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0812U - 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40812U
CN212540812U CN202021699260.XU CN202021699260U CN212540812U CN 212540812 U CN212540812 U CN 212540812U CN 202021699260 U CN202021699260 U CN 202021699260U CN 212540812 U CN212540812 U CN 212540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ross
main body
electric unit
density polyeth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992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丽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Gaot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Gaot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Gaot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Gaot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992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40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40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40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具有四个长方形的引入光缆主体,所述引入光缆主体由至少一根光通信部件,两根加强件和保护层构成,光通信部件对应的两个长边还形成两个开剥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引入光缆主体的保护层上位于其中一侧长边还连接有一个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由一个主支撑件和两个辅支撑件构成,两个辅支撑件分别俩连接开剥槽两侧的保护层,并形成一个容腔,四个主支撑件汇聚在一起,相邻两个主支撑件夹角处形成一个开口的卡槽,所述光通信部件为光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敷设方式多样、可搭载电单元和电信号线、防止布线杂乱、散热性能好、节省材料等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5G建设和光纤到户的大范围推广,光缆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技术中,引入光缆多采用蝶形光缆,由于蝶形光缆外径小,无法在内部放置电单元或电信号线;在布线时,多根引入光缆容易缠绕,影响光纤传输;自承式敷设时需要吊线才能敷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具有四个长方形的引入光缆主体,所述引入光缆主体由至少一根光通信部件,沿光缆主体长边放向位于光通信部件两侧的两根加强件,挤塑于光通信部件和加强件外的保护层构成,光通信部件对应的两个长边还形成两个开剥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引入光缆主体的保护层上位于其中一侧长边还连接有一个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由一个主支撑件和两个辅支撑件构成,两个辅支撑件分别俩连接开剥槽两侧的保护层,并形成一个容腔,四个主支撑件汇聚在一起,相邻两个主支撑件夹角处还形成一个开口的卡槽,开口宽度小于卡槽直径的1/2,所述光通信部件为光纤,所述光缆主体长边宽度大于两个辅支撑件的距离。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具有多种敷设方式,在敷设时,除了管道敷设外可以采用自承式敷设,无需吊线,采用夹具夹持其中一个引入光缆主体,夹具夹头扣住两个卡槽或者引入光缆主体的两侧边,既可完成自承式敷设,简单方便;也可以将安装绳穿过容腔,完成自承式敷设,为了增加敷设的牢固程度,可以采用多根安装绳穿过不同的容腔的方式。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内设有电单元,所述电单元由电单元主体和挤塑于电单元主体外的电单元护层构成。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单元主体材料为铜或铝。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单元护层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或聚氯乙烯。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可以在传输光信号的基础上,也可传输电能,实现光电同传,电单元可以从卡槽内嵌入,可随时替换电单元,也可后期添加电单元,方便施工和维护;电单元远离光通信部件,使电单元工作时发出的热量不会影响光通信部件的信号传输。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腔内设有电信号线,所述电信号线由电信号线主体和挤塑于电信号线主体外的电信号线护层构成。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信号线主体为铜或铝。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信号线护层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或聚氯乙烯。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增加了电信号的传输,使光缆既可传输光信号,又可传输电能,又可传输电信号,扩展了光缆的使用场合,非常适用于G基站之间的连接。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卡槽上沿轴线设有多个通孔。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通孔可以用于固定光缆,采用铁丝穿过通孔,将光缆缠绕固定在安装绳上,使光缆敷设更加牢固;且当卡槽内放置电单元时,通孔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延长支撑部件的老化时间,延长使用寿命;通孔还可以节省光缆的材料节省光缆的成本,提升光缆的价格竞争优势。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缆主体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或聚氯乙烯。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型号为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或A1c型。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材料为磷化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或挤塑芳纶束。
