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9761U - 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9761U
CN212609761U CN202021749031.4U CN202021749031U CN212609761U CN 212609761 U CN212609761 U CN 212609761U CN 202021749031 U CN202021749031 U CN 202021749031U CN 212609761 U CN212609761 U CN 212609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pipeline
valve
tan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490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帅中
陈忠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dewater International Trad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Mengm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Mengm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Mengm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490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9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9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9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包括水箱、第一罐体、第二罐体、水泵、出水口、若干开关阀门和若干管道,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分别与第一罐体、第二罐体的进水端h连接,水箱的进水端分别与第一罐体、第二罐体的出水端连接,水泵设置在水箱的出水端c管道上,出水口设置在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管道上,第一罐体还连接至氢气供应装置,若干开关阀门一一对应设置在管道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产生超饱和浓度富氢水,同时还具备泄压功能,避免了取水时由于泄压导致氢气大量流失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富氢水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氢水顾名思义即是含有氢气的水,自从发现氢气的医学效应和生物学效应以来,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和生物学界都在积极研究。氢气具有选择性抗氧化作用,对生物体有害的自由基,氢气能主动性选择与其结合生成水。医学界普遍认为自由基学说是疾病的和衰老的根本原因之一。氢气选择性中和有害自由基,为氧化损伤产生的疾病提供了一种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对人体预防疾病的发生和衰老提供了一种预防措施。氢气是所有元素中质量最轻的元素,常温常压下以气体形式存在。人体利用氢气的方法之一就是将氢气溶入高纯度的水中,借助水为载体进入身体,在体内散发从而对人体因有害自由基产生的氧化起到一个还原作用。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并且难以保存,如何将氢气尽量多地溶解于水中并能很好地保存就成为衡量氢水的一个重要指标。
现有超饱和富氢水制备方式主要由以下几种方式:
(1)在密闭承压容器内采用氢化镁金属遇水发生催化反应产生氢气,经过不断产生氢气后形成一定压力与水结合产生高浓度富氢水。但是氢化镁的产氢效果会根据使用量的增加从而产氢量也会增加,但是伴随使用量的增加在催化过程中水中会残留副产物严重影响水质,饮用后会造成人体镁金属摄入超标,如果用量较少则产气量少无法短时间内在容器内形成一定压力从而达不到高浓度富氢水效果。并且此种方式还存在氢化镁随时间推移催化反应效果会迅速衰减的缺点。
(2)通过电解槽通水后将水电解产生氢气,在电解槽内部设计多层水路通道,增加水在电解槽内停留时间以便于充分电解,以及增加电解板叠层的手段,目的也是增加水与电解板的接触时间增强电解效果,并且在电解槽出水端设置阀门减少出水量以便增加电解槽内部压力的方式来实现高浓厚富氢水。电解槽通水方式的缺点在于为了将水充分电解,需要增加水在电解槽内的停留时间因此需要流速不能过快导致出水量少。为了增加槽内压力设置出水端阀门会导致出水时压力过大水呈喷射状流出,本身溶在水中的氢气瞬间又被释放到空气中无法做到高浓度富氢水。
(3)通过气液混合加压方式,在密闭容器内装满水后通过加压注入氢气使容器内形成一定压力让氢气与水结合后产生高浓度富氢水。气液混合方式也同样因为容器内部加压后将水与氢气融合,但在出水时由于高压力所产生的喷射效应导致溶在水中的氢气瞬间又被释放到空气中无法做到高浓度富氢水。
(4)通过文丘里方式在水经过的通道处设置一条旁路来向水路内供应氢气,根据文丘里效应会在水流动的同时自动从旁路吸入氢气与水结合产高浓度富氢水。文丘里方式也是在出水时形成压力混合在水中的氢气会瞬间流失到空气中,并且为了充分混合,旁路的氢气需要大气量的供给,否则气体无法跟上水流速度,这样产气装置成本会随之增加。
综上所述,目前本领域需要一种可以快速有效制备富氢水的装置及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高效将氢气和水混合的装置,可以快速产生超饱和浓度富氢水,同时还具备泄压功能,避免了取水时由于泄压导致氢气大量流失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包括:水箱和若干管道,所述水箱设有进水端、出水端和进气端;
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设有进水端、出水端和进出气端,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a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与所述水箱的进气端d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通过所述管道还连接有氢气供应装置;
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设有进水端、出水端和进出气端,所述第二罐体的进水端h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罐体的出水端i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b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罐体的进出气端j与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通过管道连接;
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连接的管道上,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通过所述管道连接;
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a连接的管道上;
