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7892U - 射频前端电路和无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射频前端电路和无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27892U
CN212627892U CN202021693723.1U CN202021693723U CN212627892U CN 212627892 U CN212627892 U CN 212627892U CN 202021693723 U CN202021693723 U CN 202021693723U CN 212627892 U CN212627892 U CN 212627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witch
radio frequency
attenua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937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楠
倪建兴
胡自洁
倪楠
曹原
奉靖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drock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drock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drock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drock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937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278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27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278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和无线装置。该射频前端电路包括射频开关电路、功率放大器和低噪声放大器;所述射频开关电路的第一信号端用于与天线相连,第二信号端用于与所述功率放大器、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端和输出信号端相连。该射频前端电路可实现在无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衰减的情况下,降低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接收路径上经过的切换开关的数量,降低成本并可有效减少射频信号经过开关的损耗,避免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大幅度衰减,从而保障射频前端电路的性能。

Description

射频前端电路和无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和无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射频前端电路包括发射路径和接收路径。发射路径上通常设有功率放大器用于对从基带模块发射过来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天线外发。接收路径上通常设有衰减组件对从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衰减,以及低噪声放大器用于对从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为了保证接收路径中的射频信号可实现可选择地进行信号衰减或放大,现有射频前端电路中的接收路径中往往设有多个切换开关,以实现切换不同的信号传输路径。
如图1所示,现有射频前端电路包括发射路径和接收路径,所述发送路径包括与天线50相连的第一切换开关S1和与所述第一切换开关S1相连的功率放大器20;所述接收路径包括与天线50相连的第二切换开关S2、与所述第二切换开关S2相连的衰减电路40、与所述衰减电路40相连的低噪声放大器30、与所述衰减电路40并联的第三切换开关S3和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30并联的第四切换开关S4。上述射频前端电路中,射频信号在进行信号衰减或信号放大或直接旁路传输时,即除了进行信号放大和衰减处理外,均需至少经过两个开关,在无需对射频信号进行信号衰减的情况下,由于射频信号在经过开关时会造成一定的元件插损,从而会给在接收路径上进行传输的射频信号造成一定的衰减,使射频前端电路的性能无法达到最优。可理解地,切换开关的引入会给传输的射频信号造成一定的损耗,因此,如何降低元件插损以及降低电路设计的复杂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和无线装置,以解决现有射频前端电路在对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时插损过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包括射频开关电路、功率放大器和低噪声放大器;所述射频开关电路的第一信号端用于与天线相连,所述射频开关电路的第二信号端用于与所述功率放大器、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端和输出信号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射频开关电路包括发送切换开关和两个接收切换开关;所述发送切换开关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天线相连,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相连;两个所述接收切换开关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天线相连,两个所述接收切换开关的第二端中的一个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端相连,另一个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射频开关电路为单刀多掷开关,所述单刀多掷开关包括一个可动控制端口、一个发送选择端口和至少两个接收选择端口;所述可动控制端口用于与所述天线相连;所述发送选择端口用于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相连;两个所述接收选择端口中的一个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端相连,另一个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衰减电路和第一选择开关;所述衰减电路的输入信号端与所述射频开关电路相连,所述衰减电路的输出信号端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端和所述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第二选择开关,所述第二选择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衰减电路的输出信号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衰减电路包括衰减组件和开关选择网络;所述衰减组件的输入信号端与所述射频开关电路相连,所述衰减组件的输出信号端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端和所述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开关选择网络与所述衰减组件并联,用于调节所述衰减组件的衰减强度。
优选地,所述衰减组件包括串联设置的至少两个衰减元件;所述开关选择网络包括至少两个元件选择开关,每一所述元件选择开关与一所述衰减元件并联。
优选地,所述开关选择网络还包括电路选择开关,所述电路选择开关并联设置在所述衰减组件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衰减元件为π型衰减网络或者T型衰减网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线装置,包括天线和上述射频前端电路。
