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2562U - 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2562U
CN212572562U CN202021483551.5U CN202021483551U CN212572562U CN 212572562 U CN212572562 U CN 212572562U CN 202021483551 U CN202021483551 U CN 202021483551U CN 212572562 U CN212572562 U CN 212572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radio frequency
clock
input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835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帅
席虹标
周弟伟
王俊郎
熊平戬
黄锋锋
李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34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34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34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34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214835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2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2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25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由前端组件、后端组件和光缆组成。所述前端组件包括前端屏蔽盒,以及设置在该前端屏蔽盒内的前端电源单元、前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和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所述后端组件包括后端屏蔽盒,以及设置在该后端屏蔽盒内的后端电源单元、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和后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前端组件和后端组件之间通过光缆相连。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小型化的即插即用组件配合光电混合射频缆/光缆实现射频馈线的光纤化替代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Description

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背景技术
在卫星地面站的卫星信号上行通信链路中,射频馈线通常布放于天线端的上变频功率放大器(BUC)与塔基端的时钟设备和调制设备之间,完成参考时钟(10MHz)和中频(L/S频段)的传输,如图1。根据现场实地需要,射频馈线布放长度在几米到几十米不等,为了保证高频信号在射频馈线中的低损耗,通常选用低插损的大直径射频馈线,并且布放距离越远使用射频馈线直径越大,相应的射频馈线重量和施工难度也显著提升。
随着光传输技术的发展,基于光纤的低损耗、轻量化、抗干扰能力强等特性,光进铜退已是必然趋势,军事和民用射频信号通信中通常使用射频光传输设备进行信号拉远传输,比如短波/超短波天线、移动基站、卫星地面站等应用中需要远距离传输的天线信号、雷达信号、中频信号、时频信号这些信号都可以使用射频光传输设备进行远距离传输。但射频馈线作为一种信号与能量的复合承载体,承载了参考时钟、中频、控制、馈电这四种信号及能量形式,并且要求室外布放,对体积尺寸、可靠性、环境适应性都有极高要求;而传统的射频光传输设备由于其体积大、布放不灵活、使用不方便、馈电传输能力缺失等诸多缺陷却阻碍了射频馈线的光纤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传统的射频光传输设备由于其体积大、布放不灵活、使用不方便、馈电传输能力缺失等诸多缺陷,阻碍了射频馈线的光纤化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由前端组件、后端组件和光缆组成。所述前端组件包括前端屏蔽盒,以及设置在该前端屏蔽盒内的前端电源单元、前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和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前端屏蔽盒上设置有前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前端光接口和前端混合射频接口;前端电源单元的外部电源输入端与前端屏蔽盒上的前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连接,前端电源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出端连接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入端;前端管式波分复用器的合并光端口与前端屏蔽盒上的前端光接口连接,前端管式波分复用器的中频光输出端和时钟光输出端分别连接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中频光输入端和时钟光输入端;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混合射频输出端与前端屏蔽盒上的前端混合射频接口连接。所述后端组件包括后端屏蔽盒,以及设置在该后端屏蔽盒内的后端电源单元、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和后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后端屏蔽盒上设置有后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后端混合射频接口和后端光接口;后端电源单元的外部电源输入端与后端屏蔽盒上的后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连接,后端电源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出端连接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入端;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混合射频输入端与后端屏蔽盒上的后端混合射频接口连接,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中频光输出端和时钟光输出端分别连接后端管式波分复用器的中频光输入端和时钟光输入端;后端管式波分复用器的合并光端口与后端屏蔽盒上的后端光接口连接。后端屏蔽盒上的后端光接口与前端屏蔽盒上的前端光接口之间通过光缆相连。
