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3934U - 一种美工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美工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3934U
CN212553934U CN202021865778.6U CN202021865778U CN212553934U CN 212553934 U CN212553934 U CN 212553934U CN 202021865778 U CN202021865778 U CN 202021865778U CN 212553934 U CN212553934 U CN 212553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ositioning
sliding
limiting
tool 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657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8657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3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3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3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工刀,包括壳体、刀架、刀片、挡位操控件、安全操控件,壳体具有与挡位操控件的滑动方向互成角度的定位方向,在该定位方向上,与除了第一挡位外的滑动轨道上的其余区域相比,第一挡位更远离挡位操控件的定位部。这样,挡位操控件除了用于挡位切换外,还能对刀架抵触配合,从而影响刀架能否独立向前滑动,而无需设置销轴、销孔、退让部、支持面、设置在锁销上对锁销向支持面和退让部施加弹力的弹性元件等,也无需设置弹性锁片、锁舌、支持面和退让部等,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美工刀部件较少,这样材料成本较低,组装工序较少而组装较为便捷省时,零件不容易丢失。

Description

一种美工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美工刀。
背景技术
美工刀是一种常用的手工工具,用于切割纸张、皮革、塑料片、硬纸板等。美工刀一般包括壳体、刀架和刀片,壳体具有容纳腔、与容纳腔连通的前侧开口,刀架前后滑动设置在壳体的容纳腔中,刀片设置在刀架上且能随着刀架的滑动而进出前侧开口。
为了克服刀片伸出后不会自动缩回的问题,已有方案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申请号为CN201110364694.3(授权公告号为CN102398272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挡位安全刀》,该挡位安全刀包括外架、刀架、刀片、推钮、挡位和挡位滑块等,挡位滑块上设一从滑槽露出外架且可定位在挡位的操控件,挡位滑块与刀架之间设互锁结构并在刀架上连接对刀架向外架内施加弹力的复位弹力件,挡位滑块通过操控件定位在将刀片伸出外架的挡位时互锁结构将刀架与挡位滑块锁在一起,挡位滑块通过操控件定位在将刀片缩在外架内的挡位时互锁结构将刀架与挡位滑块解锁;刀架与挡位滑块在前后方向具有重叠部。互锁结构包括锁销、销孔、支持面和退让部,挡位滑块定位在将刀片伸出外架的挡位时锁销被支持面支持伸入销孔将刀架与挡位滑块锁在一起,挡位滑块定位在将刀片缩在外架内的挡位时锁销向退让部内退让脱出销孔将刀架与挡位滑块解锁。或者,互锁结构包括弹性锁片、支持面和退让部,弹性锁片设于档位滑块上,在弹性锁片、刀架上分设锁孔、锁舌,支持面和退让部邻接设于外架上,档位滑块(通过操控件)定位在将刀片伸出外架的档位时弹性锁片被支持面支持令锁孔套在锁舌上将刀架与档位滑块锁在一起,档位滑块(通过操控件)定位在将刀片缩在外架内的档位时弹性锁片向退让部内退让令锁孔从锁舌上脱下将刀架与档位滑块解锁。可见,该挡位安全刀具有挡位、安全两种使用模式,安全模式下刀片能自动向外架内缩回。
但是上述专利具有以下问题:一是互锁结构包括销轴、销孔、退让部、支持面、设置在锁销上对锁销向支持面和退让部施加弹力的弹性元件等,或者互锁结构包括弹性锁片、锁舌、支持面和退让部,可见,美工刀的部件较多,这样材料成本较高,组装工序较多而较为费时;
二是销轴和销孔或者锁片和锁舌,因为尺寸相对较小,所以对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位置稍有偏差,则销轴和销孔,或者锁片和锁舌不能很好地互锁,从而使互锁结构失效;另外,互锁结构的销轴和锁舌尺寸较小,也容易丢失;
三是外力开始作用于操控件(相当于下文的挡位操控件)后,也就是刚向壳体内按压操控件而未推动操控件往前滑动时,因为锁销未伸入销孔,所以并不能马上将刀架和挡位滑块互锁,此时若非正常使用或暴力使用美工刀,刀架还能独立往前滑动,这样位于刀架上的刀片会被甩出而具有伤害使用者自己或他人的风险;特别是,如果退让部包括向支持面过渡的斜面,那么,除了在向壳体内按压操控件时刀片会被甩出外,操控件在退让部对应的位置上(此时操控件可能已滑动一段距离),包括在退让部的斜面的对应的位置上时,刀架和挡位滑块之间也未互锁,刀片也会被甩出而具有安全隐患。
因此,美工刀还需要继续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部件减少、组装更加便捷的美工刀。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外力开始作用于挡位操控件后,挡位操控件能马上使刀架不能独立向前滑动的美工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美工刀,包括
壳体,具有容纳腔、与容纳腔连通的前侧开口、设置在容纳腔内用于下述挡位操控件滑动的滑动轨道,滑动轨道具有挡位,所述挡位包括沿下述挡位操控件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在滑动轨道上的第一挡位和至少一个第二挡位;
刀架,前后滑动设置在壳体的容纳腔中;
刀片,设置在刀架上且能随着刀架的滑动而进出所述前侧开口;
挡位操控件,具有与第一挡位和各第二挡位定位配合的定位部,在外力的作用下,挡位操控件能相对壳体前后滑动并能使定位部位于不同的挡位中,对应地,使刀片进出壳体的前侧开口并能实现对刀片伸出壳体幅度的定位;
