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6712U - 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及平移门 - Google Patents

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及平移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56712U
CN212656712U CN202020388452.2U CN202020388452U CN212656712U CN 212656712 U CN212656712 U CN 212656712U CN 202020388452 U CN202020388452 U CN 202020388452U CN 212656712 U CN212656712 U CN 212656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shaft
power
releasing device
drive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884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清川
余勇
翁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ASTLI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ASTLI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ASTLI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ASTLIN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884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56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56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56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及平移门,传动链条的链节之间有链孔;包括动力结合轴,所述动力结合轴的端部在伸缩机构驱动下插入或退出所述链孔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伸缩并插入链孔的动力结合轴A、压缩扭簧构成链条的传动力自锁机构,实现了链条的锁紧,并减少了结构的锁死故障和动力装置释放时的拉力。

Description

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及平移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链条传动及工业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及平移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高速冷库平移门的传动系统通常采用链条传动;而链传动的动力传递到平移门上,同时为了紧急情况下仍能开门,通常需要一种可自锁和脱离的动力结合装置。目前一般采用通过斜向拉伸弹簧的固定旋转结构件将齿端插入到链条双节距中,动力通过结构件齿端传递到平移门上,并通过钢丝拉绳对结构件前端进行往下拉动旋转从而进行动力的脱离。然而当拉伸弹簧的拉力过大时,手动释放装置则无法开启。由于结构件为斜向旋转,当拉伸弹簧力度较小时,链条运动的水平分力会导致结构件齿端自动脱离链条双节距,进而出现脱链问题。
因此,这种链条动力结合方式局限性较大,对拉簧的拉力要求较高,可能因为链节紧压结构件齿端时无法通过手动释放装置进行手动释放。并且在开启手动释放时,需要单手拉动手动释放装置,同时另一个手还需推动平移门,操作相对困难。
因此现有的装置的传动方式单一、结构又复杂,且手动释放装置在低温环境下易出现各种故障,从而导致门不能及时开启,将导致安全性能大大降低;尤其是冷库门,其内部环境为零下20多度,会给人身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及平移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传动链条的链节之间有链孔;包括动力结合轴A,所述动力结合轴A的端部在伸缩机构驱动下插入或退出所述链孔中。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结合轴A为竖直设置的长杆。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压缩状态的弹簧,动力结合轴A套于弹簧内,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于基座,弹簧的上端和动力结合轴A外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的上端由横向插入动力结合轴A的杆体进行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链条径向四周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由上板材、下板材和连接所述上板材、下板材的两个螺栓所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螺栓的外部设有尼龙塑料套。
