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94301U - 一种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94301U
CN212594301U CN202020570238.9U CN202020570238U CN212594301U CN 212594301 U CN212594301 U CN 212594301U CN 202020570238 U CN202020570238 U CN 202020570238U CN 212594301 U CN212594301 U CN 212594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egment
flow passage
hollow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702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建东
杨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702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94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94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94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滤芯,所述壳体上设有流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排出装置包括与壳体一体成型的接口部和可拆卸的排流阀,所述接口部包括插入段和第一流道,所述插入段的内壁与所述排流阀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排流阀中形成有第二流道,当所述排流阀与所述插入段紧固连接时,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间的通路切断,当所述排流阀与所述插入段松弛连接时,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间的通路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流体排出装置的过滤器。

Description

一种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器,特别是一种具有流体排出装置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过滤器作为一种液体分离装置来控制工业过程中的杂质,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滤芯式液体过滤器是一种新型多功能过滤器,它由两部分组成:滤器和滤芯。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油、油漆等液体净化和机械、冶金、化工、纺织、印染、电镀、医药、食品等行业中的固液分离。
在CN204293976U的专利文本中,公开了一种过滤器,包括腔壳和转接头,腔壳上开设有进口以及出口,待过滤的液体从腔壳上的进口进入过滤器的内部,经过滤后洁净的过滤液从出口排出。
通常,待过滤的液体含有气体,在过滤过程中,过滤器内部容易滞留气体,过滤器内部空间被滞留的气体占据,影响过滤效率,而且,过滤器内部存在的气体也可能会随着洁净的过滤液一起排出,影响下游的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流体排出装置的过滤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滤芯,所述壳体上设有流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排出装置包括与壳体一体成型的接口部和可拆卸的排流阀,所述接口部包括插入段和第一流道,所述插入段的内壁与所述排流阀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排流阀中形成有第二流道,当所述排流阀与所述插入段紧固连接时,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间的通路切断,当所述排流阀与所述插入段松弛连接时,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间的通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具有流体排出装置,流体排出装置具有接口部和可拆卸的排流阀,所述流体排出装置能够根据接口部与排流阀的连接状态决定流体的导通效果,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由切换使用模式。需要注意,当排流阀与插入段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拧松两者之间的螺纹可以使得两者实现松弛连接,同理,拧紧两者之间的螺纹使得两者实现紧固连接;或者,当排流阀与插入段通过卡扣连接时,松开卡扣则可以使得两者松弛连接,而扣上卡扣可以使得两者紧固连接。当然,此处仅是举例了一些常用的机械连接方式,可以理解的是,排流阀与插入段的连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描述的情况,可以根据具体的连接方式,确定排流阀与插入段之间不同的连接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排流阀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段体,所述中空段体的一端口套设有堵头,形成密封,当所述排流阀与所述插入段紧固连接时,所述堵头与所述第一流道的端面相抵靠,将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间的通路切断,所述第一流道的端面为径向缩径的密封面。
所述第一流道的端面为径向渐缩的密封面,当排流阀与所述插入段紧固连接时,中空段体上套设的堵头与第一流道的端面抵靠,将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间的通路切断;当排流阀与所述插入段松弛连接时,中空段体上的堵头与所述第一流道的端面分离,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间的通路连通,将过滤器内部的气体排出。如此设计,大大简化了排流装置的结构,方便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堵头是PTFE材质的堵头。
堵头的材质选择PTFE可以防止堵头因反复与第一流道的端面接触与分离而导致堵头的强度降低的现象发生,而且该材质的堵头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使得该种排流阀稳定性强且经济性好,有利于推广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堵头的端面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插入所述中空段体的一端口内。