安全操控件,设置在刀架上,用于带动刀架前后滑动而带动刀片前后进出所述前侧开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与挡位操控件的滑动方向互成角度的定位方向,在该定位方向上,与除了第一挡位外的滑动轨道上的其余区域相比,第一挡位更远离挡位操控件的定位部;
当挡位操控件的定位部位于第一挡位内时,挡位操控件对刀架没有干涉,通过安全操控件使刀架向前滑动;
当挡位操控件的定位部除了位于第一挡位内的位置外时,挡位操控件能对刀架抵触配合,通过挡位操控件使刀架往前滑动。
第一挡位、第二挡位和定位部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优选地,所述第一挡位为滑动轨道在定位方向凹陷而形成的用于容纳定位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挡位为滑动轨道在定位方向凹陷而形成的用于容纳定位部的第二凹槽,在定位方向上,第一凹槽的槽深大于各第二凹槽的槽深,从而使得在该定位方向上,与除了第一凹槽外的滑动轨道上的其余区域相比,第一凹槽的槽底更远离挡位操控件的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为定位凸块。
通过设置定位凸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结构合理简单,稳定性较好而不容易失效。
优选地,所述刀架具有与刀架的前进方向互成角度的抵触配合方向;
刀架具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朝抵触配合方向延伸,第二限位部位于第一限位部的后侧且朝抵触配合方向延伸;
挡位操控件具有传动部,所述定位部位于传动部的后侧且位于第二限位部的前侧;
挡位操控件的定位部位于第一挡位内的位置时,传动部对第一限位部没有干涉,定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在前进方向上无相互重叠,滑动安全操控件而能带动刀架前后滑动,从而带动刀片进出所述前侧开口;
挡位操控件的定位部除了位于第一挡位内的位置外时,传动部和第一限位部在前进方向上至少部分相互重叠,定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在前进方向上至少部分相互重叠,向前滑动挡位操控件而能使其传动部向前与第一限位部抵触配合,从而带动刀架往前运动,并阻止刀架独自往后复位。
这样的设计,使得挡位操控件的定位部除了与挡位定位配合用于定位刀片伸出壳体的幅度外,定位部还能对第二限位部抵触配合,并和传动部一起使挡位操控件作用于刀架,从而安全操控件不能独立带动刀架往前滑动也就不能使刀片独立进出前侧开口,也就是说定位部具有两个作用,相比定位部仅仅用于定位刀片伸出壳体幅度的方案相比,该方案的部件较少,结构更为紧凑;另外,作用于挡位操控件进行挡位切换时,能同时使挡位操控件对刀架产生作用而影响刀架能否在安全操控件的作用下往前滑动,用户使用时,动作比较流畅,操作比较方便。
为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所述挡位操控件的定位部位于第一挡位内的位置时,定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在抵触配合方向上相互靠拢而两者之间的间距较小。
这样,当外力开始作用于挡位操控件时,原本位于第一挡位内的定位部随之在抵触配合方向朝刀架移动,因为间距较小,所以定位部能马上与第二限位部在前后方向上开始重叠,也就是挡位操控件马上能对刀架抵触配合,此时若非正常使用或暴力使用美工刀,刀片不会被甩出而安全性较高。
为了使挡位操控件在前后方向滑动时,能马上带动刀片伸缩,当定位部位于第一挡位内时,所述传动部和第一限位部在前进方向上已部分重叠,此时传动部和第一限位部在刀架的前进方向上两者之间的间距较小;
或/和,定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前进方向上至少部分相互重叠时,定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刀架的前进方向上相互靠拢而两者之间的间距较小;
或/和,所述刀架的背面具有限位槽,该限位槽和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限位柱和套装在限位柱外的第三弹簧,限位柱的头部与限位槽适配,第三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柱相抵而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相抵,第三弹簧具有支撑限位柱而使限位柱的头部卡入限位槽的趋势。
因为传动部和第一限位部的前后间距较小,挡位操控件向前滑动时,能马上通过传动部作用于第一限位部而带动刀片伸出前侧开口,另外,当定位部位于第一挡位内时,所述传动部和第一限位部在前进方向上已部分重叠,这样,操作手感较好,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操作起来比较顺畅;
或/和,挡位操控件向后滑动时,能马上通过定位部作用于第二限位部而带动刀片逐渐缩回到壳体内;这样,挡位操控件的前后滑动能马上体现为刀片的伸缩,几乎无延迟,使得刀片的伸缩反应较为灵敏;
或/和,通过设置限位柱,这样对刀架有个限位作用,定位部处于第一挡位内时,若非正常或暴力使用美工刀,因为限位柱对刀架的限位,刀架不容易独立往前运动,从而刀片不容易会被甩出而伤害用户自己或他人。
为了增加摩擦和受力均匀,所述传动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中的至少一个在两者相抵的位置为第一平面;
或/和,所述定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至少一个在两者相抵的位置为第二平面。
这样,通过第一平面,传动部和第一限位部在两者相抵的位置接触面积较大,有利于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而不容易打滑;另外也使两者之间受力比较均匀,有利于推动刀架平稳滑动;再者,通过设置第一平面,传动部和第一限位部重叠的范围较大,降低了对装配精度的要求,装配时即使位置稍有偏差也能使传动部对第一限位部抵触配合;
或/和,同样地,通过第二平面,定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摩擦较大而不容易打滑,受力比较均匀也有利于推动刀架平稳滑动,装配精度的要求也较低。
为了使挡位操控件自动远离刀架而使定位部对第二限位部没有干涉,所述美工刀还包括滑动件和第一弹性件;
