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1248U - 一种防护面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护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51248U
CN212651248U CN202020746587.1U CN202020746587U CN212651248U CN 212651248 U CN212651248 U CN 212651248U CN 202020746587 U CN202020746587 U CN 202020746587U CN 212651248 U CN212651248 U CN 212651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body
goggles
nose
face
m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465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Bush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Bus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Bush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Bus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465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51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51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512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面罩,包括:面罩本体,用于包围眼、鼻、口、下巴和部分脸部区域并在内部形成呼吸空间;密封部,沿面罩本体的边缘设置,可贴合于脸部;护目镜,设置于面罩本体上部;过滤部,安装于面罩本体对应下巴的区域,过滤部用于交换呼吸空间与外界的空气;隔离带,横向连接面罩本体内侧并位于护目镜下方,用于贴合脸部并隔离眼和鼻,隔离带由连接端至贴合端逐渐向上倾斜;头带,用于将面罩本体固定于头部,头带绕过头部且两端分别连接于面罩本体左右两侧。横向设置于护目镜下方的隔离带贴合于脸部并隔离眼和鼻,可防止护目镜产生水雾。过滤部安装于面罩本体对应下巴的区域可实现过滤部的隐藏,防止过滤部阻挡使用者视线。

Description

一种防护面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护面罩。
背景技术
在流行性病毒爆发时或因工业发展产生的雾霾天气下,空气中的病毒或有毒颗粒可直接通过人体呼吸系统进入气管甚至肺部,同时也会通过人体裸露在外的眼、鼻、口处的粘膜组织传播进入人体,因此在预防流行性病毒及雾霾时除了需防护口、鼻外,也要保护眼部粘膜不受病毒等有害物质感染。现有技术中,人们在使用带有护目镜及过滤装置的一体式面罩时,呼吸产生的热气容易在护目镜上形成水雾,会阻挡使用者的视线,不方便使用,同时,此种一体式面罩的过滤装置设置于口罩前面,会阻挡使用者的视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护面罩,对眼、鼻、口进行防护的同时也可防止呼吸过程中在护目镜上形成水雾,同时也可避免面罩的过滤装置阻挡使用者视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护面罩,包括:面罩本体,用于包围眼、鼻、口、下巴和部分脸部区域并在内部形成呼吸空间;密封部,沿所述面罩本体的边缘设置,可贴合于脸部;护目镜,设置于所述面罩本体上部;过滤部,安装于所述面罩本体对应下巴的区域,所述过滤部用于交换所述呼吸空间与外界的空气;隔离带,横向连接所述面罩本体内侧并位于所述护目镜下方,用于贴合脸部并隔离眼和鼻,所述隔离带由连接端至贴合端逐渐向上倾斜;头带,用于将所述面罩本体固定于头部,所述头带绕过头部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面罩本体左右两侧。
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设置有护目镜及过滤部的面罩本体可通过密封部贴合于脸部并通过头带固定于头部,过滤部交换呼吸空间与外界的空气供人体呼吸。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护目镜与过滤部的结合,可同时对眼、鼻、口进行防护。横向设置于护目镜下方的隔离带贴合于脸部并隔离眼和鼻,阻挡了呼吸过程中产生的热气,可防止护目镜产生水雾。过滤部安装于面罩本体对应下巴的区域可实现过滤部的隐藏,美观的同时也可防止过滤部阻挡使用者视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面罩本体设置有至少一对左右对称的挂耳,所述头带至少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挂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部包括连通所述呼吸空间与外界的通道,所述通道内部可拆卸地设置有过滤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离带中部设置有呈倒U型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内侧可贴合于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面罩本体上部设置有避空区域,沿所述避空区域周向设置有凹槽,所述护目镜的边缘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部的横截面呈弯钩状,所述密封部一端连接于所述面罩本体的边缘,