上述方案中,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包括前端中频同轴探测器、前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前端高通滤波器、前端时钟同轴探测器、前端时钟AGC放大器、前端低通滤波器和前端合路器。前端中频同轴探测器的输入端形成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中频光输入端;前端中频同轴探测器的输出端经由前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连接前端高通滤波器的输入端,前端高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前端合路器的中频输入端;前端时钟同轴探测器的输入端形成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时钟光输入端;前端时钟同轴探测器的输出端经由前端时钟AGC放大器连接前端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前端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前端合路器的时钟输入端;前端合路器的输出端形成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混合射频输出端;前端中频同轴探测器、前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前端时钟同轴探测器和前端时钟AGC放大器的电源端形成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入端。
上述方案中,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包括后端功分器、后端高通滤波器、后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后端中频光控电路、后端低通滤波器、后端时钟低噪声放大器、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和后端时钟光控电路。后端功分器的输入端形成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混合射频输入端;后端功分器的中频输出端经由后端高通滤波器连接后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后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的输入端,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的输出端形成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中频光输出端;后端中频光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的控制端;后端功分器的时钟输出端经由后端低通滤波器连接后端时钟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后端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的输入端,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的输出端形成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时钟输出端;后端时钟光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的控制端;后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后端中频光控电路、后端时钟低噪声放大器、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和后端时钟光控电路的电源端形成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入端。
上述方案中,前端电源单元包括前端直流滤波器和前端DC/DC电源模块。前端直流滤波器的输入端形成前端电源单元的外部电源输入端;前端直流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前端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前端DC/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形成前端电源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出端。
上述方案中,后端电源单元包括后端直流滤波器和后端DC/DC电源模块。后端直流滤波器的输入端形成后端电源单元的外部电源输入端;后端直流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后端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后端DC/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形成后端电源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出端。
上述方案中,前端屏蔽盒和后端屏蔽盒均为双层腔体屏蔽盒。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位于前端屏蔽盒的上层,前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和前端电源单元位于前端屏蔽盒的下层。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位于后端屏蔽盒的上层,后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和后端电源单元位于后端屏蔽盒的下层。
上述方案中,前端混合射频接口和后端混合射频接口均为N-J型连接器;前端光接口和后端光接口均为光电航天插座;前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和后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均为SMA-K型或F-K型连接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可实现原位替代:在不增加或少增加配置、不改变原系统方案的基础上,承袭原射频馈线接口,可对天线的射频馈线进行原位替代。
2、可实现快速布放:体积小、重量轻,将原粗、重、硬的射频馈线升级为细、轻、软的单芯光缆,极大的提高了布放效率、降低了施工难度。
3、可实现馈线防雷:在天线端组件使用外接馈电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天线端和塔基端的电隔离,有效杜绝了长射频馈线感应雷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害。
4、可实现中频及时钟光端机替代:集成了中频及时钟信号的远距离光传输功能,当使用外接电源时,可将时钟设备与中频收发设备拉远放置于中心基房,以实现各天线参考时钟的同步,直接替代了原放置于塔基的时钟及中频光端机。
5、可实现快速维修:使用有源、无源部分分离式设计,依靠航天光电连接器连接,单个部件损坏只需更换相应的组件部分便可完成维修,不需要对整条馈线组件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射频馈线应用示意图。
图2为一种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的内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中”、“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仅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主要由后端组件、前端组件和光缆组成。后端组件布放于塔基端或中心机房,前端组件布放于天线端,后端组件与前端组件之间由光缆完成连接。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主要完成塔基端到天线端的L频段中频信号(实际覆盖500MHz~2.5GHz)、10MHz参考时钟的传输。
