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6613U - 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56613U
CN212656613U CN202020938195.5U CN202020938195U CN212656613U CN 212656613 U CN212656613 U CN 212656613U CN 202020938195 U CN202020938195 U CN 202020938195U CN 212656613 U CN212656613 U CN 212656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bin body
pipeline
full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381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文
陈海彬
黎宇恒
周聪
崔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Qingxun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Qingxun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Qingxun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Qing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381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56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56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566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其包括密封隔离舱体、负压生成系统、消杀雾剂喷淋系统、电源、温度仪、门禁系统管理解锁系统和控制器;密封隔离舱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负压生成系统包括负压机、过滤网和通风管道,密封隔离舱体的底部设置有轮组;还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密封门的动力装置,门禁系统管理解锁系统包括管理者终端、用户终端和门禁系统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可检查进入的人员的体温,可将待检人员封闭至封闭室内,且可以整体转移,可避免出现现待检人员逃离管制的情况,避免其导致更大范围的传染。

Description

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门禁系统是指是对人员出入通道进行管制的系统,一般包括软件和物理硬件开闭设施,物理硬件开闭设施一般安装在管制区域的出入口出。现有的门禁系统主要用于限制通行,经验证身份后,可穿过物理硬件开闭设施进入至管制区域,随着呼吸道传染疫情的频发,对受感人员的早发现、早隔离是阻却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进入到特定区域时的及时检验检疫尤为重要。现有的技术中,待检人员进入到特定区域前一般由人工测量体温是否正常,而后由待检人员自行验证身份进入,若待检人员的体温异常需要被隔离时,往往不太容易控制待检人员,极易出现待检人员逃离管制的情况,往往会导致更大范围的传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可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包括密封隔离舱体,密封隔离舱体设置有密封门,密封隔离舱体内部设置有密封室,还包括负压生成系统、消杀雾剂喷淋系统、电源、温度仪、门禁系统管理解锁系统和控制器;密封隔离舱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负压生成系统包括负压机、过滤网和通风管道,负压机通过通风管道与出风口导通,过滤网设置于出风口和通风管道之间;密封隔离舱体的底部设置有轮组;消杀雾剂喷淋系统包括加压泵、消杀液储放罐、管路和喷嘴,喷嘴通过管路与消杀液储放罐导通,加压泵通过管路与消杀液储放罐导通;喷嘴安装于密封室顶端;还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密封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安装于密封隔离舱体且与密封门连接,所述密封门设置有两个,两个密封门分别设置于密封隔离舱体的入口和出口;温度仪设置于密封室;动力装置、电源、温度仪、负压机和加压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门禁系统管理解锁系统包括管理者终端、用户终端和门禁系统装置,所述门禁系统装置包括摄像单元、控制单元、开锁单元和提醒单元,摄像单元、开锁单元和提醒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电信号连接,摄像单元设置于密封隔离舱体的入口,控制单元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密封隔离舱体的顶端,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缸、推板和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推板和密封门铰接,推板滑动设置于密封隔离舱体的顶端,电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推板连接;电缸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轮组转动的牵引动力装置,牵引动力装置设置于密封隔离舱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和皮带传动机构,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轮组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悬臂架,悬臂架的一端枢接于密封隔离舱体的上端部,所述门禁系统装置设置于悬臂架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呼吸面罩、通气管路和单流向储气装置;单流向储气装置设置有储气桶、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储气桶内设置有储气空间,进风管道的一端、出风管道的一端均与储气空间导通;呼吸面罩通过通气管路与储气空间导通连接;进风管道、出风管道内部分别设置有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进风管道的另一端与外界大气导通,出风管道的另一端与密封室导通,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呼吸面罩设置于所述封隔离舱体内部;单流向储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封隔离舱体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单流向储气装置还包括通气母口接头,通气母口接头与所述储气空间导通,通气管路设置有与通气母口接头配合插接的通气公端插头。