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0090U - 能够通过辊压衣物而去除褶皱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 Google Patents

能够通过辊压衣物而去除褶皱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0090U
CN212670090U CN201922397072.5U CN201922397072U CN212670090U CN 212670090 U CN212670090 U CN 212670090U CN 201922397072 U CN201922397072 U CN 201922397072U CN 212670090 U CN212670090 U CN 212670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laundry
storage system
state
gu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970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仁奎
权善德
李东勋
金孝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w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w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1713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7831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Cow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wa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0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0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65/00Ironing machines with rollers rotating against curved surfaces
    • D06F65/02Ironing machines with rollers rotating against curved surfaces with one roller onl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67/00Details of ironing machin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06F61/00, D06F63/00, or D06F65/00
    • D06F67/02Rollers; He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3/00Apparatus for smoothing or removing creases from garments or other textile articles by formers, cores, stretchers, or internal fram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or steam 
    • D06F73/02Apparatus for smoothing or removing creases from garments or other textile articles by formers, cores, stretchers, or internal fram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or steam  having one or more treatment cha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收纳室(100),在所述收纳室(100)的内部包括:衣物支撑部(601),用于支撑衣物的一面;辊(602),设置在所述衣物支撑部(601)上,并且沿一方向延伸,在所述辊(602)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衣物的一部分的固定部(602a);以及导向部(603),用于沿一方向引导所述辊(602)的滚动运动,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被形成为在所述辊(602)沿所述导向部(603)移动时,所述衣物卷取在所述辊(602)上。

Description

能够通过辊压衣物而去除褶皱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通过辊压衣物而去除褶皱的多功能收纳系统,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形成为利用辊在辊上依次卷取衣物而去除衣物褶皱并且在需要褶皱的部位产生褶皱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作为在内部收纳衣物、被子或各种生活用品等的一种储物柜(cabinet)的衣柜、橱柜或衣物管理器等来说,为了在用户直接使用相应物品期间去除沾在该物品上的灰尘等污染物质或恶臭物质等并改善褶皱而使用蒸汽。
使用如下原理:当蒸汽在储物柜的内部直接喷射到衣物等物品时,通过使蒸汽中的水分子包含污染物质或恶臭物质而一同蒸发,从而去除污染物质或恶臭物质的同时改善褶皱。