本实用新型中,一根光缆可以分成四根引入光缆,可以一次安装接入四户用户,节省楼道布线的时间;也避免四根光缆同时布线时,容易相互缠绕而增大内部光纤的衰减,影响传输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敷设方式多样、可搭载电单元和电信号线、防止布线杂乱、散热性能好、节省材料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入光缆主体、11.保护层、12.开剥槽、13.加强件、14.光通信部件、2.支撑部件、21.主支撑件、22.辅支撑件、23.容腔、3.卡槽、31.通孔、4.电单元、41.电单元主体、42.电单元护层、5.电信号线、51.电信号线主体、52.电信号线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见图1,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具有四个长方形的引入光缆主体1,所述引入光缆主体1由至少一根光通信部件14,沿光缆主体1长边放向位于光通信部件14两侧的两根加强件13,挤塑于光通信部件14和加强件13外的保护层11构成,光通信部件14对应的两个长边还形成两个开剥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引入光缆主体1的保护层11上位于其中一侧长边还连接有一个支撑部件2,所述支撑部件2由一个主支撑件21和两个辅支撑件22构成,两个辅支撑件22分别俩连接开剥槽12两侧的保护层11,并形成一个容腔23,四个主支撑件21汇聚在一起,相邻两个主支撑件21夹角处还形成一个开口的卡槽3,开口宽度小于卡槽3直径的1/2,所述光通信部件14为光纤,所述光缆主体1长边宽度大于两个辅支撑件22的距离。
本实施例的光缆具有多种敷设方式,在敷设时,除了管道敷设外可以采用自承式敷设,无需吊线,采用夹具夹持其中一个引入光缆主体1,夹具夹头扣住两个卡槽3或者引入光缆主体1的两侧边,既可完成自承式敷设,简单方便;也可以将安装绳穿过容腔23,完成自承式敷设,为了增加敷设的牢固程度,可以采用多根安装绳穿过不同的容腔23的方式。
实施例2
请见图2,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具有四个长方形的引入光缆主体1,所述引入光缆主体1由至少一根光通信部件14,沿光缆主体1长边放向位于光通信部件14两侧的两根加强件13,挤塑于光通信部件14和加强件13外的保护层11构成,光通信部件14对应的两个长边还形成两个开剥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引入光缆主体1的保护层11上位于其中一侧长边还连接有一个支撑部件2,所述支撑部件2由一个主支撑件21和两个辅支撑件22构成,两个辅支撑件22分别俩连接开剥槽12两侧的保护层11,并形成一个容腔23,四个主支撑件21汇聚在一起,相邻两个主支撑件21夹角处还形成一个开口的卡槽3,开口宽度小于卡槽3直径的1/2,所述卡槽3内设有电单元4,所述电单元4由电单元主体41和挤塑于电单元主体41外的电单元护层42构成,所述光通信部件14为光纤,所述光缆主体1长边宽度大于两个辅支撑件22的距离。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单元主体41材料为铜或铝。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单元护层42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或聚氯乙烯。
本实施例,可以在传输光信号的基础上,也可传输电能,实现光电同传,电单元4可以从卡槽3内嵌入,可随时替换电单元4,也可后期添加电单元4,方便施工和维护;电单元4远离光通信部件14,使电单元4工作时发出的热量不会影响光通信部件14的信号传输。
实施例3
请见图3,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具有四个长方形的引入光缆主体1,所述引入光缆主体1由至少一根光通信部件14,沿光缆主体1长边放向位于光通信部件14两侧的两根加强件13,挤塑于光通信部件14和加强件13外的保护层11构成,光通信部件14对应的两个长边还形成两个开剥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引入光缆主体1的保护层11上位于其中一侧长边还连接有一个支撑部件2,所述支撑部件2由一个主支撑件21和两个辅支撑件22构成,两个辅支撑件22分别俩连接开剥槽12两侧的保护层11,并形成一个容腔23,容腔23内设有电信号线5,所述电信号线5由电信号线主体51和挤塑于电信号线主体51外的电信号线护层52构成,四个主支撑件21汇聚在一起,相邻两个主支撑件21夹角处还形成一个开口的卡槽3,开口宽度小于卡槽3直径的1/2,所述卡槽3内设有电单元4,所述电单元4由电单元主体41和挤塑于电单元主体41外的电单元护层42构成,所述光通信部件14为光纤,所述光缆主体1长边宽度大于两个辅支撑件22的距离。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单元主体41材料为铜或铝。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单元护层42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或聚氯乙烯。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信号线主体51为铜或铝。
上述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信号线护层52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或聚氯乙烯。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增加了电信号的传输,使光缆既可传输光信号,又可传输电能,又可传输电信号,扩展了光缆的使用场合,非常适用于5G基站之间的连接。
实施例4
请见图4,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具有四个长方形的引入光缆主体1,所述引入光缆主体1由至少一根光通信部件14,沿光缆主体1长边放向位于光通信部件14两侧的两根加强件13,挤塑于光通信部件14和加强件13外的保护层11构成,光通信部件14对应的两个长边还形成两个开剥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引入光缆主体1的保护层11上位于其中一侧长边还连接有一个支撑部件2,所述支撑部件2由一个主支撑件21和两个辅支撑件22构成,两个辅支撑件22分别俩连接开剥槽12两侧的保护层11,并形成一个容腔23,四个主支撑件21汇聚在一起,相邻两个主支撑件21夹角处还形成一个开口的卡槽3,相邻两个卡槽3上沿轴线设有多个通孔31,开口宽度小于卡槽3直径的1/2,所述光通信部件14为光纤,所述光缆主体1长边宽度大于两个辅支撑件22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通孔31可以用于固定光缆,采用铁丝穿过通孔31,将光缆缠绕固定在安装绳上,使光缆敷设更加牢固;且当卡槽3内放置电单元4时,通孔31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延长支撑部件2的老化时间,延长使用寿命;通孔31还可以节省光缆的材料节省光缆的成本,提升光缆的价格竞争优势。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缆主体1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或聚氯乙烯。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型号为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或A1c型。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3材料为磷化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或挤塑芳纶束。
