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4862U - 血压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压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4862U
CN212574862U CN202020567693.3U CN202020567693U CN212574862U CN 212574862 U CN212574862 U CN 212574862U CN 202020567693 U CN202020567693 U CN 202020567693U CN 212574862 U CN212574862 U CN 212574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ist
blood pressure
data
detec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676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成功
王少健
黄振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676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4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4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4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了血压检测装置,包括腕围检测组件、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组件、血压检测组件以及处理器,处理器分别与腕围检测组件、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组件、血压检测组件连接;腕围检测组获取用户的腕围数据;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组件获取用户的腕部脂肪厚度数据;血压检测组件获取用户的血压数据;处理器根据所述腕围数据以及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所述血压数据进行校正;消除了腕部脂肪厚度以及腕围大小对血压测量了影响,提高了血压测量精度;也使得同一款气囊可以适配不同腕围和腕部脂肪厚度的人群,不同用户无需更换不同型号的气囊即可检测到准确的目标血压,提高了血压测量装置的兼容性,增强了用户的佩戴体验。

Description

血压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血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家用电子血压计为腕式电子血压计。为方便携带,腕式电子血压计进一步演进成为血压腕带、腕式血压计或血压手表,可以实现血压的跟踪监测。
腕式电子血压计在测量腕部血压时,通过与气囊相通的气压传感器测量气囊内的气压信号。由于理想情况下,气囊内气体的压力可通过气囊和腕部组织无损耗的传递给桡动脉,故通过气压信号可以准确的获得脉搏波信号。但是实际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在相同腕围情况下,如果受试者腕部脂肪厚度较厚,桡动脉隐藏较深,由于脂肪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起到缓冲作用,就会导致气囊内的气压大于真实压迫在桡动脉处的压力,脉搏波信号会往右移,导致测得的血压高于真实收缩压。
因此,对于血压腕带、腕式血压计或血压手表,在气囊宽度和长度固定的情况下,由于腕围大小以及腕部脂肪厚度会对脉搏波信号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导致血压测量的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血压检测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血压测量的精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压检测方法,包括:首先可穿戴设备获取腕围数据、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以及血压数据;然后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腕围数据以及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所述血压数据进行校正。
可穿戴设备根据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所述血压数据进行校正,避免了腕围大小以及腕部脂肪厚度会对脉搏波信号产生的影响,提高了血压测量的精度;也使得同一款气囊可以适配不同腕围和腕部脂肪厚度的人群,不同用户无需更换不同型号的气囊即可检测到准确的目标血压,提高了血压测量装置的兼容性,增强了用户的佩戴体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映射关系对血压数据进行校正,映射关系可以为线性拟合函数。
示例性的,通过线性拟合函数对血压数据进行校正,再显示校正后的血压数据。
应理解,上述线性拟合函数仅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包括非线性拟合函数,如多项式拟合函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腕围数据包括:
首先检测围绕在用户腕部的可调元器件的电参数;所述可调元器件包括可调电阻、可调电容或可调电感中的至少一种;然后获取与所述电参数对应的所述腕围数据。
由于根据围绕在用户腕部的可调元器件的电参数检测腕围数据,故提高了腕围数据检测的便携性,同时降低了腕围数据的成本。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包括:
对用户的腕部进行阻抗检测以获取腕部脂肪厚度数据;或者对用户的腕部进行超声波距离检测以获取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由于可以根据用户的腕部的阻抗检测腕部脂肪厚度数据,或者根据用户的腕部的超声波距离检测腕部脂肪厚度数据,提供了非创伤的腕部脂肪厚度数据检测方式,并提高了腕部脂肪厚度数据的精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获取用户的腕围系数之前,还包括:
首先获取不同体型人群的腕围数据、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原始血压数据以及标准血压数据;然后对每一种体型人群的所述腕围数据、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数据、所述原始血压数据以及所述标准血压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对应的映射关系;再将每一种体型人群的所述腕围数据、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以及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关联存储至所述数据库。
通过对不同体型人群的腕围数据、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原始血压数据以及标准血压数据进行检测,拓宽了映射关系应用人群的范围,保证了映射关系的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腕围数据以及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所述血压数据进行校正之后,还包括:
首先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以及检测到的血压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健康等级;然后所述可穿戴设备显示所述健康等级。