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密封部具有弹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可翻转的呼气阀,所述呼气阀安装于面罩本体对应鼻的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面罩本体为硅胶材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面罩本体1、挂耳11、凹槽12、密封部2、护目镜3、过滤部4、通道41、头带5、隔离带6、凸起61、过滤片7、呼气阀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连通、容置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密封部2、护目镜3、过滤部4、隔离带6及头带5。
其中,面罩本体1用于包围眼、鼻、口、下巴和部分脸部区域并在内部形成呼吸空间,密封部2沿面罩本体1的边缘设置,可贴合于脸部,护目镜3设置于面罩本体1上部,过滤部4安装于面罩本体1对应下巴的区域,过滤部4用于交换呼吸空间与外界的空气,隔离带6横向连接面罩本体1内侧并位于护目镜3下方,用于贴合脸部并隔离眼和鼻,隔离带6由连接端至贴合端逐渐向上倾斜,头带5用于将面罩本体1固定于头部,头带5绕过头部且两端分别连接于面罩本体1左右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有护目镜3及过滤部4的面罩本体1可通过密封部2贴合于脸部并通过头带5固定于头部,过滤部4交换呼吸空间与外界的空气供人体呼吸。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护目镜3与过滤部4的结合,可同时对眼、鼻、口进行防护。横向设置于护目镜3下方的隔离带6贴合于脸部并隔离眼和鼻,阻挡了呼吸过程中产生的热气,可防止护目镜3产生水雾。过滤部4安装于面罩本体1对应下巴的区域可实现过滤部4的隐藏,美观的同时也可防止过滤部4阻挡使用者视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面罩本体1设置有至少一对左右对称的挂耳11,头带5至少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挂耳11。多个挂耳11成对存在并对称设置于面罩本体1两侧,与挂耳11连接的头带5可以为一根也可以为多根,多根头带5连接于挂耳11可使面罩本体1佩戴于头部后更为稳固,不易脱落。头带5两端可分别连接于同一对挂耳11,也可分别连接于不同对的挂耳11。头带5至少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挂耳11可以使得面罩本体1的佩戴更为方便,只需将面罩本体1放置于脸部相应位置,再将头带5环绕头部后侧与相应挂耳11连接即可,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头带5两端也可与挂耳11固定连接,此时的头带5需具有一定弹性,使用者只需将头带5拉伸佩戴于头部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头带5两端也可与同侧的挂耳11相连接,当左侧的头带5两端连接了左侧的两个挂耳11且右侧的头带5两端连接了右侧的两个挂耳11后,又有一根头带5两端分别连接左侧头带5与右侧头带5。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头带5可以由两个连接片组成,两个连接片一端分别与左侧凸耳11及右侧凸耳11相连接,另一端分别设置有凸起及与凸起相配合的孔,两个连接片可通过凸起及孔的配合相互连接,实现面罩本体1的佩戴,其中,凸起和孔为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滤部4包括连通呼吸空间与外界的通道41,通道41内部可拆卸地设置有过滤片7,使用者可将过滤片7放置于通道41相应位置进行使用,并可定期拆换过滤片7,实现了过滤片的更换,对使用者更为健康、方便。其中,过滤片7包括无纺布、熔喷布及活性炭,活性炭设置于两层熔喷布之间,两熔喷布外层分别贴合有无纺布。其中,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熔喷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的特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隔离带6中部设置有呈倒U型的凸起61,凸起61的内侧可贴合于鼻,使得鼻对于凸起61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进而使得面罩本体1可以更牢固的贴合脸部设置。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面罩本体1上部设置有避空区域,沿避空区域周向设置有凹槽12,护目镜3的边缘容置于凹槽12内,使得护目镜3不易脱落且方便护目镜3的安装于拆卸。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部2的横截面呈弯钩状,密封部2一端连接于面罩本体1的边缘,另一端为自由端,密封部2具有弹性。当面罩本体1贴合于脸部时,由于密封部2具有弹性,密封部2的自由端会向连接于面罩本体1的一侧靠拢,可使面罩本体1在密封部2的弹性力作用下更可靠地贴合于脸部,增强了面罩本体1的密封性。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可翻转的呼气阀8,呼气阀8安装于面罩本体1对应鼻的区域。呼气阀8外侧设置有可连通面罩本体1的呼吸空间与外界的呼气孔,内侧设置有可翻转的单向阀门,单向阀门仅可向外侧方向翻转。使用时,使用者呼气会使呼气阀8的单向阀门向外侧翻转,从而使面罩本体1内部的呼吸空间通过呼气孔与外界空气连通,使用者吸气时,单向阀门闭合,使使用者不会从呼气阀8处吸入空气,而只会从过滤部4处吸入空气。呼气阀8可帮助使用者更好地呼气,避免使用者感到憋闷而造成呼吸不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面罩本体1为硅胶材质,硅胶材质柔软亲肤,密封效果好,护目镜为透明PC镜片,使用安全、不易破碎。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罩本体(1),用于包围眼、鼻、口、下巴和部分脸部区域并在内部形成呼吸空间;
