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0475U - 自动打氧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打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0475U
CN212520475U CN202020395101.4U CN202020395101U CN212520475U CN 212520475 U CN212520475 U CN 212520475U CN 202020395101 U CN202020395101 U CN 202020395101U CN 212520475 U CN212520475 U CN 212520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block
oxygen
motor
under water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951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uasaier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3951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0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0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0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加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自动打氧机,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设有防水顶盖,所述电机的表面设有环形连接块,所述电机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下延伸穿过第一连接块。通过设置防泼溅弧形底盘,一方面能够通过电机实现对防泼溅弧形底盘的带动,从而实现对水中增加氧气保持水下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能够更好的对水下厌氧菌的生长进行有效的抑制,避免了水下菌类的生长对水产养殖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电动伸缩杆、支撑杆和第二连接块配合作用下,能够实现将防泼溅弧形底盘升高,并离开水下环境,从而解决了现有叶轮式增氧机长期浸泡在水下,有效减少了因长时间浸水而导致的故障问题。

Description

自动打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加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动打氧机。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机一般是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增氧机是一种通过电动机或柴油机等动力源驱动工作部件,使空气中的“氧”迅速转移到养殖水体中的设备,它可综合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功能,不但能解决池塘养殖中因为缺氧而产生的鱼浮头的问题,而且可以消除有害气体,促进水体对流交换,改善水质条件,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鱼池活性和初级生产率,从而可提高放养密度,增加养殖对象的摄食强度,促进生长,使亩产大幅度提高,充分达到养殖增收的目的,增氧机产品类型也比较多,其特性和工作原理也各不相同,增氧效果差别较大,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生产者可根据不同养殖系统对溶氧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增氧机以获得良好经济性。
增氧机是水产养殖中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还能够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机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主要有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充气式、吸入式、喷水式以及涡流式等等,其中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当属叶轮式增氧机,而现有叶轮式增氧机被广泛的使用的同时,其增氧机长期浸泡在水下,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损坏,同时由于增氧机的体积较大,不便于进行反复的收回和放置,致使增氧机的极易出现故障造,给成水产养殖重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动打氧机,解决了现有叶轮式增氧机被广泛的使用的同时,其增氧机长期浸泡在水下,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损坏,同时由于增氧机的体积较大,不便于进行反复的收回和放置,致使增氧机的极易出现故障造,给成水产养殖重大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打氧机,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设有防水顶盖,所述电机的表面设有环形连接块,所述电机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下延伸穿过第一连接块,并通过法兰连接有转动盘。
优选的,所述转动盘的表面均匀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泼溅弧形底盘。
优选的,所述防泼溅弧形底盘的外表面均匀设有打氧扇叶,所述打氧扇叶的表面均匀设有疏水孔,所述防泼溅弧形底盘的底部设有漏水口。
优选的,所述环形连接块的表面均匀设有连接件,所述环形连接块通过连接件活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部设有椭圆形浮球,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椭圆形浮球之间通过螺丝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表面通过连接件活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杆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防泼溅弧形底盘,一方面能够通过电机实现对防泼溅弧形底盘的带动,从而实现对水中增加氧气保持水下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能够更好的对水下厌氧菌的生长进行有效的抑制,避免了水下菌类的生长对水产养殖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电动伸缩杆、支撑杆和第二连接块配合作用下,能够实现将防泼溅弧形底盘升高,并离开水下环境,从而解决了现有叶轮式增氧机长期浸泡在水下,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损坏,同时由于增氧机的体积较大,不便于进行反复的收回和放置,致使增氧机的极易出现故障造,给成水产养殖重大损失的问题,能够便捷的实现对防泼溅弧形底盘浸水进行控制,同时有效减少了因长时间浸水而导致的故障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防泼溅弧形底盘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防泼溅弧形底盘立体结构图。
图中:1电机;2防水顶盖;3环形连接块;4第一连接块;5转动盘;6 连接杆;7防泼溅弧形底盘;8打氧扇叶;9漏水口;10支撑杆;11第二连接块;12椭圆形浮球;13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自动打氧机,包括电机1,电机1的顶部设有防水顶盖2,防水顶盖2能够用于防止雨天天气雨水对电机 1的影响,电机1的表面设有环形连接块3,环形连接块3用于安装支撑杆10 使用,电机1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块4,电机1的输出轴向下延伸穿过第一连接块4,并通过法兰连接有转动盘5。
具体的,转动盘5的表面均匀设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泼溅弧形底盘7,通过设置防泼溅弧形底盘7,一方面能够通过电机1实现对防泼溅弧形底盘7的带动,从而实现对水中增加氧气保持水下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能够更好的对水下厌氧菌的生长进行有效的抑制,避免了水下菌类的生长对水产养殖造成不利影响。
具体的,防泼溅弧形底盘7的外表面均匀设有打氧扇叶8,打氧扇叶8的表面均匀设有疏水孔,防泼溅弧形底盘7的底部设有漏水口9,通过打氧扇叶 8,能够用于对水下及水面进行翻打,从而实现对水下环境的充氧,打氧扇叶 8的表面均匀设有疏水孔,能够在通过旋转打氧扇叶8对水下进行充氧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将减少打氧扇叶8与水面的阻力,同时水还能够通过疏水孔进行更加充分的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接触,使得对水下氧气的充氧更加的高效。