由于健康等级根据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以及检测到的血压数据获取,故综合考量了用户健康的指标,提高了健康等级的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确定所述用户的健康等级之后,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获取所述用户在单位时间内的总摄入热量;所述可穿戴设备再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单位时间内的总消耗热量;最后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总摄入热量、所述总消耗热量以及所述健康等级输出健康提示信息。
由于在推送健康提示信息时考量了健康等级,故健康提示信息更加具有针对性,用户可以得到与个人健康等级匹配的健康提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腕围数据以及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所述血压数据进行校正包括:
首先当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腕围数据以及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判断所述血压数据需要进行校正,则从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应的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为所述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应的映射关系;所述可穿戴设备在通过所述映射关系对所述血压数据进行校正,并显示校正后的血压数据。
通过可穿戴设备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与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应的映射关系;然后通过映射关系对血压数据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血压数据作为检测到的血压数据;由于映射关系与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应,血压数据根据映射关系进行了校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血压测量精度,提高了血压测量装置的兼容性,增强了用户的佩戴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压检测装置,包括:
腕围检测组件、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组件、血压检测组件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腕围检测组件、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组件、血压检测组件连接;
所述腕围检测组件,用于获取用户的腕围数据;
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组件,用于获取用户的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所述血压检测组件,用于获取用户的血压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腕围数据以及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所述血压数据进行校正。
通过处理器根据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血压数据进行校正,消除了腕部脂肪厚度以及腕围大小对血压测量了影响,提高了血压测量精度;也使得同一款气囊可以适配不同腕围和腕部脂肪厚度的人群,不同用户无需更换不同型号的气囊即可检测到准确的目标血压,提高了血压测量装置的兼容性,增强了用户的佩戴体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血压检测装置包括:
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表带,所述表带用于将所述主体部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所述处理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内。
通过将处理器设置于主体部内,提高了血压检测装置的可靠性。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腕围检测组件包括:
可调元器件和电参数检测电路,所述可调元器件和所述电参数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参数检测电路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用于检测所述可调元器件的电参数,并根据预先建立的电参数与腕围数据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检测到的电参数对应的腕围数据。
通过可调元器件和电参数检测电路检测腕围数据,提高了腕围数据检测的便携性,同时降低了腕围数据的成本。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组件包括:
激励电极、检测电极以及阻抗检测电路;所述激励电极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侧面,用于转发激励电压;所述检测电极设置于主体部的底部,用于接收检测电压,所述检测电压由所述激励电压根据用户腕部脂肪的压降而产生;所述阻抗检测电路设置于主体部的内部,用于生成所述激励电压,并根据所述激励电压和所述检测电压计算获得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通过激励电极、检测电极以及阻抗检测电路检测腕部脂肪厚度数据,提供了非创伤的腕部脂肪厚度数据检测方式,并提高了腕部脂肪厚度数据的精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血压检测组件包括:
气泵、气囊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气泵以及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表带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血压检测装置佩戴在所述用户的手腕上时表带与所述手腕的接触面;所述气泵与气囊连接,所述气囊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所述气泵,用于向所述气囊中充气;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气囊充气过程中实时检测所述气囊中气体的压力,根据所述气体的压力计算获得血压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血压检测装置还包括:
指示组件;所述指示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三表面,所述指示组件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三表面为所述血压检测装置佩戴在所述用户的手腕上时朝向所述手腕之外的一面;所述指示组件用于通过指示信号提示用户的健康状况。
