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2815U - 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42815U
CN212542815U CN202021812799.1U CN202021812799U CN212542815U CN 212542815 U CN212542815 U CN 212542815U CN 202021812799 U CN202021812799 U CN 202021812799U CN 212542815 U CN212542815 U CN 212542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sealing
sealed
contact
coaxi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27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Priority to CN2020218127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42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42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42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包括密封舱和穿舱转接插座,穿舱转接插座密封穿插在密封舱上,穿舱转接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内密封安装有接触件a、接触件b和同轴连接器,且接触件a、接触件b和同轴连接器间隔设置,且接触件a、接触件b和同轴连接器之间的间隙通过玻璃密封界面密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将多种功能接触件通过玻璃烧结工艺组合在一起,实现一个连接器多种信号同时传输的功效;同时50mm穿舱长度适用于水下舱壁厚度8‑50mm的密封设备,可以匹配安全系数较高的密封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长穿舱式水下密封转接器,特别是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水密连接器不断运用于海军领域,其中水下监测设备,鱼雷,攻击艇等越来越多的使用复合功能(低频信号与射频信号集成、低频信号与光信号集成、低频信号与网络信号的集成等)连接器。主艇与副艇之间要保持电源及信号联通,采用水密电缆通过穿舱转接插座实现。常规水下穿墙密封插座主要是单一信号功能的玻璃烧结形式,功能比较局限。穿墙厚度受连接器外形尺寸限制,一般会在20mm以下。由于受到水下压力影响,水下密封设备的壁厚将会限制设备的工作深度,也会影响设备的安全系数。针对一些需求多种信号传输功能及穿舱厚度较大的连接器,一般的连接器在结构及工艺上都有较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包括密封舱和穿舱转接插座,穿舱转接插座密封穿插在密封舱上,穿舱转接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内密封安装有接触件a、接触件b和同轴连接器,且接触件a、接触件b和同轴连接器间隔设置,且接触件a、接触件b和同轴连接器之间的间隙通过玻璃密封界面密封。
优选的,插座壳体上径向向外设置有法兰,法兰通过锁紧螺钉与密封舱的外侧壁贴合。
优选的,法兰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与密封舱的外侧壁紧贴。
优选的,密封舱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与法兰紧贴。
优选的,玻璃密封界面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均安装有密封垫,且密封垫分别与接触件a、接触件b和同轴连接器的外侧壁紧贴。
优选的,同轴连接器包括外壳,外壳内间隔安装有若干接触件c,且接触件c之间的间隙也通过玻璃密封界面密封,玻璃密封界面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均安装有密封垫,且密封垫与接触件c的外侧壁紧贴。
优选的,同轴连接器为四同轴连接器,在同轴连接器内安装有四个接触件c。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能将多种功能接触件通过玻璃烧结工艺组合在一起,实现一个连接器多种信号同时传输的功效;同时50mm穿舱长度适用于水下舱壁厚度8-50mm的密封设备,可以匹配安全系数较高的密封设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穿舱转接插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 为穿舱转接插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 为同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舱,2-穿舱转接插座,3-O型密封圈,4-锁紧螺钉,21-插座壳体,22-法兰,23-密封槽,24-同轴连接器,25-密封垫,26-玻璃密封界面,27-接触件a,28-接触件b,241-外壳,242-接触件c。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包括密封舱1和穿舱转接插座2,穿舱转接插座2密封穿插在密封舱1上,如图2和图3所示,穿舱转接插座2包括插座壳体21,插座壳体21内密封安装有接触件a27、接触件b28和同轴连接器24,且接触件a27、接触件b28和同轴连接器24间隔设置,且接触件a27、接触件b28和同轴连接器24之间的间隙通过玻璃密封界面26密封,通过玻璃密封界面26,使得穿舱转接插座2内部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插座壳体21上径向向外设置有法兰22,法兰22通过锁紧螺钉4与密封舱1的外侧壁贴合,进一步的,在密封舱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螺钉孔,若干螺钉孔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而法兰22上则开设有与螺钉孔对应的通孔,安装时,将螺钉穿过通孔,并与螺钉孔拧紧,就可实现法兰22与密封舱1连接,在实施例中,密封舱1上开设有与插座壳体21配合的通孔,插座壳体21安装好后,插座壳体21的前端则位于通孔内,进一步的,插座壳体21的前端面与法兰22之间的间距大于密封舱1的壁厚,具体的,插座壳体21的前端面与法兰22之间的间距为51.5mm,从而能够适用于最大壁厚为50mm的密封舱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法兰2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23,密封槽23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3,O型密封圈3与密封舱1的外侧壁紧贴,通过O型密封圈3,从而实现插座壳体21与密封舱1外侧壁的密封。