上述射频前端电路和无线装置,当需要发送射频信号时,可控制射频开关电路连通天线与功率放大器相连;在无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衰减的情况下,可根据是否需要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通过控制所述射频开关电路的切换,连通天线和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端,或者连通天线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端,从而实现在无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衰减的情况下,减少射频信号在接收路径上经过的切换开关的数量,降低成本并可有效减少射频信号经过开关的损耗,避免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大幅度衰减,从而保障射频前端电路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射频前端电路的一电路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射频前端电路的一电路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射频前端电路的一电路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射频前端电路的一电路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射频前端电路的一电路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射频前端电路的一电路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射频前端电路的一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明白,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上”、“与…相邻”、“与…相连”、“连接到”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地在其它元件或层上、与之相邻、连接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上”、“与…直接相邻”、“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然后,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器件可以另外地取向(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及步骤,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前端电路,用于连接天线50,以实现射频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如图2所示,射频前端电路包括射频开关电路10、功率放大器20和低噪声放大器30;射频开关电路10的第一信号端与天线50相连,射频开关电路10的第二信号端用于与功率放大器20、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入信号端和输出信号端相连。
其中,射频开关电路10是用于控制整个射频前端电路的信号切换的开关电路,用于切换天线50与功率放大器20或者低噪声放大器30的连接,以选择将天线50连通功率放大器20或者低噪声放大器30。射频开关电路10的第一信号端是与天线50相连的信号端,射频开关电路10的第二信号端是与功率放大器20和低噪声放大器30相连的信号端。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发送射频信号时,可控制射频开关电路10将天线50与功率放大器20相连。在无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衰减的情况下,可根据是否需要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通过控制射频开关电路10的切换,连通天线50和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入信号端,或者连通天线50和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例如,在无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衰减但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时,可通过控制射频开关电路10的切换,以连通天线50和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入信号端,以使低噪声放大器30通过射频开关电路10接收从天线50传输过来的射频信号,并将其放大后从输出信号端输出。又例如,在无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衰减和信号放大时,可通过控制射频开关电路10的切换,以连通天线50和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以将从天线50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直接通过控制射频开关电路10传输给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射频前端电路中,当需要发送射频信号时,可控制射频开关电路10连通天线50与功率放大器20;在无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衰减的情况下,可根据是否需要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通过控制射频开关电路10的切换,连通天线50和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入信号端,或者连通天线50和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从而实现在无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衰减的情况下,减少射频信号在接收路径上经过的切换开关的数量,降低成本并可有效减少射频信号经过开关的损耗,避免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大幅度衰减,从而保障射频前端电路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射频开关电路10包括发送切换开关S11和两个接收切换开关S12/S13;发送切换开关S11的第一端用于与天线50相连,第二端用于与功率放大器20相连;两个接收切换开关S12/S13的第一端用于与天线50相连,两个接收切换开关S12/S13的第二端中的一个与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入信号端相连,另一个与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端30相连。
其中,发送切换开关S11是设置在发射路径上的切换开关,在需要向外发送射频信号时,控制发送切换开关S11闭合,射频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20放大到足够功率后,经发送切换开关S11再由天线50发射出去,在不需要向外发送射频信号时,控制发送切换开关S11断开。
