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2857U - 马桶 - Google Patents

马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2857U
CN212612857U CN202020470183.4U CN202020470183U CN212612857U CN 212612857 U CN212612857 U CN 212612857U CN 202020470183 U CN202020470183 U CN 202020470183U CN 212612857 U CN212612857 U CN 212612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ilet
urinal
water
closestool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01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建国
周满仓
钟陶成
王建奇
杨丰毅
武安伟
孔令兴
孙邵谦
冯羽
何素杭
李金平
韩双志
李娜
吴小硼
高颖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4701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2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2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2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并具体提供了一种马桶,其包括具有顶部敞口的便池的马桶本体,以及可盖设于所述便池顶部敞口处的马桶座圈和马桶盖,所述马桶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便池内贯通的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设有排污机构,且所述马桶本体被配置为于所述便池顶部敞口的边缘处未设置向所述便池内部凸出的挡水沿,所述马桶还包括设于所述马桶本体中的具有冲厕开关的冲厕机构,所述冲厕机构被配置为可与外部水源连通,以可因开启所述冲厕开关而向所述便池内冲水。本实用新型的马桶有助于克服现有采用S弯结构及挡水沿结构的马桶所具有的一些不足,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马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排污机构且无挡水沿设计的马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马桶多如图1中所示,在结构上一般包含有陶瓷的本体,构造在本体中的便池,以及垫圈和马桶盖,且在设计上,市售的马桶基本上都为采用设置的“S”弯结构,以利用水封原理进行防臭。S弯结构与马桶本体结构一体成型,使用中一部分冲便水会留存在S弯内并充满S弯中的一段,由此达到防臭的目的。这种通过S弯结构进行防臭的形式虽结构上较为简单,但也存在着易堵、难以清洗的不足。
此外,仍如图1所示的,现在市售的马桶也均为在便池顶部敞口的边缘形成有向便池内部凸出的挡水沿,该挡水沿的设计是因为马桶冲厕瞬间的水压力较大,为防止水由便池顶部敞口冲到便池外面,故在便池顶部内边缘处设置一圈挡水沿,以达到挡水的作用。该挡水沿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冲厕水冲到便池外,不过,为了成型挡水沿,在马桶本体制作时需使用大量的模具,且需由人工制模,使得马桶成型困难,人工及材料成本高,同时由于挡水沿的存在也容易在挡水沿底部形成卫生死角,而不利于实现便池的彻底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马桶,以能够有助于克服现有采用S弯及挡水沿结构的马桶所具有的至少一点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马桶,包括具有顶部敞口的便池的马桶本体,以及可盖设于所述便池顶部敞口处的马桶座圈和马桶盖,其中:
所述马桶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便池内贯通的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设有排污机构,所述排污机构的进口端与所述排污口连通,且所述马桶本体被配置为于所述便池顶部敞口的边缘处未设置向所述便池内部凸出的挡水沿;
所述排污机构包括至少由硬质的支撑体与硅胶材料制成的封闭体构成的机构本体,所述机构本体内构造有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排污机构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且所述封闭体的上部与所述支撑体一侧固连、下部因自吸合而贴附于所述支撑体另一侧的内壁上,以可构成对所述出口端的封闭;