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在壳体的容纳腔内且用于支撑挡位操控件;
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抵触配合方向延伸且用于支撑挡位操控件,使得挡位操控件远离刀架而使定位部具有对第二限位部没有干涉的趋势,该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滑动件相抵而另一端与挡位操控件相抵。
这样,作用于在挡位操控件上的外力去除后,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挡位操控件自动远离刀架而回复到定位部对第二限位部没有干涉的状态,比较省力。
第一弹性件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或第一弹性条,该第一弹簧或第一弹性条的一端与滑动件相抵而另一端与挡位操控件相抵。
滑动件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滑动件为滑动块或滑动板。
为了使刀片在不使用时能自动缩回到壳体内,所述美工刀还包括使刀架往后滑动而具有向后靠近挡位操控件的趋势的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沿刀架的滑动方向延伸,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刀架相连,而另一端与滑动件或壳体的内壁相连;
向后滑动挡位操控件,而能使其定位部向后与第二限位部抵触配合,或/和使第一限位部向后与传动部抵触配合,或/和使第二弹性件向后作用于刀架,从而带动刀架往后运动。
这样,作用于在安全操控件上的外力去除后,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刀架自动朝壳体的后部滑动,而带动刀片自动缩回到壳体内,较为省力,同时也防止外露于壳体的刀片划伤用户自己或他人。
第二弹性件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拉簧或橡皮圈,该拉簧或橡皮圈的一端与刀架相连,而另一端与滑动件或壳体的内壁相连。
为了导向挡位操控件的滑动,所述壳体具有连通容纳腔且位于侧面上的第一滑槽,所述挡位操控件的头部位于第一滑槽内,该第一滑槽用于导向挡位操控件的滑动,所述滑动轨道位于第一滑槽对应的内壁上。通过第一滑槽的导向,挡位操控件能快速滑动。
为了导向安全操控件的滑动,所述壳体具有连通容纳腔且位于顶面上的第二滑槽,所述安全操控件的头部位于第二滑槽内,该第二滑槽用于导向安全操控件的滑动,第二滑槽的延伸长度与第一滑槽的延伸长度对应。通过第二滑槽的导向,安全操控件能快速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定位方向上,与除了第一挡位外的滑动轨道上的其余区域相比,第一挡位更远离挡位操控件的定位部,这样,挡位操控件除了用于挡位切换外,还能对刀架抵触配合,从而影响刀架能否独立向前滑动,而无需设置销轴、销孔、退让部、支持面、设置在锁销上对锁销向支持面和退让部施加弹力的弹性元件等,也无需设置弹性锁片、锁舌、支持面和退让部等,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美工刀部件较少,这样材料成本较低,组装工序较少而组装较为便捷省时;
另外,本实用新型因为无销轴、锁舌等相对细小的部件,所以装配精度要求较低,也使组装较为便捷省时,部件不容易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图1去掉左壳体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刀架、刀片、挡位操控件、安全操控件、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等的装配图(第一弹性件向左支撑挡位操控件,挡位操控件的定位部位于第一挡位内,定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在前进方向上无相互重叠,挡位操控件对刀架没有干涉);
图5为图4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向右按压挡位操控件后,挡位操控件的定位部从第一挡位脱离,挡位操控件的定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在前进方向上相互重叠,挡位操控件能对刀架抵触配合,安全操控件无法被滑动);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7为图6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8为图1又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9为图8去除右壳体后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刀架、刀片、挡位操控件、安全操控件、第二弹性件等的装配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刀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左壳体、挡位操控件、安全操控件、第一弹性件等的装配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左壳体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穿过挡位操控件的剖视图(挡位操控件位于第一挡位内,定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在前进方向上无相互重叠,挡位操控件对刀架没有干涉);
图15为图14另一状态的示意图(挡位操控件脱离第一挡位,定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在前进方向上互相重叠,传动部与第一限位部在前进方向上相互重叠,挡位操控件对刀架抵触配合);
图16为图14又一状态的示意图(挡位操控件位于第二挡位内,定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在前进方向上互相重叠,传动部与第一限位部在前进方向上相互重叠,挡位操控件对刀架抵触配合);
