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6626U - 单车杆体盖、模具和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单车杆体盖、模具和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6626U
CN212556626U CN202021305366.7U CN202021305366U CN212556626U CN 212556626 U CN212556626 U CN 212556626U CN 202021305366 U CN202021305366 U CN 202021305366U CN 212556626 U CN212556626 U CN 212556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cycle
side wall
cover
upper side
wal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053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波
王红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iaoliu Sha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iaoliu Sha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iaoliu Sha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iaoliu Sha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053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6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6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6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共享单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车杆体盖、模具和自行车。单车杆体盖包括上盖体,所述上盖体的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与所述单车杆体盖的厚度方向所夹的角度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表面用于安装第一片材,所述第一片材设有二维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单车杆体盖上的二维码不易扫描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扫码的成功率、减少使用者的扫码所需时间、提高使用的便利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单车杆体盖、模具和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共享单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车杆体盖、模具和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共享单车的日益普及,通过扫码的方式打开车锁成为常事。但是一些共享单车设置在车架上的二维码,往往通过车架的杆体上端部的端盖的上盖体10来设置二维码,在上盖体10中设置一个凹槽部99,凹槽部99的深度方向与安装端盖的杆体的长度方向一致,即,二维码的朝向是与杆体的方向一致的,可参见图1。
对于车辆把立处的二维码来说,由于二维码的朝向与把立的方向一致,所以当多辆自行车成排摆放时,由于后车轮和车梯的阻挡,扫码的用户手持的手机难以将手机放置在与把立夹角非常小的位置,距离把立较远,手机摄像头与二维码的连线方向与二维码的法线方向夹角较大,很容易无法扫码,从而延长了扫码成功所需的时间,降低了用户感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单车杆体盖,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单车杆体盖上的二维码不易扫描的技术问题。
本方面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车杆体盖,包括上盖体,所述上盖体的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与所述单车杆体盖的厚度方向所夹的角度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表面用于安装第一片材,所述第一片材设有二维码。
本方面的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上盖体的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设置成与单车杆体盖的厚度方向呈锐角,有利于使得第一表面安装的例如印有二维码的第一片材的朝向改变,具体到共享单车而言,则是使得二维码更加的指向车尾或车头外的手持智能移动终端的人员在扫码时,二维码的法线与智能移动终端与二维码连线夹角变小,有利于提高扫码的成功率,减少使用者的扫码所需时间,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的至少部位周向角度上设有向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凸起的上侧壁部。
通过设置上侧壁部,可以限制第一片材在第一表面的位置,以便将第一片材进行准确的定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侧壁部的内表面与第一虚拟法线的距离自所述上侧壁部的根部向所述上侧壁部的端部递增,所述第一虚拟法线为第一区域的中心部位沿所述厚度方向延伸的虚拟线,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一表面的被所述上侧壁部围成的区域,所述上侧壁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虚拟法线的距离自所述上侧壁部的根部向所述上侧壁部的端部递减。
通过将上侧壁部的内表面设置成大致上大下小、上侧壁部的外表面设置成大致上小下大的形状,有利于在采用注塑加工单车杆体盖时,进行拔模操作。另外,上侧壁部大致呈上小下大,也有利于落在上侧壁部外侧面的水更加顺利地流到第一表面的其他区域上,避免积水、积尘。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盖体侧壁,所述盖体侧壁自所述上盖体的下表面的边缘沿所述单车杆体盖的厚度方向延伸。
通过设置盖体侧壁,并且使得盖体侧壁的方向与单车杆体盖厚度方向一致,有利于将单车杆体盖准确地与单车上的杆体的端部固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侧壁的下端面设有环状端面凸缘。