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道在竖直方向延伸,进风管道的上端部位于储气桶顶部的上方,进风管道的下端部延伸至储气空间的下端部;出风管道在竖直方向延伸,出风管道的上端部位于储气桶顶部的上方,出风管道的下端部延伸至储气空间内,出风管道的下端开口位于进风管道的下端开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母口接头设置有通气管体,通气管体在水平方向延伸,所述通气管体的一端位于储气空间内,通气管体位于储气空间内的开口在竖直方向位于出风管道的下端开口与进风管道的下端开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母口接头还包括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设置于通气管体另一端的内壁,弹性密封圈的外壁设置有将弹性密封圈的内壁闭合的收扎圈;所述通气公端插头插入弹性密封圈且越过收扎圈后,通气公端插头与储气空间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可自动感知人员的靠近并开口入口的密封门,避免出现由于人员触摸导致的交叉感染,并可检查进入的人员的体温,可自动对密封隔离舱体内部进行消杀作业,可将待检人员封闭至封闭室内,且可以整体转移,可避免出现现待检人员逃离管制的情况,避免其导致更大范围的传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单流向储气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通气母口接头和通气公端插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密封隔离舱体 11—密封门 12—密封室
2—负压机 3—喷嘴
4—动力装置 41—气缸 42—推板43—连杆
5—温度仪 6—摄像单元
7—单流向储气装置
71—储气桶 72—进风管道 73—出风管道 74—储气空间
8—通气母口接头 81—弹性密封圈 82—收扎圈
9—通气公端插头 10—悬臂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包括密封隔离舱体1,密封隔离舱体1设置有密封门11,密封隔离舱体1内部设置有密封室12,还包括负压生成系统、消杀雾剂喷淋系统、电源、温度仪5、门禁系统管理解锁系统和控制器;密封隔离舱体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负压生成系统包括负压机2、过滤网和通风管道,负压机2通过通风管道与出风口导通,过滤网设置于出风口和通风管道之间;密封隔离舱体1的底部设置有轮组;消杀雾剂喷淋系统包括加压泵、消杀液储放罐、管路和喷嘴3,喷嘴3通过管路与消杀液储放罐导通,加压泵通过管路与消杀液储放罐导通;喷嘴3安装于密封室12顶端;还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密封门11的动力装置4,动力装置4安装于密封隔离舱体1且与密封门11连接,所述密封门11设置有两个,两个密封门11分别设置于密封隔离舱体1的入口和出口;温度仪5设置于密封室12;动力装置4、电源、温度仪5、负压机2和加压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门禁系统管理解锁系统包括管理者终端、用户终端和门禁系统装置,所述门禁系统装置包括摄像单元6、控制单元、开锁单元和提醒单元,摄像单元6、开锁单元和提醒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电信号连接,摄像单元6设置于密封隔离舱体1的入口,控制单元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摄像单元6感受到人员靠近密封隔离舱体1的入口时,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发出电信号给动力装置4打开密封隔离舱体1的入口处的密封门11,人员可进入密封隔离舱体1的内部,而后控制器发出电信号给动力装置4关闭密封隔离舱体1的入口处的密封门11;人员可不用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的任何部位即可进入,避免出现由于人员触摸导致的交叉感染。
人员可进入密封隔离舱体1的内部后,温度仪5可自动测量人员的体温并传递给控制器,当人体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时,控制器驱动动力装置4打开密封隔离舱体1的出口处的密封门11,控制单元驱动开锁单元打开门锁,人员可穿过密封室12进入到特定区域内;而后,控制器驱动动力装置4关闭密封门11。
当人体的体温不在正常范围内时,控制器发出指令给警报器发出警报,控制器发出电信号给动力装置4锁死密封隔离舱体1的入口处和出口处的密封门11,将待检人员封闭至封闭室内;同时启动消杀雾剂喷淋系统,加压泵向消杀液储放罐加压使得消杀剂从喷嘴3喷出,对密封隔离舱体1内部进行喷淋消毒剂进行防疫消杀。而后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及内部的人员一并转移至隔离区进行后续作业,可避免出现现待检人员逃离管制的情况,避免其导致更大范围的传染。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可自动感知人员的靠近并开口入口的密封门11,避免出现由于人员触摸导致的交叉感染,并可检查进入的人员的体温,可自动对密封隔离舱体1内部进行消杀作业,可将待检人员封闭至封闭室内,且可以整体转移,可避免出现现待检人员逃离管制的情况,避免其导致更大范围的传染。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门禁系统装置可参考使用公开号为CN109410405A的专利文件中所公开的技术。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4设置于密封隔离舱体1的顶端,所述动力装置4包括电缸、推板42和连杆43,连杆43的两端分别与推板42和密封门11铰接,推板42滑动设置于密封隔离舱体1的顶端,电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推板42连接;电缸与控制器电连接。电缸的动力输出端推动推板42,推板42推动连杆43,连杆43推动密封门11发生转动实现开闭。
