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7628U - 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27628U
CN212627628U CN202021535074.2U CN202021535074U CN212627628U CN 212627628 U CN212627628 U CN 212627628U CN 202021535074 U CN202021535074 U CN 202021535074U CN 212627628 U CN212627628 U CN 212627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ody
permanent magnet
cylindrical
coils
vibr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50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雪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weiha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ngdouyun Silicon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ngdouyun Silicon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ngdouyun Silicon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50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27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27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27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包括有一圆筒型管体、两端盖、一第一永久磁铁、两第二永久磁铁以及两线圈;所述圆筒型管体为壁厚0.2~0.35mm的无磁性金属管体或者壁厚0.2~0.5mm的玻纤类、碳纤类管体,圆筒型管体具有圆柱形容置腔;所述第一永久磁铁设置于圆柱形容置腔中;两第二永久磁铁分别与第一永久磁铁同极相斥;所述两线圈分别绕制在圆筒型管体外表面,两线圈均为蜂窝线圈,其引出线与驱动电路相接。通过采用壁厚0.2~0.35mm的无磁性金属管体或者壁厚0.2~0.5mm的玻纤类、碳纤类管体作为圆筒型管体,并配合两线圈均采用蜂窝线圈,通电使用时产生的磁场更加的均衡,振动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悬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磁悬浮技术(electromagnetic levitation)是指利用磁力克服重力使物体悬浮的一种技术。目前的悬浮技术主要包括磁悬浮、光悬浮、声悬浮、气流悬浮、电悬浮、粒子束悬浮等。
常规的磁悬浮振动装置其外壳一般为纸管或者塑料管,并且外壳外表面缠绕的线圈普遍采用多层密绕法绕制线圈,这种结构在通电使用时产生的磁场不均衡,产生的振动不稳定,振动效果不佳,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磁悬浮振动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磁悬浮振动装置在通电使用时产生的磁场不均衡导致振动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包括有一圆筒型管体、两端盖、一第一永久磁铁、两第二永久磁铁以及两线圈;所述圆筒型管体为壁厚0.2~0.35mm的无磁性金属管体或者壁厚0.2~0.5mm的玻纤类、碳纤类管体,圆筒型管体具有圆柱形容置腔;所述两端盖分别设置于圆筒型管体的两端并分别封盖住圆柱形容置腔的两端开口;所述第一永久磁铁为圆柱体,其可轴向滑动地设置于圆柱形容置腔中;所述两第二永久磁铁分别设置于两端盖上并分别正对第一永久磁铁的两端,两第二永久磁铁分别与第一永久磁铁同极相斥;所述两线圈分别绕制在圆筒型管体外表面中间位置,两线圈轴向排布,两线圈线径相同、匝数相等且绕向相反,每一线圈幅宽不小于第一永久磁铁长度的一半,两线圈均为蜂窝线圈并组成串联励磁线圈,其引出线与驱动电路相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筒型管体为316不锈钢管材或铝合金型材,圆筒型管体的壁厚为0.3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永久磁铁的长度为圆筒型管体长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永久磁铁的两端面中心贯穿形成有通孔,且第一永久磁铁的外径尺寸与圆柱形容置腔内壁的配合公差为-0.02~-0.2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永久磁铁的外径尺寸与圆柱形容置腔内壁的配合公差为-0.02~-0.05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端盖均为塑料件,其套设于圆筒型管体的两端外部,所述两第二永久磁铁分别固定于两端盖的内端面上并位于圆柱形容置腔的开口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线圈夹设于两端盖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永久磁铁和第二永久磁铁均为钕铁硼永久磁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采用壁厚0.2~0.35mm的无磁性金属管体或者壁厚0.2~0.5mm的玻纤类、碳纤类管体作为圆筒型管体,并配合两线圈均采用蜂窝线圈,使得本产品在通电使用时产生的磁场更加的均衡,产生的振动更加的稳定,振动效果更好,满足使用的需要。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线圈绕线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圆筒形管体 11、圆柱形容置腔
20、端盖 30、第一永久磁铁
31、通孔 40、第二永久磁铁
50、线圈 60、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一圆筒型管体10、两端盖20、一第一永久磁铁30、两第二永久磁铁40以及两线圈50。
所述圆筒型管体10为壁厚0.2~0.35mm的无磁性金属管体或者壁厚0.2~0.5mm的玻纤类、碳纤类管体,圆筒型管体10具有圆柱形容置腔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筒型管体10为316不锈钢管材或铝合金型材,圆筒型管体10的壁厚为0.3mm,以316不锈钢管材为最优。
所述两端盖20分别设置于圆筒型管体10的两端并分别封盖住圆柱形容置腔11的两端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端盖20均为塑料件,其套设于圆筒型管体10的两端外部。
所述第一永久磁铁30为圆柱体,其可轴向滑动地设置于圆柱形容置腔11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永久磁铁30的长度为圆筒型管体10长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优选第一永久磁铁30的长度为圆筒型管体10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永久磁铁30的两端面中心贯穿形成有通孔31,且第一永久磁铁30的外径尺寸与圆柱形容置腔11内壁的配合公差为-0.02~-0.2mm,优选第一永久磁铁30的外径尺寸与圆柱形容置腔11内壁的配合公差为-0.02~-0.05mm,以保证第一永久磁铁30在圆柱形容置腔11中能左右快速顺畅滑动,第一永久磁铁30向一端滑动时,被快速压缩的空气通过通孔31快速导向至相反的一端;所述第一永久磁铁30为钕铁硼永久磁铁。