其中,接收切换开关S12/S13是设置在接收路径上的切换开关,可根据是否需要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控制接收切换开关S12/S13的闭合。例如,在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时,可控制接收切换开关S12闭合,以使低噪声放大器30通过接收切换开关S12接收从天线50传输过来的射频信号,并将其放大后从输出信号端输出。又例如,在无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时,可控制接收切换开关S13闭合,以连接天线50和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以将从天线50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通过接收切换开关S13直接传输给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射频前端电路中,可根据是否需要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控制接收切换开关S12/S13的断开/闭合,以实现采用一个接收切换开关即可完成对射频信号的可靠传输,从而可有效减少射频信号在经过开关时的元件插损,避免了射频信号的大幅度衰减,提高了射频前端电路的性能。另外,该射频前端电路结构相对简单,减少了切换开关的个数,节约了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射频开关电路10为单刀多掷开关,单刀多掷开关包括一个可动控制端口P11、一个发送选择端口P12和至少两个接收选择端口P13/P14;可动控制端口P11用于与天线50相连;发送选择端口P12用于与功率放大器20相连;两个接收选择端口P13/P14中的一个与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入信号端相连,另一个与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相连。
本示例中,在射频开关电路10为单刀多掷开关时,射频开关电路10包括一个可动控制端口P11、一个发送选择端口P12和至少两个接收选择端口P13/P14。其中,可动控制端口P11为单刀多掷开关的动端。发送选择端口P12和接收选择端口P13/P14为单刀多掷开关的不动端。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通过天线50向外发送射频信号时,可控制单刀多掷开关的可动控制端口P11切换至与发送选择端口P12相连,在不需要通过天线向外发送射频信号时,可控制单刀多掷开关的可动控制端口P11与发送选择端口P12断开。在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时,可使可动控制端口P11切换至与接收选择端口P13相连,连通天线50和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入信号端,以使低噪声放大器30对天线50传输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通过输出信号端输出经放大的射频信号。又例如,在无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时,可使可动控制端口P11切换至与接收选择端口P14相连,连通天线50和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以将从天线50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通过射频开关电路10直接传输给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射频前端电路中,可根据是否需要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使可动控制端口P11与对应的接收选择端口P14或者接收选择端口P13的断开/闭合,以使天线50与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或者输入信号端相连,以实现采用一个切换开关即可完成对射频信号的可靠传输,从而可有效减少射频信号在经过开关时的元件插损,避免了射频信号的大幅度衰减,提高了射频前端电路的性能。另外,该射频前端电路结构相对简单,减少了切换开关的个数,节省了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衰减电路40和第一选择开关S61;衰减电路40的输入信号端与射频开关电路10相连,衰减电路40的输出信号端与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入信号端和第一选择开关S61的第一端相连;第一选择开关S61的第二端与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相连。
其中,衰减电路40是用于实现对射频信号进行信号衰减的电路。第一选择开关S61是用于连通衰减电路40的输出信号端和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的开关。
如图5所示,该射频前端电路的接收路径包括接收切换开关S12/S13、低噪声放大器30和衰减电路40。衰减电路40的输入信号端与接收切换开关S13相连,衰减电路40的输出信号端分别与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入信号端和第一选择开关S61的第一端相连,第一选择开关S61的第二端连接至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可实现如下几种连接方式:
第一种,在需要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而无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衰减处理时,控制接收切换开关S12闭合,接收切换开关S13和第一选择开关S61断开,以将从天线50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通过接收切换开关S12传输至低噪声放大器30中进行放大处理,减少了射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开关数量,从而减少射频信号在经过开关时的元件插损,避免了射频信号的大幅度衰减,使射频前端电路的性能最优。
第二种,在需要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衰减处理,而无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时,控制接收切换开关S13和第一选择开关S61闭合,接收切换开关S12断开,以将从天线50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通过接收切换开关S13传输至衰减电路40进行衰减处理后直接输出。
第三种,在需要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和衰减处理时,控制接收切换开关S13闭合,接收切换开关S12和第一选择开关S61断开,以将从天线50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依次经过衰减电路40进行衰减处理和低噪声放大器30进行放大处理。
第四种,在无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和衰减处理时,控制接收切换开关S12和第一选择开关S61闭合,接收切换开关S13断开,以将从天线50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需依次经过接收切换开关S12和第一选择开关S61后直接输出。
或者,衰减电路40的输入信号端与接收选择端口P14相连,衰减电路40的输出信号端分别与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入信号端和第一选择开关S61的第一端相连,第一选择开关S61的第二端连接至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
优选地,衰减电路40中包含有一旁路支路,在无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和衰减处理时,还可以控制接收切换开关S13和第一选择开关S61闭合,接收切换开关S12断开,以将从天线50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通过接收切换开关S13传输至衰减电路40中的旁路支路后输出至第一选择开关S61后输出。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射频前端电路中,在接收路径上,射频信号在仅需通过低噪声放大器30进行放大时,仅需经过一个接收切换开关S12;射频信号在需要同时经过衰减电路40进行信号衰减和低噪声放大器30进行信号放大时,也仅需经过一个接收切换开关S13;相应地,在仅需要通过衰减电路40进行信号衰减处理,或者无需进行信号放大和信号衰减处理时,需经过两个开关,与图1所提供的射频前端电路相连,可有效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经过的开关数量,从而在保证对频段信号进行可靠传输的过程中,可有效减少射频信号在经过开关时的元件插损,避免了射频信号的大幅度衰减,使射频前端电路的性能最优。另外,该优化的射频前端电路架构结构相对简单,减少了开关的个数,节省了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第二选择开关S62,第二选择开关S62的第一端与衰减电路40的输出信号端相连,第二端与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入信号端相连。