若干开关阀门,各所述开关阀门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所述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a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高压控制阀,所述高压控制阀与所述水泵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内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各所述雾化喷头均与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罐体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罐体体积,且所述第二罐体体积为所述第一罐体体积的若干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水泵、各所述阀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端e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顶部,所述出水端f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底部,所述进水端h和出水端i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罐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罐体的进水端h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上均开设有观察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设定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与所述第二罐体的进水端h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罐体的进出气端j与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二阀门,所述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与所述水箱的进气端d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三阀门,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四阀门,所述氢气供应装置与所述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五阀门,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a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六阀门,所述第二罐体的出水端i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b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七阀门,所述出水口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八阀门;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连接的管道为第一管道,第一管道末端分别连接有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二管道连接至第二罐体的进水端h,第三管道连接至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水箱的进水端a连接的管道为第四管道,第二罐体的出水端i与水箱的进水端b连接的管道为第五管道,第二罐体的进出气端j与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连接的管道为第六管道,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与水箱的进气端d连接的管道为第七管道,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与氢气供应装置连接的管道为第八管道,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出水口连接的管道为第九管道;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第四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上,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六管道上,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七管道上,第五阀门设置在所述第八管道上,第六阀门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第七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五管道上,第八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九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控制各个阀门的打开和关闭,使得氢气在第一罐体内形成一定压力,再往第一罐体喷入水后即可形成富氢水,制备方式简单快速,而且设置的第二罐体具有泄压功能,通过第二罐体将第一罐体内的氢气吸走,取水时就避免了氢气的大量流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第一罐体;3、第二罐体;4、水泵;5、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第三阀门;8、第四阀门;9、第五阀门;10、第六阀门;11、第七阀门;12、第八阀门;13、出水口;14、第一单向阀;15、第二单向阀;16、第一管道;17、第二管道;18、第三管道;19、第四管道;20、第五管道;21、第六管道;22、第七管道;23、第八管道;24、第九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包括:水箱1和若干管道,所述水箱1设有进水端a、b、出水端c和进气端d;第一罐体2,所述第一罐体2设有进水端e、出水端f和进出气端g,所述第一罐体2的进水端e与所述水箱1的出水端c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2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1的进水端a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2的进出气端g与所述水箱1的进气端d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2的进出气端g通过所述管道还连接有氢气供应装置;第二罐体3,所述第二罐体3设有进水端h、出水端i和进出气端j,所述第二罐体3的进水端h与所述水箱1的出水端c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罐体3的出水端i与所述水箱1的进水端b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罐体3的进出气端j与所述第一罐体2的进水端e通过管道连接;水泵4,所述水泵4设置于所述水箱1的出水端c连接的管道上,所述水泵4与所述第一罐体2的出水端f通过所述管道连接;出水口13,所述出水口13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2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1的进水端a连接的管道上;若干开关阀门,各所述开关阀门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所述管道上。
