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7228U - 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87228U
CN212587228U CN202021338920.1U CN202021338920U CN212587228U CN 212587228 U CN212587228 U CN 212587228U CN 202021338920 U CN202021338920 U CN 202021338920U CN 212587228 U CN212587228 U CN 212587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ment system
medicine
switch
air supply
rf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389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柳
史琛
张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13389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87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87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87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包括电子标签识别系统、送风管理系统、录像管理系统,电子标签识别系统、送风管理系统、录像管理系统分别通过第一交换机、第二交换机、第三交换机连接核心交换机,核心交换机连接后台服务器和客户端PC。通过在全流程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全流程全面精准的管理,减少了与病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确保大批量的输液药品在供应链上无差错,为加强责任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做到责任可追溯,合理进行绩效分配,加强科室管理水平,避免药物漏配、漏送、错送等情况发生。还设置基于物联网的送风管理系统,保持配药室为无污染、安全、舒适的环境,保证配药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药品流程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医院静脉输液药物的新型供应链系统,具有输液量大、药品种类多、配置时间紧急等特点,因此需要保证药物配置的质量与配送效率,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以及合理用药。现有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配药、送药和用药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查找退药问题。静配中心工作流程复杂,当收到一个退药申请时,无法准确定位该药处于工作流的哪一个环节,查找药品花费大量时间,有时还会因为工作疏忽造成退药被配置并送到病区的情况。2)责任追溯问题。对于药师工作疏忽造成的问题,无法定位哪一位药师在哪一个工作环节造成了工作失误,从而无法落实责任制度。3)漏送、错送药品的问题。输液药品由工人运送到病房,由于每日运量巨大,不时会出现漏送、错送药品的问题,这时静配中心的药师要定位漏送或错送的药品处于哪一工作环节亦是困难,甚至使病房与静配中心产生矛盾。4)操作失误。人工核对错误、漏核对、输液送错科室、配送数量错误、未按时配送输液等现象时常发生,给医院造成了药品的损失、药品资源的浪费、成本的损耗,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间。5)现有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未考虑非洁净环境下配置药物时,环境对药物的污染、各种药物间的交叉感染、交叉耐药,以及肿瘤药物、抗生素等药物对药技师的伤害。6)现有的二维码输液标签,因为需要正对着标签扫描才能识别或者录入信息,使用中存在药品核对工作量大、无法跟踪每件输液药品的配送过程等问题。
申请公布号CN110729030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自动批次划分方法,基于计算机,包括:每日按预设时间段划分为若干预设批次,具体为人工初次审核医生的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不合格返回,合格后,护士核对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并给出对应的静脉用药信息,人工二次审核护士的静脉用药信息,不合格返回,合格后发送;然后计算机判断其从属于临时医嘱还是从属于长期医嘱;计算机根据预设的批次划分规则,将从属于临时医嘱的各项静脉用药信息的各对应批次自动划分进当日的各个预设批次;对从属于长期医嘱的每项静脉用药信息分别划分各个计划批次,并将从属于长期医嘱的所有静脉用药信息的所有计划批次自动划分进各日期的各个预设批次。从而自动划分静脉用药批次,提高静配中心的工作效率以及减少出错概率。
但是,上述专利仍然需要人工复核静脉用药信息,工作效率不够高,且人工复核也难免出错。其次,计算机根据预设的批次划分规则,对从属于临时或者长期医嘱的每项静脉用药信息分别划分各个计划批次后,无法对后续各个输送、配发、使用等环节进行自动化智能管理,存在后续管理漏洞,容易存在配送数量错误、未按时配送输液、用药错误等安全隐患,且各个环节的管理信息无法精准追溯,也无法对具体的安全用药进行管理。
