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8299U - 一种沐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沐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8299U
CN212538299U CN202020988968.0U CN202020988968U CN212538299U CN 212538299 U CN212538299 U CN 212538299U CN 202020988968 U CN202020988968 U CN 202020988968U CN 212538299 U CN212538299 U CN 212538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roove
water inlet
water outlet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889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应麟
梁创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lt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elt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elt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elt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889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8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8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8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沐浴系统。该方案包括热水产生器、沐浴装置以及热能回收装置,沐浴装置包括混水阀、沐浴喷头、过滤装置,混水阀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以及混水出口,过滤装置包括滤砂器以及二级过滤组件;沐浴装置还包括净水器底板,二级过滤组件包括弹性夹座以及过滤器本体,过滤器本体包括罐体,弹性夹座固定于净水器底板且具有朝上的开口,弹性夹座与罐体的罐身配合并夹持罐体。通过设置滤砂器与二级过滤组件,对沐浴用水进行净化,提高沐浴用水的洁净度,保障沐浴系统的可靠运行,并有利于提高沐浴体验;通过设置弹性夹座与罐体配合,设置水管连接头与罐体的连接端部插接配合,二级过滤组件的拆装方便,便于生产以及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沐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沐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沐浴系统。
背景技术
为响应环保要求,对沐浴废水中的余热回收是沐浴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目前,针对于沐浴废水余热回收,例如,公告号为CN 208333214 U的中国实用新型以及公告号为CN 206576803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两者均主要通过设置在沐浴者脚下的废热水收集器将洗浴废水进行回收,将收集的沐浴废水与冷水进行换热后,将冷水加热成温度相对较高的温水,再将温水导进热水器中,提高了热水器的进水的温度,从而减少了需要加热至目标温度需要消耗的热能,充分利用沐浴废水的余热,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但是,以上两种方案仅解决了如何将沐浴废水的余热进行回水利用的问题,而针对于水质不良的地区,沐浴用水中常含杂质,若不对水质进行清理,将影响沐浴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沐浴体验,此外,因沐浴系统的使用周期一般为一天一次以上,使用的频率较高,因此沐浴系统还需便于维护。
针对于以上需求,需要提出一种稳定运行且方便维护的沐浴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沐浴系统,其通过过滤装置对沐浴水进行过滤,该沐浴系统具有运行稳定且方便维护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沐浴系统,包括热水产生器、沐浴装置以及热能回收装置,所述沐浴装置包括混水阀、沐浴喷头,所述混水阀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以及混水出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热水产生器连接,所述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出水端,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进水端连接外部的冷水管,所述沐浴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砂器以及二级过滤组件;所述滤砂器设置在所述冷水管的进水端上,所述二级过滤组件的进水端与所述混水出口连接,所述二级过滤组件的出水端与所述沐浴喷头连接;
所述沐浴装置还包括净水器底板,所述二级过滤组件包括弹性夹座以及过滤器本体,所述过滤器本体包括容纳过滤滤料的罐体,所述罐体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端部,每一所述连接端部各插接一水管连接头,其中一所述水管连接头与所述混水出口连接,另一所述水管连接头与所述沐浴喷头连接,所述弹性夹座固定于所述净水器底板且具有朝上的开口,所述弹性夹座与所述罐体的罐身配合并夹持所述罐体。
通过这样设置,热水产生器对水进行加热后向混水阀提供热水,热能回收装置对沐浴废水进行回收,并将收集的沐浴废水通过热量交换对冷水进行预热,过滤装置的滤砂器可除去冷水进入管中的颗粒杂质,再通过二级过滤组件对由沐浴喷头喷出的沐浴用水进行二次过滤,进一步对沐浴用于进行洁净处理,保障沐浴系统可靠运行,为使用者提供清洁的沐浴用水,增强沐浴舒适度的体验,二级过滤组件包括罐体以及弹性夹座,通过弹性夹座对罐体进行夹持,并通过水管连接头与罐体两端的连接端部插接连接,从而便于对罐体进行拆装,更换方便,有利于组装以及后期的维护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水管连接头设置插接槽,所述连接端部凸设有与所述插接槽配合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外壁周向设置有若干限位凸起,所述水管连接头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接槽连通的限位通槽,所述限位通槽内插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侧面抵接的限位块。