通过设置环状端面凸缘,可以与杆体的上端的侧壁配合,以将单车杆体盖安装在杆体上端的管壁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侧壁的下端面还设有端面凸起部。
通过设置端面凸起部,在相应的杆体的管壁设置端面凹陷部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单车杆体盖的周向定位,避免单车杆体盖与相应的杆体发生滑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设有沉孔部,所述沉孔部的底端设有第一通孔。
通过设置沉孔部,并且在沉孔部的底端设置第一通孔,可以容纳螺纹紧固件从第一通孔中通过,以将单车杆体盖与单车上的相应杆体的顶端通过螺纹坚固件连接,并且将螺纹紧固件的头部容纳在沉孔部之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片材固定孔。
通过设置片材固定孔,可以利用紧固件将印有二维码的第一片材固定在第一表面,以使得第一片材具有适宜的角度可供被扫描。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单车杆体盖上的二维码不易扫描的技术问题。
本方面的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用于制造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单车杆体盖,所述模具的模腔的内表面与所述单车杆体盖的实体的外表面配合。
本方面的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方面所提供的模具,用于制造上述任一项的单车杆体盖,其制造的单车杆体盖具有上述任一项的单车杆体盖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单车杆体盖上的二维码不易扫描的技术问题。
本方面的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单车杆体盖。
本方面的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方面所提供的单车杆体盖,包括了上述任一项的单车杆体盖,因此具有了上述任一项的单车杆体盖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单车杆体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到的单车杆体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单车杆体盖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单车杆体盖的从一个角度进行剖切的立体示意图,该剖视图的剖切方向垂直于上侧壁部所围成的圆角矩形的长边;
图5为实施例一的单车杆体盖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剖切的剖视图,该剖视图通过了两个片材固定孔。
图标:10-上盖体;11-上侧壁部;12-沉孔部;13-第一通孔;15-加强肋板;16-柱体部;17-片材固定孔;18-第一区域;20-盖体侧壁;21-环状端面凸缘;22-端面凸起部;99-凹槽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等仅用于区分,对于同类的部件或特征统一进行描述,意味着该部件或特征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但是并不否认该部件或特征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此外,“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2到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单车杆体盖,包括上盖体10,上盖体10的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与单车杆体盖的厚度方向所夹的角度为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为锐角,第一表面用于安装第一片材,第一片材设有二维码。
通过将上盖体10的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设置成与单车杆体盖的厚度方向呈锐角,有利于使得第一表面安装的例如印有二维码的第一片材的朝向改变,具体到共享单车而言,则是使得二维码更加的指向车尾或车头外的手持智能移动终端的人员在扫码时,二维码的法线与智能移动终端与二维码连线夹角变小,有利于提高扫码的成功率,减少使用者的扫码所需时间,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具体如图2和图4所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的至少部位周向角度上设有向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凸起的上侧壁部11。
通过设置上侧壁部11,可以限制第一片材在第一表面的位置,以便将第一片材进行准确的定位。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的中心区域的四周均设有上侧壁部11,上侧壁部11形成一圆角矩形的环形壁,由于环形壁高于第一表面,所以即使环形壁之内的这部分第一表面并不比环形壁之外的这部分第一表面低,也可以利用上侧壁部11形成凹槽,以容纳第一片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侧壁部11的内表面与第一虚拟法线的距离自上侧壁部11的根部向上侧壁部11的端部递增,第一虚拟法线为第一区域18的中心部位沿厚度方向延伸的虚拟线,第一区域18为第一表面的被上侧壁部11围成的区域,上侧壁部11的外表面与第一虚拟法线的距离自上侧壁部11的根部向上侧壁部11的端部递减。
通过将上侧壁部11的内表面设置成大致上大下小、上侧壁部11的外表面设置成大致上小下大的形状,有利于在采用注塑加工单车杆体盖时,进行拔模操作。另外,上侧壁部11大致呈上小下大,也有利于落在上侧壁部11外侧面的水更加顺利地流到第一表面的其他区域上,避免积水、积尘。
具体的,上侧壁部11的外表面可以与第一表面的其他区域圆角过渡,圆角过渡可以自上侧壁部11的外表面的上边缘就开始,当进行这样的圆角过渡时,越靠近上侧壁部11的端部,外表面与第一虚拟法线之间的距离越小。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递增,并非单调递增,指的是,自上侧壁部11的根部向端部,不发生任何的减少,也有可能在局部或整体上是距离一致的。同样的,这里所说的递减,也并非绝对的单调递减,这里指的是,自上侧壁的根部向端部,不发生任何的增加。由于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与盖体的厚度方向不一致,所以上侧壁部11的内侧面并非与第一表面是垂直的。
具体如图3-图5所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盖体侧壁20,盖体侧壁20自上盖体10的下表面的边缘沿单车杆体盖的厚度方向延伸。