申请公布号CN10696051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中药房系统,包括:智能柜员机、带RFID标签的药物容纳装置以及智能配药前台。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很方便很高效的实现了中药的抓取过程,大大提升了中药的抓取效率。但是,其仅限于依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中药的抓取,并核对处方与抓取的中药是否对应,即实现对配药环节的监控,同样无法对后续各个输送、配发、使用等环节进行自动化智能管理,存在后续管理漏洞。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静脉药物配置技术需要需要人工复核静脉用药信息,存在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以及无法对后续各个输送、配发、使用等环节进行自动化智能管理,存在后续管理漏洞,管理信息无法精准追溯,也无法对具体的安全用药进行管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解决现有的静脉药物配置技术需要需要人工复核静脉用药信息,存在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以及无法对后续各个输送、配发、使用等环节进行自动化智能管理,存在后续管理漏洞,管理信息无法精准追溯,也无法对具体的安全用药进行管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标签识别系统、送风管理系统、录像管理系统,所述电子标签识别系统、送风管理系统、录像管理系统分别通过第一交换机、第二交换机、第三交换机连接核心交换机,所述核心交换机连接后台服务器和客户端PC,其中:
电子标签识别系统,用于通过RFID识别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药、送药、用药流程进行监控;
送风管理系统,用于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置仓进行净化和通风监控;
录像管理系统,用于通过采集视频图像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药、送药、用药流程进行监控。
优选的,所述第一交换机、第二交换机、第三交换机为有线或者无线交换机。
优选的,所述电子标签识别系统包括N个RFID阅读器和与N个RFID阅读器分别无线连接的N各RFID电子标签,所述N个RFID阅读器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第一交换机连接;所述RFID阅读器包括立式阅读器、桌面式阅读器、挂式阅读器和RFID手持终端;RFID阅读器射频频率:UHF或高频13.56MHz。
优选的,所述送风管理系统包括环境通风控制器和与环境通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洁净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压变送模块、排风控制阀、送风控制阀以及N各空调,所述环境通风控制器还与第二交换机连接,所述排风控制阀、送风控制阀分别连接排风系统、送风系统。
优选的,所述录像管理系统包括N各光端机发送端、N各摄像头,所述N 各光端机发送端输入端分别连接N各摄像头,所述N各光端机发送端输出端连接光端机接收端,所述光端机接收端连接硬盘录像机,所述硬盘录像机连接第三交换机。
优选的,所述排风控制阀、送风控制阀为文丘里阀。
优选的,所述排风系统、送风系统分别为排风机、送风机及其连接管路。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药物的配药、输送、配发、使用的全流程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全流程全面精准的管理。可以实时掌握输液药品从进舱配置、配置复核、成品复核、病区确认、输液确认等各个节点的信息,减少了与病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确保大批量的输液药品在供应链上无差错。
2、提高工作效率及用药安全,药师可以在多个环节即时发现退药申请并采取相应措施,节省了大量查找退药的时间,同时更大程度上避免了申请退药的输液药品流转到病区,导致输液事故。在患者输液环节,通过对患者身份及患者与药品的关联性进行确认,极大提高了输液安全。
3、为加强责任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在各个工作流程RFID扫码采集工作信息,并结合图像视频信息,可以准确统计各个岗位药师、护士的工作量及差错率等数据,做到责任可追溯,合理进行绩效分配,加强科室管理水平。
4、避免药物漏配、漏送、错送等情况发生,从排药到送药,每个环节都记录不同批次不同病区的输液袋总数,一旦在两个环节中出现输液袋数量的差异,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避免差错的发生。
5、设置RFID电子标签识别系统基础上,还设置基于物联网的送风管理系统,对配药室的温湿度、清洁度、风压进行监控,保持配药室为无污染、安全、舒适的环境,为安全配药提供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的送风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的电子标签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的录像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架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RFID阅读器具体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RFID电子标签具体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包括电子标签识别系统、送风管理系统、录像管理系统,电子标签识别系统、送风管理系统、录像管理系统分别通过第一交换机、第二交换机、第三交换机连接核心交换机,核心交换机连接后台服务器和客户端PC,其中:
电子标签识别系统,用于通过RFID识别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药、送药、用药流程进行监控;
送风管理系统,用于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置仓进行净化和通风监控;
录像管理系统,用于通过采集视频图像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药、送药、用药流程进行监控。