所述马桶还包括设于所述马桶本体中的具有冲厕开关的冲厕机构,且所述冲厕机构被配置为可与外部水源连通,以可因开启所述冲厕开关而向所述便池内冲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具有截面呈环形的筒形段w,以及固连于所述筒形段w一端的一侧敞口而截面呈弧形的敞口段n,且具有所述敞口段n的一端构成所述出口端,相对于固连所述敞口段n的一端,所述筒形段w的另一端构成所述进口端;所述封闭体上部于所述筒形段w位置与所述支撑体一侧固连,且配合于所述封闭体中的下部因自吸合以贴附于所述敞口段n的内壁上,而构成对所述出口端的封闭。
进一步的,截面呈弧形的所述敞口段n中,各截面处的所对应的圆心角沿远离所述筒形段w的方向渐小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冲厕机构包括构造于所述马桶本体内的水道,以及靠近于所述便池的顶部设置的连通所述水道与所述便池内的喷水孔,所述水道经所述冲厕开关与外部水源相连,所述喷水孔为环所述便池的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且所述喷水孔具有轴线垂直于所述便池的内壁面的直喷水孔、以及轴线与所述便池的内壁面间倾斜相交的斜喷水孔,所述直喷水孔和所述斜喷水孔沿所述便池的周向交替设置。
进一步的,靠近于所述便池的顶部,于所述便池的内壁面上构造有环所述便池的周向布置的台阶面,所述冲厕机构包括构造于所述马桶本体内的水道,以及一端与所述水道连通、另一端开口于所述台阶面上的喷水孔,所述水道经所述冲厕开关与外部水源相连,所述喷水孔为沿所述台阶面的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且任意相邻的所述喷水孔之间具有沿所述喷水孔出水方向渐高设置的一段所述台阶面。
进一步的,所述冲厕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马桶本体内的具有喷头的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经所述冲厕开关与外部水源相连,所述喷头上设有喷水孔并可伸于所述便池内。
进一步的,于所述马桶垫圈的底部构造有沿所述马桶垫圈的周向布置的凸环,且随所述马桶垫圈于所述便池顶部的盖设,所述凸环可嵌入所述便池内、并可至少有部分与所述便池的内壁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马桶盖由透明材质制成,并于所述马桶盖上通过绳索吊挂有软质的封堵塞,且随所述马桶盖于所述便池顶部的盖设,所述封堵塞为置于所述排污口处而可构成对所述排污口的封堵。
进一步的,所述马桶还包括外套,所述马桶本体由上至下插设于所述外套中,以由所述外套至少构成对所述马桶本体外侧壁的部分包覆。
进一步的,于所述外套的底部设有一层或叠置有至少两层以改变所述马桶本体顶部高度的垫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排污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通过排污口处排污机构的设置,利用排污机构中硬质的支撑体、以及软质且可因自吸合而贴附于支撑体内壁上的封闭体,使用时尿液与粪便等可在自身重力下冲开与支撑体内壁贴附的封闭体,而落入与马桶相连的排污管中,在尿液或粪便排出后封闭体可自行重新贴附于支撑体上,而恢复对排污机构出口端的封闭,由此便可在能够进行排污的基础上,不在马桶中设置S弯,也能够达到与现有马桶S弯结构一样的防臭效果,同时,因不必再设置S弯结构,也便能够避免现有采用S弯结构的马桶结构所具有的不足。
由于尿液和粪便等可在重力下冲开封闭体,而进入马桶下方的排污管中,因而相较于需使用较大冲厕水压以使粪便、尿液等通过S弯的现有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排污机构仅需要较小的水压以及较少量的水进行冲厕便可,由此也不必在马桶便池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挡水沿,进而亦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因设置挡水沿所带来的不足。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马桶通过采用排污机构,可不必设置S弯结构以及挡水沿,可避免现有技术的马桶因设置S弯及挡水沿所带来的不足,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市售的马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排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排污机构的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马桶的结构及其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马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A断面的示意图;