参见图2,所述前端组件包括前端屏蔽盒,以及设置在该前端屏蔽盒内的前端电源单元、前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和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前端屏蔽盒上设置有前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前端光接口和前端混合射频接口。前端电源单元的外部电源输入端与前端屏蔽盒上的前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连接,前端电源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出端连接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入端。前端管式波分复用器的合并光端口与前端屏蔽盒上的前端光接口连接,前端管式波分复用器的中频光输出端和时钟光输出端分别连接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中频光输入端和时钟光输入端。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混合射频输出端与前端屏蔽盒上的前端混合射频接口连接。所述后端组件包括后端屏蔽盒,以及设置在该后端屏蔽盒内的后端电源单元、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和后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后端屏蔽盒上设置有后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后端混合射频接口和后端光接口。后端电源单元的外部电源输入端与后端屏蔽盒上的后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连接,后端电源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出端连接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入端。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混合射频输入端与后端屏蔽盒上的后端混合射频接口连接,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中频光输出端和时钟光输出端分别连接后端管式波分复用器的中频光输入端和时钟光输入端。后端管式波分复用器的合并光端口与后端屏蔽盒上的后端光接口连接。上述后端屏蔽盒上的后端光接口与上述前端屏蔽盒上的前端光接口之间通过光缆相连。
前端屏蔽盒和后端屏蔽盒均为双层腔体屏蔽盒,其内部采用双层分隔式设计,其中光电射频处理单元位于双层腔体屏蔽盒的上层,管式波分复用器和电源单元位于双层腔体屏蔽盒的下层,上下腔体在调试完毕后均使用平行缝焊工艺进行盖板封盖。前端屏蔽盒和后端屏蔽盒上的所有对外接口均使用防水设计。前端混合射频接口和后端混合射频接口均为N-J型连接器。前端光接口和后端光接口均为光电航天插座。前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和后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均为SMA-K型或F-K型连接器。
上述前端组件的内部结构包括前端电源单元、前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和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如图3所示。
所述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包括前端中频同轴探测器、前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前端高通滤波器、前端时钟同轴探测器、前端时钟AGC放大器、前端低通滤波器和前端合路器。前端中频同轴探测器的输入端形成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中频光输入端。前端中频同轴探测器的输出端经由前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连接前端高通滤波器的输入端,前端高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前端合路器的中频输入端。前端时钟同轴探测器的输入端形成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时钟光输入端。前端时钟同轴探测器的输出端经由前端时钟AGC放大器连接前端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前端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前端合路器的时钟输入端。前端合路器的输出端形成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混合射频输出端。前端中频同轴探测器、前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前端时钟同轴探测器和前端时钟AGC放大器的电源端形成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入端。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主要完成上行中频信号的光电变换、放大、滤波处理,完成上行10MHz参考时钟信号的光电变换、放大、滤波处理,以及中频、时钟两种信号的合路。
所述前端电源单元包括前端直流滤波器和前端DC/DC电源模块。前端直流滤波器的输入端形成前端电源单元的外部电源输入端。前端直流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前端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前端DC/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形成前端电源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出端。前端电源单元只为当前组件供电,由外部电源输入接口输入直流电,送至直流滤波器滤除电源干扰杂波,滤波后的直流电输入DC/DC电源模块,DC/DC电源模块可以将输入范围在8V~25V以内的直流电源转为+5V、-5V两组直流电输出给上行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其中+5V最大负载为200mA,-5V最大负载为100mA,转换效率按70%计算,该组件最大功耗不超过3W。
所述前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包含1550nm、1310nm两个通道,通道窗口为λ±10nm(λ为中心波长),隔离度大于30dB,通道窗口足够宽可以覆盖同轴激光器在高低温工作时(-50℃~+75℃)波长漂移范围(λ-7.5nm~λ+5nm)。
1550nm中频光信号由前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分离后注入前端同轴中频探测器,本例选用的前端中频同轴探测器工作频带覆盖5MHz~3.5GHz。前端同轴中频探测器进行光/电变换后,将恢复出来的射频信号输出给前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本例选用前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500MHz~3GHz频段范围内增益大于22dB,噪声系数小于3dB,输出1dB压缩点大于18dBm。前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的后级为前端高通滤波器,其主要作用是增强与参考时钟通道的隔离度。本例使用的前端高通滤波器在500MHz~2.5GHz插损小于1dB,10MHz频点处的抑制比大于60dBc。滤波后的中频信号经前端合路器后由混合射频接口输出。本例所设计的前端组件与后端组件组成的中频光传输链路在10km以内的传输距离内增益大于0dB。
