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3214U - 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43214U
CN212543214U CN202021506488.2U CN202021506488U CN212543214U CN 212543214 U CN212543214 U CN 212543214U CN 202021506488 U CN202021506488 U CN 202021506488U CN 212543214 U CN212543214 U CN 212543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asing
bas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064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玲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CHENG TECHNICAL College (LIAOCHENG ADVANCED ENGINEERING VOCATIONAL SCHOOL)
Original Assignee
郭玲玉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郭玲玉 filed Critical 郭玲玉
Priority to CN2020215064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43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43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432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底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底座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卡块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限位槽、盖板、卡块、壳体、固定机构、开口、调节机构、通口、防护垫、把手、卡槽和握把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不便于对线缆进行快速定位,会耗费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影响使用者对线缆的安装,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该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具备便于对线缆进行快速定位的优点,值得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电气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
在电气工程的建造过程中,经常对线缆进行放线,需要使用到定位装置,用于对多个需要安装的线缆进行定位,如果线缆安装错位,会给安装工作带来不便,给施工人员造成不便,严重的会导致线缆损坏,造成损失,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不便于对线缆进行快速定位,会耗费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影响使用者对线缆的安装,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具备便于对线缆进行快速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不便于对线缆进行快速定位,会耗费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影响使用者对线缆的安装,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底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底座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卡块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开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调节机构,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调节机构配合使用的通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套设有连接套和弹簧,所述连接套的顶部穿过开口并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连接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卡块配合使用的卡套,所述连接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与调节机构配合使用的活动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表面套设有与活动轮配合使用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顶部穿过通口并延伸至壳体的内腔,所述调节板的底部穿过通口并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调节板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远离调节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顶部与壳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开设于底座的顶部,所述限位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底座左侧的顶部与盖板的连接处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分别与连接套和弹簧的内壁接触,所述卡块靠近卡套内壁的一侧与卡套的内壁接触,所述卡套的顶部呈斜面,所述固定架的内壁与活动轮的连接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前侧和后侧均与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的表面与调节板的连接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板右侧的顶部开设有与活动轮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活动轮靠近卡槽内壁的一侧与卡槽的内壁接触,所述调节板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握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限位槽、盖板、卡块、壳体、固定机构、开口、调节机构、通口、防护垫、把手、卡槽和握把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不便于对线缆进行快速定位,会耗费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影响使用者对线缆的安装,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该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具备便于对线缆进行快速定位的优点,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可以对卡块的位置进行固定,方便使用者对盖板的位置进行固定,增加盖板的固定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方便使用者对卡套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使用者将盖板打开,减少使用者在操作时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槽,可以起到定位作用,避免线缆发生错位,通过设置防护垫,可以对线缆起到防护作用,避免线缆造成磨损,通过设置合页,方便盖板转动,通过设置把手,方便使用者转动盖板,通过设置盖板,可以起到防护作用,增加限位槽对线缆的定位效果。