图7为没有台阶面时的断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直喷水孔和斜喷水孔的布置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喷水孔的具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瀑布喷水孔的布置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喷水孔的具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喷水装置的设置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马桶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B-B断面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封堵塞的设置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马桶与现有技术中市售马桶的高度对比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马桶插于外套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套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耐烦实施例所述的马桶设置有垫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构本体,100-排污通道,101-支撑体,102-封闭体,103-进口端,104-出口端,105-挡肩;
2-马桶本体,201-便池,2011-便池内壁面,202-排污口,203-台阶面,204-顶端面,205-瀑布式喷水孔,206-直喷水孔,207-斜喷水孔,208-水道,209-喷水装置,2091-喷头;
3-马桶座圈,301-座圈孔,302-凸环;
4-马桶盖,401-把手,402-绳索,403-封堵塞;
5-排污管;
6-冲厕开关;
7-外套;
8-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马桶,该马桶在设计上主要为通过其排污口处的排污机构,由此相较于现有马桶结构可不必设置S弯结构以及挡水沿,因而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马桶因设置S弯及挡水沿所带来的不足。与此同时,除去排污机构及无挡水沿的设计,本实施例的马桶亦包含有对诸如冲厕机构、马桶盖及马桶高度可调等多项设置,以求通过这些进一步的设置增加马桶的使用性能。
整体构成上,首先如图4中所示的,作为一种示例性结构,本实施例的马桶包括具有顶部敞口的便池201的马桶本体2,以及可盖设于便池201顶部敞口处的马桶座圈3和马桶盖4,并且在马桶本体2的底部也设置有与便池201内贯通的排污口202,且排污口202处设置有排污机构。而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马桶还包括有设置于马桶本体2中的具有冲厕开关的冲厕机构,并且该冲厕机构在设计上也被配置为可与外部水源连通,以可因开启上述冲厕开关而能够向马桶的便池201内冲水。
参考图2所示的,排污机构中机构本体1的进口端103即与排污口202连通,机构本体1的出口端104则位于与马桶排污口202相连的排污管5中,以此为由该排污机构连接排污口202与排污管5,且同时通过该排污机构对排污口202和排污管5之间的连通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的排污机构一方面可实现落入马桶便池内的粪便、尿液等排入与马桶相连的排污管中,另一方面该排污机构也可在未排出粪便或尿液时,对马桶便池和排污管之间的连接进行封闭,由此避免排污管向马桶便池内返味而达到防臭效果。
整体结构上,本实施例的排污机构包括至少由硬质的支撑体与硅胶材料制成的封闭体构成的机构本体1,在机构本体1内构造有排污通道,排污通道的两端则分别形成排污机构的进口端103和出口端104,并且上述封闭体102的上部与支撑体101一侧固连、下部因自吸合而可贴附于支撑体101另一侧的内壁上,由此可构成对排污机构的出口端104的封闭。
具体来说,由以上整体结构描述所限定的排污机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仍如图2并结合图3所示,其中,在该示例结构中,支撑体101具有截面呈环形的筒形段(w),以及固连于筒形段(w)一端的的敞口段(n),并且敞口段(n)为一侧敞口而使得自身的截面呈弧形。该具有敞口段(n)的一端即构成了整个机构本体1的出口端104,而相对于固连有敞口段(n)的一端,筒形段(w)的另一端即构成了机构本体1的进口端103。
封闭体102在设置上,其上部在筒形段(w)位置与支撑体101一侧固连,并配合于该封闭体102自身中的下部因自吸合而贴附在敞口段(n)的内壁上,以此构成对排污机构出口端104的封闭。敞口段(n)的敞口一侧和封闭体102上部所固连的一侧处于同一侧,同时,排污通道100则由筒形段(w)内的部分,以及支承体101与封闭体102围合的部分共同组成。
对于截面为环形的筒形段(w),该“环形”优选为采用圆形,与之相对应的,具有敞口侧的敞口段(n)的弧形截面也优选为圆弧。同时,对于硬质的支撑体101,其制造材质优选的可采用塑料,并具体为视实际需要采用合适的工程塑料便可。通过采用塑料制备支撑体101,不仅成型上较为容易,且也有着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当然,除了塑料,本实施例并不对支撑体101的材质加以限制而使得其也可采用其它硬质材质制成,只要该硬质材质能够使得硅胶材料的封闭体102与支撑体101固连,且可使封闭体102自吸合而贴附在支撑体101内壁上即可。
本实施例中,正如上文中所述的,支撑体101中的筒形端(w)的一端即形成了排污机构的进口端103,与此对应的,敞口段(n)的端部则形成了排污机构1的出口端104。同时,进口端103因支撑段(w)的环形截面而呈敞口状,出口端104则通过封闭体104与敞口段(n)内壁之间的贴合而被封闭。