通过指示信号提示用户的健康状况,直观地指示了用户的健康状态,提升了血压检测装置的用户体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血压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血压检测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血压检测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可穿戴设备根据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血压数据进行校正;从而消除了腕部脂肪厚度以及腕围大小对血压测量的影响,提高了血压测量精度;也使得同一款气囊可以适配不同腕围和腕部脂肪厚度的人群,不同用户无需更换不同型号的气囊即可检测到准确的血压数据,提高了血压测量装置的兼容性,增强了用户的佩戴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的一种模块原理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腕围检测电路的一种模块原理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卡扣设计第一表带嵌入可调元器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卡扣设计第二表带的一种侧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卡扣设计第二表带的一种正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卡扣表带的表孔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蝴蝶扣设计表带的一种侧视图;
图8是图18的蝴蝶扣213附近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蝴蝶扣设计表带的一种正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电路的另一种模块原理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主体部的侧面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主体部的底部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的另一种模块原理框图;
图1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对用户的腕部进行阻抗检测以获取腕部脂肪厚度数据过程中的测试电流的频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图;
图1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8是对健康等级进行显示的界面示意图;
图19是血压手表的界面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校正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校正模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如可穿戴设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可穿戴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当所述电子设备为可穿戴设备时,该可穿戴设备还可以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首饰等。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一种血压检测装置,包括:腕围检测组件03、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组件01、血压检测组件02以及处理器04,处理器04分别与腕围检测组件03、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组件01、血压检测组件02连接;
腕围检测组件03,用于获取用户的腕围数据;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组件01,用于获取用户的腕部脂肪厚度数据;血压检测组件02,用于获取用户的血压数据;处理器04,用于根据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血压数据进行校正。
处理器04具体用于根据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判断血压数据是否需要进行校正,并在血压数据需要进行校正时,从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与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应的映射关系,通过映射关系对血压数据进行校正。
其中,血压检测装置包括:主体部,以及与主体部连接的表带,表带用于将主体部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处理器04设置于主体部内。
如图2所示,腕围检测组件03包括可调元器件031和电参数检测电路032,可调元器件031和电参数检测电路032连接;电参数检测电路032设置于主体部的内部,用于检测可调元器件的电参数,并根据预先建立的电参数与腕围数据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检测到的电参数对应的腕围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表带可以采用卡扣设计,例如,在图3至图6中,表带包括第一表带201-1和第二表带201-2,第一表带201-1和第二表带201-2分别与主体部连接;可调元器件204设置于第一表带201-1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为血压检测装置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时靠近手腕的一面;第一表带201-1还设有多个与可调元器件204并列的卡孔203,可调元器件204与卡孔203通过第一导线202连接;第二表带201-2设有与卡孔203相配合的卡扣209,卡扣209和卡孔203的表面均设有第二导线205,当卡扣209与卡孔203通过第二导线205连接时,可根据卡扣209的位置调节可调元器件204的电参数。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表带也可以采用蝴蝶扣设计,例如,在图7至图9中,表带包括第一表带211-1和第二表带211-2,第一表带211-1和第二表带211-2分别与主体部连接;可调元器件214设置于第一表带211-2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为血压检测装置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时靠近手腕的一面,可调元器件214的表面设置有绝缘体212,多个第三导线216间隔镶嵌在绝缘体212中并与可调元器件214连接;第二表带211-2设有可移动的蝴蝶扣213,蝴蝶扣213通过第三导线216与可调元器件214连接,当蝴蝶扣213在表带上移动时,可根据蝴蝶扣213的位置调节可调元器件214的电参数。
可选的,可调元器件包括可调电阻、可调电容以及可调电感中的至少一种。
如图10所示,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组件01包括:激励电极011、检测电极012以及阻抗检测电路013。
如图11所示,激励电极011设置于主体部的侧面,用于转发激励电压;如图23所示,检测电极012设置于主体部的底部,用于接收检测电压,检测电压由激励电压根据用户腕部脂肪的压降而产生;阻抗检测电路013设置于主体部的内部,用于生成激励电压,并根据激励电压和检测电压计算获得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由于非脂肪组织含有许多的电解质和水分,电阻抗较低;脂肪组织是无水的,电阻抗较高;故阻抗检测电路013通过激励电压和检测电压获得出生物电阻抗,根据用户腕部脂肪的压降指上述生物电阻抗产生的电势差,阻抗检测电路013进而可以通过生物电阻抗得到腕围脂肪厚度数据。
可选的,如图11和12所示,激励电极011的数量为多个,依次排布于主体部的侧面;检测电极012的数量为多个,设置于主体部的底部并沿主体部的底部周边依次排布;其中,每一个激励电极与一个检测电极相连接。
通过设置多个激励电极011和多个检测电极012,阻抗检测电路013可以根据多个激励电压和多个检测电压生成腕围脂肪厚度检测信号,从而可以确定更加准确的腕围脂肪厚度数据,提高了血压检测的精度。
