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49299U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49299U
CN212649299U CN202021542613.5U CN202021542613U CN212649299U CN 212649299 U CN212649299 U CN 212649299U CN 202021542613 U CN202021542613 U CN 202021542613U CN 212649299 U CN212649299 U CN 212649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direct current
housing
current motor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426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h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h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h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h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426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49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49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49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一体成型有罩壳,所述壳体左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内腔栓接有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带动第一齿轮的转动,为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转动提供动力来源,通过第二齿轮的转动,可带动散热扇进行运转,通过散热扇的转动,可对壳体内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散热,加快直流电机内部热量的循环,通过支撑架,对散热扇在转动过程中起到稳固作用,通过散热板将罩壳内热量吸收,散热板将吸收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片进行散热,通过多个第一散热片进行散热,增大散热面积加速壳体内部热量的散发,解决了传统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直流电机是指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直流电能的旋转电机,它是能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能互相转换的电机,当它作电动机运行时是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作发电机运行时是直流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现如今专业钻井公司在钻井时都用直流电机代替柴油机,直流电机在进行运转时,转轴高速转动,电机壳内会产生大量热量,传统的直流电机不能快速对电机壳内的热量进行散发,温度过高会影响直流电机的正常使用,大大缩短了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使钻井公司的经济成本增加。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解决了传统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一体成型有罩壳,所述壳体左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内腔栓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第一轴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罩壳左侧的中心处,所述转轴的左侧贯穿第二轴承的外侧,所述壳体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罩壳的内腔设置有散热机构。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旋转轴、散热扇和支撑架,所述转轴的表面栓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顶部和底部均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腔栓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且第三轴承的右侧与壳体的左侧栓接,所述旋转轴的左侧栓接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位于罩壳的内腔,所述旋转轴的表面栓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右侧栓接在壳体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罩壳内腔的左侧栓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左侧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腔与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罩壳的顶部和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嵌设有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相向的一侧贯穿罩壳并焊接有散热板。
优选的,所述罩壳左侧的四周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沿罩壳的左侧呈圆周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表面栓接有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沿壳体的四周呈圆周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片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开设有辅助通孔,所述辅助通孔的组数和第二散热片的数量相同,且每组的数量为三个。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带动第一齿轮的转动,为第二齿轮的提供动力来源,通过第二齿轮的转动,可带动散热扇进行运转,通过散热扇的转动,可对壳体内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散热,加快直流电机内部热量的循环,通过支撑架,防止第二齿轮在运转过程中发生偏移,可对散热扇在转动过程中起到稳固作用,通过散热板将罩壳内的热量吸收,散热板将吸收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片进行散热,通过多个第一散热片进行散热,增大散热面积,加速了壳体内部热量的散发,解决了传统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网的配合,防止外部杂质颗粒进入直流电机内部,影响直流电机正常运转,对直流电机起到保护作用,通过散热板和第一散热片的配合,加快对罩壳内部多余热量的散热速度,通过第一散热孔的配合,便于散热扇将壳体内部热量均匀吹出罩壳外,加快了热量的散发速度,通过第二散热片的配合,进一步加速了对壳体内部热量进行散热,有效降低直流电机内部温度,对高速运转的转轴起到保护作用,通过辅助通孔的配合,加速了第二散热片之间的空气流通,使直流电机壳体的散热效果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罩壳的结构左视图。
图中标号:1、壳体;2、罩壳;3、转轴;4、底座;5、安装孔;6、散热机构;61、第一齿轮;62、第二齿轮;63、旋转轴;64、散热扇;65、支撑架;7、过滤网;8、第一散热片;9、散热板;10、散热孔;11、第二散热片;12、辅助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罩壳的结构左视图,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左侧一体成型有罩壳2,所述壳体1左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内腔栓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远离第一轴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罩壳2左侧的中心处,所述转轴3的左侧贯穿第二轴承的外侧,所述壳体1的底部焊接有底座4,所述底座4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罩壳2的内腔设置有散热机构6。