10MHz参考时钟1310nm光信号由前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分离后注入前端时钟同轴探测器。本例选用前端时钟同轴探测器工作频带覆盖5MHz~3.5GHz。前端同轴时钟探测器进行光/电变换后,将恢复出来的射频信号输出给前端时钟AGC放大器,本例选用的前端时钟AGC放大器最大增益大于35dB,自动增益调节动态大于30dB,将前端时钟AGC放大器的稳幅输出值设置为10dBm,使用前端时钟AGC放大器可以保证在不同传输距离时,前端组件输出的时钟功率不会因为光路插损变化或输入功率变化而导致时钟输出功率波动。前端时钟AGC放大器的后级为前端低通滤波器,其主要作用是增强与中频通道的隔离度,本例选用的前端低通滤波器10MHz频点插损小于1dB,500MHz~2.5GHz抑制比大于50dBc。滤波后的时钟信号经前端合路器后由射频接口输出。本例所设计的前端组件与后端组件组成的时钟光传输链路,在10km以内的传输距离内其时钟的输出功率可达4dBm~6dBm,满足LNB的参考时钟的输入功率要求。
上述后端组件的内部结构包括后端电源单元、后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和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如图3所示。
所述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包括后端功分器、后端高通滤波器、后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后端中频光控电路、后端低通滤波器、后端时钟低噪声放大器、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和后端时钟光控电路。后端功分器的输入端形成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混合射频输入端。后端功分器的中频输出端经由后端高通滤波器连接后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后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的输入端,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的输出端形成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中频光输出端。后端中频光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的控制端。后端功分器的时钟输出端经由后端低通滤波器连接后端时钟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后端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的输入端,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的输出端形成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时钟输出端。后端时钟光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的控制端。后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后端中频光控电路、后端时钟低噪声放大器、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和后端时钟光控电路的电源端形成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入端。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完成上行中频信号的滤波、放大、光电变换处理,完成10MHz参考时钟信号的滤波、放大、电光处理,以及中频、时钟两种信号的分离。
所述后端电源单元包括后端直流滤波器和后端DC/DC电源模块。后端直流滤波器的输入端形成后端电源单元的外部电源输入端。后端直流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后端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后端DC/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形成后端电源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出端。后端电源单元只为当前组件供电,由外部电源输入接口输入直流电,送至直流滤波器滤除电源干扰杂波,滤波后的直流电输入DC/DC电源模块,DC/DC电源模块可以将输入范围在8V~25V以内的直流电源转为+5V、-5V两组直流电输出给上行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其中+5V最大负载为200mA,-5V最大负载为100mA,转换效率按70%计算,该组件最大功耗不超过3W。
所述后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包含1550nm、1310nm两个通道,通道窗口为λ±10nm(λ为中心波长),隔离度大于30dB,通道窗口足够宽可以覆盖同轴激光器在高低温工作时(-50℃~+75℃)波长漂移范围(λ-7.5nm~λ+5nm)。
10MHz参考时钟信号通过N-J型射频接口输入后端组件,进入后端功分器,鉴于尺寸限制,本例选用的后端功分器为功分器芯片,其只能覆盖5MHz~2.5GHz,10MHz插损小于4dB。由于后端功分器是宽带器件,中频频带和参考时钟的隔离度小于20dB,隔离度不够,因此参考时钟信号经过后端功分器后输入后端低通滤波器。后端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是增加与中频信号的隔离度,本例选用的后端低通滤波器为LTCC类型的LC滤波器芯片,其10MHz频点插损小于1dB,500MHz~2.5GHz抑制比大于50dBc。经过滤波后利用后端时钟低噪声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本例选用时钟低噪声放大器在1MHz~100MHz频段范围内增益大于15dB,噪声系数小于3dB,输出1dB压缩点大于18dBm。后端时钟低噪声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进入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本例选用的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的工作频带覆盖5MHz~3.5GHz,工作波长为1310nm。通过后端时钟光控电路控制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使其出纤功率大于7dBm,然后注入后端管式波分复用器。本例的后端时钟光控电路由单片集成电路实现。本例所设计的后端组件,其时钟链路的输入1dB压缩点约为+8dBm,可与常规时钟输出功率(+3dBm~+7dBm)匹配。