在此,“蒸汽(steam)”是指将约1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的水经由高压喷嘴等以气体形态喷射时的物质,在常温下喷出时像灰蒙蒙的烟雾一样可视性地呈现。
但是,据相关报道在使用蒸汽时存在衣物等受损的情况而成为问题。例如,在向敏感材质的衣物直接喷射高温的蒸汽或高温/高压的蒸汽时发生该材质受损的情况。列举另一个例子,由蒸汽生成的水分子在常温下喷射之后冷凝而形成水滴,如果无法有效地实现除湿效果,则水滴会直接残留在衣物上,并且如果该状态持续很长时间,则仍然会发生敏感材质的衣物受损的情况。
此外,在向衣物等中包含的塑料部分等直接喷射蒸汽时,有可能会引起生成对人体非常有害的环境激素的致命问题。
另外,近年来出现了关于衣物管理器不仅只执行衣物清洁而且还去除形成在衣物外观上的褶皱的技术的必要性。当前,在每个家庭中为了去除衣物褶皱而普遍执行单独的熨烫,这是非常繁琐的过程,关于能够解决这种繁琐的技术的必要性越来越高。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第10-0672490号
专利文献2:韩国授权专利第10-0672491号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消除作为现有问题的需要用户单独执行衣物清洁和褶皱去除的不便而增加用户便利性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此外,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形成为在多功能收纳系统的衣物管理模式时按特定方式工作而使去除衣物褶皱并产生褶皱的效率最大化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收纳室100,在所述收纳室100的内部包括:衣物支撑部601,用于支撑衣物的一面;辊602,设置在所述衣物支撑部601上,并且沿一方向延伸,在所述辊602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衣物的一部分的固定部602a;以及导向部603,用于沿一方向引导所述辊602的滚动运动,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被形成为在所述辊602沿所述导向部603移动时,所述衣物卷取在所述辊602上。
此外,优选所述导向部603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辊602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并且被形成为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辊602的固定部602a被形成为在所述辊602的外表面上沿所述辊602的延伸方向凹陷的狭缝,并且被形成为在所述狭缝上固定所述衣物的一端。
此外,优选所述辊602被形成为与加热部件607连接,并且在所述辊602被加热的状态下将所述衣物卷取在所述辊602上。
此外,优选所述辊602被形成为与临时储存水的供应罐270连接并被供应储存在所述供应罐270中的水,在所述辊602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喷射孔602b,在所述辊602沿上下方向移动时,从所述喷射孔602b朝向所述衣物喷射水。
此外,优选在所述衣物支撑部601的下侧两侧端上进一步具备一对导向件606,所述一对导向件606被形成为沿水平方向隔开布置,并且彼此相对的方向被开放,彼此背对的方向被封闭,所述一对导向件606通过将安置在所述衣物支撑部601上的衣物插入并固定在所述移动导向件606之间而设定所述衣物在水平方向上的活动范围。
此外,优选所述衣物支撑部601被形成为内置有加热板601b而对所述衣物支撑部601进行加热。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收纳室100及设置于所述收纳室100的一侧的机器室200,在所述收纳室100的内部包括:衣物支撑部601,用于支撑衣物的一面;辊602,设置在所述衣物支撑部601上,并且沿一方向延伸,在所述辊602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衣物的一部分的固定部602a;以及驱动部,用于使所述辊602沿一方向滚动运动,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被形成为在通过所述驱动部来使所述辊602移动时,所述衣物被卷取在所述辊602上。
此外,优选所述驱动部包括:动力机构,传递动力以使所述辊602沿上下方向移动;导向部603,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引导所述辊602的移动;以及连接部604,用于将所述辊602紧固到所述导向部603,所述辊602在沿所述导向部603移动的同时沿所述辊602的旋转方向连续卷取所述衣物。
此外,优选所述机器室200进一步包括:加湿部222,具备循环过滤单元229,并且通过所述循环过滤单元229来生成自然加湿空气;加热部260,用于对在所述收纳室100中循环的空气进行除湿;以及风扇单元230,用于使空气沿一方向循环,在所述加湿部222及所述加热部260交替操作的衣物管理模式下,自然加湿空气或干燥空气通过所述风扇单元230被供应到所述收纳室100中并进行循环,所述动力机构传递动力以在所述衣物管理模式下使所述辊602移动。
此外,优选在所述衣物支撑部601的下侧两侧端上进一步具备一对导向件606,所述一对导向件606被形成为沿水平方向隔开布置,并且彼此相对的方向被开放,彼此背对的方向被封闭,所述一对导向件606通过将安置在所述衣物支撑部601上的衣物插入并固定在所述移动导向件606之间而设定所述衣物在水平方向上的活动范围,所述辊602的初始位置为所述衣物支撑部601的上部侧,所述辊602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来反复进行在上下方向上的滚动运动,所述滚动运动由以预先设定的速度朝向下方运动的第一状态、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停止的第二状态以及朝向上方运动的第三状态构成,反复执行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三状态。