密封部(2),沿所述面罩本体(1)的边缘设置,可贴合于脸部;
护目镜(3),设置于所述面罩本体(1)上部;
过滤部(4),安装于所述面罩本体(1)对应下巴的区域,所述过滤部(4)用于交换所述呼吸空间与外界的空气;
隔离带(6),横向连接所述面罩本体(1)内侧并位于所述护目镜(3)下方,用于贴合脸部并隔离眼和鼻,所述隔离带(6)由连接端至贴合端逐渐向上倾斜;
头带(5),用于将所述面罩本体(1)固定于头部,所述头带(5)绕过头部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面罩本体(1)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设置有至少一对左右对称的挂耳(11),所述头带(5)至少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挂耳(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4)包括连通所述呼吸空间与外界的通道(41),所述通道(41)内部可拆卸地设置有过滤片(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带(6)中部设置有呈倒U型的凸起(61),所述凸起(61)的内侧可贴合于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上部设置有避空区域,沿所述避空区域周向设置有凹槽(12),所述护目镜(3)的边缘容置于所述凹槽(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2)的横截面呈弯钩状,所述密封部(2)一端连接于所述面罩本体(1)的边缘,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密封部(2)具有弹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可翻转的呼气阀(8),所述呼气阀(8)安装于面罩本体(1)对应鼻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为硅胶材质。
CN202020746587.1U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防护面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51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6587.1U CN212651248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防护面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6587.1U CN212651248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防护面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51248U true CN212651248U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46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4658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51248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防护面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512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80002801U (ko) 이중 구조의 방진 마스크
WO2016044634A1 (en) A fully sealed anti-pollution mask
WO2012064134A2 (ko) 비상용 방독면
CN210960531U (zh) 呼吸双通道防雾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护口罩
CN111589014A (zh) 一种防护面罩
CN213188187U (zh) 一种抗菌防水气口罩
CN113197377A (zh) 双层透明呼吸过滤口罩
CN212651248U (zh) 一种防护面罩
KR200389362Y1 (ko) 습기방지용 안면 마스크
CN215958470U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防护罩
KR200381616Y1 (ko) 일회용 방진 및 방독 마스크
KR101777464B1 (ko) 휴대용 마스크
CN213848887U (zh) 一种防护面罩
CN212233223U (zh) 一种防护口罩
CN212548005U (zh) 一种过滤式防毒面具
CN210841653U (zh) 一种有效减轻长时间佩戴易累的建筑安防用防尘口罩
CN211532848U (zh) 一种抗感染临床药师专用防护面罩
KR100452167B1 (ko) 개인휴대용 화재안전 방독가스 마스크
CN212650444U (zh) 防护面罩
CN213487077U (zh) 一种带有呼吸气阀的医用防干燥口罩
CN111467125A (zh) 一种头戴式降温装置
CN212814402U (zh) 一种新型防护口罩
CN212661125U (zh) 一种部队用医用防疫口罩
CN215737019U (zh) 避免眼部雾气的密封式女用防护衣
CN214630078U (zh) 一种除湿额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