所述散热机构6包括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62、旋转轴63、散热扇64和支撑架65,所述转轴3的表面栓接有第一齿轮61,为第二齿轮62的转动提供动力来源,所述第一齿轮61顶部和底部均啮合有第二齿轮62,可带动散热扇64进行运转,所述第二齿轮62的内腔栓接有旋转轴63,所述旋转轴63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且第三轴承的右侧与壳体1的左侧栓接,所述旋转轴63的左侧栓接有散热扇64,可对壳体1内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散热,加快直流电机内部热量的循环,所述散热扇64位于罩壳2的内腔,所述旋转轴63的表面栓接有支撑架65,防止第二齿轮62在运转过程中发生偏移,可对散热扇64在转动过程中起到稳固作用,所述支撑架65的右侧栓接在壳体1的左侧。
所述罩壳2内腔的左侧栓接有过滤网7,所述过滤网7左侧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腔与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防止外部杂质颗粒进入直流电机内部,影响直流电机正常运转,对直流电机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罩壳2的顶部和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嵌设有第一散热片8,所述第一散热片8相向的一侧贯穿罩壳2并焊接有散热板9,加快对罩壳2内部多余热量的散热速度。
所述罩壳2左侧的四周均开设有散热孔10,所述散热孔10沿罩壳2的左侧呈圆周状分布,便于散热扇64将壳体1内部热量均匀吹出罩壳2外,加快了热量的散发速度。
所述壳体1的表面栓接有第二散热片11,所述第二散热片11沿壳体1的四周呈圆周状分布,进一步加速了对壳体1内部热量进行散热,有效降低直流电机内部温度,对高速运转的转轴3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第二散热片11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开设有辅助通孔12,所述辅助通孔12的组数和第二散热片11的数量相同,且每组的数量为三个,加速了第二散热片11之间的空气流通,使直流电机壳体1的散热效果更加显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在使用钻井工具时,直流电机进行运转,从而带动转轴3转动,转轴3带动第一齿轮61进行转动,接着第一齿轮61分别带动两个第二齿轮62进行转动,随后第二齿轮62带动散热扇64进行转动,对壳体1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散热扇64将热量通过散热孔10吹出罩壳2外,接着散热板9吸收罩壳2内的热量,散热板9将吸收的热量传导到第一散热片8,再由多个第一散热片8将热量散发到罩壳2外,接着第二散热片11直接吸收壳体1内的热量,辅助通孔12加快壳体1外部空气流通速度,从而达到对直流电机壳体1内部热量进行散热的目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3带动第一齿轮61的转动,为第二齿轮62和的转动提供动力来源,通过第二齿轮62的转动,可带动散热扇64进行运转,通过散热扇64的转动,可对壳体1内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散热,加快直流电机内部热量的循环,通过支撑架65,防止第二齿轮62在运转过程中发生偏移,可对散热扇64在转动过程中起到稳固作用,通过散热板9将罩壳2内的热量吸收,散热板9将吸收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片8进行散热,通过多个第一散热片8进行散热,增大散热面积,加速了壳体1内部热量的散发,解决了传统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侧一体成型有罩壳(2),所述壳体(1)左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内腔栓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远离第一轴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罩壳(2)左侧的中心处,所述转轴(3)的左侧贯穿第二轴承的外侧,所述壳体(1)的底部焊接有底座(4),所述底座(4)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罩壳(2)的内腔设置有散热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6)包括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62)、旋转轴(63)、散热扇(64)和支撑架(65),所述转轴(3)的表面栓接有第一齿轮(61),所述第一齿轮(61)顶部和底部均啮合有第二齿轮(62),所述第二齿轮(62)的内腔栓接有旋转轴(63),所述旋转轴(63)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且第三轴承的右侧与壳体(1)的左侧栓接,所述旋转轴(63)的左侧栓接有散热扇(64),所述散热扇(64)位于罩壳(2)的内腔,所述旋转轴(63)的表面栓接有支撑架(65),所述支撑架(65)的右侧栓接在壳体(1)的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2)内腔的左侧栓接有过滤网(7),所述过滤网(7)左侧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腔与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2)的顶部和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嵌设有第一散热片(8),所述第一散热片(8)相向的一侧贯穿罩壳(2)并焊接有散热板(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2)左侧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一散热孔(10),所述第一散热孔(10)沿罩壳(2)的左侧呈圆周状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表面栓接有第二散热片(11),所述第二散热片(11)沿壳体(1)的四周呈圆周状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片(11)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开设有辅助通孔(12),所述辅助通孔(12)的组数和第二散热片(11)的数量相同,且每组的数量为三个。
CN202021542613.5U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 Active CN212649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42613.5U CN212649299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42613.5U CN212649299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49299U true CN212649299U (zh) 2021-03-02

Family

ID=74763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42613.5U Active CN212649299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49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68157U (zh) 一种高效散热式电机
CN210958048U (zh) 一种无刷电机的散热组件
CN106059195A (zh) 一种增加电动机内腔散热效率的带风扇叶片转子连接结构
CN111030379A (zh) 一种电机散热用装置
CN206596333U (zh) 一种镁合金散热导风装置
CN210859774U (zh) 一种卧式蜗轮蜗杆减速机
CN21264929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
CN213305103U (zh) 一种机电设备用具有散热结构的外壳
CN212969302U (zh) 一种可加速电机散热的电机端盖
CN211046636U (zh) 一种中大型电机
CN214205189U (zh) 一种用于开关磁阻电机的快速散热装置
CN210724351U (zh) 一种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12691554U (zh) 一种激光照明装置
CN212875548U (zh) 一种电动车散热电机
CN210297427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机盖板
CN20811239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高速伺服电动机
CN206848901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主机箱
CN210045874U (zh) 一种齿轮加工设备的冲压装置
CN212726654U (zh) 一体化步进电机功率元件散热结构
CN219618507U (zh) 一种用于3d打印的冷却工装
CN213151821U (zh) 一种高转速电动机马达
CN216312843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具有清洁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机
CN210628715U (zh) 一种激光器用高效散热装置
CN206977891U (zh) 一种led控制模组的传热散热装置
CN217849159U (zh) 一种具有自动降温功能的微型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