通过这样设置,插接部与插接槽插接配合,再通过限位块穿过限位通槽与限位凸起的侧面抵接,从而限制插接部从插接槽中脱离,连接稳定,且便于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水管连接头上位于限位通槽的两侧各开设一辅助定位槽,两个所述辅助定位槽的间距大于等于所述插接部的横向尺寸,所述辅助定位槽的开设方向与所述限位通槽的方向一致,所述辅助定位槽贯穿所述水管连接头,所述限位块形成于一管夹上,所述管夹还在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各设置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辅助定位槽插接配合。
通过这样设置,安装时,管夹上的定位块穿过辅助定位槽,直到限位块插入第一限位通槽中并与限位凸起的侧面抵接,可减少限位块从限位通槽中脱离的可能,提高水管连接头与罐体的连接端部的连接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罐体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罐体可沿轴向共线布设或以轴线相互平行布设,共线布设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罐体之间通过一直线连接头连接,以轴线相互平行布设的两个所述罐体通过一双头连接端子连接。
通过这样设置,设置多个罐体,有利于提高过滤效果,并且罐体之间可采用共线或平行的方式布设,安装方式灵活。
作为优选,所述罐体中的过滤滤料为亚硫酸钙、活性炭和生态陶瓷球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这样设置,可向罐体中填充一种或多种过滤滤料,提高对水质的净化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热水产生器包括近程热水器以及远程热水器,所述近程热水器到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安装距离小于10m,所述近程热水器的出水端连接一三通切换阀门,所述三通切换阀门包括第一切换入口、第二切换入口以及热水出口,所述第一切换入口与所述近程热水器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二切换入口与所述远程热水器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热水出口与所述混水阀的第一进水口连通。
通过这样设置,近程热水器到热能回收装置的安装距离一般设定在10米以内,利于温水进入热水器,针对于既使用远程热水器(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又使用近程热水器(例如即热式热水器)的情形,通过三通切换阀门,当远程热水器能够工作时,可将三通切换阀门切换至使混水阀的第一进水口与远程热水器的出水端连通,从而降低耗能;而当远程热水器无法工作时,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在光照条件差的情况下,可将三通切换阀门切换至使混水阀的第一进水口与近程热水器的出水端连通,使用近程热水器为沐浴装置提供热水,达到灵活使用的目的,从而可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降低耗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沐浴系统还包括一温差水流交换器以及一三通水管接头,所述温差水流交换器包括冷水进水口、冷水出水口、温水进水口以及温水出水口,所述三通水管接头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第三接口,所述冷水进水口与所述冷水出水口连通,所述温水进水口与所述温水出水口连通,所述冷水进水口与所述冷水管连接,所述冷水出水口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温水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近程热水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温水出水口与所述混水阀的第二进水口连接。
通过这样设置,通过设置温差水流交换器,在采用近程热水器供水的情况下,当混水阀的开关状态为仅允许第一进水口进水时(即仅使用近程热水器提供的热水,不与第二进水口进入的水发生混合),冷水由冷水进水口,依次经冷水出水口、热能回收装置、三通水管接头,最终流向近程热水器的进水端,此时经过热能回收装置预热的冷水向近程热水器供水;当混水阀的开关状态为第一进水口与第二进水口同时向混水出口进水(即第一进水口进入混水阀的水与第二进水口进入混水阀中的水发生混合),冷水由冷水进水口,依次经冷水出水口、热能回收装置,在三通水管接头处,一部分水由第一接口流向温水进水口,另一部分由第三接口流向近程热水器的进水端,流向温水进水口的水,经温水出水口,进入混水阀中,与第一进水口进入混水阀中的水进行混合,流向温水进水口这一部分的水量的大小由混水阀朝第二进水口打开的幅度大小有关。
作为优选,沐浴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第一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电子温度计,所述二级过滤组件的出水端上设置有第二电子温度计以及电子流量计,所述冷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子温度计,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出水端设置有第四电子温度计,所述第一电子温度计、第二电子温度计、第三电子温度计、第四电子温度计以及电子流量计均与所述显示装置电性连接。
通过这样设置,显示装置可显示进入混水阀前的热水温度、混合后的沐浴水温度、未预热的冷水温度以及利用余热加热后的冷水温度,还能显示沐浴水的流量,便于使用者根据混水后的温度进行调节混水阀,一方面可调节混水阀,充分利用预热后的冷水,另一方面,可直观观察混水后由沐浴喷头喷出水的温度,避免烫伤。
作为优选,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底座以及面盖,所述底座与面盖之间还设置有换热管组件以及换热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换热板的安装平台,由所述凹槽的中心向所述凹槽侧壁的方向,所述凹槽的底面到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基准面的间距H逐渐减小,所述基准面为所述底座下表面周向的四个端点围构成的平面,该基准面与水平面平行;
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侧与所述凹槽的底面固定,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凹槽侧壁固定,另一端沿所述凹槽的底面向所述安装平台螺旋延伸,所述凹槽的侧壁、所述凹槽的底面与所述隔板之间、相邻的两道所述隔板与所述凹槽底面之间形成容纳所述换热管组件的螺旋流道;