在支撑体101的结构设计上,本实施例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例如可仍参考图2所示的,使得筒形段(w)整体由w1和w2两段构成,且其中w1段的直径大于w2段的直径,敞口段(n)即与w2段固连。通过筒形段(w)的两段式设计,且两段的直径不等,由此便可在支撑体101的筒形段(w)处的外壁上形成一挡肩105。当排污机构使用时,即可通过在挡肩105将整个排污机构定位在例如排污管等排污管路的管口,以便于排污机构和马桶等部件的连接。
作为优选的结构形式,整个支撑体101可为一体成型,且在材质为塑料时,一体注塑成型便可,以此可有助于保证排污机构1使用时的密封性。当然,除了一体成型,例如也可选择以挡肩105处为界而使得支撑体101为组装于一起的两部分,该两个分体部分可通过过盈插接及粘结稳固的连在一起。此外,本实施例中对于硅胶材料的封闭体102,在其与支撑体101的连接上,一般可通过粘接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可靠固连。当然除了粘接,利用以上所述的支撑体101的分体结构,以在支撑体101的两部分连接时,将封闭体102通过夹卡方式和支撑体101固连也是可以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侧敞口的敞口段(n),在该敞口侧(n)的每个截面上,弧形的敞口侧(n)所对应的圆心角例如可以是相同的,由此可使得敞口侧(n)各截面处的形状及尺寸是一致的。不过,除了使得敞口段(n)各截面相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可设计使得敞口段(n)各截面处对应的圆心角为沿远离筒形段(w)的方向渐小设置。由此,该各截面处圆心角渐小的敞口段(n)的结构可参见图1或图2中所示的,而通过圆心角的渐小设置,能够使得沿至出口端104的方向,排污机构所形成的出口可相较形成于自身上的进口大一些,以达到降低排出阻力,增大排出速度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排污机构中,对于硅胶材料的封闭体102,需要指出的是,该封闭体102在结构上其截面也呈弧形,且封闭体102的该“弧形”为其自身具有向支撑体101内壁一侧的外凸。同时,愈靠近封闭体102和支撑体101连接的位置、也即图2中的g处,封闭体102截面的圆弧越大,并且越靠近g位置,封闭体102更多的是其两侧部分和支撑体101内壁吸附贴合,且该位置处的封闭体102也可设计为大致呈弧形。而愈靠近出口端104的位置、例如图2中的k处,封闭体102截面的圆弧减小,且近似于和敞口段(n)的截面弧形一致。
通过封闭体102截面的弧形,由此与支撑体101中敞口段(n)的弧形截面匹配,利用弧形的封闭体102中所具有的趋向于向敞口段(n)内壁靠近的效应,便能够保证封闭体102和敞口侧(n)内壁之间可靠的自吸合贴附。而此时,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文中所提及的词汇“配合于”,其也即指封闭体102上部与支撑体101固连,下部和支撑体101吸附贴合,该两者共同作用,进而实现对排污机构的出口端104的封闭。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以上所示例出的使支撑体101具有环形截面的筒形段(w)和弧形截面的敞口段(n),当然设置使得支撑体101的截面全部为弧形也是可以的。此时,排污通道100全部由支撑体101和封闭体102围合构成,且封闭体102为一端的两侧边缘和支撑体101固连,以用于形成进口端103,封闭体102的另一端及靠近该端的部分则吸合贴附在支撑体101内壁上,以封闭出口端104。此外,对于该支撑体101截面全为弧形的情形,在排污机构使用时,也需要注意对封闭体102的形成进口端103的部分进行固定,以保证进口端103开口的稳定,而且保障进口端103和诸如马桶排污口的可靠连通。
本实施例的排污机构在使用时,硬质的支撑体101起固定支撑作用,软质的封闭体102和支撑体101相互作用起封闭作用,以此可实现该排污机构的排污与防臭双重功能,并且由于硬质的支撑体101和软质的封闭体102分设于两侧,也可避免封闭体102因发生摆动而出现拍打噪音的问题,以能够提升其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马桶本体2一般与现有马桶相同而采用瓷体结构便可,由于便池201为通过底部的排污口202以向排污管5中进行排污,而通过排污口202处的排污机构的设置,尿液和粪便等可在重力下冲开机构主体1中的封闭体102,而进入马桶下方的排污管5中,因而相较于需使用较大冲厕水压以使粪便、尿液等通过马桶S弯的现有结构,本实施例的马桶仅需要较小的水压以及较少量的水进行冲厕即可,由此如图5及图6中所示的,本实施例的马桶在设计上,便池201的顶部边缘处并未如现有马桶那样设置如图1所示出的挡水沿。