基于上述方案,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启动水泵4将水箱1中的水通入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3中并将里面的气体挤出,当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3满水后,通过氢气供应装置往第一罐体2内通入氢气,通入第一罐体2的氢气将水推回水箱1中,当第一罐体2内的水达到一定位置则关闭出水端f的开关阀门,然后第一罐体2内的氢气进入第二罐体3中将水也推回水箱1中,当第二罐体3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也关闭相应的开关阀门;当第一罐体2内的氢气形成一定压力后,通过水箱1往第一罐体2内加水,水与氢气混合形成富氢水;在富氢水取出之前需要对第一罐体2进行泄压,泄压的方式为将第一罐体2内压缩的氢气通入第二罐体3,泄压后可以打开出水口13的开关阀门进行取水。
这里提出一种出水口13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2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1的进水端a连接的管道上的替换方案,所述出水口13单独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第一罐体2的出水端f上,通过设置两条单独的贯通道连接第一罐体2的出水端f,两条管道使用时互不影响,使用时更为方便。
优选地,设定所述水箱1的出水端c与所述第二罐体3的进水端h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一阀门5,所述第二罐体3的进出气端j与所述第一罐体2的进水端e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二阀门6,所述第一罐体2的进出气端g与所述水箱1的进气端d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三阀门7,所述第一罐体2的进水端e与所述水箱1的出水端c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四阀门8,所述氢气供应装置与所述第一罐体2的进出气端g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五阀门9,所述第一罐体2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1的进水端a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六阀门10,所述第二罐体3的出水端i与所述水箱1的进水端b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七阀门11,所述出水口13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八阀门12。
优选地,所述第一罐体2的进水端e与所述水箱1的出水端c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4,所述第二罐体3的进水端h与所述水箱1的出水端c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5。由于设置在第一罐体2内雾化喷头在喷水时会形成较大的压力,设置第一单向阀14目的是保证水只从设定的一个方向通入,避免了在雾化喷头处压力大于水泵4压力时发生倒流的情况,同理设置第二单向阀15,避免第二罐体3的水倒流。
优选地,储水箱的出水端c连接的管道为第一管道16,第一管道16末端分别连接第二管道17和第三管道18,第二管道17连接至第二罐体3的进水端h,第三管道18连接至第一罐体2的进水端e,第一罐体2的出水端f与水箱1的进水端a连接的管道为第四管道19,第二罐体3的出水端i与水箱1的进水端b连接的管道为第五管道20,第二罐体3的进出气端j与第一罐体2的进水端e连接的管道为第六管道21,第一罐体2的进出气端g与水箱1的进气端d连接的管道为第七管道22,第一罐体2的进出气端g与氢气供应装置连接的管道为第八管道23,第一罐体2的出水端f与出水口13连接的管道为第九管道24;水泵4设置在第一管道16上,第一单向阀14和第四阀门8依次设置在第三管道18上,第二单向阀15和第一阀门5依次设置在第二管道17上,第二阀门6设置在第六管道21上,第三阀门7设置在第七管道22上,第五阀门9设置在第八管道23上,第六阀门10设置在第四管道19上,第七阀门11设置在第五管道20上,第八阀门12设置在第九管道24上。
优选地,第四管道19上还设置有高压控制阀25,所述高压控制阀25与所述水泵4电连接。通过高压控制阀25检测第一罐体2内氢气和水混合后的压力,当检测到的压力达到预设的检测阈值,则发送控制信号至水泵4,水泵4接收信号后停止工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罐体2内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各所述雾化喷头均与所述第一罐体2的进水端e连接。由水箱1通入第一罐体2的水经过雾化喷头形成细雾状水喷出,细雾状水与第一罐体2内的氢气能更快更好地融合形成富氢水,设置的雾化喷头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对于生产效率不过多要求的设置少数雾化喷头即可,对于有高效需求的则需要对应设置更多数量的雾化喷头。
优选地,所述第二罐体3体积为所述第一罐体2体积的若干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倍数为2倍以上,当倍数越大,即第二罐体3挤压回第一罐体2的气体越多,第一罐体2的气体压力就会越大,比如2倍以上关系挤压回第一罐体2是2KG压力,那4倍就是4KG压力,当加水时如果是加到8KG压力时,那第一罐体2的水位线还会在一半位置上,不过因为总的压力提升了,所以富氢水的浓度也会提升至8.0ppm。另外,当第一罐体2的气体挤压回第二罐体3时,由于第二罐体3体积是第一罐体2的若干倍,所以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3之间的氢气压力容易达到平衡,并且第二罐体3内会残留一部分水没有被压力平衡时的气体给完全排出,保证了内部气体不外泄。
优选地,所述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3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水泵4、各所述开关阀门电连接。通过液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3内的水位情况,水位情况包括有第一罐体2的满水位、最低水位和混合水位,和第二罐体3的满水位、最低水位,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对应的水位时,控制相应的开关阀门打开或关闭。
优选地,所述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3上均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是作为液位传感器的替代方式,通过直接的观察判断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3内的水位情况,便于及时调整。