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至少一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由所述底座外沿所述螺旋流道朝所述安装平台螺旋向上布设,所述换热管道与所述换热板连通,所述换热板上还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底座外的出水管;
所述面盖顶面的中部设置有落水孔,所述面盖顶面由外沿向所述落水孔中心的方向逐渐下降;
靠近所述凹槽侧壁的螺旋流道的底面开设有排水口;
所述底座的底面设置有若干调节脚结构件。
通过这样设置,沐浴者站在面盖之上进行沐浴,沐浴废水在面盖上向中部的落水孔汇聚,并由落水孔导入热能回收装置;沐浴废水由落水孔落下后,首先与换热板接触,将换热板浸泡,再沿螺旋流道向下流动,最终由排水口中排出,安装平台处可视为为螺旋流道的起始端,排水口处为螺旋流道的末端,因由凹槽的中心向凹槽侧壁的方向,凹槽的底面到底座下表面的基准面的间距H逐渐减小,从而底座上的凹槽呈中间凸起并向四周倾斜向下的形状,根据此设置,螺旋流道的起始端与末端之间形成一定高度差,一方面,既能延长沐浴废水的流动路径,增大换热面积,另一方面,由于高度差的存在,沐浴废水可在自重作用下向下排,且由于高度差的存在,沐浴废水在排水口排出时将具有一定动量,使得排水速率加快,减少沐浴废水因排水过慢而形成滞留的可能,从而使得由面盖上收集到的热量较高的沐浴废水可持续不断向底座内补充,维持换热的稳定,进一步提高对沐浴废水热量回收的效果;设置于底座下表面的调节脚结构件便于将底座调平且能使得底座与地面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使得排水口的排水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板包括两片换热片,两片所述换热片之间保持间距且两者的周向边缘封闭,形成换热腔,两个所述换热片上均设置有若干换热凸点,所述换热凸点由所述换热片的外表面向所述换热腔内凹陷形成,所述换热板上设置有进水连接端口以及出水连接端口,所述进水连接端口供所述换热管道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端口供所述出水管连接。
通过这样设置,不仅可通过换热片的板面实现沐浴废水与待预热水的热量交换,还可通过凹陷形成的换热凸点的侧壁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进一步提高沐浴废水与待预热水热量交换的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滤砂器与二级过滤组件,对沐浴用水进行净化,提高沐浴用水的洁净度,保障沐浴系统的可靠运行,并有利于提高沐浴体验;通过设置弹性夹座与罐体配合,设置水管连接头与罐体的连接端部插接配合,二级过滤组件的拆装方便,便于生产以及更换。
2、通过设置管夹,提高水管连接头与罐体连接端部的连接强度,并便于拆卸。
3、通过设置三通切换阀门,可根据实际使用状况,灵活选用近程热水器供水或远程热水器供水,达到最佳的节能环保效果。
4、通过设置显示装置,便于实时观察各管路供水的温度状态。
5、对热能回收装置的底座进行改进,使底座上螺旋流道的两端形成一定高度差,一方面,能增大换热面积,另一方面,使得排水速率加快,使热量较高的沐浴废水能及时向底座补充,提高对沐浴废水热量回收的效果。
6、对热能回收装置进行改进,通过在换热板上设置换热凸点,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水路原理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沐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沐浴装置去掉净水器面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沐浴装置去掉净水器面壳后俯视图;
图6是图5中B-B面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C-C面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弹性夹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水管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热能回收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热能回收装置中未显示挂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B部的放大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连接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底座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底座的底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按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D-D面的剖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热能回收装置中未显示面盖的俯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挂钩与挂板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1、热水产生器;101、近程热水器;102、远程热水器;2、沐浴装置;201、混水阀;2011、第一进水口;2012、第二进水口;2013、混水出口;202、沐浴喷头;2021、手持花洒;2022、顶喷头;2023、分水器;203、过滤装置;2031、滤砂器;2032、二级过滤组件;20321、弹性夹座;203211、塑料夹;20322、罐体;203221、连接端部;2032211、插接头;2032212、限位凸起;204、净水器底板;205、净水器面壳;206、立柱;3、热能回收装置;301、底座;3011、安装平台;3012、排水口;3013、插接凹孔;3014、支撑柱;30141、缺省槽;3015、第一定位孔;302、面盖;3021、落水孔;30211、通水孔;3022、安装导套;3023、加强筋;3024、导柱;4、冷水管;5、三通切换阀门;501、第一切换入口;502、第二切换入口;503、热水出口;6、温差水流交换器;601、冷水进水口;602、冷水出水口;603、温水进水口;604、温水出水口;605、隔离板;7、三通水管接头;701、第一接口;702、第二接口;703、第三接口;8、预热进水水管;9、预热出水水管;10、水管连接头;1001、插接槽;1002、限位通槽;1003、辅助定位槽;11、限位块;12、管夹;13、定位块;14、直线连接头;1401、筒体;15、双头连接端子;16、显示装置;17、第一电子温度计;18、第二电子温度计;19、电子流量计;20、第三电子温度计;21、第四电子温度计;22、换热管组件;2201、换热管道;23、换热板;2301、换热腔;23011、腔室;2302、换热片;23021、换热凸点;23022、