由于没有设置挡水沿,因此便池201的内壁面、也即图中的便池内壁面2011即为由便池201的底部一直延展到马桶本体2顶部的顶端面204上,该顶端面204即马桶本体2的用于承载马桶座圈3及马桶盖4的顶部平面。而通过便池内壁面2011和顶端面204的相接,由图6可以明显的看出,无挡水沿的本实施例的马桶,便池201顶部敞口的内壁仍为大体呈竖立状的端面,而不会再像现有马桶那样在挡水沿的底部形成一个内顶角。没有了内顶角,一方面使得马桶的便池201中没有了卫生死角,另一方面则无需再通过人工加减活块的方式以制做成型挡水沿部位的模具,由此不仅可利于便池201的清洁,也可利于马桶模具的制作,特别是有助于实现马桶的机械化生产。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图5与图6中所示出的马桶,为在便池201的内壁上靠近便池201的顶部敞口设置有沿便池201周向布置的一圈台阶面203,该台阶面203实质上仍属于便池内壁面2011中的一部分,而之所以称之为台阶面203,则是结合于马桶本体2顶部的顶端面204来看,其整体上表现为呈一台阶状。本实施例通过台阶面203的设置,一方面可有利于马桶本体2内部的水道208的设置,另一方该台阶面203也将如下文中将要描述的,其能够用于瀑布式喷水孔205的设置,并且还能够用于马桶座圈3在马桶本体2上的卡置定位。
除了如图6中所示的在便池内壁面2011上设置台阶面203,当然也可如图7中所示的,在便池内壁面2011上并不进行台阶面203的布置,此时便池内壁面2011即真正意义上为由底部一直延展到了与顶端面204相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不设置台阶面203的情形,其适合于如下所述的交替布置的直喷水孔206和斜喷水孔207的设置,但不利于或不能够进行瀑布式喷水孔205的设置。
仍以设置有台阶面203的情形为例,本实施例中参考于图8和图9中所示的,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前述的设置于本实施例马桶上的冲厕机构具体包括构造于马桶本体2内的水道208,以及靠近于便池201的顶部设置的连通该水道208与便池201内的喷水孔。其中,水道208随马桶本体2的成型构造于马桶内,其具体设置方式与现有马桶内水道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水道208经由冲厕开关6与外部水源相连,该冲厕开关6具体通过水管管件与水道208以及水源连接,且冲厕开关6例如可采用角阀等手动阀门,或者,其也可采用具有电子感应功能的自动阀门。
靠近便池201顶部设置的喷水孔为环便池20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其具体即为图8中的a1至a12,并且喷水孔的设置高度为低于便池内壁面2011上的台阶面203,而位于台阶面203的下方(在没有设置台阶面203时,本示例结构下的喷水孔靠近便池201顶部边缘布置即可)。同时,本实施例的喷水孔也为具有轴线垂直于便池内壁面2011的直喷水孔206,以及轴线与便池内壁面2011之间倾斜相交的斜喷水孔207,而且作为优选的布置形式如图8所示的,z1至z13代表各直喷水孔206,x1至x13代表各斜喷水孔207,直喷水孔206和斜喷水孔207为沿便池的周向交替设置。
现有的具有S弯防臭以及挡水沿的马桶结构,因冲厕压力较大且水量多,在冲厕时会产生气旋,气旋瞬间可将马桶内的病菌、微生物等带至马桶上方的空中,并能够在空中悬浮几个小时,这些病菌、微生物降落后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其也是房间内产生异味的主要原因。
而本实施例中经由如上交替布置的两种出水方向(向便池201内直喷与斜喷)的喷水孔,斜冲水、也即向便池201内斜喷的斜喷水孔207冲洗效果好,但其容易产生气旋,不过通过直冲水、也即向便池201内直喷的直喷水孔206的设置,其可将因气旋而上升的病菌、微生物等冲落下来,且也能够起到把臭气向下压的效果。因而,本实施例通过上述两种喷水孔的功能互补,便能够达到防止病菌、微生物二次污染及异味产生的作用。
除了如上所述的采用直喷水孔206和斜喷水孔207交替布置的喷水孔形式,作为冲厕机构的另一可行实施方式,在便池201内壁上设置有台阶面203的基础上,参考图10和图11所示,冲厕机构的构成结构中除了构造于马桶本体2内的水道209,其也还包括有一端与水道208连通,另一端则开口于台阶面203上的喷水孔。该示例结构中,水道208也为经由冲厕开关6与外部水源相连,并且喷水孔亦为沿台阶面203的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同时,需特别指出的是,参考图11所示,任意相邻的两个喷水孔之间也为具有沿喷水孔出水方向渐高设置的一段台阶面203。
通过相邻喷水孔之间的渐高也即上倾布置的台阶面203的设置,从而以整体观察的角度来看,整圈台阶面203表现为形同起伏的波浪状,各喷水孔的出口处为最低点,沿上倾的台阶面203向相邻的下一个喷水孔处延伸,直至到达相连的喷水孔出口的顶部,即达到了最高点。在最高点处台阶面203转为向下延伸,以用于成型喷水孔的出口。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将该开口于台阶面203上的喷水孔具体成为瀑布式喷水孔205,而之所以称作“瀑布式”,即是因为开启冲厕开关6时,由瀑布式喷水孔205喷出的水,沿上倾的台阶面203向前流动后,会以类似瀑布状的方式向下流。
利用以上的瀑布式喷水孔205和与之配合设置的上倾状的台阶面203,其出水方式具有斜冲功能,但是经由该瀑布式流动的设计,以及其与冲厕压力小、水量少相结合,却不会产生气旋,进而也能够达到避免气旋的产生,防止病菌、微生物二次污染以及异味产生的效果。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以上所介绍的两种采用喷水孔的冲厕方式,作为进一步的一种可行实施形式,再参考于图12中所示的,该示例形式下,本实施例的冲厕机构包括设置于马桶本体2内的具有喷头2091的喷水装置209,其中,喷水装置209具体可布置在马桶本体2上部的k位置,该位置可在马桶本体2成型时进行预留,且在该k位置与便池201之间开设用于喷水装置209的喷头2091一端伸出的通孔。