在图11和12中,按钮11、按钮12、按钮13和按钮14分别设置在主体部的侧面。并在主体部的底部安置的8个检测电极,分别为检测电极1、检测电极2、检测电极3、检测电极4、检测电极5、检测电极6、检测电极7以及检测电极8。主体部的左右侧各安置一个激励电极,分别为激励电极9和激励电极10。检测电极1、检测电极3、检测电极5、检测电极7相连构成第一组检测电极,检测电极2、检测电极4、检测电极6、检测电极8相连构成第二组检测电极。第一组检测电极和激励电极9通过用户人体相连通,第二组检测电极和激励电极10通过用户人体相连通。
假设血压检测装置佩戴在左手,血压检测装置的主体部的底部的电极与左手手腕接触,用右手的两根手指接触主体部的侧面的两个电极,此时人体接入电路,由于人体的导电性,第一组检测电极和激励电极9通过用户人体相连通,第二组检测电极和激励电极10通过用户人体相连通,形成回路,且人体的阻抗不为0,故电极之间存在电势差,阻抗检测电路013可以根据多个激励电压和多个检测电压之间的电势差计算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激励电极011和检测电极012的位置可以互换,多个激励电极011i也可以设置于血压检测装置的主体部的底部并沿血压检测装置的主体部的底部周边依次排布;多组检测电极012i也可以依次排布于血压检测装置的主体部的侧面。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电路01包括光学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电路01可以通过对用户的腕部发送第一超声波,并记录第一超声波的发送时间;在接收到第二超声波时,记录第二超声波的接收时间,第二超声波为第一超声波在接触到腕部的骨头后发射回来的超声波;根据第一超声波的发送时间和第二超声波的接收时间确定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血压检测组件包括:气泵、气囊以及压力传感器。
气泵以及压力传感器设置于主体部内,如图11和12所示,气囊220设置于表带211-1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为血压检测装置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时表带与手腕的接触面;气泵与气囊220连接,气囊220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气泵,用于向气囊220中充气;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气囊220充气过程中实时检测气囊中气体的压力,根据气体的压力计算获得血压数据。
可选的,如图13所示,血压检测装置还包括:指示组件05;指示组件05设置于主体部的第三表面,指示组件05与处理器04连接,第三表面为血压检测装置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时朝向手腕之外的一面;指示组件用于通过指示信号提示用户的健康状况。
指示组件05可以包括多个LED,通过LED灯闪烁或长亮提示用户目标血压、心率、体脂厚度系数是否正常,还可以通过LED灯的颜色(红、橙、黄、绿等)提示不同的健康状况。例如,LED红色表示用户身体出现严重问题,LED橙色表示用户身体出现较大问题,LED黄色表示用户身体出现轻微问题,LED绿色表示用户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上述血压检测装置可以为血压腕带、腕式血压计或者血压手表。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血压检测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参见图14所示的血压检测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图14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血压检测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中。血压检测方法包括:
S101:可穿戴设备获取腕围数据、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以及血压数据。
具体地,腕围数据可以为腕围长度与预设系数的乘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的腕围数据可以包括:
S101-1a:可穿戴设备检测围绕在用户腕部的可调元器件的电参数;可调元器件包括可调电阻、可调电容或可调电感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可调元器件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表带的内部或第一表面,根据表带的卡扣或蝴蝶扣的位置调节可调元器件的电参数。
具体实施中,电参数的检测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下,电源采用恒压源,表带的卡扣或蝴蝶扣的位置不同,流经可调元器件的电流不同,从而获取到不同的电参数。第二种情况下,电源采用恒流源,表带的卡扣或蝴蝶扣的位置不同,可调元器件的两端的电势差不同,从而获取到不同的电参数。
示例性的,当所述电子设备为腕式电子设备时,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表带,所述表带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可选的,可调元器件与表带的结构关系如图3至图9所示。
S101-2a:获取与电参数对应的腕围数据。
具体的,可以在第二预设数据库中获取与电参数对应的腕围数据;或者根据函数关系获取与电参数对应的腕围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可调元器件可以包括可调电阻、可调电容以及可调电感中的至少一种。电参数包括电容值、电阻值以及电感值中的至少一种。
获取腕部脂肪厚度系数有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具体如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对用户的人体进行阻抗检测以获取腕部脂肪厚度系数。具体地:对用户输入多个频率的测试电流;检测多个频率的测试电流在人体所形成的多个电势差;根据多个测试电流和多个电势差确定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其中,测试电流的频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如图15所示,图15中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测试电流的频率。
一方面,由于非脂肪组织含有许多的电解质和水分,电阻抗较低;脂肪组织是无水的,电阻抗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当在生物组织中注入直流或低频电流时,电流将绕过细胞,主要流经细胞外液;随着注入电流频率的增加,电流可以穿过细胞膜,流经细胞内液;故用户腕部的生物电阻抗随着频率的变化会发生变化,多个频率及多个频率对应的阻抗谱包含丰富的阻抗和人体成分信息。故可以根据多个测试电流和多个电势差获取不同频率下的生物电阻抗,故可以通过不同频率下的生物电阻抗确定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对用户的腕部进行超声波距离检测以获取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用户的腕部发送第一超声波,并记录第一超声波的发送时间;在接收到第二超声波时,记录第二超声波的接收时间,第二超声波为第一超声波在接触到腕部的骨头后发射回来的超声波;根据第一超声波的发送时间和第二超声波的接收时间确定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腕围数据和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可以是实时检测的数据。例如在触发血压检测信息时,检测用户当前的所述腕围数据和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较佳的,由于用户的腕围数据和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在时间较短时变化较小,因此可以设定一时间间隔,在达到某一时间间隔时检测用户的腕围数据和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并将检测到的腕围数据和腕部脂肪厚度数据进行存储。在达到下一时间间隔时,将最新检测到的腕围数据和腕部脂肪厚度数据替换之前存储的腕围数据和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当触发血压检测信息时,从存储的位置直接获取所述腕围数据和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最后,可以通过血压计获取用户的血压数据。具体地,通过与气囊相通的气压传感器测量气囊内的气压,并从该气压中分离出脉搏波信号,通过对脉搏波信号进行一系列处理,例如,提取脉搏波包络特征和单个脉搏波特征以获取特征参数,根据特征参数计算出血压数据。