引流条;230221、凸台引流块;2303、进水连接口;2304、出水连接口;24、隔板;25、螺旋流道;26、出水管;27、过滤器;2701、滤网;2702、中心盖;27021、承托部;27022、插接部;28、调节脚结构件;2801、中心调节脚结构件;28011、调节螺母;28012、调节脚;28013、防滑垫;2802、周向调节脚结构件;29、按摩垫;2901、按摩模块;2902、第一凸点;2903、第二凸点;2904、第三凸点;30、凸点底架;3001、连接销轴;30011、连接头部;30012、插接销部;30013、连接肩部;3002、连接柱;30021、安装孔;30022、限位凸沿;31、挂钩;3101、弹性夹片;3102、夹持槽部;32、挂板;3201、第二定位孔;33、连接插销;3301、第一连接端;3302、第二连接端;3303、抵接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沐浴系统,包括热水产生器1、沐浴装置2以及热能回收装置3,沐浴装置2包括混水阀201、沐浴喷头202,沐浴喷头202包括手持花洒2021以及顶喷头2022,手持花洒2021与顶喷头2022均与一分水器2023连接,通过分水器2023选用手持花洒2021或顶喷头2022,混水阀201包括第一进水口2011、第二进水口2012以及混水出口2013,第一进水口2011与热水产生器1连接,第二进水口2012连接热能回收装置3的出水端,沐浴装置2还包括过滤装置203,过滤装置203包括滤砂器2031以及二级过滤组件2032;
热能回收装置3的进水端连接外部的冷水管4,冷水管4向热能回收装置3提供冷水,滤砂器2031设置在冷水管4上,用于对冷水进行初级出过滤,过滤掉颗粒杂质;
二级过滤组件2032的进水端与混水出口2013连接,二级过滤组件2032的出水端经分水器2023与沐浴喷头202连接,从而二级过滤组件2032将混水阀201混合后的水进行二次过滤,过滤掉溶解在水中有害物质(例如余氯)以及异味;
参考图1以及图2,热水产生器1包括近程热水器101以及远程热水器102,近程热水器101可以是即热式热水器、储水式热水器,远程热水器102可以是太阳能热水器、热泵热水器以及储水式热水器中的一种,近程热水器101的进水端与热水器进水管连接,热水器进水管的长度一般设定在10米以内,利于温水进入热水器,近程热水器101的出水端连接一三通切换阀门5,三通切换阀门5包括第一切换入口501、第二切换入口502以及热水出口503,第一切换入口501与近程热水器101的出水端连通,第二切换入口502与远程热水器102的出水端连通,热水出口503与混水阀201的第一进水口2011连通。
参考图1以及图2,沐浴系统还包括一温差水流交换器6以及一三通水管接头7,温差水流交换器6采用公告号为“CN201344744Y”的说明书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温差水流交换器6,包括冷水进水口601、冷水出水口602、温水进水口603以及温水出水口604,冷水进水口601与冷水出水口602连通,温水进水口603与温水出水口604连通,温差水流交换器6内设置隔离板605,冷水进水口601与温水进水口603之间不连通,温水出水口604与混水阀201的第二进水口2012连接。
参考图1,热能回收装置3上连接有预热进水水管8以及预热出水水管9,冷水进水口601与冷水管4连接,通入经过滤砂器2031过滤的冷水,预热进水管与冷水出水口602连接,经过热能回收装置3的预热水从预热出水管26中流出,三通水管接头7包括第一接口701、第二接口702以及第三接口703,预热出水水管9与第二接口702连接,第一接口701与温水进水口603连接,第三接口703与近程热水器101的进水端连接。
参考图3以及图4,沐浴装置2还包括净水器底板204、立柱206,沐浴喷头202安装于立柱206上,热能回收装置3设置在沐浴喷头202的正下方,二级过滤组件2032安装于净水器底板204上,净水器底板204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净水器面壳205,净水器面壳205用于保护二级过滤组件2032以及净水器底板204上的其他部件,净水器面壳205通过螺纹紧固件(图中未示出)例如螺钉与净水器底板204连接。
参考图4~图9,二级过滤组件2032包括弹性夹座20321以及过滤器27本体(图中未标注),过滤器27本体包括容纳过滤滤料的罐体20322,过滤滤料为亚硫酸钙、活性炭和生态陶瓷球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亚硫酸钙作为过滤滤料时,主要用于除氯、三氯甲烷以及四氯化碳,活性炭作为过滤滤料时,主要用于除氯、三氯甲烷、四氧化碳、有机物以及异味,生态陶瓷球最为滤料时,主要用于细化水分子、补充负离子和微量元素。
罐体20322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端部203221,每一所述连接端部203221各插接一水管连接头10,其中一水管连接头10与混水阀201的混水出口2013连接,另一水管连接头10与沐浴喷头202连接,弹性夹座20321固定于净水器底板204且具有朝上的开口,弹性夹座20321与罐体20322的罐身配合并夹持罐体20322。
本实施例中,罐体2032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弹性夹座20321为间隔设置两个弧形的塑料夹203211,外形为具有一个开口的圆,开口的尺寸小于罐体20322的直径,塑料夹203211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安装时,使塑料夹203211向两侧分开,从而将夹持罐体20322放置进弹性夹座20321内,塑料夹203211发生弹性变形后恢复原状,将罐体20322夹持。
参考图7、图9以及图10,水管连接头10设置插接槽1001,连接端部203221凸设有与插接槽1001配合的插接头2032211,插接头2032211的外壁周向设置有若干限位凸起2032212,水管连接头10外壁上开设有与插接槽1001连通的限位通槽1002,限位通槽1002内插设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与限位凸起2032212远离插接槽1001底部一侧的侧面抵接。
参考图9,水管连接头10上位于限位通槽1002的两侧各开设一辅助定位槽1003,两个辅助定位槽1003的间距大于等于插接头2032211的横向尺寸,辅助定位槽1003的开设方向与限位通槽1002的方向一致,辅助定位槽1003贯穿水管连接头10,限位块11形成于一管夹12上,管夹12还在限位块11的两侧各设置一定位块13,定位块13与所述辅助定位槽1003插接配合。
参考图4、图5,罐体20322设置多个,多个罐体20322可沿轴向共线布设或以轴线相互平行布设,共线布设的相邻的两个罐体20322之间通过一直线连接头14连接,以轴线相互平行布设的两个罐体20322通过一双头连接端子15连接。
参考图4~图9,本实施例中,罐体20322设置4个,罐体20322两两成组,每一组包括两个沿轴向共线布设并通过直线连接头14连接的罐体20322,两组罐体20322平行设置,通过一双头连接端子15连接,每组罐体20322远离双头连接端子15的一端还各连接一水管连接头10。
直线连接头14包括一两端开口的中空的圆柱状的筒体1401,其两端均对称开设有两组限位通槽1002以及辅助定位槽1003,罐体20322的插接头2032211插接于筒体1401后,通过管夹12,将插接头2032211与直线连接头14固定。