可以理解地,在衰减电路40的输出信号端与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入信号端之间设置第二选择开关S62,可实现在仅需对射频信号进行信号衰减过程中,避免部分信号流经低噪声放大器30,而影响低噪声放大器30的正常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衰减电路40包括衰减组件和开关选择网络;衰减组件的输入信号端与射频开关电路10相连,衰减组件的输出信号端与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入信号端和第一选择开关S62的第一端相连;开关选择网络与衰减组件并联,用于调节衰减组件的衰减强度。
本示例中,衰减组件的输入信号端与射频开关电路10相连,具体与接收切换开关S14相连;衰减组件的输出信号端与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入信号端和第一选择开关S61的第一端相连,第一选择开关S61的第二端与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相连,可将从天线50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通过接收切换开关S14传输至衰减组件进行衰减,并将衰减后的射频信号传输至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入信号端,以使其进行放大处理;或者直接将衰减后的射频信号传输至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输出。本示例中,衰减电路40还包括与衰减组件并联的开关选择网络,用于通过控制开关选择网络中开关的切换,调节衰减组件进行信号衰减的衰减强度,以实现对信号衰减过程的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衰减组件包括串联设置的至少两个衰减元件D41/D42/D43;开关选择网络包括至少两个元件选择开关S41/S42/S43,每一元件选择开关S41/S42/S43与一衰减元件D41/D42/D43并联。将衰减组件和开关选择网络进行并联作为衰减电路40,具有成本低和结构简单的优点,用于实现对射频信号进行衰减,以达到滤波和阻抗匹配效果。
衰减元件D41/D42/D43是用于实现对射频信号进行不同程度衰减的元件,衰减元件D41/D42/D43可以为π型衰减网络或者T型衰减网络等具有信号衰减功能的元件。可以理解地,该衰减元件D41/D42/D43是用于在射频信号传输过程中,吸收射频信号的能量,以使射频信号的强度减弱的元件,例如,该衰减元件D41/D42/D43可以为电阻。如图7所示,衰减元件D41可以为可对射频信号进行2dB衰减的2dB衰减元件,衰减元件D42可以为可对射频信号进行4dB衰减的4dB衰减元件,衰减元件D43可以为可对射频信号进行8dB衰减的8dB衰减元件。在此对衰减元件D41/D42/D43的具体衰减数值不做任何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设定。其中,元件选择开关S41/S42/S43是用于决定选择哪个衰减元件D41/D42/D43进行信号衰减的开关。如图7所示,元件选择开关S41与衰减元件D41并联,在元件选择开关S41闭合时,不采用衰减元件D41对射频信号进行衰减;在元件选择开关S41断开时,采用衰减元件D41对射频信号进行2dB衰减。元件选择开关S42与衰减元件D42并联,在元件选择开关S42闭合时,不采用衰减元件D42对射频信号进行衰减;在元件选择开关S42断开时,采用衰减元件D42对射频信号进行4dB衰减;元件选择开关S43与衰减元件D43并联,在元件选择开关S43闭合时,不采用衰减元件D43对射频信号进行衰减;在元件选择开关S43断开时,采用衰减元件D43对射频信号进行8dB衰减。
如图7所示,若需要对射频信号进行2dB衰减,则将元件选择开关S42和元件选择开关S43闭合,其他开关断开,使得衰减元件D41对射频信号进行2dB衰减。若需要对射频信号进行4dB衰减,则将元件选择开关S41和元件选择开关S43闭合,其他开关断开,使得衰减元件D42对射频信号进行6dB衰减。若需要对射频信号进行8dB衰减,则将元件选择开关S41和元件选择开关S42闭合,其他开关断开,使得衰减元件D43对射频信号进行8dB衰减。又例如,若需要对射频信号进行6dB衰减时,可将元件选择开关S43闭合,其他开关断开,使得射频信号通过元件选择开关S43之后,依次经过衰减元件D42和衰减元件D41,实现采用两个衰减元件D41/D42对射频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可以理解地,还可以采用其他组合方式切换多个元件选择开关S41/S42/S43的闭合和断开,实现不同程度的信号衰减。
本示例中,三个衰减元件D41/D42/D43采用π型衰减网络或者T型衰减网络,具有成本低和结构简单的优点,用于实现对射频信号进行衰减,以达到滤波和阻抗匹配效果。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射频前端电路中,衰减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衰减元件D41/D42/D43,开关选择网络包括至少两个元件选择开关S41/S42/S43,每一元件选择开关S41/S42/S43与一衰减元件D41/D42/D43并联,即每一衰减元件D41/D42/D43上并联设有一元件选择开关S41/S42/S43,以根据所有元件选择开关S41/S42/S43的闭合和断开,以实现对射频信号进行不同程度的信号衰减,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在一实施例中,开关选择网络还包括电路选择开关S40,电路选择开关S40并联设置在衰减组件的两端。
本示例中,至少两个衰减元件D41/D42/D43相互串联形成衰减组件,该衰减组件两端并联设有电路选择开关S40,在电路选择开关S40闭合时,不采用衰减组件对射频信号进行衰减;在电路选择开关S40断开时,采用衰减组件对射频信号进行衰减。一般来说,若电路选择开关S40闭合时,衰减元件D41/D42/D43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直接经过电路选择开关S40输出,没有经过衰减元件D41/D42/D43进行处理,使得输出的射频信号无衰减;若电路选择开关S40断开时,可将所有元件选择开关S41/S42/S43按不同组合方式进行闭合和断开,以实现对射频信号进行不同程度的信号衰减,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线装置,包括天线上述实施例中的射频前端电路。射频前端电路中,当需要发送射频信号时,可控制射频开关电路10连通天线50与功率放大器20相连;在无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衰减的情况下,可根据是否需要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控制射频开关电路10的切换,连通天线50和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入信号端,或者连通天线50和低噪声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端,从而实现在无需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衰减的情况下,降低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接收路径上经过的切换开关的数量,降低成本并可有效减少射频信号经过开关的损耗,避免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大幅度衰减,从而保障射频前端电路的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开关电路、功率放大器和低噪声放大器;所述射频开关电路的第一信号端用于与天线相连,所述射频开关电路的第二信号端用于与所述功率放大器、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端和输出信号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