在另一实施例中国,密封舱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23,密封槽23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3,O型密封圈3与法兰22紧贴,同样通过O型密封圈3,从而实现插座壳体21与密封舱1外侧壁的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玻璃密封界面26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均安装有密封垫25,且密封垫25分别与接触件a27、接触件b28和同轴连接器24的外侧壁紧贴,通过密封垫25,进一步的加强了穿舱转接插座2内部的密封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同轴连接器24包括外壳241,外壳241内间隔安装有若干接触件c242,且接触件c242之间的间隙也通过玻璃密封界面26密封,玻璃密封界面26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均安装有密封垫25,且密封垫25与接触件c242的外侧壁紧贴,进一步的,同轴连接器24为四同轴连接器24,在同轴连接器24内安装有四个接触件c242,同样的,玻璃密封界面26使得同轴连接器24内部密封,而密封垫25则增加同轴连接器24内部的密封性能。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舱和穿舱转接插座,所述穿舱转接插座密封穿插在所述密封舱上,所述穿舱转接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内密封安装有接触件a、接触件b和同轴连接器,且所述接触件a、所述接触件b和所述同轴连接器间隔设置,且所述接触件a、所述接触件b和所述同轴连接器之间的间隙通过玻璃密封界面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上径向向外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通过锁紧螺钉与所述密封舱的外侧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与所述密封舱的外侧壁紧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与所述法兰紧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密封界面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均安装有密封垫,且所述密封垫分别与所述接触件a、所述接触件b和所述同轴连接器的外侧壁紧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连接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间隔安装有若干接触件c,且所述接触件c之间的间隙也通过玻璃密封界面密封,所述玻璃密封界面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均安装有密封垫,且所述密封垫与所述接触件c的外侧壁紧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连接器为四同轴连接器,在同轴连接器内安装有四个接触件c。
CN202021812799.1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 Active CN212542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2799.1U CN212542815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2799.1U CN212542815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42815U true CN212542815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9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2799.1U Active CN212542815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428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8333A (zh) * 2023-11-15 2024-02-20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电缆集成穿舱密封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7578333B (zh) * 2023-11-15 2024-06-04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电缆集成穿舱密封装置及安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8333A (zh) * 2023-11-15 2024-02-20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电缆集成穿舱密封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7578333B (zh) * 2023-11-15 2024-06-04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电缆集成穿舱密封装置及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142907A (zh) 自我絕緣之高頻寬連接器
CN212542815U (zh) 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
CN208399762U (zh) 一种海底光电复合缆深海终端分离装置
CN110865439A (zh) 一种分瓣式水密光连接器
CN216672020U (zh) 连接器密封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3072037U (zh) 一种潜艇用水密耐压升降桅杆接线盒
CN211180291U (zh) 一种分瓣式水密光连接器
CN210379648U (zh) 一种多芯承压电连接器
CN217720075U (zh) 穿液舱的连接器
CN215646017U (zh) 一种线缆穿墙的密封结构
CN215343180U (zh) 一种快速推入式密封电连接器
CN213366811U (zh) 四芯连接器
CN216437294U (zh) 摄像机
CN216671983U (zh) 连接器壳体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6491358U (zh) 一种埋入式电子器件水下拆装的水密封结构
CN218788526U (zh) 一种抗压式电连接器
CN217923885U (zh) 一种智能数字管网压力保护装置
CN219067355U (zh) 一种岸上插拔水密连接器
CN211880781U (zh) 一种用于光端机的防水机壳及光端机
CN117578333B (zh) 一种电缆集成穿舱密封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14506460U (zh) 一种新型设备接线盒装置
CN217215278U (zh) 防水型fakra口连接器
CN210900037U (zh) 一种新型水下密封舱体结构
CN218123050U (zh) 一种充电器线材防水结构
CN216994805U (zh) 一种潜水员水下状态监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18, Sanjiang Avenu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18, Sanjiang Avenu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