双头连接端子15可视为两个水管连接头10组合形成,其上包括两个插接槽1001,对应每一插接槽1001设置一组限位通槽1002与辅助定位槽1003,罐体20322的插接头2032211插接于插接槽1001后,通过管夹12,将插接头2032211与双头连接端子15固定。
参考图1~图3,沐浴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16,显示装置16固定于立柱206上,第一进水口2011处设置有第一电子温度计17,二级过滤组件2032的出水端上设置有第二电子温度计18以及电子流量计19,冷水管4上设置有第三电子温度计20,热能回收装置3的出水端设置有第四电子温度计21,第一电子温度计17、第二电子温度计18、第三电子温度计20、第四电子温度计21以及电子流量计19均与显示装置16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温度计17、第二电子温度计18、第三电子温度计20以及第四电子温度计21均为温度传感器探头,对温度数据进行采集,并传输至显示装置16中显示。
参考图11,热能回收装置3包括底座301以及面盖302,底座301与面盖302之间还设置有换热管组件22以及换热板23;
参考图11,换热管组件22包括至少一换热管道2201,本实施例中,换热管道2201可采用波纹管,换热管道2201的进水端靠近底座301的外壁设置,换热管道2201与预热进水水管8连接,换热管道2201的出水端位于底座301的中部,换热管道2201由进水端向换热管道2201的出水端螺旋向上盘绕,相邻圈的换热管道2201相互间隔设置,该间隔的距离可相等,也可不相等;
参考图11、图12,底座301上设置有凹槽(图中未标注),凹槽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平台3011,安装平台3011水平设置,用于安装换热板23。
参考图12,由凹槽的中心向凹槽侧壁的方向,凹槽的底面到底座301下表面的基准面的间距H逐渐减小,凹槽的底面为斜面时,H为凹槽的最低点到基准面的距离,本实施例中,底座301为矩形,该基准面为底座301周向的四个端点所在的平面,该基准面与水平面平行。
参考图11、图12,底座301上设置有隔板24,隔板24的下侧与凹槽的底面固定,隔板24的一端与凹槽侧壁固定,另一端沿凹槽的底面向安装平台3011的方向螺旋延伸,凹槽的侧壁、凹槽的底面与隔板24之间、相邻的两道隔板24与凹槽底面之间形成容纳换热管组件22的螺旋流道25;
由底座301的横截面看,沿底座301的中部向底座301外壁的方向,螺旋流道25底面的高度逐渐下降,螺旋流道25的上端与下端在竖直方向上形成一高度差;
参考图16,隔板24在底座301底面的垂直投影为矩形螺旋状,在其他实施例中,隔板24在底座301底面的垂直投影还可以是圆形螺旋状,相比于圆形螺旋状,矩形螺旋状设置的隔板24形成的流道更有效地延长水的流动距离,并且加工难度小。
参考图11~图13,换热板23水平固定在底座301的安装平台3011上,换热板23内设置中空的换热腔2301,换热管道2201的出水端与换热腔2301连通,换热板23上还连接有出水管26,出水管26一端与换热腔2301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底座301外与外部的预热出水水管9连接;
面盖302顶面的中部设置有落水孔3021,落水孔3021内设置有过滤器27,面盖302顶面由外沿向落水孔3021的方向逐渐下降,沐浴废水由面盖302顶部汇集至面盖302中心,并由落水孔3021导流至底座301上,从而沐浴废水对换热板23浸泡,并沿螺旋流道25由内而外逐圈地流动;
参考图16,靠近凹槽侧壁的螺旋流道25的底面还设置有排水口3012,该排水口3012贯穿底座301的底面,排水口3012设置在底部有利于加工,且有利于保持底座301外部外观的完整。
参考图12、图13,为保证排水口3012排水的通畅,在底座301的底面设置若干调节脚结构件28,通过调节脚结构件28使底座301的底面与地面之间产生一定间隙,从而由排水口3012排出的水可顺利排走。
参考图11~图13,面盖302上位于落水孔3021内设置安装导套3022,安装导套3022通过若干加强筋3023与落水孔3021内部连接,过滤器27包括滤网2701以及中心盖2702,滤网2701套于安装导套3022外且滤网2701的侧面与落水孔3021的内壁相贴,中心盖2702包括承托部27021以及与承托部27021连接的插接部27022,插接部27022与安装导套3022插接配合,插接部27022的底部与换热板23顶面抵接,承托部27021的侧面与落水孔3021的孔壁之间保持落水间隙,用于将汇集的沐浴废水导流至底座301上。
面盖302为塑料件或钣金件,落水孔3021的内壁向底座301的方向延伸,且落水孔3021内壁的底沿与换热板23的顶面抵接,落水孔3021的内壁上位于滤网2701的下方开设有若干通水孔30211,通水孔30211与螺旋流道25连通。
参考图3、图11,面盖302顶面还可拆卸地设置有一按摩垫29。
参考图11、图14,本实施例中,面盖302与按摩垫29通过连接插销33连接,连接插销33包括第一连接端3301、第二连接端3302,按摩垫29上、面盖302的顶面分别对应第一连接端3301、第二连接端3302设置有插接孔(图中未示出),第一连接端3301、第二连接端3302分别插接于按摩垫29、面盖302的插接孔(图中未示出)内,第一连接端3301与第二连接端3302之间形成抵接肩部3303,第二连接端3302插接于面盖302上的插接孔内后,抵接肩部3303与面盖302顶面抵接。
在热能回收装置3上设置按摩垫29,在沐浴过程中为沐浴者提供按摩的功能,起到按摩保健的功效,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参考图17、图18,按摩垫29包括若干个按摩模块2901,每一按摩模块2901包括至少一第一凸点2902、至少三个第二凸点2903以及多个第三凸点2904,第一凸点2902、第二凸点2903以及第三凸点2904的高度依次减小,第二凸点2903沿第一凸点2902沿周向均布,第三凸点2904间隔均匀布设在按摩模块2901除了第一凸点2902、第二凸点2903外的剩余区域上,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按摩模块的中心位置设置一个第一凸点2902,一个第一凸点2902的周围均布四个第二凸点2903。
第一凸点2902用于刺激沐浴者的脚底穴位,第二凸点2903的设置是能增大沐浴者脚底与按摩垫29的接触面,在满足能够刺激沐浴者穴位的情况下,降低沐浴者脚底所受的压强,第三凸点2904的设置作用为增大面板的摩擦性能,避免沐浴者脚底打滑而发生摔倒的可能。
本实施例中,第一凸点2902的顶部、第二凸点2903的顶部以及第三凸点2904的顶部均为半球状,第一凸点2902于第二凸点2903的顶部直径相等,且为第三凸点2904顶部直径的2~3倍。
第三凸点的直径为4mm~8mm,本实施例中,第三凸点的直径为5mm。
第一凸点顶端、第二凸点顶端、第三凸点顶端到面盖的高度分别为h1、h2、h3,h3=(1/2~2/3)h2,h2=(1/2~2/3)h1,h1=15mm~30mm,本实施例中,h1=20mm。
第一凸点2902与第二凸点2903为空心橡胶柱,第三凸点2904为实心橡胶柱,第三凸点2904设置为实心橡胶柱,一方面,能为沐浴者提供稳定的支撑,另一方面,在温度角度的沐浴情况下,地面温度较低,沐浴者站在按摩垫29的第三凸点2904上,可隔开脚底与地面,使得脚底与地面不能直接接触,从而降低脚底受凉的可能,此外,将第一凸点2902与第二凸点2903设置为空心橡胶柱,当沐浴者踩上第一凸点2902与第二凸点2903时,第一凸点2902与第二凸点2903还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第一凸点2902、第二凸点2903对沐浴者脚底造成的冲击。