此外,优选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辊602以没有位移的状态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沿一方向只执行旋转运动。
此外,优选所述衣物支撑部601包括:喷射孔601a,与所述加湿部222流体连通,并且形成在与衣物相对的位置上;以及加热板601b,在所述衣物管理模式下通过所述喷射孔601a来吐出自然加湿空气,在所述加热板601b被加热的状态下,所述动力机构向所述辊602传递动力。
此外,优选所述加热部260具备热泵模块,通过所述热泵模块对在所述收纳室100中循环的空气进行除湿,所述机器室200进一步包括冷凝罐280,对在所述收纳室100中循环的空气进行除湿时产生的冷凝水被储存在所述冷凝罐280中。
此外,优选所述收纳室100的一面被开放形成,所述一面被门600覆盖,所述衣物支撑部601及所述辊602设置在所述门600的内表面侧。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收纳系统通过将收纳室内部形成为特定结构,在衣物褶皱去除过程中能够朝向衣物供给自然加湿空气或干燥空气,从而发挥能够使衣物褶皱去除效率或产生用户所希望的有意褶皱的效率最大化的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辊的滚动运动,将衣物依次卷取到辊上的同时使衣物拉伸,并且通过将辊自身形成为特定结构,从而辊不仅拉伸衣物,而且执行衣物的加湿及干燥,能够使衣物褶皱去除效率及褶皱生成效率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打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的状态下安置衣物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示只分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的内表面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的(a)图示辊位于衣物支撑部的上侧的状态,图2的(b)图示辊向衣物支撑部的下侧移动的状态。
图3的(a)示意性地图示在图2的(a)的状态下衣物的上端部固定于辊的状态的剖面,图3的(b)示意性地图示通过辊向衣物支撑部的下侧移动而将衣物卷取到辊上的状态的剖面。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辊的变形例,是在辊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喷射孔的结构,图4的(a)示意性地图示衣物的上端部固定在辊上的状态(衣物卷取到辊之前的状态),图4的(b)是示意性地图示衣物卷取到辊上的状态。
图5是图示图4的辊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衣物支撑部的变形例。
图7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衣物管理模式下的空气循环。
图8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被关闭的状态下的外观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收纳系统进行说明。
为了说明,使用正面(X轴)、背面(-X轴)、右侧(Y轴)、左侧(-Y轴)、上方(Z轴)或下方(-Z轴)等术语,虽然在图中示出坐标系,但这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该方向。
此外,关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结构以设置于门的内表面上的结构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事先明确指出也可以通过收纳室内部的一面或单独设置的面来实现。
此外,下面以衣物褶皱去除为基准进行了说明,但事先明确指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收纳系统还旨在能够同时执行衣物中的用户希望生成褶皱的部位的褶皱的生成,即刀形褶(knife pleat)的生成。
多功能收纳系统结构的说明
参照图1及图2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收纳系统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收纳室100、机器室200及后述的门600。
收纳室100为因收纳衣物等而需要去除污染物质或恶臭物质等的空间。为此,在收纳室100的内部上升至高温之后自然加湿空气作为循环空气流入并能够循环。具体内容将在后面与衣物管理模式的说明相关联地进行描述。
机器室200为执行如下功能的空间:在衣物管理模式下从收纳室100流入空气并对其进行过滤之后将自然加湿空气作为循环空气流出而使空气循环。
机器室200可以以收纳室100为基准位于任一方向,但优选位于收纳室100的下部。这是因为,在收纳室100中冷凝的冷凝水或饱和湿空气因自重而可以流入到机器室200,并且通过冷凝罐280排出到外部。
门600可转动地结合到收纳室100的一侧,并且被形成为通过门600转动来关闭已开放的收纳室100的前方而密闭收纳室100。图1图示门600打开的状态,在门600的内表面侧设置有固定衣物(特别是裤子(下衣))且去除裤子褶皱的结构。