图17为图14又一状态的示意图(挡位操控件位于两个第二挡位之间的位置,定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在前进方向上互相重叠,传动部与第一限位部在前进方向上相互重叠,挡位操控件对刀架抵触配合);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刀架、限位柱、第三弹簧等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美工刀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该美工刀包括壳体1、刀架2、刀片3、挡位操控件4、安全操控件5、第一弹性件 7、第二弹性件8等主要部件。
其中,壳体1具有容纳腔11、与容纳腔11连通的前侧开口12、设置在容纳腔11 内用于挡位操控件4滑动的滑动轨道13、连通容纳腔11的第一滑槽15、连通容纳腔11 的第二滑槽16和位于顶部的橡胶施力部18。为了便于安装,壳体1包括左右能相互对合的左壳体1a和右壳体1b,左壳体1a和右壳体1b对合后形成容纳腔11。为了便于切割扎带,壳体1的前侧底部还具有供刀片3露出刀刃的切割口17。
滑动轨道13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可以大致为一个滑动平面,也可以是滑动轨道13上凹凸不平。
滑动轨道13具有挡位14。挡位14包括沿挡位操控件4的滑动方向A分别间隔设置在滑动轨道13上的1个第一挡位141和两个第二挡位142,第一挡位141设置在壳体 1的后侧,两个第二挡位142都设置在第一挡位141的前侧。当然,第二挡位142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个数,如第二挡位142也可以有3~5个;第一挡位141也可以位于其中两个第二挡位142之间,第一挡位141前后两部分的第二挡位142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壳体1具有与挡位操控件4的滑动方向A互成角度的定位方向B,优选地,滑动方向A与定位方向B大致垂直,本实施例中,从图1~图3看,滑动方向A与前后方向对应,定位方向B与左右方向对应,在该定位方向B上,与除了第一挡位141外的滑动轨道13上的其余区域(本实施例中,也就是与两个第二挡位142内、第一挡位141与最靠前的第二挡位142之间的滑动轨道13上的区域)相比,第一挡位141更远离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
刀架2前后滑动设置在壳体1的容纳腔11中。刀架2具有与刀架2的前进方向C 互成角度的抵触配合方向D。本实施例中,从图4~图5看,前进方向C与前后方向对应,抵触配合方向D与前进方向C大致垂直。刀架2上还设置有用于吸附刀片3的磁钢23,这样刀片3不容易从刀架2上滑落。
刀架2具有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该第一限位部21朝抵触配合方向D 延伸,第二限位部22位于第一限位部21的后侧且朝抵触配合方向D延伸。另外,刀架 2的背面具有限位槽24,该限位槽24和壳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限位柱800和套装在限位柱800外的第三弹簧9,限位柱800和第三弹簧9均沿抵触配合D方向延伸,限位柱800的头部与限位槽24适配,第三弹簧9的一端与限位柱800相抵而另一端与壳体1 的内壁相抵,第三弹簧9具有支撑限位柱800而使限位柱800的头部卡入限位槽24的趋势。通过设置限位柱800,这样对刀架2有个限位作用,定位部42处于第一挡位141 内时,若非正常或暴力使用美工刀,因为限位柱800对刀架2的限位,刀架2不容易独立往前运动,从而刀片3不容易会被甩出而伤害用户自己或他人。
刀片3设置在刀架2上且能随着刀架2的前后滑动而进出前侧开口12。
挡位操控件4具有传动部41和定位部42。传动部41对第一限位部21没有干涉或能对第一限位部21抵触配合。定位部42位于传动部41的后侧且位于第二限位部22的前侧,定位部42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定位部42与第一挡位141和各第二挡位142 定位配合,二是定位部42对第二限位部22没有干涉或能对第二限位部22抵触配合。
其中,定位部与第一挡位141和第二挡位142相互作用的过程如下。
在外力的作用下,挡位操控件4能相对壳体1前后滑动并能使定位部42位于不同的挡位14中,对应地,使刀片进出壳体1的前侧开口12并能实现对刀片3伸出壳体1 幅度的定位。
定位部42的形状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定位部42为定位凸块,定位部42也可以是棒状或板状等。定位部42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挡位操控件4的滑动较为平稳,定位部42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定位部42分别位于挡位操控件4的顶部和底部(从图1的角度看),对应地,挡位14也有两组,两个定位部42分别与两组挡位14对应配合。
当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位于第一挡位141内时,挡位操控件4对刀架2没有干涉,通过安全操控件5使刀架2向前滑动。因为当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位于第一挡位141内时,刀架2的第一限位部21位于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的前侧(此时两者在前后方向上可以相互重叠也可以不相互重叠),刀架2的第二限位部22与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在前后方向上无重叠,此时前后滑动安全操控件5,而能使刀架2 独立前后滑动,从而使位于刀架2上的刀片3进出壳体1的前侧开口12,也就是此时挡位操控件4对刀架2的前后滑动不会产生干扰,也就是对应于美工刀的安全模式。
当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除了位于第一挡位141内的位置外时(本实施例中,也就是定位部42刚脱离第一挡位141而还未沿滑动轨道13滑动时,参见图15;或定位部42位于第二挡位142内,例如图16;或定位部42位于第一挡位141和最靠前的第二挡位142之间的滑动轨道13上的区域,例如图17),挡位操控件4能对刀架2抵触配合,通过挡位操控件4使刀架往前滑动。这里的“能对刀架抵触配合”是指:需要推动挡位操控件4向前运动,使挡位操控件4和刀架2抵触,推动刀架2向前移动。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刚脱离第一挡位141而还未沿滑动轨道13往前滑动时,此时挡位操控件4和刀架2可以没有相互接触但此时刀架已不能独立向前滑动(因为挡位操控件4 的定位部42在前方阻挡刀架2的第二限位部22);也可以是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 刚脱离第一挡位141而还未沿滑动轨道13往前滑动时,挡位操控件4和刀架2就已经有相互接触,此时刀架2也不能独立向前滑动。