所述两第二永久磁铁40分别设置于两端盖20上并分别正对第一永久磁铁30的两端,两第二永久磁铁40分别与第一永久磁铁30同极相斥,以约束并控制第一永久磁铁30向左或向右运动的行程,同时对第一永久磁铁30进行减速缓冲,设计的有效行程控制范围为第一永久磁铁30长度的三分之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第二永久磁铁40分别固定于两端盖20的内端面上并位于圆柱形容置腔11的开口内;所述第二永久磁铁40为钕铁硼永久磁铁。
所述两线圈50分别绕制在圆筒型管体10外表面中间位置,两线圈50轴向排布,两线圈50线径相同、匝数相等且绕向相反,每一线圈50幅宽不小于第一永久磁铁30长度的一半,两线圈50均为蜂窝线圈,其采用蜂窝多折点密绕绕法绕制形成,两线圈50组成串联励磁线圈,其引出线与驱动电路60相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线圈50夹设于两端盖20之间。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电源通过驱动电路60向两线圈50供电,该驱动电路60对流入两线圈50的电流大小和方向进行控制,两线圈50与圆筒形管体10构成一电磁铁并在圆柱形容置腔11中产生磁场,使得第一永久磁铁30向一侧滑动,一侧的第二永久磁铁40与第一永久磁铁30同极相斥,第一永久磁铁30在滑向一侧的第二永久磁铁40过程中,磁斥力对第一永久磁铁30进行减速缓冲,并将第一永久磁铁30推向另一侧;另一侧的第二永久磁铁40与第一永久磁铁30同极相斥,第一永久磁铁30在滑向另一侧的第二永久磁铁40过程中,磁斥力对第一永久磁铁30进行减速缓冲,并将第一永久磁铁30推向一侧,使得第一永久磁铁30在圆柱形容置腔11中往复运动,从而产生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通过采用壁厚0.2~0.35mm的无磁性金属管体或者壁厚0.2~0.5mm的玻纤类、碳纤类管体作为圆筒型管体,并配合两线圈均采用蜂窝线圈,使得本产品在通电使用时产生的磁场更加的均衡,产生的振动更加的稳定,振动效果更好,满足使用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圆筒型管体、两端盖、一第一永久磁铁、两第二永久磁铁以及两线圈;所述圆筒型管体为壁厚0.2~0.35mm的无磁性金属管体或者壁厚0.2~0.5mm的玻纤类、碳纤类管体,圆筒型管体具有圆柱形容置腔;所述两端盖分别设置于圆筒型管体的两端并分别封盖住圆柱形容置腔的两端开口;所述第一永久磁铁为圆柱体,其可轴向滑动地设置于圆柱形容置腔中;所述两第二永久磁铁分别设置于两端盖上并分别正对第一永久磁铁的两端,两第二永久磁铁分别与第一永久磁铁同极相斥;所述两线圈分别绕制在圆筒型管体外表面中间位置,两线圈轴向排布,两线圈线径相同、匝数相等且绕向相反,每一线圈幅宽不小于第一永久磁铁长度的一半,两线圈均为蜂窝线圈并组成串联励磁线圈,其引出线与驱动电路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型管体为316不锈钢管材或铝合金型材,圆筒型管体的壁厚为0.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久磁铁的长度为圆筒型管体长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久磁铁的两端面中心贯穿形成有通孔,且第一永久磁铁的外径尺寸与圆柱形容置腔内壁的配合公差为-0.02~-0.2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久磁铁的外径尺寸与圆柱形容置腔内壁的配合公差为-0.02~-0.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盖均为塑料件,其套设于圆筒型管体的两端外部,所述两第二永久磁铁分别固定于两端盖的内端面上并位于圆柱形容置腔的开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线圈夹设于两端盖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久磁铁和第二永久磁铁均为钕铁硼永久磁铁。
CN202021535074.2U 2020-07-29 2020-07-29 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 Active CN212627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5074.2U CN212627628U (zh) 2020-07-29 2020-07-29 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5074.2U CN212627628U (zh) 2020-07-29 2020-07-29 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27628U true CN212627628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29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5074.2U Active CN212627628U (zh) 2020-07-29 2020-07-29 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276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94131A (en) Magnetic drive with a permanent-magnet armature
US10550910B2 (en) Magnetic damper for vibration absorbers
US4924123A (en) Linear generator
CA2105308A1 (en) Actuator for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US5220223A (e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CN1320737C (zh) 自动对中线性电动机和发电机
JP2022501988A (ja) 線形電気機械
JPH0638486A (ja) 可動磁石式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12627628U (zh) 新型磁悬浮振动装置
CN111810757B (zh) 一种适用于管路减振的主动吊架装置
KR20190091770A (ko) 차량용 준능동 와전류 댐퍼
CN110111971B (zh) 基于弹簧压力和磁吸力实现位置稳定的双向自保持电磁铁
CN211655966U (zh) 一种音圈电机
CN205725399U (zh) 永磁力往复直线电动机
CN110111972B (zh) 基于弹簧压力和磁阻力实现位置稳定的双向自保持电磁铁
CN113708592B (zh) 永磁自悬浮式磁性液体动能采集器
CN101630891B (zh) 一种微型直线电机及其驱动方式
JPH0239847B2 (zh)
US8049375B2 (en)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apparatus
CN112228487A (zh) 变气隙高线性度电磁式主动吸振器
CN113258743B (zh) 非接触式电磁激振器
JP5396400B2 (ja)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1146920A (zh) 一种音圈电机
CN213027558U (zh) 磁悬浮轴承、电机
CN110111970B (zh) 基于磁阻力实现双向位置自保持的脉冲触发型电磁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6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301, Building 4, 1970 Science Park, Minzhi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weiha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403, building 3, No. 360, Dalingshan section, Houda Road, Dalingsh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jingdouyun silicone Electronic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