其中,第一交换机、第二交换机、第三交换机为有线或者无线交换机。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架构图, RFID读写器(立式阅读器、桌面式阅读器、挂式阅读器和RFID手持终端)、传感器(洁净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压变送模块)、摄像头位于感知层,用于采集各个子系统的基础信息,然后采集的数据通过处理后以交换机为载体的网络层在互联网传输,最终到达后台服务器和客户端PC,在远程进行统一的配药流程信息、配药视频图像、配药环境信息监控,实现了配药、输送、配发、使用的全流程的全面精准的管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子标签识别系统包括N个RFID阅读器和与 N个RFID阅读器分别无线连接的N各RFID电子标签,N个RFID阅读器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第一交换机连接。其中,RFID阅读器包括立式阅读器、桌面式阅读器、挂式阅读器和RFID手持终端,根据不同使用情况配备;RFID 阅读器射频频率:UHF或高频13.56MHz。
使用时,首先,通过医院内部应用系统(HIS系统、超然静脉输液配置系统)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合理用药提示、药品相关信息。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床号、住院号、病情,合理用药提示包括药品使用说明、皮试、输注时间、药品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输液配置时间、输液最长储存时间、储存条件、是否需要避光、滴注速度、输液前后是否需要冲管,药品相关信息包括药品及输液名称、厂家、有效期、用药规格、用法用量、批次号、输液配置时间。
医院内部系统分配好每瓶输液的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中管理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和药品相关信息),并在SQL数据库建立电子标签UID码与患者药品信息的联系,然后打印带有患者信息和药品相关信息的RFID输液标签。
本实施例通过RFID电子标签实现配药、送药、用药全过程,主要工作流程如下:病房医生开具医嘱→护士审核后通过网络系统传送至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中心药师接受医嘱→审核处方→打印带有处方信息的RFID标签→贴RFID标签、排药、拆包装、核对后签名→经传递窗送入配置中心内的洁净室→药师核对后进行冲配和签名→经传递窗送至成品区→药师核对并签名→运输工人送至各个病区→病区护士进行清点并签收→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给患者输注。这些流程中,从打印带有处方信息的RFID标签开始,均通过RFID标签来携带各个流程需要的信息,实现配药、送药、用药全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对于RFID标签的识别,均无需直接接触,只需要RFID标签到RFID阅读器识别范围即可。
RFID电子标签和RFID阅读器具体原理图分别如图6、7所示:
阅读器又称读写器,阅读器主要负责与电子标签的双向通信,同时接收来自主机系统的控制指令。阅读器的频率决定了RFID系统工作的频段,其功率决定了射频识别的有效距离。阅读器根据使用的结构和技术的不同可以是读或读/写装置,它是RFID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如图6所示,阅读器通常由射频接口、逻辑控制单元和天线三部分组成:
(1)射频接口,射频接口模块主要任务和功能:①产生高频发射能量,激活电子标签并为其提供能量。②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将数据传输给电子标签。③接收并调制来自电子标签的射频信号。在射频接口中有两个分隔开的信号通道,分别来往于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两个方向的数据传输。
(2)逻辑控制单元,逻辑控制单元也称读写模块,主要任务和功能:①与应用系统软件进行通信,并执行从应用系统软件发送来的指令。②控制阅读器与电子标签的通信过程。③信号的编码与解码。④对阅读器和标签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⑤执行防碰撞算法。⑥对阅读器和标签的身份进行验证。
电子标签也称为智能标签,是由IC芯片和无线通信天线组成的超微型的小标签,其内置的射频天线用于和阅读器进行通信。电子标签是RFID系统中真正的数据载体。系统工作时,阅读器发出查询信号,标签在收到查询信号后将其一部分整流为直流电源供电子标签内的电路工作,一部分能量信号被电子标签内保存的数据信息调制后反射回阅读器。如图7所示,电子标签内部各模块的功能:
(1)天线:用来接收由阅读器送来的信号,并把要求的数据传送回给阅读器。
(2)电压调节器:把由阅读器送来的射频信号转换为直流电源,并经大电容存储能量,再通过稳压电路以提供稳定的电源。
(3)调制器:逻辑控制电路送出的数据经调制电路调制后加载到天线返给阅读器。
(4)解调器:去除载波,取出调制信号。
(5)逻辑控制单元:译码阅读器送来的信号,并依据要求返回数据给阅读器。
(6)存储单元:包括ERPROM和ROM,作为系统运行及存放识别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无源式RFID电子标签对输液药品的液体溶媒容器(例如:100mL生理盐水、250mL5%葡萄糖)进行标记。通过在输液药品配置、配送路径中各个节点处安装的RFID阅读器,对输液药品的电子标签进行批量的无接触扫描(节点所在位置:配制舱传递门、无菌输液配置台、成品复核区、成品外送区、各科室护士站、病房),短时间内确定输液药品的数量和物流状态,追踪药品的配送过程,减少药品在配送过程中的差错,确保输液药物及时准确送达。并在输液前,通过手持读写器,调取对应患者医嘱,给护士和患者提供各输液药物的合理用药信息、和注意事项。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设置电子标签识别系统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设置送风管理系统,主要保持配药室为无污染、安全、舒适的环境。
如图2所示,送风管理系统包括环境通风控制器和与环境通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洁净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压变送模块、排风控制阀、送风控制阀以及N各空调,环境通风控制器还与第二交换机连接,排风控制阀、送风控制阀分别连接排风系统、送风系统。系统分别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洁净度传感器、风压传感器实时监测静脉配置中心室内室外温度、湿度、洁净度、风压。
