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2291U - 8字联锁护面块体及护堤面 - Google Patents

8字联锁护面块体及护堤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2291U
CN212612291U CN202021035143.3U CN202021035143U CN212612291U CN 212612291 U CN212612291 U CN 212612291U CN 202021035143 U CN202021035143 U CN 202021035143U CN 212612291 U CN212612291 U CN 212612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wave
interlocking
groove
arm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351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
王广夫
郭嫣嫣
贾忠慧
钟政
郝忠毅
韩雅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sign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 Architecture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sign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 Architecture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sign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 Architecture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sign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 Architecture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351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2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2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2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8字联锁护面块体及护堤面,其整体截面形状为8字形,在所述块体的正面上设置至少两个竖直方向贯通的消浪孔,在所述块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沟槽,每一所述沟槽分别与对应的一所述消浪孔连通;在浪冲击所述块体时,水从所述消浪孔进入并从连通的所述沟槽排出。采用8字形结构,外形整齐规律,效果美观,符合海岸景观的需求;块体表面平坦且易于行走,更加适合运用于沙滩或亲水滨海护岸结构;块体上设有消浪孔,铺装后填充块石,不仅能发挥消浪效果,并能使护面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块体与垫层的接触面积大,8字形结构形状交错拼接与相邻块体互嵌,避免护面结构在长时间受海浪冲击而松动脱落,提高了护面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8字联锁护面块体及护堤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防波堤护面块体及护堤面,具体为8字联锁护面块体及护堤面。
背景技术
我国沿海筑堤防潮防浪已有数千年历史,通过修筑防波堤、护岸防御海潮和风浪的侵袭、降低其带来的危害。防波堤、护岸按照其断面的结构型式可以分为斜坡堤和直立堤。斜坡堤以其结构简单,波浪反射小,整体稳定性高以及对地基适用情况较好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斜坡式防波堤主要由堤心和护面块体两部分组成,堤心部分一般由块石等散体材料堆筑而成,护面块体覆盖在堤心材料外层,作用是保护堤心材料不受波浪侵蚀和破坏。天然石料是常见的护面材料,坚固耐久但是消浪效果不佳,当水深较大时,所需的石料稳定重量会很大(单块几吨重),因此工程界实用新型多种形状各异的人工块体替代天然石料。
目前我国经常使用的块体有:扭王字块、扭工字块、四脚锥体等。这些异形护面块体根据结构特点一般采用随机抛填一层或随机抛填二层,整体施工不便,并且单个块体与垫层接触面积较小,在波浪力作用下容易出现块体摇晃、滚落现象。同时,随着人们海岸景观要求的提高,常规的工程护面块体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沿岸景观带发展的需求。如何在满足基本的防波、防潮、防浪等功能要外进一步做到外形美观、施工便捷成了目前对护面块体的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施工便捷的护岸、防波堤护面块体及护堤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8字联锁护面块体及护堤面,所述8字联锁护面块体,整体截面形状为8字形,其中,在所述块体的正面上设置至少两个竖直方向贯通的消浪孔,在所述块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沟槽,每一所述沟槽分别与对应的一所述消浪孔连通;在浪冲击所述块体时,水从所述消浪孔进入并从连通的所述沟槽排出。
所述块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第二部分的截面形状为与所述第一部分对称设置的梯形,图中方位,上部分为倒梯形结构,下部分为正梯形结构,中间两侧形成凹陷部,并且,侧边均为相对倾斜的直边。在块体上以8字中部为基准上下对称相隔一定距离设有两个左右居中的消浪孔,消浪孔形状为一长方形两端各拼接有一个直径与长方形高相同的半圆。
其中,第一部分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第二部分的截面形状为与所述第一部分对称设置的梯形,图中方位,上部分为倒梯形结构,下部分为正梯形结构,中间两侧形成凹陷部,并且,侧边均为相对倾斜的直边。在块体上以8字中部为基准上下对称相隔一定距离设有两个左右居中的消浪孔5形状为一长方形两端各拼接有一个直径与长方形高相同的半圆。在块体底面上以8字中部为基准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左右居中的沟槽,沟槽截面形状为一矩形,所述沟槽与消浪孔连接并连通至外侧面。块体外露边,消浪孔外露边,沟槽外露边,全部进行倒角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8字联锁护面块体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由于本块体外形轮廓简单,不存在肢杆、凸角、悬臂等部位,因此块体模板制作相对其他构件更加便捷。结合块体特点预制时可采用“坐制”,顶面不设模板,简化了块体模板的制作工艺,降低成本。同时,块体整体厚度均匀,便于混凝土浇筑振捣,进而确保块体预制质量。
