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5352U - 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5352U
CN212555352U CN202021115779.9U CN202021115779U CN212555352U CN 212555352 U CN212555352 U CN 212555352U CN 202021115779 U CN202021115779 U CN 202021115779U CN 212555352 U CN212555352 U CN 212555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flective
antibacterial
breathable
glass bea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157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锡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Hongyu Cloth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Hongyu Clot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Hongyu Clot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Hongyu Clot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157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5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5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5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光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包括反光层、缝制于反光层两侧边缘的封边层、缝制于反光层底端的抗菌面料,第一玻璃微珠一半与镀铝层贴合而第二玻璃微珠位于镀铝层上,可使反光层在反光时,通过第一玻璃微珠和第二玻璃微珠反射亮度增高,可提升使用时的反光效果,利于反射阳光,并且一体成型的镀铝层和连接杆利于大规模批量生产,底端的由于3d透气网面层外侧和底部为透气面,与3d透气网面层底部接触的为透气基层,空气从3d透气网面层外周围侧与底部的透气基层实现透气效果,该材质透气耐磨损,可避免直接打孔面料导致原有材料结构受破坏,使反光带耐磨损性降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光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
背景技术
反光面料是一个被广泛应用到交通安全领域的产品,在中国的交通管理人员、消防员、路政人员、道路施工和清洁人员已经把反光面料服装作为工作服装的一部,目前,中国专利号:CN201920199024.2,公开了一种打孔反光带,包括条形面料,条形面料的表面附着有反光层,条形面料上设置有透气区域,透气区域由若干均匀排列的孔组成,其虽然解决了反光工作服透气性能较差问题,但是使用普通反光面料,为清洁人员使用时,衣物经常脏乱且需要洗涤,采用打孔式透气,在使用过程中直接贴合皮肤容易沾上污渍,面料直接打孔使衣物原有材料结构受破坏,使反光带耐磨损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其解决了面料表面直接打孔使衣物原有材料结构受破坏,使反光带耐磨损性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包括反光层、缝制于反光层两侧边缘的封边层、缝制于反光层底端的抗菌面料,所述反光层包括透气基层、设于透气基层顶端的3d透气网面层、设于3d透气网面层顶端的树脂层、胶接设于树脂层顶端的镀铝层、设于镀铝层顶端的第一玻璃微珠、设于第一玻璃微珠之间的第二玻璃微珠,所述树脂层顶端设有用于对第一玻璃微珠和第二玻璃微珠覆盖的防水胶层,所述镀铝层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镀铝层与连接杆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玻璃微珠下半部与镀铝层贴合,所述封边层为连接纱线和莫代尔纤维采用双罗纹结构编织,并且双罗纹结构顶端面和底端面纵行对称,所述连接纱线由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和桑蚕丝捻成。
