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1350U - 高空秋千 - Google Patents

高空秋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51350U
CN212651350U CN201922396707.XU CN201922396707U CN212651350U CN 212651350 U CN212651350 U CN 212651350U CN 201922396707 U CN201922396707 U CN 201922396707U CN 212651350 U CN212651350 U CN 212651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electromagnet
cable
bearing
s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967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坤
代丽莉
张金利
谢印国
师学斌
田靖军
任建国
李素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967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51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51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51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空秋千,包括:承载塔、发射塔、悬挂装置和卷扬机;所述发射塔位于所述承载塔的一侧,所述发射塔和所述承载塔的下端与地基固定相连;所述悬挂装置的上端通过承重缆绳与承载塔的顶部相连,所述悬挂装置的一侧通过提升缆绳与设置于所述发射塔上的所述卷扬机相连。该高空秋千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让乘客体验高空飞行的同时,还能保证乘客的安全。

Description

高空秋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空秋千。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现代游乐设备能够不断地给游客新颖、独特、刺激的体验。在保证游客安全的情况下,带给游客最舒服、刺激的享受。各领域的高新技术也被引入到游乐设备中,现代的游乐设备可以说是集机、电、液、气动、电磁、光、影、声等领域先进技术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秋千作为一种新型的游乐项目,深受乘客喜爱。传统的秋千适合在家庭的庭院或公园中设置,其体型较小,可供孩童玩乐。但是在游乐园等游玩娱乐场所,传统的秋千不能给游客带来刺激的感受。因此需要一种结构安全、体型较大的秋千,来满足游客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安全、体型较大的秋千,来满足游客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空秋千,包括:承载塔、发射塔、悬挂装置和卷扬机;所述发射塔位于所述承载塔的一侧,所述发射塔和所述承载塔的下端与地基固定相连;所述悬挂装置的上端通过承重缆绳与承载塔的顶部相连,所述悬挂装置的一侧通过提升缆绳与设置于所述发射塔上的所述卷扬机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悬挂装置包括电磁释放器、连接件和悬挂吊件;所述电磁释放器的一端通过所述提升缆绳与所述卷扬机相连,所述电磁释放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的上端通过所述承重缆绳与所述承载塔的顶部相连,所述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悬挂吊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释放器包括:电磁铁,其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环,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电磁铁截面形状相同的吸盘;所述电磁铁和所述吸盘的接触面相互贴合,所述吸盘的四周向一侧弯折形成包围所述电磁铁的防护部;在所述吸盘远离所述电磁铁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电磁铁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环焊接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电磁铁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承载塔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辅助缆绳,所述辅助缆绳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
进一步的,在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电磁释放器的一侧设置有冗余安全带。
进一步的,在所述发射塔上设置有若干个防脱落导向轮,所述提升缆绳绕经所述防脱落导向轮并与所述卷扬机相连。
进一步的,在所述卷扬机上设置有卷筒缆绳防脱槽装置,以防止所述提升缆绳从所述卷扬机的卷筒上脱落。
进一步的,在所述承载塔的下方还设置有升降装置,用以将乘客运至指定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塔为拱形桁架。
根据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空秋千并排设置有发射塔和承载塔,在承载塔和发射塔之间通过缆绳安装有悬挂装置。悬挂装置和发射塔之间的缆绳的末端与安装在发射塔上的卷扬机相连,通过卷扬机能够将悬挂装置提升至发射塔的顶端附近。悬挂装置中包含有电磁释放器,乘客在穿戴飞行服之后可悬挂在悬挂装置的下方,通过电磁释放器的释放,使乘客从发射塔的顶端下落,此时乘客在悬挂装置与承载塔之间的缆绳的牵引下,绕承载塔的顶端飞行,使乘客体验高空飞行的快感。另外,该高空秋千结构安全可靠,可安装于户外各类环境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高空秋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承载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高空秋千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防脱落导向轮的布置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防脱落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防脱落导向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卷扬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卷扬机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卷筒防脱槽装置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承重缆绳与承载塔的连接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B部的放大图。
