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3431U - 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3431U
CN212533431U CN202020736213.1U CN202020736213U CN212533431U CN 212533431 U CN212533431 U CN 212533431U CN 202020736213 U CN202020736213 U CN 202020736213U CN 212533431 U CN212533431 U CN 212533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liquid
cylinder body
semicircular
circular
liquid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362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Zhongke Environment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7362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3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3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3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是由上半圆体和下半圆体组成,且下半圆体活动连接在上半圆体的下端外表面,所述上半圆体的下端外表面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限定孔,所述下半圆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限定柱,且限定柱活动连接限定孔的内部,所述上半圆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后端的位置和下半圆体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前后端的位置均开设有半圆孔,上下两个所述半圆孔相对应,且其拼接成圆孔,前后两个圆孔的内部贯穿连接过滤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减少废液沾壁,方便清洗,且可有效过滤废液中的固定杂质,加快废液处理的速率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废水是以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丝绸为主的印染、毛织染整及丝绸厂等排出的废水。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不同,印染废水的水量和水质也不同。其中,印染厂废水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1t纺织品耗水100~200t,其中80%~90%成为废水排出,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一般的印染废液处理装置的结构固定且复杂,不便拆装,时间使用,其内壁易沾染的废液,且不便清洗,影响后续使用;2.一般的纺织印染废水会夹杂许多织布纤维等固体杂质,不及时过滤,会影响废液的加工处理的效率。
为此,提出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该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能够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减少废液沾壁,方便清洗,且可有效过滤废液中的固定杂质,加快废液处理的速率和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是由上半圆体和下半圆体组成,且下半圆体活动连接在上半圆体的下端外表面,所述上半圆体的下端外表面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限定孔,所述下半圆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限定柱,且限定柱活动连接限定孔的内部,所述上半圆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后端的位置和下半圆体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前后端的位置均开设有半圆孔,上下两个所述半圆孔相对应,且其拼接成圆孔,前后两个圆孔的内部贯穿连接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是由过滤板、横杆和限定板组成,且横杆和限定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杆固定安装在过滤板的前后端的位置,两个所述限定板固定安装在横杆的前端外表面,所述横杆的横穿在圆孔的内部,且限定板紧贴缸体的外表面,所述上半圆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下半圆体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活动连接有夹持机构,且夹持机构是由套环和弹力带组成,所述套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套环固定连接在弹力带的上下端外表面,上下两个所述套环分别贯穿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外表面。
将上半圆体限定在下半圆体的上端,过滤机构限定在缸体的内部,弹力带限定在缸体之间,缸体限定住,该圆形缸体的设置可减少染料废液在倾倒时沾染缸壁,且拆装便利,在长时间使用后,缸体的内壁会留存大量染液,从而便于清洁,另外在使用时,将废液从进料口倒入缸体中,废液顺着进料口流至过滤板上,废液中的布料纤维等固体杂质过滤在过滤板上,液体废水从出料口进入其他装置进行二次加工,杂质过滤完毕后,将过滤板取出,将杂质倒出,再进行清洗,便于后续使用,该机构便于印染废液中固体杂质的分离,从而帮助加快废液的处理速度和效果,较为便利。
优选的,所述上半圆体和下半圆体呈上下对称,所述缸体为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便于拆装,且拆卸后方便清洗,且圆形结构可减少染料在过滤时沾染缸体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为圆形,且其直径与上半圆体的内部靠近下端的内径和下半圆体的上端靠近上端的内径相吻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板放置在下半圆体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再将上半圆体限定在下半圆体的上端,过滤板限定在缸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直径与圆孔的内径相吻合,且横杆的长度与圆孔的内部相吻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卡在上半圆体与下半圆体之间,其横杆限定在上下两个半圆孔之间,过滤机构限定住。
优选的,所述套环的内径大于进料口与出料口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力带一端的套环套入进料口,将弹力带另一端的套环套入出料口,夹持机构将上半圆体和下半圆体限定住。