首先,对用户手动使用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门600的内表面侧设置有衣物支撑部601、辊602及导向部603,在辊602沿导向部603移动的过程中衣物被卷取在辊602上,此时,衣物沿辊602的旋转方向拉伸的同时存在于衣物上的褶皱有可能会被去除。辊602能够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这两个方向旋转,并且可被形成为在从上侧朝向下方移动时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在从下侧朝向上方移动时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当然也可以设定为与此相反的方向。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用户通过手动使辊602滚动运动,在辊602的一侧可独立形成有用于供用户手动移动辊602的把手(未图示)。
衣物支撑部601支撑衣物的一面(优选衣物的背面)。此时,衣物支撑部601只要是能够支撑衣物的一面或其一部分的结构,则也可以是门600内表面自身,还可以形成为额外的结构,还可以形成为与门600的内表面分离的结构及与门600的内表面一体化的结构中的任何一种结构,明确指出并非由图1至图6所示的结构限制。
衣物支撑部601具有预定的宽度及高度,并且可形成有沿高度方向延伸形成的多个狭缝,能够通过所述狭缝吐出自然加湿空气或干燥空气。
导向部603沿上下方向延伸,辊602沿水平方向延伸预定长度。此时,为了在宽度方向上完全覆盖衣物(特别是裤子),辊602可延伸至足够的长度,由此能够在裤子中的需要生成褶皱的裤子两侧端部位生成褶皱的同时,在裤子中需要去除褶皱的裤子两侧端之间的部位去除褶皱。
在初始状态下,由于需要用户将裤子的一端固定在辊602上的过程,因此优选辊602位于衣物支撑部601的上端。此时,在辊60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沿辊602的延伸方向形成的狭缝602a,该狭缝602a凹陷预定深度,能够通过向狭缝602a内插入裤子的一端而将其固定。当然,也可以在辊60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额外的固定部件(未图示),例如具有预定的弹性力及柔性的夹子等,在该情况下,能够在固定部件上固定裤子的一端,而不是在狭缝602a中固定裤子的一端。即,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单纯限于形成有狭缝602a的辊602,只要是为了辊压衣物而能够固定衣物的一部分的机构,则也可以采用任何部件。
此外,辊602的一侧端能够通过连接部604与导向部603连接,只要能够进行辊602的滚动运动,则任何类型的连接件都是可行的,包括涡轮。导向部603可被形成为轨道结构,作为齿轮部件的连接部604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地安装在导向部603的轨道上。
图3的(a)示意性地图示衣物的上端部固定在辊上的状态的剖面,图3的(b)示意性地图示通过辊向衣物支撑部的下侧移动而将衣物卷取到辊上的状态的剖面。
参照图3的(a)及(b),衣物的一部分被插入到形成在辊602的外表面上的狭缝602a中,衣物有可能不会与衣物支撑部601紧贴相对,在辊602进行滚动运动的过程中衣物能够紧贴在辊602上而被卷取的同时拉伸。用户也可以以反复图3的(a)及(b)所示的状态的方式手动反复该状态,反复次数越增加越能够从衣物去除更多的褶皱。
此外,为了在用户移动辊602的过程中当辊602位于初始状态时固定衣物的下端,在衣物支撑部601下侧的两侧端可设置有一对导向件606。更具体而言,由于一对导向件606在水平方向上隔开布置,彼此相对的方向被开放,并且彼此背对的方向被封闭,因此提供能够在彼此相对的方向上插入衣物的一部分的空间。由此,被形成为将安置在衣物支撑部601上的衣物插入并固定在一对导向件606之间沿两侧宽度方向并设定衣物在水平方向上的活动范围,通过再次固定由衣物固定部602a固定的衣物,从而执行增加固定力的功能。
另外,作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辊602的变形例,参照图4,辊602被形成为与临时储存水的供应罐270连接而被供应储存在供应罐270中的水,并且在外表面上形成有喷射孔602b而在辊602沿上下方向移动时,从喷射孔602b朝向衣物喷射水。用户能够调节经由喷射孔602b喷射的水,通过在经由喷射孔602b喷射水的同时将衣物卷取在辊602上拉伸,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衣物的褶皱去除效率。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参照图5,辊602自身能够与加热部件607连接。由于加热部件607可以以热线形态内置于辊602的内部,辊602在经由喷射孔602a喷射水的同时通过加热部件607进行即时干燥,因此能够使衣物的褶皱去除效率最大化。
作为又一变形例,为了进一步增强衣物的加湿及干燥效率,参照图6,在衣物支撑部601上形成有喷射孔601a,并且在衣物支撑部601的内部或门600的内部内置有加热板601b。此时,喷射孔601a可形成在与衣物相对的位置上,并且可被形成为与设置于机器室200的加湿部222流体连通而朝向衣物吐出自然加湿空气。此外,也可以在门600的内部形成流道,从而吐出因加热部260而温度高的干燥空气。
此外,在衣物支撑部601的内部内置有加热板601b,也可以被构成为衣物通过与加热板601直接接触而被干燥。此时,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来调节前述的加湿部222及加热板601的工作。
下面,对在衣物管理模式时辊602自动进行滚动运动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并且省略与第一实施例重复的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进一步包括机器室200,并且进一步包括用于对辊602的滚动运动传递动力的驱动部(未图示)。