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轮组转动的牵引动力装置4,牵引动力装置4设置于密封隔离舱体1的底部。具体的,所述牵引动力装置4包括电动机和皮带传动机构,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轮组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可自带动力驱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移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悬臂架10,悬臂架10的一端枢接于密封隔离舱体1的上端部,所述门禁系统装置设置于悬臂架10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便于调整摄像单元6的位置。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还包括呼吸面罩、通气管路和单流向储气装置7;单流向储气装置7设置有储气桶71、进风管道72和出风管道73,储气桶71内设置有储气空间74,进风管道72的一端、出风管道73的一端均与储气空间74导通;呼吸面罩通过通气管路与储气空间74导通连接;进风管道72、出风管道73内部分别设置有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进风管道72的另一端与外界大气导通,出风管道73的另一端与密封室12导通,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呼吸面罩设置于所述封隔离舱体内部;单流向储气装置7设置于所述封隔离舱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进风风扇推动外界的空气经进风管道72进入储气空间74,体温异常的人员在被喷淋消杀剂前可佩带呼吸面罩,呼吸储气空间74内的空气,同时将吐出的气体吹入储气空间74,储气空间74内的气体经出风风扇推动经出风管道73排至密封室12内,避免排入外界大气,同时避免人员吸入消杀雾剂。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单流向储气装置7还包括通气母口接头8,通气母口接头8与所述储气空间74导通,通气管路设置有与通气母口接头8配合插接的通气公端插头9。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密封室12内还包括可移动的氧气袋,氧气袋带有通气母口接头8,经消杀后的人员从密封室12走出时,通气公端插头9从单流向储气装置7的通气母口接头8拔出后可插入氧气袋的通气母口接头8,使得经消杀后的人员在转移至隔离防疫区前不与外界大气发生气体交换,避免污染所经过的空气,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员。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道72在竖直方向延伸,进风管道72的上端部位于储气桶71顶部的上方,进风管道72的下端部延伸至储气空间74的下端部;出风管道73在竖直方向延伸,出风管道73的上端部位于储气桶71顶部的上方,出风管道73的下端部延伸至储气空间74内,出风管道73的下端开口位于进风管道72的下端开口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储气桶71外界的空气进入储气空间74内部后,在储气桶71内部发生循环,具体可控制进风风扇的转速略小于出风风扇的转速,避免呼出的二氧化碳在储气桶71内部沉积,避免储气空间74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母口接头8设置有通气管体,通气管体在水平方向延伸,所述通气管体的一端位于储气空间74内,通气管体位于储气空间74内的开口在竖直方向位于出风管道73的下端开口与进风管道72的下端开口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储气桶71内部的冷凝水不会进入通气管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可快速从出风管道73排出,避免吸入呼吸面罩内的空气氧气含量低。
具体的,所述通气母口接头8还包括弹性密封圈81,弹性密封圈81设置于通气管体另一端的内壁,弹性密封圈81的外壁设置有将弹性密封圈81的内壁闭合的收扎圈82;所述通气公端插头9插入弹性密封圈81且越过收扎圈82后,通气公端插头9与储气空间74导通。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包括密封隔离舱体,密封隔离舱体设置有密封门,密封隔离舱体内部设置有密封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压生成系统、消杀雾剂喷淋系统、电源、温度仪、门禁系统管理解锁系统和控制器;
密封隔离舱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负压生成系统包括负压机、过滤网和通风管道,负压机通过通风管道与出风口导通,过滤网设置于出风口和通风管道之间;密封隔离舱体的底部设置有轮组;
消杀雾剂喷淋系统包括加压泵、消杀液储放罐、管路和喷嘴,喷嘴通过管路与消杀液储放罐导通,加压泵通过管路与消杀液储放罐导通;喷嘴安装于密封室顶端;
还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密封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安装于密封隔离舱体且与密封门连接,所述密封门设置有两个,两个密封门分别设置于密封隔离舱体的入口和出口;
温度仪设置于密封室;动力装置、电源、温度仪、负压机和加压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门禁系统管理解锁系统包括管理者终端、用户终端和门禁系统装置,所述门禁系统装置包括摄像单元、控制单元、开锁单元和提醒单元,摄像单元、开锁单元和提醒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电信号连接,摄像单元设置于密封隔离舱体的入口,控制单元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密封隔离舱体的顶端,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缸、推板和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推板和密封门铰接,推板滑动设置于密封隔离舱体的顶端,电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推板连接;电缸与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轮组转动的牵引动力装置,牵引动力装置设置于密封隔离舱体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