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5840U - 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5840U
CN212555840U CN202020764809.2U CN202020764809U CN212555840U CN 212555840 U CN212555840 U CN 212555840U CN 202020764809 U CN202020764809 U CN 202020764809U CN 212555840 U CN212555840 U CN 212555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du
shell
unit structure
copper bar
insulating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648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诚
吴洪强
刘小康
周国清
贾红军
周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engmei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engme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engme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engme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648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5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5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5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包括:分离设计的正极BDU与负极BDU,所述的正极BDU与负极BDU均包括壳体以及若干电气零部件,所述若干电气零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铜排,且所述若干铜排的表面露出,所述若干铜排的位置与所述电气零部件相对应且与其导通;所述铜排下部覆有一层绝缘膜,所述绝缘膜的下部设置有一层导热垫。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轻量化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BDU单元结构的安全性能,降低BDU内部过热的问题,提高BDU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池配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导热、绝缘性能较好的电动汽车BDU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节能减排优势的新能源汽车近年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一大主力,其安全性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电池包断路单元(Battery Disconnect Unit)简称BDU单元,作为专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设计的一种配电盒在其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能够在电动汽车内部动力电池系统报错时,切断内部电流起到保证系统安全的作用。BDU单元主要包括若干继电器、连接器传感器以及壳体等部件。
目前市面上常规的BDU单元结构的绝缘性能依靠塑料壳体绝缘,导热性能依靠在塑料壳体上开孔或塑料壳体接触水冷板导热,绝缘和导热性能受限,导致BDU内部热量集聚,缩短BDU的使用寿命,增加局部过热风险,存在较大的危险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从而解决以上常规BDU单元结构导热性、绝缘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未解决以上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包括电气零部件与壳体,所述电气零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部,所述电气零部件通过铜排与电源。
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包括:分离设计的正极BDU与负极BDU,所述的正极BDU与负极BDU均包括壳体以及若干的电气零部件(正负极BDU壳体上设置的电气零部件不同),所述若干电气零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铜排,所述若干铜排的位置与所述电气零部件相对应且与其导通;所述铜排下部覆有一层绝缘膜,所述绝缘膜的下部设置有一层导热垫。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绝缘膜的条件为:厚度0.1-0.3mm,导热系数大于0.7W/mk,阻燃系数达到V0等级,且击穿电压大于5.8KV AC。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导热垫的厚度为3-5mm,且导热系数大于3.0W/mk。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下部与铜排的平面度小于0.4,控制铜排的平整度,使得绝缘膜和导热垫的贴合能够更为的紧密,且最终的产品也较为平整。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若干铜排通过内嵌注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相互连通且一端伸出壳体外部,铜排伸出壳体的一端与外界的电池相连接且导通。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正极BDU壳体上部的电气零部件包括熔断器以及继电器,具体为1个熔断器以及2个继电器。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负极BDU壳体上部的电气零部件包括激励保险丝、继电器以及电流传感器,具体为1个激励保险丝,2个继电器以及2个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能够在实时监测电池包电流温度的同时反馈给汽车的ECU(电子控制单元),从而与其他部件配合保护汽车电池。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导热垫的面积大于绝缘膜,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膜将所述铜排位置的区域完全覆盖,所述导热垫则将整个壳体下部完全覆盖。绝缘膜设置于铜排露出的表面下部,与铜排相接触,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其绝缘性能,提高安全系数,并且控制绝缘膜的面积为铜排覆盖区域,能够在保证其绝缘性能的条件下有效地控制成本、使BDU轻量化,设置面积较大的导热垫能够大大提高BDU结构的导热性能,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对于BDU结构的防水性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导热垫采用防水材料,还能够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铜排组件由5个铜排组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铜排导通电气件并在铜排底部设置绝缘膜,有效地提高了部件内部的绝缘性能,同时铜排相较于传统技术的电线等连接方式散热性能也更强,有助于BDU内部散热,同时在绝缘膜下部覆盖面积较大的导热垫,能够进一步地将铜排释放的热量分散且尽快散热,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电池内部无法散热的隐患,本实用新型能够显著地提高BDU的安全系数,且结构相对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与推广利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未安装绝缘膜与导热垫);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铜排组件以及部分电气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电气零部件;3、铜排;4、绝缘膜;5、导热垫;6、电气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包括分体设计的正极BDU与负极BDU,该正极BDU与负极BDU均包括壳体,壳体顶部分别设置有不同的电气零部件,正极BDU的壳体顶部设置有熔断器与继电器,负极BDU壳体顶部设置有激励保险丝、继电器以及电流传感器,各电气零部件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改变,也可以添加实际所需的其他零部件;正极BDU与负极BDU的壳体内部设置有铜排,该铜排与壳体上部设置的若干电气零部件相连接并导通,并且若干铜排相互连接且底部的表面露出,一端从壳体的一侧延伸至外部,该延伸端可与汽车的电池相连接且导通。