作为优选,还包括竖直的调节固定板,所述调节固定板的上端设有水平弯折而成的上板材,所述上板材通过螺栓连接下板材进而构成所述限位结构;调节固定板上还设有水平的基座;所述上板材和下板材上分别对应设有供动力结合轴 A穿过的同心的圆孔;动力结合轴A通过弹簧可伸缩地连接在基座上,弹簧释放后其上端插入所述链孔之中。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上有对应同心的圆孔,动力结合轴A的下端可自基座的圆孔中穿过。
作为优选,动力结合轴A的外壁设有用于向下限位的凸台,所述凸台尺寸大于基座的圆孔。
作为优选,调节固定板的板面上设有用于调节高度的长圆孔,所述长圆孔通过高度调节螺栓与作为底座的固定连接板可移动地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连接板的下端设有水平的弯折板。
作为优选,调节固定板通过防松螺母固定。
作为优选,还设有手动的释放机构,包括动力结合轴B,所述动力结合轴B的上端和动力结合轴A的下端连接,其下端设有供人工下拉时拿捏的钢丝绳。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结合轴B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钢丝绳上端设有锤头;所述锤头设于所述空腔内部以限位,钢丝绳的绳体穿过动力结合轴B下壁而伸出。
作为优选,所述钢丝绳外壁设有塑料套管。
作为优选,还设有释放机构,包括动力结合轴B,所述动力结合轴B的上端和动力结合轴A的下端连接,动力结合轴B的下端设有释放槽;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圆盘的柄端插入所述释放槽的底端,顶住弹簧的复位趋势、以控制动力结合轴B的升降。
作为优选,所述圆盘的圆周上设有外齿,电机通过电机齿轮与所述外齿啮合以控制圆盘的旋转。
作为优选,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采集圆盘的角度信息并输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圆盘、电机设于所述固定连接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平移门,包括上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伸缩并插入链孔的动力结合轴A、压缩扭簧构成链条的传动力自锁机构,实现了链条的锁紧,并减少了结构的锁死故障和动力装置释放时的拉力。释放机构提供了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可自动开门;而当自动释放出现电气故障后,也可通过手动进行释放,更加方便,人性化,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结构简单,可靠性提高,维护方便;并可以独立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锁紧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释放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平移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圈内的放大图;
参见附图,101、调节固定板,102、限位螺栓,103、塑料套,104、动力结合轴A,105、动力结合轴B,106、开口销,107、压缩扭簧,108、垫片,109、链条,110、高度调节固定螺栓,111、调节板固定螺栓,112、防松螺母,113、固定连接板,114钢丝绳,115、塑料套管,116、钢丝绳塑料套固定板,117、带柄圆盘大齿轮,118、滚动轴承,119、固定轴,120、电机齿轮,121、电机, 122,位置传感器,200、新型链传动结合装置,201、滑轮,202、导轨,203、左平移门,204、右平移门,205、驱动系统,206、左门手动释放开关,207、右门手动释放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至图4,图1-4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主要包含以下两部分机构:链传动动力结合的自锁机构、链传动动力结合的释放机构。
所述链传动动力结合的自锁机构为链传动动力传递到平移门上的中转装置,为平移门提供链传动方向的动力。所述链传动动力结合的释放机构为解除平移门与链传动动力的结合,如此才能对平移门进行移动,否则无法通过手的拉力带动整个传动装置和减速部分。
所述链传动动力结合机构,通过压缩扭簧107的弹力,将动力结合轴A104往上弹。本实施例中,动力结合轴A104的外径大于单节链条109的间距而小于双节链的间距,当到达链条109的双节链时,此时动力结合轴A104将穿过到双节链,并插入到上方调节固定板101上端的圆孔后并进行自锁。
优选的,所述动力结合过程的动力应优先采用压缩状态弹簧107,且压缩弹簧 107的压缩方向应垂直与链条109传动方向。如此,压缩弹簧107只需提供较小动力,即可进行动力的结合,同时链条109运动时,不会产生该方向的力而导致脱离问题。
优选的,动力结合轴A的上端应基本与调节固定板101上端基本平齐,如此动力结合轴A104的行程最小,且动力结合轴A104的上端与中部均能承受水平方向的动力传递,保证了动力结合轴A104的强度和可靠性。