进一步地,块体安装前需进行理坡,安装时由底向上安装,先“列”后“排”的安装顺序。安装时借助施工机具采用起吊安装,起吊时注意成品保护,安装过程中,可通过人力配合控制吊钩位置,避免块体见磕碰,提高安装速度。
进一步地,护面块体在使用时交错排列,每一列护面块与相邻列护面块结构互嵌,即邻列块体沿纵向偏移半个块体长度,从而使得每个块体同周围块体相互咬合,形成互嵌的护面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够适应坡面局部不均匀沉降。块体上预留消浪孔,可填充碎石,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已经实际应用,应用时工程所在位置设计波高H13%=3m,护岸采用1-500kg块石作为堤心,外侧采用块石垫层垫平,护面采用了2吨和3吨的8字块体交错摆放,块体高度分别为0.5m和0.75m,坡度采用1:1.5。为验证设计方案尤其是护面块体的稳定性,该工程进行了断面物理模型试验和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8字块护面块体试验中,该断面各部分在不同水位及波浪作用下均保持稳定。工程实施后,该段护岸护面块体高低错落,整齐有规律,提升沿海堤岸景观,整体效果新颖、美观,且本实用新型块体与其他传统块体对比,混凝土用量少,预制件数量少,构件自重较轻,安装快捷,从而降低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8字联锁护面块体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8字联锁护面块体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8字联锁护面块体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8字联锁护面块体护堤面工程实例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所示,块体整体形状为长方形的长边中部向内收缩一定长度,呈数字8形,护面块体具有顶面1、底面2、外侧面3和内侧面4,在块体上以8字中部为基准上下对称相隔一定距离设有两个左右居中的消浪孔5。
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块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8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第二部分9的截面形状为与所述第一部分8对称设置的梯形,图中方位,上部分为倒梯形结构,下部分为正梯形结构,中间两侧形成凹陷部10,并且,侧边均为相对倾斜的直边。在块体上以8字中部为基准上下对称相隔一定距离设有两个左右居中的消浪孔5形状为一长方形两端各拼接有一个直径与长方形高相同的半圆。
参阅图2所示,在底面2上以8字中部为基准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左右居中的沟槽6,沟槽截面形状为一矩形,所述沟槽与消浪孔5连接并连通至外侧面3。块体外露边,消浪孔外露边,沟槽外露边,全部进行倒角7处理。
具体而言,所述8字联锁护面块体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由于本块体采用八字形结构,外形轮廓简单,不存在肢杆、凸角、悬臂等部位,因此块体模板制作相对其他构件更加便捷。结合块体特点预制时可采用“坐制”,顶面不设模板,简化了块体模板的制作工艺,降低成本。同时,块体整体厚度均匀,便于混凝土浇筑振捣,进而确保块体预制质量。
具体地说,块体安装前需进行理坡,安装时由底向上安装,先“列”后“排”的安装顺序。安装时借助施工机具采用起吊安装,起吊时注意成品保护,安装过程中,可通过人力配合控制吊钩位置,避免块体见磕碰,提高安装速度。
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护面块体在使用时交错排列,每一列护面块与相邻列护面块结构互嵌,即邻列块体沿纵向偏移半个块体长度,从而使得每个块体同周围块体相互咬合,形成互嵌的护面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够适应坡面局部不均匀沉降。块体上预留消浪孔,可填充碎石,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参阅图4所示,图4为采用本块体护堤面的工程实例断面图。护堤面工程所在位置设计波高H13%=3m,护岸采用1-500kg块石作为堤心,外侧采用块石垫层垫平,护面采用了2吨和3吨的8字块体交错摆放,块体高度分别为0.5m和0.75m,坡度采用1:1.5。为验证设计方案尤其是护面块体的稳定性,该工程进行了断面物理模型试验和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8字块护面块体试验中,该断面各部分在不同水位及波浪作用下均保持稳定。工程实施后,该段护岸护面块体高低错落,整齐有规律,提升沿海堤岸景观,整体效果新颖、美观,且本实用新型块体与其他传统块体对比,混凝土用量少,预制件数量少,构件自重较轻,安装快捷,从而降低了工程造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8字形结构,外形整齐有规律,整体效果美观,符合海岸景观的需求;同时块体表面平坦且易于行走,更加适合运用于沙滩或亲水滨海护岸结构;块体上设有消浪孔,铺装后填充块石,不仅能发挥消浪效果,并能使护面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块体与垫层的接触面积大,8字形结构形状交错拼接与相邻块体互嵌,避免护面结构在长时间受海浪冲击而导致松动脱落,提高了护面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适用地基变化,铺设坡度及形状的变化,方便施工;该护面块体,采用混凝土预制成型,不需配置钢筋,单个构件高度可依据设计条件自由进行调整,模板制作简单,适应性强,混凝土用量少,预制件数量少,构件自重较轻,安装快捷,从而降低了工程造价。