优选的,所述弹力带的长度小于缸体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便于上半圆体和下半圆体限定,确保缸体的密闭性。
优选的,所述缸体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开设有限定口,所述出料口贯穿限定口,且套环位于底座与缸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力带一端的套环贯穿出料口,再将下半圆体下端的出料口贯穿底座的限定口,套环限定在缸体与底座之间,该结构便于缸体的支撑和限定,且便于废液的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上半圆体限定在下半圆体的上端,过滤机构限定在缸体的内部,弹力带限定在缸体之间,缸体限定住,该圆形缸体简单结构的设置,可减少染料废液在倾倒时沾染缸壁,且拆装便利,在长时间使用后,缸体的内壁会留存大量染液,从而便于清洁;
2、另外在使用时,将废液从进料口倒入缸体中,废液顺着进料口流至过滤板上,废液中的布料纤维等固体杂质过滤在过滤板上,液体废水从出料口进入其他装置进行二次加工,杂质过滤完毕后,将过滤板取出,将杂质倒出,再进行清洗,便于后续使用,该机构便于印染废液中固体杂质的分离,从而帮助加快废液的处理速度和效果,较为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半圆体与下半圆体相结合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构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的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缸体;2、上半圆体;3、下半圆体;4、限定孔;5、限定柱;6、半圆孔;7、过滤机构;8、过滤板;9、横杆;10、限定板;11、进料口;12、出料口;13、夹持机构;14、套环;15、弹力带;1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是由上半圆体2和下半圆体3组成,且下半圆体3活动连接在上半圆体2的下端外表面,所述上半圆体2的下端外表面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限定孔4,所述下半圆体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限定柱5,且限定柱5活动连接限定孔4的内部,所述上半圆体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后端的位置和下半圆体3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前后端的位置均开设有半圆孔6,上下两个所述半圆孔6相对应,且其拼接成圆孔,前后两个圆孔的内部贯穿连接过滤机构7;
如图3和图4,所述过滤机构7是由过滤板8、横杆9和限定板10组成,且横杆9和限定板1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杆9固定安装在过滤板8的前后端的位置,两个所述限定板10固定安装在横杆9的前端外表面,所述横杆9的横穿在圆孔的内部,且限定板10紧贴缸体1的外表面,所述上半圆体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开设有进料口11,所述下半圆体3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之间活动连接有夹持机构13,且夹持机构13是由套环14和弹力带15组成,所述套环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套环14固定连接在弹力带15的上下端外表面,上下两个所述套环14分别贯穿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的外表面。
如图1和图2所示,上半圆体2和下半圆体3呈上下对称,缸体1为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便于拆装,且拆卸后方便清洗,且圆形结构可减少染料在过滤时沾染缸体1的内壁。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过滤板8为圆形,且其直径与上半圆体2的内部靠近下端的内径和下半圆体3的上端靠近上端的内径相吻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板8放置在下半圆体3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再将上半圆体2限定在下半圆体3的上端,过滤板8限定在缸体1的内部。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横杆9的直径与圆孔的内径相吻合,且横杆9的长度与圆孔的内部相吻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8卡在上半圆体2与下半圆体3之间,其横杆9限定在上下两个半圆孔6之间,过滤机构7限定住。
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套环14的内径大于进料口11与出料口12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力带15一端的套环14套入进料口11,将弹力带15另一端的套环14套入出料口12,夹持机构13将上半圆体2和下半圆体3限定住。
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弹力带15的长度小于缸体1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便于上半圆体2和下半圆体3限定,确保缸体1的密闭性。
具体的,如图1所示,缸体1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底座16,且底座16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开设有限定口,出料口12贯穿限定口,且套环14位于底座16与缸体1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力带15一端的套环14贯穿出料口12,再将下半圆体3下端的出料口12贯穿底座16的限定口,套环14限定在缸体1与底座16之间,该结构便于缸体1的支撑和限定,且便于废液的排出。
工作原理:将上半圆体2限定在下半圆体3的上端,过滤机构7限定在缸体1的内部,弹力带15限定在缸体1之间,缸体1限定住,该圆形缸体1的设置可减少染料废液在倾倒时沾染缸壁,且拆装便利,在长时间使用后,缸体1的内壁会留存大量染液,从而便于清洁,另外在使用时,将废液从进料口11倒入缸体1中,废液顺着进料口11流至过滤板8上,废液中的布料纤维等固体杂质过滤在过滤板8上,液体废水从出料口12进入其他装置进行二次加工,杂质过滤完毕后,将过滤板8取出,将杂质倒出,再进行清洗,便于后续使用,该机构便于印染废液中固体杂质的分离,从而帮助加快废液的处理速度和效果,较为便利。