优选的,链条109在该装置的位置应设计有上、下、左、右的机构限位。本案例中优先采用了在两个限位螺栓102外部套有尼龙制的塑料套103进行左、右限位;在上、下位置设有调整固定板101的折弯形成的上板材、下板材构成上、下限位。如此,才能准备的将动力结合轴A104的顶部顺畅的插入到链节中。优选的,所述调节固定板101上存在三个水平折弯的位置,且两侧或中间设计有左、右对称的三处圆孔,三处圆孔且为同心圆。其中下端圆孔比动力结合轴 A104的下端直径大2~3mm,用于引导动力结合轴A104上、下运动,同时消除加工导致的不同心误差问题;中间圆孔直接比动力结合轴A104的下端直径略大,用于动力结合轴的基准位置,同时能上下灵活运动;上端圆孔比中间孔径大2~3mm,用于动力结合轴A104的运动引导和动力传递时进行限位。如此,才能确保加工存在误差的情况下,动力结合轴A仍能上下运动灵活,并准确的进行动力传递和自锁。
优选的,所述调节固定板101两侧设计为长圆孔,长圆孔通过高度调节固定螺栓110来调节上、下位置,以消除上下安装高度差异。调节固定板101下端折弯处应优先设计两个调节板固定螺栓111的连接孔,且在连接孔的下端应采用防松螺母112固定。如此,在较大动力结合传递过程中,不会导致长圆孔移位从而导致整个装置变形失效。
优选的,所述动力结合轴A104的轴体的上端设计有一个凸台,该凸台直径大于中间圆孔直径。如此,向下释放动力结合时该凸台可作为向下的限位,不会导致该动力结合轴A104脱离中间的中心孔而导致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整个功能失效。
参见图2和图3,还包括释放机构,包含手动释放和自动释放两部分。手动释放结构中,通过对钢丝绳114的锤头拉动动力结合轴B105向下运动,并将压缩弹簧107进一步压缩,直到动力结合轴A104的上端凸台脱离链节,实现动力结合的脱离;当钢丝绳114防松后,则有压缩扭簧107自动将动力结合轴A104 的上端压入双链节中。同理,自动释放则通过电机121的控制,带动电机齿轮 120传动,并通过电机齿轮120的减速比将力矩加大后,带动手柄圆盘大齿轮 117逆时针旋转,从而实现动力结合轴A104的向下运动,从而实现电动脱离动力的脱离;当需要进行动力结合时,则先由电机121方向运动,再由压缩扭簧 107将动力结合轴A104的端部压入双链节的链孔中。
优选的,所述动力结合轴B105采用了圆弧槽作为两个动力传递的结合位置,且该圆弧槽的高度需大于的动力结合轴B105上、下运动的行程,且动力传递的圆弧槽可为同一位置,也可为不同位置,只需满足行程要求和空间结构要求即可。如此,手动释放和自动释放才能互不干扰,且都满足功能的需求。优选的,所述钢丝绳114前端有一个锤头,且锤头的直径小于动力结合轴B的圆弧槽宽度,该锤头在钢丝绳114不受力的情况下便可在圆弧槽内上下滑动。优选的,所述钢丝绳114外部应套有塑料套管115,该结构件可通过外购或自制。塑料套管115的上端位置通过钢丝绳塑料套固定板进行固定。如此,才能将钢丝绳运动的阻力减少到最小,减少手动释放的开启力矩。
优选的,所述动力结合轴B105,在它圆弧槽的一侧的下端开有一个7字形的的槽,该槽的直径大于钢丝绳的直径小于钢丝绳的锤头。如此,钢丝绳锤头可直接放入槽内,且上下运动时不会脱离。当然,也可通过在该槽外部也可通过加一个盖板对钢丝绳进行结构密封,确保更加可靠。
优选的,所述动力结合轴B的上端与动力结合轴A采用螺纹连接,并用紧固件 (如开口销或弹性销)进行固定,如此为动力结合轴B才能快速将动力传递上动力结合轴A上。
优选的,所述带柄圆盘大齿轮117与电机齿轮120为减速结构,能通过电机121 实现大力矩的要求。所述带柄圆盘齿轮117为齿轮与带柄圆盘的一体件,可减小动力损失,并简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带柄圆盘大齿轮117内部安装有滚动轴承118,如此便可将带柄圆盘大齿轮117的中心轴进行固定在固定连接板113上,并实现带柄圆盘大齿轮117平稳的传递较大力矩。
优选的,所述带柄圆盘大齿轮117在圆盘的柄部应设计为上下为圆弧形,左右为平面,长度应尽可能长,且尺寸应小于动力结合轴B的槽尺寸。如此,既能进行动力传递又能在内部进行滑动。
优选的,所述编码器或位置传感器122,应极可能安装在带柄圆盘大齿轮117 上,可更加精确的检测带柄圆盘大齿轮117的旋转角度及位置关系。安装在电机121端时,需经过齿轮比转换计算,同时可能因为齿轮打滑导致精度下降。参见图1-4,所述传动的链条109采用的单节链条,其接口采用的为双节链进行连接,用于进行传动动力的结合机构。四个限位螺栓102安装在调节固定板 101上端,链条109的内、外侧各两个,其中限位塑料103安装在四个限位螺栓102的外圈,并能灵活运动,以防磨损链条109。动力结合轴A104安装在调节固定板101的三个圆孔中,下端与动力结合轴B105进行固定连接,中间有一销钉孔,用于开口销106的插入固定。压缩扭簧107套入动力结合轴A的外圈,上、下各安装有一个大垫片108,且在压缩弹簧107的上端垫片108上安装有开口销106,通过开口销106对压缩弹簧107进行上限位。动力结合轴B105 的上端通过螺栓及销钉与动力结合轴A104的下端进行紧固。钢丝绳114外部套有塑料套115,其中塑料套115的上端通过钢丝绳塑料套固定板116进行限位固定,钢丝绳塑料套固定板116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113上;钢丝绳114 的上部有一锤头结构,该锤头卡入动力结合轴B105的下端圆弧槽中,并能上下运动。带柄圆盘大齿轮117通过中心的滚动轴承118安装在固定轴119上,带柄圆盘大齿轮117的圆盘柄端插入到动力结合轴B105的下端圆弧槽中,并能上下转动。电机齿轮120固定在电机121上,并于带柄圆盘大齿轮117进行啮合。位置传感器122固定在带柄圆盘大齿轮117的外侧。固定轴119和电机121固定在固定连接板113上。
参见图2,自动释放装置通过电机121通过控制带动带柄圆盘大齿轮117顺时针旋转到图示及以上位置进行复位,此时手动释放通过对钢丝绳114的拉力释放,此时动力结合轴B与动力结合轴A在压缩弹簧107的弹力的压力下将向上运动,当链条109的双节链到达该位置时,动力结合轴A104将插入双节链的中心及调节固定板101上端孔内。如此,链条运动时,将通过动力结合轴1的侧面将链条动力系统传递到整个装置及平移门。