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杆,可以起到固定作用,通过设置连接套,可以起到连接作用,增加卡套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弹簧,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增加卡套对卡块的固定效果,通过设置卡块,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通过设置卡套,可以对卡块的位置起到固定作用,通过设置固定架,可以起到连接作用,通过设置活动轮,方便调节板对连接套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转轴,方便活动轮转动。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杆,可以起到固定作用,通过设置通口,方便调节板移动,通过设置调节板,方便对连接套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轴承,方便调节板转动,通过设置卡槽,可以对活动轮起到限位作用,增加活动轮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握把,方便使用者对调节板的位置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局部结构的正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连接套、固定架和活动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限位槽;3、盖板;4、卡块;5、壳体;6、固定机构;601、固定杆;602、连接套;603、弹簧;604、卡套;605、固定架;606、活动轮;7、开口;8、调节机构;801、定位杆;802、调节板;803、拉簧;804、固定环;9、通口;10、防护垫;11、把手;1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底座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3,盖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4,底座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5,壳体5的顶部设置有与卡块4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6,壳体5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机构6配合使用的开口7,壳体5的底部设置有与固定机构6配合使用的调节机构8,壳体5的底部开设有与调节机构8配合使用的通口9。
参考图2,固定机构6包括固定杆601,固定杆601的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套设有连接套602和弹簧603,连接套602的顶部穿过开口7并延伸至壳体5的外侧,连接套6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卡块4配合使用的卡套604,连接套6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605,固定架60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与调节机构8配合使用的活动轮606。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机构6,可以对卡块4的位置进行固定,方便使用者对盖板3的位置进行固定,增加盖板3的固定效果。
参考图2,调节机构8包括定位杆801,定位杆801的表面套设有与活动轮606配合使用的调节板802,调节板802的顶部穿过通口9并延伸至壳体5的内腔,调节板802的底部穿过通口9并延伸至壳体5的外侧,调节板802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簧803,拉簧803远离调节板8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804,固定环804的顶部与壳体5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调节机构8,方便使用者对卡套604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使用者将盖板3打开,减少使用者在操作时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参考图1和图2,限位槽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开设于底座1的顶部,限位槽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0,防护垫10为橡胶材料制成,底座1左侧的顶部与盖板3的连接处通过合页活动连接,盖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1。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槽2,可以起到定位作用,避免线缆发生错位,通过设置防护垫10,可以对线缆起到防护作用,避免线缆造成磨损,通过设置合页,方便盖板3转动,通过设置把手11,方便使用者转动盖板3,通过设置盖板3,可以起到防护作用,增加限位槽2对线缆的定位效果。
参考图2和图3,固定杆601的两侧均与壳体5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杆601的表面分别与连接套602和弹簧603的内壁接触,卡块4靠近卡套604内壁的一侧与卡套604的内壁接触,卡套604的顶部呈斜面,固定架605的内壁与活动轮606的连接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杆601,可以起到固定作用,通过设置连接套602,可以起到连接作用,增加卡套604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弹簧603,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增加卡套604对卡块4的固定效果,通过设置卡块4,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通过设置卡套604,可以对卡块4的位置起到固定作用,通过设置固定架605,可以起到连接作用,通过设置活动轮606,方便调节板802对连接套602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转轴,方便活动轮606转动。
参考图1和图2,定位杆801的前侧和后侧均与通口9的内壁固定连接,定位杆801的表面与调节板802的连接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调节板802右侧的顶部开设有与活动轮606配合使用的卡槽12,活动轮606靠近卡槽12内壁的一侧与卡槽12的内壁接触,调节板802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握把13。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杆801,可以起到固定作用,通过设置通口9,方便调节板802移动,通过设置调节板802,方便对连接套602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轴承,方便调节板802转动,通过设置卡槽12,可以对活动轮606起到限位作用,增加活动轮606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握把13,方便使用者对调节板802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使用者将需要定位的线缆放入限位槽2的内腔,然后通过把手11转动盖板3,盖板3带动卡块4对卡套604进行挤压,卡套604受到挤压后向右移动,卡套604带动连接套602在固定杆601的表面滑动并对弹簧603进行挤压,连接套602通过固定架605带动活动轮606向右移动,当盖板3与底座1的顶部贴合后,卡套604与卡块4的位置重合,弹簧603压缩释放的力带动连接套602在固定杆601的表面向左移动,连接套602带动卡套604向左移动并对卡块4的位置进行固定,连接套602通过固定架605带动活动轮606向左移动并与卡槽12接触,完成对线缆的定位,当需要将盖板3打开时,通过握把13向左拉动调节板802,调节板802在定位杆801的表面转动并拉动拉簧803,调节板802在卡槽12的作用下推动活动轮606,活动轮606通过固定架605带动连接套602在固定杆601的表面向右移动并对弹簧603进行挤压,连接套602带动卡套604从卡块4的表面移出,使用者通过把手11反向转动盖板3,盖板3从底座1的顶部掀开后,使用者松开握把13,弹簧603压缩后释放的力带动连接套602在固定杆601的表面向左移动,连接套602带动卡套604向左移动并对卡块4的位置进行固定,连接套602通过固定架605带动活动轮606向左移动,拉簧803拉伸后产生的拉力带动调节板802在定位杆801的表面反向转动,拉簧803带动调节板802进行复位,使用者将限位槽2内腔的线缆取出,完成使用。