参考图17以及图18,每一按摩模块2901还包括凸点底架30,第一凸点2902、第二凸点2903以及第三凸点2904一体形成于凸点底架30上,按摩模块290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销轴3001,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柱3002,连接销轴3001包括连接头部、插接销部30012,连接头部30011与凸点底架30固定,连接头部30011与插接销部30012连接,插接销部30012的底部与面盖302的顶面抵接,且连接头部30011与插接销部30012之间形成连接肩部30013,连接柱3002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30021,安装孔30021的上端还设置有限位凸沿30022,插接销部30012与安装孔30021插接配合,连接肩部30013可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使得插接销部30012可由安装孔30021的上端经过限位凸沿30022插入安装孔30021中,最终,连接肩部30013与限位凸沿30022的下表面抵接。
本实施例中,插接孔可设置于凸点底架30上。
参考图12以及图13,调节脚结构件28包括设置于底座301中心的中心调节脚结构件2801以及绕底座301中心均布的周向调节脚结构件2802,底座301下表面的中心设置有插接凹孔3013,中心调节脚结构件2801与插接凹孔3013插接连接。
参考图13,中心调节脚结构件2801还包括调节螺母28011、调节脚28012以及防滑垫28013,调节螺母28011的一端与插接凹孔3013插接配合,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孔(图中未标注),调节脚28012设置有外螺纹(图中未标注),其与内螺纹孔螺纹配合,调节脚28012的底部还设置有卡槽(图中未标注),防滑垫28013通过卡槽与调节脚28012连接。
参考图12,底座301为塑料铸造件或钣金件,底座301的底面由周向朝底座301中心的方向逐渐向上凸起,底座301的底面设置有若干支撑柱3014,支撑柱3014的下端面与调节脚结构件28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减轻底座301的整体重量。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5,沿底座301外壁向底座301的中部的方向,隔板24顶沿的高度逐渐下降,从而隔板24的顶沿可很好地承托面盖302的下表面,使得面盖302的安装、受力稳定。
参考图12,支撑柱3014由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缺省槽30141,有利于减少支撑柱3014的材料用量,减轻掉的整体重量。
参考图12,相邻圈的隔板24的间距为A,沿底座301的中部向底座301外壁的方向,A相等,便于设计和生产。
参考图11、图12、图13、图19,换热板23包括两片换热片2302,两片换热片2302保留间距且边缘封闭连接,形成换热腔2301,两个换热片2302上均设置有若干换热凸点23021,换热凸点23021由换热片2302的外表面向换热腔2301内部方向凹陷形成,换热板23上设置有进水连接口2303以及出水连接口2304,进水连接口2303供换热管道2201的出水端连接,出水连接口2304供出水管26连接。
本实施例中,换热片2302均为304不锈钢钣金件。
本实施例中,进水连接口2303与出水连接口2304设置于同一片换热片2302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为:进水连接口2303、出水连接口2304分别设置于不同得两片换热片2302上。
参考图13、图19,两片换热片2302上换热凸点23021设置数量以及布置规律一致,两片换热片2302上换热凸点23021的顶端相贴。
在其他实施例中,两片换热片2302上的换热凸点23021之间可保留间隙。
参考图19,换热片2302上位于换热腔2301的一面设置有引流条23022,引流条23022一端与换热片2302的侧壁固定并向换热片2302的中部延伸,进水连接口2303、出水连接口2304分别位于引流条23022的两侧,引流条23022将换热腔2301分隔成相互连通的两个腔室23011。
本实施例中,两片换热片2302上各设置一凸台引流块230221,两个凸台引流块230221的顶部相贴形成引流条23022。
凸台引流块230221的结构强度高,便于制造,不易造成引流条23022破损。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只在其中一换热片2302上设置引流条23022,使引流条23022与另一换热片2302抵接即可。
参考图12、图20、图21,换热管道2201可设置有至少两个,在这种情况下,可在面盖302与底座301之间设置一挂板32,在挂板32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挂钩31,挂钩31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弹性夹片3101,两个弹性夹片3101均设置夹持槽部3102,两个弹性夹片3101的夹持槽部3102相向设置形成夹持换热管的夹持槽(图中未标注)。
参考图12,换热管道2201与螺旋流道25的侧壁、底面均不接触。
本实施例中,弹性接片为304不锈钢薄片冲压件。
参考图11,挂板32与底座301、面盖302均为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在底座301的上表面沿周向设置多个第一定位孔3015,面盖302上设置有多个导柱3024,在挂板32上表面设置有供导柱3024插接的第二定位孔3201,挂板3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插接配合的安装凸起(图中未示出),第一定位孔3015与安装凸起、导柱3024与第二定位孔3201均为一一对应设置。
参考图21,挂钩31与挂板32可拆卸连接,挂钩31可与挂板32通过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
当远程热水器102能够工作时,可将三通切换阀门5选择使用远程热水器102或近程热水器101,以采用远程热水器102为例,将三通切换阀切换至使混水阀201的第一进水口2011与远程热水器102的出水端连通;
混水阀201的出水阀出来的水经过二级过滤组件2032过滤后,再经分水器2023后,有手持花洒2021或顶喷头2022中喷洒处沐浴水;
沐浴废水在热能回收装置3面板中心聚集并由落水孔3021进入底座301上;
冷水由冷水进水口601,流经冷水出水口602,在通过预热进水水管8进入换热管道2201内,并沿换热管的进水端向出水端流动,由预热出水水管9排出,依次经三通水管接头7的第二接口702、第一接口701、温差水流交换器6的温水进水口603、温水出水口604,最终到达混水阀201的第二进水口2012处;