S102:可穿戴设备根据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血压数据进行校正。
S102-1:当可穿戴设备根据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判断血压数据需要进行校正,则从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与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应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若腕围数据不小于预设腕围数据和/或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不小于预设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则判定所述血压数据需要进行校正。
步骤S102-1可以具体为:
当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小于第一预设腕部脂肪厚度,且腕围数据小于第二腕围,则判定血压数据不需要进行校正;
当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大于第一预设腕部脂肪厚度,且腕围数据小于第一腕围,则判定血压数据不需要进行校正;
当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小于第一预设腕部脂肪厚度,且腕围数据大于第二腕围,则判定血压数据需要进行校正;
当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小于第二预设腕部脂肪厚度并大于第一预设腕部脂肪厚度,且腕围数据大于第一腕围并小于第二腕围,则判定血压数据需要进行校正;
当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小于第二预设腕部脂肪厚度并大于第一预设腕部脂肪厚度,且腕围数据大于第二腕围,则判定血压数据需要进行校正;
当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大于第二预设腕部脂肪厚度并大于第一预设腕部脂肪厚度,且腕围数据大于第一腕围,则判定血压数据需要进行校正。
其中,第一预设腕部脂肪厚度小于第二预设腕部脂肪厚度,第一腕围小于第二腕围。第一腕围可以为150mm,第二腕围可以为180mm。
可穿戴设备判定血压数据需要进行校正后,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与腕围数据和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匹配的映射关系。预设数据库中映射关系与腕围数据和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一一对应。
S102-2:可穿戴设备通过映射关系对血压数据进行校正,并显示校正后的血压数据。
具体地,通过映射关系获取补偿值,根据补偿值对血压数据进行校正(将补偿值和血压数据的和作为校正后的血压数据),并显示校正后的血压数据。
映射关系可以为二次多项式函数或三次多项式函数。
例如,映射关系可以为:
Figure BDA0002454140480000101
其中,y为补偿值,x1为腕围数据,x2为腕部脂肪厚度数据,a1、a2、a3、a4、a5和a6均为常数。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具体如下:
S201:获取不同体型人群的腕围数据、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原始血压数据以及标准血压数据。
首先针对每种体型人群选取多个样本,分别测量多个腕围数据、多个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多个原始血压数据以及多个标准血压数据;然后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筛选以筛除不合格的样本;最后对多个第一血压计测量的每个样本的多个原始血压数据取平均值,再对多个第二血压计测量的每个样本的多个标准血压取平均值,以构成定标曲线上的数据点。其中,第一血压计使用通用的气囊;第二血压计使用与用户腕围数据和腕部脂肪厚度数据相适应的气囊,或者第二血压计为水银血压计或医用臂式电子血压计。不同体型人群的类型包括肤色、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腕围、血压和各类疾病中的至少一种。
S202:对每一种体型人群的腕围数据、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原始血压数据以及标准血压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对应的映射关系。
将上述数据点绘制散点图,根据不同的腕围数据、腕部脂肪厚度数据经函数曲线拟合后得到多个映射关系。映射关系可以为任何函数拟合,包括线性函数或非线性函数。
S203:将每一种体型人群的腕围数据、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以及对应的映射关系关联存储至所述数据库。
数据库中映射关系与腕围数据和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一一对应。
S204: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的腕围数据。
S205: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的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S206: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的血压数据。
S207:可穿戴设备根据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判断血压数据是否需要进行校正。
具体地,判断腕围数据是否小于预设腕围数据且腕部脂肪厚度数据是否小于预设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S208a:若血压数据不需要进行校正,则可穿戴设备将血压数据作为检测到的血压数据。
具体地,若腕围数据小于预设腕围数据且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小于预设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则判定血压数据不需要校正,将血压数据作为检测到的血压数据。
S208b:若血压数据需要进行校正,则可穿戴设备从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与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应的映射关系。
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与腕围数据和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匹配的映射关系。预设数据库中映射关系与腕围数据和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一一对应。
S209b:可穿戴设备通过映射关系对血压数据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血压数据作为检测到的血压数据。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具体如下:
S301: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的腕围数据。
S302: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的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S303: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的血压数据。
S304:可穿戴设备根据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判断血压数据需要进行校正,则从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与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应的映射关系。
S305:可穿戴设备通过映射关系对血压数据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血压数据作为检测到的血压数据。
S306:可穿戴设备根据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以及检测到的血压数据确定用户的健康等级;显示健康等级。
健康等级可以为严重身体问题、较大身体问题、轻微身体问题以及健康状况良好。
具体地,可以在第三预设数据库中获取与血压数据和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应的健康等级。
可选的,可以使用图、表、动画和/或文字等方式对健康等级、目标血压、心率、体脂厚度等系数进行显示。例如,健康等级显示的界面示意图如图18所示,破碎的心表示用户出现心律不齐,完整的心表示用户未出现心律不齐;较瘦的人的图标表示用户体脂正常,较胖的人的图标表示用户体脂较高。从上到下的数字表示用户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体脂厚度系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体脂厚度系数可以包括体脂率。
示例性的,还可以通过LED灯闪烁或长亮提示用户目标血压、心率、体脂厚度系数是否正常,通过LED灯的颜色(红、橙、黄、绿等)提示不同的健康等级。例如,LED红色表示用户身体出现严重问题,LED橙色表示用户身体出现较大问题,lED黄色表示用户身体出现轻微问题,LED绿色表示用户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S307: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在单位时间内的总摄入热量。
具体地,可以通过无线通信链路获取终端发送的用户在单位时间内的总摄入热量。根据终端拍摄到的用户用餐时的食物影像以及每种食物所含的热量,计算用户在单位时间内的总摄入热量。
终端与电子设备连接,通过将用户的饮食记录转换为总摄入热量,并将总摄入热量发送至电子设备。
S308: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在单位时间内的总消耗热量。
例如,可以通过运动检测传感器获取用户在单位时间内的运动状态信息,并根据运动状态信息计算用户的总消耗热量。
S309:可穿戴设备根据总摄入热量、总消耗热量以及健康等级输出健康提示信息。
将总摄入热量值和总消耗热量的差值作为净消耗热量值;根据历史健康等级和健康等级获取等级差值,获取与净消耗热量值和等级差值对应的健康提示信息,并对健康提示信息进行显示。健康提示信息包括健康改善等级以及健康改善建议。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应注意,该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要将本发明实施例限于所例示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或变化也落入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应理解,该例子中的血压手表对应于图14中的血压检测装置。
S190:用户按压如图19所示的血压手表的预设按键,或者用户触发如图19所示的血压手表界面中的按钮“血压检测”,血压手表根据按键操作或按钮操作生成检测指令。
S191:血压手表首先根据检测指令检测围绕在用户腕部的可调元器件的电参数,并获取与电参数对应的腕围数据。具体地,用户根据腕围调节表带的卡扣或蝴蝶扣的位置,可调元器件的电参数由表带的卡扣或蝴蝶扣的位置确定。例如,血压手表确定腕围数据为181mm。
S192:血压手表然后对用户输入多个频率的测试电流;检测多个频率的测试电流在人体所形成的多个电势差;根据多个测试电流和多个电势差获取不同频率下的生物电阻抗,通过不同频率下的生物电阻抗确定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例如,血压手表确定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为4.5mm。
S193:血压手表再获取用户的血压数据。具体地,血压手表获取用户的收缩压为140mmHg,获取用户的舒张压为90mmHg。
S194:血压手表根据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判断血压数据是否需要进行校正。具体地,血压手表确定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小于第二预设腕部脂肪厚度(如5mm)并大于第一预设腕部脂肪厚度(如2.5mm),且腕围数据大于第二腕围(如180mm),血压手表判定血压数据需要进行校正。
S195:血压手表从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与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应的拟合函数。
S196:血压手表通过拟合函数获取补偿值4mmHg,根据补偿值对血压数据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血压数据(用户的收缩压为144mmHg,用户的舒张压为94mmHg)作为检测到的血压数据,并进行显示。
S197:血压手表根据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以及检测到的血压数据确定用户的健康等级为4等;并显示健康等级。例如,在界面显示健康等级并通过LED显示橙色以表示用户身体出现较大问题。
S198:血压手表再通过无线通信链路获取终端发送的用户在一天内的总摄入热量为3200Ka,血压手表还通过运动传感器获取用户在单位时间内的总消耗热量1589Ka。
S199:血压手表将总摄入热量值和总消耗热量的差值1611Ka作为净消耗热量值;根据历史健康等级(3级)和健康等级获取等级差值为1级,获取与净消耗热量值1611Ka和等级差值1级对应的健康提示信息,如健康提示信息包括立即使用标准的血压计测量血压,服用相关药剂,减少摄入热量和联系医生等,并对健康提示信息进行显示。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的血压检测方法,图2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20,该血压检测装置60包括腕围数据获取模块610和校正模块620。
腕围数据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腕围数据、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以及血压数据。
校正模块620,用于根据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血压数据进行校正。
如图21所示,血压检测装置60还包括健康等级确定模块6100。
健康等级确定模块6100,用于根据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以及检测到的血压数据确定用户的健康等级;显示健康等级。
如图22所示,血压检测装置60还包括热量获取模块6110、总消耗热量获取模块6120和健康提示信息获取模块6130。
热量获取模块6110,用于获取用户在单位时间内的总摄入热量。
总消耗热量获取模块6120,用于获取用户在单位时间内的总消耗热量。
健康提示信息获取模块6130,用于根据总摄入热量、总消耗热量以及健康等级输出健康提示信息。
腕围数据获取模块610包括电参数检测模块611a和腕围数据确定模块612a。
电参数检测模块611a,用于检测围绕在用户腕部的可调元器件的电参数;可调元器件包括可调电阻、可调电容或可调电感中的至少一种。
