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1297U - 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21297U CN212521297U CN202021831070.9U CN202021831070U CN212521297U CN 212521297 U CN212521297 U CN 212521297U CN 202021831070 U CN202021831070 U CN 202021831070U CN 212521297 U CN212521297 U CN 2125212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vertical support
- vertical
- support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铰接,且能够翻转至所述第一框架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一框架平行;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铰接,且能够翻转至所述第二框架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二框架平行;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翻转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在完全折叠状态下第三框架可以作为桌面或桌面的支撑使用,在完全展开状态下,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可以作为床面或床面的支撑使用,一个装置至少有两种用途,更能够满足人们对折叠装置的更高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变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装置占用空间,方便携带和存放,人们设计出折叠式的装置,比如折叠桌、折叠椅和折叠床等,这些结构的折叠主要为了减少装置的占用空间,不能满足人们对装置的更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铰接,且能够翻转至所述第一框架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一框架平行;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铰接,且能够翻转至所述第二框架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二框架平行;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翻转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框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二框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通过铰链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支竖直支撑架、第二竖直支撑架和第三竖直支撑架;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通过第一水平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框架的长度,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宽度;所述第一框架未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的一端在两侧的位置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连接,连接位置靠近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三竖直支架与所述第三框架连接,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未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的一端;在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完全展开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框架靠近所述第二框架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上,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靠近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一侧,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三框架的下方形成对第三框架的支撑;在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完全折叠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框架位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和第二竖直支撑架之间,所述第二框架未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上,所述第三框架未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三框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可折叠的第四竖直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高度;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架的高度;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高度差等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上设置有角板,所述角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未与第三框架连接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角板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两侧,并且位于所述第二竖直支架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在完全折叠状态下第三框架可以作为桌面或桌面的支撑使用,在完全展开状态下,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可以作为床面或床面的支撑使用,一个装置至少有两种用途,更能够满足人们对折叠装置的更高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在完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一种侧视图,其中两个虚线表示为:此装置配备有两个垫子,坐垫可以固定在装置上,做脚凳支撑面用,另外一个睡垫为软垫(海绵垫或弹簧垫),跟随功能架排列在功能架上面,和坐垫靠齐,并且同高度;
图3为图1的一种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在完全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支撑腿为折叠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腿在展开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式桌子支架的第一支撑腿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式桌子支架的第一支撑腿在折叠状态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的第一支撑腿在展开过程中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的第一支撑腿在展开状态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锁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支撑腿1、纵向支撑腿1-1、横向连接片1-2、锁紧片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腿5、第二支撑杆6、第一框架101、第二框架102、第三框架103、连接板104、铰链105、第一支竖直支撑架106、第二竖直支撑架107、第三竖直支撑架108、第一水平支撑架109、第四竖直支撑架110、连杆111、角板1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参见图1-图4,包括第一框架101、第二框架102和第三框架103;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铰接,且能够翻转至所述第一框架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一框架平行;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铰接,且能够翻转至所述第二框架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二框架平行;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翻转方向相反。
上述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在完全折叠状态下第三框架可以作为桌面或桌面的支撑使用,在完全展开状态下,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可以作为床面或床面的支撑使用,一个装置至少有两种用途,更能够满足人们对折叠装置的更高要求。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04,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通过铰链105连接。
上述结构主要配合以下支撑结构使用:
上述支撑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支竖直支撑架106、第二竖直支撑架107 和第三竖直支撑架108;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通过第一水平支撑架109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框架的长度,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宽度;所述第一框架未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的一端在两侧的位置设置有连杆111,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连接,连接位置靠近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三竖直支架与所述第三框架连接,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未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的一端;在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完全展开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框架靠近所述第二框架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上,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靠近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一侧,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三框架的下方形成对第三框架的支撑;在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完全折叠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框架位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和第二竖直支撑架之间,所述第二框架未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上,所述第三框架未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上。
上述结构在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完全展开的状态下,可以作为床或床架使用,在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完全折叠的状态下可以作为桌子或桌子支架使用,使用方便,折叠后体积较小占用空间较小。