第一挡位141、第二挡位142和定位部42可以有不同的形状。本实施例中,第一挡位141为滑动轨道13在定位方向B凹陷而形成的用于容纳定位部42的第一凹槽,第二挡位142为滑动轨道13在定位方向B凹陷而形成的用于容纳定位部42的第二凹槽,在定位方向B上,第一凹槽的槽深大于各第二凹槽的槽深,从而使得在该定位方向B上,与除了第一凹槽外的滑动轨道13上的其余区域相比,第一凹槽的槽底更远离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定位部42可以为定位凸块。
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挡位141为第一定位凸块,第二挡位142为第二定位凸块,在定位方向B上,第一定位凸块比各第二定位凸块均远离刀架2,而在挡位操控件4上设置与第一定位凸块和第二定位凸块适配的凹槽。
另外,定位部42对第二限位部22的作用过程如下。
主要原理是定位部42与第二限位部22相互作用。
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位于第一挡位141内的位置时,参见图14,传动部41 对第一限位部21没有干涉,定位部42与第二限位部22在前进方向C上无相互重叠,滑动安全操控件5而能带动刀架2前后滑动,从而带动刀片3进出前侧开口12;
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除了位于第一挡位141内的位置外时(也就是定位部42刚脱离第一挡位141而还未沿滑动轨道13滑动时,参见图15;或定位部42位于各个第二挡位142内,例如图16;或定位部42位于第一挡位141与最靠前的第二挡位142之间的滑动轨道13上的区域,例如图17),传动部41和第一限位部21在前进方向C上部分相互重叠,定位部42与第二限位部22在前进方向C上部分相互重叠,向前滑动挡位操控件4而能使其传动部41向前与第一限位部21抵触配合,从而带动刀架2往前运动,并阻止刀架2独自往后复位。
向后滑动挡位操控件4从而带动刀架2往后运动,可以通过:定位部42向后与第二限位部22抵触配合,第一限位部21向后与传动部41抵触配合,第二弹性件8向后作用于刀架2,这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组合来实现。在本实施例中,向后滑动挡位操控件4,可以是通过其定位部42向后与第二限位部22抵触配合,从而带动刀架2往后运动。
为了便于用户操作,挡位操控件4的头部位于壳体1侧面的第一滑槽15,该第一滑槽15用于导向挡位操控件4的滑动,滑动轨道13位于第一滑槽15对应的内壁上。挡位操控件4的头部可以为带有凸点的橡胶套,以增大摩擦。
为了使外力作用于挡位操控件4后,挡位操控件4能马上使刀架2不能独立往前滑动,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位于第一挡位141内的位置时,定位部42与第二限位部 22在抵触配合方向D上相互靠拢而两者之间的间距较小,这样,当外力开始作用于挡位操控件4时,原本位于第一挡位141内的定位部42随之在抵触配合方向D朝刀架2 移动,因为间距较小,所以定位部42能马上与第二限位部22在前进方向C上相互靠近,也就是挡位操控件4可以马上使刀架2不能独立往前滑动,此时若非正常使用或暴力使用美工刀,设置在刀架2上的刀片3不会被甩出而安全性较高。为了使刀片3的伸缩反应较为灵敏,当定位部42位于第一挡位141内时,传动部41和第一限位部21在前进方向C上已部分重叠,这样,挡位操控件4操作起来无卡顿而手感较好,传动部41和第一限位部21在刀架2的前进方向C上两者之间的间距较小;当定位部42和第二限位部22在前进方向C上部分相互重叠时,定位部42和第二限位部22在刀架2的前进方向C上相互靠拢而两者之间的前后间距较小;这样,挡位操控件4的前后滑动能马上体现为刀片3的伸缩,几乎无延迟,使得刀片3的伸缩反应较为灵敏。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21在与传动部41相抵的位置为第一平面X;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平面X也可以设置在传动部41上,也可以传动部41和第一限位部21均具有第一平面X。本实施例中,定位部42和第二限位部22在两者相抵的位置均为第二平面Y;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定位部42和第二限位部22中的一个在两者相抵的位置具有第二平面Y。这样,通过第一平面X,传动部41和第一限位部21在两者相抵的位置接触面积较大,有利于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而不容易打滑;另外也使两者之间受力比较均匀,有利于推动刀架 2平稳滑动;再者,通过设置第一平面X,传动部41和第一限位部21重叠的范围较大,降低了对装配精度的要求,装配时即使位置稍有偏差也能使传动部41对第一限位部21 没有干涉或对第一限位部21抵触配合。同样地,通过第二平面Y,定位部42和第二限位部22之间的摩擦较大而不容易打滑,受力比较均匀,也有利于推动刀架2平稳滑动,装配精度的要求也较低。
安全操控件5设置在刀架2上,用于带动刀架2前后滑动而带动刀片3前后进出前侧开口12。安全操控件5的头部位于壳体1顶部的第二滑槽16,该第二滑槽16用于导向安全操控件5的滑动,第二滑槽16的延伸长度与壳体1的第一滑槽15的延伸长度对应。
滑动件6滑动设置在壳体1的容纳腔11内且用于支撑挡位操控件4。本实施例中,滑动件6为滑动块,滑动块具有用于推动刀架2往前运动的挡臂61;在其它实施例中,滑动件6的尺寸和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例如滑动件6也可以是滑动板。
第一弹性件7沿抵触配合方向D延伸且用于支撑挡位操控件4,使得挡位操控件4远离刀架2而使定位部42具有对第二限位部22没有干涉的趋势,该第一弹性件7的一端与滑动件6相抵而另一端与挡位操控件4相抵。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7为第一弹簧,当然第一弹簧也可以替换为第一弹性条,该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滑动件6相抵而另一端与挡位操控件4相抵。