所述堵头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插入中空段体的端口内,将所述堵头与所述中空段体套设在一起。如此设计,可以将堵头与中空段体牢固的配合在一起,且当堵头与第一流道的端面抵靠时,堵头与第一流道的端面之间的作用力使得堵头与中空段体的端口更紧密的套设在一起,保证了各个部位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段体具有排流段,所述排流段的外径小于所述插入段的内径,所述排流段的端口套设所述堵头,所述排流段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
中空段体的排流段的外径小于插入段的内径,且排流段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如此设计,排流段的外径与插入段的内径之间形成有间隙,当排流阀与插入段松弛连接时,过滤器内的空气沿着第一流道和上述所述的间隙,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第二流道,从而将空气排出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段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装配有密封圈,所述插入段的内壁与所述排流阀的外壁通过所述密封圈形成密封的结构。
中空段体的侧壁具有装配有密封圈的第一凹槽,使得插入段的内壁与排流阀的外壁形成密封。如此设计,可以增加流体排出装置的密封性,防止过滤器内的气体从流体排出装置处泄漏。而且,该密封圈将中空段体与插入段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固,当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之间的通路连通时,因为密封圈的存在可以将排流阀稳固在某处位置上,防止排流阀从接口部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排流阀还包括螺帽,所述螺帽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中空段体的侧壁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一肩部,所述第一肩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所述中空段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所述第一肩部位于所述螺帽的内部,所述螺帽与所述插入段通过螺纹固定。
所述排流阀还包括螺帽,中空段体穿过所述螺帽的第二通孔之后,所述螺帽又与插入段通过螺纹固定。进一步的,中空段体的侧壁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一肩部,所述第一肩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而且中空段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所述第一肩部位于所述螺帽的内部。如此设计,当所述螺帽与所述插入段配合固定时,所述第一肩部提供螺帽与所述中空段体配合的着力点,将中空段体通过螺帽固定在所述插入段,进一步防止了排流阀从接口部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段体的侧壁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二肩部,所述第二肩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所述中空段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在所述螺帽与所述第二肩部之间装设有垫片,所述垫片将所述螺帽与所述中空段体卡合在一起,形成所述排流阀。
中空段体的侧壁具有径向向外的第二肩部,中空段体穿过第二通孔后,所述第二肩部位于所述螺帽的外侧,且在第二肩部与所述螺帽之间装设垫片,将螺帽和中空段体卡合在一起,形成排流阀。如此设计,可以将排流阀形成一个整体部件,方便拆卸及组装。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段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装配有密封圈,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插入段的缩颈的位置对应设置。
中空段体的侧壁开设有装有密封圈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插入段的缩颈位置对应。如此设计,当螺帽与插入段通过螺纹固定时,上述所述的密封圈可以支撑着插入段,防止插入段发生收缩,久而久之影响流体排出装置的强度等各种性能。而且,第二凹槽又能将插入段内壁与所述排流阀的外壁之间得到进一步的密封,实现两级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流体排出装置包括气体排出装置和液体排出装置,所述气体排出装置设置于上壳体,所述液体排出装置设置于下壳体。
过滤器的上壳体设有气体排出装置,过滤器的下壳体设有液体排出装置。如此设计,过滤器内残留的液体可以通过液体排出装置排出过滤器,过滤器内的气体从气体排出装置排出,实现下游排液上游排气的功能,保证过滤器正常且有效率的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过滤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流体排出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流体排出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流体排出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堵头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流体排出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流体排出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流体排出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一种过滤器的示意图所示,过滤器1包括壳体2和位于壳体2内部的滤芯3,待过滤的液体从过滤器1的进口4进入过滤器内部,通过滤芯3的过滤,洁净的过滤液从出口5流出。从进口4进入过滤器1内部的待过滤的液体不可避免的携带有大量的气体,若不及时将气体排出,在过滤过程中,过滤器1 内部部分空间被滞留气体占据,导致待过滤的液体不易再流入过滤器1,过滤速率减小;在过滤结束后,残留在过滤器1内部的液体若不排出,会影响过滤器1 的下次工作,有甚者,可能导致过滤器1被残留的液体腐蚀。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1上设有流体排出装置6,所述流体排出装置6包括设置在上壳体7上的气体排出装置和设置在下壳体8上的液体排出装置。如图2流体排出装置的示意图和图3流体排出装置的剖视图所示,所述流体排出装置6包括与壳体2一体成型的接口部9和可拆卸的排流阀10,所述排流阀中形成有第二流道12,所述接口部9包括第一流道11和插入段13,当排流阀10与插入段13紧固连接时,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之间的通路被切断,气体或者液体不能排出过滤器1;当排流阀10与插入段13松弛连接时,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之间的通路连通,气体或者液体可以沿着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之间的通路排出过滤器1。如此设计,大大简化了过滤器的流体排出装置的结构,方便操作。其中,过滤器1的下壳体8设有三个可拆卸的支撑杆28,以支撑过滤器1。
