风感静音节能新风系统 | |
KR101932516B1 (ko) | 창호용 열교환 환기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환기 어셈블리 장치 | |
CN205536160U (zh) | 一种换气式空调器 | |
CN101067507A (zh) | 环保水冷设备 | |
CN221279593U (zh) | 一种室内生态环境系统 | |
KR102721159B1 (ko) | 실내와 실외 간 차압 발생 제어 및 순환식 공기정화 기능을 갖는 수직벽면 설치형 열교환 공기정화 환기장치 | |
CN219346694U (zh) | 一种适用于大中型机房的新风系统 | |
CN111021600A (zh) | 光伏幕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