冷水在换热管道2201中的流动方向与沐浴废水的流动方向相逆,通过换热管道2201管壁,将沐浴废水的余热传递至位于换热管道2201内待预热水。
当远程热水器102无法工作时,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在光照条件差的情况下,可将三通切换阀门5切换至使混水阀201的第一进水口2011与近程热水器101的出水端连通,使用近程热水器101为沐浴装置2提供热水;
此时,与选用远程热水器102供水不同,当混水阀201的开关状态为仅允许第一进水口2011进水时(即仅使用近程热水器101提供的热水,不与第二进水口2012进入的水发生混合),冷水由冷水进水口601,依次经冷水出水口602、热能回收装置3、三通水管接头7,最终流向近程热水器101的进水端,此时经过热能回收装置3预热的冷水向近程热水器101供水;当混水阀201的开关状态为第一进水口2011与第二进水口2012同时向混水出口2013进水(即第一进水口2011进入混水阀201的水与第二进水口2012进入混水阀201中的水发生混合),冷水由冷水进水口601,依次经冷水出水口602、热能回收装置3,在三通水管接头7处,一部分水由第一接口701流向温水进水口603,另一部分由第三接口703流向近程热水器101的进水端,流向温水进水口603的水,经温水出水口604,进入混水阀201中,与第一进水口2011进入混水阀201中的水进行混合,流向温水进水口603这一部分的水量的大小由混水阀201朝第二进水口2012打开的幅度大小有关。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地方在于:
排水口处设置为开口大小可调,在底座底部的外侧设置遮板(图中未示意),遮板可滑动或可转动地与底座连接,遮板的设置方式可与常规的闸门或阀门的设置方式一致,遮板可部分地遮挡排水口,根据实际需要滑动或转动遮板,调整遮板遮挡排水口的遮挡面积,从而调整排水的流量。
在沐浴喷头的喷水速率相比于排水的流速较小时,可增大遮板遮挡排水口的面积,从而缩小沐浴废水的排水量,增加沐浴废水的保持量;
而当沐浴喷头的喷水速率相比于排水的流速较高时,可减小遮板遮挡排水口的面积,从而辅助地增大沐浴废水的排水量,加快排水,整体上,将排水的流速调整为略小于沐浴喷头喷水的速度,有利于保持供水水温的稳定。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沐浴系统,包括热水产生器、沐浴装置以及热能回收装置,所述沐浴装置包括混水阀、沐浴喷头,所述混水阀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以及混水出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热水产生器连接,所述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出水端,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进水端连接外部的冷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沐浴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砂器以及二级过滤组件;所述滤砂器设置在所述冷水管的进水端上,所述二级过滤组件的进水端与所述混水出口连接,所述二级过滤组件的出水端与所述沐浴喷头连接;
所述沐浴装置还包括净水器底板,所述二级过滤组件包括弹性夹座以及过滤器本体,所述过滤器本体包括容纳过滤滤料的罐体,所述罐体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端部,每一所述连接端部各插接一水管连接头,其中一所述水管连接头与所述混水出口连接,另一所述水管连接头与所述沐浴喷头连接,所述弹性夹座固定于所述净水器底板且具有朝上的开口,所述弹性夹座与所述罐体的罐身配合并夹持所述罐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沐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连接头设置插接槽,所述连接端部凸设有与所述插接槽配合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外壁周向设置有若干限位凸起,所述水管连接头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接槽连通的限位通槽,所述限位通槽内插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侧面抵接的限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沐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连接头上位于限位通槽的两侧各开设一辅助定位槽,两个所述辅助定位槽的间距大于等于所述插接部的横向尺寸,所述辅助定位槽的开设方向与所述限位通槽的方向一致,所述辅助定位槽贯穿所述水管连接头,所述限位块形成于一管夹上,所述管夹还在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各设置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辅助定位槽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沐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罐体沿轴向共线布设或以轴线相互平行布设,共线布设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罐体之间通过一直线连接头连接,以轴线相互平行布设的两个所述罐体通过一双头连接端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沐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中的过滤滤料为亚硫酸钙、活性炭和生态陶瓷球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沐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产生器包括近程热水器以及远程热水器,所述近程热水器到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安装距离小于10m,所述近程热水器的出水端连接一三通切换阀门,所述三通切换阀门包括第一切换入口、第二切换入口以及热水出口,所述第一切换入口与所述近程热水器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二切换入口与所述远程热水器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热水出口与所述混水阀的第一进水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沐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沐浴系统还包括一温差水流交换器以及一三通水管接头,所述温差水流交换器包括冷水进水口、冷水出水口、温水进水口以及温水出水口,所述三通水管接头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