进一步的,所述聚氨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为15D/根。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面料由银纤维、导电毛条少量和coolmax纤维混纺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玻璃微珠直径大于第二玻璃微珠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基层由涤纶和棉纶混纺而成。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抗菌网面型反光面料,通过3d透气网面层的设置,其中由于3d透气网面层外侧和底部为透气面,与3d透气网面层底部接触的为透气基层,使用过程中,空气从3d透气网面层外周围侧与底部的透气基层实现透气效果,该材质透气耐磨损,可避免直接打孔面料导致原有材料结构受破坏,使反光带耐磨损性降低;通过防水胶层可使反光层面料具备防水性能,同时防水胶层可对底部第二玻璃微珠直接进行覆盖固定,第二玻璃微珠生产贴合工艺简单;第一玻璃微珠一半与镀铝层贴合而第二玻璃微珠位于镀铝层上,可使反光层在反光时,通过第一玻璃微珠和第二玻璃微珠反射亮度增高,可提升使用时的反光效果,利于反射阳光,并且一体成型的镀铝层和连接杆利于大规模批量生产,底端的3d透气网面层为3d透气网面孔,使穿着过程中3d透气网面透气性好,舒适性高;封边层由于采用双罗纹结构编织,其结构稳定,长期使用不卷边,使用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和桑蚕丝捻成纱线克服了逆编织方向部分脱散的问题,与莫代尔纤维编织时,面料亲肤性轻薄性好,桑蚕丝使用时抗菌性强,与人体接触使用时触感好,避免面料边角的增厚在贴合皮肤时产生不适感。
进一步的,氨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为15D/根时,面料均匀度好,降低重叠形态之机会率。
进一步的,抗菌面料的设置,其中coolmax纤维使用时与人体皮肤贴合舒适高,人体运动过程中,流出的汗液通过coolmax纤维排至表面,使汗液快速蒸发,具有优异的导湿性,与银纤维配合使用时,银纤维配具有优异抗菌性能,可避免持续流汗导致面料易滋生细菌,少量导电毛条与混纺coolmax纤维和银纤维混纺,可提高布料的抗静电性能,降低布料表面粘附灰尘。
进一步的,第二玻璃微珠的设置,由于第一玻璃微珠直径大于第二玻璃微珠直径,第二玻璃微珠随机排列,在生产过程中第二玻璃微珠置于镀铝层生产工艺简单。
进一步的,透气基层的设置,涤纶和锦纶混纺可提升触感和耐刮擦性能,涤纶和锦纶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长期使用寿命高,不易折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光层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纱线和莫代尔纤维交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纱线和莫代尔纤维交织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纱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包括反光层1、缝制于反光层1两侧边缘的封边层2、缝制于反光层1底端的抗菌面料3,所述反光层1包括透气基层11、设于透气基层11顶端的3d透气网面层12、设于3d透气网面层12顶端的树脂层13、胶接设于树脂层13顶端的镀铝层14、设于镀铝层14顶端的第一玻璃微珠15、设于第一玻璃微珠15之间的第二玻璃微珠16,所述树脂层13顶端设有用于对第一玻璃微珠15和第二玻璃微珠16覆盖的防水胶层17,所述镀铝层14之间设有连接杆14a,所述镀铝层14与连接杆14a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玻璃微珠15下半部与镀铝层14贴合,所述封边层2为连接纱线21和莫代尔纤维22采用双罗纹结构编织,并且双罗纹结构顶端面和底端面纵行对称,双罗纹结构编织其为现有公知编织工艺,在此不予赘述,所述连接纱线21由聚氨基甲酸酯纤维21a和桑蚕丝21b捻成,所述聚氨基甲酸酯纤维21a和桑蚕丝21b捻系数比为1.4,或为其它捻系数比,其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所述透气基层11和3d透气网面层12为3d网布,透气性、耐磨性、支撑性都很出色的新型纯织物材料,其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由于3d透气网面层外侧和底部为透气面,与3d透气网面层底部接触的为透气基层,使用过程中,空气从3d透气网面层外周围侧与底部的透气基层实现透气效果,该材质透气耐磨损,可避免直接打孔面料导致原有材料结构受破坏,使反光带耐磨损性降低;通过防水胶层可使反光层面料具备防水性能,同时防水胶层可对底部第二玻璃微珠直接进行覆盖固定,第二玻璃微珠生产贴合工艺简单;第一玻璃微珠一半与镀铝层贴合而第二玻璃微珠位于镀铝层上,可使反光层在反光时,通过第一玻璃微珠和第二玻璃微珠反射亮度增高,可提升使用时的反光效果,利于反射阳光,并且一体成型的镀铝层和连接杆利于大规模批量生产,底端的3d透气网面层为3d透气网面孔,使穿着过程中3d透气网面性变好,舒适性高;封边层由于采用双罗纹结构编织,其结构稳定,长期使用不卷边,使用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和桑蚕丝捻成纱线克服了逆编织方向部分脱散的问题,与莫代尔纤维编织时,面料亲肤性轻薄性好,与人体接触使用时触感好,避免面料边角的增厚在贴合皮肤时产生不适感。
所述聚氨聚氨基甲酸酯纤维21a为15D/根,氨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为15D/根时,面料均匀度好,降低重叠形态之机会率。
