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9337U - 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及大棚蔬菜根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及大棚蔬菜根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89337U
CN212589337U CN201921381082.3U CN201921381082U CN212589337U CN 212589337 U CN212589337 U CN 212589337U CN 201921381082 U CN201921381082 U CN 201921381082U CN 212589337 U CN212589337 U CN 212589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getable
pit
water
vertical
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10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生
曹春英
赵志会
王洪芸
刘冬梅
张琳琳
杨翠萍
刘学丽
贺伟
刘艳华
李童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eautiful Rural Farm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eautiful Rural Far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eautiful Rural Farm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eautiful Rural Farm
Priority to CN2019213810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89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89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893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及大棚蔬菜根灌系统,在蔬菜秧苗旁侧的畦背上设置有向畦背下方延伸的竖坑,每个竖坑内的下部放置沙层,在沙层上方的竖坑内放置土层,在土层内设置一导水管,该导水管下端嵌入至所述沙层内,该导水管上端伸出竖坑。本实用新型中,滴箭流出的水肥经过沙层后迅速向旁侧的土壤中扩散,土层减少了沙层中水的向环境中的蒸发,而水肥经过沙层、土壤扩散后直接作用于蔬菜的根系,能够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滴箭不易堵塞,保证了及时供水,水蒸发少,避免大棚内过度潮湿导致的病菌的大量繁殖,水肥不经过表层土壤,不会破坏表层土壤团粒结构,避免了表层土壤的板结,并且对蔬菜的生长有促进,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及大棚蔬菜根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蔬菜灌溉结构改进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及大棚蔬菜根灌系统。
背景技术
大棚是一种常用的农业生产设施,其以竹木杆、水泥杆、钢管等材料为骨架,在骨架上覆盖塑料薄膜,具有保温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被广泛的使用在蔬菜种植。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对蔬菜的灌溉方法有很多,包括漫灌、喷灌、滴灌、渗灌等,其中漫灌即用水漫过地面,该方法灌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喷灌即水从喷头喷出后自空中降落到地面进行灌溉,该方法的水利用率较低;滴灌即水从管路的微孔中滴出进行灌溉,该方法中使用的滴灌带出水孔极小,容易堵塞;渗灌即是将管路埋设在地下,使地下的根系直接得到管路渗出水的灌溉,该方法工程量大,滴孔堵塞后不容易被发现,维修困难,且部分水肥直接向深层地下渗漏造成流失。如何在大棚蔬菜灌溉时节省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的蒸发以及降低工程量是大棚农业发展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利用导水管将水肥导入到蔬菜根系附近、水蒸发量大幅减少且灌溉效率高的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包括畦,在畦背上间隔栽植蔬菜,其特征在于:在蔬菜秧苗旁侧的畦背上设置有向畦背下方延伸的竖坑,每个竖坑内的下部放置沙层,在沙层上方的竖坑内放置土层,在土层内设置一导水管,该导水管下端嵌入至所述沙层内,该导水管上端伸出竖坑。