图中:
1、承载塔,11、桁架连接板,12、缆绳吊座,13、安全缆绳,14、缆绳夹;
2、发射塔,21、防脱落导向轮,211、衬套,212、防脱落销轴,213、滑轮,214、销轴,215、卡板,216、支座;
3、悬挂装置,31、电磁释放器,32、连接件,33、悬挂吊件,34、冗余安全带,35、飞行服;
310、电磁铁,311、吸盘,312、第一连接环,313、第二连接环,314、弯折部,315、连接板;
4、卷扬机,41、电动机,42、减速机,43、制动器,44、卷筒,45、卷筒防脱槽装置,46、手动释放轮,47、基座;
5、承重缆绳;
6、提升缆绳;
7、升降装置,71、扶梯,72、升降平台本体,73、液压系统,74、电气系统,75、操作面板;
8、辅助缆绳,81、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用语“包括”、“配置有”、“设置于”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 /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数量或次序的限制;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高空秋千。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高空秋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承载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高空秋千的俯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高空秋千主要包括:承载塔1、发射塔2、悬挂装置3和卷扬机4。承载塔1为拱形桁架,当然也可根据实际地形选用其它形状,例如门式刚架。发射塔2设置于承载塔1的一侧。发射塔2和承载塔1的下端与地基固定相连。悬挂装置3的上端通过承重缆绳5与承载塔1 的顶部相连接,悬挂装置3的一侧通过提升缆绳6与设置于发射塔2上的卷扬机4相连。
图4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防脱落导向轮的布置图。如图4和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卷扬机4设置于发射塔2的底部。在发射塔2上设置有若干个防脱落导向轮21,防脱落导向轮21沿发射塔2的长向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提升缆绳6在绕经上述导向轮 21后缠绕在卷扬机4的卷筒上。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防脱落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防脱落导向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6和图7所示,防脱落导向轮21主要包括:支座216、销轴214和滑轮213,其中滑轮213通过销轴214安装于支座216内。在该实施例中,支座216具有一个底板和两个垂直于所述底板的侧板,销轴214穿设在所述两个侧板上,滑轮213通过轴承套装在两个侧板之间的销轴214上。支座216的底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发射塔的塔架上。在销轴214的细端设置有卡板215,以防止销轴214自身转动。卡板215固定连接在支座216的侧板上,其一个侧边顶靠于销轴214表面的凹槽内,从而阻止了销轴214自身转动。在该实施例中,两个侧板之间共设置有两个滑轮213。
此外,在支座216上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还设置有防脱落销轴212,防脱落销轴212的轴向与销轴214的轴向平行。在该防脱落销轴212的细端同样设置有卡板215,以防止防脱落销轴212自身转动。在该防脱落销轴212上套装有一衬套211,衬套211位于所述两个侧板之间,并且衬套211与防脱落销轴212之间留有间隙,使衬套211可绕防脱落销轴212自由转动。另外,衬套211与滑轮212的外边缘的距离远小于绕经滑轮212的缆绳的直径。通常该距离在3mm至10mm的范围内,在该实施例中,该距离为4mm。优选的,衬套211为铜套。
在防脱落导向轮21实际工作过程中,当滑轮213凹槽内的提升缆绳6向凹槽外滑动时,衬套211能够阻止其从滑轮213的凹槽内脱落,使提升缆绳6 始终位于滑轮213的凹槽内。另外衬套211能够绕防脱落销轴212自由转动,当提升缆绳6与衬套211接触时,随着提升缆绳6的运行,衬套211会绕防脱落销轴212转动,从而降低了提升缆绳6与衬套211之间的摩擦,减少提升缆绳6的磨损,增加提升缆绳6的使用寿命。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卷扬机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卷扬机的俯视图。
如图8和图9所示,卷扬机4主要包括:电动机41、减速机42、制动器 43、卷筒44、卷筒防脱槽装置45和手动释放轮46。电动机41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42同轴相连,制动器43设置在电动机41和减速机42之间的联轴器上。卷筒44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42相连。在电动机41远离减速机42的一侧还通过联轴器安装有手动释放轮46,在断电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手动的方式转动卷筒44。电动机41、减速机42、和卷筒44安装在同一基座47上,在卷筒44的侧面还设置有一卷筒防脱槽装置45。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卷筒防脱槽装置的侧视图。如图8和图10所示,卷筒防脱槽装置45主要包括底座451、曲柄452、辊筒454 和弹簧456。其中,底座45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卷扬机的基座47上。曲柄 452的下端通过曲柄轴453与底座451铰接在一起,曲柄452与曲柄轴453相对固定,而曲柄轴453与底座45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使曲柄452可以绕曲柄轴453的轴向进行旋转。在曲柄45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辊筒轴455,在辊筒轴455上套设有辊筒454,辊筒454和辊筒轴455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使得辊筒454可以绕辊筒轴455转动。
弹簧456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曲柄452的上部,弹簧456的下端通过弹簧销457与底座451相连。曲柄452在弹簧456的拉力作用下向一侧转动,从而使位于曲柄452上端的辊筒454与卷扬机4的卷筒44贴靠在一起,当卷筒 44将提升缆绳6卷起时,辊筒454会使提升缆绳6贴在卷筒44的表面,防止其脱落。而辊筒454会在提升缆绳6的带动下旋转,从而降低二者之间的摩擦。