第三接口,所述冷水进水口与所述冷水出水口连通,所述温水进水口与所述温水出水口连通,所述冷水进水口与所述冷水管连接,所述冷水出水口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温水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近程热水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温水出水口与所述混水阀的第二进水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沐浴系统,其特征在于,沐浴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第一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电子温度计,所述二级过滤组件的出水端上设置有第二电子温度计以及电子流量计,所述冷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子温度计,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出水端设置有第四电子温度计,所述第一电子温度计、第二电子温度计、第三电子温度计、第四电子温度计以及电子流量计均与所述显示装置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2、3、6或7所述的沐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底座以及面盖,所述底座与面盖之间还设置有换热管组件以及换热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换热板的安装平台,由所述凹槽的中心向所述凹槽侧壁的方向,所述凹槽的底面到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基准面的间距H逐渐减小,所述基准面为所述底座下表面周向的四个端点围构成的平面,该基准面与水平面平行;
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侧与所述凹槽的底面固定,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凹槽侧壁固定,另一端沿所述凹槽的底面向所述安装平台螺旋延伸,所述凹槽的侧壁、所述凹槽的底面与所述隔板之间、相邻的两道所述隔板与所述凹槽底面之间形成容纳所述换热管组件的螺旋流道;
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至少一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由所述底座外沿所述螺旋流道朝所述安装平台螺旋向上布设,所述换热管道与所述换热板连通,所述换热板上还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底座外的出水管;
所述面盖顶面的中部设置有落水孔,所述面盖顶面由外沿向所述落水孔中心的方向逐渐下降;
靠近所述凹槽侧壁的螺旋流道的底面开设有排水口;
所述底座的底面设置有若干调节脚结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沐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包括两片换热片,两片所述换热片之间保持间距且两者的周向边缘封闭,形成换热腔,两个所述换热片上均设置有若干换热凸点,所述换热凸点由所述换热片的外表面向所述换热腔内凹陷形成,所述换热板上设置有进水连接端口以及出水连接端口,所述进水连接端口供所述换热管道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端口供所述出水管连接。
CN202020988968.0U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沐浴系统 Active CN212538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8968.0U CN212538299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沐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8968.0U CN212538299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沐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8299U true CN212538299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638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88968.0U Active CN212538299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沐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8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46145B (zh) 九芯净水器
RU2008128011A (ru) Паровая швабра для пола
CN111536694A (zh) 一种沐浴系统
CN104445725A (zh) 废气和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12317050U (zh) 一种沐浴设备
CN212538299U (zh) 一种沐浴系统
CN101218886A (zh) 无土栽培培养液循环装置
CN102897911A (zh) 厌氧池射流布水器及布水搅拌系统
CN202945093U (zh) 厌氧池射流布水器及布水搅拌系统
CN214141895U (zh) 一种上流式组合过滤池
KR101280529B1 (ko) 오폐수의 거품 제거장치
KR101477284B1 (ko) 폐수열 회수기
CN111519714A (zh) 一种沐浴设备
CN209188480U (zh) 一种快速高效低温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CN207973553U (zh) 臭氧接触反应水处理装置
CN208370634U (zh) 肉牛饲养用饮水系统
CN116328533A (zh) 一种具有预湿和除臭功能的生物除臭塔
CN212538888U (zh) 一种热能回收效果好的沐浴废水热量交换装置
CN203375738U (zh) 节能的太阳能沐浴器
CN209501330U (zh) 一种烟气脱硫装置
CN201337865Y (zh) 一种用于回收烟气中铼氧化物的吸收塔
CN208600887U (zh) 循环水冷系统
CN207927577U (zh) 一种水产品养殖箱用供氧装置
KR200303123Y1 (ko) 이중 입수구를 구비한 연수탱크
CN212548850U (zh) 一种锅炉尾气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