喷水装置209也经由冲厕开关6与外部水源相连,喷头2091上则设置有喷水孔以能够向便池201内喷水。作为优选的结构形式,对于喷头2091上所开设的喷水孔,例如可使该喷水孔为喷水方向向上、向前及向下布置的多种,由此,向上的喷水孔能够用于人肛门位置的冲洗(一般需采用温度适宜的水源,该温度适宜水源例如可为由电热水器处得到),而向前与向下的喷水孔则进行便池201的冲洗。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喷水装置209中的喷头2091一端可为固定伸入便池201中的不可伸缩的结构,且此时为不与人体发生干涉,喷头2091一端例如可设置为具有向便池201底部方向的倾斜。而除了为不可伸缩的固定形式,当然也可设计使得该喷头2091一端为能够伸缩的,该可伸缩式的喷头2091采用现有智能马桶中的相关结构即可。
本实施例中,对于前述的具有座圈孔301的马桶垫圈3,在具体实施时其可直接采用现有市售的马桶垫结构。不过作为一种优选的设置,由图13并结合于图14中所示的,本实施例为于马桶垫圈3的底部构造有沿马桶垫圈3的周向布置的凸环302,并且随着马桶垫圈3在便池201顶部的盖设,上述凸环302可嵌入便池201内,并可至少有部分与便池201的内壁面抵接。
利用凸环302在便池201内的嵌入,其一方面可通过凸环302和便池内壁面2011之间的卡置,而对马桶垫圈3起到限位的作用,以保证马桶垫圈3位置的稳定,另一方面通过在便池201内的嵌入,对于采用喷水孔结构的冲厕方式,该凸环302也能够被设置为对喷水孔喷出的水进行阻挡,从而可进一步起到防止冲水外溅的效果。
另外,为提升使用时的舒适感,马桶垫圈3例如可采用稍软的材料制造,而为避免出现交叉感染,作为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例如也可将马桶垫圈3设置为具有不同颜色的,由此对应一个马桶可配置多个不同颜色的马桶垫圈3,不同人员各用各的。
本实施例中对于前述的马桶盖4,与马桶垫圈3类似的,该马桶盖4也可直接采用现有市售的马桶盖板。不过作为优选的结构,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可选择使得马桶盖4由透明材质制成,并且在马桶盖4上设置通过绳索402吊挂的软质的封堵塞403。随着马桶盖4在便池201顶部的盖设,封堵塞403可置于便池201底部的排污口202处,而能够对排污口202进行封堵。
通过封堵塞403对排污口202的封堵,可进一步的增加马桶的防反味防臭效果,而马桶盖4采用透明材质,则在盖上马桶盖4后也能够使便池201内部呈明亮的状态,以此可使得便池201中没有潮湿阴暗处,避免了病菌的滋生繁殖。其中,上述封堵塞403可采用硅胶结构,或者作为较优的方式,封堵塞403也可采用一个软质的消毒球,而具有消毒特性。此外,为保证马桶盖4在马桶上盖设的稳定性,本实施例还可选择在马桶盖4的边沿处设置下翻的“沿”结构,在盖设后马桶盖4上的沿可扣在马桶顶部的边缘,以此起到稳定和封闭的作用。
本实施例对于马桶垫圈3和马桶盖4,仍需要指出的是,两者可与现有马桶相同的为通过枢转方式设置在马桶的底部,或者,作为新的布置方式,也可将马桶盖4和马桶垫圈3与马桶本体2之间采用软连接,或者使得马桶垫圈3与马桶盖4为可盖设在马桶本体2上、并可取下的可分离形式。其中,上述可分离的布置形式,使用马桶时将马桶盖4取下,再将马桶垫圈3放上,使用完毕后将马桶垫圈3取下,再将马桶盖4盖上即可。
本实施例的马桶在安装时,可先将排污机构安装至排污管5中,排污机构的进口端高出地板,然后再将马桶放置于排污管5处,并使马桶上的排污口202和排污机构的进口端103连通便可。为保证密封性,可与现有马桶相同的,在排污口202和排污机构之间设置橡胶密封圈,或者也可通过涂防水耐候密封胶的方式,进行两者之间的密封。
而在使用时,可采用座便或蹲便方式,首先打开或取下马桶盖4,再放好马桶垫圈3(男士小便时可不用)即可使用,在方便过程中,落入便池201内的尿液或粪便会冲开排污机构的封闭体102进入排污管5中,且对于大便,过程中可通过操作冲厕开关6实现即排即冲,使用完毕后再操作冲厕开关6对便池201进行冲洗便可。
本实施例的马桶利用排污机构的设置,尿液、粪便等排泄物能够在重力下冲开封闭体102进入排污管5中,相较于现有采用S弯结构的马桶,可降低冲厕水压并减少用水量,而且通过在方便过程中的冲水以及方便后的冲水,对于粪便也能够将其通过排污管5冲走。
此外,本实施例的马桶由于不用设置S弯结构,也使得马桶整体的高度可设置的较低,以图16中所示的,现有普通马桶到便池201顶部的顶端面204处的高度h1一般在38-41cm之间,而本实施例的马桶的高度h2则一般在26-28cm之间。该高度不仅可便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少年使用马桶,且这个高度的马桶人在排便时直肠角度在150-170°,腹部压力大可促进排便,长期使用能够防止便秘。而现有马桶的高度,人排便时直肠角度在90-100°,其并不利于顺畅排便。
本实施例的马桶因为马桶本体2内的水道208通过冲厕开关6与外部水源连接便可,由此也可省去现有马桶上的水箱等结构,其除了可降低成本以外,也能够避免因储水而容易在寒冷冬季发生结冰冻裂等问题。
而针对于本实施例的马桶,作为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形式,该马桶中还可设置有如图17中所示的外套7,该外套7的结构可参见图18中所示,马桶本体2由上至下插设于外套7中,如此可由外套7至少构成对马桶本体2外侧壁的部分包覆。在设置外套7时,基于需要马桶本体2的外形可进行相应改变,而本实施例通过外套7的设置,能够改变马桶的整体外形,其相较于现有普遍采用的马桶外观,能够给人以新颖感受,可令人感觉马桶整体更为高级。