综上所述:该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通过设置底座1、限位槽2、盖板3、卡块4、壳体5、固定机构6、开口7、调节机构8、通口9、防护垫10、把手11、卡槽12和握把13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不便于对线缆进行快速定位,会耗费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影响使用者对线缆的安装,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该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具备便于对线缆进行快速定位的优点,值得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所述底座(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4),所述底座(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5),所述壳体(5)的顶部设置有与卡块(4)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6),所述壳体(5)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机构(6)配合使用的开口(7),所述壳体(5)的底部设置有与固定机构(6)配合使用的调节机构(8),所述壳体(5)的底部开设有与调节机构(8)配合使用的通口(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固定杆(601),所述固定杆(601)的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套设有连接套(602)和弹簧(603),所述连接套(602)的顶部穿过开口(7)并延伸至壳体(5)的外侧,所述连接套(6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卡块(4)配合使用的卡套(604),所述连接套(6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605),所述固定架(60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与调节机构(8)配合使用的活动轮(60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8)包括定位杆(801),所述定位杆(801)的表面套设有与活动轮(606)配合使用的调节板(802),所述调节板(802)的顶部穿过通口(9)并延伸至壳体(5)的内腔,所述调节板(802)的底部穿过通口(9)并延伸至壳体(5)的外侧,所述调节板(802)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簧(803),所述拉簧(803)远离调节板(8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804),所述固定环(804)的顶部与壳体(5)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开设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限位槽(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0),所述防护垫(10)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底座(1)左侧的顶部与盖板(3)的连接处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盖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01)的两侧均与壳体(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601)的表面分别与连接套(602)和弹簧(603)的内壁接触,所述卡块(4)靠近卡套(604)内壁的一侧与卡套(604)的内壁接触,所述卡套(604)的顶部呈斜面,所述固定架(605)的内壁与活动轮(606)的连接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801)的前侧和后侧均与通口(9)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801)的表面与调节板(802)的连接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板(802)右侧的顶部开设有与活动轮(606)配合使用的卡槽(12),所述活动轮(606)靠近卡槽(12)内壁的一侧与卡槽(12)的内壁接触,所述调节板(802)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握把(13)。
CN202021506488.2U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 Active CN212543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6488.2U CN212543214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6488.2U CN212543214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43214U true CN212543214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18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06488.2U Active CN212543214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432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43214U (zh) 一种电气工程放线定位装置
CN211266272U (zh) 一种电缆铺改装置
CN214478794U (zh) 一种电气设备保护装置
CN211071608U (zh) 一种橡套软电缆切割装置
CN213545186U (zh) 一种计算机用理线装置
CN214798752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
CN213367877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人机交流设备
CN213600949U (zh) 一种室内型壁挂式配电网光电综合配线箱
CN212683320U (zh) 一种应用于制动蹄加工的钻孔装置
CN216598288U (zh) 一种具有收线功能的电源适配器
CN214670626U (zh) 一种可控制计算机使用的计算机外设装置
CN221039275U (zh) 一种电力网络谐波检测装置
CN213201043U (zh) 一种用于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的加热装置
CN216637331U (zh) 一种用于放置门外盖板的工位器具
CN219485847U (zh) 一种铝型材保护膜的裁剪定位机构
CN214559935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铝板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15735355U (zh) 一种带稳压调节装置的电源适配器
CN212722999U (zh) 一种可调式电力检测用检测台
CN213700083U (zh) 一种三辊研磨机的研磨辊拆装结构
CN212917350U (zh) 一种化妆刷金属口管固定加工装置
CN219854533U (zh) 一种固定线缆机构及电气检修用工具箱装置
CN211826299U (zh) 一种手持式氧化锌避雷器测试装置
CN210589172U (zh) 一种维修电机辅助装置
CN213969524U (zh) 一种防护型激光打标机夹持设备的微调机构
CN219543035U (zh) 一种防火门加工用压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4

Address after: No.199, Guangyue South Road, Liaoche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252000

Patentee after: LIAOCHENG TECHNICAL College (LIAOCHENG ADVANCED ENGINEERING VOCATIONAL SCHOOL)

Address before: 274000 No.20, Guotun village, Guoxi administrative village, yuncheng county,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o Lingy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