通过设置盖体侧壁20,并且使得盖体侧壁20的方向与单车杆体盖厚度方向一致,有利于将单车杆体盖准确地与单车上的杆体的端部固定。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盖体侧壁20分布在上盖体10的下表面的360°周向表面,由于盖体侧壁20与上盖体10并不垂直,所以部分的盖体侧壁20的高度小于另外一部分的盖体侧壁20的高度。盖体侧壁20可以与上侧壁部11的内表面平行。
具体如图3所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盖体侧壁20的下端面设有环状端面凸缘21。
通过设置环状端面凸缘21,可以与杆体的上端的侧壁配合,以将单车杆体盖安装在杆体上端的管壁上。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环状端面凸缘21的内侧表面与盖体侧壁20的内侧表面平齐。环状端面凸缘21的外侧表面与杆体上端的管壁的内侧表面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盖体侧壁20的下端面还设有端面凸起部22。
通过设置端面凸起部22,在相应的杆体的管壁设置端面凹陷部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单车杆体盖的周向定位,避免单车杆体盖与相应的杆体发生滑动。
具体的,端面凸起部22向下突出于环状端面凸缘21的下端面,端面凸起部22的外侧表面与盖体侧壁20的外侧表面平齐。
具体如图2、图3所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设有沉孔部12,沉孔部12的底端设有第一通孔13。
通过设置沉孔部12,并且在沉孔部12的底端设置第一通孔13,可以容纳螺纹紧固件从第一通孔13中通过,以将单车杆体盖与单车上的相应杆体的顶端通过螺纹坚固件连接,并且将螺纹紧固件的头部容纳在沉孔部12之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上盖体10为一个板体,上盖体10的中部形成浴盆状实体部分以构成沉孔部12,沉孔部12的底端开设第一通孔13。第一片材固定在第一表面的第一区域18之后,可以遮住螺纹紧固件的头部。沉孔部12的外表面还谁有多个加强肋板15,以提高沉孔部12的刚度。
具体如图2所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设有片材固定孔17。
通过设置片材固定孔17,可以利用紧固件将印有二维码的第一片材固定在第一表面,以使得第一片材具有适宜的角度可供被扫描。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自攻螺钉将第一片材固定在第一表面,在自攻螺钉旋入片材固定孔17之前,片材固定孔17为光孔,旋入片材固定孔17之后,片材固定孔17的局部就具有了螺纹。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设置片材固定孔17,还可以在上盖体10的第二表面,即下表面,设置柱体部16,片材固定孔17也设置在柱体部16中,以保证有足够的实体材料能够与自攻螺钉接触,以实现紧固。另外,加强肋板15也可以与柱体部16实现连接,不但可以提高柱体部16的支撑强度,还可以使得被注塑成型的实体的连贯性增强,减小注塑时的难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用于制造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单车杆体盖,模具的模腔的内表面与单车杆体盖的实体的外表面配合。
由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具,用于制造上述任一项的单车杆体盖,其制造的单车杆体盖具有上述任一项的单车杆体盖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单车杆体盖。
由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单车杆体盖,包括了上述任一项的单车杆体盖,因此具有了上述任一项的单车杆体盖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例如:
变例一:实施例一中,单车杆体盖是具有了盖侧壁部,盖侧壁部的图止口部是插在管体的上端的,实际上,可以利用侧壁部的内表面与管体上端的外表面配合,将侧壁部套在管体的上端,或者,利用侧壁部的外表面与管体的上端的内表面配合,以将侧壁部插在管体的上端。
变例二:实施例一中,是在第一表面的中心部位的四周设置上侧壁部,实际上,上侧壁部形成的凹槽,可以设置在第一表面的非中心区域。或者,当第一片材较大的时候,上侧壁部还可以位于第一表面的边缘,利用几乎第一表面的全部面积形成凹槽。基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表面是圆形的,所以上侧壁部围成的形状也是圆形的,而当第一表面的形状此外,上侧壁部的所围成的区域的形状不仅仅可以是圆角矩形,还可以是圆形、梯形、圆角梯形、扇环形、圆角扇环形,或者三条边为矩形或梯形的三条边另一条边为弧线的形状,只要与安装的第一片材的形状吻合、能够对第一片材进行定位即可。
变例三:实施例一中,是在第一表面的中心部位的四周设置上侧壁部,实际上,还可以在中心部位的周围的部分周向方向设置上侧壁部,具体地,上侧壁部可以为矩形的相邻的两侧边或三个侧边,只要起到了定位作用即可,不一定非要由上侧壁部形成封闭图形。另外,当选择将第一片材安装在第一表面的边缘部位时,上侧壁部完全可以围成开口形状,利用上侧壁部起到定位作用即可,诸如上侧壁部可以为矩形的三条边,可以利用第一表面的边缘与第一片材重合,或者第一片材为矩形时也可以使得上侧壁部为上述的位置和形状。
变例四:实施例一中,是设置了盖体侧壁,实际上,如果不担心使用材料较多,整个单车杆体盖可以为一个从侧视观察为大致为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实施例一中的盖体侧壁内均为实体,则无所谓环形的侧壁一说。整个单车杆体盖可以通过位于中部的螺纹连接件固定在杆体顶端的上表面。
变例五:实施例一中,是在上盖体的下表面的周向360°的边缘都设置盖体侧壁,实际上,在上盖体的下表面的边缘的局部可以不设置盖体侧壁,当盖体侧壁覆盖了240°甚至是200°以上的周向角度时,就可以起到套在单车的杆体上的作用。
变例六:实施例一中,环状端面凸缘的内表面是与盖体侧壁的内表面平齐,环状端面凸缘的外表面是与杆体的管壁的内表面配合的。实际上还可以是环状端面凸缘的外表面与盖体侧壁的外表面平齐,此时可以由环状端面凸缘的内表面与杆体的管壁的外表面配合。相应的,端面凸起部也位于环状端面凸缘的内侧。
变例七:实施例一中,是采用自攻螺钉实现第一片材与片材固定孔的固定的,实际上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件来实现固定,诸如可以采用拉铆钉铆接的方式。
