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7571U - 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7571U
CN212517571U CN202021645799.7U CN202021645799U CN212517571U CN 212517571 U CN212517571 U CN 212517571U CN 202021645799 U CN202021645799 U CN 202021645799U CN 212517571 U CN212517571 U CN 212517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cable
sheath
shel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457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培培
赵科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Kingsignal Fengsh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Kingsignal Fengsh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Kingsignal Fengsh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Kingsignal Fengsh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457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7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7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75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其包括:壳体和电缆;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第二端面上开设有若干芯孔,并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芯孔对应的插芯;所述插芯的前端伸出所述芯孔形成伸出段;所述电缆包括:护套和若干缆芯;各缆芯与各插芯一一对应;所述缆芯穿设在所述护套内部;所述护套穿过所述通孔后进入所述壳体内部,并且所述缆芯穿出所述护套后与对应的插芯固定连接,实现了设置多个插芯以对应电缆中的多个分支,便于两根电缆连接。

Description

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
背景技术
电缆是一种重要的电能或信号传输设备,两根电缆之间可以通过多种电缆组件进行连接,当电缆中具有多根芯线时会出现多个分支,因此需要在电缆组件中设计对应数量的插芯,以便于两根电缆之间进行连接。
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以解决电缆之间多个分支连接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包括:
壳体和电缆;
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面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壳体的第二端面上开设有若干芯孔,并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芯孔对应的插芯;
所述插芯的前端伸出所述芯孔形成伸出段;
所述电缆包括:护套和若干缆芯;
各缆芯与各插芯一一对应;
所述缆芯穿设在所述护套内部;
所述护套穿过所述通孔后进入所述壳体内部,并且所述缆芯穿出所述护套后与对应的插芯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缆芯包括:绝缘层和芯线;
所述绝缘层包裹在所述芯线外部;
所述护套套设在所述绝缘层外部。
进一步,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壁与所述护套之间;
所述密封圈适于防止水汽通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壳体内部。
进一步,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相邻两根缆芯之间的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且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护套外部;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缆芯的绝缘层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凹槽;
所述凹槽适于排散壳体内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和电缆;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第二端面上开设有若干芯孔,并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芯孔对应的插芯;所述插芯的前端伸出所述芯孔形成伸出段;所述电缆包括:护套和若干缆芯;各缆芯与各插芯一一对应;所述缆芯穿设在所述护套内部;所述护套穿过所述通孔后进入所述壳体内部,并且所述缆芯穿出所述护套后与对应的插芯固定连接,实现了设置多个插芯以对应电缆中的多个分支,便于两根电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芯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为壳体、11为通孔、12为芯孔、13为凹槽;
2为插芯;
3为密封圈;
4为支撑件;
5为电缆、51为护套、52为缆芯、521为绝缘层、522为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包括:壳体1和电缆5;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面上开设有通孔11;所述壳体1的第二端面上开设有若干芯孔12(例如,4个),并且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与芯孔12对应的插芯2;所述插芯2可以但不限于与芯孔12焊接在一起,以实现密封的效果;所述插芯2的前端伸出所述芯孔12形成伸出段;所述电缆5包括:护套51和若干缆芯52;通过护套51可以保护各缆芯52;各缆芯52与各插芯2一一对应;所述缆芯52穿设在所述护套51内部;所述护套51穿过所述通孔11后进入所述壳体1内部,并且所述缆芯52穿出所述护套51后与对应的插芯2固定连接,实现了设置多个插芯2以对应电缆5中的多个分支,便于两根电缆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缆芯52包括:绝缘层521(可以但不限于采用油浸纸)和芯线522;所述芯线522适于传输电能或信号;所述绝缘层521包裹在所述芯线522外部;所述护套51套设在所述绝缘层521外部;通过绝缘层521可以有效的保护芯线522,避免芯线522受外部干扰导致传输电能或信号的效率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3设置在所述通孔11内壁与所述护套51之间;所述密封圈3适于防止水汽通过所述通孔11进入所述壳体1内部,从而实现了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相邻两根缆芯52之间的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并且所述支撑件4设置在所述护套51外部;所述支撑件4与所述缆芯52的绝缘层521固定连接;通过支撑件4可以使相邻两根缆芯52之间的距离保持固定值,避免相邻两根缆芯52碰撞受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凹槽13;所述凹槽13适于排散壳体1内的热量,以降低壳体1内的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1和电缆5;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面上开设有通孔11;所述壳体1的第二端面上开设有若干芯孔12,并且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与芯孔12对应的插芯2;所述插芯2的前端伸出所述芯孔12形成伸出段;所述电缆5包括:护套51和若干缆芯52;各缆芯52与各插芯2一一对应;所述缆芯52穿设在所述护套51内部;所述护套51穿过所述通孔11后进入所述壳体1内部,并且所述缆芯52穿出所述护套51后与对应的插芯2固定连接,实现了设置多个插芯2以对应电缆5中的多个分支,便于两根电缆5连接。
本申请中选用的各个器件(未说明具体结构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5)