图3、4实施例中,自动释放过程中,通过对电机121的控制进行顺时针旋转,将动力通过电机齿轮120传递到带柄圆盘大齿轮117,带柄圆盘大齿轮117将逆时针旋转,并通过位置传感器122进行旋转角度计算,此时带柄圆盘大齿轮 117的柄端将拉动动力结合轴B105、动力结合轴A104向下运动,动力结合轴 A104上端将依次从调节固定板101的上端圆孔、链条109双链节中脱离,直到位置传感器122检测到预设角度值,此时动力结合轴A104上端凸台到达调节固定板101中间孔位时进行限位停止,此时带柄圆盘大齿轮117将从带柄圆盘大齿轮117A位置到达带柄圆盘大齿轮117B位置。而此时,手动释放装置中,因手动释放钢丝绳114未操作的情况下,钢丝绳114将停留在114A的位置,对自动释放没有任何干涉。
同理,手动释放过程中,通过对钢丝绳114从114A位置拉动114B位置时,传动链条109将脱离整个动力结合装置。而此时,如电机121未开启的情况下,带柄圆盘大齿轮117将停留在117A的位置,对手动释放没有任何影响,实现了自动释放和手动释放的双重驱动,确保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图5、图6实施例中,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库平移门,尤其是一种采用了上述链传动结合装置200的双开高速平移门(其中链传动结合装置 200A为结合机构放置右侧,用于双开门的左平移门203;200B为结合机构放置在左侧用于双开门的右平移门204),驱动系统205位于左平移门203、右平移门204的上方,通过每扇平移门通过门上方两侧的滑轮201在导轨202中进行运动,通过平移门中间位置的新型链传动结合装置200进行动力传递。通过对控制系统的控制,在该新型链传动结合装置200的结合状态下进行双开门正常开、关动作。当出现故障时,可通过自动控制开关和左手动打开释放开关206、右手动打开释放开关207两种方式实现对新型链传动结合装置200进行动力释放,再进行左平移门203、右平移门204的开关。如此,系统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上述实施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且易于维护等特点,同时还提供自动和手动两种释放结构。当紧急情况下时,可通过按钮自动释放链动力的结合,进行开门,无需单手操作手动释放,单手开门。当自动释放出现电气故障后,同时也可通过手动释放进行链动力结合进行释放,且该装置的自锁结构,采用了压缩扭簧109和垂直运动,大大减少了结构的锁死故障和动力装置释放时的拉力,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上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给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内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依据需要做出调整,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在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链条的链节之间有链孔;包括动力结合轴A,所述动力结合轴A的端部在伸缩机构驱动下插入或退出所述链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结合轴A为竖直设置的长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压缩状态的弹簧,动力结合轴A套于弹簧内,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于基座,弹簧的上端和动力结合轴A外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上端由横向插入动力结合轴A的杆体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条径向四周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由上板材、下板材和连接所述上板材、下板材的两个螺栓所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的调节固定板,所述调节固定板的上端设有水平弯折而成的上板材,所述上板材通过螺栓连接下板材进而构成所述限位结构;调节固定板上还设有水平的基座;所述上板材和下板材上分别对应设有供动力结合轴A穿过的同心的圆孔;动力结合轴A通过弹簧可伸缩地连接在基座上,弹簧释放后其上端插入所述链孔之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有对应同心的圆孔,动力结合轴A的下端可自基座的圆孔中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结合轴A的外壁设有用于向下限位的凸台,所述凸台尺寸大于基座的圆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固定板的板面上设有用于调节高度的长圆孔,所述长圆孔通过高度调节螺栓与固定连接板可移动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板的下端设有水平的弯折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固定板通过防松螺母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手动的释放机构,包括动力结合轴B,所述动力结合轴B的上端和动力结合轴A的下端连接,其下端设有供人工下拉时拿捏的钢丝绳。