开关电路包括发送切换开关和两个接收切换开关;所述发送切换开关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天线相连,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相连;两个所述接收切换开关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天线相连,两个所述接收切换开关的第二端中的一个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端相连,另一个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开关电路为单刀多掷开关,所述单刀多掷开关包括一个可动控制端口、一个发送选择端口和至少两个接收选择端口;所述可动控制端口用于与所述天线相连;所述发送选择端口用于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相连;两个所述接收选择端口中的一个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端相连,另一个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端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衰减电路和第一选择开关;所述衰减电路的输入信号端与所述射频开关电路相连,所述衰减电路的输出信号端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端和所述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端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第二选择开关,所述第二选择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衰减电路的输出信号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端相连。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电路包括衰减组件和开关选择网络;所述衰减组件的输入信号端与所述射频开关电路相连,所述衰减组件的输出信号端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端和所述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开关选择网络与所述衰减组件并联,用于调节所述衰减组件的衰减强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组件包括串联设置的至少两个衰减元件;所述开关选择网络包括至少两个元件选择开关,每一所述元件选择开关与一所述衰减元件并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选择网络还包括电路选择开关,所述电路选择开关并联设置在所述衰减组件的两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元件为π型衰减网络或者T型衰减网络。
10.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射频前端电路。
CN202021693723.1U 2020-08-13 2020-08-13 射频前端电路和无线装置 Active CN2126278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3723.1U CN212627892U (zh) 2020-08-13 2020-08-13 射频前端电路和无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3723.1U CN212627892U (zh) 2020-08-13 2020-08-13 射频前端电路和无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27892U true CN212627892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13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93723.1U Active CN212627892U (zh) 2020-08-13 2020-08-13 射频前端电路和无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278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24726B1 (ko) 시분할 이중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송수신 스위칭 장치
CN111953374B (zh) 射频前端模组和无线装置
US5923647A (en) Circulator usage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radios
US20070161357A1 (en) Multiband antenna switch
CN110943757B (zh)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KR101945344B1 (ko) 스위칭 유닛을 구비한 디바이스 및 그 애플리케이션
WO2021147279A1 (zh) 射频前端电路及电子设备
US894832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crete gain control in hybrid MIMO/RF beamforming
CN111162809B (zh) 无线接收机及无线设备
CN110890900A (zh)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US6710650B1 (en) Amplifier switching
JP5638468B2 (ja) 信号切替装置
KR20060082444A (ko) 무선 송수신기에서 노이즈를 제거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212627892U (zh) 射频前端电路和无线装置
CN210839537U (zh) 一种分集电路和多频段通信设备
CN115102557A (zh) 射频前端器件和射频系统
CN212627891U (zh) 射频前端电路及无线装置
CN114793121B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US20090289872A1 (en) High Power Ultra-Linear TDD Switch
CN219420761U (zh) 一种射频前端、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18868217U (zh) 5g射频前端模组和5g通信芯片
CN117856813A (zh) 多频段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915276A (zh)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7294326A (zh) 用于tdd系统的接收链路保护模块及接收链路保护电路
CN115733507A (zh) 无线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01, building 3, Shenzhen new generation industrial park, 136 Zhongkang Road, Meidu community, Meilin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uishi Chuangxin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508, building 541, Bagualing Industrial Zone, 23 Bagualing 6th Street, Hualin community, Yuanling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 ADVANCED RF POWER AMPLIFIE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