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装配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上述若干铜排(即铜排组件)底部露出的一侧设置有一绝缘膜,绝缘膜的形状可根据铜排露出表面的形状制定,刚好将其覆盖即可;绝缘膜的下部还设置有一层导热垫,该导热垫的大小、形状与壳体底部相同或略大于壳体底部,其正好能覆盖整个BDU的壳体底部。
如图3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铜排组件以及部分电气零部件结构示意图,电气零部件与铜排组件的各个铜排相导通,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电气零部件的数量来定制不同形状/数量铜排的铜排组件,从而完成导通。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装配时,将铜排组件设计后,事先通过嵌件注塑的方式固定于壳体内部,且铜排的一侧延伸至外部,底部表面露出,将所述的电气零部件安装至壳体上部且与该铜排相导通,之后将定制的绝缘膜设置在铜排底部,再将导热垫覆盖在绝缘膜一侧即可。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包括:分离设计的正极BDU与负极BDU,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BDU与负极BDU均包括壳体以及若干电气零部件,所述若干电气零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铜排组件,所述铜排组件由若干铜排组成,所述铜排组件的一侧与若干电气零部件相导通且另一侧露出在壳体底部;所述铜排下部覆有一层绝缘膜,所述绝缘膜的下部设置有一层导热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的条件为:厚度0.1-0.3mm,导热系数大于0.7W/mk,阻燃系数达到V0等级,且击穿电压大于5.8KVA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垫的厚度为3-5mm,且导热系数大于3.0W/mk。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下部与铜排的平面度小于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铜排通过内嵌注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相互连通且一端伸出壳体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BDU壳体上部的电气零部件包括熔断器以及继电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BDU壳体上部的电气零部件包括激励保险丝、继电器以及电流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垫的面积大于绝缘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组件由5个铜排组成。
CN202020764809.2U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 Active CN212555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4809.2U CN212555840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4809.2U CN212555840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5840U true CN212555840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09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64809.2U Active CN212555840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584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7762A (zh) * 2021-03-31 2021-07-0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与bdu集成的换电连接器
CN113471600A (zh) * 2021-07-06 2021-10-01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预充装置、电池配电盒、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113644388A (zh) * 2021-08-06 2021-11-12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铜排及电池包
CN115734589A (zh) * 2022-12-02 2023-03-03 武汉嘉晨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du散热结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7762A (zh) * 2021-03-31 2021-07-0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与bdu集成的换电连接器
CN113097762B (zh) * 2021-03-31 2022-06-07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与bdu集成的换电连接器
CN113471600A (zh) * 2021-07-06 2021-10-01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预充装置、电池配电盒、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113644388A (zh) * 2021-08-06 2021-11-12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铜排及电池包
CN113644388B (zh) * 2021-08-06 2023-08-25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铜排及电池包
CN115734589A (zh) * 2022-12-02 2023-03-03 武汉嘉晨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du散热结构
CN115734589B (zh) * 2022-12-02 2023-11-14 武汉嘉晨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du散热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5584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
CN102089926B (zh) 特别是用于车辆电池的电池冷却装置
CN206650127U (zh) 一种单体电池、双电池组及电池模组
KR102381962B1 (ko) 방열 부재를 구비한 전지팩
CN112397812A (zh) 一种电池加热膜及锂离子动力电池
WO2019154176A1 (zh) 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CN108598355A (zh) 一种二次电池连接片及二次电池
CN102651463A (zh) 全密闭型电池箱
CN114024081B (zh) 一种动力电池
CN216145746U (zh) 电池包断路单元装置及电池包
CN108198983B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系统
CN214013023U (zh) 动力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719732U (zh) 电池配电盒及电池包
CN210379351U (zh) 电芯及电池模组
CN108370007B (zh) 电池模块壳体、电池模块、电池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34952B (zh) 一种ptc电热元件、电加热装置以及电动车
CN211017175U (zh) 一种方形动力电池方形模组
CN218649136U (zh) 液冷bdu结构及车辆
CN111129650A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系统
CN110600832A (zh) 电芯及电池模组
CN114552053B (zh) 一种高集成度电池包
CN114709659B (zh) 一种功率插针冷却组件、充电连接器
CN213459887U (zh) 一种电池加热膜及锂离子动力电池
CN209472032U (zh) 一种汽车电池模组箱体绝缘板绝缘片
CN209896216U (zh) 动力电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 / F, building 12, No. 525, Changxing Road,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Fengmei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 / F, building 12, No. 525, Changxing Road,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Fengme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