当室内洁净度参数较差,控制器开启新风机引入室外新风,对室内进行换气。同时,对于室内气流组织进行合理设计:普通药物及TPN配置间及洁净辅房的净化空调采用一次回风系统,上送下风方式;抗生素及毒性药物配置间、肿瘤药物配置间及洁净辅房的净化空调采用全新风系统,上送下排方式;普通药物及TPN配置间及洁净辅房的净化空调采用一次回风系统,上送下风方式;抗生素及毒性药物配置间、肿瘤药物配置间及洁净辅房的净化空调采用全新风系统,上送下排方式。
同时,依据室内外温湿度,控制风机、空调的切换运行,或者结合加湿器和烘干机调整室内温湿度。保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室内温度18℃~26℃,相对湿度40%~65%。其中,温湿度传感器、洁净度传感器、风压传感器型号不限,比如温湿度传感器型号可以是SHT20,洁净度传感器可以是LD07激光 PM2.5粉尘传感器,风压传感器可以是HM30微差压/风压变送器。
本实施例的送风管理系统的排风控制阀、送风控制阀为文丘里阀,排风系统、送风系统分别为排风机、送风机及其连接管路。通过设置送风管理系统,使得洁净区持续送入新风,并维持正压差;抗生素类、危害药品静脉用药调配的洁净区和二次更衣室之间呈5~10帕负压差。对于具有一定泄露面积的洁净室,让室内的送风量与排风量保持一定的差值,就会产生压差,当排风量大于送风量即形成负压差。
本实施例设计定风量阀恒定各房间送风量,设计压力无关型阀门:电动文丘里阀调节排风量以响应状态变化,并使排风量大于送风量,以形成负压差。排风量的调节是根据房间压差变化,控制文丘里阀的开度来实现。当压差绝对值大于设定值时,说明排风过大,应调小风阀开度,减小排风;反之,压差绝对值小于设定值时,说明排风不足,应调大风阀开度,增大排风。
实施例4
另外,在电子标签识别系统、送风管理系统基础上,本实施例还设置录像管理系统,主要用于采集配药、送药和用药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采集图像和视频,起到追溯工作过程,监督工作责任的作用。
如图4所示,录像管理系统包括N各光端机发送端、N各摄像头,N各光端机发送端输入端分别连接N各摄像头,N各光端机发送端输出端连接光端机接收端,光端机接收端连接硬盘录像机,硬盘录像机连接第三交换机。
摄像头分别布置在各个节点所在位置:配制舱传递门、无菌输液配置台、成品复核区、成品外送区、各科室护士站、病房等,可以采集配药、送药和用药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图像和视频,这些图像信息存储在硬盘录像机,可供客户端PC调用查看,如果发生配药的责任追溯问题,可以调取录像提供佐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原PIVAS管理系统中引入基于RFID识别的物联网技术,通过在静配中心各工作环节采集药品信息、操作时间等关键数据,实现了如下几点应用成效: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可用于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操作快捷方便;标签抗污染能力强、穿透力强和数据记忆容量大等特点,大大降低了成品复核的时间,提高了药师的工作效率。
2、通过在药物的配药、输送、配发、使用的全流程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全流程全面精准的管理。可以实时掌握输液药品从进舱配置、配置复核、成品复核、病区确认、输液确认等各个节点的信息,减少了与病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确保大批量的输液药品在供应链上无差错。
3、提高工作效率及用药安全,药师可以在多个环节即时发现退药申请并采取相应措施,节省了大量查找退药的时间,同时更大程度上避免了申请退药的输液药品流转到病区,导致输液事故。在患者输液环节,通过对患者身份及患者与药品的关联性进行确认,极大提高了输液安全。
4、为加强责任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在各个工作流程RFID扫码采集工作信息,并结合图像视频信息,可以准确统计各个岗位药师、护士的工作量及差错率等数据,做到责任可追溯,合理进行绩效分配,加强科室管理水平。
5、避免药物漏配、漏送、错送等情况发生,从排药到送药,每个环节都记录不同批次不同病区的输液袋总数,一旦在两个环节中出现输液袋数量的差异,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避免差错的发生。
6、设置RFID电子标签识别系统基础上,还设置基于物联网的送风管理系统,对配药室的温湿度、清洁度、风压进行监控,保持配药室为无污染、安全、舒适的环境,为安全配药提供保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标签识别系统、送风管理系统、录像管理系统,所述电子标签识别系统、送风管理系统、录像管理系统分别通过第一交换机、第二交换机、第三交换机连接核心交换机,所述核心交换机连接后台服务器和客户端PC,其中:
电子标签识别系统,用于通过RFID识别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药、送药、用药流程进行监控;
送风管理系统,用于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置仓进行净化和通风监控;
录像管理系统,用于通过采集视频图像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药、送药、用药流程进行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换机、第二交换机、第三交换机为有线或者无线交换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识别系统包括N个RFID阅读器和与N个RFID阅读器分别无线连接的N各RFID电子标签,所述N个RFID阅读器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第一交换机连接;所述RFID阅读器包括立式阅读器、桌面式阅读器、挂式阅读器和RFID手持终端;RFID阅读器射频频率:UHF或高频13.56M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理系统包括环境通风控制器和与环境通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洁净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压变送模块、排风控制阀、送风控制阀以及N各空调,所述环境通风控制器还与第二交换机连接,所述排风控制阀、送风控制阀分别连接排风系统、送风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录像管理系统包括N各光端机发送端、N各摄像头,所述N各光端机发送端输入端分别连接N各摄像头,所述N各光端机发送端输出端连接光端机接收端,所述光端机接收端连接硬盘录像机,所述硬盘录像机连接第三交换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控制阀、送风控制阀为文丘里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系统、送风系统分别为排风机、送风机及其连接管路。