驱动部包括动力机构(未图示)、导向部603及连接部604。动力机构为了使辊602沿上下方向移动而传递动力,动力机构被构成为与电源连接或者使用储存在电池中的电能。导向部603被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引导辊602的移动,优选导向部603形成为导轨形态,优选连接部604由齿轮部件构成,动力机构由步进电动机构成。
但是,除前述的结构以外,只要驱动部是如液压式活塞、利用多个连接件的结构等那样能够使辊602滚动运动的方式,则可以应用任何机构。
对衣物管理模式自身将在后面描述,首选对衣物管理模式时的辊602的移动进行说明。
在用户选择衣物管理模式的情况下,首先进行将衣物的一端固定在辊602的固定部602a上的过程,如果完成该过程,则需要进行用户关闭门600而封闭收纳室100的过程。
辊602的初始位置优选为衣物支撑部601的上部侧,辊602通过动力机构而反复进行上下方向上的滚动运动,滚动运动由以预先设定的速度朝向下方运动的第一状态、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停止的第二状态以及朝向上方运动的第三状态构成。此时,通过在执行衣物管理模式时反复执行第一状态至第三状态,从而能够去除形成于衣物的褶皱。
在第二状态下,辊602不进行平行运动而只执行旋转运动,通过在预定的时间内使辊602进行旋转运动,从而更强烈地拉伸衣物并将其进一步紧贴在辊602上。在该过程中,如前述,能够通过形成在辊602的外表面上的喷射孔602b来排出水分或自然加湿空气,并且随着辊602自身被加热部件607加热至预定温度,同时执行衣物的加湿及干燥,从而能够使衣物的褶皱去除效率最大化。
在前述的第二实施例中,在执行衣物管理模式时,在自然加湿空气或干燥空气流动的气氛下根据辊602的移动来拉伸衣物,并且在没有用户的手动行为的情况下通过驱动部来使辊602滚动运动,从而能够提高用户便利性。
多功能收纳系统操作模式中的衣物管理模式的说明
参照图7及图8对“衣物管理模式”进行说明。
衣物管理模式为从位于收纳室100内侧的衣物等中去除污染物质或恶臭物质的模式。通过将自然加湿空气作为循环空气循环,从而使收纳室100内部成为湿润的环境,与湿空气一同去除衣物等中的污染物质或恶臭物质,并且这些物质流入到机器室200并作为冷凝水排出。在该过程中,加热部260对在收纳室1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进行除湿。选择性地,也可以利用在加热部260中产生的热来加热收纳室100的内部。
在用户选择衣物管理模式的情况下,门600的排气门650被关闭,并且吸气口210也被关闭。即,在衣物管理模式下实质上不会向外部排出收纳室100内的空气。
加热部260对在收纳室1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进行除湿。选择性地,该过程中产生的热有可能会对收纳室100的内部进行加热,该温度可以是摄氏50至70度,但并不限于此。
机器室200的第一流道转换部件241和第二流道转换部件242进行工作以使第二流道240与收纳室100及第一流道220连通并与排气口250阻断。供应罐270中的水被供应到加湿过滤器中,以使设置于循环过滤单元229的加湿过滤器能够包含水分。在该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在加热部260或额外的加热机构(未图示)中产生的热来对加湿过滤器或供应到加湿过滤器中的水进行加热。此时,加湿部222作为包括循环过滤单元229的结构,是包括从供应罐270向循环过滤单元229供应水分的所有结构的概念,并且可包括循环泵及管件等。
另外,在除湿的同时,或者在除湿之后,风扇单元230工作。通过风扇单元230的工作,收纳室100内部的空气经由循环空气流出口142向第二流道240流入并再次向第一流道220流入之后朝向风扇单元230。在该过程中,空气经过循环过滤单元229的加湿过滤器并成为自然加湿空气。该自然加湿空气再次经过第二流道240并经由循环空气流入口141供应到收纳室100中。
反复执行该过程的同时使循环空气在收纳室100与机器室200之间持续循环。循环空气在收纳室100中包含污染物质或恶臭物质,这些物质不会排出到外部,从而给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与此同时,如果包含污染物质或恶臭物质的循环空气一旦流入到机器室200,则该循环空气在循环过滤单元229中被过滤并冷凝成冷凝水而分别聚集到冷凝罐280中,因此不会发生向收纳室100再次供应污染物质或恶臭物质的再污染现象,从而优选。
另外,在衣物管理模式下,有可能会因风扇单元230及加热部260或额外的加热机构(未图示)而生成暖风并将其向收纳室100吐出,从而也可以在自然加湿空气首先向收纳室100吐出,并在中断自然加湿空气的吐出之后,向收纳室100吐出暖风。
再循环模块300有助于循环空气的循环。由于再循环模块300在收纳室100的上侧进行循环空气的再循环,因此在整个收纳室100中更顺畅地实现对流现象。
以上,在本说明书中以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为参考进行了说明,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理解并再现本实用新型,但这只不过是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进行各种变形并实施其他等同的实施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书来确定。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收纳室
130:再循环模块安装部
141:循环空气流入口
142:循环空气流出口
200:机器室
210:吸气口
219:净化过滤单元
220:第一流道
222:加湿部
229:循环过滤单元
230:风扇单元
240:第二流道
241:第一流道转换部件