第二弹性件8使刀架2往后滑动而具有向后靠近挡位操控件4的趋势,该第二弹性件8沿刀架2滑动方向A延伸,第二弹性件8的一端与刀架2相连,而另一端与滑动件 6或壳体1的内壁相连。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8为拉簧,该拉簧的一端与刀架2相连,而另一端与滑动件6相连。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也可以是橡皮圈或其它形状,拉簧的另一端也可以直接与壳体1的内壁相连。
可见,本实施例是通过第一挡位141、第二挡位142、第一限位部21、第二限位部22、传动部41、定位部42、滑动件6、第一弹性件7和第二弹性件8的相互作用,使挡位操控件4对刀架2没有干涉或能对刀架2抵触配合,从而影响安全操作件5能否独立带动刀架2前后滑动。
另外,为了方便更换刀片3,壳体1上设置有换刀开关400,换刀开关400与刀片3 的换刀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刀片3的顶端设有卡口31,刀架2的背面设有一弹性锁片300,弹性锁片300上具有第一凸缘301和位于第一凸缘301上方的第二凸缘 302,第一凸缘301与卡口31配合锁定,在刀片3与第一凸缘301锁定状态下第二凸缘 302位于刀片3上方,第二凸缘302与换刀开关400配合动作,换刀开关400活动设置在壳体1上,换刀开关400的一端位于壳体1的容纳腔11内,换刀开关400的另一端伸出壳体1外,换刀开关400和壳体1之间设置有第六弹簧500,该第六弹簧500使换刀开关400具有远离弹性锁片300的第二凸缘302的趋势,第六弹簧500的一端与壳体 1相抵而另一端与换刀开关400相抵。
为了方便更换磨损的刀片3,美工刀还包括备用刀片600,备用刀片600与壳体1 的配合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壳体1还具有连通容纳腔11的顶部开口19,美工刀还包括局部能进出该顶部开口19的安装座700、将安装座700锁定在位于容纳腔 11内的状态的锁定开关100、使安装座700具有弹出壳体1外的趋势的第四弹性件200。备用刀片600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座700上。锁定开关100包括锁定块101和第五弹性件102,锁定块101的一端与安装座700上的卡槽701相抵,锁定块101的另一端与第五弹性件102的一端相抵,第五弹性件102的另一端与壳体1相连,锁定块101的顶部伸出壳体1外,第五弹性件102具有使锁定101块的一端回复到与卡槽701相抵的状态,第五弹性件102和第四弹性件200均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弹性条
该美工刀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
(1)使用安全模式时,参加图1~图4、图14,此时第一弹性件7支撑挡位操控件4,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位于第一挡位141内,此时定位部42与第二限位部22在前进方向C上无相互重叠,前后滑动安全操控件5而能带动刀架2前后滑动,从而带动刀片3进出前侧开口12,也就是挡位操控件4对刀架2没有干涉;
松开安全操控件5,在第二弹性件8的作用下,刀架2自动朝挡位操控件4移动,从而带动刀片3自动缩回到壳体1的容纳腔11内,而防止外露的刀片3划伤用户或他人。
(2)需要切换挡位14时,参见图15,向壳体1内(从图1中看,也就是向右)按压挡位操控件4,使挡位操控件4向右移动,这样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脱离第一挡位 141而未向前滑动时,此时定位部42与刀架2的第二限位部22在前进方向C上部分相互重叠,安全操控件5无法向前滑动而无法独立带动刀架2向前滑动。并且,因为外力未作用于挡位操控件4时,定位部42与第二限位部22在抵触配合方向D上相互靠拢而两者之间的间距较小,这样,当外力开始向右按压挡位操控件4而未向前推动挡位操控件4时,原本位于第一挡位141内的定位部42就能马上与第二限位部22在前进方向C 上开始重叠,也就是挡位操控件4可以马上使刀架2无法独立往前滑动,此时若非正常使用或暴力使用美工刀,刀片3不会被甩出而安全性较高。
接着,向前推动挡位操控件4,挡位操控件4的传动部41和刀架2的第一限位部 21前后接触,从而推动刀架2往前运动,刀片3逐渐伸出壳体1外,直到将定位部42 定位到对应的第二挡位142上,定位部42位于第二挡位142内时,挡位操控件4和刀架2也保持能前后抵触的状态;
向后推动挡位操控件4,而能使其定位部42向后与第二限位部22抵触配合,从而带动刀架2往后运动,还有第二弹性件8也促使刀架2往后运动,这样,刀片3逐渐缩回壳体1的容纳腔11内;当挡位操控件4被推到对应的第二挡位142时,挡位操控件4 和刀架2也依然保持能前后接触的状态;
在向前或向后推动挡位操控件4的过程中(参见图16、图17),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位于滑动轨道13的位置上而调节刀片3伸出壳体1的幅度,当挡位操控件4 的定位部42位于两个第二挡位142内时,刀片3的伸出幅度得以固定,此时可以用刀片3切割纸张、皮革等,切割时可以将食指放在橡胶施力部18上,这样食指手感较好,使用起来不费力。
也就是说,除了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位于第一挡位141内的位置时(图14),挡位操控件4对刀架2没有干涉,推动安全操控件5而能带动刀片3进出前侧开口12 外,挡位操控件4位于其余位置(也就是定位部42刚脱离第一挡位141而还未沿滑动轨道13滑动时,参见图15;或定位部42位于各个第二挡位142内,例如图16;或定位部42位于第一挡位141与最靠前的第二挡位142之间的滑动轨道13上的区域,例如图17),挡位操控件4均能对刀架2抵触配合,前后滑动挡位操控件4而对应带动安全操控件5和刀架2同步前后滑动,此时无法单独前后滑动安全操控件5,安全操控件5 无法独立带动刀架2前后滑动。
(3)需要更换刀片3时,将刀架4在挡位操控件4的推动下向前移动至完全伸出到位,此时换刀开关400与锁片300的第二凸缘302位置正好相对应,通过按下换刀开关 400,这样换刀开关400与第二凸缘302相抵而向内推动第二凸缘302,带动第一凸缘301脱离刀片3的卡口31,此时向外拉刀片3,就能将刀片3从刀架2上取下;
