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5640U - 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55640U
CN212655640U CN202020807741.1U CN202020807741U CN212655640U CN 212655640 U CN212655640 U CN 212655640U CN 202020807741 U CN202020807741 U CN 202020807741U CN 212655640 U CN212655640 U CN 212655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pond
regulation
plant pond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77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Guangzhou Dred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Guangzhou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Guangzhou Dred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Guangzhou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077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55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55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55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通过设置调蓄池,以实现对湖泊初期雨水水量调控,保证后期的强化处理池和三级植物塘的净化效果,并结合调蓄池底部采用倾斜设计,以降低雨水进入后的速度,实现对其沉淀的目的,结合强化处理池中的厌氧池结构设计,利用厌氧池与好氧池的体积比,增强厌氧池中水的停留时间,并利用第一池进行初步水解酸化后去除水中部分COD,然后,结合第二池进行深化水解和去除水中COD,利用挡板和缓冲板的配置设计,增强水在第一池与第二池中的时间,提高其利用厌氧净化效果,而结合好氧池,可以实现雨水中60‑80%的氨氮去除。

Description

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湖泊水库初期雨水修复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湖泊水库初期雨水污染由于短期内污染负荷较高,难于控制,因而成为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湖泊水库本身水体置换时间长、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降雨发生时,初期雨水流带来大量污染物,尤其氮、磷湖、库水体的水流滞缓,滞留时间又长,十分适宜于植物营养素的积聚和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当湖、库水体中营养素积聚到一定水平,即会促使水生植物旺盛生长,形成富营养化污染。
人工湿地系统用于湖泊生态修复治理时,具有较强针对性、灵活性及环境友好等特征,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湿地系统消减湖泊污染负荷主要包括对外源性污染负荷的生态拦截和对内源性污染负荷的生态萃取。但由于污染物来源复杂、湿地系统植物去除负荷较低等原因,其在湖泊生态修复中所发挥的作用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湖泊水库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时,急需发明一种技术实现对湖泊水库初期雨水污染进行有效治理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设置在湖泊、水库的入库排水沟处,对湖泊、水库的入湖入库初期溢流雨污水进行拦截、调蓄和生态净化,利用强化型人工湿地技术前置处理面源污染,能有效去除入湖氨氮、总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设在湖泊水库的入库处,包括调蓄池、强化处理池和三级植物塘,所述调蓄池用于吸纳湖泊入库初期雨水,并在所述调蓄池的入口设置有格栅,所述调蓄池的输出端与所述强化处理池相连通,且所述强化处理池的输出端外接所述三级植物塘;所述强化处理池包括厌氧池和与所述厌氧池连通的好氧池,且所述厌氧池与所述好氧池的容积比为2:1;所述厌氧池的底部呈W型,所述厌氧池的底部突出处设有挡板,将所述厌氧池分隔为第一池和第二池,所述第一池和所述第二池的中上部设有缓冲板,所述调蓄池的底面自进水口向出水口一侧由低向高倾斜设置。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调蓄池与所述第一池之间通过三条管道相连通,所述管道上设有阀门和流量计。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三级植物塘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级植物塘、第二级植物塘和第三级植物塘,所述第一级植物塘与所述好氧池相连通,所述第一级植物塘、第二级植物塘和第三级植物塘的面积比为4:3:3。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第一级植物塘的出口处设置曝气机,所述第一级植物塘内设有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内设有纤维填料,所述第二单元内填充有生态砾石和强化除磷砾石,并在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的表面种植有芦苇、水葱、旱伞竹和再力花。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第二级植物塘的中间设有导流墙,并在所述第二级植物塘内种植有挺水植物再力花和芦苇。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第三级植物塘内种植有芦苇和菖蒲。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好氧池的底部设有与曝气机相连的曝气管。