再有,所述导水管内用于放置与供水装置连通的滴箭,所述沙层用于将滴箭流出的水肥向旁侧扩散,所述土层用于降低滴箭流出的水肥的蒸发。
再有,竖坑和蔬菜秧苗的位置关系选自⑴、⑵、⑶或⑷中的最适合的一种:
⑴相邻的两株蔬菜秧苗之间的株距小于20厘米时,每隔两株蔬菜秧苗的畦背上设置一个竖坑;
⑵相邻的两株蔬菜秧苗之间的株距大于20厘米且小于40厘米时,两株蔬菜秧苗之间的中间位置的畦背上设置一个竖坑;
⑶相邻的两株蔬菜秧苗之间的株距大于40厘米时,每株蔬菜秧苗的同一侧的畦背上设置一个竖坑,该竖坑与最靠近的蔬菜秧苗之间的间距小于20厘米且大于10厘米;
⑷相邻的两株蔬菜秧苗之间的株距大于40厘米时,每株蔬菜秧苗的两侧的畦背上分别设置一个竖坑,该竖坑与最靠近的蔬菜秧苗之间的间距小于20厘米且大于10厘米。
再有,所述竖坑为圆柱形状,其高度为20厘米,其内径为4~6厘米。
再有,所述竖坑内的沙层高度为15厘米,所述竖坑内的土层高度为5厘米。
再有,所述导水管位于沙层内的下端的高度为6厘米,所述导水管伸出竖坑的上端的高度为1厘米。
再有,所述导水管的内径为1.2厘米。
再有,所述畦包括两个相邻的畦背,两个畦背之间为小垄沟,两个畦背的外侧为大垄沟;
两个相邻大垄沟最低点之间的间距为120~150厘米,小垄沟两侧的两个畦背的中心线的间距为40~60厘米,小垄沟最低点距畦背最高点的竖向的高度为10~15厘米,大垄沟最低点距畦背最高点的竖向的高度为20~25厘米,大垄沟两侧的两个畦背的中心线的间距为80~ 100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棚蔬菜根灌系统,包括水管、文丘里施肥器、肥料罐、过滤器、总管、支管、毛细管和滴箭,所述水管并联文丘里施肥器的两端,文丘里施肥器的水肥口与肥料罐连通,水管的末端通过过滤器与总管的一端连通,总管连通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支管,每个支管位于所述小垄沟处,每个支管上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分流器,每个分流器上设置多个毛细管,每个毛细管的末端设置有滴箭,该滴箭设置在所述导水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在畦背的蔬菜秧苗旁侧设置竖坑,竖坑内设置位于下方的沙层和位于上方的土层,其内还嵌入一个导水管,该导水管内放置滴箭,滴箭流出的水肥经过沙层后迅速向旁侧的土壤中扩散,土层覆盖减少了沙层中水的向环境中的蒸发,而水肥经过沙层、土壤扩散后直接作用于蔬菜的根系,能够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满足蔬菜生长对水分的需要,比漫灌节水90%以上,比喷灌节水60%以上,比滴灌节水30%以上,比渗灌节水10%以上,滴箭不易堵塞,保证了及时供水,水分蒸发少,避免大棚内过度潮湿导致的病菌的大量繁殖,水肥不经过表层土壤渗入到地下,不会破坏表层土壤团粒结构,避免了表层土壤的板结,并且对蔬菜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竖坑和蔬菜秧苗的第一种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竖坑和蔬菜秧苗的第二种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竖坑和蔬菜秧苗的第三种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竖坑和蔬菜秧苗的第四种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与畦延伸方向垂直面的放大截面图;
图7是畦延伸方向的放大截面图;
图8是图7的根系生长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如图1~8所示,包括畦12,在畦背上间隔定植蔬菜秧苗 11,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在蔬菜秧苗旁侧的畦背上设置有向畦背18下方延伸的竖坑14,每个竖坑内的下部放置沙层16,在沙层上方的竖坑内放置土层15,在土层内设置一导水管 13,该导水管下端嵌入至所述沙层内,该导水管上端伸出竖坑。导水管内用于放置与供水装置连通的滴箭10,沙层用于将滴箭流出的水肥向旁侧扩散,土层用于降低滴箭流出的水肥的蒸发。
竖坑和蔬菜秧苗的位置关系选自⑴、⑵、⑶或⑷中的最适合的一种:
⑴如图2所示,当相邻的两株蔬菜秧苗之间的株距小于20厘米时,每隔两株蔬菜秧苗的畦背上设置一个竖坑14;
⑵如图3所示,当相邻的两株蔬菜秧苗之间的株距小于40厘米且大于20厘米时,两株蔬菜秧苗之间的中间位置的畦背上设置一个竖坑;
⑶如图4所示,当相邻的两株蔬菜秧苗之间的株距大于40厘米时,每株蔬菜秧苗的同一侧(都为蔬菜秧苗的左侧或都为蔬菜秧苗的右侧)的畦背上设置一个竖坑,该竖坑与最靠近的蔬菜秧苗之间的间距小于20厘米且大于10厘米;
⑷如图5所示,当相邻的两株蔬菜秧苗之间的株距大于40厘米时,每株蔬菜秧苗的两侧的畦背上分别设置一个竖坑,该竖坑与最靠近的蔬菜秧苗之间的间距小于20厘米且大于10 厘米。
竖坑为圆柱形状,其高度(H2+H3+H4)为20厘米,其内径W1为4~6厘米。竖坑内的沙层高度(H3+H4)为15厘米,竖坑内的土层高度H2为5厘米。