本实施例外套7在制备时可采用可回收环保材料成型,且为提高设置外套7时马桶整体的外观品质,在具体的造型设计上,例如可将外套7设置为透明的,并且进一步的可使得外套7内为中空的,由此可在外套7中放置多彩颜色、可动或能够发光的物体,以此外套7便能够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而可将马桶变为一件艺术品,更好的增加其品质。当然除了将装饰物设于外套7内部,也可将装饰物放置在外套7与马桶本体2之间,而除了以上装饰方式,当然也可对外套7进行其它设计,以增加其它装饰效果,或是使外套7有着更多的功能,其诸如通过外套7增加马桶位置的消毒、杀菌功能。
另外,在设置外套7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为适应不同人群对马桶整体高度的不同需求,如图19所示,还可在外套7的底部设置一层或叠置至少两层以能够改变马桶本体2顶部高度的垫板8。垫板8可采用与外套7相同的材质,且垫板8的厚度,以及设置的垫板8的层数,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而且需要指出的是,在设置垫板8时,马桶整体的高度仍适宜设置在前述的26mm-28mm这一范围内,不过根据客户需求,当然通过垫板8将马桶整体高度设置在如上数值区间外也是可行的,本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本实施例还应注意的是,在设置外套7及垫板8的情况下,制造或施工时,可通过胶粘固定或其它方式,保证马桶本体2、外套7以及垫板8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以保障马桶安装完毕而使用时的稳固性。而在采用外套7以及垫板8时,马桶本体2中排污口202处的排污机构的尺寸,其根据需要随之进行调整便可,只要排污机构的规格能够满足马桶和排污管5之间的可靠连通即可。
本实施例的马桶通过采用所述排污机构,以及其所采用的无挡水沿和冲厕方式的设计,能够减少冲厕水的用量,节约水,也可利于马桶的成型制造,降低人工及模具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病菌等的生长繁殖,具有较好的防臭效果,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马桶,包括具有顶部敞口的便池(201)的马桶本体(2),以及可盖设于所述便池(201)顶部敞口处的马桶座圈(3)和马桶盖(4),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桶本体(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便池(201)内贯通的排污口(202),所述排污口(202)处设有排污机构,所述排污机构的进口端(103)与所述排污口(202)连通,且所述马桶本体(2)被配置为于所述便池(201)顶部敞口的边缘处未设置向所述便池(201)内部凸出的挡水沿;
所述排污机构包括至少由硬质的支撑体(101)与硅胶材料制成的封闭体(102)构成的机构本体(1),所述机构本体(1)内构造有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排污机构的进口端(103)和出口端(104),且所述封闭体的上部与所述支撑体一侧固连、下部因自吸合而贴附于所述支撑体(101)另一侧的内壁上,以可构成对所述出口端(104)的封闭;
所述马桶还包括设于所述马桶本体(2)中的具有冲厕开关(6)的冲厕机构,且所述冲厕机构被配置为可与外部水源连通,以可因开启所述冲厕开关(6)而向所述便池(201)内冲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01)具有截面呈环形的筒形段(w),以及固连于所述筒形段(w)一端的一侧敞口而截面呈弧形的敞口段(n),且具有所述敞口段(n)的一端构成所述出口端(104),相对于固连所述敞口段(n)的一端,所述筒形段(w)的另一端构成所述进口端(103);所述封闭体(102)上部于所述筒形段(w)位置与所述支撑体(101)一侧固连,且配合于所述封闭体(102)中的下部因自吸合以贴附于所述敞口段(n)的内壁上,而构成对所述出口端(104)的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截面呈弧形的所述敞口段(n)中,各截面处的所对应的圆心角沿远离所述筒形段(w)的方向渐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厕机构包括构造于所述马桶本体(2)内的水道(208),以及靠近于所述便池(201)的顶部设置的连通所述水道(208)与所述便池(201)内的喷水孔,所述水道(208)经所述冲厕开关(6)与外部水源相连,所述喷水孔为环所述便池(20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且所述喷水孔具有轴线垂直于所述便池(201)的内壁面的直喷水孔(206)、以及轴线与所述便池(201)的内壁面间倾斜相交的斜喷水孔(207),所述直喷水孔(206)和所述斜喷水孔(207)沿所述便池(201)的周向交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靠近于所述便池(201)的顶部,于所述便池(201)的内壁面上构造有环所述便池(201)的周向布置的台阶面(203),所述冲厕机构包括构造于所述马桶本体(2)内的水