推动锁定块101,在第四弹性件200的作用下,安装座700的局部从顶部开口19 弹出,将备用刀片600从安装座700上取下,再作用于安装座700,使安装座700回复到位于容纳腔11内的状态,锁定块101位于卡槽701内而将安装座700锁定;
继续向内按压换刀开关400,再将备用刀片600从前侧开口12放在刀架2上,再松开换刀开关400,此时第一凸缘301回复到卡入卡口31的位置从而将备用刀片600定位到刀架2上。
(4)需要切割扎带时,将扎带放置在切割口17的刀刃上并左右来回移动扎带,即可。

Claims (13)

1.一种美工刀,包括
壳体(1),具有容纳腔(11)、与容纳腔(11)连通的前侧开口(12)、设置在容纳腔(11)内用于下述挡位操控件(4)滑动的滑动轨道(13),滑动轨道(13)具有挡位(14),所述挡位(14)包括沿下述挡位操控件(4)的滑动方向(A)间隔设置在滑动轨道(13)上的第一挡位(141)和至少一个第二挡位(142);
刀架(2),前后滑动设置在壳体(1)的容纳腔(11)中;
刀片(3),设置在刀架(2)上且能随着刀架(2)的滑动而进出所述前侧开口(12);
挡位操控件(4),具有与第一挡位(141)和各第二挡位(142)定位配合的定位部(42),在外力的作用下,挡位操控件(4)能相对壳体(1)前后滑动并能使定位部(42)位于不同的挡位(14)中,对应地,使刀片(3)进出壳体(1)的前侧开口(12)并能实现对刀片(3)伸出壳体(1)幅度的定位;
安全操控件(5),设置在刀架(2)上,用于带动刀架(2)前后滑动而带动刀片(3)前后进出所述前侧开口(1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具有与挡位操控件(4)的滑动方向(A)互成角度的定位方向(B),在该定位方向(B)上,与除了第一挡位(141)外的滑动轨道(13)上的其余区域相比,第一挡位(141)更远离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
当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位于第一挡位(141)内时,挡位操控件(4)对刀架(2)没有干涉,通过安全操控件(5)使刀架(2)向前滑动;
当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除了位于第一挡位(141)内的位置外时,挡位操控件(4)能对刀架(2)抵触配合,通过挡位操控件(4)使刀架(2)往前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位(141)为滑动轨道(13)在定位方向(B)凹陷而形成的用于容纳定位部(42)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挡位(142)为滑动轨道(13)在定位方向(B)凹陷而形成的用于容纳定位部(42)的第二凹槽,在定位方向(B)上,第一凹槽的槽深大于各第二凹槽的槽深,从而使得在该定位方向(B)上,与除了第一凹槽外的滑动轨道(13)上的其余区域相比,第一凹槽的槽底更远离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
所述定位部(42)为定位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2)具有与刀架(2)的前进方向(C)互成角度的抵触配合方向(D);
刀架(2)具有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该第一限位部(21)朝抵触配合方向(D)延伸,第二限位部(22)位于第一限位部(21)的后侧且朝抵触配合方向(D)延伸;
挡位操控件(4)具有传动部(41),所述定位部(42)位于传动部(41)的后侧且位于第二限位部(22)的前侧;
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位于第一挡位(141)内的位置时,传动部(41)对第一限位部(21)没有干涉,定位部(42)与第二限位部(22)在前进方向(C)上无相互重叠,滑动安全操控件(5)而能带动刀架(2)前后滑动,从而带动刀片(3)进出所述前侧开口(12);
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除了位于第一挡位(141)内的位置外时,传动部(41)和第一限位部(21)在前进方向(C)上至少部分相互重叠,定位部(42)与第二限位部(22)在前进方向(C)上至少部分相互重叠,向前滑动挡位操控件(4)而能使其传动部(41)向前与第一限位部(21)抵触配合,从而带动刀架(2)往前运动,并阻止刀架(2)独自往后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操控件(4)的定位部(42)位于第一挡位(141)内的位置时,定位部(42)与第二限位部(22)在抵触配合方向(D)上相互靠拢而两者之间的间距较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当定位部(42)位于第一挡位(141)内时,所述传动部(41)和第一限位部(21)在前进方向(C)上已部分重叠,此时传动部(41)和第一限位部(21)在刀架(2)的前进方向(C)上两者之间的间距较小;
或/和,定位部(42)和第二限位部(22)在前进方向(C)上至少部分相互重叠时,定位部(42)和第二限位部(22)在刀架(2)的前进方向(C)上相互靠拢而两者之间的间距较小;
或/和,所述刀架(2)的背面具有限位槽(24),该限位槽(24)和壳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限位柱(800)和套装在限位柱(800)外的第三弹簧(9),限位柱(800)的头部与限位槽(24)适配,第三弹簧(9)的一端与限位柱(800)相抵而另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相抵,第三弹簧(9)具有支撑限位柱(800)而使限位柱(800)的头部卡入限位槽(24)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41)和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中的至少一个在两者相抵的位置为第一平面(X);
或/和,所述定位部(42)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2)中的至少一个在两者相抵的位置为第二平面(Y)。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工刀还包括滑动件(6)和第一弹性件(7);
