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8749U -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8749U
CN212618749U CN202021454298.0U CN202021454298U CN212618749U CN 212618749 U CN212618749 U CN 212618749U CN 202021454298 U CN202021454298 U CN 202021454298U CN 212618749 U CN212618749 U CN 212618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ll
duct
fresh ai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542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波
沐原
孙泽成
李宝华
邓国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542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8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8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8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该新风装置包括室内风机和穿墙管,所述室内风机安装于室内侧;所述穿墙的一端与所述室内风机连接;其中,所述穿墙管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具有沿轴线延伸的开口,所述第二管部盖合于所述开口,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第二管部可拆卸或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解决了穿墙管清理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一般通过安装穿墙管引进室外的新风,以提高室内空气的含氧量和新鲜度。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穿墙管进行清理,从而保证室内空气的含氧量和新鲜度,但是由于穿墙管比较长,不便于用户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旨在解决穿墙管清理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风装置,包括室内风机和穿墙管,所述室内风机安装于室内侧;所述穿墙的一端与所述室内风机连接;其中,所述穿墙管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具有沿轴线延伸的开口,所述第二管部盖合于所述开口,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第二管部可拆卸或活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室外风机,所述室外风机安装于室外侧,所述室外风机连接于所述穿墙管的另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其中一者的内壁设有第一过线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线扣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过线扣呈线性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第二管部的贴合处设有吸噪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的横截面呈半圆形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穿墙管具有连接所述室内风机的第一端及连接所述室外风机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出线口,所述第一出线口用于供所述室外风机的线缆从所述穿墙管穿出而与电控盒组件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外风机包括风筒和安装于所述风筒内的驱动电机,所述风筒具有进风端和与所述进风端相对的出风端,所述出风端或所述第二端的侧壁开设有进线口,所述驱动电机的线缆由所述第二端进入所述穿墙管,所述第一端穿出所述穿墙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端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出线口,所述第二出线口用于供所述驱动电机的线缆穿出所述风筒。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筒的外壁设有第二过线扣,所述第二过线扣位于所述进线口与所述第二出线口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筒包括进风筒和与所述进风筒连通的出风筒,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进风筒内,所述出风筒与所述穿墙管连通,所述第二出线口开设于所述进风筒,所述进线口开设于所述出风筒。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外风机为轴流风机,和/或所述室内风机为离心风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新风装置包括室内风机和穿墙管,所述室内风机安装于室内侧;所述穿墙的一端与所述室内风机连接;其中,所述穿墙管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具有沿轴线延伸的开口,所述第二管部盖合于所述开口,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第二管部可拆卸或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新风装置包括室内风机和穿墙管,所述室内风机安装于室内侧;所述穿墙的一端与所述室内风机连接;其中,所述穿墙管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具有沿轴线延伸的开口,所述第二管部盖合于所述开口,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第二管部可拆卸或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管部与第二管部可拆卸或活动连接,并在第一管部上开设沿穿墙管轴线延伸的开口,在对穿墙管进行清理时,通过打开该开口,增大了用户的可操作空间,待完成清理后,将第二管部盖合于开口,将该开口关闭,从而便于穿墙管的清理,解决了穿墙管清理不便的问题,保证室内空气的含氧量和新鲜度。同时,通过第一管部与第二管部可拆卸或活动连接,在穿墙管的运输过程中,减小了占用空间,便于运输和存放,降低了穿墙管的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风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穿墙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筒和穿墙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筒的另一视角图;
图6为图5中风筒沿M-M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风筒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595219910000031
Figure BDA000259521991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2,该新风装置10包括室内风机100和穿墙管300,所述室内风机100安装于室内侧;所述穿墙的一端与所述室内风机100连接。其中,所述穿墙管300包括第一管部310和第二管部320,所述第一管部310具有沿轴线延伸的开口310a,所述第二管部320盖合于所述开口310a,所述第一管部310与所述第二管部320可拆卸或活动连接。
具体而言,请参照图1,该室内风机100安装在室内侧,室内风机100与穿墙管300连通,该穿墙管300可以穿出室外,室内风机100通过穿墙管300将室外的空气引入室内,以给室内提供新风,加快室内的空气更新。进一步地,为了减少灰尘等进入穿墙管300,可以在穿墙管300远离室内风机100的一端安装滤网。可以理解的是,室内风机100可以是离心风机。
请继续参照图1,该穿墙管300连接室内风机100,以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也有效地增大了从室外引入的新风量,满足用户对新风装置10大风量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穿墙管300可以贯穿墙体20,也可以不贯穿墙体20,当穿墙管300不贯穿墙体20时,墙体20上开设有通风口,该通风口与穿墙管连通。