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结合轴B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钢丝绳上端设有锤头;所述锤头设于所述空腔内部以限位,钢丝绳的绳体穿过动力结合轴B下壁而伸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释放机构,包括动力结合轴B,所述动力结合轴B的上端和动力结合轴A的下端连接,动力结合轴B的下端设有释放槽;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圆盘的柄端插入所述释放槽的底端,顶住弹簧的复位趋势、以控制动力结合轴B的升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的圆周上设有外齿,电机通过电机齿轮与所述外齿啮合以控制圆盘的旋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采集圆盘的角度信息并输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运行。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采集圆盘的角度信息并输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运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电机设于固定连接板上。
19.一种平移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任一所述的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
CN202020388452.2U 2020-03-24 2020-03-24 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及平移门 Active CN212656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8452.2U CN212656712U (zh) 2020-03-24 2020-03-24 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及平移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8452.2U CN212656712U (zh) 2020-03-24 2020-03-24 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及平移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56712U true CN212656712U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65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88452.2U Active CN212656712U (zh) 2020-03-24 2020-03-24 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及平移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56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77010B1 (en) Electromotive drive for a furniture item
CN105858400B (zh) 防意外移动的电梯系统
CN102101073A (zh) 门锁的锁合装置
CN102730525B (zh) 电梯设备
CN212656712U (zh) 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及平移门
CN201406931Y (zh) 工业门快速离合机构
CN112412235A (zh) 传动链条自锁/释放装置及平移门
CN113786567B (zh) 一种用于变电检修的安全带悬挂装置及方法
US1411039A (en) Door-operating mechanism
US10718149B2 (en) Sectional door driving device
CN201024818Y (zh) 一种集手动启闭及其离合操纵机构为一体的新型同步装置
CN209799656U (zh) 一种人员闸门联锁机构
CN111573543B (zh) 离合器推动装置
CN114673824A (zh) 一种双作用气动执行器的顶装手轮机构
CN101338648B (zh) 管状电机手动、电动离合控制器
CN110130772B (zh) 一种电动单开外摆门
CN200955317Y (zh) 无源螺旋门机锁闭机构
CN107134735A (zh) 一种开关柜及开关柜手车与活门传动机构
CN112855931A (zh) 一种基于行星滚柱丝杠的罐门开启装置
AU2018200551B2 (en) Sectional door driving device
AU2018100103A4 (en) Sectional door driving device
CN115092789B (zh) 防意外移动装置、防意外移动组件和电梯
CN217108444U (zh) 一种双作用气动执行器的顶装手轮机构
CN110080647B (zh) 一种电动外摆门用驱动机构
WO2024055506A1 (zh) 用于直升机尾舱门的锁闭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