优选地,所述进水端e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2顶部,所述出水端f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2底部,所述进水端h和出水端i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罐体3底部。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小气量的氢气供应装置先将氢气收集在第一罐体2内,然后反向通过水雾喷洒方式进行水与氢气的高效混合,降低成本。第二罐体3可对第一罐体2内带有压力的超饱和富氢水进行泄压,这样可以保证第一罐体2内超饱和富氢水在排出过程中没有因为压力形成喷溅效果导致超饱和富氢水中的氢气瞬间流失,从而保证第一罐体2排出的水为超饱和富氢水。另外通过设定采集液位高度或观察口等手段、当第一罐体2出水到最低水位线时会切断排水保证第一罐体2内的氢气不外泄,当第一罐体2泄压氢气至第二罐体3时,第二罐体3内水会由于第一罐体2来的氢气将第二罐体3内部的水推至水箱1内,但当第二罐体3水接近最低水位线时会切断排水从而封住第一罐体2、第二罐体3内氢气不外泄,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罐体2、第二罐体3内(甚至多罐)氢气可以一直保存在第一罐体2、第二罐体3体内得到充分利用,不需要经常启动氢气供应装置加气,可以缩短每次制水时间、降低氢气供应装置气量等要求、延长机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及噪音。
本实施例的具体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S1,打开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第三阀门7和水泵4,水箱1往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3加水,当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3满水后关闭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第三阀门7和水泵4;
S2,打开第五阀门9和第六阀门10,并开启氢气供应装置,氢气进入第一罐体2排空水后关闭第六阀门10,打开第二阀门6和第七阀门11,氢气进入第二罐体3排到一定水量后关闭第二阀门6和第七阀门11,然后关闭第五阀门9和氢气供应装置;
S3,打开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和水泵4,水箱1往第二罐体3加水将第二罐体2中的氢气推进第一罐体2形成一定压力后,关闭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打开第四阀门8,水进入第一罐体2后与氢气混合,当第一罐体2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或一定压力后,关闭第四阀门8和水泵4;
S4,打开第二阀门6和第七阀门11,第一罐体2的氢气进入第二罐体3,第二罐体3的水排入水箱1,当第二罐体3的水位达到一定位置,关闭第七阀门11;
S5,打开第八阀门12,同时打开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和水泵4,水进入第二罐体3将氢气推入第一罐体2进而将混合后的富氢水压出,从出水口13接水。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具体如下:初始阶段所有开关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打开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和第三阀门7,启动水泵4,水箱1内的水会依次经过水泵4、第二单向阀15、第一阀门5,从第二罐体3底部注入,第二罐体3内水位逐渐上升,第二罐体3内原有空气会从顶部通过第二阀门6进入第一罐体2、流经第三阀门7最终将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3内空气排入水箱1内,当第一罐体2、第二罐体3内水满后关闭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第三阀门7和水泵4。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如下:打开第五阀门9、第六阀门10,开启氢气供应装置,氢气经过第五阀门9从第一罐体2顶部雾化喷头向第一罐体2内注入氢气,此时第一罐体2内的水会由于氢气进入产生的压力,不断从第一罐体2底部经过第六阀门10排入水箱1内,第一罐体2内水排完后第六阀门10关闭。打开第二阀门6、第七阀门11,将第二罐体3内的水排出直到第二罐体3剩余一定液位水时关闭第二阀门6和第七阀门11,同时关闭氢气供应装置。
优选地,所述步骤S3具体如下:制水时,打开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打开水泵4,进水将第一罐体2、第二罐体3内氢气挤压到第一罐体2内形成一定压力后关闭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打开第四阀门8,水泵4向第一罐体2内加水,此时水箱1内的水会经过水泵4、第一单向阀14、第四阀门8,从第一罐体2顶部的雾化喷头处以细雾状形式喷洒入第一罐体2,第一罐体2内本身具有一定压力的氢气,此时水雾可充分与内部氢气结合,生成超饱和富氢水,当第一罐体2内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或者一定压力情况下,通过高压控制阀25检测第一罐体2内的压力,当检测到的压力值达到预设的阈值,则第四阀门8关闭,水泵4也同时停止工作。
优选地,所述步骤S4具体如下:取水时,先打开第二阀门6和第七阀门11,此时第一罐体2内压缩的氢气会从第一罐体2顶部通过第二阀门6进入第二罐体3,第二罐体3内的水会被氢气从第二罐体3底部推出后经第七阀门11排入水箱1内,然后关闭第七阀门11。第二罐体3大小为可收纳第一罐体2排出直至压力为0时的所有氢气,并且底部会保留部分水,不会完全流入水箱1而导致氢气泄露至水箱内。
优选地,所述步骤S5具体如下:此时第一罐体2内已经完全释放压力,打开第八阀门12取水,由于第一罐体2内没有压力及另外进气口,所以水会不容易流出,此时打开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及水泵4,水会经过单向阀、第一阀门5后从第二罐体3底部进入第二罐体3并将第二罐体3内氢气从顶部经过第二阀门6推入第一罐体2内,此时第一罐体2内的水由于第二罐体3来的氢气而从第八阀门12出水口处推出,当第一罐体2内的水排出一定量时并没有完全排完,第八阀门12关闭,取水完毕,水泵4停止工作,然后进入待机状态(步骤S4泄压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3内均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水泵4、各所述开关阀门电连接,所述步骤S1中,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3均满水后,水泵4停止工作;所述步骤S2中,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第二罐体3水位达到设定的最低水位时,第二阀门6和第七阀门11关闭;所述步骤S3中,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第一罐体2水位达到设定高度时,第四阀门8关闭,水泵4停止工作;所述步骤S4中,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第二罐体3的水位达到设定高度时,关闭第七阀门11。