当需要将滞留在过滤器1内部的气体或者液体排出,只需松弛排流阀10与插入段13的连接。同样的,当过滤器1正常工作时,只需紧固排流阀10与插入段13之间的连接。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如图4流体排出装置的爆炸图所示,排流阀10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段体14,其中中空段体14的一端套设有堵头16,所示堵头16与中空段体14之间形成密封。进一步的,中空段体14的一端具有排流段15,所述排流段15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7,而且排流段15 的外径小于插入段13的内径以形成供流体流动的间隙。如图5堵头示意图所示,为了将堵头16与中空段体14紧固且密封的套设在一起,堵头16的端面设有安装部29,所述安装部29插入中空段体14的开口端,形成密封。如图3流体排出装置的剖视图所示,当含有堵头16的中空段体14插入所述插入段13内部,两者之间紧固连接时,堵头16的端面与第一流道11的端面形成的密封面30相抵靠,将第一流道11与第二流道12间的通路切断;如图6流体排出装置的剖视图,将中空段体14与插入段13松弛连接,堵头16便与密封面30分离,气体或者液体沿着第一流道11,通过排流段15的外径与插入段13的内径形成的间隙后,穿过第一通孔17进入排流阀10的第二流道12,进而排出过滤器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1的内径小于堵头16的外径,因此第一流道11的端面形成的密封面30可以被堵头16密封,实现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之间通路的切断。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第一流道11的端面也可以是径向逐渐缩径的,以形成密封面30,密封面30的内径小于堵头16的外径。
为了避免过滤的液体腐蚀堵头16,或者堵头16发生断裂从而影响过滤器1 的密封性,所述堵头16选择PTFE材质的堵头16。
进一步的,如图4流体排出装置的爆炸图所示,所述中空段体14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18,所述第一凹槽18内装配有密封圈19,所述第一凹槽18位于所述排流段15的后方。当连通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之后,所述密封圈19 保证了流体只能通过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之间的通路排出过滤器1,保证了流体排出装置6的密封性,防止流体泄漏。而且,当中空段体14插进所述插入段13,两者松弛连接时,密封圈19的存在可以防止中空段体14在插入段13 内晃动或者转动,影响流体排出装置6的接嘴部26与其他连接部件的连接质量。且当排流阀10与插入段13需要从紧固连接切换为松弛连接,或者从松弛连接切换为紧固连接时,密封圈19保证中空段体14与插入段13之间的移动为水平横向的平移,有效防止中空段体14在插入段13内部移动时发生转动,进而影响流体排出装置6的接嘴部26与其他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流阀10还包括螺帽27,所述螺帽27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20,而所述中空段体14的侧壁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一肩部21,第一肩部21的外径大于第二通孔20的内径,当中空段体14穿过第二通孔20后,第一肩部21位于螺帽27的内部。当螺帽27与插入段13通过螺纹连接时,第一肩部21为中空段体14与螺帽27提供了着力点,将螺帽27、中空段体14和插入段13三者联系在一起,防止了中空段体14从插入段13脱落。如图6流体排出装置的剖视图,当拧松所述螺帽27与插入段13之间的螺纹,所述排流阀 10与所述插入段13实现了松弛连接,堵头16与密封面30相分离,气体或者液体沿着第一流道11,通过两者之间形成的间隙,从第一通孔17进入第二流道 12内,进而排出过滤器1。同理,当拧紧螺帽27与插入段13之间的螺纹,所述排流阀10与所述插入段13实现了紧固连接,第一流道11与第二流道12之间的通路被切断。
进一步的,中空段体14的侧壁开设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二肩部22。为了保证将第二肩部22位于螺帽27的外侧,所述第二肩部22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20。为了将螺帽27与中空段体14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排流阀10,方便排流阀10与接口部9的拆卸组装,避免部件的丢失,在螺帽27和第二肩部22之间装设一个垫片23,所述垫片23的外径大于第二通孔20的内径,垫片23的内径小于第二肩部22的外径。
当螺帽27与插入段13连接时,螺帽27与插入段13之间的作用力会导致插入段13在两者配合之处发生塌缩,长此下去,可能会影响流体排出装置6的强度及密封性。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中空段体14的侧壁另开设有第二凹槽24,所述第二凹槽24装配有密封圈25,所述密封圈25与插入段13的缩颈的位置对应设置,防止插入段因受力而收缩。密封圈25的存在进一步保证了液体排出装置的密封性,实现两级密封。而且密封圈25也进一步保证了中空段体14与插入段13的移动为平移,而不是转动移动。
而流体排出装置6的接嘴部26的形状根据其所连接的部件的形状及规格进行调整。
实施例二:
如图7流体排出装置的示意图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中空段体14a的一端部封闭,即排流段15a的端部封闭,而中空段体 14a的另一端开口设置。如图8流体排出装置的剖视图所示,中空段体14a的封闭端部插入所述插入段13a内部,当拧紧螺帽27a与插入段13a的螺纹,排流阀 10a与插入段13a实现紧固连接,排流段15a的封闭端部紧密抵靠着密封面30a,切断了第一流道11a与第二流道12a之间的通路,同理,当拧松螺帽27a与插入段13a的螺纹,排流阀10a与插入段13a实现松弛连接,排流段15a的端面与密封面30a分离,第一流道11a与第二流道12a间的通路连通。如此,使得排流阀 10a的制作工艺更加简单方便。