1.一种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和电缆;
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面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壳体的第二端面上开设有若干芯孔,并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芯孔对应的插芯;
所述插芯的前端伸出所述芯孔形成伸出段;
所述电缆包括:护套和若干缆芯;
各缆芯与各插芯一一对应;
所述缆芯穿设在所述护套内部;
所述护套穿过所述通孔后进入所述壳体内部,并且所述缆芯穿出所述护套后与对应的插芯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缆芯包括:绝缘层和芯线;
所述绝缘层包裹在所述芯线外部;
所述护套套设在所述绝缘层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壁与所述护套之间;
所述密封圈适于防止水汽通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壳体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相邻两根缆芯之间的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且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护套外部;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缆芯的绝缘层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凹槽;
所述凹槽适于排散壳体内的热量。
CN202021645799.7U 2020-08-10 2020-08-10 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 Active CN212517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5799.7U CN212517571U (zh) 2020-08-10 2020-08-10 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5799.7U CN212517571U (zh) 2020-08-10 2020-08-10 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7571U true CN212517571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4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45799.7U Active CN212517571U (zh) 2020-08-10 2020-08-10 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75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72767B2 (en) Fiber optic cable and fiber optic cable assembly for wireless access
JP2013540410A (ja) 耐環境シールが施されたケーブルブレイクアウトアセンブリ
CN212517571U (zh) 多功能半柔性电缆组件
CN208805600U (zh) 一种医用报警指示光纤线缆连接器
CN212849059U (zh) 一种光纤跳线
CN212968225U (zh) 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跳线
CN208477171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带有中间接头结构的工程光缆导线
CN208889896U (zh) 连接端子及可分离式连接器
CN207320391U (zh) 一种可更换接头的usb数据线
CN218038619U (zh) 一种信号铁塔用通讯线缆
CN214384813U (zh) 一种带有连接器一体成型的高压配电箱箱体结构
CN213584504U (zh) 高速率电缆组件
CN213182139U (zh) 一种新型光纤跳线
CN110854616A (zh) 一种防水电连接器
CN212257928U (zh) 一种新型数据线
CN212111891U (zh) 一种光纤数据线
CN213932890U (zh) 加强使用效率方案铝壳陶瓷结合电子智能家电底部传感器
CN208806595U (zh) 一种新型电缆铜壳结构
CN220192963U (zh) 内窥镜装置及内窥镜系统
CN220651683U (zh) 一种计算机用自带支撑耐高温屏蔽电缆
CN216119582U (zh) 一种高低频混装的综合电缆
CN217936261U (zh) 一种防水控制器
CN215418884U (zh) 一种符合ip67防护等级的电缆连接与汇集装置
CN211294700U (zh) 一种高机械强度的电缆
CN213368396U (zh) 一种电力通信设备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