请参照图2,该穿墙管300可以包括第一管部310和第二管部320,在第一管部310上开设有沿穿墙管300轴线延伸的开口310a,通过第二管部320与第一管部310可拆卸或活动连接,从而打开或关闭该开口310a。操作时,可以打开开口310a,对第一管部310和第二管部320分别进行清理,再将第二管部320盖合在第一管部310上,把开口310a关闭,完成穿墙管300内的清理工作。可以理解的是,该开口310a可以是开设于部分第一管部310的侧壁,也可以是贯穿第一管部310两端,进而增大可操作空间,便于用户的安装工作。
该第一管部310与第二管部320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未图示),可以是卡扣件连接,也可以是磁吸件连接,或者是螺接件连接,又或者是在第一管部310上设置插槽,在第二管体上设有与该插槽配合的凸起等。同样地,第一管部310与第二管部320活动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第二管部320滑动安装于第一管部310,以打开开口310a;也可以是第二管部320通过转动部件与第一管部310连接,以使第二管部320相对第一管部310可翻转。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管部310与第二管部320可拆卸或活动连接,并在第一管部310上开设沿穿墙管300轴线延伸的开口310a,在对穿墙管300进行清理时,通过打开该开口310a,增大了用户的可操作空间,待完成清理后,将第二管部320盖合于开口310a,将该开口310a关闭,从而便于穿墙管300的清理,解决了穿墙管300清理不便的问题,保证室内空气的含氧量和新鲜度。同时,通过第一管部310与第二管部320可拆卸或活动连接,在穿墙管300的运输过程中,减小了占用空间,便于运输和存放,降低了穿墙管300的运输成本。
为了增加新风量,请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室外风机200,所述室外风机200安装于室外侧,所述室外风机200连接于所述穿墙管300的另一端。
该室外风机200与穿墙管300连通,以室外的空气引入室内,从而给室内输送新风。可以理解的是,该室外风机200可以是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或斜流风机。请继续参照图1,该穿墙管300把室外风机200和室内风机100连接在一起,以实现室外风机200和室内风机100的串联,从而有效地增大了从室外引入的新风量,满足用户对新风装置10大风量的需求。该室外风机200安装于室外侧,没有占用新风装置10在室内的安装空间,从而缩小了新风装置10在室内部分的体积,节省了室内的占用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室外风机200安装在室外侧,室外风机200的线缆400走线可以在穿墙管300内,也可以在穿墙管300外,考虑到线缆400在穿墙管300外走线时,墙体20可能会割伤线缆400,故采用穿墙管300内走线的方式。
在往室内输送新风时,为了减少线缆400在穿墙管300内的晃动,请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部310和所述第二管部320其中一者的内壁设有第一过线扣330。
通过在第一管部310或第二管部320的内壁设有第一过线扣330,线缆400在穿墙管300内走线时,穿过该第一过线扣330,使得线缆400在延伸方向可以拉动,在宽度方向仅有部分活动空间,从而减少线缆400在穿墙管300内的晃动,减少噪音的产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该第一管部310和第二管部320的形状有多种,请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部310和所述第二管部320的横截面呈半圆形设置。
该第一过线扣330的结构有多种,请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过线扣330包括安装部331和卡线部332,该安装部331固定于第一管部310或第二管部320的内壁,该卡线部332设于安装部331的背离第一管部310或第二管部320的内壁的一侧边,卡线部332卡接线缆400。该卡线部332的远离安装部331的一端可以折弯设置,卡线部332与安装部331之间形成过线槽,该过线槽用于供线缆400穿过并卡持。
为了更好地卡持线缆400,请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线扣330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过线扣330呈线性排布。线缆400可以依次穿过多个第一过线扣330,从而对线缆400进行限位,进一步减少线缆400在穿墙管300内的晃动。多个第一过线扣330在第一管部310或第二管部320的内壁可以是均匀设置,也可以是非均匀设置。
由于室外风机200和室内风机100均是通过穿墙管300往室内引风,送风量大,风速快,风吹过第一管部310与第二管部320之间的缝隙产生噪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部310与所述第二管部320的贴合处设有吸噪层(未图示)。通过在第一管部310与第二管部320的贴合处设置吸噪层,封闭第一管部310与第二管部320之间的缝隙,从而降低噪音,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可以理解的是,该吸噪层可以是海绵。
完成走线后,该线缆400可以从穿墙管300穿出,也可以从室内风机100穿出,请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穿墙管300具有连接所述室内风机100的第一端301及连接所述室外风机200的第二端302,所述第一端30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出线口301a,所述第一出线口301a用于供所述室外风机200的线缆400从所述穿墙管300穿出而与电控盒组件连接。通过该第一出线口301a,室外风机200的线缆400可以从穿墙管300内穿出,再与电控盒组件连接,从而不需要对室内风机100打孔。
该室外风机200的线缆400即为驱动电机220的线缆400。室外风机200的线缆400可以直接从第二端302的开口310a端穿入,也可以是从第二端302的侧壁穿入。请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外风机200包括风筒210和安装于所述风筒210内的驱动电机220,所述风筒210具有进风端210a和与所述进风端210a相对的出风端210b,所述出风端210b或所述第二端302的侧壁开设有进线口212a,所述驱动电机220的线缆400由所述第二端302进入所述穿墙管300,所述第一端301穿出所述穿墙管300。线缆400可以从出风端210b或第二端302的进线口212a进入穿墙管300内,然后在穿墙管300内走线,再从第一端301穿出穿墙管300。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端210a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出线口211a,所述第二出线口211a用于供所述驱动电机220的线缆400穿出所述风筒210。
请参照图5至7,该室外风机200还可以包括安装于风筒210内的风轮230,当风轮230与驱动电机220前后设置,且风轮230相对驱动电机220靠近第二端302,此时,驱动电机220的线缆400无法直接穿过风轮230进入穿墙管300,所以,驱动电机220的线缆400可以从风筒210上的第二出线口211a穿出,再从出风端210b或第二端302进入到穿墙管300内。
为了规范线缆400在风筒210外的走线,请继续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筒210的外壁设有第二过线扣213,所述第二过线扣213位于所述进线口212a与所述第二出线扣之间。通过第二过线扣213对线缆400的卡持固定,可以限定线缆400在风筒210外壁的路径,避免线缆400乱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第二过线扣213的结构可参照第一过线扣330的结构设置,具有相应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风筒210的结构有多种,请参照图5至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筒210包括进风筒211和与所述进风筒211连通的出风筒212,所述驱动电机220安装于所述进风筒211内,所述出风筒212与所述穿墙管300连通,所述第二出线口211a开设于所述进风筒211,所述进线口212a开设于所述出风筒212。
请参照图6至7,该进风筒211可以为圆筒状,该出风筒212的直径从进风筒211到穿墙管300的方向逐渐减小,由于进风筒211的直径大于出风筒212靠近穿墙管300一端的外径,能够提高新风量。进风端210a位于进风筒211远离出风筒212的一端,在进风端210a上可以设有进风格栅214,对进入进风筒211的空气进行过滤。
连接穿墙管300的室外风机200和室内风机100的类型有多种,请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外风机200为轴流风机,和/或所述室内风机100为离心风机。