和皮带传动机构,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轮组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臂架,悬臂架的一端枢接于密封隔离舱体的上端部,所述门禁系统装置设置于悬臂架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呼吸面罩、通气管路和单流向储气装置;单流向储气装置设置有储气桶、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储气桶内设置有储气空间,进风管道的一端、出风管道的一端均与储气空间导通;呼吸面罩通过通气管路与储气空间导通连接;进风管道、出风管道内部分别设置有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进风管道的另一端与外界大气导通,出风管道的另一端与密封室导通,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呼吸面罩设置于所述封隔离舱体内部;单流向储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封隔离舱体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流向储气装置还包括通气母口接头,通气母口接头与所述储气空间导通,通气管路设置有与通气母口接头配合插接的通气公端插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在竖直方向延伸,进风管道的上端部位于储气桶顶部的上方,进风管道的下端部延伸至储气空间的下端部;出风管道在竖直方向延伸,出风管道的上端部位于储气桶顶部的上方,出风管道的下端部延伸至储气空间内,出风管道的下端开口位于进风管道的下端开口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母口接头设置有通气管体,通气管体在水平方向延伸,所述通气管体的一端位于储气空间内,通气管体位于储气空间内的开口在竖直方向位于出风管道的下端开口与进风管道的下端开口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母口接头还包括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设置于通气管体另一端的内壁,弹性密封圈的外壁设置有将弹性密封圈的内壁闭合的收扎圈;所述通气公端插头插入弹性密封圈且越过收扎圈后,通气公端插头与储气空间导通。
CN202020938195.5U 2020-05-29 2020-05-29 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56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38195.5U CN212656613U (zh) 2020-05-29 2020-05-29 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38195.5U CN212656613U (zh) 2020-05-29 2020-05-29 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56613U true CN212656613U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47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3819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56613U (zh) 2020-05-29 2020-05-29 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566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8281A (zh) * 2021-07-14 2021-09-10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智能防疫消毒舱装置及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8281A (zh) * 2021-07-14 2021-09-10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智能防疫消毒舱装置及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1050B (zh) 包括气体调节阀的呼吸辅助设备及呼吸辅助方法
CN202777378U (zh) 一种呼吸阀
ATE274948T1 (de) Beatmungskreis für einen zerstäuber
CN212656613U (zh) 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
CN112611049B (zh) 一种高温负压换气消毒机及其消毒方法
CN102921088A (zh) 包括气体调节阀的呼吸辅助设备及呼吸辅助方法
CN111671599A (zh) 免接触移动式隔离负压消杀舱及其使用方法
CN106039357A (zh) 一种呼吸机内外回路消毒机
WO2022142881A1 (zh) 通气治疗设备
US6929006B2 (en) Device and process for metering breathing gas
CN212651026U (zh) 免接触移动式隔离负压消杀舱
CN210582937U (zh) 具备负压换气防疫医疗功能的隔离舱装置
CN208599015U (zh) 一种消防用可吸入环境空气呼吸器
CN1572338A (zh) 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房专用口罩及使用方法
CN206548610U (zh) 一种呼吸内科医生与病人隔离装置
CN111608434A (zh) 移动式隔离负压防疫智能消杀舱及消杀方法
CN111677340A (zh) 全自动移动式隔离防疫消杀门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3082328A (zh) 一种结核病专科使用的吸痰装置
CN111329175A (zh) 一种空气加热灭菌口罩护目镜头盔结合的防疫品
CN212656614U (zh) 移动式隔离负压防疫智能消杀舱
CN112972925B (zh) 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消毒器具
CN214129816U (zh) 一种生物医学器械
CN211326370U (zh) 一种活动式防疫隔离舱
CN210494938U (zh) 避火装置
CN219630191U (zh) 一种呼吸科患者用安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