在整体结构作为床或床架使用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的连接位置相对其其它位置受力容易损坏,为此,申请人还在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三框架连接的一端设置可折叠的第四竖直支撑架110,第四竖直支撑架可以使用90°合页与第二框架连接,也可以像图1和图2中所示的通过销轴与第二框架连接,通过伸缩杆连接铰链的转轴,当然还可以使用其它现有的方式,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此处不再赘述。在完全折叠状态下,为了使得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能够水平,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高度;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架的高度;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高度差等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厚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上设置有角板 112,角板即设置有角的板,此处使用角板主要使得在折叠和展开后角板位于第二框架的下方,以防止其影响床架或桌面的平整,所述角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未与第三框架连接的一端连接,一般的所述角板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两侧,并且位于所述第二竖直支架的顶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参见图1-图10,第一水平支撑架109的两端在两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支撑腿1,所述第一支撑腿包括纵向支撑腿1-1和横向连接片1-2,所述纵向支撑腿和所述横向连接片通过焊接或相同方式固定连接,纵向支撑腿和所述横向连接片可以如图6中所示垂直设置,也可以形成非垂直的折弯结构,所述第一支撑腿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铰接,铰接位置为第一铰接点O,本实施例中,第一铰接点O优选位于所述纵向支撑腿靠近所述横向连接片的一端;所述横向连接片未与所述纵向支撑腿连接的一端铰接有锁紧片3,所述锁紧片的一端设置有滑槽C,所述锁紧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连接片铰接,铰接位置为第二铰接点D;所述滑槽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第一卡槽A和第二卡槽B,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所述滑槽形成F形结构,所述第二卡槽至所述第二铰接点D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卡槽至所述第二铰接点D的距离;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定位销P,所述第一支撑腿在折叠状态下,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一支撑腿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上述结构在第一支撑腿在折叠状态下,参见图4和图7,所述定位销P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由于第二卡槽的作用,折叠式框架不会下移,当需要展开第一支撑腿时,参见图5和图8,将锁紧片往上拨动,使定位销P和锁紧片的滑槽C进行接触,旋转第一支撑腿,第一支撑腿向外打开,定位销P和锁紧片的滑槽产生相对位移,当第一支撑腿到达极限位置后,参见图6和图9,将锁紧片向下拨动使得定位销P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将第一支撑腿锁定,折叠式框架不会移动。该结构不需要使用扭簧,因此不存在由于扭簧松动而造成桌子使用时晃动的情况。
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现有的生产方法设置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定位销的相对位置,将锁紧片铰接到第一水平支撑架上后定位销固定到滑槽内,使用实验的方法以第一铰接点为旋转中心,旋转锁紧片,当第一支撑腿在折叠状态下记录定位销的位置即为第一凹槽与滑槽的连接点的位置,当第一支撑腿在展开状态下记录定位销的位置即为第二凹槽与滑槽的连接点的位置,当然还可以通过计算的方式设置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定位销的相对位置,还可以或者通过仿真的方式设置,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销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铰接点的高度,且所述定位销和所述第一铰接点的高度差小于所述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的距离;所述第一支撑腿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位于所述滑槽的上方。这种结构有利于定位销在滑槽内移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位于第一水平支撑架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腿通过第一支撑杆4连接,这样将同一端的两个第一支撑杆连接后使得整体框架更稳定,本申请中,第一水平支撑架可以是板状,应用于普通的折叠桌子作为桌面使用,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包括两个横向支撑杆,两个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两端连接有第二支撑腿5,位于横向支撑杆同一端的两个第二支撑腿通过第二支撑杆6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在折叠状态下底端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腿底端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腿在展开状态下底端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腿底端的下方,这种结构使用时可通过将第一支撑腿折叠的方式仅仅使用第二支撑腿作为桌子的支撑,也可以将第一支撑腿打开作为桌子的支撑,可根据人们对桌子不同高度的要求选择是否展开第一支撑腿。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第一支撑腿在展开状态下为倾斜的,顶端至相应的所述横向支撑杆中心的距离小于底端至相应的横向支撑杆中心的距离;所述第一支撑腿在展开状态下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支撑腿的内侧有接触点T,这样通过接触点T进一步限制第一支撑腿向外继续展开,提高了桌子框架整体的稳定性,另外可将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内侧接触时作为第一支撑腿向外展开的极限位置,作为向下拨动锁紧片的参考,方便人们及时向下拨动锁紧片固定桌子框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101)、第二框架(102)和第三框架(103);
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铰接,且能够翻转至所述第一框架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一框架平行;
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铰接,且能够翻转至所述第二框架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二框架平行;
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翻转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04),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框架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板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二框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通过铰链(10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支竖直支撑架(106)、第二竖直支撑架(107)和第三竖直支撑架(108);
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通过第一水平支撑架(109)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框架的长度,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宽度;
所述第一框架未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的一端在两侧的位置设置有连杆(111),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连接,连接位置靠近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三竖直支架与所述第三框架连接,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未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的一端;
在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完全展开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框架靠近所述第二框架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上,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靠近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一侧,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三框架的下方形成对第三框架的支撑;
在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完全折叠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框架位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和第二竖直支撑架之间,所述第二框架未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上,所述第三框架未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三框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可折叠的第四竖直支撑架(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高度;
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架的高度;
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高度差等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上设置有角板(112),所述角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未与第三框架连接的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板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架的两侧,并且位于所述第二竖直支架的顶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31070.9U CN212521297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31070.9U CN212521297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21297U true CN212521297U (zh) | 2021-02-12 |
Family
ID=74529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31070.9U Active CN212521297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21297U (zh) |
-
2020
- 2020-08-27 CN CN202021831070.9U patent/CN2125212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722618B1 (en) | Foldable support frame for supporting cutting machine | |
WO2012092773A1 (zh) | 垂直升降滑动折叠框架 | |
CN111789440A (zh) | 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 | |
CN212521106U (zh) | 一种折叠翻折式功能架 | |
CN212521297U (zh) | 一种多功能折叠变形装置 | |
CN212521112U (zh) | 一种折叠式桌子支架 | |
CN214028354U (zh) | 一种折叠卧铺 | |
CN201032914Y (zh) | 一种组合桌 | |
CN111904143A (zh) | 一种折叠翻折式功能架 | |
CN211632538U (zh) | 一种儿童就餐用餐桌 | |
CN209943924U (zh) | 一种折叠led屏升降折叠装置 | |
CN216256061U (zh) | 一种便携式工程造价操作台 | |
CN215303730U (zh) | 一种折叠桌 | |
CN217937545U (zh) | 一种折叠野餐桌 | |
CN215899139U (zh) | 一种折叠式教学课桌 | |
CN214711156U (zh) | 学习桌椅 | |
CN220088852U (zh) | 折叠式翻板书画桌 | |
CN218009004U (zh) | 折叠床 | |
CN215993363U (zh) | 一种侧拉式折叠床凳 | |
CN218922166U (zh) | 一种模块化折叠电动床 | |
CN211186238U (zh) | 多功能折叠床桌 | |
CN219720081U (zh) | 一种多功能乒乓球台结构 | |
CN219411751U (zh) | 一种可折叠的马凳 | |
CN220701870U (zh) | 一种移动式厨房设备 | |
CN214341271U (zh) | 一种便携式可调节床头的折叠式床椅互换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