中频信号通过N-J型射频接口输入后端组件,进入后端功分器。由于后端功分器是宽带器件,中频频带和参考时钟的隔离度小于20dB,隔离度不够,因此中频信号经过功分器后输入后端高通滤波器,中频频段功分器的插入损耗小于5dB。后端高通滤波器的作用是增加与参考时钟的隔离度,本例选用的后端高通滤波器为LTCC类型的LC滤波器芯片,500MHz~2.5GHz插损小于1dB,10MHz频点处的抑制比大于60dBc。经过滤波后利用后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本例选用后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在500MHz~3GHz频段范围内增益大于18dB,噪声系数小于3dB,输出1dB压缩点大于20dBm。后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进入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本例选用的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工作频带覆盖5MHz~3.5GHz,工作波长为1550nm。通过后端中频光控电路控制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使其出纤功率大于7dBm,然后注入后端管式波分复用器。本例的后端中频光控电路由单片集成电路实现。本例所设计的后端组件,其中频链路的输入1dB压缩点约为+7dBm,可与常规BUC设备输入功率匹配。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小型化的即插即用组件配合光电混合射频缆/光缆实现射频馈线的光纤化替代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由于前端组件与后端组件均使用小型化设计,前端组件可以直接拧接在天线端的BUC设备的射频输入接口,后端组件也可以直接拧接在机房端的时钟及中频设备的输出端口。后端屏蔽盒上的后端光接口与前端屏蔽盒上的前端光接口之间通过光缆相连。光缆的内部为1芯光纤,外部包层具抗拉扯性能,适合室外布放。光缆可以直接拧接在前端组件和后端组件上以实现原位替换。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原连接天线端和塔基端的射频馈线的传输距离由几十米延长至10km以上,并且直接实现原位替代,可以极其便捷的实现天线端设备和塔基端设备的异地布局。

Claims (7)

1.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其特征是,由前端组件、后端组件和光缆组成;
所述前端组件包括前端屏蔽盒,以及设置在该前端屏蔽盒内的前端电源单元、前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和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前端屏蔽盒上设置有前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前端光接口和前端混合射频接口;前端电源单元的外部电源输入端与前端屏蔽盒上的前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连接,前端电源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出端连接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入端;前端管式波分复用器的合并光端口与前端屏蔽盒上的前端光接口连接,前端管式波分复用器的中频光输出端和时钟光输出端分别连接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中频光输入端和时钟光输入端;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混合射频输出端与前端屏蔽盒上的前端混合射频接口连接;
所述后端组件包括后端屏蔽盒,以及设置在该后端屏蔽盒内的后端电源单元、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和后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后端屏蔽盒上设置有后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后端混合射频接口和后端光接口;后端电源单元的外部电源输入端与后端屏蔽盒上的后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连接,后端电源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出端连接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入端;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混合射频输入端与后端屏蔽盒上的后端混合射频接口连接,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中频光输出端和时钟光输出端分别连接后端管式波分复用器的中频光输入端和时钟光输入端;后端管式波分复用器的合并光端口与后端屏蔽盒上的后端光接口连接;
后端屏蔽盒上的后端光接口与前端屏蔽盒上的前端光接口之间通过光缆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其特征是,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包括前端中频同轴探测器、前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前端高通滤波器、前端时钟同轴探测器、前端时钟AGC放大器、前端低通滤波器和前端合路器;
前端中频同轴探测器的输入端形成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中频光输入端;前端中频同轴探测器的输出端经由前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连接前端高通滤波器的输入端,前端高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前端合路器的中频输入端;
前端时钟同轴探测器的输入端形成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时钟光输入端;前端时钟同轴探测器的输出端经由前端时钟AGC放大器连接前端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前端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前端合路器的时钟输入端;
前端合路器的输出端形成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混合射频输出端;
前端中频同轴探测器、前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前端时钟同轴探测器和前端时钟AGC放大器的电源端形成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其特征是,
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包括后端功分器、后端高通滤波器、后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后端中频光控电路、后端低通滤波器、后端时钟低噪声放大器、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和后端时钟光控电路;
后端功分器的输入端形成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混合射频输入端;
后端功分器的中频输出端经由后端高通滤波器连接后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后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的输入端,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的输出端形成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中频光输出端;后端中频光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的控制端;