导水管总长度为12厘米,其位于沙层内的下端的高度H3为6厘米,其位于土层的部分的高度H2为5厘米,其伸出竖坑的上端的高度H1为1厘米。导水管的内径为1.6厘米。
畦的结构如图6、7所示,包括两个相邻的畦背18,两个畦背之间为小垄沟17,两个畦背的外侧为大垄沟19。两个相邻大垄沟最低点之间的间距W3为120~150厘米,小垄沟两侧的两个畦背的中心线的间距W2为40~60厘米,小垄沟最低点距畦背最高点的竖向的高度H5 为10~15厘米,大垄沟最低点距畦背最高点的竖向的高度为20~25厘米。由于大棚内包括多个畦,每个相邻的畦之间具有一个大垄沟,大垄沟两侧的两个畦背的中心线的间距为80~ 100厘米。
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涉及的大棚蔬菜根灌系统包括水管1、文丘里施肥器2、肥料罐3、过滤器5、总管6、支管8、毛细管9和滴箭10,水管通过管路4并联文丘里施肥器的两端,文丘里施肥器的水肥口与肥料罐连通,文丘里施肥器两端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
水管的末端通过过滤器与总管的一端连通,总管连通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支管,每个支管8如图6所示的位于小垄沟处,每个支管上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分流器(包括稳流器)7,每个分流器上设置多个毛细管,每个毛细管的末端设置有滴箭,该滴箭设置在导水管内。
上述沙层采取中粒沙,沙粒直径为0.35~0.5毫米。导水管使用PVC管,壁厚1.2毫米。当蔬菜秧苗定植成活后,其根系不断生长,如图8所示,根系向四周延伸生长,能够更快速的自竖坑、土壤处获取水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
1.使灌溉水具有一定的流速,文丘里施肥器将肥料吸入并与水混合在一起。
2.水肥通过总管流动到支管处,每个支管通过分流器(包括稳流器)流动到不同的毛细管内,每个毛细管末端的滴箭使水肥流动到导水管内。
3.水肥通过导水管下方的沙层向竖坑四周的土壤内扩散。
本实用新型中,在畦背的蔬菜秧苗旁侧设置竖坑,竖坑内设置位于下方的沙层和位于上方的土层,其内还嵌入一个导水管,该导水管内放置滴箭,滴箭流出的水肥经过沙层后迅速向旁侧的土壤中扩散,土层覆盖减少了沙层中水的向环境中的蒸发,而水肥经过沙层、土壤扩散后直接作用于蔬菜的根系20,能够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满足蔬菜生长对水分的需要,比漫灌节水90%以上,比喷灌节水60%以上,比滴灌节水30%以上,比渗灌节水10%以上,滴箭不易堵塞,保证了及时供水,水分蒸发少,避免大棚内过度潮湿导致的病菌的大量繁殖,棚内蔬菜病害发生率比漫灌降低80%以上,比滴灌降低30%以上,水肥不经过表层土壤渗入到地下,不会破坏表层土壤团粒结构,避免了表层土壤的板结,并且对蔬菜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Claims (9)

1.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包括畦,在畦背上间隔栽植蔬菜,其特征在于:在蔬菜秧苗旁侧的畦背上设置有向畦背下方延伸的竖坑,每个竖坑内的下部放置沙层,在沙层上方的竖坑内放置土层,在土层内设置一导水管,该导水管下端嵌入至所述沙层内,该导水管上端伸出竖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内用于放置与供水装置连通的滴箭,所述沙层用于将滴箭流出的水肥向旁侧扩散,所述土层用于降低滴箭流出的水肥的蒸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其特征在于:竖坑和蔬菜秧苗的位置关系选自⑴、⑵、⑶或⑷中的最适合的一种:
⑴相邻的两株蔬菜秧苗之间的株距小于20厘米时,每隔两株蔬菜秧苗的畦背上设置一个竖坑;
⑵相邻的两株蔬菜秧苗之间的株距大于20厘米且小于40厘米时,两株蔬菜秧苗之间的中间位置的畦背上设置一个竖坑;
⑶相邻的两株蔬菜秧苗之间的株距大于40厘米时,每株蔬菜秧苗的同一侧的畦背上设置一个竖坑,该竖坑与最靠近的蔬菜秧苗之间的间距小于20厘米且大于10厘米;
⑷相邻的两株蔬菜秧苗之间的株距大于40厘米时,每株蔬菜秧苗的两侧的畦背上分别设置一个竖坑,该竖坑与最靠近的蔬菜秧苗之间的间距小于20厘米且大于1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坑为圆柱形状,其高度为20厘米,其内径为4~6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坑内的沙层高度为15厘米,所述竖坑内的土层高度为5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位于沙层内的下端的高度为6厘米,所述导水管伸出竖坑的上端的高度为1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的内径为1.2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2或4或5或7所述的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畦包括两个相邻的畦背,两个畦背之间为小垄沟,两个畦背的外侧为大垄沟;