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厌氧池内填充有可悬浮填料球和厌氧生物膜,所述厌氧生物膜固定在所述可悬浮填料球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通过设置调蓄池,以实现对湖泊初期雨水水量调控,保证后期强化处理池和三级植物塘的净化效果,并结合调蓄池底部采用倾斜设计,以降低雨水进入后的速度,实现对其沉淀的目的,结合强化处理池中的厌氧池结构设计,利用厌氧池与好氧池的体积比,增强厌氧池中水的停留时间,并利用第一池进行初步水解酸化后去除水中部分COD,然后,结合第二池进行深化水解和去除水中COD,利用挡板和缓冲板的配置设计,增强水在第一池与第二池中的时间,提高其利用厌氧净化效果,而结合好氧池,可以实现雨水中60-80%的氨氮去除。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设置在湖泊、水库的入库排水沟处,对湖泊、水库的入湖入库初期溢流雨污水进行拦截、调蓄和生态净化,利用强化型人工湿地技术前置处理面源污染,能有效去除入湖氨氮、总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厌氧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级植物塘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设在湖泊水库的入库处,包括调蓄池10、强化处理池20和三级植物塘30,调蓄池10用于吸纳湖泊入库初期雨水,并在调蓄池10的入口设置有格栅11,调蓄池10的输出端与强化处理池20相连通,且强化处理池20的输出端外接三级植物塘30。
使用时,鉴于湖泊水库的入湖入库初期雨水污染特征一般为量大,且SS、COD、氮、磷含量高,对水体的冲击能力强,通过格栅11可以先流入的溢流污水进行过滤,经过过滤后的水进入调蓄池10中,通过调蓄池10以缓解水流,并为了保证其缓冲效果,将调蓄池10的底面自进水口向出水口一侧由低向高倾斜设置,即通过调蓄池10的底面设计,增加水流进入后的撞击,缓解水流,污水在调蓄池10内沉淀,沉淀每年进行一次清淤,采用泵车抽吸,清理的底泥稍作沉淀后,上清液自流排入后续强化处理,其余淤泥部分经处理就地利用,作三级植物塘30中植物种植基质。
其中,强化处理池20包括厌氧池21和与厌氧池21连通的好氧池22,好氧池22内设有好氧生物膜,且好氧池22的底部设有与曝气机连接的曝气管和呈蜂窝状的填料,好氧生物膜通过填料以固定在好氧池22内。本实用新型还在厌氧池内装设有可悬浮填料球和厌氧生物膜,而厌氧生物膜固定在可悬浮填料球上。
为了保证污水在厌氧池21中的充分处理,本实用新型的厌氧池21与好氧池22的容积比为2:1;并且厌氧池21的底部设计呈W型,厌氧池21的底部突出处设有挡板26,将厌氧池21分隔为第一池23和第二池25,第一池23和第二池25的中上部设有缓冲板24,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优选的,调蓄池10与第一池23之间通过三条管道相连通,管道上设有阀门和流量计。
使用时,通过阀门和流量计以控制调蓄池10进入强化处理池20的水流,且水流先进入厌氧池21再进入好氧池22,利用缺氧池的第一池23、第二池25的底部结构设计及挡板26和缓冲板24的设计,水流在其内由上而下,再有下而上,进入第二池25中,再经过由上及下和由下而上的过程,保证其充分处理,利用厌氧生物膜完成水体污染物的水解酸化和部分COD去除,然后自流进入好氧池22,在好氧生物膜作用下完成大部分的污染物去除。同时强化处理池20的设计能去除氨氮,效率可达60-80%。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级植物塘30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级植物塘31、第二级植物塘32和第三级植物塘33,第一级植物塘31与好氧池22相连通,第一级植物塘31、第二级植物塘32和第三级植物塘33的面积比为4:3:3。
其中,第一级植物塘31的出口处设置曝气机,第一级植物塘31内设有第一单元34和第二单元35,第一单元34内设有可置换和再生的纤维填料,第二单元35内填充有生态砾石和强化除磷砾石,以起到溶解性磷的吸附作用,并在第一单元34和第二单元35的表面种植有芦苇、水葱、旱伞竹和再力花。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级植物塘32的中间设有导流墙,以增加水流停留时间,边坡坡度为1:3,并在第二级植物塘32内种植有挺水植物再力花和芦苇,并在第二级植物塘32的水深0.8~1.4m处种植沉水植物金鱼藻。
本实用新型还在第三级植物塘33内水深0~0.8m处种植芦苇、菖蒲,在水深0.8~1.4m处种植浮水植物睡莲。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通过设置调蓄池10,以实现对湖泊初期雨水水量调控,保证后期强化处理池20和三级植物塘30的净化效果,并结合调蓄池10底部采用倾斜设计,以降低雨水进入后的速度,实现对其沉淀的目的,结合强化处理池20中的厌氧池21结构设计,利用厌氧池21与好氧池22的体积比,增强厌氧池21中水的停留时间,并利用第一池23进行初步水解酸化后去除水中部分COD,然后,结合第二池25进行深化水解和去除水中COD,利用挡板26和缓冲板24的配置设计,增强水在第一池23与第二池25中的时间,提高其利用厌氧净化效果,而结合好氧池22,可以实现雨水中60-80%的氨氮去除。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设置在湖泊、水库的入库排水沟处,对湖泊、水库的入湖入库初期溢流雨污水进行拦截、调蓄和生态净化,利用强化型人工湿地技术前置处理面源污染,能有效去除入湖氨氮、总磷。
最后,本申请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设在湖泊水库的入库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蓄池、强化处理池和三级植物塘,所述调蓄池用于吸纳湖泊入库初期雨水,并在所述调蓄池的入口设置有格栅,所述调蓄池的输出端与所述强化处理池相连通,且所述强化处理池的输出端外接所述三级植物塘;所述强化处理池包括厌氧池和与所述厌氧池连通的好氧池,且所述厌氧池与所述好氧池的容积比为2:1;所述厌氧池的底部呈W型,所述厌氧池的底部突出处设有挡板,将所述厌氧池分隔为第一池和第二池,所述第一池和所述第二池的中上部设有缓冲板,所述调蓄池的底面自进水口向出水口一侧由低向高倾斜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池与所述第一池之间通过三条管道相连通,所述管道上设有阀门和流量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植物塘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级植物塘、第二级植物塘和第三级植物塘,所述第一级植物塘与所述好氧池相连通,所述第一级植物塘、第二级植物塘和第三级植物塘的面积比为4:3: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植物塘的出口处设置曝气机,所述第一级植物塘内设有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内设有纤维填料,并在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的表面种植有芦苇、水葱、旱伞竹和再力花。