优选地,所述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3上均开设有观察口,所述步骤S1中,当通过观察口观察到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3均满水后,控制水泵4停止工作;所述步骤S2中,当通过观察口观察到第二罐体3水位达到设定的最低水位时,控制第二阀门6和第七阀门11关闭;所述步骤S3中,当通过观察口观察到第一罐体2水位达到设定高度时,控制第四阀门8关闭,水泵4停止工作;所述步骤S4中,当通过观察口观察到第二罐体3的水位达到设定高度时,关闭第七阀门11。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判断第二罐体3剩余一定液位水时关闭第二阀门6和第七阀门11,判断剩余一定液位具体方法为:可以控制进气量,例如第一罐体2输入600ml气体,第二罐体3输入1200ml气体,当第一罐体2气满后,打开第二阀门6和第七阀门11加入第一罐体2两倍体积的气量即可停止加气。此时第二罐体3内水会被气体赶出到水箱1内,当停止加气后剩余在第二罐体3的水量便是剩余一定液位(因为第二罐体3大小为1800ml,进气1200ml的话,所以可剩余600ml水)。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判断第一罐体2内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或一定压力具体方法为:当第二罐体3的两份气体全部挤压到第一罐体2内时,第一罐体2内大约会形成2KG的气体压力,当执行S3水泵向第一罐体2、第二罐体3注水时会形成压力,当注水至第一罐体2内有4KG压力时,第一罐体2内的水位线大约在第一罐体2的一半位置上,这时富氢水大约4.0ppm。当继续进水加压,比如总压力6KG,水位线会比4KG上升,大约到第一罐体2的70%高度,富氢水浓度会在6.0ppm。但是不能再加水,因为再加水水位线会升高,这样气体空间会减少,当喷雾洒下来时与气体的混合形成不够效果会减弱,如果想继续提高浓度,可以把第一罐体2内的气体压力设置为3KG,进水压力到6KG,这样水位线也是一半位置,浓度也是6.0ppm,当进水压力到8KG时,水位线会上升到70%高度,浓度会到8.0ppm,以此类推。当第一罐体2气体压力加大时,第二罐体3的容积也要加大,为了有足够空间泄压。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判断关闭第七阀门11的方法为:如果第一罐体2内注入1份气体(600ml),第二罐体3内注入2份气体(1200ml),第二罐体3的总容积为1800ml,那当打开第二阀门6和第七阀门11后,第一罐体2内压缩的2KG气体(前述过2KG由来),一定会将第二罐体3内排掉大约1200ml+300ml=1500ml的水,(300ml是因为第一罐体2如果设计为600ml容积,当第一罐体2内有2KG氢气压力,并且加水后第一罐体2形成4KG压力时,第一罐体2内的水位线会在一半额位置大约就是300ml,这300ml的水会占据气体的位置,所以泄压时第二罐体3排水量要加上这300ml),这样第二罐体3还有300ml的水剩余(1800-1500=300)。这个过程是瞬间的,可以通过时间来控制,比如打开第七阀门11三十秒后关掉即可。
优选地,当需要连续生成饱和富氢水时,在步骤S4泄压状态下,打开第四阀门8和第八阀门12,开启水泵4,直到取水结束,再关闭第四阀门8和第八阀门12。通过该步骤的调整,可以连续生产饱和富氢水。这两种具体方式中都只消耗很少量的氢气,当氢气不足时,第一罐体2的水位线会缓缓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启动步骤S3加气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富氢水制备方法,瞬间可以产生超饱和浓度富氢水,还配备泄压功能,可以解决市面上产品因为容器内加压制备富氢水后但在取水时伴随泄压而导致氢气大量流失的现象,从而无法获得超饱和富氢水。本方法因为对氢气充分使用不浪费,每次使用的氢气非常少就可以获得超饱和富氢水,因此对氢气供应装置要求低,可以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和若干管道,所述水箱设有进水端a、b、出水端c和进气端d;
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设有进水端e、出水端f和进出气端g,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a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与所述水箱的进气端d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通过所述管道还连接有氢气供应装置;
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设有进水端h、出水端i和进出气端j,所述第二罐体的进水端h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罐体的出水端i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b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罐体的进出气端j与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通过管道连接;
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连接的管道上,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通过所述管道连接;
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a连接的管道上;
若干开关阀门,各所述开关阀门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所述管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a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高压控制阀,所述高压控制阀与所述水泵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内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各所述雾化喷头均与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罐体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罐体体积,且所述第二罐体体积为所述第一罐体体积的若干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水泵、各所述阀门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e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顶部,所述出水端f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底部,所述进水端h和出水端i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罐体底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上均开设有观察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与所述第二罐体的进水端h