道(208),以及一端与所述水道(208)连通、另一端开口于所述台阶面(203)上的喷水孔,所述水道(208)经所述冲厕开关(6)与外部水源相连,所述喷水孔为沿所述台阶面(203)的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且任意相邻的所述喷水孔之间具有沿所述喷水孔出水方向渐高设置的一段所述台阶面(2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厕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马桶本体(2)内的具有喷头(2091)的喷水装置(209),所述喷水装置(209)经所述冲厕开关(6)与外部水源相连,所述喷头(2091)上设有喷水孔并可伸于所述便池(201)内。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马桶座圈(3)的底部构造有沿所述马桶座圈(3)的周向布置的凸环(302),且随所述马桶座圈(3)于所述便池(201)顶部的盖设,所述凸环(302)可嵌入所述便池(201)内、并可至少有部分与所述便池(201)的内壁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盖(4)由透明材质制成,并于所述马桶盖(4)上通过绳索(402)吊挂有软质的封堵塞(403),且随所述马桶盖(4)于所述便池(201)顶部的盖设,所述封堵塞(403)为置于所述排污口(202)处而可构成对所述排污口(202)的封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还包括外套(7),所述马桶本体(2)由上至下插设于所述外套(7)中,以由所述外套(7)至少构成对所述马桶本体(2)外侧壁的部分包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外套(7)的底部设有一层或叠置有至少两层以改变所述马桶本体(2)顶部高度的垫板(8)。
CN202020470183.4U 2020-04-02 2020-04-02 马桶 Active CN212612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0183.4U CN212612857U (zh) 2020-04-02 2020-04-02 马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0183.4U CN212612857U (zh) 2020-04-02 2020-04-02 马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2857U true CN212612857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9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0183.4U Active CN212612857U (zh) 2020-04-02 2020-04-02 马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2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2507B (zh) 智能全自动磁阀节水除臭座便器
US10415222B2 (en) Hygienic toilet with washing and drying means
CN207314471U (zh) 一种洁身器结构
CN104088347B (zh) 全自动节水防溅臀蹲坐两用便器
US20080066220A1 (en) Odor removal system and overflow safety system for toilets
CN111218968A (zh) 一种折叠式多功能马桶
KR100978796B1 (ko) 남성용 소변기가 구비된 양변기
CN212612857U (zh) 马桶
CN202672315U (zh) 防溅防粘防臭节水环保蹲便器和坐便器
CN112127449A (zh) 马桶
CN201019655Y (zh) 便携式便桶
CN201010954Y (zh) 膜封隔气
CN206737074U (zh) 防臭内置喷头通用小便器
US20230349137A1 (en) Dynamic flushing method for toilet, and dynamic-flushing-type deodorization splash-proof toilet without water tank
CN2602080Y (zh) 直排式节水卫生坐便器
CN208329098U (zh) 一种智能马桶
CN206607649U (zh) 防溅水马桶
CN105569144A (zh) 一种应用于厕所的除臭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CN201137201Y (zh) 除臭座便器
CN215367622U (zh) 一种智能马桶用的喷管结构
CN211973720U (zh) 一种新型坐便器
CN211774334U (zh) 一种折叠式多功能马桶
CN210370050U (zh) 一种胶囊型户外厕所
CN101570980A (zh) 隐蔽式小便器
CN212656346U (zh) 一种带有防溅功能的智能马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