242:第二流道转换部件
250:排气口
260:加热部
270:供应罐
280:冷凝罐
300:再循环模块
500:壳体
600:门
601:衣物支撑部
602:辊
603:导向部
604:连接部
606:导向件
607:加热部件
610:控制部
650:排气门。

Claims (14)

1.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收纳室(1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纳室(100)的内部包括:
衣物支撑部(601),用于支撑衣物的一面;
辊(602),设置在所述衣物支撑部(601)上,并且沿一方向延伸,在所述辊(602)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衣物的一部分的固定部(602a);以及
导向部(603),用于沿一方向引导所述辊(602)的滚动运动,
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被形成为在所述辊(602)沿所述导向部(603)移动时,所述衣物被卷取在所述辊(60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导向部(603)沿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辊(602)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并且被形成为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辊(602)的固定部(602a)被形成为在所述辊(602)的外表面上沿所述辊(602)的延伸方向凹陷的狭缝,并且被形成为在所述狭缝上固定所述衣物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辊(602)被形成为与加热部件(607)连接,并且在所述辊(602)被加热的状态下将所述衣物卷取在所述辊(6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辊(602)被形成为与临时储存水的供应罐(270)连接并被供应储存在所述供应罐(270)中的水,在所述辊(602)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喷射孔(602b),在所述辊(602)沿上下方向移动时,从所述第一喷射孔(602b)朝向所述衣物喷射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在所述衣物支撑部(601)的下侧的两侧端上进一步具备一对导向件(606),
所述一对导向件(606)被形成为沿水平方向隔开布置,并且彼此相对的方向被开放,彼此背对的方向被封闭,所述一对导向件(606)通过将安置在所述衣物支撑部(601)上的衣物插入并固定在所述一对导向件(606)之间而设定所述衣物在水平方向上的活动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衣物支撑部(601)被形成为内置有加热板(601b)而对所述衣物支撑部(601)进行加热。
7.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室(100)及设置于所述收纳室(100)的一侧的机器室(200),
在所述收纳室(100)的内部包括:
衣物支撑部(601),用于支撑衣物的一面;
辊(602),设置在所述衣物支撑部(601)上,并且沿一方向延伸,在所述辊(602)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衣物的一部分的固定部(602a);以及
驱动部,用于使所述辊(602)沿一方向滚动运动,
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被形成为在通过所述驱动部来使所述辊(602)移动时,所述衣物被卷取在所述辊(60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驱动部包括:
动力机构,传递动力以使所述辊(602)沿上下方向移动;
导向部(603),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引导所述辊(602)的移动;以及
连接部(604),用于将所述辊(602)紧固到所述导向部(603),
所述辊(602)在沿所述导向部(603)移动的同时沿所述辊(602)的旋转方向连续卷取所述衣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机器室(200)进一步包括:
加湿部(222),具备循环过滤单元(229),并且通过所述循环过滤单元(229) 来生成自然加湿空气;
加热部(260),用于对在所述收纳室(100)中循环的空气进行除湿;以及
风扇单元(230),用于使空气沿一方向循环,
在所述加湿部(222)及所述加热部(260)交替操作的衣物管理模式下,自然加湿空气或干燥空气通过所述风扇单元(230)被供应到所述收纳室(100)中并进行循环,
所述动力机构传递动力以在所述衣物管理模式下使所述辊(602)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在所述衣物支撑部(601)的下侧两侧端上进一步具备一对导向件(606),
所述一对导向件(606)被形成为沿水平方向隔开布置,并且彼此相对的方向被开放,彼此背对的方向被封闭,所述一对导向件(606)通过将安置在所述衣物支撑部(601)上的衣物插入并固定在所述一对导向件(606)之间而设定所述衣物在水平方向上的活动范围,
所述辊(602)的初始位置为所述衣物支撑部(601)的上部侧,
所述辊(602)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来反复进行在上下方向上的滚动运动,