两个相邻大垄沟最低点之间的间距为120~150厘米,小垄沟两侧的两个畦背的中心线的间距为40~60厘米,小垄沟最低点距畦背最高点的竖向的高度为10~15厘米,大垄沟最低点距畦背最高点的竖向的高度为20~25厘米,大垄沟两侧的两个畦背的中心线的间距为80~100厘米。
9.一种大棚蔬菜根灌系统,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管、文丘里施肥器、肥料罐、过滤器、总管、支管、和毛细管,所述水管并联文丘里施肥器的两端,文丘里施肥器的水肥口与肥料罐连通,水管的末端通过过滤器与总管的一端连通,总管连通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支管,每个支管位于所述小垄沟处,每个支管上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分流器,每个分流器上设置多个毛细管,每个毛细管的末端设置所述滴箭,该滴箭设置在所述导水管内。
CN201921381082.3U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及大棚蔬菜根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89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1082.3U CN212589337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及大棚蔬菜根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1082.3U CN212589337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及大棚蔬菜根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89337U true CN212589337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27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108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89337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及大棚蔬菜根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89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27267U (zh) 一种自动化水培种植系统
CN110663340A (zh) 一种土壤水、肥、气一体化调控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3609390A (zh) 一种高效节水栽插供水器
CN206808168U (zh) 一种化肥缓释盆
CN104186161A (zh) 一种旱坡地膜下滴灌蔬菜种植方法
CN207354973U (zh) 一种新型草莓苗育苗盘
CN110169345A (zh) 一种水肥一体化润灌系统
CN204031996U (zh) 智能远程水泵控制器和电磁阀调控系统
CN203578046U (zh) 贴片式滴灌带
CN110583377B (zh) 一种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及其专用灌溉结构
CN212589337U (zh) 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及大棚蔬菜根灌系统
CN203399567U (zh) 一种设施农业生产用标准化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CN207885193U (zh) 一种丘陵地形柑桔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
CN212589336U (zh) 一种大棚蔬菜暗沟式根灌结构及大棚蔬菜根灌系统
CN206181986U (zh) 一种蔬菜浇水滴灌管
CN202127683U (zh) 串联式多株苗木栽植节水灌溉装置
CN102726274A (zh) 一种虹吸灌溉管道及基于该管道的农作物节能灌溉方法
CN109349020A (zh) 一种基于加气的西红柿的大棚种植方法
CN206101016U (zh) 循环式植物栽培系统
CN210928625U (zh) 一种渗灌通气管及土壤水、肥、气一体化调控装置
CN105746328B (zh) 盆栽微型玫瑰管道渗灌供肥栽培方法
CN110313262B (zh) 一种土壤碱性改良方法
CN202310763U (zh) 一种滴灌带
CN1175723C (zh) 一种装配式精确渗灌装置及其中所使用的连接件
CN206949049U (zh) 一种草莓立体栽培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