优选的,弹簧456的下端通过弹簧销457与底座451相连,弹簧销457上设置有外螺纹,并穿设在底座451上的连接孔内,在弹簧销457上位于底座 451两侧的部位安装有螺母,通过旋转螺母能够调节弹簧销457的上下位置,来调节弹簧456的拉力,进而调节辊筒454与卷筒44贴靠的松紧程度。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升降装置7设置于承载塔1的正下方。升降装置7与地基固定相连,用于将乘客提升至指定高度,使乘客能够与悬挂装置3相连。如图11所示,该实施例中的升降装置7主要包括:扶梯71、升降平台本体72、液压系统73、电气系统74和操作面板75。其中,扶梯71设置于升降平台本体72的侧边,以方便乘客登上升降平台本体上方的乘客平台。扶梯71和升降平台本体72 的底部通过地脚螺栓固定连接于地基之上。升降平台本体72采用剪叉式升降平台,其由液压系统73提供上升或下降的动力。液压系统73与电气系统74 电连接,操控面板75与电气系统电连接。使用时,乘客首先从扶梯71登上升降平台本体72上方的乘客平台,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操控面板75来控制升降平台本体上升,使乘客到达预定高度。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承重缆绳与承载塔的连接示意图。图14 为图12中B部的放大图。
如图12所示,悬挂装置3主要包括电磁释放器31、连接件32和悬挂吊件33。其中,电磁释放器31的一端通过提升缆绳6与卷扬机4相连,电磁释放器31的另一端与连接件32相连。连接件32的上端通过承重缆绳5与承载塔1的顶部相连,连接件32的下端与悬挂吊件33相连。乘客在穿上飞行服之后,将飞行服的吊环连接在悬挂吊件33上。在连接件32远离电磁释放器 31的一侧设置有冗余安全带34。冗余安全带34的一端通过卸扣安装在连接件32上,另一端与乘客相连。
如图13所示,在承载塔1的顶部设置有桁架连接板11,在桁架连接板11 的下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缆绳吊座12。缆绳吊座12的下部设置有连接孔,提升缆绳6的上端通过卸扣安装在缆绳吊座12上的连接孔内。在提升缆绳6的上端部还设置有安全缆绳13,安全缆绳13的下端通过缆绳夹14与提升缆绳6 夹设在一起,安全缆绳13的上端通过卸扣安装在桁架连接板11上的连接孔内。并且安全缆绳13的长度大于安全缆绳13的下端至缆绳吊座12的距离。若提升缆绳6与桁架连接板11意外断开时,安全缆绳13能够防止乘客坠落,提升该高空秋千的安全性。
如图12和图14所示,电磁释放器31包括电磁铁310和吸盘311。在电磁铁3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环312,在电磁铁310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电磁铁310截面形状相同的吸盘311。其中,电磁铁310和吸盘311的接触面相互贴合,电磁铁310和吸盘311相接触的端面可设置为平面也可设置成曲率半径相同的圆弧面。当电磁铁310和吸盘311相接触的端面为圆弧面时,电磁铁310和吸盘311中一个端面为内弧面,另一个则为外弧面,从而使二者能够紧密贴合。在该实施例中电磁铁310和吸盘311的截面均为圆形,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形状例如方形,正六边形等。
此外,吸盘311远离电磁铁310的一端焊接有第二连接环313。吸盘311 的四周向电磁铁310的一侧弯折形成包围电磁铁310的防护部314。如图14 所示,该弯折部314与吸盘311的本体垂直,整个弯折部314呈圆环状,其内径略大于电磁铁310的外径,使电磁铁310的一端能够与吸盘311完全贴合,同时还能保证电磁铁310和吸盘311之间不会沿电磁铁径向相对滑移,提高吸盘311与电磁铁310吸合的稳定性。
电磁铁310通过电源控制其磁性,当通电时吸盘311能够牢固地吸合在电磁铁310上,当断电时吸盘311便可与电磁铁310分离。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环312与电磁铁310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板315。其中,第一连接环 312焊接于连接板315上,连接板315与电磁铁310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连接板315的一端延伸至电磁铁310的侧边外,在延伸出的部位设置有缆绳连接孔。另外,在第一连接环312和第二连接环313上还安装有卸扣,便于电磁释放器31与其他构件相连。提升缆绳6的端部与第一连接环312通过卸扣连接在一起;连接件32的一侧与第二连接环313通过卸扣连接在一起。
在电磁铁310与承载塔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辅助缆绳8。辅助缆绳8的下端与连接板315上的缆绳连接孔通过卸扣连接在一起。并且在辅助缆绳8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81。辅助缆绳8的上端与承载塔1的顶部相连,二者的连接关系可参照承重缆绳5与承载塔1的连接关系。
连接件32的上下左右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孔。承重缆绳5的下端通过卸扣安装在连接件32上端的安装孔内。电磁释放器31的第二连接环313通过卸扣与连接件32左侧的安装孔连接在一起。冗余安全带34的上端通过卸扣与连接件32右侧的安装孔连接在一起。悬挂吊件33的上端通过卸扣安装在连接件32下端的安装孔内。在悬挂吊件33的下端部设置有安装孔,飞行服 35上端的吊环通过卸扣安装在该安装孔内。
乘客在体验该高空秋千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将升降装置7的高度调为最低,乘客首先经由扶梯71登上升降平台本体72上方的乘客平台,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操控面板75来控制升降平台本体上升,使乘客到达预定高度。此时,悬挂装置3在重力的作用下位于升降装置7的上方。乘客穿好飞行服35、冗余安全带34及护目风镜,由工作人员将飞行服35上端的吊环通过卸扣安装在悬挂吊件33的下端,并将冗余安全带的上端通过卸扣安装在连接件32一侧的安装孔内,此时乘客踩在飞行服35的脚踏杆上。然后,缓慢下落升降装置7,并调整乘客的身体方向,使其身体朝向下方水平悬挂。之后,工作人员把吸盘311吸附在电磁铁310上,然后帮助乘客调整好脚踏杆的尺寸并检查各处连接牢固可靠后,将升降装置7 降至最低位并走下升降装置7,至此完成飞行前的准备工作。
提升阶段:乘客准备好后,卷扬机4的卷筒44缠绕提升缆绳6将乘客提升至发射塔2顶部附近,使乘客吊挂在近百米高空中。
飞行阶段:乘客到达顶部后,设置于发射塔顶部的电铃发出开始铃声,提醒乘客即将开始飞行,之后操作人员断开电磁铁310的供电使电磁铁310与吸盘311脱开,乘客开始沿圆弧轨迹向地面俯冲,体验惊险刺激的飞行之旅。在重力的作用下,乘客像荡秋千一样,反复摆动多次,速度逐渐减小,当速度减小至与操作人员步行速度相近时,操作人员伸出着陆杆帮助乘客停止下来。
落地阶段:乘客停稳后操作人员升起升降装置,并辅助乘客从水平悬挂状态站起。之后工作人员帮助乘客摘下飞行服的吊环和冗余安全带上端的卸扣。将升降装置落下,乘客返回地面离开游乐区域。此时卷扬机反向转动,提升缆绳6和辅助缆绳8在配重块81的重力作用下缓慢返回至升降装置7的上方,靠近连接件32,用以准备下一次运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高空秋千,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塔、发射塔、悬挂装置和卷扬机;