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8字联锁护面块体,其特征在于,整体截面形状为8字形,其中,在所述块体的正面上设置至少两个竖直方向贯通的消浪孔,在所述块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沟槽,每一所述沟槽分别与对应的一所述消浪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字联锁护面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第二部分的截面形状为与所述第一部分对称设置的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8字联锁护面块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中间部分设置至少一消浪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8字联锁护面块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中间部分设置一消浪孔,所述消浪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三角形、键槽性、菱形中或不规则图形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8字联锁护面块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对接处设置有凹陷部,用以与另两个块体的端部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8字联锁护面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设置在所述块体的侧边的底部,所述沟槽在沿块体的纵向方向上设置有预设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8字联锁护面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三角形、菱形中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8字联锁护面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的外露边均设置有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8字联锁护面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8字联锁护面块体的材质为混凝土,其采用混凝土预制成型。
10.一种具有上述1-9任一项所述的8字联锁护面块体的护堤面,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块体沿横向顺次布置,以及沿纵向搭接布置形成护堤面。
CN202021035143.3U 2020-06-08 2020-06-08 8字联锁护面块体及护堤面 Active CN212612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5143.3U CN212612291U (zh) 2020-06-08 2020-06-08 8字联锁护面块体及护堤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5143.3U CN212612291U (zh) 2020-06-08 2020-06-08 8字联锁护面块体及护堤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2291U true CN212612291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14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35143.3U Active CN212612291U (zh) 2020-06-08 2020-06-08 8字联锁护面块体及护堤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22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9583A (zh) 8字联锁护面块体及护堤面
US20080298894A1 (en) Wave Protection Structure, Method For Producing A Toe Element For A Wave Protec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Wave Protection Structure
CN212612291U (zh) 8字联锁护面块体及护堤面
CN212426957U (zh) 一种护岸工程水工结构
CN203755240U (zh) 一种消浪型护坡构件及消浪护坡
CN203668883U (zh)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CN103758080B (zh)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CN212956361U (zh) 一种防波堤加固结构
CN205917651U (zh) 一种装配式海岸防浪堤坝
CN202181537U (zh) 一种复合海堤
CN204919479U (zh) 用于护面的混凝土人工块体
CN210459099U (zh) 一种软土地基上的海堤结构
CN210134438U (zh) 一种季节性河流浸水路堤边坡防护结构
CN205421164U (zh) 一种曲字形砌块及其曲字形砌块沉排体系
KR101104957B1 (ko) 블록
CN208251014U (zh) 一种复合地基基础空箱直立堤结构
CN112921889A (zh) 装配式混凝土阶梯蜂窝状海岸防侵蚀结构
CN214832327U (zh) 一种亲水步道结构
CN211057725U (zh) 一种采用原态块石护面的生态护堤
CN220183939U (zh) 一种生态护岸结构
CN220644096U (zh) 一种田字形联锁护面块体
CN215105047U (zh) 一种预制砼空心方块墙式护岸
WO2024098236A1 (zh) 用于护面的混凝土块体及施工安放方法
CN205077446U (zh) 一种用于海岸防护性工程的五杆型护面块体
CN213448309U (zh) 一种组合式防冲刷型护岸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Guangfu

Inventor after: Huang Jian

Inventor after: Guo Yanyan

Inventor after: Jia Zhonghui

Inventor after: Zhong Zheng

Inventor after: Hao Zhongyi

Inventor after: Han Yaqiong

Inventor before: Huang Jian

Inventor before: Wang Guangfu

Inventor before: Guo Yanyan

Inventor before: Jia Zhonghui

Inventor before: Zhong Zheng

Inventor before: Hao Zhongyi

Inventor before: Han Ya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