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罐体的进出气端j与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二阀门,所述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与所述水箱的进气端d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三阀门,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四阀门,所述氢气供应装置与所述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五阀门,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a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六阀门,所述第二罐体的出水端i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b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七阀门,所述出水口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八阀门;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连接的管道为第一管道,第一管道末端分别连接有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二管道连接至第二罐体的进水端h,第三管道连接至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水箱的进水端a连接的管道为第四管道,第二罐体的出水端i与水箱的进水端b连接的管道为第五管道,第二罐体的进出气端j与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连接的管道为第六管道,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与水箱的进气端d连接的管道为第七管道,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与氢气供应装置连接的管道为第八管道,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出水口连接的管道为第九管道;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第四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上,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六管道上,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七管道上,第五阀门设置在所述第八管道上,第六阀门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第七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五管道上,第八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九管道上。
CN202021749031.4U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Active CN212609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9031.4U CN212609761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9031.4U CN212609761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9761U true CN212609761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12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49031.4U Active CN212609761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9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20793U (zh) 气泡水制备装置及饮水机
CN210520788U (zh) 气泡水制备装置及饮水机
CN112237376B (zh) 气泡水制备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饮水机及存储介质
CN212609761U (zh) 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CN215077580U (zh) 一种安全型气泡水机
CN112239261A (zh) 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150968C (zh) 使液体富集气体的方法和实施此方法的装置
CN109665612A (zh) 一种氢水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07089716B (zh) 高含氧水制造装置及高含氧水的制造方法
CN112237375A (zh) 气泡水制备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饮水机和存储介质
CN2504267Y (zh) 一种臭氧水装置
CN211445245U (zh)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设备
CN2431291Y (zh) 一种大流量臭氧水生成装置
CN107308831A (zh) 一种罐装气体溶液的制备装置和罐装方法
CN111229067A (zh) 一种负压状态下富氢水的连续制取装置及方法
CN218043288U (zh) 一种气体麻醉装置
CN220866081U (zh) 一种稳定出泡挤压泡沫泵
CN206705769U (zh) 微气泡水产生装置
CN219128887U (zh) 一种富氢水混合装置
CN214500886U (zh) 多相流混输装置
CN216039032U (zh) 一种净水系统
CN217264976U (zh) 一种多功能的电解水系统
CN214765330U (zh) 一种二氧化碳反应装置
CN218810657U (zh) 一种富氢水制造设备
CN218588813U (zh) 一种桶装式富氢水饮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1

Address after: Room 1303, 13 / F, 226 Ruichang Road, Shibei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031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dewater International Trade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31 2nd floor, No.28, Meiqing Industrial Park, No.1 Wan'an Branch Road, Shibei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mengm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