所述发射塔位于所述承载塔的一侧,所述发射塔和所述承载塔的下端与地基固定相连;
所述悬挂装置的上端通过承重缆绳与承载塔的顶部相连,所述悬挂装置的一侧通过提升缆绳与设置于所述发射塔上的所述卷扬机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装置包括电磁释放器、连接件和悬挂吊件;
所述电磁释放器的一端通过所述提升缆绳与所述卷扬机相连,所述电磁释放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
所述连接件的上端通过所述承重缆绳与所述承载塔的顶部相连,所述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悬挂吊件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释放器包括:
电磁铁,其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环,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电磁铁截面形状相同的吸盘;
所述电磁铁和所述吸盘的接触面相互贴合,所述吸盘的四周向一侧弯折形成包围所述电磁铁的防护部;
在所述吸盘远离所述电磁铁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空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电磁铁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环焊接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电磁铁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空秋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承载塔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辅助缆绳,所述辅助缆绳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秋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电磁释放器的一侧设置有冗余安全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秋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射塔上设置有若干个防脱落导向轮,所述提升缆绳绕经所述防脱落导向轮并与所述卷扬机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秋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扬机上设置有卷筒缆绳防脱槽装置,以防止所述提升缆绳从所述卷扬机的卷筒上脱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秋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载塔的下方还设置有升降装置,用以将乘客运至指定高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塔为拱形桁架。
CN201922396707.XU 2019-12-27 2019-12-27 高空秋千 Active CN212651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96707.XU CN212651350U (zh) 2019-12-27 2019-12-27 高空秋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96707.XU CN212651350U (zh) 2019-12-27 2019-12-27 高空秋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51350U true CN212651350U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66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96707.XU Active CN212651350U (zh) 2019-12-27 2019-12-27 高空秋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51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5938A (zh) 高空秋千
US6755283B2 (en) Spiral propeller
CN104888366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106564818B (zh) 一种电力吊装装置
CN107187986A (zh) 一种具有运动提醒功能的电梯维修用警示装置
CN212651350U (zh) 高空秋千
CN205031771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104874121A (zh) 一种用于提升机的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4864584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4815408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4815412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救援设备
CN219990959U (zh) 一种吊装设备
CN204815409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113212697B (zh) 一种直升机海面救援用绞索拉力平衡装备
CN204840704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104874127A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4815407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105214228A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5031770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4815419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5031765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4815402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4815404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4840712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4815405U (zh) 一种用于提升机的多功能放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