变例八:实施例一中,片材固定孔中是穿自攻螺丝,片材固定孔在穿螺丝之前是光孔,实际上可以选择螺纹孔,但是螺纹孔需要在使用、安装单车杆盖体之前进行攻丝,所以其成本可能要比光孔+自攻螺丝的组合要高。另外,实施例一中,片材固定孔是通孔,实际上也可以是盲孔,只要盲孔的深度足以将螺丝旋紧即可。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单车杆体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体(10),所述上盖体(10)的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与所述单车杆体盖的厚度方向所夹的角度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表面用于安装第一片材,所述第一片材设有二维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车杆体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的至少部位周向角度上设有向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凸起的上侧壁部(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车杆体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壁部(11)的内表面与第一虚拟法线的距离自所述上侧壁部(11)的根部向所述上侧壁部(11)的端部递增,所述第一虚拟法线为第一区域(18)的中心部位沿所述厚度方向延伸的虚拟线,所述第一区域(18)为所述第一表面的被所述上侧壁部(11)围成的区域,所述上侧壁部(11)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虚拟法线的距离自所述上侧壁部(11)的根部向所述上侧壁部(11)的端部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车杆体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侧壁(20),所述盖体侧壁(20)自所述上盖体(10)的下表面的边缘沿所述单车杆体盖的厚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车杆体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侧壁(20)的下端面设有环状端面凸缘(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车杆体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侧壁(20)的下端面还设有端面凸起部(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车杆体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设有沉孔部(12),所述沉孔部(12)的底端设有第一通孔(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车杆体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片材固定孔(17)。
9.模具,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单车杆体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模腔的内表面与所述单车杆体盖的实体的外表面配合。
10.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单车杆体盖。
CN202021305366.7U 2020-07-06 2020-07-06 单车杆体盖、模具和自行车 Active CN212556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5366.7U CN212556626U (zh) 2020-07-06 2020-07-06 单车杆体盖、模具和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5366.7U CN212556626U (zh) 2020-07-06 2020-07-06 单车杆体盖、模具和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6626U true CN212556626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21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05366.7U Active CN212556626U (zh) 2020-07-06 2020-07-06 单车杆体盖、模具和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6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85135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put assembly, input assembly and terminal
CN212556626U (zh) 单车杆体盖、模具和自行车
US747773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ver and structural body thereof
US20170020281A1 (en) Keyboard mounting assembly
CN217523055U (zh) Bms外壳及电池箱
CN208553360U (zh) 壳体组件及净水设备
CN209819808U (zh) 一种中框组件及空调器
JP3697961B2 (ja) 電気接続箱
JP6786983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210717358U (zh) 牌照灯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429587U (zh) 一种开关壳体及具有其的智能开关
CN218606127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锅盖
CN215523545U (zh) 一种把手装配结构及空调器
CN211090247U (zh) 方便安装拆卸的放大器壳体
CN220062117U (zh) 空调室内机的底盘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21091944U (zh) 一种雷达感应外盒结构
CN218217121U (zh) 一种逆变器
CN215226968U (zh) 把手组件及食物处理装置
CN216842527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护板的卡扣座
CN210124631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底座
CN211704240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649948U (zh) 一种免螺钉安装的智能米桶前面板结构
CN218979662U (zh) 盖体和具有其的美容仪
CN218009438U (zh) 料理机主体及料理机
CN211345721U (zh) 显示面板、面板组件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