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过滤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滤芯,所述壳体上设有流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排出装置包括与壳体一体成型的接口部和可拆卸的排流阀,所述接口部包括插入段和第一流道,所述插入段的内壁与所述排流阀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排流阀中形成有第二流道,当所述排流阀与所述插入段紧固连接时,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间的通路切断,当所述排流阀与所述插入段松弛连接时,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间的通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流阀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段体,所述中空段体的一端口套设有堵头,形成密封,当所述排流阀与所述插入段紧固连接时,所述堵头与所述第一流道的端面相抵靠,将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间的通路切断,所述第一流道的端面为径向缩径的密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是PTFE材质的堵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的端面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插入所述中空段体的一端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段体具有排流段,所述排流段的外径小于所述插入段的内径,所述排流段的端口套设所述堵头,所述排流段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段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装配有密封圈,所述插入段的内壁与所述排流阀的外壁通过所述密封圈形成密封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流阀还包括螺帽,所述螺帽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中空段体的侧壁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一肩部,所述第一肩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所述中空段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所述第一肩部位于所述螺帽的内部,所述螺帽与所述插入段通过螺纹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段体的侧壁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二肩部,所述第二肩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所述中空段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在所述螺帽与所述第二肩部之间装设有垫片,所述垫片将所述螺帽与所述中空段体卡合在一起,形成所述排流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段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装配有密封圈,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插入段的缩颈的位置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流体排出装置包括气体排出装置和液体排出装置,所述气体排出装置设置于上壳体,所述液体排出装置设置于下壳体。
CN202020570238.9U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过滤器 Active CN212594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0238.9U CN212594301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0238.9U CN212594301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94301U true CN212594301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2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70238.9U Active CN212594301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943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46439B2 (en) 2022-05-09 2024-04-02 Caterpillar Inc. Fuel module for engine having service valve assembly for common drain from primary and secondary filter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46439B2 (en) 2022-05-09 2024-04-02 Caterpillar Inc. Fuel module for engine having service valve assembly for common drain from primary and secondary filter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83776B2 (ja) フィルタカートリッジハウジング取付けシステム
EP1981608B1 (en) Filter element with flow directing end cap
KR101107442B1 (ko) 통기 필터 요소를 구비한 필터 조립체
EP3461548B1 (en) Spin-on filter with external threads and methods
US10434453B2 (en) Compressor system having filter assembly with replaceable filter element holder
CN212594301U (zh) 一种过滤器
CN106823535B (zh) 前置过滤器
CA2463292A1 (en) Fluid filter assembly for liquid fuel
US11351484B2 (en) Spin-on filter for suction-side and pressure-side applications in filtration systems
CN100482312C (zh) 具有可交换的环形过滤件和空行程装置的流体过滤器
JP5253975B2 (ja) 気水分離器
CA2943170C (en) Filter assembly
KR101057633B1 (ko) 필터 어셈블리
CN202580142U (zh) 一种带过滤的闸阀
JP5489564B2 (ja) 気液分離器
CN108553976B (zh) 一种多功能滤芯
CN217265108U (zh) 复合滤芯结构
CN218392781U (zh) 一种具有塑料骨架的滤芯
WO2019245749A1 (en) Filter with inner container arrangement
CN209752357U (zh) 净水机
CN212757537U (zh) 一种反冲式水样过滤装置
CN216005245U (zh) 净水滤芯及家用净水器
CN215138658U (zh) 一种反渗透膜滤芯筒体套件
CN209809744U (zh) 一种气体过滤装置
CN216726076U (zh) 一种水渣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