腕围数据确定模块612a,用于获取与电参数对应的腕围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腕围数据获取模块610还具体用于:对用户的腕部进行阻抗检测以获取腕部脂肪厚度数据。腕围数据获取模块610进一步还包括:
测试电流输入模块611b,用于对用户输入多个频率的测试电流。
电势差检测模块612b,用于检测多个频率的测试电流在人体所形成的多个电势差。
第一腕部脂肪厚度数据确定模块613b,用于根据多个测试电流和多个电势差确定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腕围数据获取模块610还具体用于:对用户的腕部进行超声波距离检测以获取腕部脂肪厚度数据。腕围数据获取模块610进一步还包括:
第一超声波发送模块611c,用于对用户的腕部发送第一超声波,并记录第一超声波的发送时间。
第二超声波捕获模块612c,用于在接收到第二超声波时,记录第二超声波的接收时间,所述第二超声波为所述第一超声波在接触到腕部的骨头后发射回来的超声波。
第二腕部脂肪厚度数据确定模块613c,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超声波的发送时间和所述第二超声波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如图23所示,校正模块620包括映射关系获取模块621和显示模块622。
映射关系获取模块621,用于根据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判断血压数据需要进行校正,则从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与腕围数据以及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应的映射关系。
显示模块622,用于通过映射关系对血压数据进行校正,并显示校正后的血压数据。
如图24所示,校正模块620还包括血压确定模块623。
血压确定模块623,用于若血压数据不需要校正,则显示血压数据。
如图25所示,血压检测装置60还包括样本检测模块670、映射关系确定模块680和存储模块690。
样本检测模块670,用于获取不同体型人群的腕围数据、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原始血压数据以及标准血压数据。
映射关系确定模块680,用于对每一种体型人群的腕围数据、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原始血压数据以及标准血压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对应的映射关系。
存储模块690,用于将每一种体型人群的腕围数据、腕部脂肪厚度数据以及对应的映射关系关联存储至数据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电子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可以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网络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网络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血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腕围检测组件、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组件、血压检测组件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腕围检测组件、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组件、血压检测组件连接;
所述腕围检测组件,用于获取用户的腕围数据;
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组件,用于获取用户的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所述血压检测组件,用于获取用户的血压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腕围数据以及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数据,对所述血压数据进行校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检测装置包括:
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表带,所述表带用于将所述主体部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
所述处理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围检测组件包括:
可调元器件和电参数检测电路,所述可调元器件和所述电参数检测电路连接;
所述电参数检测电路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用于检测所述可调元器件的电参数,并根据预先建立的电参数与腕围数据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检测到的电参数对应的腕围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包括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所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分别与所述主体部连接;
所述可调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带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血压检测装置佩戴在所述用户的手腕上时靠近所述手腕的一面;
所述第一表带还设有多个与所述可调元器件并列的卡孔,所述可调元器件与所述卡孔通过第一导线连接;
所述第二表带设有与所述卡孔相配合的卡扣,所述卡扣和卡孔的表面均设有第二导线,当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孔通过所述第二导线连接时,可根据所述卡扣的位置调节所述可调元器件的电参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包括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所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分别与所述主体部连接;
所述可调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带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血压检测装置佩戴在所述用户的手腕上时靠近所述手腕的一面,所述可调元器件的表面设置有绝缘体,多个第三导线间隔镶嵌在所述绝缘体中并与所述可调元器件连接;
所述第二表带设有可移动的蝴蝶扣,所述蝴蝶扣通过所述第三导线与所述可调元器件连接,当所述蝴蝶扣在所述表带上移动时,可根据所述蝴蝶扣的位置调节所述可调元器件的电参数。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血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元器件包括可调电阻、可调电容以及可调电感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脂肪厚度检测组件包括:
激励电极、检测电极以及阻抗检测电路;
所述激励电极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侧面,用于转发激励电压;
所述检测电极设置于主体部的底部,用于接收检测电压,所述检测电压由所述激励电压根据用户腕部脂肪的压降而产生;
所述阻抗检测电路设置于主体部的内部,用于生成所述激励电压,并根据所述激励电压和所述检测电压计算获得腕部脂肪厚度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电极的数量为多个,依次排布于所述主体部的侧面;
