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三角形连接器装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三角形连接器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指太阳能向电能的转换,即太阳能光伏,它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利用硅等半导体材料所制成的太阳能电板,利用光照产生直流电,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太阳能电池。
在光伏安装时,需要用到支架进行固定在地面,在光伏与支架之间需要用三角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传统的太阳能光伏板都是固定在支架上从一个方向接受太阳光的照射,将太阳光转变为电能,但阳光的照射方向是随着季节变化转动不同角度,使其在不同季节接受光照的时间长短不同,能量转换也不同,造成太阳能光伏板光能转换率低,使用效果差。现有的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架大多为固定式的架体结构,无法根据具体安装地点、环境等不同使用要求进行调节。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光伏组件三角形连接器装置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角度可调整、固定方便的光伏组件三角形连接器装置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组件三角形连接器装置结构,包括限位块、支撑块、底板、侧板和套块,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在限位块的下端,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限位块的内壁上,所述侧板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左右两侧,且两块所述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套块固定连接在侧板的上端,所述套块的内壁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底板中部的上端安装有传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由连接轴、光伏件本体、固定杆、固定块和弹性绳组成,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在套块的内壁上,所述光伏件本体固定连接在连接轴的外表面上,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光伏件本体的背面且靠近连接轴的上端,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中部,所述弹性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光伏件本体的侧面,所述弹性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侧板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由牵引绳、驱动电机、转轴和卷线轮组成,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端,所述转轴安装在驱动电机的正面,所述卷线轮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外表面上,所述牵引绳的下端套接在卷线轮的外表面上,所述牵引绳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上。
优选地,两块所述侧板的下端均伸入限位块的内壁,且所述两块侧板与底板呈三角分布。
优选地,所述弹性绳一共有两根,两根所述弹性绳分别连接在光伏件本体和侧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
优选地,所述卷线轮两侧的宽度大于中部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光伏组件三角形连接器装置结构在使用时,通过牵引绳、转轴、卷线轮和弹性绳等结构的配合使用,驱动电机带动转轴旋转,使卷线轮旋转,这时卷线轮逐渐将牵引绳卷取起来,使得牵引绳的长度逐渐缩短,这时牵引绳的上端带动固定块逐渐下移,使得固定块通过固定杆带动光伏件本体发生转动,从而达到了角度可调整的效果。
2、该光伏组件三角形连接器装置结构在使用时,通过限位块、支撑块、底板和侧板等结构的配合使用,使用者将连接轴套接进套块的内部,随后将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光伏件本体和侧板上,最后将牵引绳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上,从而达到了固定方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组件三角形连接器装置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轴、光伏件本体和固定杆等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驱动电机、转轴和卷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限位块、2支撑块、3底板、4侧板、5套块、6连接轴、7光伏件本体、8固定杆、9固定块、10牵引绳、11驱动电机、12转轴、13卷线轮、14弹性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光伏组件三角形连接器装置结构,包括限位块1、支撑块2、底板3、侧板4和套块5,支撑块2固定连接在限位块1的下端,底板3固定连接在限位块1的内壁上,侧板4固定连接在底板3的左右两侧,且两块侧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两块侧板4的下端均伸入限位块1的内壁,且两块侧板4与底板3呈三角分布,套块5固定连接在侧板4的上端,套块5的内壁安装有转动机构,底板3中部的上端安装有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由连接轴6、光伏件本体7、固定杆8、固定块9和弹性绳14组成,连接轴6转动连接在套块5的内壁上,连接轴6和套块5的设计,方便了光伏件本体7旋转,使得光伏件本体7始终围绕着侧板4的上端旋转,光伏件本体7固定连接在连接轴6的外表面上,固定杆8固定连接在光伏件本体7的背面且靠近连接轴6的上端,固定块9固定连接在固定杆8的中部,弹性绳1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光伏件本体7的侧面,弹性绳1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侧板4的侧面,弹性绳14一共有两根,两根弹性绳14分别连接在光伏件本体7和侧板4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当光伏件本体7的角度发生变化后,弹性绳14将会被拉伸,由于弹性绳14需要恢复原状,始终对光伏件本体7有向下的作用力,保证了光伏件本体7可以恢复原位。
传动机构由牵引绳10、驱动电机11、转轴12和卷线轮13组成,驱动电机11固定连接在底板3的上端,驱动电机11的型号为TSV-78/644,转轴12安装在驱动电机11的正面,卷线轮13固定连接在转轴12的外表面上,卷线轮13两侧的宽度大于中部的宽度,牵引绳10的下端套接在卷线轮13的外表面上,牵引绳10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9上。
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
该光伏组件三角形连接器装置结构在使用时,当需要安装光伏件本体7时,使用者将连接轴套接进套块5的内部,随后将弹性绳1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光伏件本体7和侧板4上,最后将牵引绳10固定连接在固定块9上,当需要根据光照情况调整光伏件本体7的角度时,使用者启动驱动电机11,这时驱动电机11带动正面的转轴12旋转,使得转轴12带动外表面的卷线轮13旋转,这时卷线轮13逐渐将牵引绳10卷取起来,使得牵引绳10的长度逐渐缩短,这时牵引绳10的上端带动固定块9逐渐下移,使得固定块9通过固定杆8带动光伏件本体7发生转动,这时连接轴6在套块5内旋转,同时光伏件本体7的角度发生变化,弹性绳14逐渐被拉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