所述滑动件(6)滑动设置在壳体(1)的容纳腔(11)内且用于支撑挡位操控件(4);
所述第一弹性件(7)沿抵触配合方向(D)延伸且用于支撑挡位操控件(4),使得挡位操控件(4)远离刀架(2)而使定位部(42)具有对第二限位部(22)没有干涉的趋势,该第一弹性件(7)的一端与滑动件(6)相抵而另一端与挡位操控件(4)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7)为第一弹簧或第一弹性条,该第一弹簧或第一弹性条的一端与滑动件(6)相抵而另一端与挡位操控件(4) 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6)为滑动块或滑动板。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工刀还包括使刀架(2)往后滑动而具有向后靠近挡位操控件(4)的趋势的第二弹性件(8),该第二弹性件(8)沿刀架(2)的滑动方向(A)延伸,第二弹性件(8)的一端与刀架(2)相连,而另一端与滑动件(6)或壳体(1)的内壁相连;
向后滑动挡位操控件(4),而能使其定位部(42)向后与第二限位部(22)抵触配合,或/和使第一限位部(21)向后与传动部(41)抵触配合,或/和使第二弹性件(8)向后作用于刀架(2),从而带动刀架(2)往后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8)为拉簧或橡皮圈,该拉簧或橡皮圈的一端与刀架(2)相连,而另一端与滑动件(6)或壳体(1)的内壁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具有连通容纳腔(11)且位于侧面上的第一滑槽(15),所述挡位操控件(4)的头部位于第一滑槽(15)内,该第一滑槽(15)用于导向挡位操控件(4)的滑动,所述滑动轨道(13)位于第一滑槽(15)对应的内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具有连通容纳腔(11)且位于顶面上的第二滑槽(16),所述安全操控件(5)的头部位于第二滑槽(16)内,该第二滑槽(16)用于导向安全操控件(5)的滑动,第二滑槽(16)的延伸长度与第一滑槽(15)的延伸长度对应。
CN202021865778.6U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美工刀 Active CN212553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5778.6U CN212553934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美工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5778.6U CN212553934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美工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3934U true CN212553934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21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65778.6U Active CN212553934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美工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39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75819A (zh) 一种美工刀
US6718640B1 (en) Cutting tool
US6148520A (en) Box cutter with autoretracting blade
CA2603573C (en) Releasable blade locking mechanism for utility knife
CN203171652U (zh) 一种安全裁切刀
US6550144B1 (en) Hollow-handle razor knife with blade slide
US4621425A (en) Retractable knife handle
US4320576A (en) Razor knife with self-retracting blade
US6785966B2 (en) Box cutter with autoretracting blade
US9676106B2 (en) Safety cutter with guard-actuated blade deployment
US4899443A (en) Safety knife for cardboard and like materials
US20090277016A1 (en) Utility knife with an auto-retractable blade
EP1232841B1 (en) Cutter cassette and cu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0857685B2 (en) Safety cutter with blade change/storage mechanism
US20060130340A1 (en) Knife
US10093026B2 (en) Safety cutter with blade depth selector/interlock mechanism
US8151676B2 (en) Structures for supporting splitters of cutting tools
WO2013066875A1 (en) Ambidextrous utility knife
CN212553934U (zh) 一种美工刀
GB2348388A (en) Blade sharpener
WO1994004324A1 (en) Hand tool with a retractable blade
CN110228084B (zh) 扳机刀
US11879195B2 (en) Automatic thread trimm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CN212044831U (zh) 一种多用刀
JP2691441B2 (ja) スライダの格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