具体的,环形连接块3的表面均匀设有连接件,环形连接块3通过连接件活动安装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一端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 11,第二连接块11的底部设有椭圆形浮球12,第二连接块11与椭圆形浮球 12之间通过螺丝进行连接,通过椭圆形浮球12,能够实现对打氧设备的浮力支撑,同时能够用于将打氧设备进行撑起,并将打氧设备脱离水面,有效的减少了浸泡在水里面的时间,同时减少了因浸泡水下而造成的设备损坏问题。
具体的,第一连接块4的表面通过连接件活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3,电动伸缩杆13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杆10相连接,通过电动伸缩杆13、支撑杆10和第二连接块11配合作用下,能够实现将防泼溅弧形底盘7升高,并离开水下环境,从而解决了现有叶轮式增氧机长期浸泡在水下,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损坏,同时由于增氧机的体积较大,不便于进行反复的收回和放置,致使增氧机的极易出现故障造,给成水产养殖重大损失的问题,能够便捷的实现对防泼溅弧形底盘7浸水进行控制,同时有效减少了因长时间浸水而导致的故障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本装置放置到水池之中,并对椭圆形浮球12进行位置的固定,在需要进行水下加氧时,通过电机1带动防泼溅弧形底盘7,并通过打氧扇叶8对水面进行翻打,对水下进行加氧处理,在加氧的过程中防泼溅弧形底盘7能够有效的减少水花进入到防泼溅弧形底盘7的内部,在对水池进行完加氧后,可通过电动伸缩杆 13将支撑杆10进行拉起,并利用椭圆形浮球12的浮力支撑将防泼溅弧形底盘7撑起,并脱离水面,使用时在通过电动伸缩杆13将防泼溅弧形底盘7放入水面即可,本装置中所有用电设备均通过外接电源进行供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自动打氧机,包括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顶部设有防水顶盖(2),所述电机(1)的表面设有环形连接块(3),所述电机(1)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块(4),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向下延伸穿过第一连接块(4),并通过法兰连接有转动盘(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5)的表面均匀设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泼溅弧形底盘(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打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泼溅弧形底盘(7)的外表面均匀设有打氧扇叶(8),所述打氧扇叶(8)的表面均匀设有疏水孔,所述防泼溅弧形底盘(7)的底部设有漏水口(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块(3)的表面均匀设有连接件,所述环形连接块(3)通过连接件活动安装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一端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1),所述第二连接块(11)的底部设有椭圆形浮球(12),所述第二连接块(11)与椭圆形浮球(12)之间通过螺丝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打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4)的表面通过连接件活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3),所述电动伸缩杆(13)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杆(10)相连接。
CN202020395101.4U 2020-03-25 2020-03-25 自动打氧机 Active CN212520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5101.4U CN212520475U (zh) 2020-03-25 2020-03-25 自动打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5101.4U CN212520475U (zh) 2020-03-25 2020-03-25 自动打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0475U true CN212520475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4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95101.4U Active CN212520475U (zh) 2020-03-25 2020-03-25 自动打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0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58547U (zh) 一种鲟鱼养殖井水曝气增氧装置
CN204634770U (zh) 用于水产养殖的深入式增氧机
CN203136807U (zh) 带捕虫功能的水车式增氧机
CN210869444U (zh) 潜水式增氧机
CN108812514A (zh) 一种淡水鱼养殖用自动增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520475U (zh) 自动打氧机
CN201842672U (zh) 多功能高效超声灭藻涌流增氧机
CN207444026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
CN101734806A (zh) 一种潜式曝气耕水机
CN218579786U (zh) 一种微孔曝气式叶轮增氧机
CN215123409U (zh) 一种螺旋曝气式增氧机
CN207269651U (zh) 鱼塘增氧装置
CN206978455U (zh) 一种应用于水塘的高效叶轮式增氧结构
CN211746313U (zh) 一种鱼塘用新型节能增氧机
CN201605200U (zh) 一种潜式曝气耕水机
CN211379312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设备
CN209950150U (zh) 养鱼塘增氧装置
CN211353595U (zh) 一种鱼养殖用增氧装置
CN208708500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器
CN203313904U (zh) 一种高效增氧机
CN207072857U (zh) 一种环保式曝气增氧机
CN202873570U (zh) 一种旋射式鱼塘增氧机
CN218897975U (zh) 一种高效渔业养殖增氧机设备
TWM582760U (zh) 節能式水車增氧裝置
CN216415660U (zh) 一种淡水养殖降耗增效池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5

Address after: No. 804, Gate 1, Building 16, Yajing Garden, Jianguo Road, Yangcun Town,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300000

Patentee after: Song Deyi

Patentee after: Liu Guiying

Patentee after: Song Liang

Address before: 234000 No.7, building 41, reconstruction building, Gongren North Road, Luling Town, Yongqiao District, S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u Tiany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1

Address after: 301799 East side of National Highway 104, Huangzhuang Street,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City

Patentee after: TIANJIN HUASAIER GA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804, Gate 1, Building 16, Yajing Garden, Jianguo Road, Yangcun Town,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300000

Patentee before: Song Deyi

Patentee before: Liu Guiying

Patentee before: Song Li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