使用方法:首先将弹力带15一端的套环14贯穿出料口12,再将下半圆体3下端的出料口12贯穿底座16的限定口,套环14限定在缸体1与底座16之间,然后将过滤板8放置在下半圆体3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其横杆9贯穿在半圆孔6的内部,将下半圆体3的的限定柱5插入上半圆体2的限定柱5的内部,上半圆体2限定在下半圆体3的上端,且过滤机构7限定在缸体1的内部,且限定板10紧贴在缸体1的前后端外表面的位置,接着将弹力带15另一端的套环14套入进料口11,缸体1限定住,该圆形缸体1的设置可减少染料废液在倾倒时沾染缸壁,且拆装便利,在长时间使用后,缸体1的内壁会留存大量染液,从而便于清洁,另外在使用,将废液从进料口11倒入缸体1中,废液顺着进料口11流至过滤板8上,废液中的布料纤维等固体杂质过滤在过滤板8上,液体废水从出料口12进入其他装置进行二次加工,杂质过滤完毕后,将过滤板8取出,将杂质倒出,再进行清洗,便于后续使用,该机构便于印染废液中固体杂质的分离,从而帮助加快废液的处理速度和效果,较为便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是由上半圆体(2)和下半圆体(3)组成,且下半圆体(3)活动连接在上半圆体(2)的下端外表面,所述上半圆体(2)的下端外表面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限定孔(4),所述下半圆体(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限定柱(5),且限定柱(5)活动连接限定孔(4)的内部,所述上半圆体(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后端的位置和下半圆体(3)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前后端的位置均开设有半圆孔(6),上下两个所述半圆孔(6)相对应,且其拼接成圆孔,前后两个圆孔的内部贯穿连接过滤机构(7),所述过滤机构(7)是由过滤板(8)、横杆(9)和限定板(10)组成,且横杆(9)和限定板(1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杆(9)固定安装在过滤板(8)的前后端的位置,两个所述限定板(10)固定安装在横杆(9)的前端外表面,所述横杆(9)的横穿在圆孔的内部,且限定板(10)紧贴缸体(1)的外表面,所述上半圆体(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开设有进料口(11),所述下半圆体(3)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之间活动连接有夹持机构(13),且夹持机构(13)是由套环(14)和弹力带(15)组成,所述套环(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套环(14)固定连接在弹力带(15)的上下端外表面,上下两个所述套环(14)分别贯穿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圆体(2)和下半圆体(3)呈上下对称,所述缸体(1)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8)为圆形,且其直径与上半圆体(2)的内部靠近下端的内径和下半圆体(3)的上端靠近上端的内径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9)的直径与圆孔的内径相吻合,且横杆(9)的长度与圆孔的内部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14)的内径大于进料口(11)与出料口(12)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15)的长度小于缸体(1)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底座(16),且底座(16)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开设有限定口,所述出料口(12)贯穿限定口,且套环(14)位于底座(16)与缸体(1)之间。
CN202020736213.1U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 Active CN212533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6213.1U CN212533431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6213.1U CN212533431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3431U true CN212533431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0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36213.1U Active CN212533431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3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5528A (zh)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CN212533431U (zh) 一种纺织印染废液处理装置
CN108585253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工业污水分级处理装置
CN214286915U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CN215049222U (zh) 一种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装置
CN205556840U (zh) 一种循环式电镀液过滤装置
CN209715889U (zh) 浆料清洗装置
CN213668102U (zh) 一种洗染废水循环处理设备
KR20110076134A (ko) 원통형 압축성형활성탄 여과막을 이용한 침지 여과막장치
CN210699050U (zh) 一种废液回收处理装置
CN209270969U (zh) 一种化工厂用污水处理池
CN217526585U (zh) 一种印染用印染废水过滤装置
CN207128405U (zh) 一种印刷机压力辊清洗槽
CN109354267A (zh) 一种织物污水处理设备
CN215440023U (zh) 一种染缸水循环洁净系统
CN218130227U (zh) 一种染色机的废液过滤装置
CN210331838U (zh) 一种蜂产品生产用真空浓缩机排水装置
CN212024851U (zh) 一种水过滤装置
CN214936575U (zh) 一种工业用污水过滤装置
CN105194914B (zh) 一种以粉末为滤芯的净水装置
CN213492281U (zh) 一种印刷废水净化再利用装置
CN216764398U (zh) 一种印染废水反渗透膜处理回收装置
CN217438443U (zh) 一种平幅水洗机的过滤装置
CN217996910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废水超滤装置
CN220513171U (zh) 一种洗涤剂生产用零件消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6

Address after: 4-2-5049, 2nd Floor, Building 4, Free Trade Industrial Park, No. 2168, Zhenghe 4th Road, Fengdong New City,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86

Patentee after: Shaanxi Zhongke Environment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4006 No.31 silkworm farm, Longgang Town, Yand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ing 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