所述滚动运动由以预先设定的速度朝向下方运动的第一状态、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停止的第二状态以及朝向上方运动的第三状态构成,并且反复执行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三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辊(602)以没有位移的状态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沿一方向只执行旋转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衣物支撑部(601)包括:
第二喷射孔(601a),与所述加湿部(222)流体连通,并且形成在与衣物相对的位置上;以及
加热板(601b),
在所述衣物管理模式下通过所述第二喷射孔(601a)来吐出自然加湿空气,在所述加热板(601b)被加热的状态下,所述动力机构向所述辊(602)传递动力。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加热部(260)具备热泵模块,通过所述热泵模块对在所述收纳室(100)中循环的空气进行除湿,
所述机器室(200)进一步包括冷凝罐(280),对在所述收纳室(100)中循环的空气进行除湿时产生的冷凝水被储存在所述冷凝罐(280)中。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收纳室(100)的一面被开放形成,所述一面被门(600)覆盖,
所述衣物支撑部(601)及所述辊(602)设置在所述门(600)的内表面侧。
CN201922397072.5U 2018-12-27 2019-12-27 能够通过辊压衣物而去除褶皱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Active CN21267009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71326A KR102678318B1 (ko) 2018-12-27 의류를 롤링하여 주름 제거가 가능한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10-2018-0171326 2018-1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0090U true CN212670090U (zh) 2021-03-09

Family

ID=71602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97072.5U Active CN212670090U (zh) 2018-12-27 2019-12-27 能够通过辊压衣物而去除褶皱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009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81146A (ko) 202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70089U (zh) 能够通过辊的按压来去除衣物褶皱的多功能容纳系统
CN101205681B (zh) 洗衣机
CN101568680B (zh) 衣物处理机
EP2134894B1 (en) Cloth treating apparatus
EP2054545B1 (en) Laundry dryer
KR100873142B1 (ko) 보조 의류처리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복합 의류처리장치
CN101629379B (zh) 具有芳香物质供应模块的干衣机
KR20220156505A (ko) 의류처리장치
EP2057314B1 (en) Multiple laundry treating machine
KR20090045517A (ko) 건조기의 제어방법
CN111936690B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01629378B (zh) 具有芳香物质供应模块的干衣机
CN102099523B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01297075A (zh) 干衣机的供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1045174Y (zh)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TWI379025B (zh)
AU2024201959A1 (en) Clothes treatment apparatus
CN212670090U (zh) 能够通过辊压衣物而去除褶皱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KR102678318B1 (ko) 의류를 롤링하여 주름 제거가 가능한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CN212670092U (zh) 能够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去除衣物褶皱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US20240052553A1 (en)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CN214386642U (zh) 衣物管理模块及多功能收纳系统
CN208917521U (zh) 多功能洗衣机
KR101265618B1 (ko) 건조기
US20240035229A1 (en)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