CN202021338920.1U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 Active CN212587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8920.1U CN212587228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8920.1U CN212587228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87228U true CN212587228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4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38920.1U Active CN212587228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872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9185A (zh) * 2020-10-22 2021-01-22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一种基于用药安全的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9185A (zh) * 2020-10-22 2021-01-22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一种基于用药安全的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259185B (zh) * 2020-10-22 2022-11-01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一种基于用药安全的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98960A (zh) 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综合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US115079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ventory control in medical treatment areas
CN102043904B (zh) 用药管理辅助执行系统
CN208335260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医疗器械仓储管理系统
US8281994B1 (en) Barcode emulation in medical device consumption tracking system
US11551797B2 (en)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pharmacy item data from pharmacy item tracking system
CN104091235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养老护工监管系统
CN106022571A (zh) 基于rfid的资产设备定位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10956173U (zh) 医疗设备管理系统
CN111080181A (zh) 医院耗材智能rfid管理平台及其方法
CN102184464A (zh) 基于rfid和gps应用的药企现代物流管理和监控系统
CN212587228U (zh) 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脉药综合管理系统
CN108289109A (zh) 协同联动用药管理方法和系统及其设备
CN104732259A (zh) 一种辅助生殖信息匹配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590119A (zh) 基于rfid的人员优化及管理系统
CN104353149A (zh) 输液系统及方法
CN211604706U (zh) 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系统
CN112185537A (zh) 一种智能医疗住院管理系统
Kim et al. Smart blood bag management system in a hospital environment
CN204731783U (zh) 一种辅助生殖信息匹配处理系统及设备
CN110970124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外来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及追溯系统
CN206481330U (zh) 智能药库及其设备
CN107767937A (zh) 基于rfid的医疗器械管理装置
CN106919871A (zh) 一种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
Ishabakaki et al. RFID-based Drug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System, Case of Public Hospitals in Tanzania, A Review Pap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