所述检测电极的数量为多个,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底部并沿所述主体部的底部周边依次排布;
其中,每一个激励电极与一个检测电极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检测组件包括:
气泵、气囊以及压力传感器;
所述气泵以及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表带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血压检测装置佩戴在所述用户的手腕上时表带与所述手腕的接触面;
所述气泵与气囊连接,所述气囊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所述气泵,用于向所述气囊中充气;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气囊充气过程中实时检测所述气囊中气体的压力,根据所述气体的压力计算获得血压数据。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检测装置还包括:
指示组件;
所述指示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三表面,所述指示组件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三表面为所述血压检测装置佩戴在所述用户的手腕上时朝向所述手腕之外的一面;
所述指示组件用于通过指示信号提示用户的健康状况。
CN202020567693.3U 2020-04-16 2020-04-16 血压检测装置 Active CN212574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7693.3U CN212574862U (zh) 2020-04-16 2020-04-16 血压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7693.3U CN212574862U (zh) 2020-04-16 2020-04-16 血压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4862U true CN212574862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48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67693.3U Active CN212574862U (zh) 2020-04-16 2020-04-16 血压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48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8679A1 (zh) * 2020-04-16 2021-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血压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1478606B1 (en) 2020-01-08 2022-10-25 New Heights Energy, LLC Wear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therapy to a user and/or for measu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us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78606B1 (en) 2020-01-08 2022-10-25 New Heights Energy, LLC Wear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therapy to a user and/or for measu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user
US11944757B2 (en) 2020-01-08 2024-04-02 New Heights Energy, LLC Therapy devices for providing pressure therapy and breathing therapy to a user and/or for measu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user
US11969557B1 (en) 2020-01-08 2024-04-30 New Heights Energy, LLC Wearable devices for providing pressure therapy to a user
WO2021208679A1 (zh) * 2020-04-16 2021-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血压检测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79965A1 (e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and Vital Sign Monitoring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US1131781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of a user
US20150366098A1 (en) Wrist Band Attachment for a Wearable Device
CN212574862U (zh) 血压检测装置
EP3524137B1 (en) Calibration method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and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WO1997047239A1 (fr) Dispositif de mesure de depense calorique et dispositif de mesure de temperature corporelle
US11337615B2 (en) Smart wristband for multiparameter 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CN109820504A (zh) 一种提高准确度的人体成分测量方法和系统
US11717177B2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KR20180076806A (ko) 생체 신호 특징 스케일링 장치 및 방법
CN113520342A (zh) 血压检测方法及装置
KR100330746B1 (ko) 체지방 측정용 손목시계
JP6615970B1 (ja) 血圧推定装置および血圧推定プログラム
CN107334467A (zh) 血压检测手表
CN112168155A (zh) 一种血压检测方法、可穿戴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00604A (zh) 检测腕表及其检测方法
TWM298980U (en) Portable physiology monitoring device and system
CN214017536U (zh) 一种带有健康检测的智能体重秤
CN113273982A (zh) 一种带血压等健康检测的智能体重秤
KR102213513B1 (ko) 심전도 측정 장치
CN210071106U (zh) 一种智能电子秤
KR100446075B1 (ko) 생체전기 임피던스법을 이용한 손목형 맥박계
CN215227575U (zh) 一种穿戴式ffr值检测装置
CN211066570U (zh) 多参数即时检验腕表
Muramatsu A Feasibility Study on Bioimpedance-based Plethysmogram Detection Focusing on Measurement Frequency and Electrodes Siz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