后端功分器的时钟输出端经由后端低通滤波器连接后端时钟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后端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的输入端,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的输出端形成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时钟输出端;后端时钟光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的控制端;
后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后端中频同轴激光器、后端中频光控电路、后端时钟低噪声放大器、后端时钟同轴激光器和后端时钟光控电路的电源端形成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其特征是,前端电源单元包括前端直流滤波器和前端DC/DC电源模块;
前端直流滤波器的输入端形成前端电源单元的外部电源输入端;前端直流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前端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前端DC/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形成前端电源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其特征是,后端电源单元包括后端直流滤波器和后端DC/DC电源模块;
后端直流滤波器的输入端形成后端电源单元的外部电源输入端;后端直流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后端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后端DC/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形成后端电源单元的有源供电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其特征是,前端屏蔽盒和后端屏蔽盒均为双层腔体屏蔽盒;
前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位于前端屏蔽盒的上层,前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和前端电源单元位于前端屏蔽盒的下层;
后端光电射频处理单元位于后端屏蔽盒的上层,后端管式波分复用器和后端电源单元位于后端屏蔽盒的下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其特征是,前端混合射频接口和后端混合射频接口均为N-J型连接器;前端光接口和后端光接口均为光电航天插座;前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和后端外部电源输入接口均为SMA-K型或F-K型连接器。
CN202021483551.5U 2020-07-24 2020-07-24 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Active CN212572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3551.5U CN212572562U (zh) 2020-07-24 2020-07-24 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3551.5U CN212572562U (zh) 2020-07-24 2020-07-24 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2562U true CN212572562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1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83551.5U Active CN212572562U (zh) 2020-07-24 2020-07-24 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25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4723A (zh) * 2020-07-24 2020-11-0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4723A (zh) * 2020-07-24 2020-11-0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CN111884723B (zh) * 2020-07-24 2024-05-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5207B (zh) 一种Ka频段固态功率放大器
EP1391897A1 (en) A cable, a two-part connector therefor, a unit comprising a part of the two-part connector, and a fixed station fo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N212572563U (zh) 应用于下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CN103117803B (zh) 星载微波与激光通信链路的集成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04333334A (zh) 卫星导航航空增强系统宽带低噪射频放大器和传输装置
CN212572562U (zh) 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CN110808749A (zh) 一种提高多通道接收机隔离度的方法
CN111884724B (zh) 应用于下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CN201118558Y (zh) 短波数字宽带光纤传输网络设备
CN111884725B (zh) 一种多用途宽带智能射频光电一体化发射接收组件
CN111884723B (zh) 应用于上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CN209072499U (zh) 一种雷达射频光接收机
CN101646267A (zh) 一种新型直放站系统
CN105846899A (zh) 一种宽带射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
CN208143224U (zh) 一种集成pon和rf的光网络装置
CN202617121U (zh) 宽带智能微功率光传输模块
CN212064015U (zh) 一种集成场放前端的射频光传输系统
CN212572567U (zh) 一种多用途宽带智能射频光电一体化发射接收组件
CN212324104U (zh) 一种射频光模块
CN203014823U (zh) 双频智能光射频一体化终端
CN201118601Y (zh) 光纤通信系统平台的上行光接收模块
CN212781236U (zh) 一种电光转换模块及卫星导航信号的拉远系统
CN218679086U (zh) 一种授时卫星信号光纤拉远设备
CN202374274U (zh) 光接收模块
CN216959814U (zh) 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