当室内风机100为离心风机,室外风机200为轴流风机,在离心风机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能够增加风量的轴流风机,利用轴流风机的大风量特性,达到较小功率即可达到大风量抽风效果。通过离心风机增加了进入室内的风压,轴流风机通过穿墙管300往室内侧排风,一吸一排,两种力叠加,二者结合起来风量更大,进一步满足用户对新风装置10大风量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未图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新风装置10,该新风装置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新风装置1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壳体可以安装在墙体20上,新风装置10可以安装在壳体的内部,也可以安装在壳体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未图示),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风机,所述室内风机安装于室内侧;
穿墙管,所述穿墙管的一端与所述室内风机连接;
其中,所述穿墙管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具有沿轴线延伸的开口,所述第二管部盖合于所述开口,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第二管部可拆卸或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室外风机,所述室外风机安装于室外侧,所述室外风机连接于所述穿墙管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其中一者的内壁设有第一过线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扣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过线扣呈线性排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第二管部的贴合处设有吸噪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的横截面呈半圆形设置。
7.如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墙管具有连接所述室内风机的第一端及连接所述室外风机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出线口,所述第一出线口用于供所述室外风机的线缆从所述穿墙管穿出而与电控盒组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风机包括风筒和安装于所述风筒内的驱动电机,所述风筒具有进风端和与所述进风端相对的出风端,所述出风端或所述第二端的侧壁开设有进线口,所述驱动电机的线缆由所述第二端进入所述穿墙管,所述第一端穿出所述穿墙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端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出线口,所述第二出线口用于供所述驱动电机的线缆穿出所述风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的外壁设有第二过线扣,所述第二过线扣位于所述进线口与所述第二出线口之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包括进风筒和与所述进风筒连通的出风筒,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进风筒内,所述出风筒与所述穿墙管连通,所述第二出线口开设于所述进风筒,所述进线口开设于所述出风筒。
12.如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风机为轴流风机,和/或所述室内风机为离心风机。
13.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12所述的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
1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和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CN202021454298.0U 2020-07-21 2020-07-21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12618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54298.0U CN212618749U (zh) 2020-07-21 2020-07-21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54298.0U CN212618749U (zh) 2020-07-21 2020-07-21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8749U true CN212618749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19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54298.0U Active CN212618749U (zh) 2020-07-21 2020-07-21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87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3303A (zh) * 2021-12-10 2022-04-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新风管道结构和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3303A (zh) * 2021-12-10 2022-04-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新风管道结构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18749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043662A (zh) 新风空调室内机和新风空调器
CN21095155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514290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177150U (zh) 风管装置和移动空调
CN211650508U (zh) 新风装置及窗式空调
CN218495314U (zh) 穿墙管组件及空调
CN110748978A (zh) 风管装置和移动空调
CN215490142U (zh) 一种用于暖通空调通风系统的消声装置
CN213272816U (zh) 风管组件、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CN210601929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4353303A (zh) 一种空调新风管道结构和空调器
CN211011641U (zh) 整体式空调
JPH1019303A (ja) セパレート型空気調和機の換気ダクト構造
CN215260429U (zh) 风管接头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10821545A (zh) 一种隧道用自消声型轴流风机通风系统
CN21351412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412176U (zh) 新风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062771U (zh) 一种新风管结构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器
CN213514136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7402694U (zh) 空调器
CN214841220U (zh) 一种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7685332U (zh) 新风管组件以及具有该新风管组件的新风空调
CN220135694U (zh) 一种进风接头、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3713233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