本实用新型中,一根光缆可以分成四根引入光缆,可以一次安装接入四户用户,节省楼道布线的时间;也避免四根光缆同时布线时,容易相互缠绕而增大内部光纤的衰减,影响传输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蝶形引入光缆无法在内部放置电单元或电信号线、布线易乱,自承式敷设需要吊线的问题。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具有四个长方形的引入光缆主体(1),所述引入光缆主体(1)由至少一根光通信部件(14),沿光缆主体(1)长边放向位于光通信部件(14)两侧的两根加强件(13),挤塑于光通信部件(14)和加强件(13)外的保护层(11)构成,光通信部件(14)对应的两个长边还形成两个开剥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引入光缆主体(1)的保护层(11)上位于其中一侧长边还连接有一个支撑部件(2),所述支撑部件(2)由一个主支撑件(21)和两个辅支撑件(22)构成,两个辅支撑件(22)分别俩连接开剥槽(12)两侧的保护层(11),并形成一个容腔(23),四个主支撑件(21)汇聚在一起,相邻两个主支撑件(21)夹角处还形成一个开口的卡槽(3),开口宽度小于卡槽(3)直径的1/2,所述卡槽(3)内设有电单元(4),所述电单元(4)由电单元主体(41)和挤塑于电单元主体(41)外的电单元护层(42)构成,所述光通信部件(14)为光纤,所述光缆主体(1)长边宽度大于两个辅支撑件(22)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卡槽(3)上沿轴线设有多个通孔(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缆主体(1)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或聚氯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型号为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或A1c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内设有电单元(4),所述电单元(4)由电单元主体(41)和挤塑于电单元主体(41)外的电单元护层(42)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单元主体(41)材料为铜或铝。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单元护层(42)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或聚氯乙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腔(23)内设有信号线(5),所述信号线(5)由信号线主体(51)和挤塑于信号线主体(51)外的信号线护层(52)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线主体(51)为铜或铝。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线护层(52)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或聚氯乙烯。
CN202021699260.XU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 Active CN212540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9260.XU CN212540812U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9260.XU CN212540812U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40812U true CN212540812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7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99260.XU Active CN212540812U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408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84340A (zh) * 2024-02-24 2024-03-29 常熟迅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矩形光纤带光缆和矩形蝶形引入光缆
CN117831849A (zh) * 2024-03-05 2024-04-05 苏州知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十字单元的铝合金电缆或光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84340A (zh) * 2024-02-24 2024-03-29 常熟迅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矩形光纤带光缆和矩形蝶形引入光缆
CN117784340B (zh) * 2024-02-24 2024-04-30 常熟迅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矩形光纤带光缆和矩形蝶形引入光缆
CN117831849A (zh) * 2024-03-05 2024-04-05 苏州知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十字单元的铝合金电缆或光缆
CN117831849B (zh) * 2024-03-05 2024-04-30 苏州知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十字单元的铝合金电缆或光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40812U (zh) 一种5g用十字形引入光缆
CN210005762U (zh) 一种嵌入式光缆
CN210109435U (zh) 一种层绞式结构的光缆
CN110853817A (zh) 一种用于5g网络的新型结构的光电复合缆
CN210052579U (zh) 一种室内复合光缆
CN211604792U (zh) 一种吊挂式电缆及光缆
CN111667950A (zh) 一种分层分布的光电缆及高密度光缆
CN212515159U (zh) 一种电力通信用高纤芯密度光缆
CN212321940U (zh) 一种卷绕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
CN212515160U (zh) 一种通信光缆
CN210166545U (zh) 一种松套管及采用该松套管的光缆或电缆
CN111856675A (zh) 一种卷绕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
CN201247652Y (zh) 一种8字形自承式光电混合缆
CN116110646A (zh) 一种用于电力快速检修的电力电缆
CN216561135U (zh) 一种加强型防鼠光缆
CN209895795U (zh) 一种复合光缆
CN103971840A (zh)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光电复合缆
CN213042711U (zh) 填充型多芯同轴电缆
CN112731609A (zh) 一种室外用大跨距光缆
CN111863322A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光电混合缆
CN209843363U (zh) 一种双芯混合缆
CN201667258U (zh) 一种集束复合光缆
CN211603645U (zh) 一种易于成型的高密度光缆及电缆
CN213934331U (zh) 一种室外用大跨距光缆
CN212782852U (zh) 一种自承式光电复合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