所述抗菌面料3由银纤维、导电毛条少量和coolmax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抗菌面料3表面设有复数个透气孔,所述银纤维、导电毛条和coolmax纤维混纺配比:银纤维45%、COOLMAX纤维35%、导电纤维0.1,或为其它配比混纺而成,其为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coolmax纤维使用时与人体皮肤贴合舒适高,人体运动过程中,流出的汗液通过coolmax纤维排至表面,使汗液快速蒸发,具有优异的导湿性,与银纤维配合使用时,银纤维配具有优异抗菌性能,可避免持续流汗导致面料易滋生细菌,少量导电毛条与混纺coolmax纤维和银纤维混纺,可提高布料的抗静电性能,降低布料表面粘附灰尘;所述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是一种弹性纤维,一般由多根长丝组成,一般为10D/根,现时已有15D/根,甚至20D/根,理论根数愈少,条干均匀度愈好,因重叠形态之机会率愈少;所述coolmax纤维具有四沟槽的coolmax纤维,能将人体活动时所产生的汗水迅速排至服装表层蒸发,保持肌肤清爽,具有着良好的导湿性。
所述第一玻璃微珠15直径大于第二玻璃微珠16直径,所述第二玻璃微珠16为不规则排列,第二玻璃微珠16随机排列,在生产过程中第二玻璃微珠16置于镀铝层14生产工艺简单。
所述透气基层11由涤纶和棉纶混纺而成,涤纶和锦纶混纺可提升触感和耐刮擦性能,涤纶和锦纶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长期使用寿命高,不易折皱。
上述的银纤维、导电毛条、coolmax纤维、镀铝层、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层、缝制于反光层两侧边缘的封边层、缝制于反光层底端的抗菌面料,所述反光层包括透气基层、设于透气基层顶端的3d透气网面层、设于3d透气网面层顶端的树脂层、胶接设于树脂层顶端的镀铝层、设于镀铝层顶端的第一玻璃微珠、设于第一玻璃微珠之间的第二玻璃微珠,所述树脂层顶端设有用于对第一玻璃微珠和第二玻璃微珠覆盖的防水胶层,所述镀铝层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镀铝层与连接杆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玻璃微珠下半部与镀铝层贴合,所述封边层为连接纱线和莫代尔纤维采用双罗纹结构编织,并且双罗纹结构顶端面和底端面纵行对称,所述连接纱线由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和桑蚕丝捻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为15D/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面料由银纤维、导电毛条和coolmax纤维混纺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微珠直径大于第二玻璃微珠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基层由涤纶和棉纶混纺而成。
CN202021115779.9U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 Active CN212555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15779.9U CN212555352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15779.9U CN212555352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5352U true CN212555352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5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15779.9U Active CN212555352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5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55352U (zh) 一种抗菌型反光面料
CN215704752U (zh) 一种高抗拉吸湿抗菌复合涤纶布
CN214646507U (zh) 透气耐撕裂涤纶面料
CN214083234U (zh) 一种带纱线夹层面料结构的吸湿透气型涤粘坯布
CN210590881U (zh) 一种涤纶超纤面料
CN212147802U (zh) 一种复合保温面料
CN210309314U (zh) 一种吸湿透气仿麻涤纶纤维面料
CN206678488U (zh) 绒感丰富的雪尼尔沙发素板面料
CN207889284U (zh) 一种提花透气布料
CN111469522A (zh) 一种复合弹性材料网布及其制备方法
CN220661922U (zh) 一种高弹力舒适面料
CN214419810U (zh) 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针纺面料
CN219727474U (zh) 一种新型莫代尔复合面料
CN214164320U (zh) 一种高强抗拉针织布
CN217170057U (zh) 一种耐磨性强的全涤布
CN214646423U (zh) 一种耐磨抗菌羊毛条
CN213476234U (zh) 一种透明玻璃纱维绣花面料
CN213830754U (zh) 一种防霉涤纶面料
CN214983754U (zh) 一种吸汗的内衣蕾丝花边
CN213413162U (zh) 一种防辐射透气吸汗复合纺织面料
CN211334960U (zh) 一种舒适度高的毛衣面料
CN214449179U (zh) 一种带有反光效果的抗菌型箱包织带
CN220180340U (zh) 一种高透气性的躺椅用网纱结构
CN210047164U (zh) 一种弹性效果好的保暖内衣
CN212949609U (zh) 一种新型高耐晒户外涤纶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