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植物塘的中间设有导流墙,并在所述第二级植物塘内种植有挺水植物再力花和芦苇。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级植物塘内种植有芦苇和菖蒲。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的底部设有与曝气机相连的曝气管。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内填充有可悬浮填料球和厌氧生物膜,所述厌氧生物膜固定在所述可悬浮填料球上。
CN202020807741.1U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 Active CN212655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7741.1U CN212655640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7741.1U CN212655640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55640U true CN212655640U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47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7741.1U Active CN212655640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556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5507A (zh) * 2022-03-01 2022-07-22 李欣 黄河河滩生态保护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16462343A (zh) * 2023-03-28 2023-07-21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塘串并联雨水高效处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5507A (zh) * 2022-03-01 2022-07-22 李欣 黄河河滩生态保护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16462343A (zh) * 2023-03-28 2023-07-21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塘串并联雨水高效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1092B (zh) 一种组合潮汐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1607778B (zh) 一种a2/o型人工浮岛的水体净化方法
CN107935307B (zh) 一种循环复氧强化生物分解的河道水净化系统及实现方法
CN212655640U (zh) 一种强化型人工湿地修复系统
CN104230100A (zh) 用于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的立体生态廊道系统及方法
CN108715486B (zh) 一种流域深潭浅滩分子流体生态修复的方法
CN204185336U (zh) 用于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的立体生态廊道系统
CN108128967A (zh) 一种河道水体异位综合高效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104904A (zh) 一种用于污染水体净化与修复的生态湿地系统
CN100336748C (zh) 高密度水生植物沟污水处理系统
CN219860850U (zh) 一种基于生物强化氮磷净化功能的新型生态池
CN101891348B (zh) 缺水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污、雨水的贮存及深度处理方法
CN206814491U (zh) 强化生态净化组合联用系统
CN215712089U (zh) 一种适合于面源污染处理的复合湿地系统
CN211770568U (zh) 一种阶梯型人工湿地系统
CN213596109U (zh) 一种景观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一体化设施
CN101759331A (zh) 前置活性污泥-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1614336U (zh) 一种前置活性污泥-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1249998A (zh) 人工湿地脉冲布水方法及其系统
CN211078600U (zh) 一种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一体化生态处理系统
CN210974319U (zh) 一种阶梯式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09592791B (zh) 一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10736324U (zh) 一种小型河道黑臭水体处理系统
CN211035602U (zh) 一种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
CN202099119U (zh) 植物-底栖动物污水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